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6947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6947U
CN207156947U CN201720951780.7U CN201720951780U CN207156947U CN 207156947 U CN207156947 U CN 207156947U CN 201720951780 U CN201720951780 U CN 201720951780U CN 207156947 U CN207156947 U CN 207156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elt pulley
rotating shaft
pole
bea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517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he Tiancheng Intelligen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he Tiancheng Intelligen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he Tiancheng Intelligen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he Tiancheng Intelligen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517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6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6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69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速率快,并且具有不同方式蓄电的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包括车体,还包括有安装框架、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蓄电池、升降机构、第一输电线、第二输电线、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安装框架固接于车体上,底板固接于安装框架内底部,第一侧板固接于底板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种蓄电方式,达到了蓄电速率快、蓄电量足、有利于节约汽车电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距离上还是有限的,因为新能源汽车的补给站不够普遍,所以为了使汽车行驶更远的距离,需要汽车节省能源,通过自然环境因素进行能源补给,所以需要一种能够节能环保的蓄电装置,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除动力外的能源需求。目前的蓄电装置存在蓄电速度慢,蓄电方式单一的缺点,因此亟待研发一种蓄电速率快,并且具有不同方式蓄电的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目前的蓄电装置存在蓄电速度慢,蓄电方式单一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速率快,并且具有不同方式蓄电的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包括车体,还包括有安装框架、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蓄电池、升降机构、第一输电线、第二输电线、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安装框架固接于车体上,底板固接于安装框架内底部,第一侧板固接于底板的一端,第二侧板固接于底板的另一端;第二挡板固接于第二侧板顶部,升降机构固接于底板顶部,风力发电机构与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挡板通过联动机构与升降机构传动连接,且第一挡板与第一侧板顶部滑动连接;太阳能板安装于第二侧板靠近第一侧板的一侧部;蓄电池安装于第二侧板靠近升降机构的一侧部,且蓄电池位于太阳能板下方;风力发电机构通过第一输电线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板通过第二输电线与蓄电池连接。
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支杆、第一连接杆、第一齿条、第一转轴、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和第一齿轮;第一安装板固接于底板顶部;第一支杆固接于第一安装板一端部,第一滑轨固接于第一安装板另一端部;第一齿条沿竖直方向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固接于第一齿条顶部,伺服电机固接于第一支杆顶端;第一转轴一端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接,另一端与第一皮带轮固接;第一齿轮固接于第一转轴,且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
