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20329U - 面状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面状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20329U CN207020329U CN201720739154.1U CN201720739154U CN207020329U CN 207020329 U CN207020329 U CN 207020329U CN 201720739154 U CN201720739154 U CN 201720739154U CN 207020329 U CN207020329 U CN 2070203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guide plate
- connecting member
- light guide
- illumina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响应轻薄化的要求,并具有优异的亮度特性的面状照明装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导光板,从该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从该导光板的侧面射入的光;光源,其配置于上述侧面侧,并具有产生向上述侧面射入的光的发光面;基板,其具有两个主面,在一个主面安装上述光源的与上述发光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框架,其具有侧面以及底面,并收纳上述导光板、上述光源以及上述基板;以及第一连结部件,其配置于上述导光板与上述底面之间以及上述光源与上述底面之间,并使上述导光板与上述光源连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状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将顶视型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配置为与导光板的入光面对置的面状照明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56632号公报
近年来,随着面状照明装置的轻薄化的要求,导光板的厚度相对于LED的厚度相对减小。因此,导光板与LED之间的光轴的对位精度的提高在使亮度、亮度分布等亮度特性以高水准稳定化的方面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内容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响应轻薄化的要求并具有优异的亮度特性的面状照明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导光板,从该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从该导光板的侧面射入的光;光源,其配置于上述侧面侧,并具有产生向上述侧面射入的光的发光面;基板,其具有两个主面,在一个主面安装上述光源的与上述发光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框架,其具有侧面以及底面,并收纳上述导光板、上述光源以及上述基板;以及第一连结部件,其配置于上述导光板与上述底面之间以及上述光源与上述底面之间,并使上述导光板与上述光源连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能够响应轻薄化的要求,并具有优异的亮度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的组装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10c、10d…面状照明装置;12…FPC(基板);13…固定部件;14…LED(光源);15、32…第一连结部件;15a、32a、32b…粘合层;15b、32c…基材;16…导光板;17…第二连结部件;18…扩散片材;19…棱镜片;20…框架;20a…侧壁部;20b…底部;20c…凹部;20d…底面;20e…侧面;30…遮光片材;31…遮光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此外,附图中的各要素的尺寸的关系、各要素的比率等存在与现实不同的情况。即使在附图的相互之间也存在包括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的情况。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如图1的例子所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从未被遮光片材30覆盖的射出区域(也称为有效区域)90射出光。即,借助遮光片材30来规定有效区域90。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灯。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例如被应用于智能手机中。
此外,在图1中,左侧的遮光片材30比右侧的遮光片材30的宽度更广。这是由于右侧的遮光片材30覆盖不包括后述的LED14、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印刷电路)12等的相对狭窄的区域,左侧的遮光片材30覆盖包括后述的LED14、FPC12等的相对广阔的区域。左侧的遮光片材30的宽度例如为1.5mm。另外,在图1中省略后述的遮光片材31的图示。
图2是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面状照明装置10具有FPC12、固定部件13、LED14、第一连结部件15、导光板16、第二连结部件17、扩散片材18、棱镜片19、框架20、反射片材21、遮光片材30以及遮光片材31。
框架20收纳FPC12、固定部件13、LED14、第一连结部件15、导光板16、第二连结部件17、扩散片材18以及棱镜片19。框架20的刚性较大例如为由不锈钢制成的板金框架。框架20具有侧壁部20a和底部20b。
底部20b是沿着导光板16的后述的主面16b扩展的部分。底部20b具有底面20d。底面20d具有平面20d_1以及后述的凹部20c所具有的凹状的面20d_2。在平面20d_1载置导光板16、LED14。侧壁部20a是在沿着导光板16的后述的入光侧面16c的长边从底部20b射出光的方向上(底面20d的平面20d_1的法线方向)一体立起的部分。侧壁部20a具有侧面20e。另外,底部20b具有凹部20c。凹部20c是向与从底面20d的靠侧面20e侧的部分沿着侧面20e射出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形成且避开FPC12的下端部的部件。为了使更大的第一连结部件15配置于底面20d的平面20d_1,凹部20c的宽度较窄地形成。凹部20c具有凹状的面20d_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20c不是必要的构成要素。因此,例如底部20b也可以是平坦的而不具有凹部20c。
