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07324U - 透明易撕盖封口膜 - Google Patents

透明易撕盖封口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07324U
CN207207324U CN201720684010.0U CN201720684010U CN207207324U CN 207207324 U CN207207324 U CN 207207324U CN 201720684010 U CN201720684010 U CN 201720684010U CN 207207324 U CN207207324 U CN 207207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aled membrane
easy tearing
tearing lid
lid sea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840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国锦
何松挺
计峰
李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O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OLDSTONE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OLDSTONE PAC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OLDSTONE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840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07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07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07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透明易撕盖封口膜。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印层、黏合剂层、阻隔层以及热封层,所述承印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所述阻隔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本实用新型与金属盖热封后具有易撕、安全卫生、透明可视、便于包装内容物取用的特点,消除了现有技术中铝屑掉入奶粉内以及铝箔易划伤手指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透明易撕盖封口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是透明易撕盖封口膜。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目前国内传统的奶粉罐包装存在不容易揭开,对包装内容物启用不方便的缺陷。
传统的罐装奶粉包装,瓶盖是由内嵌铝箔、环形圈和铁盖三部分组成,开启时先要把外盖撬开,再用锐物将铝箔割开再取用奶粉,割开铝箔时常会有铝屑掉入奶粉内存在健康隐患,另外割开铝箔会残留在罐口边沿,取奶粉时极易划伤手指极不安全。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这必然会给消费者造成很大的不便和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其与金属盖热封后具有易撕、安全卫生、透明可视、便于包装内容物取用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印层和热封层,所述承印层与所述热封层之间设置有黏合剂形成黏合剂层,所述承印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所述承印层与所述热封层之间还设置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与所述承印层之间设置有黏合剂形成黏合剂层,所述阻隔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热封层为热封胶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热封层为流延聚丙烯薄膜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热封层为流延聚丙烯薄膜层,同时在所述热封层与所述阻隔层之间设置有黏合剂形成黏合剂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热封层为聚乙烯膜层,同时在所述热封层与所述阻隔层之间设置有黏合剂形成黏合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金属盖热封后具有易撕、安全卫生、透明可视、便于包装内容物取用的特点,消除了现有技术中铝屑掉入奶粉内以及铝箔易划伤手指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构成;黏合剂层由黏合剂构成,保证A、B两种材料的粘结效果;流延聚丙烯薄膜层由流延聚丙烯(CPP)构成,透明性、耐温性较好,与马口铁热封,起热封作用;聚乙烯膜层由聚乙烯(PE)构成,具有较好的低温热封性,与马口铁热封后有良好的热封性;透明度较好,抗拉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能优良,耐穿刺性佳;热封胶层由热封胶构成,一种液状混合物,涂布于PET表面,加热后可与马口铁热封,起热封作用。
PET薄膜具有强度高、刚性好、透明、光泽度高等特点;无嗅、无味、无色、无毒、突出的强韧性;其拉伸强度是PC膜、尼龙膜的3倍,冲击强度是BOPP膜的3-5倍,有极好的耐磨性、耐折叠性、耐针孔性和抗撕裂性等;热收缩性极小,从而提高其热封性、阻隔性和印刷的附着力;PET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优异的耐蒸煮性、耐低温冷冻性,良好的耐油性和耐化学品性等。 PET薄膜除了硝基苯、氯仿、苯甲醇外,大多数化学品都不能使它溶解。不过,PET会受到强碱的侵蚀,使用时应注意。PET膜吸水率低,耐水性好,适宜包装含水量高的食品。
CPP薄膜具有较好的低温热封性,与马口铁热封后有良好的热封性;防潮性较好,可用作阻隔性材料;透明度较高、光泽度好、挺度高,用于包装商品可视度效果较好。
