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2851U - 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 - Google Patents

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32851U
CN207032851U CN201720988906.8U CN201720988906U CN207032851U CN 207032851 U CN207032851 U CN 207032851U CN 201720988906 U CN201720988906 U CN 201720988906U CN 207032851 U CN207032851 U CN 207032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stic formwork
framework
building
metal 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89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Pd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d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d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d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889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32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32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32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涉及土木及建筑工程浇注的技术领域,包括框架、隔板和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用于将所述框架形成的区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且所述加强板用于增加所述框架的整体强度;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四支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垂直,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四支架垂直;所述隔板均匀的间隔设置在所述框架与所述加强板形成的区域内,且所述隔板与所述加强板垂直,解决了适用范围过于单一技术和使用不便的问题,增加了方便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及建筑工程浇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增加,现浇承重墙越来越多,大块的模板使用机会也随之增多,可有效节省工时,减少拼缝,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新型的轻质高强、绿色环保的建筑大模板。目前建筑行业普遍使用的混凝土施工模板有木胶合模板、竹胶合模板、钢模板以及塑料模板等。
而由于木(竹)胶合板吸水率高,模板易变形、腐蚀,往往只周转了几次就不得不扔弃,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而钢模板自重较大,使用时不可避免地使用工程机械进行安装、拆卸,施工成本增加,且尤其不适合高层建筑施工,另外钢模板一次性投资大,使用及维护费用高,且拼缝也较多;同时现在混凝土浇筑时添加的外加剂较多,容易对钢模造成化学腐蚀。而塑料模板也存在强度和刚度较低、耐热性和耐久性较差、价格较高等缺点。
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建筑材料有着直接关系,还关乎到投资成本的问题。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
专家指出,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工程一般占混凝土结构工程造价的20%~30%,占工程用工量的30%~40%,占工期的50%左右。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因此它是推动我国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使用范围过于单一并且使用不便,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适用范围过于单一并且使用不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包括:框架、隔板和加强板;
所述加强板用于将所述框架形成的区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且所述加强板用于增加所述框架的整体强度;
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四支架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垂直,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四支架垂直;
所述隔板均匀的间隔设置在所述框架与所述加强板形成的区域内,且所述隔板与所述加强板垂直。
进一步地,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所述框架组装在一起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还包括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相连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四个角落处。
进一步地,在所述框架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承接板;
所述承接板用于支撑塑料模板,使所述塑料模板放置在所述承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板上设置有固定孔;
所述固定孔通过连接件使所述塑料模板固定于所述承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为一体式结构或是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模板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和若干个支撑板;
所述上面板与所述下面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板的腔体;
若干个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之间交叉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模板包括:整体成型的塑料实心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模板单元,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框架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包括:框架和隔板、加强板;加强板用于将框架形成的区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且加强板用于增加框架的整体强度;框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对设置,第三支架与第四支架相对设置;第一支架与第三支架垂直,第二支架与第四支架垂直;隔板均匀的间隔设置在框架与加强板形成的区域内,且隔板与加强板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通过框架和加强板共同作用用于形成方便放置塑料模板的区域,并且如果防止的塑料模板的大小也不受过多限制,只需要能够完全放置在框架内即可,并且塑料模板的大小还可以是多块,中间可以搭接在加强板上,并且为了使得塑料模板的大小进一步减小,且方便携带和现场拼装,则在框架和加强板之间设置有平行的隔板,并且隔板与加强板垂直,不但可以对整体框架和加强板支撑强度增加,还会对不同规格的塑料模板进行支撑,从而增加了组装和使用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模板单元具有上述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具有的一切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的加强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上设置的塑料模板为空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框架;110-第一支架;120-第二支架;130-第三支架;140-第四支架;150-连接孔;200-隔板;300-支撑架;400-承接板;410-固定孔;500-塑料模板;510-上面板;520-下面板;530-支撑板;600-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增加,现浇承重墙越来越多,大块的模板使用机会也随之增多,可有效节省工时,减少拼缝,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新型的轻质高强、绿色环保的建筑大模板。目前建筑行业普遍使用的混凝土施工模板有木胶合模板、竹胶合模板、钢模板以及塑料模板等。