导光板16使用透明材料(例如,聚碳酸酯树脂)形成为俯视观察呈矩形状。导光板16在其外表面具有两个主面16a、16b、以及配置LED14的一侧的侧面即入光侧面(入光面)16c。LED14所发出的光射入至入光侧面16c。两个主面16a、16b中的一个主面16a是供从入光侧面16c射入的光(LED14所发出的光)射出的射出面。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将“主面16a”标记为“射出面16a”的情况。此外,由于射出面也是光进行发光的面,所以也被称为发光面。在与导光板16的射出面16a相反的一侧的面即主面(两个主面中的除了主面16a之外的主面)16b侧的部分,形成有例如由多个点构成的光路变更图案。通过形成光路变更图案,从而在导光板16内行进的光的行进方向被改变,光从射出面16a射出。即,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为所谓的侧光型的照明装置。
反射片材21对从与射出面16a相反的一侧的主面16b泄漏的光进行反射,使之再次返回至导光板16。反射片材21在借助双面胶带22固定在底面20d(具体而言为底面20d的平面20d_1)上的状态下,配置于导光板16的主面16b与底面20d之间。
双面胶带22例如是白色的双面胶带,一个面粘贴于反射片材21的一部分,另一个面粘贴于底面20d(具体而言为底面20d的平面20d_1)。由此,双面胶带22将反射片材21固定在底面20d上。
LED14是点状的光源(点状光源)。LED14例如是由蓝色LED和黄色荧光体构成的疑似白色LED。LED14全体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是在与安装有FPC12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发光面14a的所谓的顶视型的LED。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多个LED14,多个LED14在使其发光面14a与导光板16的入光侧面16c对置的状态下,沿着入光侧面16c的长边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或者紧贴)地配置。而且,多个LED14朝向入光侧面16c发出光。这样,多个LED14发出向入光侧面16c射入的光。
FPC12是具有两个主面12a、12b且在靠LED14侧的一个主面12a安装有LED14的与发光面14a相反的一侧的面的基板。经由FPC12将来自未图示的电源的电力供给至LED14,从而LED14点亮。
固定部件13使FPC12固定于框架20所具有的侧面20e。固定部件13例如是双面胶带,通过将一个面粘贴于FPC12的与主面12a相反的一侧的主面12b且将另一个面粘贴于侧面20e,从而将FPC12固定于侧面20e。
第一连结部件15配置于导光板16与底面20d(具体而言为底面20d的平面20d_1)之间以及LED14与底面20d(具体而言为底面20d的平面20d_1)之间,使导光板16与LED14在光学或者结构上连结。列举具体例子进行说明,第一连结部件15在导光板16的光轴与LED14的光轴一致了的状态下,使导光板16的入光侧面16c与LED14的发光面14a连结。第一连结部件15是使LED14排列的方向成为长轴方向的长方形的单面胶带,包括粘合层(粘合剂)15a以及基材15b。此外,第一连结部件15不限定于由粘合层15a以及基材15b形成的单面胶带,例如也可以是由粘贴基材15b以及粘贴于基材15b的靠LED14侧的主面的双面胶带形成的单面胶带。
基材15b例如是PET,粘合层15a例如是硅、丙烯酸。粘合层15a粘合于导光板16的主面16b的靠近LED14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粘合于LED14的底面20d侧的面的靠近导光板16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在第一连结部件15安装有导光板16的主面16b的至少一部分、以及LED14的底面20d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其结果是,第一连结部件15使导光板16的入光侧面16c与LED14的发光面14a连结。
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连结部件15是单面胶带,因此导光板16以及LED14并不相对于底面20d固定。因此,即使在从外部对面状照明装置10施加了任何力的情况下,导光板16以及LED14也能够释放来自外部的力。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能够抑制导光板16以及LED14产生破损。
第一连结部件15具有吸收光的部件或者反射光的部件。例如,在第一连结部件15具有反射光的部件的情况下,由于反射从LED14的发光面14a发出的光,使之再次返回至导光板16,因此能够提高亮度。
此外,例如即使在导光板16的厚度比LED14的厚度更厚等、LED14的厚度与导光板16的厚度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用第一连结部件15来使LED14的靠底面20d侧的面与导光板16的主面16b共面,将LED14与导光板16连结。因此,根据实施方式,能够通过使用第一连结部件15来稳定LED14与导光板16之间的光耦合效率。
第二连结部件17相对于导光板16以及LED14配置于与第一连结部件15相反的一侧,并使导光板16与LED14在光学或者结构上连结。列举具体例子进行说明,使导光板16的入光侧面16c与LED14的发光面14a连结。第二连结部件17配置于后述的扩散片材18与导光板16之间以及扩散片材18与LED14之间。第二连结部件17是双面胶带,一个面粘贴于导光板16的射出面16a的靠近LED14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粘贴于LED14的与底面20d相反的一侧的面的靠近导光板16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在第二连结部件17安装有导光板16的主面16a的至少一部分、以及LED14的与底面20d相反的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其结果是,第二连结部件17使导光板16的入光侧面16c与LED14的发光面14a连结。
另外,第二连结部件17的另一个面粘贴于扩散片材18的靠侧壁部20a侧的至少一部分。由此,第二连结部件17使扩散片材18固定于导光板16以及LED14。因此,由于第二连结部件17能够抑制扩散片材18从导光板16浮起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从有效区域90射出的光的亮度、亮度分布等亮度特性的劣化。
扩散片材18配置于导光板16的靠射出面16a侧,将从射出面16a射出的光扩散。列举具体例子进行说明,扩散片材18以覆盖射出面16a以及LED14的与底面20d相反的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并扩散从射出面16a射出的光。如上所述,扩散片材18借助第二连结部件17固定于导光板16以及LED14。
棱镜片19相对于扩散片材18配置于与导光板16相反的一侧,进行由扩散片材18扩散的光的配光控制,并射出进行配光控制后的光。
