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82096U - 触摸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82096U
CN207082096U CN201720979519.8U CN201720979519U CN207082096U CN 207082096 U CN207082096 U CN 207082096U CN 201720979519 U CN201720979519 U CN 201720979519U CN 207082096 U CN207082096 U CN 207082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ed access
access portion
line pattern
connection line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795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爀在
金世晔
金本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 Dipu Co
Hideep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 Dipu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 Dipu Co filed Critical Xi Dipu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82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82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06F3/041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using an array of force sens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5Pressure sensors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force exerted on the touch surface without providing the touch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触摸输入装置能够检测触摸压力,包括:显示板;包括用于检测触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感测部;电连接于压力感测部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及第一PCB,压力传感器直接形成于显示板,一端形成有第一续接部的第一连接线图案形成于第一PCB,第一连接线图案的另一端电连接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从压力传感器延伸且一端形成有第二续接部的导电线直接形成于显示板,通过配置于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能够电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本实用新型的触摸输入装置能够通过减少触摸位置感测、触摸压力感测及显示之间的噪声提高显示器的品质,提高触摸位置及触摸压力感测灵敏度。

Description

触摸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输入装置,尤其涉及能够检测触摸位置及触摸压力的触摸输入装置,能够通过减少触摸位置感测、触摸压力感测及显示之间的噪声提高显示器的品质,更提高触摸位置及触摸压力感测灵敏度的触摸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操作计算系统而利用多种类型的输入装置。例如,利用按键(button)、键(key)、操纵杆(joystick)及触摸屏等输入装置。由于触摸屏简单易操作,因此触摸屏在计算系统操作方面的利用率上升。
触摸屏可通过具有触摸-感应表面(touch-sensitive surface)的透明板与作为触摸输入单元的触摸传感器(touch sensor)构成触摸输入装置的触摸表面。这种触摸传感器附着在显示屏的前面,触摸-感应表面可盖住显示屏的可视面。用户用手指等单纯地触摸触摸屏即可操作计算系统。通常,计算系统识别触摸屏上的触摸及触摸位置并解析该触摸,能够相应地执行运算。
这种触摸输入装置为检测触摸位置及触摸压力,触摸输入装置中配置有区别于触摸传感器的压力感测部,为最小化压力感测部引起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厚度增加量,简化制造工序、节省费用,具有将压力感测部直接形成于显示板的方法。此处,为了使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与压力感测部收发用于检测触摸压力的驱动信号及接收信号,需电连接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与压力感测部,但由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配置于PCB上,压力感测部直接形成于显示板,因此无法用一般的连接器连接直接形成于显示板的图案与形成于PCB上的电线。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具有连接直接形成于显示板的压力感测部与电连接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PCB上的电线的构成的触摸输入装置。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形态的触摸输入装置能够检测触摸压力,包括:显示板、包括用于检测触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感测部、电连接于所述压力感测部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及第一PCB,所述压力传感器直接形成于所述显示板,一端形成有第一续接部的第一连接线图案形成于所述第一PCB,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从所述压力传感器延伸且一端形成有第二续接部的导电线直接形成于所述显示板,可通过配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
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提供具有连接直接形成于显示板的压力感测部与电连接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PCB上的电线的构成的触摸输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中的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及其工作所需的构成的简要示意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中用于控制触摸位置、触摸压力及显示动作的控制框图;
图3a至图3b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中显示模块的构成的概念图;
图4a至图4e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上形成压力传感器的例子;
图5a至图5c为显示直接形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多种显示板的压力传感器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a至图6n为从触摸表面的反方向观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局部的示意图;
图7a至图7d为例示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中的触摸传感器的形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触摸传感器 11:感测部
12:驱动部 13:控制部
100:覆盖层 200:显示模块
300:基板 450、460: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示出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的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通过具体说明这些实施例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足以实施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例虽各不相同,但并非相互排斥。例如,此处记载的特定形状、结构及特性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其他实施例实现。另外,公开的各实施例内的个别构成要素的位置或配置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变更实施。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在各方面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功能。
以下参见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能够检测压力的触摸输入装置。以下例示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10,但可以适用能够以任意方式检测触摸位置的触摸传感器10。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中的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10及其工作所需的构成的简要示意图。参见图1a,触摸传感器10包括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包括为了所述触摸传感器10的动作而向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部12及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接收包括随着对触摸表面的触摸变化的电容变化量的信息的感测信号检测触摸及触摸位置的感测部11。
如图1a所示,触摸传感器10可包括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图1a显示触摸传感器10的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构成正交阵列,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可以使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构成对角线、同心圆及三维随机排列等任意数维排列及其应用排列。此处,n及m是正整数,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值,大小可以根据实施例而异。
