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93293U - 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93293U
CN206993293U CN201720539836.8U CN201720539836U CN206993293U CN 206993293 U CN206993293 U CN 206993293U CN 201720539836 U CN201720539836 U CN 201720539836U CN 206993293 U CN206993293 U CN 206993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equipment
teacher
image information
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398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文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ol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z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z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z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398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93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93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932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主讲设备和听讲设备之间通讯链接,主讲设备包括第一摄像机、第一录播终端和第一显示器,第一摄像机采集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第一录播终端对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至听讲设备;听讲设备包括第二摄像机、第二录播终端和第二显示器,第二摄像机采集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第二录播终端对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至主讲设备。本实用新型中,主讲设备和听讲设备之间通讯链接,主讲设备将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与听讲设备之间实现交互,听讲设备将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与主讲设备之间实现交互,可以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录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
背景技术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十三五”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匮乏而且不均衡,是我国的一个亟需面对的问题,例如发达的地区一个班几个老师,偏远的地区一个老师教几个班或者一个学校,如何提高师资力量,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主讲设备和听讲设备之间通讯链接,主讲设备将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与听讲设备之间实现交互,听讲设备将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与主讲设备之间实现交互,可以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能解决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匮乏而且不均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包括主讲设备和听讲设备,主讲设备和听讲设备之间通讯链接,
主讲设备包括第一摄像机、第一录播终端和第一显示器,第一摄像机、第一录播终端依次电连接,第一显示器和第一录播终端电连接,第一摄像机用于采集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第一录播终端对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一音频图像信号,并将该第一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听讲设备;
听讲设备包括第二摄像机、第二录播终端和第二显示器,第二摄像机、第二录播终端依次电连接,第二显示器和第二录播终端电连接,第二摄像机用于采集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第二录播终端对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并将该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主讲设备;
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均用于显示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和\或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
进一步地,第一录播终端包括第一信号采集模块、第一图像处理模块和第一传输模块,第一信号采集模块、第一图像处理模块和第一传输模块依次电连接;
第一信号采集模块采集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第一图像处理模块对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一音频图像信号,第一传输模块将该第一音频图像信号发送给听讲设备。
进一步地,第二录播终端包括第二信号采集模块、第二图像处理模块和第二传输模块,第二信号采集模块、第二图像处理模块和第二传输模块依次电连接;
第二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第二图像处理模块对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二音频图像信号,第二传输模块将该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发送给主讲设备。
进一步地,第一传输模块包括第一HDMI本地输出或第一DVI-I本地输出或第一网络视频输出。
进一步地,第二传输模块包括第二HDMI本地输出或第二DVI-I本地输出或第二网络视频输出。
进一步地,听讲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听讲设备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地,还包括网守MCU,网守MCU与第一录播终端电连接,网守MCU与第二录播终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录播终端和第二录播终端均支持6路视频输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主讲设备包括第一摄像机、第一录播终端和第一显示器,而且第一摄像机、第一录播终端依次电连接,第一摄像机于采集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并发送给第一录播终端,使得第一录播终端对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一音频图像信号,并将该第一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听讲设备;而听讲设备包括第二摄像机、第二录播终端和第二显示器,而且第二摄像机、第二录播终端依次电连接,第二摄像机采集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并发送给第二录播终端,使得第二录播终端对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并将将该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主讲设备,使得主讲设备和听讲设备之间通讯链接,即主讲设备将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与听讲设备之间实现交互,听讲设备将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与主讲设备之间实现交互,可以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能解决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匮乏而且不均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的逻辑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1、第一摄像机;2、第一录播终端;3、网守MCU;4、第一显示器;5、第二摄像机;6、第二录播终端;8、第二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包括主讲设备、听讲设备和网守MCU3。主讲设备和听讲设备之间实现通讯链接。
