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0404U - 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0404U
CN207110404U CN201721109907.7U CN201721109907U CN207110404U CN 207110404 U CN207110404 U CN 207110404U CN 201721109907 U CN201721109907 U CN 201721109907U CN 207110404 U CN207110404 U CN 207110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fixed
immersed tube
colligation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099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森
陈伟彬
陈聪
黄文慧
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2nd Navigational Bureau 2nd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2nd Navigational Bureau 2nd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2nd Navigational Bureau 2nd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17211099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0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0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0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包括横向布置的固定平台,以及与所述固定平台重叠布置的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上间隔布置有多个移动装置,多个所述移动装置同时连接至固定平台,使所述活动平台通过所述移动装置的运动与固定平台发生重叠相对运动,所述活动平台的宽度大于固定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的间隙,通过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配合使用,使绑扎平台根据每个曲线沉管节段的位置进行适配地调整,让绑扎操作平台与节段钢筋笼的侧边始终保持平行,从而消除二者之间的夹角和间隙,使作业人员能方便、安全地进行施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重复搭设平台所存在的效率低下、工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
背景技术
港珠澳大桥由海底隧道段和桥梁段构成,其中海底隧道段由多个沉管管节组成,包括直线段沉管和曲线段沉管,每个沉管由多个节段构成,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制作沉管管节时,首先绑扎管节钢筋,管节钢筋绑扎完成后,顶推至上一节已浇筑完成的节段位置进行浇筑。
由于沉管管节的尺寸较大,在绑扎钢筋时,需要搭设绑扎平台进行作业。由于直线段沉管为平直结构,如图1所示,直线段沉管1与布置在两端的绑扎平台2之间的距离相等,绑扎平台2的施工平台与直线段沉管1之间只有较小的间隙,能较好地进行施工,并且施工作业时也非常安全。
但是,曲线沉管是由多个直线节段拼接形成一定的曲线弧度,构成曲线沉管的节段两侧长度不同,曲线沉管钢筋笼的每个节段在绑扎时就预先确定好位置,使每个节段的钢筋绑扎完成后与上一节段实现连接,从而形成曲线角度,进而保证整个管节呈曲线状。如图2所示,每个曲线沉管3的节段仍然为平直结构,多个节段拼装形成曲线沉管,而用于绑扎直线段沉管的绑扎平台2两侧平行,当使用上述绑扎平台2用于曲线沉管3的钢筋绑扎施工时,绑扎平台2与曲线沉管之间就会存在一定夹角α,从而在某些部位存在间隙过大的问题,导致作业人员无法在绑扎平台上进行正常施工,而且,较大的施工间隙也为作业人员增加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发生上述危险,通常需要将原有的绑扎平台进行拆除,重新制作与曲线沉管角度相匹配的绑扎平台。而曲线沉管每个节段的角度和位置都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在绑扎每个节段的钢筋笼时,都需要对应拆除并重新搭建新的绑扎平台,很显然,这种方法施工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周期,因此,如何实现绑扎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的位置进行快速调整适配,保证绑扎平台与曲线沉管的每个节段两侧平行,解决现有施工环境下存在较大间隙的问题,成为能否安全、有效地完全曲线沉管钢筋绑扎的重要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在绑扎曲线沉管节段钢筋笼的过程中,存在绑扎平台与节段钢筋笼位置不相匹配,二者之间存在夹角、间隙过大,从而导致作业人员不便操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该绑扎平台采用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配合使用,使绑扎平台根据每个曲线沉管节段的位置进行适配地调整,让绑扎操作平台与节段钢筋笼的侧边始终保持平行,从而消除二者之间的夹角和间隙,使作业人员能方便、安全地进行施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重复搭设平台所存在的效率低下、工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包括横向布置的固定平台,以及与所述固定平台重叠布置的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上间隔布置有多个移动装置,多个所述移动装置同时连接至固定平台,使所述活动平台通过所述移动装置的运动与固定平台发生重叠相对运动,所述活动平台的宽度大于固定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的间隙。
通过设置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使绑扎工作人员能在平台进行施工作业,在活动平台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移动装置,通过多个所述移动装置的配合移动,使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移动,在固定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存在一定夹角情况下,活动平台与曲线沉管的节段之间保持平行状态,使活动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不存在不均匀的间隙,多个所述移动装置同时连接至固定平台,使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之间实现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的绑扎平台,使绑扎平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的间隙是指固定平台距曲线沉管较近端离曲线沉管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的最大值均小于活动平台的宽度,保证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错开运动时,不会产生间隙,保证绑扎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跌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平台安装在固定立架上,并且向活动平台一侧延伸,使所述固定平台与活动平台形成重叠结构。