遮光片材30以覆盖棱镜片19的靠侧壁部20a侧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通过遮挡从导光板16的射出面16a中的一部分的区域射出的光,从而规定从面状照明装置10射出光的有效区域90。
例如,遮光片材30是能够遮挡光的单面胶带,一端侧的部分粘贴于框架20的侧壁部20a的外侧的面。另外,遮光片材30的另一端侧的部分的靠棱镜片19侧的面粘贴于棱镜片19的靠侧壁部20a侧的一部分。
遮光片材31是能够遮挡光的双面胶带。遮光片材31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粘贴于遮光片材30的另一端侧的部分,另一个面于粘贴将面状照明装置10用作背光灯的液晶显示装置。
接下来,参照图3对面状照明装置1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的组装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3的例子所示,在工序1中,首先,在FPC12的主面12a安装LED14。接下来,在LED14的靠底面20d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安装第一连结部件15。然后,利用固定部件13使FPC12的主面12b固定于框架20的侧面20e。例如,将第一连结部件15载置于底面20d的平面20d_1,以第一连结部件15在底面20d的平面20d_1上滑动的方式使FPC12以及LED14朝向侧面20e移动,并利用固定部件13使FPC12的主面12b固定于侧面20e。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这样将第一连结部件15载置于底面20d的平面20d_1,以第一连结部件15在底面20d的平面20d_1上滑动的方式使FPC12以及LED14朝向侧面20e移动这样简易的方法,就能够利用固定部件13使主面12b固定于侧面20e。
此外,在工序1中,在利用固定部件13使FPC12的主面12b固定于侧面20e之后,可以借助粘合剂将作为单面胶带的第一连结部件15的基材15b侧的面相对于底面20d固定。由此,由于即使在从外部对面状照明装置10施加任何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将LED14以及导光板16固定于框架20,因此抑制LED14以及导光板16移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LED14以及导光板16与其他部件接触、或者轴导光板16的光轴相对于LED14的光偏移、或者LED14与导光板16的间隔变大的情况。因此,根据实施方式,能够抑制LED14以及导光板16的破损以及光学特性的变化。
在工序2中,以底面20d(具体而言为底面20d的平面20d_1)为厚度方向的对位基准来进行导光板16的光轴(例如,导光板16的厚度方向的中心)与LED14的光轴(例如,LED14的厚度方向的中心)的对位,在两个光轴一致的状态下,将导光板16的主面16b的至少一部分安装于第一连结部件15。由此,导光板16的光轴与LED40的光轴一致,在导光板16的入光侧面16c与LED14的发光面14a连结的状态下将导光板16相对于LED14固定。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能够提高导光板16与LED14的光轴的对位精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能够使亮度、亮度分布等亮度特性以较高水准稳定化。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由于使导光板16与LED14连结的第一连结部件15的厚度较薄,因此能够响应轻薄化的要求。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能够响应轻薄化的要求,并具有优良的亮度特性。
另外,在LED14的厚度与导光板16的厚度不同的情况下(尤其是在LED14的厚度小于导光板16的厚度的情况下),在工序2中,可以在将LED14的靠底面20d侧的面与导光板16的主面16b共面的基础之上,进行导光板16的光轴与LED14的光轴的对位。LED14的厚度与导光板16的厚度一致的情况下也同样。
另外,在工序2中,在将导光板16安装于第一连结部件15时,可以利用双面胶带22将反射片材21固定于底面20d(具体而言为底面20d的平面20d_1)上。
此外,在工序1以及工序2中,虽然对在借助固定部件13将安装有LED14的FPC12固定于侧面20e之后,利用第一连结部件15连结LED14与导光板1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在利用第一连结部件15连结安装到FPC12的LED14与导光板16之后,利用固定部件13将FPC12的主面12b固定于侧面20e。
在工序3中,将作为双面胶带的第二连结部件17的一个面粘贴于导光板16的射出面16a的靠近LED14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粘贴于LED14的与底面20d相反的一侧的面的靠近导光板16的至少一部分。其结果是,第二连结部件17能够使导光板16的入光侧面16c与LED14的发光面14a连结。
在工序4中,将第二连结部件17的另一个面粘贴于扩散片材18的靠侧壁部20a侧的至少一部分。
在工序5中,将棱镜片19相对于扩散片材18配置于与导光板16相反的一侧。然后,在工序5中,将作为单面胶带的遮光片材30的一端侧的部分粘贴于框架20的侧壁部20a的外侧的面。另外,在工序5中,将遮光片材30的另一端侧的部分的靠棱镜片19侧的面粘贴于棱镜片19的靠侧壁部20a侧的一部分。然后,在工序5中,将作为双面胶带的遮光片材31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粘贴于遮光片材30的另一端侧的部分。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进行了说明。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能够响应轻薄化的要求,并具有优异的亮度特性。
(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第一连结部件15具有吸收光的部件或者反射光的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第一连结部件15也可以是透过光的部件。因此,将第一连结部件15为透过光的部件的情况下的两个实施方式作为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的说明中,存在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的情况。
图4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a进行说明的图,图5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b进行说明的图。在第一连结部件15为透过光的部件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可以构成为:将上述的反射片材21以延伸至第一连结部件15与底面20d(具体而言底面20d的平面20d_1)之间的方式配置,反射片材21反射透过第一连结部件15后的光,使之再次返回至导光板16。由此,根据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a,能够提高亮度。