优选地,风力发电机构包括有第二安装板、第二支杆、发电机、第二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二皮带轮、第一平皮带、第三皮带轮、第三转轴、第二轴承座和扇叶;第二安装板固接于第一连接杆顶部,第二支杆、第一轴承座、发电机沿第二安装板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第二安装板,第二轴承座固接于第二支杆顶部,第三转轴与第二轴承座枢接;扇叶安装在第三转轴一端,第三皮带轮固接于第三转轴另一端;第二转轴枢接于第一轴承座,第二皮带轮固接于第二转轴一端部,发电机与第二转轴另一端部传动连接,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
优选地,联动机构包括有第二平皮带、第四皮带轮、第三支杆、第三轴承座、第四转轴、第三平皮带、第四轴承座、第五转轴、第五皮带轮、第二齿轮、第四支杆、第二滑块、第二滑轨和第二齿条;第三轴承座通过第三支杆固接于第一侧板靠近升降机构的一侧部;第四转轴一端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四皮带轮固接;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第四轴承座通过第四支杆固接于第一侧板靠近风力发电机构的一侧部,且第四支杆位于第三支杆上方;第五转轴一端与第四轴承座枢接,另一端固接于第五皮带轮;第二齿轮固接于第五转轴;第五皮带轮通过第三平皮带与第四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二滑块固接于第一侧板顶部,第二滑轨固接于第一挡板底部,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第二齿条固接于第二滑轨侧部,且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
优选地,升降机构还包括有挡块,挡块固接于第一滑轨顶部。
优选地,第二挡板的材质为玻璃。
工作原理:不管新能源车是行驶状态还是停车状态,只要有阳光,太阳能板都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第二输电线把产生的电输送至蓄电池中储存起来;在新能源车行驶的过程中,司机师傅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启动,升降机构输出端升高,升降机构通过联动机构的传动作用,从而控制第一挡板远离第二挡板,以空出供风力发电机构伸出安装框架的空间,当风力发电机构的高度高于第一挡板的高度时,在车辆行驶所产生气流的作用下,使得风力发电机构发电,风力发电机构将所产生的电通过第一输出线输送至蓄电池中储存起来;如此,该装置便可以将风力发电机构和太阳能板所产生的电储存在蓄电池中,当需使用照明设备时,就可以使用蓄电池中所储存的电能,即使汽车在阴天行驶,风力发电机构也可以正常运转,给蓄电池充电,如此便能够保证不管是晴天或者是阴天都可以给蓄电池充电,时刻保证蓄电池电力饱和,可以随时供应照明设备。当汽车处于停车状态时,控制升降机构将风力发电机构收回安装框架,同时驱动第一挡板向第二挡板靠近,将安装框架闭合,以起到保护风力发电机构的作用,能够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因为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支杆、第一连接杆、第一齿条、第一转轴、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和第一齿轮;第一安装板固接于底板顶部;第一支杆固接于第一安装板一端部,第一滑轨固接于第一安装板另一端部;第一齿条沿竖直方向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固接于第一齿条顶部,伺服电机固接于第一支杆顶端;第一转轴一端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接,另一端与第一皮带轮固接;第一齿轮固接于第一转轴,且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师傅在车辆行驶前,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逆时针运转,伺服电机驱动第一齿轮逆时针运转,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从而带动齿条沿着第一滑轨轨迹竖直向上运动,带动风力发电机构升高至安装框架外部,同时第一皮带轮向联动机构传送动力,以驱动第一挡板远离第二挡板,以空出供风力发电机构伸出安装框架的空间。