所述固定平台一侧与固定立架连接,另一侧向活动平台延伸,用于和所述固定平台重叠布置,所述固定立架竖直固定。
采取上述方式,使固定立架对固定平台形成支撑,避免对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的相对移动造成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立架包括两个并排布置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与所述固定平台的侧面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与所述固定平台的延伸端连接,所述固定立架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撑构件和/或第二支撑构件上的斜撑,所述斜撑连接固定平台底部形成三角支撑。
采取上述结构形式的立架,使固定平台和固定立架之间实现固定和连接,增强了固定立架支撑固定平台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固定平台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便于在固定平台上进行绑扎施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平台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平台沿所述固定立架的底部从下自上依次布置,所述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对应设置。
在绑扎曲线沉管钢筋笼时,由于钢筋笼的高度高达数米、十几米甚至更高,从底部依次向上绑扎钢筋笼时,需要在不同的高度进行施工作业,采取本方案后,布置多个固定平台和各自对应的活动平台,满足在不同高度位置作业的施工要求,避免了采用多个不同高度作业面的绑扎平台,将所有高度的作业面整合到一个绑扎平台中,节省了材料,大幅度提升了施工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动平台安装在活动立架上,其一侧与活动立架连接,另一侧延伸至固定平台上。
采取上述结构方式,使所述活动平台的两侧都得到支撑,保证活动平台能承受较大的载荷,用于绑扎人员的作业施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装置为调节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距离的丝杆调节装置。
所述丝杆调节装置包括内设有螺纹的套筒,以及连接在套筒两端的丝杆,两端所述丝杆的外侧端分别连接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通过调节丝杆伸入套筒内的长度实现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之间的距离调整。
采取上述方式,在活动平台的长度方向上布置多个丝杆调节装置,根据活动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的夹角情况调整各个丝杆调节装置的长度,使活动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趋近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丝杆调节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立架和活动立架。
由于多个固定平台均与固定立架连接,同时多个活动平台与活动立架连接,固定立架和活动立架均为承力部件,将丝杆调节装置之间连接在固定立架和活动立架上,能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在活动平台上作业时,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活动平台底面的滚轮,使活动平台通过滚轮放置到固定平台上。
设置滚轮,便于调节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调节的快捷性和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采用万向轮,避免由于活动平台两端转动的距离不同而造成活动平台扭转,避免破坏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布置在沉管两侧的固定平台为移动式整体平台结构,两侧固定平台对称设置且相对位置固定,两侧所述固定平台均对应布置活动平台。
由于沉管两侧的侧墙均需要绑扎钢筋笼,需要在沉管两侧布置绑扎平台,采取上述结构的绑扎平台,可以同时满足沉管两侧绑扎钢筋笼的需要,而且,采取这种整体平台结构的方式,能保证绑扎平台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受力更加均衡、合理。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过设置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使绑扎工作人员能在平台进行施工作业,在活动平台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移动装置,通过多个所述移动装置的配合移动,使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移动,在固定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存在一定夹角情况下,活动平台与曲线沉管的节段之间保持平行状态,使活动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不存在不均匀的间隙,保证绑扎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跌落,同时方便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2、布置多个固定平台和各自对应的活动平台,满足在不同高度位置作业的施工要求,避免了采用多个不同高度作业面的绑扎平台,将所有高度的作业面整合到一个绑扎平台中,节省了材料,大幅度提升了施工效率;
3、将移动装置设置为丝杆调节装置,并且丝杆调节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立架和活动立架上,能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在活动平台上作业时,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4、将布置在沉管两侧的固定平台为移动式整体平台结构,可以同时满足沉管两侧绑扎钢筋笼的需要,而且,采取这种整体平台结构的方式,能保证绑扎平台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受力更加均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直线段沉管绑扎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曲线线段沉管绑扎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