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排列成分别相互交叉。驱动电极TX可包括向第一轴方向延伸的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接收电极RX可包括向交叉于第一轴方向的第二轴方向延伸的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
如图7a及图7b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10中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形成于同一层。例如,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形成于下述显示板200A的上面。
并且,如图7c所示,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也可以形成于不同的层。例如,可以使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中任意一个形成于显示板200A的上面,其余形成于下述盖的下面或显示板200A的内部。
多个驱动电极TX1至TXn与多个接收电极RX1至RXm可以由透明导电物质(例如,由二氧化锡(SnO2)及氧化铟(In2O3)等构成的铟锡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或氧化锑锡(ATO:Antimony Tin Oxide))等形成。但这只是举例而已,驱动电极TX及接收电极RX也可以由其他透明导电物质或非透明导电物质形成。例如,驱动电极TX及接收电极RX可以由银墨(silver ink)、铜(copper)、银纳米(nano silver)及碳纳米管(CNT:Carbon Nanotube)中至少任意一种构成。并且,驱动电极TX及接收电极RX可以由金属网(metal mesh)构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部12可以向驱动电极TX1至TXn施加驱动信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向第一驱动电极TX1至第n驱动电极TXn按顺序一次向一个驱动电极施加驱动信号。可以重复地如上施加驱动信号。但这只是举例而已,其他实施例可以同时向多个驱动电极施加驱动信号。
感测部11可以通过接收电极RX1至RXm接收包括关于被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TX1至TXn与接收电极RX1至RXm之间生成的电容(Cm)14的信息的感测信号,以检测有无触摸及触摸位置。例如,感测信号可以是施加到驱动电极TX的驱动信号通过驱动电极TX与接收电极RX之间生成的电容(Cm)14耦合的信号。如上,可以将通过接收电极RX1至RXm感测施加到第一驱动电极TX1至第n驱动电极TXn的驱动信号的过程称为扫描(scan)触摸传感器10。
例如,感测部11可包括通过开关连接于各接收电极RX1至RXm的接收器(未示出)。所述开关在感测相应接收电极RX的信号的时间区间开启(on)使得接收器能够从接收电极RX感测到感测信号。接收器可包括放大器(未示出)及结合于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与放大器的输出端之间即反馈路径的反馈电容器。此处,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可与接地(ground)连接。并且,接收器还可以包括与反馈电容器并联的复位开关。复位开关可以对接收器执行的从电流到电压的转换进行复位。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于相应接收电极RX,可以接收包括关于电容(Cm)14的信息的电流信号后通过积分转换为电压。感测部11还可以包括将通过接收器积分的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的模数转换器(未示出,ADC:analog to digitalconverter)。随后,数字数据输入到处理器(未示出),能够处理成获取对触摸传感器10的触摸信息。感测部11包括接收器的同时还可以包括ADC及处理器。
控制部13可以执行控制驱动部12与感测部11动作的功能。例如,控制部13可以生成驱动控制信号后发送到驱动部12使得驱动信号在预定时间施加到预先设定的驱动电极TX。并且,控制部13可以生成感测控制信号后发送到感测部11使得感测部11在预定时间从预先设定的接收电极RX接收感测信号并执行预先设定的功能。
图1a中的驱动部12及感测部11可以构成能够检测触摸传感器10是否受到触摸及触摸位置的触摸检测装置(未标出)。触摸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部13。触摸检测装置可以集成于包括触摸传感器10的触摸输入装置中相当于下述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100的触摸感测IC(touch sensing Integrated Circuit)上。包含于触摸传感器10的驱动电极TX及接收电极RX例如可以通过导电线路(conductive trace)及/或印刷于电路板上的导电图案(conductive pattern)等连接到包含于触摸感测IC的驱动部12及感测部11。触摸感测IC可以位于印刷有导电图案的电路板,图6a至图6i中例如位于触摸电路板(以下称为“触摸PCB”)上。根据实施例,触摸感测IC可以安装在用于触摸输入装置工作的主板上。
如上所述,驱动电极TX与接收电极RX的每个交叉点都生成预定值的电容(Cm),手指之类的客体靠近触摸传感器10时这种电容的值能够发生变化。图1a中所述电容可以表示互电容(Cm,mumal capacitance)。感测部11可以通过感测这种电学特性感测触摸传感器10是否受到触摸及/或触摸位置。例如,可以感测由第一轴与第二轴构成的二维平面构成的触摸传感器10的表面是否受到触摸及/或其位置。
更具体来讲,触摸传感器10受到触摸时可以通过检测被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TX检测触摸的第二轴方向的位置。同样,触摸传感器10受到触摸时可以从通过接收电极RX接收的接收信号检测电容变化,以检测触摸的第一轴方向的位置。
以上具体说明了根据驱动电极TX与接收电极RX之间的互电容变化量感测触摸位置的触摸传感器10的动作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即,如图1b所示,也可以根据自电容(self capacitance)的变化量感测触摸位置。
图1b为说明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又一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10及其动作的简要示意图。图1b所示的触摸传感器10具有多个触摸电极30。多个触摸电极30可以如图7d相隔预定间隔配置成格子状,但不限于此。
通过控制部13生成的驱动控制信号传输到驱动部12,驱动部12根据驱动控制信号在预定时间向预先设定的触摸电极30施加驱动信号。并且,通过控制部13生成的感测控制信号传输到感测部11,感测部11根据感测控制信号在预定时间从预先设定的触摸电极30接收感测信号。此处,感测信号可以是关于形成于触摸电极30的自电容变化量的信号。
此处,通过感测部11感测的感测信号检测触摸传感器10是否受到触摸及/或触摸位置。例如,由于已知触摸电极30的坐标,因此能够感测触摸传感器10的表面是否受到客体的触摸及/或其位置。
以上为了方便而说明了驱动部12与感测部11区分为独立的单元工作的情况,但由一个驱动及感测部执行向触摸电极30施加驱动信号并从触摸电极30接收感测信号的动作也无妨。
以上具体说明的触摸传感器10为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用于检测是否受到触摸及触摸位置的触摸传感器10除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表面电容方式、投射(projected)电容方式、电阻膜方式、表面弹性波方式(sAW:surface acoustic wave)、红外线(infrared)方式、光学成像方式(optical imaging)、分散信号方式(dispersive signal technology)及声学脉冲识别(acoustic pulserecognition)方式等任意的触摸感测方式来实现。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中用于控制触摸位置、触摸压力及显示动作的控制框图。具有显示功能及触摸位置检测功能且还具有能够检测触摸压力的构成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控制框可包括上述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100、用于驱动显示板的显示控制器1200及用于检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显示控制器1200可包括使得从用于触摸输入装置1000工作的主板(main board)上的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应用处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等接收输入并在显示板200A显示所需内容的控制电路。这种控制电路可安装于显示电路板(以下称为“显示PCB”)。这种控制电路可包括显示板控制IC、图形控制IC(graphic controllerIC)及其他显示板200A工作所需的电路。
通过压力感测部检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可具有与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100相似的构成,从而与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100相似地工作。具体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可以如图1a及图1b所示,包括驱动部、感测部及控制部,根据感测部感测的感测信号检测压力的大小。此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可安装在安装有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100的触摸PCB,也可以安装在安装有显示控制器1200的显示PCB。
根据实施例,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100、显示控制器1200及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可以作为不同的构成要素包含于触摸输入装置1000。例如,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100、显示控制器1200及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可分别由不同的芯片(chip)构成。此处,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处理器1500可对于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100、显示控制器1200及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起到主(host)处理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可包括手机(cell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ata Assistant)、智能手机(smart phone)、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Computer)、MP3播放器、笔记本电脑(notebook)等具有显示画面及/或触摸屏的电子装置。