当车辆行驶至目的地或者处于停车状态时,师傅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顺时针运转,从而带动第一齿条沿着第一滑轨轨迹向下运动,带动风力发电机构下降至安装框架内部,同时第一皮带轮向联动机构传送动力,驱动第一挡板向第二挡板靠近,将安装框架闭合,以起到保护风力发电机构的作用,能够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因为风力发电机构包括有第二安装板、第二支杆、发电机、第二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二皮带轮、第一平皮带、第三皮带轮、第三转轴、第二轴承座和扇叶;第二安装板固接于第一连接杆顶部,第二支杆、第一轴承座、发电机沿第二安装板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第二安装板,第二轴承座固接于第二支杆顶部,第三转轴与第二轴承座枢接;扇叶安装在第三转轴一端,第三皮带轮固接于第三转轴另一端;第二转轴枢接于第一轴承座,第二皮带轮固接于第二转轴一端部,发电机与第二转轴另一端部传动连接,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当伺服电机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条向上运动,进而推动第二安装板向上运动,使得风力发电机构上升至安装框架外,当扇叶的高于第一挡板的高度时,控制伺服电机停止运转,此时,车辆行驶所产生的气流,会带动扇叶及第三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三皮带轮转动,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以及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的转动向发电机提供动力,发电机便开始发电,发电机将动能转为电能,并通过第一输出线将电能输送至蓄电池中储存起来;风力发电机构运转所产生的电能可以供车辆照明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车辆能源的消耗,而且进一步的达到资源合理利用的效果。
因为联动机构包括有第二平皮带、第四皮带轮、第三支杆、第三轴承座、第四转轴、第三平皮带、第四轴承座、第五转轴、第五皮带轮、第二齿轮、第四支杆、第二滑块、第二滑轨和第二齿条;第三轴承座通过第三支杆固接于第一侧板靠近升降机构的一侧部;第四转轴一端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四皮带轮固接;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第四轴承座通过第四支杆固接于第一侧板靠近风力发电机构的一侧部,且第四支杆位于第三支杆上方;第五转轴一端与第四轴承座枢接,另一端固接于第五皮带轮;第二齿轮固接于第五转轴;第五皮带轮通过第三平皮带与第四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二滑块固接于第一侧板顶部,第二滑轨固接于第一挡板底部,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第二齿条固接于第二滑轨侧部,且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
当伺服电机逆时针转动时,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三平皮带带动第五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所以第二齿轮逆时针转动能够驱动第二齿条及第一挡板向远离第二挡板的方向滑动,以空出供风力发电机构伸出安装框架的空间,使得扇叶能够上升至高于第一挡板的高度;当伺服电机顺时针转动时,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三平皮带带动第五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所以第二齿轮顺时针转动能够驱动第二齿条及第一挡板向靠近第二挡板的方向滑动,与第二挡板配合,将安装框架闭合,在第一挡板滑动的同时风力发电机构也在向下运动,当风力发电机构的高度低于第一挡板高度时,此时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也刚好接触闭合,此时伺服电机也停止运转,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因为升降机构还包括有挡块,挡块固接于第一滑轨顶部,所以当第一滑块上升触碰到挡块时,伺服电机就停止运转,这样保障发伺服电机不会撞到太阳能板。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能够驱动风力发电机构的升降以及联动机构的运转,风力发电机构运转能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太阳能板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蓄电池储存的电能用于汽车照明使用,从而达到节约汽车电力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种蓄电方式,达到了蓄电速率快、蓄电量足、有利于节约汽车电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第一种的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联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