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5117U - 混风导向结构及暖风壳体 - Google Patents
混风导向结构及暖风壳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15117U CN207015117U CN201720948631.5U CN201720948631U CN207015117U CN 207015117 U CN207015117 U CN 207015117U CN 201720948631 U CN201720948631 U CN 201720948631U CN 207015117 U CN207015117 U CN 2070151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 mixed
- warm
- cold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078—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 B60H2001/00092—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of air deflecting or air directing means inside the device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风导向结构,包括基体由混风风道一和混风风道二交替排列组成,混风风道一的大小均小于混风风道二的大小;每个混风风道一均具有暖风入口一、冷风入口一和混风出口一,每个混风风道二均具有暖风入口二、冷风入口二和混风出口二,暖风入口一与冷风入口一的截面积之比大于暖风入口二与冷风入口二的截面积之比;在至少一个混风出口二处设有用于改变风向的导风板。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暖风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在壳体本体内设有冷风风道、暖风风道、出风风道以及上述的混风导向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风导向结构及暖风壳体,既能够使冷风和暖风混合均匀,又能够使风量的分配更加均匀,调节各模式的温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风导向结构及暖风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空调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空调通常需要进行混风,以防止出风过冷或过热。但是,目前由于汽车空调混合箱结构设计的问题,现有的汽车空调难以将冷风和暖风混合均匀,易造成吹面、吹足等出风口冷热不均的问题,并且,空调的各模式存在温差,冷风或暖风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车内人员体验不佳,严重影响了汽车空调使用效果。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风导向结构及暖风壳体,其既能够使冷风和暖风混合均匀,又能够使风量的分配更加均匀,调节各模式的温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风导向结构,包括基体,其要点在于:所述基体由M个混风风道一和N个混风风道二交替排列组成,所述混风风道一的大小均小于混风风道二的大小;每个所述混风风道一均具有暖风入口一、冷风入口一和混风出口一,每个所述混风风道二均具有暖风入口二、冷风入口二和混风出口二,所述暖风入口一与冷风入口一的截面积之比大于暖风入口二与冷风入口二的截面积之比;在至少一个所述混风出口二处设有用于改变风向的导风板。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混风风道一和混风风道二能够将冷风和暖风快速、充分地混合均匀,通过导风板进行分风,使各模式出风口的风量分配更加均匀,避免各模式出现温差。
作为优选:所述基体为楔形盒状结构,其厚度沿宽度方向逐渐增大,该基体沿宽度方向厚度较大的一侧外缘由交替排列的暖风入口一和暖风入口二构成,所述基体的顶部由交替排列的混风出口一和混风出口二构成,位于混风风道一的所述基体底部部分镂空形成冷风入口一,位于混风风道二的所述基体底部完全镂空形成冷风入口二。采用以上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将冷风和暖风混合均匀的同时,混风出口一、混风出口二和冷风入口二尽可能地大,既保证了气流的通过量,又有效降低了风噪。
作为优选:所述冷风入口一位于基体底壁远离暖风入口一的一端。采用以上结构,避免影响暖风入口一的进风,保证其进风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板为朝着远离暖风入口二方向向外凸出的弧形板状结构。采用以上结构,既能够有效改变风向,又能够尽可能地降低风噪。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板位于基体最外侧的一个混风出口二处。采用以上结构,避免内部气流混乱,降低了风噪。
作为优选:在所述基体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固定柱。采用以上结构,以便于将混风导向结构可靠地安装在暖风壳体上。
一种暖风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其要点在于:在所述壳体本体内设有冷风风道、暖风风道、出风风道以及上述的混风导向结构,所述冷风风道的出气端与混风导向结构的冷风入口一和冷风入口二连通,所述暖风风道的进气端与冷风风道连通,该暖风风道的出气端与混风导向结构的暖风入口一和暖风入口二连通。
采用以上结构,使暖风壳体的各个出风口冷热均匀、风量大小均匀,避免各模式出现温差。
作为优选:在所述壳体本体上设有进风口、除雾出风口、前吹面出风口和混合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冷风风道的进气端,所述除雾出风口、前吹面出风口和混合出风口位于出风风道的出气端。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导风板能够将部分混合均匀的风导向混合出风口,使除雾出风口、前吹面出风口和混合出风口的出风冷热均匀、风量大小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风导向结构及暖风壳体,结构新颖,易于实现,既能够使冷风和暖风混合均匀,又能够使风量的分配更加均匀,调节各模式的温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混风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暖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中,箭头a代表冷风,箭头b代表暖风,箭头c代表混合后的风。
