CN207207960U - 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07960U
CN207207960U CN201720875660.3U CN201720875660U CN207207960U CN 207207960 U CN207207960 U CN 207207960U CN 201720875660 U CN201720875660 U CN 201720875660U CN 207207960 U CN207207960 U CN 207207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trough
trough portion
wire harness
wire casing
curve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756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利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heonan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heonan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heonan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heonan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756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07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07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079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线槽和通过卡接结构盖合于线槽槽口的线槽盖,其特征是:所述的线槽包括一体成型J形且相互依次连通的第一直槽部、第二直槽部和弯槽部,第二直槽部的槽底的一端与第一直槽部的槽底中部连接,第二直槽部槽底的另一端与弯槽部的一端连接,第一直槽部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结构,弯槽部的底部设置有卡装结构,线槽盖包括形状与线槽的J形相对应盖板以及一体连接于盖板两侧边缘的侧挡边,侧挡边朝向线槽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侧挡边的加强凸条,加强凸条与侧挡边之间形成线槽的槽口限位槽。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线槽盖的整体强度,线槽盖在与线槽装配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在汽车内布置时大多为扎带困扎固定,或在线束的外部设置保护套对线束进行保护。在汽车驾驶舱由各种模块组成,各种模块由于连接的电子元器件比较多,因此汽车驾驶舱内部的线束往往比较复杂,而且有些地方难以设置线束固定结构,若采用扎带困扎方式进行固定则在安装时比较麻烦,而且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因为振动而使线束与扎带之间存在摩擦而造成磨损,严重时还会使线束的外层绝缘保护套破损影响线路的导通,最后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正常使用,给驾驶者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改善上述扎带固定线束存在的情况,公告号为CN 203504096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保护盒,使用一种由线束保护盒上盖与线束保护盒主体扣合在一起形成的线束保护盒将线束固定而进行保护。但是此种结构的上盖结构为薄片形,在上盖与保护盒主体装配使用时存在安装不方便,且连接强度欠佳,对线束的保护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线束保护盒存在安装不方便,对线束的保护效果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方便、强度高的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
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包括线槽和通过卡接结构盖合于线槽槽口的线槽盖,其特征是,所述的线槽包括一体成型呈J形且相互依次连通的第一直槽部、第二直槽部和弯槽部,第二直槽部的槽底的一端与第一直槽部的槽底中部连接,第二直槽部槽底的另一端与弯槽部的一端连接,第一直槽部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结构,弯槽部的底部设置有卡装结构,所述的线槽盖包括形状与线槽的J形相对应的盖板以及一体连接于盖板两侧边缘的侧挡边,盖板朝向线槽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侧挡边的加强凸条,加强凸条与侧挡边之间形成用于限位线槽的槽口限位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线束盒竖直放置于汽车车体驾驶舱内部对应的安装部位,第一直槽部上的安装结构与该安装部位上方对应的车身部件固定连接,通过将线槽设置成J形,使弯槽部对应绕过汽车驾驶舱内部呈圆形的模块外周,使汽车驾驶舱内部的各种模块安装以及线束的安装更加紧凑,对线束起到了导向作用,与汽车驾驶舱内部的车体钣金件结构也更加配合;在线槽盖上设置加强凸条与线槽盖的侧挡边之间形成线槽的槽口限位槽,使线槽盖与线槽安装时,容易定位,线槽盖的强度高,安装方便,使得对线束的保护