为了将这种触摸输入装置1000制造成纤薄(slim)、轻量(light weight),可以根据实施例而将上述独立构成的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100、显示控制器1200及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整合为一个以上的构成。进一步地,将这些控制器整合于处理器1500也无妨。并且,根据实施例,可以向显示板200A整合触摸传感器10及/或压力感测部。
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触摸传感器10可位于显示板200A外部或内部。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显示板200A可以是包含于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离子显示装置(PDP:Plasma Display Panel)、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等的显示板。因此,用户可以在视觉确认显示板显示的画面的同时对触摸表面进行触摸执行输入行为。
图3a及图3b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显示模块200的构成的概念图。首先参见图3a说明包括利用LCD板的显示板200A的显示模块200的构成。
如图3a所示,显示模块200可包括由LCD板构成的显示板200A、配置于显示板200A上部的第一偏光层271及配置于显示板200A下部的第二偏光层272。并且,由LCD板构成的显示板200A可包括具有液晶元件(1iquid crystal cell)的液晶层250、配置于液晶层250上部的第一基板层261及配置于液晶层250下部的第二基板层262。此处,第一基板层261可以是滤色玻璃(color filter glass),第二基板层262可以是TFT玻璃(薄膜晶体管玻璃:TFTglass)。并且,根据实施例,第一基板层261及第二基板层262中至少一个可以由塑料之类的可弯曲(bending)物质形成。图3a中第二基板层262可以由包括数据线(data line)、栅极线(gate line)、TFT、共同电极(common electrode)及像素电极(pixel electrode)等的多种层构成。这些电子构成要素可以生成受控制的电磁场使位于液晶层250的液晶配向。
以下参见图3b说明包括利用OLED板的显示板200A的显示模块200的构成。
如图3b所示,显示模块200可包括由OLED板构成的显示板200A、配置于显示板200A上部的第一偏光层282。并且,由OLED板构成的显示板200A可包括含有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的有机物层280、配置于有机物层280上部的第一基板层281及配置于有机物层280下部的第二基板层283。此处,第一基板层281可以是封装玻璃(Encapsulation glass),第二玻璃层283可以是TFT玻璃(TFT glass)。并且,根据实施例,第一基板层281及第二基板层283中至少一个可以由可弯曲(bending)物质形成。OLED板可包括栅极线、数据线、第一电源线ELVDD、第二电源线ELVSS等显示板200A驱动所需的电极。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板是利用向荧光或磷光有机物薄膜导通电流时电子与空穴在有机物层结合而发光的原理的自发光型显示板,构成发光层的有机物决定光的颜色。
具体来讲,OLED利用在玻璃或塑料上涂布有机物并导通电流时有机物发光的原理。即,利用分别向有机物的阳极与阴极注入空穴与电子使得在发光层再结合时形成高能量态的励磁(excitation),励磁降到低能量态的过程中放出能量生成特定波长的光的原理。此处,光的颜色因发光层的有机物而异。
根据构成像素矩阵的像素工作特性,OLED具有线驱动方式的无源矩阵OLED(PM-OLED:Pass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与个别驱动方式的主动矩阵OLED(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由于两者均不需要背光,因此具有能够形成非常薄的显示模块,各角度具有一定的明暗比,基于温度的颜色再现性强的优点。并且,未驱动的像素不消耗电能,因此具有经济性。
在工作方面,PM-OLED仅在通过高电流扫描期间(scanning time)发光,AM-OLED在帧期间(frame time)通过低电流持续保持发光状态。因此,AM-OLED的优点是分辨率高于PM-OLED、有利于驱动大面积显示板、电能消耗少。并且,由于可以通过内置的薄膜晶体管(TFT)分别控制各元件,因此容易得到精致画面。
并且,有机物层280可包括空穴注入层(Hole Iniection Layer:HIL)、空穴输送层(Hole Transfer Layer:HTL)、电子注入层(Emission Material Layer:EIL)、电子输送层(Electron Transfer Layer:ETL)及发光层(Electron Injection Layer:EML)。
以下对各层进行简单说明。HIL注入空穴,利用CuPc等物质。HTL的功能是移动注入的空穴,主要利用空穴移动性(hole mobility)好的物质。HTL可以利用芳基胺(arylamine)、TPD等。EIL与ETL是用于电子的注入和输送的层,注入的电子与空穴在EML结合发光。EML是显现发光颜色的元件,由决定有机物寿命的主体(host)与决定色感与效率的掺杂物(dopant)构成。以上只是说明了包含于OLED板的有机物层280的基本构成,本实用新型不受有机物层280的层结构或材料等限制。
有机物层280插入到阳极(Anode)(未示出)与阴极(Cathode)(未示出)之间,在TFT为接通(On)状态时阳极被施加驱动电流而被注入空穴,阴极被注入电子,空穴与电子向有机物层280移动而发光。
LCD板或OLED板为了执行显示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构成且能够变形,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本实用新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显示模块200可包括显示板200A及用于驱动显示板200A的构成。具体地,显示板200A为LCD板的情况下,显示模块200可包括配置于第二偏光层272下部的背光单元(未示出,backlight unit),还可以包括用于LCD板工作的显示板控制IC、图形控制IC及其他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触摸传感器10可位于显示模块200外部或内部。
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的触摸传感器10配置于显示模块200外部的情况下,可以在显示模块200上部配置触摸传感器板,触摸传感器10可包含于触摸传感器板。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触摸表面可以是触摸传感器板的表面。
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的触摸传感器10配置于显示模块200内部的情况下,可以使触摸传感器10位于显示板200A外部。具体地,触摸传感器10可形成于第一基板层261、281的上面。此处,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触摸表面为显示模块200的外面,可以是图3a及图3b中的上部面或下部面。
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触摸传感器10配置于显示模块200内部的情况下,根据实施例,可以使触摸传感器10中至少一部分位于显示板200A内,触摸传感器10中至少其余一部分位于显示板200A外部。例如,可以使构成触摸传感器10的驱动电极TX与接收电极RX中任意一个电极位于显示板200A外部,其余电极位于显示板200A内部。具体地,可以使构成触摸传感器10的驱动电极TX与接收电极RX中任意一个电极形成于第一基板层261、281的上面,其余电极形成于第一基板层261、281的下面或第二基板层262、283的上面。
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的触摸传感器10配置于显示模块200内部的情况下,可以使触摸传感器10位于显示板200A的内部。具体地,触摸传感器10可形成于第一基板层261、281的下面或第二基板层262、283的上面。
触摸传感器10配置于显示板200A内部的情况下,还可以配置用于触摸传感器动作的电极,但也可以将位于显示板200A内部的各种构成及/或电极作为用于感测触摸的触摸传感器10。具体地,显示板200A为LCD板的情况下,包含于触摸传感器10的电极中至少任意一个可包括数据线(data line)、栅极线(gate line)、TFT、共同电极(Vcom:commonelectrode)及像素电极(pixel electrode)中至少任意一个,显示板200A为OLED板的情况下,包含于触摸传感器10的电极中至少任意一个可包括数据线(data line)、栅极线(gateline)、第一电源线ELVDD及第二电源线ELVSS中至少任意一个。
此处,触摸传感器10可以通过图1a中说明的驱动电极及接收电极工作,根据驱动电极及接收电极之间的互电容检测触摸位置。并且,触摸传感器10可以通过图1b中说明的单一的触摸电极30工作,根据单一的各触摸电极30的自电容检测触摸位置。此处,包含于触摸传感器10的电极为用于驱动显示板200A的电极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第一时间区间驱动显示板200A,不同于第一时间区间的其他第二时间区间检测触摸位置。
以下举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为检测触摸压力而另外配置不同于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电极及用于驱动显示器的电极的传感器作为压力感测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形成有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触摸传感器的覆盖层100与包括显示板200A的显示模块200之间可通过光学胶(Optically ClearAdhesive:OCA)之类的粘贴剂层压。这能够提高可通过触摸传感器的触摸表面确认的显示模块200的显示颜色鲜明度、识别性及透光性。
图4a至图4e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摸输入装置上形成压力传感器的例子。
图4a及以下的部分附图显示显示板200A直接层压附着于覆盖层100,但这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已,可以将第一偏光层271、282位于显示板200A上部的显示模块200层压附着于覆盖层100,LCD板为显示板200A的情况下省略示出了第二偏光层272及背光单元。
