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45863U - 一种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45863U
CN207045863U CN201720766021.3U CN201720766021U CN207045863U CN 207045863 U CN207045863 U CN 207045863U CN 201720766021 U CN201720766021 U CN 201720766021U CN 207045863 U CN207045863 U CN 207045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tray
double
plate
equiped
connec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60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李平
孙鹏
卢军
杜荣钦
马国东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s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660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45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45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45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料机构,涉及料盘封装技术领域。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盘顶升装置、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数量预设的料盘厚度监测装置和料盘盘径检测装置;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与所述料盘顶升装置分别装设在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上,其中,所述料盘顶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的一侧,顶升位于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上的料盘;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一对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料机构实现料盘封装的设备的自动上料,提高了料盘封装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料盘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同时,由于物价的抬高,以及昂贵的土地费用。此时,在有限的空间中存储更多的产品就成了必要的选择。
发明人在研究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常规的料盘封装领域都是使用人工单个进行封装,易导致消耗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和良品率低的问题。基于此情况衍生出用于料盘封装的设备,其中,为该设备的自动上料的机构尤其重要。因此,无法实现料盘封装的设备的自动上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料盘封装的设备的自动上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上料机构,包括:料盘顶升装置、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数量预设的料盘厚度监测装置和料盘盘径检测装置;
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与所述料盘顶升装置分别装设在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上,其中,所述料盘顶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的一侧,顶升位于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上的料盘;
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一对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
进一步,所述料盘顶升装置包括:平台安装板、丝杆平台、感应器安装条、限位块、竖向滑动块、拖链安装座、拖链和双插夹具;所述丝杆平台装设在所述平台安装板上;所述感应器安装条装设在所述丝杆平台的一侧,所述拖链安装座装设在所述丝杆平台的另一侧;所述感应器安装条上装设所述竖向滑动块,所述感应器安装条的顶端装设所述限位块;所述拖链安装座上装设所述拖链;所述双插夹具装设在所述丝杆平台上,且所述双插夹具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拖链安装座和所述竖向滑动块相连接;所述竖向滑动块上装设有限位光电开关。
进一步,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包括:安装基板、运动载板、第一料盘定位装置、第二料盘定位装置和隔料板。所述安装基板上装设所述运动载板;所述第一料盘定位装置、所述第二料盘定位装置和所述隔料板均装设在所述运动载板上,且所述隔料板分隔所述第一料盘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料盘定位装置。
进一步,所述安装基板的中部装设有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驱动所述运动载板滑动;所述无杆气缸的一端侧装设有第一滑块安装板,所述无杆气缸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二滑块安装板;所述第一滑块安装板上装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安装板上装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安装板的两端上分别装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上装设有液压缓冲器和限位螺钉。
进一步,所述运动载板上装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装置上的液压缓冲器和限位螺钉阻挡所述限位板的移动。
进一步,所述双插夹具包括:矩形安装架、拖链牵引块、双插组件安装板、第一加强架、第二加强架和双插组件;所述矩形安装架上装设所述拖链牵引块,所述拖链牵引块与所述拖链相连接;所述矩形安装架与所述双插组件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双插组件安装板上装设所述双插组件;所述第一加强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架装设在所述双插组件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双插组件的下端。
进一步,所述双插组件包括:双插组件安装底板和一对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装设在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轨、笔型气缸、气缸安装板、浮动接头、接头连接板和活动板;所述滑轨装设在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上;所述滑轨上连接有所述活动板;所述笔型气缸与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之间使用所述气缸安装板相连接,所述笔型气缸装设在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的外侧;所述浮动接头连接所述笔型气缸的驱动轴和所述接头连接板;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的两侧还分别装设有辅助接料板,所述辅助接料板位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包括:数量预设的对射光纤模块、对射光纤模块安装座;所述数量预设的对射光纤模块装设在所述对射光纤模块安装座。