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直槽部、第二直槽部和弯槽部的各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散热通孔,散热通孔位于侧壁的外壁上的孔口处设置有加强凸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线槽的侧壁上设置相对的散热通孔使线槽内形成空气流通,增强散热效果,并在散热通孔的外孔口设置加强凸环,提高了线槽侧壁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直槽部的一端封口,第一直槽部封口一端的槽内腔作为储线腔,另一端开口作为线束进口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直槽部的一端封口,防止灰尘进入线槽内,同时将该封口一端的槽内腔作为储线腔,用于将过长或多余的线束储藏于该储线腔内,减少外部的线束整洁。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槽部的线束进口端的槽底部设置第一支撑托板,所述的弯槽部不与所述第二直槽部相连的一端作为线束出口端,线束出口端的槽底部延伸外凸有第二支撑托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线束进口端和线束出口端对应设置第一支撑托板和第二支撑托板,对线束在线槽的进出口起到了支撑作用,提高了线束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的储线腔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绕线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储线腔内设置绕线柱,可以将多余或过长的线束绕设于绕线柱上,使储藏于储线腔内的线束整洁,方便后续维修。
优选的,所述的卡接结构沿线槽长度方向间隔距离设置有多个,包括相互配合卡接的卡槽和卡扣,卡槽设置于线槽侧壁的外壁上,卡扣设置于线槽盖的侧挡边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方便卡接的卡槽和卡扣,使线槽盖和线槽的盖装方便,配合牢固度好。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槽部、第二直槽部、弯槽部各个侧壁与槽底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线槽的槽底与槽壁之间设置加强筋,大大增强了线槽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线槽盖上相对应所述弯槽部的外侧边缘处的侧挡边设置有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弯槽部的外侧边缘对应的线槽盖侧挡边处的设置开口,使弯槽部在该处为单一侧壁,使线槽盖对应于弯槽部的侧挡边处相对其他部位强度较弱,有利于安装时与线槽的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结构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直槽部底部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安装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槽在固定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贴靠于汽车车体上对应部位的钣金件上的通孔内,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使线槽的形状与汽车车体上对应部位对应。
优选的,所述的卡装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弯槽部底部的“个”字形卡子和分设于卡子两侧的限位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弯槽部的底部设置卡子和限位板,安装时,卡子对应插装于汽车车体对应部位钣金件上的插孔内,限位板抵靠与钣金件的表面,使线槽的弯槽部在安装时在车体上固定限位,提高线束盒的稳定性。
上述技术目的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驾驶舱线束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通过在线槽盖靠近两侧壁的边缘位置设置加强筋,增加了线槽盖的整体强度;通过在对应弯槽部的转弯位置的线槽盖仅设有弯道内侧的单一侧壁,使得线槽盖在与线槽装配时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线槽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线槽;11.第一直槽部;111.第一支撑托板;112.储线槽;113.绕线柱;12.第二直槽部;13.弯槽部;131.第二支撑托板;14.安装结构;141.第一连接板;142.第二连接板;143.安装通孔;15.卡装结构;151.卡子;152.限位板;16.扎带穿孔;17.散热通孔;18.加强凸环;19.加强筋;2.线槽盖;21.盖板;22.侧挡边;23.加强凸条;24.槽口限位槽;3.卡接结构;31.卡槽;3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如图1所示,包括线槽1和通过卡接结构3盖合于线槽槽口的线槽盖2。