另外,也可以不将反射片材21以延伸至第一连结部件15与底面20d之间的方式配置,而如图5所示,将不同于反射片材21的反射片材25配置于第一连结部件15与底面20d(具体而言为底面20d的平面20d_1)之间。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在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b中也能够提高亮度。
(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三变形例的说明中,存在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的情况。
图6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如图6所示,第一连结部件15仅设置于除了LED14的前方即光射出方向以外的区域。因此,在各LED14的前方,由于在导光板16的主面16b(参照图2)与底面20d(具体而言为底面20d的平面20d_1(参照图2))之间只存在空气层,因此向LED14的前方射出且射入至入光侧面16c并到达主面16b的光具有较大的透过率,不进入第一连结部件15(粘合层15a),而通过导光板16与空气的边界处的通常的反射向导光板16的内部引导。因此,根据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能够提高亮度。
此外,在第三变形例中,虽然对第一连结部件15仅设置于除了LED14的光射出方向以外的区域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粘合层15a仅设置于除了LED14的光射出方向以外的区域,基材15b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即长方形。
(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对粘合层15a为一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粘合层15a也可以分为粘贴于导光板16的粘合层和粘贴于LED14的粘合层。因此,将这样的实施方式作为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四变形例的说明中,存在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的情况。
图7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如图7所示,在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中,第一连结部件15包括基材15b、设置于基材15b上并粘合于导光板16的第一粘合层15a_1以及设置于基材15b上并粘合于LED14的第二粘合层15a_2。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能够独立地调整第一粘合层15a_1以及第二粘合层15a_2的厚度,因此如图7所示,即使在导光板16的厚度与LED14的厚度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导光板16与LED14的厚度方向的中心(光轴)一致。
(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对第一连结部件15配置于底面20d的平面20d_1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第一连结部件15也可以配置于形成在底面20d的凹部20c(具体而言为凹部20c的凹状的面20d_2上)。因此,将这样的实施方式作为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在第五变形例的说明中,存在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的情况。
图8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8所示的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c在第一连结部件15配置于凹部20c(具体而言为凹部20c的凹状的面20d_2上)这点、以及具备两个遮光片材30b、30c来代替一个遮光片材30这点上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不同。此外,对于图8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10c而言,粘合层15a仅设置于除了LED14的光射出方向以外的区域,基材15b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即长方形。
如图8所示,由于第一连结部件15配置于凹部20c(具体而言为凹部20c的凹状的面20d_2上),因此在凹部20c的宽度相对较广的情况下,能够将更大的第一连结部件15配置于凹部20c。
另外,遮光片材30b是能够遮挡光的单面胶带,一端侧的部分粘贴于框架20的侧壁部20a的外侧的面。
遮光片材30c是能够遮挡光的双面胶带,一端侧的部分的靠棱镜片19侧的面粘贴于遮光片材30b的另一端侧的部分。另外,遮光片材30c的另一端侧的部分的靠棱镜片19侧的面粘贴于棱镜片19的靠侧壁部20a侧的一部分。另外,遮光片材30c的与棱镜片19相反的一侧的面粘贴于将面状照明装置10用作背光灯的液晶显示装置。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存在于棱镜片19的靠光射出方向侧的遮光片材的片数为一片,因此与存在于棱镜片19的靠光射出方向侧的遮光片材的片数为两片以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轻薄化。
(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第一连结部件15为单面胶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第一连结部件15也可以是双面胶带。因此,将这样的实施方式作为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在第六变形例的说明中,存在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的情况。
图9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如图9的例子所示,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d具备第一连结部件32来代替第一连结部件15。
第一连结部件32使导光板16与LED14在光学或者结构上连结。另外,第一连结部件32使导光板16以及LED14固定于框架20。第一连结部件32是双面胶带,包括粘合层32a、32b以及基材32c。粘合层32a、32b例如是硅、丙烯酸。基材32c例如是PET。