参见图4a至图4e说明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形成有触摸传感器的覆盖层100通过粘贴剂层压附着于图3a及图3b所示的显示模块200上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10配置于图3a及图3b所示的显示模块200内部的情况。更具体地,图4a及图4b显示形成有触摸传感器10的覆盖层100盖住包括显示板200A的显示模块200,但触摸传感器10位于显示模块200内部且显示模块200被玻璃之类的覆盖层100盖住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也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可包括手机(cell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ata Assistant)、智能手机(smart phone)、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Computer)、MP3播放器、笔记本电脑(notebook)等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基板300与如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最外廓机构即壳体320可以一起起到包围容纳触摸输入装置1000工作所需电路板及/或电池的装配空间310等的功能。此处,用于触摸输入装置1000工作的电路板作为主板(mainboard)可以装配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应用处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等。基板300使显示模块200与用于触摸输入装置1000工作的电路板及/或电池相分离,可以屏蔽显示模块200发生的电噪声及电路板发生的噪声。
在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触摸传感器10或覆盖层100可以比显示模块200、基板300及装配空间310更宽,因此可以将外壳320制造成与触摸传感器10一起包围显示模块200、基板300及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可以通过触摸传感器10检测触摸位置,配置不同于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电极及用于驱动显示器的电极的其他传感器作为压力感测部检测触摸压力。此处,触摸传感器10可位于显示模块200的内部或外部。
以下将用于检测压力的构成统称为压力感测部。例如,实施例的压力感测部可包括压力传感器450、460。
并且,压力感测部例如可包括由气隙(air gap)构成的分隔层420,后续参见图4a至图4d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根据实施例,分隔层420可以由气隙(air gap)构成。根据实施例,分隔层可以由冲击吸收物质构成。根据实施例,可以用介电物质(dielectric material)填充分隔层420。根据实施例,分隔层420可以由具有受到压力时收缩且压力解除时恢复原形状的恢复力的物质形成。根据实施例,分隔层420可以由弹性泡沫(elastic foam)形成。并且,由于分隔层配置在显示模块200下部,因此可以是透明物质或非透明物质。
并且,基准电位层可配置在显示模块200的下部。具体地,基准电位层可形成于配置于显示模块200下部的基板300,或者由基板300本身起到基准电位层的作用。并且,基准电位层配置在基板300上部且配置在显示模块200的下部,可以形成于起到保护显示模块200的功能的盖(未示出),或者由盖本身起到基准电位层的作用。向触摸输入装置1000施加压力时显示板200A弯曲,基准电位层与压力传感器450、460之间的距离能够随着显示板200A弯曲而发生变化。并且,基准电位层与压力传感器450、460之间还可以配置分隔层。具体地,分隔层可配置在显示模块200与配置有基准电位层的基板300之间或显示模块200与配置有基准电位层的盖之间。
并且,基准电位层可配置在显示模块200的内部。具体地,基准电位层可配置在显示板200A的第一基板层261、281的上面或下面,或第二基板层262、283的上面或下面。向触摸输入装置1000施加压力时显示板200A弯曲,显示板200A弯曲时基准电位层与压力传感器450、460之间的距离能够发生变化。并且,基准电位层与压力传感器450、460之间还可以配置有分隔层。图3a及图3b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情况下,分隔层可配置在显示板200A的上部或内部。
同样,根据实施例,分隔层可以由气隙(air gap)构成。根据实施例,分隔层可以由冲击吸收物质构成。根据实施例,可以用介电物质(dielectric material)填充分隔层。根据实施例,分隔层可以由具有受到压力时收缩且压力解除时恢复原形状的恢复力的物质形成。根据实施例,分隔层可以由弹性泡沫(elastic foam)形成。并且,由于分隔层配置在显示板200A上部或内部,因此可以是透明物质。
根据实施例,分隔层配置于显示模块200内部的情况下,分隔层可以是制造显示板200A及/或背光单元时包含于其中的气隙(air gap)。显示板200A及/或背光单元包括一个气隙的情况下,所述一个气隙可起到分隔层的功能,包括多个气隙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气隙可以整体起到分隔层的功能。
以下为了与包含于触摸传感器10的电极明确区分,将用于检测压力的传感器450及460称为压力传感器450、460。此处,压力传感器450、460配置在显示板200A的后面而不是前面,因此不仅可以由透明物质形成,也可以由非透明物质构成。显示板200A为LCD板的情况下,光应从背光单元透过,因此压力传感器450、460可以由ITO之类的透明物质构成。
此处,为保持用于配置压力传感器450、460的分隔层420,可以沿着基板300上部边缘形成具有预定高度的框架330。此处,框架330可通过粘贴带(未示出)粘贴于覆盖层100。图4b显示框架330形成于基板300的所有边缘(例如,四角形的四个边),但框架330可以仅形成于基板300的边缘中至少一部分(例如,四角形的三个边)。根据实施例,框架330可以与基板300一体形成于基板300的上部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框架330可以由无弹性的物质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覆盖层100向显示板200A施加压力的情况下,覆盖层100与显示板200A能够共同弯曲,因此即使框架330受到压力时未发生形体变形也能够检测触摸压力的大小。
图4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压力传感器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剖面图。如图4c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450、460可以在分隔层420内配置于显示板200A下部面上。
用于检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可包括第一传感器450与第二传感器460。此处,可以使第一传感器450与第二传感器460中任意一个是驱动传感器,其余一个是接收传感器。可向驱动传感器施加驱动信号并通过接收传感器获取包括关于随着施加压力发生变化的电学特性的信息的感测信号。例如,施加电压的情况下第一传感器450与第二传感器460之间可生成互电容。
图4d为图4c所示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被施加压力的情况的剖面图。基板300的上部面可具有接地(ground)电位以用于屏蔽噪声。通过客体500向覆盖层100的表面施加压力的情况下,覆盖层100及显示板200A能够弯曲或下压。因此,接地电位面与压力传感器450、460之间的距离d能够减小到d′。这种情况下,边缘电容随着所述距离d减小而被基板300的上部面吸收,因此第一电极450与第二电极460之间的互电容能够减小。因此,可以从通过接收电极获取的感测信号中获取互电容的减小量并以此算出触摸压力的大小。
图4d说明了基板300的上部面为接地电位,即基准电位层的情况,但基准电位层也可以配置在显示模块200内部。此处,通过客体500向覆盖层100的表面施加压力的情况下覆盖层100及显示板200A能够弯曲或下压。此时配置于显示模块200内部的基准电位层与压力传感器450、460之间的距离变化,从而可以从通过接收传感器获得的感测信号中获取电容变化量算出触摸压力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显示板200A能够随施加压力的触摸发生弯曲或下压。根据实施例,显示板200A弯曲或下压时发生最大变形的位置可能与所述触摸位置不一致,但显示板200A的所述触摸位置至少能够发生弯曲。例如,触摸位置相邻于显示板200A的轮廓及周缘等的情况下,显示板200A弯曲或下压程度最大的位置可能不同于触摸位置,但显示板200A的所述触摸位置至少能够发生弯曲或下压。
第一传感器450与第二传感器460形成于同一层的形态中,图4c及图4d所示的第一传感器450与第二传感器460可分别如图7a由菱形的多个传感器构成。其中,多个第一传感器450为向第一轴方向彼此连续的形态,多个第二传感器460是向正交于第一轴方向的第二轴方向彼此连续的形态,第一传感器450及第二传感器460中至少任意一个可以是各自的多个菱形的传感器通过桥连接使得第一传感器450与第二传感器460彼此绝缘的形态。并且,此处,图5所示的第一传感器450与第二传感器460可以由图7b所示形态的传感器构成。
以上例示了根据第一传感器450与第二传感器460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检测触摸压力。但是,可以将压力感测部构成为仅包括第一传感器450与第二传感器460中任意一个压力传感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检测一个压力传感器与接地层(配置于基板300或显示模块200内部的基准电位层)之间的电容,即自电容的变化检测触摸压力的大小。此处,驱动信号施加于所述一个压力传感器,可从所述压力传感器感测压力传感器与接地层之间的自电容变化。
例如,图4c的压力传感器可以仅包括第一传感器450,此处,可根据基板300与第一传感器450之间的距离变化引起的第一传感器450与基板300之间的电容变化检测触摸压力的大小。距离d随着触摸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基板300与第一传感器450之间的电容可随着触摸压力增大而增大。此处,压力传感器无需具备提高互电容变化量检测精确度所需的梳齿形态或三叉形状,可以具有一个板(例如,四角板)形状,可以如图7d将多个第一传感器450相隔配置成格子状。
图4e例示压力传感器450、460在分隔层420内形成于基板300的上部面及显示板200A的下部面上的情况。此处,第一传感器450形成于显示板200A的下部面上,第二传感器460可以以第二传感器460形成于第一绝缘层470上且第二绝缘层471形成于第二传感器460上的传感器片的形态配置于基板300的上部面。
通过客体500向覆盖层100的表面施加压力的情况下覆盖层100及显示板200A能够弯曲或下压。此时第一传感器450与第二传感器460之间的距离d能够减小。这种情况下,第一传感器450与第二传感器460之间的互电容能够随着所述距离d减小而增大。因此,可以从通过接收传感器获取的感测信号中获取互电容的增加量算出触摸压力的大小。此处,图4e中第一传感器450与第二传感器460彼此形成于不同的层,因此第一传感器450及第二传感器460无需具有梳齿形状或三叉形状,第一传感器450及第二传感器460中任意一个可以是一个板(例如,四角板)形状,另一个可以如图7d由多个传感器相隔预定间隔配置成格子状。
