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1178U - 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和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和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1178U
CN207141178U CN201720541853.5U CN201720541853U CN207141178U CN 207141178 U CN207141178 U CN 207141178U CN 201720541853 U CN201720541853 U CN 201720541853U CN 207141178 U CN207141178 U CN 207141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deck
longero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vehicle fore
part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418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林
王金龙
刘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418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1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1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1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和电动汽车,所述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包括相互连接并用于装配零部件的前舱板和支承底座,该支承底座设置在该前舱板的下部。通过利用前舱板和设置在前舱板底部的支承底座的装配结构,将新能源件及其他附件分别合理地安装到前舱板和支承底座上,由此减少支承底座上的安装点和开孔数量,并且通过前舱板和支承底座的装配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由此具有提高抗疲劳性能进而增加使用寿命及耐久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和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零部件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这种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新能源件及压缩机、充电机、冷却系统电动水泵等其他附件,而这种新能源件及其他附件普遍布置在车辆前舱内,具体地,例如在现有技术中,在车辆前舱纵梁之间设置用于安装新能源件以及其他附件的装配支架总成,该装配支架总成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横梁以及布置在两个横梁之间的多个纵梁而形成梯子形结构,而为了在装配支架总成上安装所需的新能源件及其他附件,装配支架总成的横梁以及纵梁上开孔过多,导致整个装配支架总成的结构强度及刚度降低,抗疲劳性能减弱而具有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及耐久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及刚度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包括该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的电动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该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包括相互连接并用于装配零部件的前舱板和支承底座,该支承底座设置在该前舱板的下部。
可选地,所述支承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和/或所述纵梁上设置有用于装配零部件的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横梁包括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纵梁包括沿横向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
可选地,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均形成为具有开口的凹槽形梁,并且各个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前舱板。
可选地,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的两侧侧壁各自对应于所述开口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向外延伸的装配边,各个所述装配边与所述前舱板连接,以能够使得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分别与所述前舱板密封配合。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包括形成在所述横梁上并用于安装水泵的水泵安装孔、均形成在所述纵梁上并用于安装驱动电机悬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用于安装减速器悬置的第二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前舱板上设置有用于装配零部件的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安装压缩机的第一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充电机的第二安装支架、用于安装整车控制器的第三安装支架以及用于安装蓄电池的第四安装支架。
可选地,所述前舱板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安装支架的装配凸台面,以能够与所述安装支架实现面面装配。
可选地,所述前舱板上形成有装配孔和减重孔,所述前舱板和所述支承底座上分别设置有加强筋。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前舱纵梁和如上所述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所述支承底座安装在所述前舱纵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利用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所具有的前舱板和设置在前舱板底部的支承底座的装配结构,从而能够将新能源件及其他附件分别合理地安装到前舱板和支承底座上,由此减少支承底座上的安装点和开孔数量,并且通过前舱板和支承底座的装配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由此具有提高抗疲劳性能进而增加使用寿命及耐久性的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的装配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中前舱板与安装支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中支承底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与车辆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前舱板 2 支承底座
3 横梁 4 纵梁
5 装配边 6 第一安装支架
7 第二安装支架 8 第三安装支架
9 第四安装支架 10 装配孔
11 减重孔 12 加强筋
13 电动汽车 14 前舱纵梁
31 第一横梁 32 第二横梁