第二种的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车体,2-安装框架,3-底板,4-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蓄电池,7-升降机构,71-第一安装板,72-第一滑轨,73-第一滑块,74-第一支杆,75-第一连接杆,76-第一齿条,77-第一转轴,78-伺服电机,79-第一皮带轮,710-第一齿轮,711-挡块,8-第一输电线,9-第二输电线,10-太阳能板,11-风力发电机构,111-第二安装板,112-第二支杆,113-发电机,114-第二转轴,115-第一轴承座,116-第二皮带轮,117-第一平皮带,118-第三皮带轮,119-第三转轴,1110-第二轴承座,1111-扇叶,12-联动机构,121-第二平皮带,122-第四皮带轮,123-第三支杆,124-第三轴承座,125-第四转轴,126-第三平皮带,127-第四轴承座,128-第五转轴,129-第五皮带轮,1210-第二齿轮,1211-第四支杆,1212-第二滑块,1213-第二滑轨,1214-第二齿条,13-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车体1,还包括有安装框架2、底板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蓄电池6、升降机构7、第一输电线8、第二输电线9、太阳能板10、风力发电机构11、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安装框架2固接于车体1上,底板3固接于安装框架2内底部,第一侧板4固接于底板3的一端,第二侧板5固接于底板3的另一端;第二挡板14固接于第二侧板5顶部,升降机构7固接于底板3顶部,风力发电机构11与升降机构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挡板13通过联动机构12与升降机构7传动连接,且第一挡板13与第一侧板4顶部滑动连接;太阳能板10安装于第二侧板5靠近第一侧板4的一侧部;蓄电池6安装于第二侧板5靠近升降机构7的一侧部,且蓄电池6位于太阳能板10下方;风力发电机构11通过第一输电线8与蓄电池6连接,太阳能板10通过第二输电线9与蓄电池6连接。
升降机构7包括有第一安装板71、第一滑轨72、第一滑块73、第一支杆74、第一连接杆75、第一齿条76、第一转轴77、伺服电机78、第一皮带轮79和第一齿轮710;第一安装板71固接于底板3顶部;第一支杆74固接于第一安装板71一端部,第一滑轨72固接于第一安装板71另一端部;第一齿条76沿竖直方向通过第一滑块73与第一滑轨72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75固接于第一齿条76顶部,伺服电机78固接于第一支杆74顶端;第一转轴77一端部与伺服电机78的输出端固接,另一端与第一皮带轮79固接;第一齿轮710固接于第一转轴77,且第一齿轮710与第一齿条76啮合。
风力发电机构11包括有第二安装板111、第二支杆112、发电机113、第二转轴114、第一轴承座115、第二皮带轮116、第一平皮带117、第三皮带轮118、第三转轴119、第二轴承座1110和扇叶1111;第二安装板111固接于第一连接杆75顶部,第二支杆112、第一轴承座115、发电机113沿第二安装板111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11,第二轴承座1110固接于第二支杆112顶部,第三转轴119与第二轴承座1110枢接;扇叶1111安装在第三转轴119一端,第三皮带轮118固接于第三转轴119另一端;第二转轴114枢接于第一轴承座115,第二皮带轮116固接于第二转轴114一端部,发电机113与第二转轴114另一端部传动连接,第三皮带轮118通过第一平皮带117与第二皮带轮116传动连接。
联动机构12包括有第二平皮带121、第四皮带轮122、第三支杆123、第三轴承座124、第四转轴125、第三平皮带126、第四轴承座127、第五转轴128、第五皮带轮129、第二齿轮1210、第四支杆1211、第二滑块1212、第二滑轨1213和第二齿条1214;第三轴承座124通过第三支杆123固接于第一侧板4靠近升降机构7的一侧部;第四转轴125一端与第三轴承座124枢接,另一端与第四皮带轮122固接;第四皮带轮122通过第二平皮带121与第一皮带轮79传动连接;第四轴承座127通过第四支杆1211固接于第一侧板4靠近风力发电机构11的一侧部,且第四支杆1211位于第三支杆123上方;第五转轴128一端与第四轴承座127枢接,另一端固接于第五皮带轮129;第二齿轮1210固接于第五转轴128;第五皮带轮129通过第三平皮带126与第四皮带轮122传动连接,第二滑块1212固接于第一侧板4顶部,第二滑轨1213固接于第一挡板13底部,第二滑轨1213与第二滑块1212滑动连接;第二齿条1214固接于第二滑轨1213侧部,且第二齿条1214与第二齿轮1210啮合。
升降机构7还包括有挡块711,挡块711固接于第一滑轨72顶部。
第二挡板14的材质为玻璃。