本实用新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压力传感器450、460可直接形成于显示板200A。图5a至图5c为显示直接形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多种显示板的压力传感器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首先,图5a显示形成于利用LCD板的显示板200A的压力传感器450、460。具体如图5a所示,压力传感器450、460可形成于第二基板层262下面。此处,压力传感器450、460也可形成于第二偏光层272下面。向触摸输入装置1000施加压力时,根据互电容变化量检测触摸压力的情况下,向驱动传感器450施加驱动信号,从接收传感器460接收包括随与压力传感器450、460相隔的基准电位层(未示出)和压力传感器450、460的距离变化发生变化的电容的信息的电子信号。根据自电容变化量检测触摸压力的情况下,向压力传感器450、460施加驱动信号,从压力传感器450、460接收包括随与压力传感器450、460相隔的基准电位层(未示出)和压力传感器450、460的距离变化发生变化的电容的信息的电子信号。
然后,图5b显示形成于利用OLED板(尤其是AM-OLED板)的显示板200A的下部面的压力传感器450、460。具体地,压力传感器450、460可形成于第二基板层283下面。此处,检测压力的方法和图5a说明的方法相同。
OLED板的情况下有机物层280发光,因此形成于配置在有机物层280下部的第二基板层283的下面的压力传感器450、460可以由非透明的物质构成。但该情况下,用户能够看到形成于显示板200A下面的压力传感器450、460的图案,因此为了将压力传感器450、460直接形成在第二基板层283下面,可以在第二基板层283下面涂布黑油墨之类的遮光层后,在遮光层上形成压力传感器450、460。
并且,图5b显示了压力传感器450、460形成于第二基板层283的下面,但也可以在第二基板层283的下部配置第三基板层(未示出),并在第三基板层的下面配置压力传感器450、460。尤其,显示板200A为柔性OLED板的情况下,由第一基板层281、有机物层280及第二基板层283构成的显示板200A非常薄且容易弯曲,因此可以在第二基板层283的下部配置相对不容易弯曲的第三基板层。
然后,图5c显示形成于利用OLED板的显示板200A内的压力传感器450、460。具体地,压力传感器450、460可形成于第二基板层283上面。此处,检测压力的方法与图5a中说明的方法相同。
并且,图5c举例说明了利用OLED板的显示板200A,但也可以在利用LCD板的显示板200A的第二基板层262上面形成压力传感器450、460。
并且,图5a至图5c说明了压力传感器450、460形成于第二基板层262、283的上面或下面,但压力传感器450、460形成于第一基板层261、281的上面或下面也无妨。
本实用新型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用于感测电容变化量的压力传感器450、460如图4e所述,可以由直接形成于显示板200A的第一传感器450及以传感器片的形态构成的第二传感器460构成。具体地,可以使第一传感器450如图5a至图5c直接形成于显示板200A,第二传感器460如图4e构成为传感器片的形态附着于触摸输入装置1000。
适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感测部的触摸输入装置1000中,第一传感器450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的驱动部获得驱动信号,第二传感器460能够将感测信号传输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的感测部。
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与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100集成为一个IC驱动的情况下,集成的IC的控制部可以生成控制信号使得在扫描触摸传感器10的同时扫描压力感测部,或者集成的IC的控制部可以生成控制信号使得分时并在第一时间区间扫描触摸传感器10,在不同于第一时间区间的第二时间区间扫描压力感测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450与第二传感器460应电连接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的驱动部及/或感测部。包含于压力感测部的压力传感器450、460可通过任意方法电连接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例如,可以在电连接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的第一续接部与电连接于压力传感器450、460的第二续接部之间配置导电粘贴部件后加压使得第一续接部与第二续接部粘贴,以电连接压力感测部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此处,压力传感器450、460为导电粘贴部件,可以利用异向导电膜(AFC:anisotropic conductivefilm)、银浆之类的导电油墨或导电胶带连接到形成于第一PCB 160的连接线图案的一端部,所述连接线图案的另一端可电连接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此处,第一PCB 160可以是触摸PCB,也可以是显示PCB。
图6a至图6m为从触摸表面的反方向观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输入装置的局部的示意图,显示包括压力传感器450、460的压力感测部直接形成于显示板200A的下部面201的情况。并且,图6a至图6m显示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的第一PCB 160配置在显示板200A下部的局部的情况。
如图6a至图6c所示,分别从压力传感器450、460延伸的导电线451通过异向导电膜170连接于第一PCB 160,可以以此电连接至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
图6a为用于说明利用异向导电膜的由多个信道构成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连接的示意图,图6b为用于说明利用异向导电膜的由一个信道构成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连接的示意图,图6c是为说明连接图6a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方法而显示第一PCB的一端部与显示板相隔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这种异向导电膜是绝缘粘贴膜内分散有导电粒子的结构,被加热加压时仅向电极方向通电,电极与电极之间有具有绝缘功能的异向导电特性。导电粒子基本可以由镍(Ni)、金/聚合物(Au/polymer)、银(Ag)、焊料(solder)等构成,绝缘物质可以由热固化性、热可塑性的绝缘树脂(insulating resin)构成。
具体如图6a至图6c所示,第一PCB 160与显示板200A重叠的区域的局部配置下述由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构成的第一连接部140。此处,第一PCB 160上形成有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延伸至第一连接部14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包含于第一连接部14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端部形成有第一续接部162。同样,显示板200A的下面形成有从压力传感器450、460延伸至第一连接部140的导电线451,包含于第一连接部140的导电线451的端部形成有第二续接部452。此处,将图6c所示的异向导电膜170配置在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452之间,并从上部加热加压第一连接部140执行AFC焊接。施加预定的热的情况下异向导电膜170成半固化状态,施加预定的压力的情况下,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之间的异向导电膜170被加压,被加压的异向导电膜170的密度上升而通过导电粒子竖向电导通。此处,异向导电膜170内生成电导通部分成为电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的连接线。
利用这种异向导电膜170的情况下能够形成微图案,因此仅用小区域即可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161与导电线451,因此能够适用于将由多个信道构成的压力传感器450、460连接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图6a示出了由九个信道构成的压力传感器450、460,但不限于此。用于将由更多信道构成的压力传感器450、460连接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所需的第一连接部140也并不大。但由于AFC焊接工序需要加热加压处理,因此在显示区域下部配置第一连接部140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显示驱动所需的元件,因此优选的是配置在非显示区域,例如在显示板200A的边缘区域配置第一连接部140。即,优选的是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及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配置在显示板的边缘。
如图6d及图6f所示,可以将分别从压力传感器450、460延伸的导电线451通过导电油墨180连接到第一PCB 160,以此连接至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
图6d为用于说明利用导电油墨的由多个信道构成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连接的示意图,图6e为用于说明利用导电油墨的由单一信道构成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连接的示意图,图6f是为说明连接图6d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方法而显示第一PCB的一端部与显示板相隔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这种导电油墨可以由包括选自氰酸酯树脂(cyanate ester resin)、环氧树脂(epoxy resin)、聚酰亚胺树脂(polyimide resin)、聚乙烯醇(PVA:polyvinyl alcohol)、聚乙烯醇缩丁醛(PVB:polyvinyl butyral)、丙烯酸系列树脂等的一种以上材料形成的高分子物质与选自铜(Cu)、银(Ag)、铬(Cr)、钛(Ti)、钯(Pd)、锌(Zn)、锡(sn)、铅(Pb)、铟(In)、铝(Al)、镍(Ni)等的一种以上的导电粒子构成。
具体如图6d至图6f所示,第一PCB 160与显示板200A重叠的区域的局部配置下述由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构成的第一连接部140。此处,第一PCB 160上形成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延伸至第一连接部14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包含于第一连接部14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端部形成第一续接部162。同样,显示板200A的下面形成从压力传感器450、460延伸至第一连接部140的导电线451,包含于第一连接部140的导电线451的端部形成第二续接部452。此处,如图6f所示,在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下面涂布导电油墨180并从上部加压第一连接部140,利用导电油墨180执行粘贴工序。此处,导电油墨180成为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的连接线。