41 第一纵梁 42 第二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在使用状态下的相应部件的“上、下、左、右”,“内、外”通常是指相应部件的外轮廓的“内、外”,“横向方向、纵向方向”通常是指以车辆为基准的“横向方向、纵向方向”,例如,车辆的长度方向即为纵向方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即为横向方向。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该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包括相互连接并用于装配零部件的前舱板1和支承底座2,该支承底座2设置在该前舱板1的下部。其中,所述支承底座2可以形成为多种适当的结构,该支承支座2作为主要承力部件能够安装到车辆的前舱纵梁上,以能够起到支承前舱板1的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安装新能源件及其他附件。另外,前舱板1位于支承底座2的上部且由于前舱板1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而在前舱板1的表面上能够安装大部分的新能源件及其他附件。通过利用前舱板1和设置在前舱板1底部的支承底座2的装配结构,从而能够将新能源件及其他附件分别合理地安装到前舱板1和支承底座2上,由此减少支承底座2上的安装点和开孔数量,并且通过前舱板1和支承底座2的装配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由此具有提高抗疲劳性能进而增加使用寿命及耐久性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支承底座2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梁3和纵梁4,所述横梁3和/或所述纵梁4上设置有用于装配零部件的安装孔。通过横梁3和纵梁4的连接结构能够提高支承底座2的强度,并且使得新能源件及其他附件安装位置更为灵活。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所述支承底座2可以形成为预设夹角地布置的多个支撑梁。另外,可选地,所述安装孔包括形成在所述横梁3上并用于安装水泵的水泵安装孔、均形成在所述纵梁4上并用于安装驱动电机悬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用于安装减速器悬置的第二安装孔。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横梁3包括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横梁31和第二横梁32,所述纵梁4包括沿横向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一横梁31和所述第二横梁32之间的第一纵梁41和第二纵梁42。在此,可以通过第一横梁31和第二横梁32将支承底座2安装到车辆的前舱纵梁上,具体地,第一横梁31和第二横梁32的两端可以形成有用于紧固到车辆前舱纵梁上的紧固孔。另外,可选地,第一横梁31、第二横梁32、第一纵梁41以及第二纵梁42通过焊接装配成一体,从而提高支承底座2整体的强度,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装配成一体。在此,用于安装驱动电机悬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用于安装减速器悬置的第二安装孔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一纵梁41和第二纵梁42上,水泵安装孔可以形成在第一横梁31或第二横梁32上,从而在支承底座2上能够合理地布置驱动电机、减速器以及水泵,从而有效避免支承底座2上形成局部应力集中现象,保证了支承底座2整体的强度及刚度。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横梁3和所述纵梁4均形成为具有开口的凹槽形梁,并且各个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前舱板1。由此,在前舱板1和支承底座2的连接状态下,前舱板1密封横梁3和纵梁4上的开口,从而形成封闭结构,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抗疲劳性能,在此基础上增强了整体结构的抗扭及抗弯性能。
可选地,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横梁3和所述纵梁4的两侧侧壁各自对应于所述开口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向外延伸的装配边5,从而使得横梁3和纵梁4分别形成为几字形梁,各个所述装配边5与所述前舱板1连接,以能够使得所述横梁3和所述纵梁4分别与所述前舱板1密封配合。其中,在支承底座2和前舱板1通过焊接方式装配时,所述装配边5作为焊接面可以与前舱板1面接触的状态下实现焊接装配,从而形成如图6所示的横梁3和纵梁4的开口被前舱板1封闭的密封结构,由此提高了连接强度,同时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刚度、抗扭性能以及抗弯性能。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所述支承底座2的具体横截面的形状以及与前舱板1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支承底座2和前舱板1的可靠连接的功能即可。
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前舱板1上设置有用于装配零部件的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安装压缩机的第一安装支架6、用于安装充电机的第二安装支架7、用于安装整车控制器的第三安装支架8以及用于安装蓄电池的第四安装支架9。除此之外,所述前舱板1上还可以形成有用于安装真空罐、DCDC变换器、协议数据单元(PDU)、整车控制器等的安装点,由于前舱板1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而能够将各种新能源件及其他附件安装到前舱板1上,并且具有安装固定方便且灵活的效果,同时也兼顾了车身整体的美观性。
可选地,所述前舱板1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安装支架的装配凸台面,以能够与所述安装支架实现面面装配。在此,如上所述的安装支架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装配到前舱板1表面上各自对应的装配凸台面上,从而能够提高安装支架与前舱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所述前舱板1上形成有装配孔10和减重孔11,所述前舱板1和所述支承底座2上分别设置有加强筋12。其中在支撑底座2的横梁3及纵梁4形成为具有开口的凹槽形梁的情况下,可以在凹槽的底面与侧壁之间设置加强筋12以提高横梁3和纵梁4的强度。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降低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整体的重量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强度及刚度。在此,所述装配孔10可以为用于安装真空罐、DCDC变换器、协议数据单元(PDU)、整车控制器等,在此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实现安装,从而使得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上各个新能源件及其他附件的安装布置结构更加合理化。