工作原理:不管新能源车是行驶状态还是停车状态,只要有阳光,太阳能板10都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第二输电线9把产生的电输送至蓄电池6中储存起来;在新能源车行驶的过程中,司机师傅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7启动,升降机构7输出端升高,升降机构7通过联动机构12的传动作用,从而控制第一挡板13远离第二挡板14,以空出供风力发电机构11伸出安装框架2的空间,当风力发电机构11的高度高于第一挡板13的高度时,在车辆行驶所产生气流的作用下,使得风力发电机构11发电,风力发电机构11将所产生的电通过第一输出线输送至蓄电池6中储存起来;如此,该装置便可以将风力发电机构11和太阳能板10所产生的电储存在蓄电池6中,当需使用照明设备时,就可以使用蓄电池6中所储存的电能,即使汽车在阴天行驶,风力发电机构11也可以正常运转,给蓄电池6充电,如此便能够保证不管是晴天或者是阴天都可以给蓄电池6充电,时刻保证蓄电池6电力饱和,可以随时供应照明设备。当汽车处于停车状态时,控制升降机构7将风力发电机构11收回安装框架2,同时驱动第一挡板13向第二挡板14靠近,将安装框架2闭合,以起到保护风力发电机构11的作用,能够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因为升降机构7包括有第一安装板71、第一滑轨72、第一滑块73、第一支杆74、第一连接杆75、第一齿条76、第一转轴77、伺服电机78、第一皮带轮79和第一齿轮710;第一安装板71固接于底板3顶部;第一支杆74固接于第一安装板71一端部,第一滑轨72固接于第一安装板71另一端部;第一齿条76沿竖直方向通过第一滑块73与第一滑轨72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75固接于第一齿条76顶部,伺服电机78固接于第一支杆74顶端;第一转轴77一端部与伺服电机78的输出端固接,另一端与第一皮带轮79固接;第一齿轮710固接于第一转轴77,且第一齿轮710与第一齿条76啮合;师傅在车辆行驶前,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78逆时针运转,伺服电机78驱动第一齿轮710逆时针运转,由于第一齿轮710与第一齿条76啮合,从而带动齿条沿着第一滑轨72轨迹竖直向上运动,带动风力发电机构11升高至安装框架2外部,同时第一皮带轮79向联动机构12传送动力,以驱动第一挡板13远离第二挡板14,以空出供风力发电机构11伸出安装框架2的空间。当车辆行驶至目的地或者处于停车状态时,师傅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78顺时针运转,从而带动第一齿条76沿着第一滑轨72轨迹向下运动,带动风力发电机构11下降至安装框架2内部,同时第一皮带轮79向联动机构12传送动力,驱动第一挡板13向第二挡板14靠近,将安装框架2闭合,以起到保护风力发电机构11的作用,能够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因为风力发电机构11包括有第二安装板111、第二支杆112、发电机113、第二转轴114、第一轴承座115、第二皮带轮116、第一平皮带117、第三皮带轮118、第三转轴119、第二轴承座1110和扇叶1111;第二安装板111固接于第一连接杆75顶部,第二支杆112、第一轴承座115、发电机113沿第二安装板111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11,第二轴承座1110固接于第二支杆112顶部,第三转轴119与第二轴承座1110枢接;扇叶1111安装在第三转轴119一端,第三皮带轮118固接于第三转轴119另一端;第二转轴114枢接于第一轴承座115,第二皮带轮116固接于第二转轴114一端部,发电机113与第二转轴114另一端部传动连接,第三皮带轮118通过第一平皮带117与第二皮带轮116传动连接;当伺服电机78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条76向上运动,进而推动第二安装板111向上运动,使得风力发电机构11上升至安装框架2外,当扇叶1111的高于第一挡板13的高度时,控制伺服电机78停止运转,此时,车辆行驶所产生的气流,会带动扇叶1111及第三转轴119转动,从而带动第三皮带轮118转动,第三皮带轮118通过第一平皮带117带动第二皮带轮116以及第二转轴114转动,第二转轴114的转动向发电机113提供动力,发电机113便开始发电,发电机113将动能转为电能,并通过第一输出线将电能输送至蓄电池6中储存起来;风力发电机构11运转所产生的电能可以供车辆照明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车辆能源的消耗,而且进一步的达到资源合理利用的效果。
因为联动机构12包括有第二平皮带121、第四皮带轮122、第三支杆123、第三轴承座124、第四转轴125、第三平皮带126、第四轴承座127、第五转轴128、第五皮带轮129、第二齿轮1210、第四支杆1211、第二滑块1212、第二滑轨1213和第二齿条1214;第三轴承座124通过第三支杆123固接于第一侧板4靠近升降机构7的一侧部;第四转轴125一端与第三轴承座124枢接,另一端与第四皮带轮122固接;第四皮带轮122通过第二平皮带121与第一皮带轮79传动连接;第四轴承座127通过第四支杆1211固接于第一侧板4靠近风力发电机构11的一侧部,且第四支杆1211位于第三支杆123上方;第五转轴128一端与第四轴承座127枢接,另一端固接于第五皮带轮129;第二齿轮1210固接于第五转轴128;第五皮带轮129通过第三平皮带126与第四皮带轮122传动连接,第二滑块1212固接于第一侧板4顶部,第二滑轨1213固接于第一挡板13底部,第二滑轨1213与第二滑块1212滑动连接;第二齿条1214固接于第二滑轨1213侧部,且第二齿条1214与第二齿轮1210啮合;