粘合层32a配置于基材32c的靠LED14侧的主面。粘合层32a粘合于导光板16的主面16b的靠近LED14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粘合于LED14的底面20d侧的面的靠近导光板16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在第一连结部件32安装有导光板16的主面16b的至少一部分、以及LED14的底面20d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其结果是,第一连结部件32使导光板16的入光侧面16c与LED14的发光面14a连结。
粘合层32b配置于基材32c的底面20d侧的主面。粘合层32b粘合于底面20d。由此,第一连结部件32使导光板16以及LED14固定于底面20d进而固定于框架20。
在第六变形例中,即使在从外部对面状照明装置10d施加了任何力的情况下,由于LED14以及导光板16固定于框架20,因此也能够抑制LED14以及导光板16移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LED14以及导光板16与其他部件接触、或者导光板16的光轴相对于LED14的光轴偏移、或者LED14与导光板16的间隔变大的情况。因此,根据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d,能够抑制LED14以及导光板16的破损以及光学特性的变化。
以上,对实施方式以及第一~第六变形例进行了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被上述实施方式所限定。本实用新型也包含将上述的各构成要素适当地进行组合构成的结构。另外,进一步的效果、变形例也能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地导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更广泛的方式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8)
1.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中,具备:
导光板,从该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从该导光板的侧面射入的光;
光源,其配置于所述侧面侧,并具有产生向所述侧面射入的光的发光面;
基板,其具有两个主面,在一个主面安装所述光源的与所述发光面相反的一侧的面;
框架,其具有侧面以及底面,并收纳所述导光板、所述光源以及所述基板;以及
第一连结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面之间以及所述光源与所述底面之间,并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源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安装有所述导光板的与所述射出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光源的靠所述底面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还具备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使所述基板相对于所述框架所具有的所述侧面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结部件是单面胶带,所述固定部件是双面胶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结部件以及所述固定部件都是双面胶带,所述第一连结部件使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具有吸收光的部件或者反射光的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结部件是透过光的部件,
所述面状照明装置还具备反射片材,该反射片材配置于所述第一连结部件与所述底面之间,并对透过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后的光进行反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结部件设置在除了所述光源的光射出方向以外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包括基材、以及设置于该基材上并粘合于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源的粘合层,
所述粘合层设置在除了所述光源的光射出方向以外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包括基材、设置于该基材上并粘合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粘合层、以及设置于该基材上并粘合于所述光源的第二粘合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还具备第二连结部件,该第二连结部件相对于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源配置于与所述第一连结部件相反的一侧,并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源连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还具备扩散片材,该扩散片材以覆盖所述射出面以及所述光源的与所述底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并对从所述射出面射出的光进行扩散,
所述第二连结部件配置于所述扩散片材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以及所述扩散片材与所述光源之间,并使所述扩散片材固定于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连结部件是双面胶带。
14.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中,具备:
导光板,从该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从该导光板的侧面射入的光;
光源,其配置于所述侧面侧,并具有产生向所述侧面射入的光的发光面;
第一连结部件,其配置于与所述射出面相反的一侧,并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源连结;以及
第二连结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射出面侧,并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源连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结部件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中的至少一方设置在除了所述光源的光射出方向以外的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结部件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包括基材、以及设置于该基材上并粘合于所述导光板的粘合层,