进一步,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包括:反射式光电开关和反射式光电开关安装座;所述反射式光电开关装设在反射式光电开关安装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料盘顶升装置、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数量预设的料盘厚度监测装置和料盘盘径检测装置;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与所述料盘顶升装置分别装设在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上,其中,所述料盘顶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的一侧,顶升位于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上的料盘;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一对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料机构实现料盘封装的设备的自动上料,提高了料盘封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各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盘顶升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插夹具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插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盘厚度监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料盘定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盘盘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料盘顶升装置、2-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3-料盘厚度监测装置、4-料盘盘径检测装置、11-平台安装板、12-丝杆平台、13-感应器安装条、14-限位块、15-竖向滑动块、16-拖链安装座、17-拖链、18-双插夹具、 21-安装基板、22-运动载板、23-第一料盘定位装置、24-第二料盘定位装置、 25-隔料板、31-对射光纤模块、32-对射光纤模块安装座、41-反射式光电开关、 42-反射式光电开关安装座、151-限位光电开关、181-矩形安装架、182-拖链牵引块、183-双插组件安装板、184-第一加强架、185-第二加强架、186-双插组件、211-无杆气缸、212-第一滑块、213-第一滑块安装板、214-第二滑块、 215-第二滑块安装板、216-限位装置、221-限位板、231-定位柱安装座、232- 放置盘、233-定位柱、1861-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2-滑轨、1863-笔型气缸、 1864-气缸安装板、1865-浮动接头、1866-接头连接板、1867-活动板、1868- 辅助接料板、1869-驱动组件、2161-限位安装块、2162-限位螺钉、2163-液压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的示意图。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盘顶升装置1、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数量预设的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和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
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与所述料盘顶升装置1分别装设在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上,其中,所述料盘顶升装置1设置在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的一侧,顶升位于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上的料盘。
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一对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 3。
其中,所述料盘顶升装置1用于料盘顶升至预定位置,实现后续生产需求。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用于料盘的装载。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 用于检测料盘的厚度,反馈检测得到的数据。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用于测量料盘的盘径,反馈检测得到的数据。
当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料机构工作时。首先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横向移动至预定位置后,然后所述料盘顶升装置1将位于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上其中一个工工位的最上方的料盘顶起至预定位置。工作期间,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检测料盘的厚度,反馈检测得到的数据。同时,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测量料盘的盘径,反馈检测得到的数据。
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盘顶升装置1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盘顶升装置1包括:平台安装板11、丝杆平台12、感应器安装条 13、限位块14、竖向滑动块15、拖链安装座16、拖链17和双插夹具18。
所述丝杆平台12装设在所述平台安装板11上。所述感应器安装条13装设在所述丝杆平台12的一侧,所述拖链安装座16装设在所述丝杆平台12的另一侧。所述感应器安装条13上装设所述竖向滑动块15,所述感应器安装条13的顶端装设所述限位块14。所述拖链安装座16上装设所述拖链17。所述双插夹具18装设在所述丝杆平台12上,且所述双插夹具18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拖链安装座16和所述竖向滑动块15相连接。所述竖向滑动块15上装设有限位光电开关151。
其中,所述平台安装板11用于作为安装座安装其他部件。所述丝杆平台 12用于所述双插夹具18的竖向滑动。所述感应器安装条13用于感应所述双插夹具18的滑动距离。所述限位块14用于限制所述双插夹具18的滑动范围。所述竖向滑动块15用于与所述双插夹具18相互连接,感应所述双插夹具18 在所述丝杆平台12上的位置。所述拖链安装座16用于所述拖链17的安装。所述拖链17用于带动所述双插夹具18竖向滑动。所述双插夹具18用于将料盘顶起。
当所述料盘顶升装置1工作时。所述拖链17带动所述双插夹具18在所述丝杆平台12做竖向移动上,通过与所述双插夹具18相连的竖向滑动块15 感应竖向的位置。使用所述双插夹具18将料盘顶起值预定位置。
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包括:安装基板21、运动载板22、第一料盘定位装置23、第二料盘定位装置24和隔料板25。
所述安装基板21上装设所述运动载板22。所述第一料盘定位装置23、所述第二料盘定位装置24和所述隔料板25均装设在所述运动载板22上,且所述隔料板25分隔所述第一料盘定位装置23和所述第二料盘定位装置24。
其中,所述安装基板21用于所述运动载板22的安装。所述运动载板22 用于搭载料盘实现水平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一料盘定位装置23和所述第二料盘定位装置24用于料盘的定位。所述隔料板25用于分隔所述第一料盘定位装置23和所述第二料盘定位装置24上的料盘。