当伺服电机78逆时针转动时,第一皮带轮79通过第二平皮带121带动第四皮带轮122转动,第四皮带轮122通过第三平皮带126带动第五皮带轮129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1210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二齿轮1210与第二齿条1214啮合,所以第二齿轮1210逆时针转动能够驱动第二齿条1214及第一挡板13向远离第二挡板14的方向滑动,以空出供风力发电机构11伸出安装框架2的空间,使得扇叶1111能够上升至高于第一挡板13的高度;当伺服电机78顺时针转动时,第一皮带轮79通过第二平皮带121带动第四皮带轮122转动,第四皮带轮122通过第三平皮带126带动第五皮带轮129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1210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二齿轮1210与第二齿条1214啮合,所以第二齿轮1210顺时针转动能够驱动第二齿条1214及第一挡板13向靠近第二挡板14的方向滑动,与第二挡板14配合,将安装框架2闭合,在第一挡板13滑动的同时风力发电机构11也在向下运动,当风力发电机构11的高度低于第一挡板13高度时,此时第一挡板13与第二挡板14也刚好接触闭合,此时伺服电机78也停止运转,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因为升降机构7还包括有挡块711,挡块711固接于第一滑轨72顶部,所以当第一滑块73上升触碰到挡块711时,伺服电机78就停止运转,这样保障发伺服电机78不会撞到太阳能板10。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装框架(2)、底板(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蓄电池(6)、升降机构(7)、第一输电线(8)、第二输电线(9)、太阳能板(10)、风力发电机构(11)、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安装框架(2)固接于车体(1)上,底板(3)固接于安装框架(2)内底部,第一侧板(4)固接于底板(3)的一端,第二侧板(5)固接于底板(3)的另一端;第二挡板(14)固接于第二侧板(5)顶部,升降机构(7)固接于底板(3)顶部,风力发电机构(11)与升降机构(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挡板(13)通过联动机构(12)与升降机构(7)传动连接,且第一挡板(13)与第一侧板(4)顶部滑动连接;太阳能板(10)安装于第二侧板(5)靠近第一侧板(4)的一侧部;蓄电池(6)安装于第二侧板(5)靠近升降机构(7)的一侧部,且蓄电池(6)位于太阳能板(10)下方;风力发电机构(11)通过第一输电线(8)与蓄电池(6)连接,太阳能板(10)通过第二输电线(9)与蓄电池(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7)包括有第一安装板(71)、第一滑轨(72)、第一滑块(73)、第一支杆(74)、第一连接杆(75)、第一齿条(76)、第一转轴(77)、伺服电机(78)、第一皮带轮(79)和第一齿轮(710);第一安装板(71)固接于底板(3)顶部;第一支杆(74)固接于第一安装板(71)一端部,第一滑轨(72)固接于第一安装板(71)另一端部;第一齿条(76)沿竖直方向通过第一滑块(73)与第一滑轨(72)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75)固接于第一齿条(76)顶部,伺服电机(78)固接于第一支杆(74)顶端;第一转轴(77)一端部与伺服电机(78)的输出端固接,另一端与第一皮带轮(79)固接;第一齿轮(710)固接于第一转轴(77),且第一齿轮(710)与第一齿条(76)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风力发电机构(11)包括有第二安装板(111)、第二支杆(112)、发电机(113)、第二转轴(114)、第一轴承座(115)、第二皮带轮(116)、第一平皮带(117)、第三皮带轮(118)、第三转轴(119)、第二轴承座(1110)和扇叶(1111);第二安装板(111)固接于第一连接杆(75)顶部,第二支杆(112)、第一轴承座(115)、发电机(113)沿第二安装板(111)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11),第二轴承座(1110)固接于第二支杆(112)顶部,第三转轴(119)与第二轴承座(1110)枢接;扇叶(1111)安装在第三转轴(119)一端,第三皮带轮(118)固接于第三转轴(119)另一端;第二转轴(114)枢接于第一轴承座(115),第二皮带轮(116)固接于第二转轴(114)一端部,发电机(113)与第二转轴(114)另一端部传动连接,第三皮带轮(118)通过第一平皮带(117)与第二皮带轮(116)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联动机构(12)包括有第二平皮带(121)、第四皮带轮(122)、第三支杆(123)、第三轴承座(124