图中标记:1-直线段沉管,2-绑扎平台,3-曲线沉管,α-绑扎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4-固定平台,5-活动平台,6-移动装置,61-套筒,62-丝杆,63-滚轮,7-固定立架,71-第一支撑构件,72-第二支撑构件,73-斜撑,8-活动立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3和图4所示,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包括横向布置的固定平台4,以及与所述固定平台4重叠布置的活动平台5,所述活动平台5上间隔布置有多个移动装置6,多个所述移动装置6同时连接至固定平台4,使所述活动平台5通过所述移动装置6的运动与固定平台4发生重叠相对运动,所述活动平台5的宽度大于固定平台4与曲线沉管3之间的间隙。
固定平台4与曲线沉管3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图2中所示的绑扎平台2与曲线沉管3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同,因此,固定平台4与曲线沉管3之间也存在夹角,二者之间的间隙是不固定的,不同的位置间隙不同,为了保证活动平台5与固定平台4重叠布置后使用安全,必须保证活动平台5的宽度大于固定平台4与曲线沉管3之间的最大间隙,该最大间隙位于固定平台4的一端,而另一端的间隙为最小,保证活动平台5的宽度大于该最大间隙,即可保证活动平台5与固定平台4始终重叠,不存在交错架空的状态。
也就是说,固定平台4与曲线沉管3之间的间隙是指固定平台4距曲线沉管3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的最大值均小于活动平台5的宽度,保证活动平台5与固定平台4之间错开运动时,不会产生间隙,保证绑扎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跌落。
通过设置固定平台4和活动平台5,使绑扎工作人员能在平台进行施工作业,在活动平台5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移动装置6,通过多个所述移动装置6的配合移动,使活动平台5与固定平台4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移动,在固定平台4与曲线沉管3之间存在一定夹角情况下,活动平台与曲线沉管的节段之间保持平行状态,使活动平台5与曲线沉管3之间不存在不均匀的间隙,多个所述移动装置6同时连接至固定平台4,使固定平台4和活动平台5之间实现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的绑扎平台,使绑扎平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固定平台4安装在固定立架7上,并且向活动平台5一侧延伸,使所述固定平台4与活动平台5形成重叠结构,所述固定平台4一侧与固定立架7连接,另一侧向活动平台5延伸,用于和所述活动平台重叠布置,所述固定立架7竖直固定。
采取上述方式,使固定立架7对固定平台4形成支撑,避免对活动平台5与固定平台4之间的相对移动造成干涉。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立架7包括两个并排布置的第一支撑构件71和第二支撑构件72,所述第一支撑构件71与所述固定平台4的侧面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构件72与所述固定平台4的延伸端连接,所述固定立架7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撑构件71和/或第二支撑构件72上的斜撑73,所述斜撑73连接固定平台4底部形成三角支撑。
采取上述结构形式的立架,使固定平台和固定立架之间实现固定和连接,增强了固定立架支撑固定平台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固定平台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便于在固定平台上进行绑扎施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动平台5安装在活动立架8上,其一侧与活动立架8连接,另一侧延伸至固定平台4上,活动平台5的两侧分别与活动立架5、固定平台4连接,其两端都得到了支撑,保证活动平台5能承受较大的载荷,用于绑扎人员的作业施工。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装置6为调节活动平台5与固定平台4之间距离的丝杆调节装置,包括内设有螺纹的套筒61,以及连接在套筒61两端的丝杆62,两端所述丝杆62的外侧端分别连接活动平台5和固定平台4,通过调节丝杆62伸入套筒61内的长度实现活动平台5和固定平台4之间的距离调整。
采取上述方式,在活动平台5的长度方向上布置多个丝杆调节装置,根据活动平台5与曲线沉管3之间的夹角情况调整各个丝杆调节装置的长度,使活动平台5与曲线沉管3之间趋近平行。
进一步地,为保证活动平台5和固定平台4之间的相对固定,丝杆调节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立架7和活动立架8。
由于多个固定平台4均与固定立架7连接,同时多个活动平台5与活动立架8连接,固定立架7和活动立架8均为承力部件,将丝杆调节装置之间连接在固定立架7和活动立架8上,能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在活动平台5上作业时,活动平台5与固定平台4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装置6还包括设置在活动平台5底面的滚轮63,使活动平台5通过滚轮63放置到固定平台4上,设置滚轮63,便于调节活动平台5与固定平台4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调节的快捷性和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为万向轮,采用万向轮,避免由于活动平台两端转动的距离不同而造成活动平台扭转,从而破坏滚轮。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布置在曲线沉管3两侧的固定平台4为移动式整体平台结构,两侧固定平台4对称设置且相对位置固定,两侧所述固定平台4均对应布置活动平台5。
由于沉管两侧的侧墙均需要绑扎钢筋笼,需要在沉管两侧布置绑扎平台,采取上述结构的绑扎平台,可以同时满足沉管两侧绑扎钢筋笼的需要,而且,采取这种整体平台结构的方式,能保证绑扎平台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受力更加均衡、合理。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使绑扎工作人员能在平台进行施工作业,在活动平台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移动装置,通过多个所述移动装置的配合移动,使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移动,在固定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存在一定夹角情况下,活动平台与曲线沉管的节段之间保持平行状态,使活动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不存在不均匀的间隙,保证绑扎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跌落,同时方便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5所示,固定平台4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平台4沿所述固定立架7的底部从下自上依次布置,所述活动平台5也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活动平台5与固定平台4一一对应设置。