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线槽1包括一体成型J形且相互依次连通的第一直槽部11、第二直槽部12和弯槽部13,第二直槽部12的槽底的一端与第一直槽部11的槽底中部连接,第二直槽部12两侧壁的端部与第一直槽部一侧侧壁的中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增大了第二直槽部和第一直槽部连接处的内腔空间,方便线束的接头放置;第二直槽部12槽底的另一端与弯槽部13的一端连接,第二直槽部12的侧壁与弯槽部12的侧壁相切连接,第二直槽部12上与弯槽部13的外侧侧壁连接的侧壁设置有一弯折部,使第二直槽部12上靠近弯槽部13处的槽宽小于第二直槽部12靠近第一直槽部11处的槽宽,通过这样的结构,增加了线槽1侧壁的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直槽部1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结构14,安装结构14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直槽部11底部的第一连接板141和第二连接板142,第一连接板141和第二连接板142上分别设置有安装通孔143,螺钉穿过安装通孔与汽车驾驶舱内部对位位置的车体钣金件上固定安装。
弯槽部13的底部设置有卡装结构15,所述的卡装结构15包括设置于所述弯槽部13底部的“个”字形卡子151和分设于卡子两侧的限位板152,两限位板152呈八字形对称设置于卡子151的两侧,当线槽的顶部通过上述安装结构14固定安装时,卡子与对应卡装于汽车驾驶舱内部对应处设置的的钣金件上的插孔内。
第一直槽部11、第二直槽部12、弯槽部13的底部均设置有多对扎带穿孔16,当线束限位放置于线槽内使,通过扎带穿过扎带穿孔将线束固定于线槽1内,增加了线束的稳定性。
第一直槽部11、第二直槽部12和弯槽部13的各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散热通孔17,散热通孔17位于侧壁的外壁上的孔口处设置有加强凸环18,所述的第一直槽部11的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作为线束进口端,线束进口端的槽底部延伸外凸有第一支撑托板111,所述的弯槽部13不与所述第二直槽部12相连的一端作为线束出口端,线束出口端的槽底部延伸外凸有第二支撑托板131,第一支撑托板111和第二支撑托板131朝向线槽盖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可以使线束位于第一支撑托板111和第二支撑托板131上时起到防滑作用。所述第一直槽部11、第二直槽部12、弯槽部13各个侧壁与槽底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19。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直槽部11靠近封口一端的内腔作为储线腔112,储线腔112的底部设置有四个个绕线柱113。通过在储线腔内设置绕线柱113,可以将多余或过长的线束绕设于绕线柱113上,使储藏于储线腔112内的线束整洁,方便后续维修,通过设置多个绕线柱113,也可以起到线束分类作用。
结合图1和图4所示,所述的线槽盖2包括形状与线槽1的J形相对应的盖板21以及一体连接于盖板21两侧边缘的侧挡边22,侧挡边22朝向线槽1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侧挡边22的加强凸条23,加强凸条23与侧挡边22之间形成线槽1的槽口限位槽24,所述线槽盖2上相对应所述弯槽部13的外侧边缘处的侧挡边22设置有开口。
如图2所示,所述的卡接结构3沿线槽1长度方向间隔距离设置有多个,包括相互配合卡接的卡槽31和卡扣32,卡槽31设置于线槽1侧壁的外壁上,卡扣32设置于线槽盖2的侧挡边22上。
在使用时,将线束放入到线槽1中,利用扎带尖部穿过扎带冲孔将线束固定于线槽1内,使线束与线槽1形成整体而提高其稳定性,通过将线槽盖2盖装于线槽1的槽口上时,使线槽1的槽口限位于槽口限位槽,然后将卡扣卡装于对应的卡槽内,使线槽盖2与线槽盖2合固定,实现了将需要保护的线束包覆在线束保护盒内,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盒放置于汽车车体驾驶舱内部的对应位置,通过螺钉穿过安装通孔143与汽车车体上的钣金件固定连接,使弯槽部13对应位于驾驶舱内部圆形的音响模块的外周,然后将“个”字形的卡子152卡嵌于汽车车体钣金件上的插孔内,使限位板152抵靠于车体驾驶舱内部钣金件的表面,对线束起到进一步固定和限位,提高了线束盒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驾驶舱线束盒。该汽车应用了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在驾驶舱内部的线束安装中,既能够对线束进行导向和固定,还可以使后续线束维修方便。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是应用了上述汽车驾驶舱线束盒的汽车,上述汽车驾驶舱线束盒的实现方式适用于该汽车,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包括线槽(1)和通过卡接结构(3)盖合于线槽槽口的线槽盖(2),其特征是:所述的线槽(1)包括一体成型呈“J”形且相互依次连通的第一直槽部(11)、第二直槽部(12)和弯槽部(13),第二直槽部(12)的槽底的一端与第一直槽部(11)的槽底中部连接,第二直槽部(12)槽底的另一端与弯槽部(13)的一端连接,第一直槽部(1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结构(14),弯槽部(13)的底部设置有卡装结构(15),第一直槽部(11)、第二直槽部(12)、弯槽部(13)的底部均设置有多对扎带穿孔(16),所述的线槽盖(2)包括形状与线槽的“J”形相对应盖板(21)以及一体连接于盖板(21)两侧边缘的侧挡边(22),盖板(21)朝向线槽(1)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侧挡边(22)的加强凸条(23),加强凸条(23)与侧挡边(22)之间形成用于限位线槽(1)的槽口限位槽(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直槽部(11)、第二直槽部(12)和弯槽部(13)的各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