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7295U - 自动上料架及冷拔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上料架及冷拔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7295U
CN207057295U CN201720860609.5U CN201720860609U CN207057295U CN 207057295 U CN207057295 U CN 207057295U CN 201720860609 U CN201720860609 U CN 201720860609U CN 207057295 U CN207057295 U CN 207057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feeding frame
power unit
cylinder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6060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红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86060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7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7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72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料架及冷拔机,涉及金属拉拔设备技术领域,自动上料架中的备料架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使备料架上的棒料能够朝向送料框方向滑动,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件和第一动力单元,第一动力单元能够通过控制第一输送件的移动而将最靠近送料框的棒料输送到送料框内;夹紧装置包括夹紧件和第二动力单元,第二动力单元能够控制夹紧件夹紧固定位于送料框内的棒料;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件和第三动力单元,第二输送件与夹紧装置固接,第三动力单元能够通过控制第二输送件的移动间接控制送料框内棒料的上料。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冷拔机人工上料成本高且危险性高以及自动上料不稳定造成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自动上料架及冷拔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拉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上料架及冷拔机。
背景技术
冷拔机是用于常温下拔制黑色及有色金属棒料材和对热轧、挤压之后的管材进行二次加工的机器,是生产小口径,精密,薄壁,高机械性能管材的主要加工设备,其具体工作过程是将棒料由拔模座的通孔插入,并在拔模座上的夹紧装置夹紧输送下将棒料一端通过缩径装置,随后再通过拉拔小车夹紧棒料缩径的一端后再继续进行后续的缩径,直至棒料全部通过缩径装置。在整个过程中,将棒料插入拔模座的工序中最常用的还是通过人工递送,及通过人力搬动棒料,将棒料通过拔模座的进料口插入拔模座内,而有的棒料的重量较重,一个人不能长时间的操作,中途还需要更换操作人员,不但浪费人力成本,还容易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砸伤等事故,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针对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也设计一种自动上料架,以通过机械代替人工来完成上料操作,现有的自动上料架是在将棒料推送到一个送料槽后,再通过气缸或油缸推动棒料远离拔模座的一端,进而将棒料缓缓地插入进料口内,然而,由于需要拉直或缩径处理的棒料的形状并不规则,在气缸或油缸推动过程中,棒料很容易偏离进料口,进而无法加工该棒料,需要人工调整,影响了生产效率;此外,棒料的端口并不一定为平整的端面,此时气缸或者油缸的活塞杆与棒料易产生相对滑动而造成棒料无法有足够的推力进入拔模座,同样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料架及冷拔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冷拔机人工上料成本高且危险性高以及自动上料不稳定造成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上料架,包括机架本体、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的备料架、送料框、第一输送装置、夹紧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
所述备料架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使所述备料架上的棒料能够朝向所述送料框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件和第一动力单元,所述第一动力单元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输送件的移动而将最靠近所述送料框的棒料输送到送料框内;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件和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二动力单元能够控制所述夹紧件夹紧固定位于所述送料框内的棒料;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件和第三动力单元,所述第二输送件与所述夹紧装置固接,所述第三动力单元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第二输送件的移动间接控制所述送料框内棒料的上料。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框包括底板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能够限制所述备料架上的棒料的移动,所述底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并形成能够限制从所述备料架处推送的棒料移动的容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还包括动力转换轴,动力转换轴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一动力单元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底端与所述机架本体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末端铰接;所述第一输送件为L形杆,所述L形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本体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末端铰接,且所述L形杆与所述机架本体铰接一端所在直杆的外侧面为棒料接触端;所述棒料接触端位于所述备料架上最接近所述第一挡板的棒料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动力转换轴上;