所述粘合层设置在除了所述光源的光射出方向以外的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还具备扩散片材,该扩散片材以覆盖所述射出面以及所述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并对从所述射出面射出的光进行扩散,
所述第二连结部件配置于所述扩散片材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以及所述扩散片材与所述光源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连结部件使所述扩散片材固定于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25888 | 2016-06-24 | ||
JP2016125888 | 2016-06-24 | ||
JP2017051370A JP6523360B2 (ja) | 2016-06-24 | 2017-03-16 | 面状照明装置 |
JP2017-051370 | 2017-03-1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20329U true CN207020329U (zh) | 2018-02-16 |
Family
ID=609497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85399.0A Active CN107544111B (zh) | 2016-06-24 | 2017-06-23 | 面状照明装置 |
CN201720739154.1U Active CN207020329U (zh) | 2016-06-24 | 2017-06-23 | 面状照明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85399.0A Active CN107544111B (zh) | 2016-06-24 | 2017-06-23 | 面状照明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523360B2 (zh) |
CN (2) | CN107544111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44111A (zh) * | 2016-06-24 | 2018-01-05 |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 面状照明装置 |
US10488582B2 (en) | 2016-06-24 | 2019-11-26 | Minebea Mitsumi Inc. | Planar illumination apparatu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05170B (zh) * | 2018-02-01 | 2023-10-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8153060A (zh) * | 2018-02-01 | 2018-06-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US10852470B2 (en) | 2018-03-02 | 2020-12-01 | Minebea Mitsumi Inc. | Planar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lanar illumination device |
JP6755279B2 (ja) * | 2018-03-02 | 2020-09-16 |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面状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20004692A (ja) * | 2018-06-21 | 2020-01-09 |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 面状照明装置 |
US10859762B2 (en) * | 2018-09-10 | 2020-12-08 | Minebea Mitsumi Inc. | Planar lighting device |
JP6796746B1 (ja) * | 2019-02-21 | 2020-12-09 |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 面状照明装置 |
CN117897655A (zh) * | 2022-06-29 | 2024-04-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12214A (ja) * | 1996-10-04 | 1998-04-28 | Enplas Corp | サイドライト型面光源装置 |
JPH10247413A (ja) * | 1997-03-03 | 1998-09-14 | Omron Corp | 面光源装置 |
KR100688677B1 (ko) * | 2001-12-25 | 2007-03-02 |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조명 유닛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100783619B1 (ko) * | 2002-06-29 | 2007-12-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조명장치와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액정표시장치 |
JP2005084510A (ja) * | 2003-09-10 | 2005-03-31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JP2006154320A (ja) * | 2004-11-30 | 2006-06-15 | Citizen Watch Co Ltd | 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
JP5403938B2 (ja) * | 2007-06-25 | 2014-01-2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面状照明装置 |
US8047697B2 (en) * | 2007-09-10 | 2011-11-0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Backlight |