本申请中提及的所有黏合剂层均由同一种黏合剂构成,用于将两种材料粘合在一起。
(实施例1、透明易撕盖封口膜)
参见图1,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印层1、黏合剂层、阻隔层3以及热封层2,黏合剂层厚度为1-5 um,所述承印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所述阻隔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两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的厚度均为20-120um,所述热封层为热封胶层,热封胶层厚度为2-10 um。
(实施例2、透明易撕盖封口膜)
参见图2,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印层1、黏合剂层、阻隔层3、黏合剂层以及热封层2,黏合剂层厚度为1-5 um,所述承印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所述阻隔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两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的厚度均为20-120um,所述热封层为流延聚丙烯薄膜层,流延聚丙烯薄膜层厚度为20-60 um。
(实施例3、透明易撕盖封口膜)
参见图3,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印层1、黏合剂层以及热封层2,黏合剂层厚度为1-5 um,所述承印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的厚度为20-120um,所述热封层为流延聚丙烯薄膜层,流延聚丙烯薄膜层厚度为20-80 um。
(实施例4、透明易撕盖封口膜)
参见图4,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印层1、黏合剂层、阻隔层3、黏合剂层以及热封层2,黏合剂层厚度为1-5 um,所述承印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所述阻隔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两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的厚度均为20-120um,所述热封层为聚乙烯膜层,聚乙烯膜层厚度为20-60 um。
本实施例中,热封层配方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TPR和ABS共混后吹塑得到。LLDPE的机械性能较好(LLDPE具有较好的吹膜加工性能);高密度聚乙烯HDPE具有较强的力学强度,用于制作包装薄膜可降低成本(为整个薄膜提供一定的机械强度);TPR具有优良的耐油性、耐化学性能和良好的粘接性;树脂是通过乙烯和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高压共聚的热塑性材料,具有出色的热封强度和良好的韧性。
通过多次比例调整,最终选用20-40%的LLDPE、10-30%的HDPE、20-30%的TPR和10-15%树脂共混后吹膜制备,使热封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挺度、抗冲击韧性、透明度较高、低温热封性。
(实施例5、透明易撕盖封口膜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透明易撕盖封口膜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首先,通过干式复合机,在承印层1印刷面上涂覆黏合剂后形成黏合剂层,再将阻隔层3一侧面热压复合在该黏合剂层上,其中干式复合机的工作条件如下:速度:≤200m/min;干燥温度:一组:50-65℃,二组:65-85℃,三组:75-90℃;热鼓表面温度:50-65℃;接着,在熟化室内进行保温式熟化处理,得到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其中作业条件如下:温度为40-50℃,时间≥48h;之后通过涂布机,在阻隔层另一侧面上涂覆热封胶,其中涂布机的涂布速度为50-85 m/min,干燥温度:70-160℃;
干式复合机干燥温度是呈梯段改变的,一组、二组、三组是指三个温变梯段。
(实施例6、透明易撕盖封口膜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2中所述透明易撕盖封口膜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首先,通过干式复合机,在承印层1印刷面上涂覆黏合剂后形成黏合剂层,再将阻隔层3一侧面热压复合在该黏合剂层上,完成第一次复合,其中干式复合机速度:≤200m/min;干燥温度:一组:50-65℃,二组:65-85℃,三组:75-90℃;热鼓表面温度:50-65℃,之后,在熟化室内对坯膜进行第一次保温式熟化处理,其中熟化室作业条件如下:温度为40-50℃,时间≥48h;之后,再通过干式复合机,在阻隔层3另一侧面上涂覆黏合剂后形成黏合剂层,再将流延聚丙烯薄膜层热压复合在该黏合剂层上,完成第二次复合,其中干式复合机速度:≤200m/min;干燥温度:一组:50-65℃,二组:65-85℃,三组:75-90℃;热鼓表面温度:50-65℃,最后,在熟化室内对坯膜进行第二次保温式熟化处理,其中熟化室作业条件如下:温度为40-50℃,时间≥48h。
干式复合机干燥温度是呈梯段改变的,一组、二组、三组是指三个温变梯段。
(实施例7、透明易撕盖封口膜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3中所述透明易撕盖封口膜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首先,通过干式复合机,在承印层1印刷面上涂覆黏合剂后形成黏合剂层,再将流延聚丙烯薄膜层热压复合在该黏合剂层上,其中干式复合机速度:≤200m/min;干燥温度:一组:50-65℃,二组:65-85℃,三组:75-90℃;热鼓表面温度:50-65℃,从而得到坯膜;
接着,在熟化室内进行保温式熟化处理,得到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其中作业条件如下:温度为40-50℃,时间≥48h。
干式复合机干燥温度是呈梯段改变的,一组、二组、三组是指三个温变梯段。