以上说明了在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的下面涂布导电油墨180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但在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的上面涂布导电油墨180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也无妨。
利用这种导电油墨180的情况下不需要高温塑性过程,因此第一连接部140的配置不受限制。并且,图6d显示将第一连接部140配置成一列,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第一连接部140配置成横向三行及竖向三列的正方形形态。利用这种导电油墨180的情况下比利用异向导电膜170时需要更宽的第一连接部140,但能够比下述利用导电胶带190的情况用更小的区域的第一连接部140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
如图6g及图6i所示,可以将分别从压力传感器450、460延伸的导电线451通过导电胶带190连接到第一PCB 160,以此电连接至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
图6g为用于说明利用导电胶带的由多个信道构成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连接的示意图,图6h为用于说明利用导电胶带的由单一信道构成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连接的示意图,图6i是为说明连接图6g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方法而显示第一PCB的一端部与显示板相隔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这种导电胶带可以是向丙烯酸粘贴剂或硅粘贴剂添加了导电成分的材质。此处,导电成分可以是粉末状、薄片(flake)状、纤维状的金、银、铜、镍、铅等金属材质或石墨等碳材质。并且,就导电成分而言,粉末或薄片(flake)状金属的情况下比重大,因此应使用50%wt以上,而纤维状金属的情况下,即使使用10%wt以内的含量也能够实现低接触电阻。并且,丙烯酸粘贴剂能够比硅粘贴剂在更低的温度使用。
具体如图6g及图6i所示,第一PCB 160与显示板200A重叠的区域的局部配置下述由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构成的第一连接部140。此处,第一PCB 160上形成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延伸至第一连接部14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包含于第一连接部14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端部形成第一续接部162。同样,显示板200A的下面形成从压力传感器450、460延伸至第一连接部140的导电线451,包含于第一连接部140的导电线451的端部形成第二续接部452。此处,如图6i所示,去除导电胶带190两面的保护膜后在常温下将导电胶带190的一面粘贴到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的下面,并从上部用小压力加压第一连接部140,利用导电胶带190执行粘贴工序。此处,导电胶带190成为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的连接线。
以上说明了在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的下面粘贴导电胶带190以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而在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的上面粘贴导电胶带190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也无妨。
利用这种导电胶带190的情况下不需要高温及高压,因此第一连接部140的配置不受限制。并且,虽然图6d显示了将第一连接部140配置成一列,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第一连接部140配置成横向三行及竖向三列的正方形形态。另外,可以将第一连接部140分割成多个执行粘贴工序使得对各第一续接部162和与之对应的第二续接部452的对分别执行压接工序。
图6j至图61为用于说明利用第二PCB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连接的示意图。
图6a至图6i说明了连接包含于压力感测部的压力传感器450、460和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的第一PCB 160,但不限于此。通过上述方法如图6j至图61将压力传感器450、460连接到形成于未安装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的第一PCB 16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将形成于第一PCB 16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连接到形成于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的第二PCB 360的第二连接线图案361,以此将压力传感器450、460电连接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也无妨。此处,可以将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与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100集成为一个IC安装在触摸PCB,第二PCB 360可以是触摸PCB。
具体如图6j至图61所示,第一PCB 160与显示板200A重叠的区域的局部配置下述由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构成的第一连接部140。此处,第一PCB 160上形成从与第二PCB 36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600延伸至第一连接部14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同样,显示板200A的下面形成从压力传感器450、460延伸至第一连接部140的导电线451,可以如图6a至图6i说明电连接压力传感器450、460与第一PCB 16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并且,第一连接线图案161可通过第二连接部600连接到形成于第二PCB 360的第二连接线图案361。此处,第二连接部600可以如上述第一连接部140由异向导电膜、导电油墨或导电胶带构成以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161与第二连接线图案361。并且,第二连接部600可以由连接器构成以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161与第二连接线图案361。
具体来讲,第一PCB 160与第二PCB 360层叠的区域的局部配置下述由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二续接部与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一续接部构成的第二连接部600。此处,第二PCB 360上形成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延伸至第二连接部600的第二连接线图案361,包含于第二连接部600的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端部形成第一续接部。同样,第一PCB 160上形成从第一连接部140延伸至第二连接部60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包含于第二连接部60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端部上形成第二续接部。可通过配置于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二续接部与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一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电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二续接部与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一续接部。此处,配置于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二续接部与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一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可以是异向导电膜、导电油墨及导电胶带中任意一个。此处,通过异向导电膜连接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二续接部与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一续接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同样配置在非显示区域,例如在显示板200A的边缘区域配置第二连接部600。即,优选的是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二续接部及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一续接部配置在显示板的边缘。并且,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二续接部与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一续接部可通过连接器电连接。
图6m为用于说明利用第三PCB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连接的示意图。
如图6m所示,压力传感器450、460连接到形成于未安装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的第一PCB 160上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形成于第一PCB 16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连接到形成于未安装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的又一第二PCB 360的第二连接线图案361,形成于第二PCB 360的第二连接线图案361连接到形成于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的第三PCB 560的第三连接线图案561,以此将压力传感器450、460电连接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也无妨。此处,可以使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与触摸传感器控制器1100集成为一个IC安装于触摸PCB,第三PCB560为触摸PCB,第二PCB360为显示PCB。