如图1所示,一种混风导向结构,包括基体1,该基体1为矩形盒状结构。所述基体1由M个混风风道一11和N个混风风道二12交替排列组成,M和N均为相差小于等于1的正整数,并且,所述混风风道一11的大小均小于混风风道二12的大小,每个所述混风风道一11均具有暖风入口一111、冷风入口一112和混风出口一113,每个所述混风风道二12均具有暖风入口二121、冷风入口二122和混风出口二123,所述暖风入口一111与冷风入口一112的截面积之比大于暖风入口二121与冷风入口二122的截面积之比。通过以上设计,能够将冷风a和暖风b快速、充分地混合均匀。
具体地说,所述基体1为楔形盒状结构,其厚度沿宽度方向逐渐增大,该基体1沿宽度方向厚度较大的一侧外缘由交替排列的暖风入口一111和暖风入口二121构成,所述基体1的顶部由交替排列的混风出口一113和混风出口二123构成,位于混风风道一11的所述基体1底部部分镂空形成冷风入口一112,位于混风风道二12的所述基体1底部完全镂空形成冷风入口二122。这一设计使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将冷风a和暖风b混合均匀的同时,混风出口一113、混风出口二123和冷风入口二122尽可能地大,既保证了气流的通过量,又有效降低了风噪,而冷风入口一112位于基体1底壁远离暖风入口一111的一端,避免影响暖风入口一111的进风,保证暖风b的进风效率。
请参见图1和图2,在位于基体1最外侧的一个混风出口二123处设置有用于改变风向的导风板13,该导风板13为朝着远离暖风入口二121方向向外凸出的弧形板状结构,通过导风板13能够使暖风壳体的各个出风口风量大小均匀,避免各模式出现温差,同时,导风板13既能够有效改变风向,又能够尽可能地降低风噪,并且导风板13位于最外侧,避免了内部气流混乱,进一步降低了风噪。
请参见图1,在所述基体1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固定柱14,以便于将混风导向结构可靠地安装在暖风壳体上。
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暖风壳体,包括壳体本体2,在所述壳体本体2内设有冷风风道21、暖风风道22、出风风道23以及上述的混风导向结构,所述冷风风道21的出气端与混风导向结构的冷风入口一112和冷风入口二122连通,所述暖风风道22的进气端与冷风风道21连通,该暖风风道22的出气端与混风导向结构的暖风入口一111和暖风入口二121连通,在所述壳体本体2上设有进风口24、除雾出风口25、前吹面出风口26和混合出风口27,所述进风口24位于冷风风道21的进气端,所述除雾出风口25、前吹面出风口26和混合出风口27位于出风风道23的出气端。
请参见图2,当冷风a从进风口24进入冷风风道21,一部分之间通过冷风入口一112和冷风入口二122进入混风导向结构,另一部分经过暖风芯体安装腔28内的暖风芯体加热后进入暖风风道22,然后热风b经暖风入口一111和暖风入口二121进入混风导向结构,冷风a和热风b在混风导向结构内的混风风道一11和混风风道二12内快速混匀后进入出风风道23,一部分混合后的风c从除雾出风口25吹出,另一部分混合后的风c从前吹面出风口26吹出,剩下一部分混合后的风c经导风板13改变风向后从混合出风口27吹出,一般来说,混合出风口27与前吹足吹风后以及后排出风口连通。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混风导向结构,包括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由M个混风风道一(11)和N个混风风道二(12)交替排列组成,所述混风风道一(11)的大小均小于混风风道二(12)的大小;
每个所述混风风道一(11)均具有暖风入口一(111)、冷风入口一(112)和混风出口一(113),每个所述混风风道二(12)均具有暖风入口二(121)、冷风入口二(122)和混风出口二(123),所述暖风入口一(111)与冷风入口一(112)的截面积之比大于暖风入口二(121)与冷风入口二(122)的截面积之比;
在至少一个所述混风出口二(123)处设有用于改变风向的导风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风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为楔形盒状结构,其厚度沿宽度方向逐渐增大,该基体(1)沿宽度方向厚度较大的一侧外缘由交替排列的暖风入口一(111)和暖风入口二(121)构成,所述基体(1)的顶部由交替排列的混风出口一(113)和混风出口二(123)构成,位于混风风道一(11)的所述基体(1)底部部分镂空形成冷风入口一(112),位于混风风道二(12)的所述基体(1)底部完全镂空形成冷风入口二(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风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入口一(112)位于基体(1)底壁远离暖风入口一(111)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风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3)为朝着远离暖风入口二(121)方向向外凸出的弧形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风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3)位于基体(1)最外侧的一个混风出口二(123)处。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风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1)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固定柱(14)。