(实施例8、透明易撕盖封口膜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4中所述透明易撕盖封口膜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首先,通过干式复合机,在承印层1印刷面上涂覆黏合剂后形成黏合剂层,再将阻隔层3一侧面热压复合在该黏合剂层上,完成第一次复合,其中干式复合机速度:≤200m/min;干燥温度:一组:50-65℃,二组:65-85℃,三组:75-90℃;热鼓表面温度:50-65℃,之后,在熟化室内对坯膜进行第一次保温式熟化处理,其中熟化室作业条件如下:温度为40-50℃,时间≥48h;之后,再通过干式复合机,在阻隔层另一侧面上涂覆黏合剂后形成黏合剂层,再将聚乙烯膜层热压复合在该黏合剂层上,完成第二次复合,其中干式复合机速度:≤200m/min;干燥温度:一组:50-65℃,二组:65-85℃,三组:75-90℃;热鼓表面温度:50-65℃,最后,在熟化室内对坯膜进行第二次保温式熟化处理,其中熟化室作业条件如下:温度为40-50℃,时间≥48h。
干式复合机干燥温度是呈梯段改变的,一组、二组、三组是指三个温变梯段。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印层(1)、黏合剂层、阻隔层(3)和热封层(2),所述承印层(1)与所述热封层(2)之间设置有黏合剂形成黏合剂层,所述承印层(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所述阻隔层(3)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2)为热封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2)为流延聚丙烯薄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2)为流延聚丙烯薄膜层,同时在所述热封层(2)与所述阻隔层(3)之间设置有黏合剂形成黏合剂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2)为聚乙烯膜层,同时在所述热封层(2)与所述阻隔层(3)之间设置有黏合剂形成黏合剂层。
CN201720684010.0U 2017-06-13 2017-06-13 透明易撕盖封口膜 Active CN207207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4010.0U CN207207324U (zh) 2017-06-13 2017-06-13 透明易撕盖封口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4010.0U CN207207324U (zh) 2017-06-13 2017-06-13 透明易撕盖封口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07324U true CN207207324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1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84010.0U Active CN207207324U (zh) 2017-06-13 2017-06-13 透明易撕盖封口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07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5382A (zh) 透明易撕盖封口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65174B (zh) 一种热熔胶铝箔封口膜的制造方法
ATE254569T1 (de) Mehrschichtiges, heisssiegelfähiges verpackungsmaterial, daraus hergestellte verpackung und verfahren dessen herstellung
EP2643238B1 (en) Sealed container for foodstuffs
CN103264840B (zh) 一种铝箔易揭盖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167860A (ja) チューブ容器
CN102700819B (zh) 一种铝箔封口膜及其制备方法
JP4994658B2 (ja) イ−ジ−ピ−ルシ−ラント
CN107089413A (zh) 直线易撕复合袋及其制造方法
CN107097502A (zh) 条形包装易撕复合膜及其制造方法
JP5215791B2 (ja) 易開封性深絞り包装体
CN107082927A (zh) 一种高分子膜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08688272A (zh) 包装袋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装袋
JP2001253028A (ja) 多層フイルム及び包装体
JP2019059511A (ja) 包装袋
JP2008080506A (ja) 積層フィルム
JP2007196497A (ja) イ−ジ−ピ−ルシ−ラント
CN207207324U (zh) 透明易撕盖封口膜
JP2007320060A (ja) イ−ジ−ピ−ルシ−ラント
JP2019014043A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包装袋
CN201989369U (zh) 一种指定位置易撕开型复合膜
CN201660212U (zh) 一种热熔胶铝箔封口膜
CN205686804U (zh) 一种可直线撕开的复合袋
KR100689167B1 (ko) 가스 치환 포장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JP2005307124A (ja) 接着テー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4

Address after: 325000 No. 227 Weishi Road, Yue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BO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600 No. 308 Weiwu Road, Yue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OLDSTONE PACK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