所述第二连接杆有三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动力转换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件包括固定座、铰接杆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所述固定夹板固接在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上,所述固定夹板、所述活动夹板和所述固定座共同形成夹紧固定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棒料的夹紧槽;
所述第二动力单元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固定座的下方,所述铰接杆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夹板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动力单元为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容纳槽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输送件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固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容纳槽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穿过所述固定座,使所述固定座相对所述导轨往复滑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相互固接的水平送料辊和竖直送料辊,所述水平送料辊的最高位置所在的水平面高于所述底板的顶面所在的水平面,且所述水平送料辊和所述竖直送料辊能够承接所述活动夹板和所述固定夹板夹紧固定的棒料。
进一步的;还包括调节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水平送料辊和竖直送料辊相对位置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调节转轴,所述调节转轴上设有连接板和控制板,所述连接板设有调节孔,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调节孔并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侧面,所述调节转轴能够通过所述螺栓在所述调节孔内的相对移动来控制所述容纳槽的移动;
还包括螺杆,所述控制板的末端设有与其铰接固定的控制块,所述控制块上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孔,且所述螺杆一端设有手轮,另一端设有球形凸起,所述机架本体上设有球形容纳腔,所述球形凸起能够卡接在所述球形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拔机,包括拔模座和如上述所述的自动上料架,所述自动上料架设置在所述拔模座设有进料口的一侧,且所述自动上料架中被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后的棒料与所述拔模座的进料口同轴心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上料架及冷拔机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上料架中,备料架是用来放置多根待加工的棒料,通过将备料架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使棒料具有沿着斜面向下滚动的趋势,其中,送料框设置在备料架的旁侧,送料框的外壁阻止备料架上棒料的移动;当需要上料操作时,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一输送件能够在第一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将最靠近送料框的棒料送入送料框内,此时,待第一输送件回到原来的位置时,备料架上的棒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直至抵接送料框的外壁;此时,由于夹紧件位于送料框的内侧,其在第二动力单元的作用下能够夹紧送料框内的棒料,以保证该棒料与夹紧件相对固定;随后,设置第二输送装置的第二输送件与夹紧装置固接,以使被夹紧件固定的棒料能够在第三动力单元的作用下推入前方拔模座的进料口内,在拔模座内的夹紧组件固定棒料后,夹紧件在第二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复位,松开棒料,随后夹紧装置整体再在第三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回到原位,完成整个上料过程。
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送料框初步限制待加工棒料的移动,随后通过夹紧件夹紧棒料的侧壁,保证了棒料相对于夹紧件相对固定,又通过第三动力单元直接推动夹紧装置,在夹紧装置滑行轨迹不变的情况下,棒料均能准确的插入拔模座的进料口内,不会出现上料过程中棒料位置变动而无法准确插入送料口的情况,保证了每次上料的准确性,提高了冷拔机的生产效率。
同时,上述第一动力单元、第二动力单元以及第三动力单元全部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运行,不需要人工控制,节省了人力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发生工伤事故的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机架本体;2-备料架;3-L形杆;4-动力转换轴;5-第一气缸;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第一挡板;9-第二挡板;10-底板;11-第二气缸;12-固定夹板;13-活动夹板;14-固定座;15-第三气缸;16-水平送料辊;17-竖直送料辊;18-导轨;19-调节转轴;20-连接板;21-调节孔;22-铰接杆;23-控制板;24-螺杆;25-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上料架,包括机架本体1、设置在机架本体1的备料架2、送料框、第一输送装置、夹紧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备料架2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使备料架2上的棒料能够朝向送料框方向滑动,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件和第一动力单元,第一动力单元能够通过控制第一输送件的移动而将最靠近送料框的棒料输送到送料框内;夹紧装置包括夹紧件和第二动力单元,第二动力单元能够控制夹紧件夹紧固定位于送料框内的棒料;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件和第三动力单元,第二输送件与夹紧装置固接,第三动力单元能够通过控制第二输送件的移动间接控制送料框内棒料的上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