参考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工位料盘移动2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所述安装基板21的中部装设有无杆气缸211,所述无杆气缸211驱动所述运动载板22滑动。所述无杆气缸211的一端侧装设有第一滑块安装板213,所述无杆气缸211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二滑块安装板215。所述第一滑块安装板213上装设有第一滑块212。所述第二滑块安装板215上装设有第二滑块 214。所述第二滑块安装板215的两端上分别装设有限位装置216。所述限位装置216上装设有液压缓冲器2161和限位螺钉2162。
所述运动载板22上装设有限位板221。所述限位装置216上的液压缓冲器2161和限位螺钉2162阻挡所述限位板221的移动,所述运动载板22停止滑动。
参考图2和5。本实用新型所述双插夹具18包括:矩形安装架181、拖链牵引块182、双插组件安装板183、第一加强架184、第二加强架185和双插组件186。
所述矩形安装架181上装设所述拖链牵引块182,所述拖链牵引块182 与所述拖链17相连接。所述矩形安装架181与所述双插组件安装板183固定连接。所述双插组件安装板183上装设所述双插组件186。所述第一加强架 184和所述第二加强架185装设在所述双插组件安装板183上,且位于所述双插组件186的下端。
其中,所述矩形安装架181用于其他组件的安装。所述拖链牵引块182 用于与拖链17相连接。所述双插组件安装板183用于所述双插组件186的固定。所述第一加强架184和所述第二加强架185用于增强所述双插组件安装板183的支撑作用。所述双插组件186用于料盘的夹取。
参考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插组件186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双插组件186包括: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1和一对驱动组件1869。所述驱动组件1869装设在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1的两侧。
所述驱动组件1869包括:滑轨1862、笔型气缸1863、气缸安装板1864、浮动接头1865、接头连接板1866和活动板1867。
所述滑轨1862装设在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1上。所述滑轨1862上连接有所述活动板1867。所述笔型气缸1863与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1 之间使用所述气缸安装板1864相连接,所述笔型气缸1863装设在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1的外侧。所述浮动接头1865连接所述笔型气缸1863的驱动轴和所述接头连接板1866。
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1的两侧还分别装设有辅助接料板1868,所述辅助接料板1868位于所述驱动组件1869的内侧。
其中,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1用于其他零件的安装。所述滑轨1862 用于活动板1867的滑动。所述笔型气缸1863用于驱动活动板1867滑动。所述气缸安装板1864用于固定所述笔型气缸1863。所述浮动接头1865,以及所述接头连接板1866用于连接所述活动板1867与所述笔型气缸1863。所述活动板1867用于推动料盘滑出至预定位置。所述辅助接料板1868用于料盘的定位。
参考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包括:数量预设的对射光纤模块31、对射光纤模块安装座32。所述数量预设的对射光纤模块31装设在所述对射光纤模块安装座3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配对使用,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用于识别四种厚度的料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上安装了4个相对高度不一的所述对射光纤模块31。
当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工作时。所述对射光纤模块31检测料盘的厚度,通过所述对射光纤模块31检测料盘的厚度装置,并反馈给处理设备。
参考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料盘定位装置23的示意图。本发明所述第一料盘定位装置23包括:定位柱安装座231、放置盘232和定位柱233。所述定位柱安装座231、所述放置盘232和所述定位柱233组合安装。
参考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2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包括:反射式光电开关41和反射式光电开关安装座42。所述反射式光电开关41装设在反射式光电开关安装座42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要是通过所述反射式光电开关41检测到料盘的盘直径为大料盘/小料盘,并将检测数据反馈给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上料机构,主要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料盘顶升装置1、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数量预设的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和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与所述料盘顶升装置1分别装设在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上,其中,所述料盘顶升装置1设置在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 的一侧,顶升位于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上的料盘;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一对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料机构实现料盘封装的设备的自动上料,提高了料盘封装的效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盘顶升装置(1)、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数量预设的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和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
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与所述料盘顶升装置(1)分别装设在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上,其中,所述料盘顶升装置(1)设置在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的一侧,顶升位于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上的料盘;
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一对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顶升装置(1)包括:平台安装板(11)、丝杆平台(12)、感应器安装条(13)、限位块(14)、竖向滑动块(15)、拖链安装座(16)、拖链(17)和双插夹具(18);
所述丝杆平台(12)装设在所述平台安装板(11)上;
所述感应器安装条(13)装设在所述丝杆平台(12)的一侧,所述拖链安装座(16)装设在所述丝杆平台(12)的另一侧;
所述感应器安装条(13)上装设所述竖向滑动块(15),所述感应器安装条(13)的顶端装设所述限位块(14);
所述拖链安装座(16)上装设所述拖链(17);