JP5369948B2 (ja) * | 2009-07-10 | 2013-12-18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面光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CN102483197A (zh) * | 2009-08-28 | 2012-05-30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面状照明装置 |
JP2012212526A (ja) * | 2011-03-30 | 2012-11-01 | Sony Corp | 表示装置 |
JP5734145B2 (ja) * | 2011-09-15 | 2015-06-10 |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 面状照明装置 |
JP2014120319A (ja) * | 2012-12-17 | 2014-06-30 | Konica Minolta Inc | 照明装置 |
JP6098313B2 (ja) * | 2013-04-11 | 2017-03-22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光軸調整方法 |
JP6166612B2 (ja) * | 2013-07-31 | 2017-07-19 |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 面状照明装置 |
JP6303773B2 (ja) * | 2014-04-25 | 2018-04-04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面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2016085803A (ja) * | 2014-10-23 | 2016-05-19 |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 面状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CN205176444U (zh) * | 2015-12-01 | 2016-04-20 | 深圳市汉鼎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的灯口结构 |
JP6523360B2 (ja) * | 2016-06-24 | 2019-05-29 |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 面状照明装置 |
-
2017
- 2017-03-16 JP JP2017051370A patent/JP6523360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6-23 CN CN201710485399.0A patent/CN107544111B/zh active Active
- 2017-06-23 CN CN201720739154.1U patent/CN2070203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44111A (zh) * | 2016-06-24 | 2018-01-05 |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 面状照明装置 |
US10488582B2 (en) | 2016-06-24 | 2019-11-26 | Minebea Mitsumi Inc. | Planar illumination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44111A (zh) | 2018-01-05 |
JP6523360B2 (ja) | 2019-05-29 |
JP2018006322A (ja) | 2018-01-11 |
CN107544111B (zh) | 2020-0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020329U (zh) | 面状照明装置 | |
CN207145998U (zh) | 面状照明装置 | |
CN102954400B (zh) |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 |
CN206848653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9031512A (zh) | 导光膜组件、前置光源和反射式显示装置 | |
KR101789067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CN209591361U (zh) |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模组 | |
CN101183194A (zh) | 面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2214773A (zh) | 发光器件和具有发光器件的照明单元 | |
CN204028521U (zh) |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 |
CN102011978A (zh) | 具有包含漫射元件的连接夹的背光照明装置 | |
CN110441947A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02900999B (zh) | 背光单元及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 |
CN206988843U (zh) | 面状照明装置和基板 | |
CN104676375A (zh) | 背光模组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4777633B (zh) | 胶带、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1809361B (zh) | 双面发光的背光源 | |
CN107403861A (zh) | 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及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 |
CN114415420A (zh)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7396780U (zh) | 面状照明装置 | |
CN206757087U (zh) | 面状照明装置 | |
CN108761916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1994998A (zh) | 用于光导膜的光连接装置 | |
KR20120023921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 |
CN207318773U (zh) |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