架中,备料架2是用来放置多根待加工的棒料,通过将备料架2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使棒料具有沿着斜面向下滚动的趋势,其中,送料框设置在备料架2的旁侧,送料框的外壁阻止备料架2上棒料的移动;当需要上料操作时,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一输送件能够在第一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将最靠近送料框的棒料送入送料框内,此时,待第一输送件回到原来的位置时,备料架2上的棒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直至抵接送料框的外壁;此时,由于夹紧件位于送料框的内侧,其在第二动力单元的作用下能够夹紧送料框内的棒料,以保证该棒料与夹紧件相对固定;随后,设置第二输送装置的第二输送件与夹紧装置固接,以使被夹紧件固定的棒料能够在第三动力单元的作用下推入前方拔模座的进料口内,在拔模座内的夹紧组件固定棒料后,夹紧件在第二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复位,松开棒料,随后夹紧装置整体再在第三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回到原位,完成整个上料过程。
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送料框初步限制待加工棒料的移动,随后通过夹紧件夹紧棒料的侧壁,保证了棒料相对于夹紧件相对固定,又通过第三动力单元直接推动夹紧装置,在夹紧装置滑行轨迹不变的情况下,棒料均能准确的插入拔模座的进料口内,不会出现上料过程中棒料位置变动而无法准确插入送料口的情况,保证了每次上料的准确性,提高了冷拔机的生产效率。
同时,上述第一动力单元、第二动力单元以及第三动力单元全部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运行,不需要人工控制,节省了人力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发生工伤事故的隐患。
具体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架做一下具体描述。
本实施例设置每个送料框包括底板10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9,其中,第一挡板8位于靠近备料架2的一侧,其能够限制备料架2上棒料向下的移动趋势,底板10分别连接第一挡板8和所述第二挡板9并形成能够限制从备料架2处推送的棒料移动的容纳槽。
易知,待缩颈处理的棒料一般具有一定的长度,为了减少制作成本,在能够完成限制棒料移动的前提下,设置送料框有多个,每个送料框产生的容纳槽的轴线方向重合。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送料框,且其中每个底板10均等间距并可滑动的设置在机架本体1的一个横梁上,其具体是对待加工的棒料起限位作用,保证该棒料不会随处移动而影响后续夹紧装置的夹紧操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设置第一输送装置包括侧壁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的动力转换轴4;第一动力单元为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5的缸体底端与机架本体1铰接,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接杆6末端铰接;第一输送件为L形杆3,L形杆3的一端与机架本体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7的末端铰接,且L形杆3与机架本体1铰接一端所在直杆的外侧面位于备料架2上最接近第一挡板8的棒料下方。
具体的,第一连接杆6在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的作用下带动力转换轴4转动,动力转换轴4又带动第二连接杆7绕其转动,L形杆3在第二连接杆7的推动下,以其与机架本体1铰接形成的铰接轴为轴心旋转,使其与机架本体1铰接一端所在直杆的外侧面朝与备料架2斜面所在平面垂直朝上的方向转动,进而将位于其上方的棒料推到高于第一挡板8的高度,随后棒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容纳槽内,在此过程中,L形杆3的另一直杆还阻挡备料架2上其他棒料的下滑,以免影响L形杆3的复位;随后,第一气缸5反方向作用,使L形杆3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备料架2上的棒料在重力作用下完成补位。
进一步的,由于棒料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为了保证其能够平稳的被推送到容纳槽内,本实施例设置第一连接杆6有两个,第一连接杆6等间距设置在动力转换轴4上;第二连接杆7有三个,第二连接杆7等间距设置在动力转换轴4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设置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的中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装配好的第二连接杆7的运动轨迹与第一连接杆6在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的作用下的移动轨迹相同,在此基础上,通过动力转换轴4,以两个第一气缸5既可以推动三组第一输送装置,减少了气缸的使用成本;此外,动力转换轴4还能够使每个L形杆3的行程一致,避免了各个第一气缸5直接推动第一输送装置时由于气缸故障造成各个L形杆3的行程不定而使棒料不能推送到容纳槽内。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夹紧件包括固定座14、铰接杆22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固定夹板12和活动夹板13,固定夹板12固接在固定座14的顶面上,固定夹板12、活动夹板13和固定座14共同形成夹紧固定位于容纳槽内棒料的夹紧槽;第二动力单元为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位于固定座14的下方,铰接杆22的中心与固定座14铰接,铰接杆22的一端与第二气缸11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与活动夹板13铰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夹紧槽与容纳槽同向设置,且夹紧槽的最大宽度要略小于容纳槽的宽度,棒料落入容纳槽的同时也位于夹紧槽内,此时在第二气缸11的作用下,活动夹板13朝向固定夹板12移动,进而夹紧棒料,此时由于活动夹板13和固定夹板12还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可以同时防止棒料相对夹紧槽相对滑动和相对转动,保证了棒料上料时的稳定。此外,通过设置第二气缸11位于固定座14的下方并通过铰接的方式完成对活动夹板13的固定,可以减少整个加紧组件的体积,以方便其在第三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平稳的往复滑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设置第三动力单元为第三气缸15,第三气缸15的活塞杆的轴线方向与容纳槽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二输送件一端与第三气缸15的活塞杆固接,另一端与固定座14固接。