具体如图6m所示,第一PCB 160与显示板200A重叠的区域的局部配置下述由第一连接线图案161的第一续接部162与导电线451的第二续接部452构成的第一连接部140。此处,第一PCB 160上配置从与第二PCB 36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600延伸至第一连接部14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同样,显示板200A的下面形成从压力传感器450、460延伸至第一连接部140的导电线451,可以如图6a至图6i所述说明电连接压力传感器450、460与第一PCB 160的第一连接线图案161。此处,如图6i至图61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161可通过第二连接部600连接到形成于第二PCB 360的第二连接线图案361。并且,第二连接线图案361可通过第三连接部610连接到形成于第三PCB 560的第三连接线图案561。
具体来讲,第二PCB 360与第三PCB 560重叠的区域的局部配置下述由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二续接部与第三连接线图案561的第一续接部构成的第三连接部610。此处,第三PCB 560上配置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延伸至第三连接部610的第三连接线图案561,包含于第三连接部610的第三连接线图案561的端部形成第一续接部。同样,第二PCB 360上形成从第二连接部600延伸至第三连接部610的第二连接线图案361,包含于第三连接部610的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端部上形成第二续接部。可通过配置于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二续接部与第三连接线图案561的第一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电连接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二续接部与第三连接线图案561的第一续接部。此处,配置于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二续接部与第三连接线图案561的第一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可以是异向导电膜、导电油墨及导电胶带中任意一个。此处,通过异向导电膜连接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二续接部与第三连接线图案561的第一续接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同样配置在非显示区域,例如在显示板200A的边缘区域配置第三连接部610。即,优选的是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二续接部及第三连接线图案561的第一续接部配置在显示板的边缘。并且,可通过连接器电连接第二连接线图案361的第二续接部与第三连接线图案561的第一续接部。
图6n为用于说明利用变形测量器连接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示意图。以上说明了包含于压力感测部的压力传感器450、460由电极构成,压力感测部感测随着显示板200A弯曲发生的电容变化量这一电子特性检测压力的大小,但不限于此。包含于压力感测部的压力传感器450可以如图6m由变形测量器(strain gauge)构成,压力感测部也可以通过感测随着显示板200A弯曲发生变化的压力传感器450的电阻值的变化量这一电子特性检测压力的大小。该情况下也可以适用与如图6a至图6m说明的方法相同的方法连接压力传感器450、460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
并且,图6a至图6n假设了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形成于第一PCB 160、第二PCB360或第三PCB 560上的COF(chip on film)结构进行了说明,但这只是例示而已,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适用于压力传感器控制器1300安装在触摸输入装置1000的安装空间310内的主板上的COB(chip on board)结构。
另外,以上以实施例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这只是举例而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实施例本质特性的范围内,还可以进行以上未记载的多种变形及应用。例如,实施例中具体出现的各构成要素可变形实施。并且,与这些变形及应用相关的差异应解释为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触摸输入装置,能够检测触摸压力,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板;
压力感测部,其包括用于检测触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其电连接于所述压力感测部;及
第一PCB,
所述压力传感器直接形成于所述显示板,
一端形成有第一续接部的第一连接线图案形成于所述第一PCB,
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
从所述压力传感器延伸且一端形成有第二续接部的导电线直接形成于所述显示板,
通过配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为异向导电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及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配置于所述显示板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为导电油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为导电胶带。
6.一种触摸输入装置,能够检测触摸压力,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板;
压力感测部,其包括用于检测触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其电连接于所述压力感测部;
第一PCB;及
第二PCB,
所述压力传感器直接形成于所述显示板,
一端形成有第一续接部的第一连接线图案形成于所述第一PCB,
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续接部,
一端形成有第一续接部的第二连接线图案形成于所述第二PCB,
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
从所述压力传感器延伸且一端形成有第二续接部的导电线直接形成于所述显示板,
通过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为异向导电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及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配置于所述显示板的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为导电油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为导电胶带。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通过连接器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之间的异向导电膜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配置于所述显示板的边缘。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之间的导电油墨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
15.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之间的导电胶带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
16.一种触摸输入装置,能够检测触摸压力,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板;
压力感测部,其包括用于检测触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其电连接于所述压力感测部;
第一PCB;
第二PCB;及
第三PCB,
所述压力传感器直接形成于所述显示板,
一端形成有第一续接部的第一连接线图案形成于所述第一PCB,
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续接部,
一端形成有第一续接部的第二连接线图案形成于所述第二PCB,
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续接部,
一端形成有第一续接部的第三连接线图案形成于所述第三PCB,
所述第三连接线图案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
从所述压力传感器延伸且一端形成有第二续接部的导电线直接形成于所述显示板,
通过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电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为异向导电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及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配置于所述显示板的边缘。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为导电油墨。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与所述导电线的第二续接部之间的导电粘贴部件为导电胶带。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通过连接器电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通过连接器电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之间的异向导电膜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通过连接器电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配置于所述显示板的边缘。