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13包括前舱纵梁14和如上所述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所述支承底座2安装在所述前舱纵梁14上。通过利用前舱板1和设置在前舱板1底部的支承底座2的装配结构,从而能够将新能源件及其他附件分别合理地安装到前舱板1和支承底座2上,使得车辆前舱内的布置结构更加合理化。另外,通过前舱板1和支承底座2的装配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由此提高抗疲劳性能进而增加使用寿命及耐久性,同时通过前舱板1的布置结构能够兼顾了电动汽车13车身整体的美观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包括相互连接并用于装配零部件的前舱板(1)和支承底座(2),该支承底座(2)设置在该前舱板(1)的下部,所述前舱板(1)上设置有用于装配零部件的安装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底座(2)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梁(3)和纵梁(4),所述横梁(3)和/或所述纵梁(4)上设置有用于装配零部件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包括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横梁(31)和第二横梁(32),所述纵梁(4)包括沿横向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一横梁(31)和所述第二横梁(32)之间的第一纵梁(41)和第二纵梁(4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和所述纵梁(4)均形成为具有开口的凹槽形梁,并且各个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前舱板(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和所述纵梁(4)的两侧侧壁各自对应于所述开口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向外延伸的装配边(5),各个所述装配边(5)与所述前舱板(1)连接,以能够使得所述横梁(3)和所述纵梁(4)分别与所述前舱板(1)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形成在所述横梁(3)上并用于安装水泵的水泵安装孔、均形成在所述纵梁(4)上并用于安装驱动电机悬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用于安装减速器悬置的第二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安装压缩机的第一安装支架(6)、用于安装充电机的第二安装支架(7)、用于安装整车控制器的第三安装支架(8)以及用于安装蓄电池的第四安装支架(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板(1)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安装支架的装配凸台面,以能够与所述安装支架实现面面装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板(1)上形成有装配孔(10)和减重孔(11),所述前舱板(1)和所述支承底座(2)上分别设置有加强筋(12)。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13)包括前舱纵梁(14)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所述支承底座(2)安装在所述前舱纵梁(14)上。
CN201720541853.5U 2017-05-16 2017-05-16 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和电动汽车 Active CN207141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1853.5U CN207141178U (zh) 2017-05-16 2017-05-16 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和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1853.5U CN207141178U (zh) 2017-05-16 2017-05-16 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和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1178U true CN207141178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59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41853.5U Active CN207141178U (zh) 2017-05-16 2017-05-16 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和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11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6557A (zh) * 2020-08-11 2020-12-04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机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6557A (zh) * 2020-08-11 2020-12-04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机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9362B (zh) 车身结构及汽车
JP5935686B2 (ja) 自動車の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4477246B2 (ja) サブフレーム
JP6048231B2 (ja) 車両のラジエータ支持装置
CN203974966U (zh) 用于车辆后轮罩的加强组件和车辆
CN102292255A (zh) 车辆侧部结合部结构
CN206336331U (zh) 前纵梁后段封闭结构及包括其的电动汽车
CN111824268A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CN104709303A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顶及其空调安装座
CN105539587B (zh) 一种客车模块化后悬梁结构
JP5954168B2 (ja) 後部車体構造
CN207141178U (zh) 车辆前舱零部件安装结构和电动汽车
US8590663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KR101734580B1 (ko) 자동차용 센터필러 패널
CN207631339U (zh) 前舱横梁及其连接结构
KR102371247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언더바디
CN211391458U (zh) 车身前舱框架结构
CN208069801U (zh) 用于安装汽车后悬架纵臂前安装点的车身结构
CN207875392U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结构
CN205469284U (zh) 一种汽车悬置的安装结构
CN214001840U (zh) 通风盖板总成和车辆
CN204548125U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顶及其空调安装座
CN106828090B (zh) 一种传动轴安装结构
CN205930233U (zh) 一种后置客车发动机前端安装机构
CN206297633U (zh) 重卡白车身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Shahe town Shayang Road, Niu Niu Wan Village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jing,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Road, sand Ya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