其中,第三气缸15起到将固定好的棒料推送到拔模座的作用,其活塞杆的轴线方向应与拔模座的进料口轴线方向平行。
在此基础上,如图4所示,还包括与容纳槽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的导轨18,导轨18穿过固定座14,使固定座14相对导轨18往复滑动,进一步的减少棒料推送过程的晃动。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还包括相互固接的水平送料辊16和竖直送料辊17,水平送料辊16的最高位置所在的水平面高于底板10的顶面所在的水平面,且水平送料辊16和所述竖直送料辊17能够承接活动夹板13和固定夹板12夹紧固定的棒料。
具体的,棒料经过活动夹板13和固定夹板12夹紧固定后,棒料的其它位置与水平送料辊16和竖直送料辊17相互接触,水平送料辊16和竖直送料辊17不但起到承接和定位棒料以及减少活动夹板13和固定夹板12对棒料夹紧力的作用,还减少棒料在推送过程中对自动上料架的磨损。
进一步的,由于水平送料辊16和竖直送料辊17是焊接固定在机架本体1的横梁上,在棒料推送到容纳槽的过程中,是需要棒料同时越过第一挡板8和竖直送料辊17,即落入容纳槽后,是第二挡板9和竖直送料辊17来共同限制棒料的移动,为了保证第二挡板9与竖直送料辊17之间的宽度能够容纳不同直径的棒料,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调节容纳槽与水平送料辊16和竖直送料辊17相对位置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本体1上的调节转轴19,调节转轴19上设有连接板20和控制板23,连接板20设有调节孔21,连接板20通过螺栓穿过调节孔21并固定在底板10的侧面,调节转轴19能够通过螺栓在调节孔21内的相对移动来控制所述容纳槽的移动。
即通过控制板23控制调节转轴19的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板20的相对转动,此时,调节孔21对螺栓产生作用力,进而带动整个送料框相对于横梁的径向相对移动。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螺杆24,控制板23的末端设有与其铰接固定的控制块,控制块上设有与螺杆24配合的螺纹孔,螺杆24一端设有手轮25,另一端设有球形凸起,机架本体1上设有球形容纳腔,球形凸起能够卡接在球形容纳腔内。
手轮25用于方便人工对螺杆24的调整,人们通过手轮25旋转螺杆24时,其末端的球形凸起相对于球形容纳腔转动,而控制块与机架本体1则产生相对移动,使调节转轴19性相对于机架本体1产生相对转动,进而实现了通过人力对送料框位置的调整,调节过程省力且方便快捷。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拔机,包括拔模座以及如上述所述的自动上料架,自动上料架设置在拔模座设有进料口的一侧,且自动上料架中被夹紧装置固定后的棒料与拔模座的进料口同轴心设置。
具体的,装配好的冷拔机中,自动上料架的机架本体1与拔模座相对固定,第二输送装置对夹紧组件的推送方向与拔模座的进料口轴向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拔机首先通过送料框初步限制待加工棒料的移动,随后通过活动夹板13和固定夹板12夹紧棒料的侧壁,保证了棒料相对于夹紧件相对固定,随后通过第三气缸15直接推动夹紧装置,在夹紧装置滑行轨迹不变的情况下,棒料均能准确的插入拔模座的进料口内,不会出现上料过程中棒料位置变动而无法准确插入送料口的情况,保证了每次上料的准确性,提高了冷拔机的生产效率。
此外,拔模座中各组件的移动也是通过传感器驱动,通过关联设置自动上料架上的传感器和拔模座上的传感器,使整个冷拔机全程完成上料、推送、缩径等所有工序,期间只需间隔的在备料架2补充代加工棒料即可,既降低了人工成本,又进一步提高了冷拔机的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本体(1)、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的备料架(2)、送料框、第一输送装置、夹紧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
所述备料架(2)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使所述备料架(2)上的棒料能够朝向所述送料框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件和第一动力单元,所述第一动力单元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输送件的移动而将最靠近所述送料框的棒料输送到送料框内;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件和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二动力单元能够控制所述夹紧件夹紧固定位于所述送料框内的棒料;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件和第三动力单元,所述第二输送件与所述夹紧装置固接,所述第三动力单元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第二输送件的移动间接控制所述送料框内棒料的上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框包括底板(10)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9),所述第一挡板(8)能够限制所述备料架(2)上的棒料的移动,所述底板(1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挡板(8)和所述第二挡板(9)并形成能够限制从所述备料架(2)处推送的棒料移动的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还包括动力转换轴(4),所述动力转换轴(4)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
所述第一动力单元为第一气缸(5),所述第一气缸(5)的缸体底端与所述机架本体(1)铰接,所述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末端铰接;所述第一输送件为L形杆(3),所述L形杆(3)的一端与所述机架本体(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末端铰接,所述L形杆(3)与所述机架本体(1)铰接一端所在直杆的外侧面为棒料接触端,所述棒料接触端位于所述备料架(2)上最接近所述第一挡板(8)的棒料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6)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6)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动力转换轴(4)上;
所述第二连接杆(7)有三个,所述第二连接杆(7)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动力转换轴(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包括固定座(14)、铰接杆(22)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固定夹板(12)和活动夹板(13),所述固定夹板(12)固接在所述固定座(14)的顶面上,所述固定夹板(12)、所述活动夹板(13)和所述固定座(14)共同形成夹紧固定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棒料的夹紧槽;