7.一种暖风壳体,包括壳体本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本体(2)内设有冷风风道(21)、暖风风道(22)、出风风道(23)以及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风导向结构,所述冷风风道(21)的出气端与混风导向结构的冷风入口一(112)和冷风入口二(122)连通,所述暖风风道(22)的进气端与冷风风道(21)连通,该暖风风道(22)的出气端与混风导向结构的暖风入口一(111)和暖风入口二(12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暖风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本体(2)上设有进风口(24)、除雾出风口(25)、前吹面出风口(26)和混合出风口(27),所述进风口(24)位于冷风风道(21)的进气端,所述除雾出风口(25)、前吹面出风口(26)和混合出风口(27)位于出风风道(23)的出气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48631.5U CN207015117U (zh) | 2017-08-01 | 2017-08-01 | 混风导向结构及暖风壳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48631.5U CN207015117U (zh) | 2017-08-01 | 2017-08-01 | 混风导向结构及暖风壳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15117U true CN207015117U (zh) | 2018-02-16 |
Family
ID=61482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48631.5U Active CN207015117U (zh) | 2017-08-01 | 2017-08-01 | 混风导向结构及暖风壳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1511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7237A (zh) * | 2018-12-28 | 2019-04-26 | 上海仪达空调有限公司 | 混风隔板及带混风隔板的自动空调混风结构 |
CN113352843A (zh) * | 2021-05-31 | 2021-09-07 | 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及汽车空调箱 |
-
2017
- 2017-08-01 CN CN201720948631.5U patent/CN20701511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7237A (zh) * | 2018-12-28 | 2019-04-26 | 上海仪达空调有限公司 | 混风隔板及带混风隔板的自动空调混风结构 |
CN113352843A (zh) * | 2021-05-31 | 2021-09-07 | 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及汽车空调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01976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2378885U (zh) | 城际动车组用空调风道系统 | |
CN207015117U (zh) | 混风导向结构及暖风壳体 | |
CN105890136A (zh) | 出风组件和空调器 | |
CN203623326U (zh) | 一种利用阶梯冷量的蒸发式车载空调机 | |
CN209208407U (zh) |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9719201U (zh) | 车辆的风道系统 | |
CN205292219U (zh) | 一种带有导流板的吹脚风道 | |
CN110195903A (zh) | 一种狭长型造纸厂车间新风处理方法 | |
CN110220262A (zh) | 一种非狭长型造纸厂车间的新风处理方法 | |
CN109677237B (zh) | 混风隔板及带混风隔板的自动空调混风结构 | |
CN210591286U (zh) | 用于车辆的前排吹脚风道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2088860U (zh) | 一种客车节能安全型动力电池舱 | |
CN212685158U (zh) | 一种汽车空调混风结构 | |
CN207697423U (zh) | 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及客车 | |
CN208439015U (zh) | 一种汽车空调箱流道结构 | |
CN107101424A (zh) | 蒸发器组件、车载空调系统及车辆 | |
CN209726329U (zh) | 用于取暖器的风轮出风风道结构 | |
CN107323218A (zh) |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箱总成 | |
CN207113030U (zh) | 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 |
CN207113027U (zh) | 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 |
CN207015115U (zh) | 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箱总成 | |
CN207416479U (zh) |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 |
CN109334398A (zh) |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5202731A (zh) | 机车驾驶室空气分配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401122 No. 4, 2nd Road, Export Processing Zone, North New Area,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Sandian (China)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22 No. 4, 2nd Road, Export Processing Zone, North New Area,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SANDE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