所述双插夹具(18)装设在所述丝杆平台(12)上,且所述双插夹具(18)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拖链安装座(16)和所述竖向滑动块(15)相连接;
所述竖向滑动块(15)上装设有限位光电开关(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位料盘移动装置(2)包括:安装基板(21)、运动载板(22)、第一料盘定位装置(23)、第二料盘定位装置(24)和隔料板(25);
所述安装基板(21)上装设所述运动载板(22);
所述第一料盘定位装置(23)、所述第二料盘定位装置(24)和所述隔料板(25)均装设在所述运动载板(22)上,且所述隔料板(25)分隔所述第一料盘定位装置(23)和所述第二料盘定位装置(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21)的中部装设有无杆气缸(211),所述无杆气缸(211)驱动所述运动载板(22)滑动;
所述无杆气缸(211)的一端侧装设有第一滑块安装板(213),所述无杆气缸(211)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二滑块安装板(215);
所述第一滑块安装板(213)上装设有第一滑块(212);
所述第二滑块安装板(215)上装设有第二滑块(214);
所述第二滑块安装板(215)的两端上分别装设有限位装置(216);
所述限位装置(216)上装设有液压缓冲器(2161)和限位螺钉(21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载板(22)上装设有限位板(221);
所述限位装置(216)上的液压缓冲器(2161)和限位螺钉(2162)阻挡所述限位板(221)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插夹具(18)包括:矩形安装架(181)、拖链牵引块(182)、双插组件安装板(183)、第一加强架(184)、第二加强架(185)和双插组件(186);
所述矩形安装架(181)上装设所述拖链牵引块(182),所述拖链牵引块(182)与所述拖链(17)相连接;
所述矩形安装架(181)与所述双插组件安装板(183)固定连接;
所述双插组件安装板(183)上装设所述双插组件(186);
所述第一加强架(184)和所述第二加强架(185)装设在所述双插组件安装板(183)上,且位于所述双插组件(186)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插组件(186)包括: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1)和一对驱动组件(1869);
所述一对驱动组件(1869)分别装设在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1) 的两侧;
所述驱动组件(1869)包括:滑轨(1862)、笔型气缸(1863)、气缸安装板(1864)、浮动接头(1865)、接头连接板(1866)和活动板(1867);
所述滑轨(1862)装设在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1)上;
所述滑轨(1862)上连接有所述活动板(1867);
所述笔型气缸(1863)与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1)之间使用所述气缸安装板(1864)相连接,所述笔型气缸(1863)装设在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1)的外侧;
所述浮动接头(1865)连接所述笔型气缸(1863)的驱动轴和所述接头连接板(1866);
所述双插组件安装底板(1861)的两侧还分别装设有辅助接料板(1868),所述辅助接料板(1868)位于所述驱动组件(1869)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厚度监测装置(3)包括:数量预设的对射光纤模块(31)、对射光纤模块安装座(32);
所述数量预设的对射光纤模块(31)装设在所述对射光纤模块安装座(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盘径检测装置(4)包括:反射式光电开关(41)和反射式光电开关安装座(42);
所述反射式光电开关(41)装设在反射式光电开关安装座(42)上。
CN201720766021.3U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上料机构 Active CN207045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6021.3U CN207045863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6021.3U CN207045863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45863U true CN207045863U (zh) 2018-02-27

Family

ID=61494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6021.3U Active CN207045863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458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1134A (zh) * 2019-09-27 2019-12-13 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交替移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1134A (zh) * 2019-09-27 2019-12-13 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交替移动装置
CN110561134B (zh) * 2019-09-27 2024-03-01 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交替移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4162B (zh) 组合式电机对拖测试台及其安装方法
CN204689085U (zh) 一种升降输送装置
CN106862926B (zh) 一种油泵加工装配用半自动化生产线
CN103017716B (zh) 车灯调光马达外壳整体间隙确认及漏装检测治具
CN104440069A (zh) 一种用于螺丝安装与检测的一体化设备
CN103630414B (zh) 组合式液压支架推移试验装置
CN207045863U (zh) 一种上料机构
CN103964190B (zh) 一种自动升降的可堆叠料盘机构
CN102998565B (zh) 用于电子产品测试的流水线一体化装置
CN110231723A (zh) 液晶屏顶升点亮测试装置
CN206798542U (zh) 一种治具上料装置
CN204413559U (zh) 一种用于螺丝安装与检测的一体化设备
CN202529472U (zh) 立放式全自动上药机
CN206717409U (zh) 一种油泵加工装配用半自动化生产线
CN205450230U (zh) 灯具性能检测装置
CN204528610U (zh) 叠层检查装置
CN107576905B (zh) 一种用于生产继电器的磁保持自动老练机及老练方法
CN202916211U (zh) 激光检测装置
CN203012045U (zh) 用于电子产品测试的流水线一体化装置
CN106219463B (zh) 安装高度低于升降高度的升降支撑链装置及升降支撑台
CN214844454U (zh) 拉力机
CN105895417B (zh) 行程开关触头部分组装机的料箱回收组件
CN201231974Y (zh) 一种螺旋送料装置
CN103698630B (zh) 一种电学阵列检测设备
CN211254168U (zh) 手机摄像头玻璃无损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7

Address after: 518000 101, building 6, Wanyan Industrial Zone, Qiaotou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n's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9 new West Road, North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