所述第二动力单元为第二气缸(11),所述第二气缸(11)位于所述固定座(14)的下方,所述铰接杆(22)与所述固定座(14)铰接,所述铰接杆(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11)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夹板(13)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动力单元为第三气缸(15),所述第三气缸(15)的活塞杆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容纳槽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输送件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15)的活塞杆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4)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容纳槽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的导轨(18),所述导轨(18)穿过所述固定座(14),使所述固定座(14)相对所述导轨(18)往复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固接的水平送料辊(16)和竖直送料辊(17),所述水平送料辊(16) 的最高位置所在的水平面高于所述底板(10)的顶面所在的水平面,且所述水平送料辊(16)和所述竖直送料辊(17)能够承接所述活动夹板(13)和所述固定夹板(12)夹紧固定的棒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水平送料辊(16)和竖直送料辊(17)相对位置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上的调节转轴(19),所述调节转轴(19)上设有连接板(20)和控制板(23),所述连接板(20)设有调节孔(21),所述连接板(20)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调节孔(21)并固定在所述底板(10)的侧面,所述调节转轴(19)能够通过所述螺栓在所述调节孔(21)内的相对移动来控制所述容纳槽的移动;
还包括螺杆(24),所述控制板(23)的末端设有与其铰接固定的控制块,所述控制块上设有与所述螺杆(24)配合的螺纹孔,且所述螺杆(24)一端设有手轮(25),另一端设有球形凸起,所述机架本体(1)上设有球形容纳腔,所述球形凸起能够卡接在所述球形容纳腔内。
10.一种冷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拔模座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上料架,所述自动上料架设置在所述拔模座设有进料口的一侧,且所述自动上料架中被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后的棒料与所述拔模座的进料口同轴心设置。
CN201720860609.5U 2017-07-14 2017-07-14 自动上料架及冷拔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57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0609.5U CN207057295U (zh) 2017-07-14 2017-07-14 自动上料架及冷拔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0609.5U CN207057295U (zh) 2017-07-14 2017-07-14 自动上料架及冷拔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7295U true CN207057295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1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6060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57295U (zh) 2017-07-14 2017-07-14 自动上料架及冷拔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72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2937A1 (zh) * 2020-08-11 2022-02-17 宁波方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挤出管道输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2937A1 (zh) * 2020-08-11 2022-02-17 宁波方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挤出管道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9758B (zh) 一种自动布线焊接装置
CN207873238U (zh) 一种钢板输送切料机
CN204449078U (zh) 一种托料架及设有该托料架的折弯机
CN207057295U (zh) 自动上料架及冷拔机
CN109822819A (zh)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夹具
CN110423866A (zh) 智能制造生产线用工件自动淬火处理的方法
CN208178755U (zh) 一种h型钢卧式自动焊接柔性上料平台
CN203459644U (zh) 直线分布式机器人铸造系统
CN107931471A (zh) 一种弯管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104128786A (zh) 工件的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CN207242843U (zh) 一种翻转转移机构
CN205739212U (zh) 内胆自动寻位小车
CN203636150U (zh) 锡焊炉自动送料台
CN203209903U (zh) 旋转式加工平台
CN203427235U (zh) 一种换模装置
CN209174680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控制的智能管材冲孔机
CN209614109U (zh) 一种特大型轴承保持架支柱铆合数控电铆机
CN207326063U (zh) 一种横切机导向装置
CN108637042B (zh) 一种薄壁环件型材弯曲方法
CN207551116U (zh) 一种高精度金属板料自动输送机构
CN207059005U (zh) 精确合模系统
CN207373160U (zh) 一种桁架机器人夹持装置
CN206343716U (zh) 模内自动攻丝装置
CN215556519U (zh) 汽车部件生产用伸缩传送机构
CN109759545A (zh) 一种建筑板材浇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