24.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之间的导电油墨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通过连接器电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之间的导电胶带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线图案的第二续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线图案的第一续接部通过连接器电连接。
CN201720979519.8U 2016-11-22 2017-08-07 触摸输入装置 Active CN2070820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55875 2016-11-22
KR1020160155875A KR101956295B1 (ko) 2016-11-22 2016-11-22 터치 입력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82096U true CN207082096U (zh) 2018-03-09

Family

ID=592276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79519.8U Active CN207082096U (zh) 2016-11-22 2017-08-07 触摸输入装置
CN201710669487.6A Active CN108089742B (zh) 2016-11-22 2017-08-07 触摸输入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69487.6A Active CN108089742B (zh) 2016-11-22 2017-08-07 触摸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1714B2 (zh)
EP (1) EP3324276B1 (zh)
JP (1) JP6236186B1 (zh)
KR (1) KR101956295B1 (zh)
CN (2) CN207082096U (zh)
WO (1) WO20180974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2232B (zh) * 2018-01-03 2021-03-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US10760949B2 (en) * 2018-09-11 2020-09-01 Acertara Acoustic Laboratories, LLC Piezoelectric pressure wave analysis
US11275460B2 (en) 2019-04-26 2022-03-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94608B1 (ko) * 2008-04-18 2010-11-15 (주)멜파스 전극 일체형 윈도우를 포함하는 접촉 감지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090112118A (ko) * 2008-04-23 2009-10-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8178201B2 (en) * 2009-03-31 2012-05-15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ectroconductive particle comprising graphene-coated polymer particle,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comprising sam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KR20120134955A (ko) 2011-06-03 2012-12-12 (주)네패스디스플레이 시인성이 향상된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994673B2 (en) * 2011-12-09 2015-03-31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hav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s provided in inactive regions of display panel
GB2501570B (en) * 2012-12-18 2014-04-16 Novalia Ltd Capacitive touch device
KR101681305B1 (ko) * 2014-08-01 2016-12-02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입력 장치
JP6142745B2 (ja) * 2013-09-10 2017-06-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センサ装置、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1712346B1 (ko) 2014-09-19 2017-03-22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입력 장치
KR102187925B1 (ko) * 2013-12-16 2020-12-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JP6527343B2 (ja) * 2014-08-01 2019-06-05 株式会社 ハイディープHiDeep Inc. タッチ入力装置
KR102233188B1 (ko) 2014-10-29 2021-03-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6322555B2 (ja) * 2014-11-26 2018-05-0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検出装置及び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KR20160068439A (ko) * 2014-12-05 2016-06-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터치 기반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376442B1 (ko) * 2015-01-22 2022-03-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회로부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101598412B1 (ko) * 2015-02-11 2016-02-29 주식회사 하이딥 전극 시트 및 터치 입력 장치
KR101633923B1 (ko) 2015-06-19 2016-06-27 주식회사 하이딥 스마트폰
KR102345612B1 (ko) * 2015-07-08 2022-0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5068695A (zh) * 2015-09-11 2015-1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205608352U (zh) * 2016-05-13 2016-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
CN106055155B (zh) * 2016-06-01 2020-05-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集成压力感应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24276B1 (en) 2022-01-26
EP3324276A1 (en) 2018-05-23
KR20180057354A (ko) 2018-05-30
JP2018085090A (ja) 2018-05-31
US10481714B2 (en) 2019-11-19
KR101956295B1 (ko) 2019-03-08
CN108089742A (zh) 2018-05-29
JP6236186B1 (ja) 2017-11-22
WO2018097436A1 (ko) 2018-05-31
CN108089742B (zh) 2021-06-01
US20180143716A1 (en) 2018-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93725U (zh) 包括显示模块且能够检测触摸压力的触摸输入装置
CN206574064U (zh) 感测触摸压力的触摸输入装置
CN105426013B (zh) 智能手机
CN108446044A (zh) 触摸输入装置
EP3327554B1 (en) Touch input device
CN107667335A (zh) 包括显示模块的能够检测压力的触摸输入装置
CN207198821U (zh) 压力感测部及含其的触摸输入装置
US20190114004A1 (en) Pressure Sensor Constituting Plurality Of Channels, Touch Input Device Including Same, And Pressure Detection Method In Which Same Is Used
CN106484176A (zh) 能够调节压力灵敏度的压力检测器及含其的触摸输入装置
CN108885506A (zh) 压力传感器、含其的触摸输入装置及用其的压力检测方法
CN207082096U (zh) 触摸输入装置
CN109643184A (zh) 触摸输入装置
CN110119221A (zh) 触摸输入装置
CN109313520A (zh) 触摸输入装置
KR101865303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KR101852413B1 (ko) 복수의 압력을 감지할 수 있는 압력 감지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입력 장치
KR101649986B1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터치 압력 검출 가능한 터치 입력 장치
KR20190064836A (ko) 측면에 가해지는 압력을 감지하는 터치 입력 장치
CN108334222A (zh) 触摸输入装置
US20180284925A1 (en) Touch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capacitance of the same
KR102044800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KR101811417B1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터치 압력 검출 가능한 터치 입력 장치
KR20180057250A (ko) 압력 감지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입력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