而由于木(竹)胶合板吸水率高,模板易变形、腐蚀,往往只周转了几次就不得不扔弃,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而钢模板自重较大,使用时不可避免地使用工程机械进行安装、拆卸,施工成本增加,且尤其不适合高层建筑施工,另外钢模板一次性投资大,使用及维护费用高,且拼缝也较多;同时现在混凝土浇筑时添加的外加剂较多,容易对钢模造成化学腐蚀。而塑料模板也存在强度和刚度较低、耐热性和耐久性较差、价格较高等缺点。
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建筑材料有着直接关系,还关乎到投资成本的问题。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
专家指出,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工程一般占混凝土结构工程造价的20%~30%,占工程用工量的30%~40%,占工期的50%左右。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因此它是推动我国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使用范围过于单一,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的加强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上设置的塑料模板为空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A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做详细说明。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包括:框架和隔板、加强板600;加强板600用于将框架形成的区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且加强板600用于增加框架的整体强度;框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对设置,第三支架与第四支架相对设置;第一支架与第三支架垂直,第二支架与第四支架垂直;隔板均匀的间隔设置在框架与加强板600形成的区域内,且隔板与加强板600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通过框架和加强板600共同作用用于形成方便放置塑料模板的区域,并且如果防止的塑料模板的大小也不受过多限制,只需要能够完全放置在框架内即可,并且塑料模板的大小还可以是多块,中间可以搭接在加强板600上,并且为了使得塑料模板的大小进一步减小,且方便携带和现场拼装,则在框架和加强板600之间设置有平行的隔板,并且隔板与加强板600垂直,不但可以对整体框架和加强板600支撑强度增加,还会对不同规格的塑料模板进行支撑,从而增加了组装和使用的方便性。
具体地,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的强度,可以在加强板600用于将框架形成的区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内分别设置有加强板,使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成为加强型的,无论从强度还是硬度上都大大增加。
由于其铝合金具有重量较轻,强度较高等优点,因此这里金属边框为铝合金材料为首选材料。
另外,在框架100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框架100组装在一起的连接孔150。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孔150是通孔形式,这样的连接孔150可以有多个,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都使用或是部分使用,使用时仅需要将螺栓或者是螺丝拧入连接孔150内即可实现相邻框架100之间的固定。
另外,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还包括支撑架300;
支撑架300用于支撑相连的第一支架110和第三支架130,支撑架300设置在框架100的四个角落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用于浇筑混凝土,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因此在框架100的角落处设置有用于支撑相邻两个支架的支撑架300,从而实现了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因此大大提高了框架100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
另外,在框架10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承接板400;
承接板400用于支撑塑料模板500,使塑料模板500放置在承接板400上。
需要说明的是,承接板400在框架100的周围均设置有,且承接板400形成一个矩形结构,使得到时候可以将塑料模板500放置进去,从而使得整个塑料模板500和框架100为一体的。
另外,承接板400上设置有固定孔410;
固定孔410通过连接件使塑料模板500固定于承接板400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加塑料模板500在承接板400上的稳定性,则在承接板400上设置有固定孔410,且可以通过连接件将塑料模板500固定在承接板400上,从而大大增加了稳定性,上述连接件可以为螺栓螺母等,方便随时拆卸,大大节约了成本。
另外,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120、第三支架130和第四支架140为一体式结构或是焊接连接。
为了增加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120、第三支架130和第四支架140之间的强度,避免应力集中,则可以将其整体冲压而成,使其成为一体式结构,这样的整体冲压成型一体式结构可以大大减小了应力集中的问题。同样为了使得组装和运输方便,则将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120、第三支架130和第四支架140均设计成焊接,这样方便将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120、第三支架130、第四支架140进行运输和到达现场后进行安装,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另外,塑料模板500包括:上面板510、下面板520和若干个支撑板530;
上面板510与下面板520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支撑板530的腔体;
若干个支撑板530设置在腔体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支撑板530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对其的强度有一定的要求,这样设置在塑料模板500内的支撑板530就对整个塑料模板500起到了整体的支撑。
具体地,上述空心塑料模板的内部形状可以为方形孔,也可以为三角形孔,形状并没有任何特殊规定,只要是可以实现塑料模板的功能的任何形状或者规格的模板均可。这里的塑料模板以空心模板为最优选择,而是实心模板也可以作为选择。