)、第四转轴(125)、第三平皮带(126)、第四轴承座(127)、第五转轴(128)、第五皮带轮(129)、第二齿轮(1210)、第四支杆(1211)、第二滑块(1212)、第二滑轨(1213)和第二齿条(1214);第三轴承座(124)通过第三支杆(123)固接于第一侧板(4)靠近升降机构(7)的一侧部;第四转轴(125)一端与第三轴承座(124)枢接,另一端与第四皮带轮(122)固接;第四皮带轮(122)通过第二平皮带(121)与第一皮带轮(79)传动连接;第四轴承座(127)通过第四支杆(1211)固接于第一侧板(4)靠近风力发电机构(11)的一侧部,且第四支杆(1211)位于第三支杆(123)上方;第五转轴(128)一端与第四轴承座(127)枢接,另一端固接于第五皮带轮(129);第二齿轮(1210)固接于第五转轴(128);第五皮带轮(129)通过第三平皮带(126)与第四皮带轮(122)传动连接,第二滑块(1212)固接于第一侧板(4)顶部,第二滑轨(1213)固接于第一挡板(13)底部,第二滑轨(1213)与第二滑块(1212)滑动连接;第二齿条(1214)固接于第二滑轨(1213)侧部,且第二齿条(1214)与第二齿轮(1210)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7)还包括有挡块(711),挡块(711)固接于第一滑轨(72)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挡板(14)的材质为玻璃。
CN201720951780.7U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56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1780.7U CN207156947U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1780.7U CN207156947U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6947U true CN207156947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4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5178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56947U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69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4366A (zh) * 2018-05-11 2018-10-19 深圳市玖品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续航能力强的人脸识别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4366A (zh) * 2018-05-11 2018-10-19 深圳市玖品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续航能力强的人脸识别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31194Y (zh) 风能电动节能环保汽车
CN201592659U (zh) 利用自然风能和太阳能的汽车
CN107839492B (zh) 一种具有户外充电功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CN206155210U (zh) 一种升降式充电桩
CN206254880U (zh) 一种节能增容式房车
CN20715694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
CN109367396A (zh) 一种农用太阳能发电车
CN206490493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6739196U (zh) 一种可持续工作的太阳能光伏led路灯照明装置
CN103318032A (zh) 风能和太阳能共同驱动的电动汽车
CN202463544U (zh) 插电式混联混合动力客车动力装置
CN106275345A (zh) 一种太阳能动力纯电动船舶
CN103434413A (zh) 一种敞篷电动汽车
CN204547807U (zh) 太阳能风能电动小轿车
CN2505328Y (zh) 风能太阳能充电的电动车
CN2799398Y (zh) 太阳能电动船
CN209729391U (zh) 一种太阳能道路施工指示装置
CN208519636U (zh) 一种野外风力发电示警照明装置
CN206155760U (zh) 太阳能动力船
CN207106136U (zh) 纯电动双电机控制器驱动辅驱轮系电机的系统
CN202935181U (zh) 一种多能源电动汽车
CN202370286U (zh) 一种用于车顶帐篷升降装置的太阳能驱动装置
CN204398894U (zh) 节能车
CN2787498Y (zh) 可发电充电的电动车辆装置
CN201313511Y (zh) 风能燃油混合发电移动电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