在绑扎曲线沉管钢筋笼时,由于钢筋笼的高度高达数米、十几米甚至更高,从底部依次向上绑扎钢筋笼时,需要在不同的高度进行施工作业,采取本方案后,布置多个固定平台和各自对应的活动平台,满足在不同高度位置作业的施工要求,避免了采用多个不同高度作业面的绑扎平台,将所有高度的作业面整合到一个绑扎平台中,节省了材料,大幅度提升了施工效率。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连接的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均设置有移动装置6,移动装置6采用丝杆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活动平台5与固定平台4之间距离,丝杆调节装置包括内设有螺纹的套筒61,以及连接在套筒61两端的丝杆62,两端所述丝杆62的外侧端分别连接活动平台5和固定平台4,通过调节丝杆62伸入套筒61内的长度实现活动平台5和固定平台4之间的距离调整。
同样地,丝杆调节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立架7和活动立架8,并且为了保证固定平台4和活动平台5相对位置调节的有效性,在活动立架8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丝杆调节装置,使活动平台通过丝杆调节装置调节后仍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底部和顶部同时设置,方便调节,将活动立架8顶部和底部的丝杆调节装置均连接在固定立架和活动立架上,使多层设计的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避免在活动平台上作业时,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沿曲线沉管的轴线方向上,在顶部和底部均间隔布置多个丝杆调节装置,根据活动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的夹角情况调整各个丝杆调节装置的长度,使活动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趋近平行。
每层的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上均设置滚轮,使每层的活动平台通过滚轮放置到固定平台上。
本实施例通过布置多个固定平台和各自对应的活动平台,满足在不同高度位置作业的施工要求,避免了采用多个不同高度作业面的绑扎平台,将所有高度的作业面整合到一个绑扎平台中,节省了材料,大幅度提升了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布置的固定平台,以及与所述固定平台重叠布置的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上间隔布置有多个移动装置,多个所述移动装置同时连接至固定平台,使所述活动平台通过所述移动装置的运动与固定平台发生重叠相对运动,所述活动平台的宽度大于固定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安装在固定立架上,并且向活动平台一侧延伸,使所述固定平台与活动平台形成重叠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架包括两个并排布置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与所述固定平台的侧面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与所述固定平台的延伸端连接,所述固定立架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撑构件和/或第二支撑构件上的斜撑,所述斜撑连接固定平台底部形成三角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平台沿所述固定立架的底部从下自上依次布置,所述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平台安装在活动立架上,其一侧与活动立架连接,另一侧延伸至固定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为调节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距离的丝杆调节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调节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立架和活动立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活动平台底面的滚轮,使活动平台通过滚轮放置到固定平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沉管两侧的固定平台为移动式整体平台结构,两侧固定平台对称设置且相对位置固定,两侧所述固定平台均对应布置活动平台。
CN201721109907.7U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 Active CN207110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9907.7U CN207110404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9907.7U CN207110404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0404U true CN207110404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4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09907.7U Active CN207110404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0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6279B (zh) 圆筒仓滑模施工工艺
CN105484162B (zh) 悬索桥施工岸上加劲梁二次荡移装置及方法
CN105672638B (zh) 一种带支撑滑移的脚手架及网架安装方法
CN203113352U (zh) 基坑支护用预应力梁
CN207110404U (zh) 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
CN204238349U (zh) 一种波折腹板h型钢电缆通廊
CN104097874B (zh) 一种lng双层储罐内罐安装的辅助支承装置及方法
CN207109606U (zh) 一种现浇简支梁施工用外侧模滑移台车
CN206605172U (zh) 一种钢网架的钢管对焊用可调可拆式矫正装置
CN206022931U (zh) 调整式箱柜架
CN204552111U (zh) 布料机
CN105756588B (zh) 连续油管注入头支撑装置及连续油管注入装置
CN204024084U (zh) 便卸式三角管桁架正拼胎架
CN207244455U (zh) 装配式变截面收分滑模系统
CN206051362U (zh) 塔机柔性附着钢丝绳预紧装置
CN102817327A (zh) 用于钢管拱桥操作平台的爬梯装置及其搭设方法
CN206693630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
CN202755373U (zh) 一种无内拉撑承台模板结构
CN205369040U (zh) 悬索桥施工岸上加劲梁二次荡移装置
CN204954201U (zh) 一种高炉炉壳外壁焊接平台
CN204837352U (zh) 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塔架车
CN203867164U (zh) 一种带有定位钢管的悬挑型脚手架结构
CN204504600U (zh) 用于自升平台桩腿焊接的辅助平台及其支撑装置
CN104533077B (zh) 一种用于液压爬模架体中的可伸缩平台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66482B (zh) 一种用于回转窑筒体空中对接支撑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