另外,支撑板530之间交叉垂直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设置有支撑板530的塑料模板500的强度整体增加,则将支撑板530交叉进行设置,则大大增加了塑料模板500的手里强度。
另外,塑料模板包括:整体成型的塑料实心板。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面的塑料模板并不仅限于上面的两种方式,只要是可以实现塑料模板的作用的均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模板单元,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框架100和第一方面任一项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模板单元具有上述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具有的一切优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变更。本实用新型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变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0)、隔板(200)和加强板(600);
所述加强板(600)用于将所述框架(100)形成的区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且所述加强板(600)用于增加所述框架(100)的整体强度;
所述框架(100)包括: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120)、第三支架(130)和第四支架(140);
所述第一支架(110)与所述第二支架(120)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支架(130)与所述第四支架(140)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支架(110)与所述第三支架(120)垂直,所述第二支架(130)与所述第四支架(140)垂直;
所述隔板(200)均匀的间隔设置在所述框架(100)与所述加强板(600)形成的区域内,且所述隔板(200)与所述加强板(600)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100)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所述框架(100)组装在一起的连接孔(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还包括支撑架(300);
所述支撑架(300)用于支撑相连的所述第一支架(110)和所述第三支架(130),所述支撑架(300)设置在所述框架(100)的四个角落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10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承接板(400);
所述承接板(400)用于支撑塑料模板(500),使所述塑料模板(500)放置在所述承接板(40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400)上设置有固定孔(410);
所述固定孔(410)通过连接件使所述塑料模板(500)固定于所述承接板(40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120)、第三支架(130)和第四支架(140)为一体式结构或是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模板(500)包括:上面板(510)、下面板(520)和若干个支撑板(530);
所述上面板(510)与所述下面板(520)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板(530)的腔体;
若干个所述支撑板(530)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30)之间交叉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模板包括:整体成型的塑料实心板。
10.一种建筑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框架(100)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
CN201720988906.8U 2017-08-08 2017-08-08 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 Active CN207032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8906.8U CN207032851U (zh) 2017-08-08 2017-08-08 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8906.8U CN207032851U (zh) 2017-08-08 2017-08-08 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32851U true CN207032851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75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8906.8U Active CN207032851U (zh) 2017-08-08 2017-08-08 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328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3325A (zh) * 2018-10-23 2019-01-01 廖康鑫 一种一次注塑成型塑钢复合模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3325A (zh) * 2018-10-23 2019-01-01 廖康鑫 一种一次注塑成型塑钢复合模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8435A (zh) 一种l型短肢剪力墙整体浇筑施工的模板加固体系
CN207032851U (zh) 建筑用金属边框塑料模板及建筑模板单元
CN205132816U (zh) 组合式电梯钢架结构井道
CN204209803U (zh) 一种预制箱梁内模铝合金模板
CN20861879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
CN211114258U (zh) 免拆模板一体式装配现浇墙及建筑物
CN205557838U (zh) 装配式抗震蜂窝钢梁-剪力墙连接结构
CN208088575U (zh) 一种矩形钢箱式组合剪力墙
CN205036081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系统用人字形加固构件
CN103334582A (zh) 一种短肢剪力墙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施工方法
CN207863226U (zh) 一种内置支撑的装配式剪力墙
CN208088564U (zh) 一种三角形钢箱式组合剪力墙
CN203531380U (zh) 梁下局部支撑、板下无支撑、尺寸可调节模板系统
CN202913716U (zh) 桁架整体提升临时支撑结构
CN206568301U (zh) 一种预制墙板的预留手孔成型工具
CN207974515U (zh) 铝木结合模板
CN207761170U (zh) 一种异形钢骨混凝土外包部分组合柱
CN207003765U (zh)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自承式钢桁架楼板支撑体系
CN209228033U (zh) 定型化模板阳角加固器
CN215165838U (zh) 一种集水井的模板加固装置
CN212200894U (zh) 一种加强型预制墙板立柱结构
CN202609727U (zh) 一种模块式钢结构塑钢板围护电梯井
CN103410312A (zh) 梁下局部支撑、板下无支撑、尺寸可调节模板系统
CN215168004U (zh)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墙体模板
CN211447777U (zh) 矩劲性柱外包混凝土部分模板上口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