散热通孔(17),散热通孔(17)位于侧壁的外壁上的孔口处设置有加强凸环(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直槽部(11)的一端封口,第一直槽部(11)封口一端的槽内腔作为储线腔(112),另一端开口作为线束进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其特征是:所述的储线腔(11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绕线柱(1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直槽部(11)线束进口端的槽底部延伸外凸有第一支撑托板(111),所述的弯槽部(13)不与所述第二直槽部(12)相连的一端作为线束出口端,线束出口端的槽底部延伸外凸有第二支撑托板(131)。
6.根据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其特征是:所述的卡接结构(3)沿线槽(1)长度方向间隔距离设置有多个,包括相互配合卡接的卡槽(31)和卡扣(32),卡槽(31)设置于线槽(1)侧壁的外壁上,卡扣(32)设置于线槽盖(2)的侧挡边(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直槽部(11)、第二直槽部(12)、弯槽部(13)各个侧壁与槽底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筋(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结构(14)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直槽部(11)底部的第一连接板(141)和第二连接板(142),第一连接板(141)和第二连接板(142)上分别设置有安装通孔(14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其特征是:所述的卡装结构(15)包括设置于所述弯槽部(13)底部的“个”字形卡子(151)和分设于卡子(151)两侧的限位板(152)。
10.一种汽车,其特征是:所述的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驾驶舱线束盒。
CN201720875660.3U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07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5660.3U CN207207960U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5660.3U CN207207960U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07960U true CN207207960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3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7566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07960U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079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6679A (zh) * 2017-07-19 2017-11-10 宁波天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6679A (zh) * 2017-07-19 2017-11-10 宁波天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7800U (zh) 汽车发动机护线盒
CN107336679A (zh) 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
CN207207960U (zh) 一种汽车驾驶舱线束盒及汽车
CN204258190U (zh) 一种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
CN209747251U (zh) 一种线缆屏蔽带纵包模具
CN206086584U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客车高低压线束隔离固定支架
CN103346511B (zh) 一种汽车线束护线盒
CN202276103U (zh) 轨道车辆客室布线线槽
CN205440239U (zh) 一种具有发动机保护装置的前保险杠
CN214492784U (zh) 一种前壁板护线盒
CN207251097U (zh) 快速列车地板线槽
CN206681826U (zh) 一种后处理系统布线装置
CN104787062B (zh) 一种铁路车辆用高压设备箱
CN206446551U (zh) 一种支架及车辆
CN208585241U (zh) 轨道列车用中顶板及轨道列车
CN206657971U (zh) 一种配电柜
CN206297503U (zh) 接插件固定支架
CN112787281B (zh) 胶轮电车及其过线密封结构
CN106394571B (zh) 一种车辆解编后跨接线承载结构、带有跨接线承载结构的车辆以及车辆的解编方法
US20120091747A1 (en) Roof bow
CN218827609U (zh) 一种线束分离的电池包模组安装箱体
CN220711831U (zh) 一种防水盖、端子结构及驻车空调
CN220181467U (zh) 一种车灯包装装置
CN211294482U (zh) 一种冰雪旅游导航展示板
CN213817442U (zh) 一种用于电机低压旋变线束的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