本实施例中,听讲设备的数量为三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听讲设备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例如听讲设备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四个,只要保证听讲设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即可。
其中主讲设备包括第一摄像机1、第一录播终端2和第一显示器4,第一摄像机1、第一录播终端2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器4和第一录播终端2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主讲设备的数量只有一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讲设备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例如主讲设备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四个,而且各个主讲设备之间进行相互通讯链接。
第一摄像机1安装在主讲教室内并用于采集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第一摄像机1将采集后的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发送给第一录播终端2。
第一录播终端2包括第一信号采集模块、第一图像处理模块、第一传输模块和第一策略控制模块,第一信号采集模块、第一图像处理模块和第一传输模块依次电连接,第一信号采集模块接收第一摄像机1所发送的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然后第一图像处理模块对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一音频图像信号,最后第一传输模块将该第一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听讲设备。
两种发言模式:手动发言和自动发言。手动发言:1、老师进行点名,让学生进行发言;2、学生主动申请发言。自动发言:结合第一信号采集模块,当检测到学生起立后,主动发出发言请求,当学生坐下,主动将学生发言取消。实现了自动化的互动场景,无需老师进行控制操作。
第一传输模块包括第一HDMI本地输出或第一DVI-I本地输出或第一网络视频输出,而第一传输模块的输出模式为电影模式、老师本地输出模式和老师网络输出模式,其中电影模式为老师全景、老师特写、板书、VGA单画面,或者教室特写和VGA双画面,又或者教室特写、学生特写和VGA三画面;老师本地输出模式:当一个学生上课时,所述第一显示器4显示为该学生的单画面;当两个学生上课时,所述第一显示器4显示为两个学生的双画面;当三个学生上课时,所述第一显示器4显示为三个学生的三画面;当学生退出课堂时,所述第一显示器4会自动将该学生画面退出;老师网络输出模式:当有学生上课时,所述第一显示器4将远端发言学生画面与电影模式结合。
听讲设备包括第二摄像机5、第二录播终端6和第二显示器8,第二摄像机5、第二录播终端6依次电连接,第二显示器8和第二录播终端6电连接。
第二摄像机5安装在听讲教室内并用于采集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第二摄像机5将采集后的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发送给第二录播终端6。
第二录播终端6包括第二信号采集模块、第二图像处理模块、第二传输模块和第二策略控制模块,第二信号采集模块、第二图像处理模块和第二传输模块依次电连接,其中第二信号采集模块接收第二摄像机5所发送的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然后第二图像处理模块对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二音频图像信号,最后第二传输模块将该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主讲设备。
网守MCU3与第一录播终端2电连接,第一传输模块需要将第一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听讲设备时,查询网守MCU3是否在线,如果网守MCU3在线,第一传输模块进行将该第一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听讲设备,如果网守MCU3不在线,第一传输模块停止将第一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听讲设备;网守MCU3与第二录播终端6电连接,第二传输模块需要将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主讲设备时(即听讲设备向主讲设备进行呼叫时),查询网守MCU3和主讲设备是否在线,如果网守MCU3和主讲设备均在线,第二传输模块进行将该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主讲设备,如果网守MCU3或者主讲设备不在线,第二传输模块停止将该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主讲设备。
第二传输模块包括第二HDMI本地输出或第二DVI-I本地输出或第二网络视频输出,而第二传输模块的输出模式为学生本地输出模式和学生网络输出模式,其中学生本地输出模式为:当学生上课时,第二显示器8显示为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当学生退出课堂时,第二显示器8显示为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学生网络输出模式为:第二显示器8显示为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
由于主讲设备和听讲设备之间实现通讯链接,即主讲设备将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与听讲设备之间实现交互,而且第一显示器4和第一录播终端2电连接,使得第一显示器4显示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和\或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或者,使得第二显示器8显示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和\或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
结合图1和图2,该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的工作流程为:
步骤a,向网守MCU3进行注册:
子步骤a1,查询网守MCU3是否在线;
子步骤a2,查询主讲教室是否存在;
子步骤a3,查询用户id是否可注册;
子步骤a4,查询校验码是否正确。
步骤b,听讲进行呼叫请求:
子步骤b1,听讲进行呼叫,查询主讲是否在线;
子步骤b2,主讲在线,听讲本地输出切换为主讲画面,本地声音切换为主讲声音,本地电影模式不变;
子步骤b3,主讲本地输出,当1人接入时,输出单画面;2人接入时,输出双画面;3人接入时输出3画面;本地电影模式不变;
子步骤b4,当有用户挂断,执行步骤b3。
步骤c,听讲进行发言请求:
子步骤c1,听讲进行手动或者自动发言;
子步骤c2,此刻有人正在发言,听讲主讲无变化;
子步骤c3,若发言时为1人接入,主讲本地输出不变;2人接入发言者为双画面左侧;3人接入时,发言为其中最大画面。
子步骤c4,此刻无人发言,发言者本地输出远端教师画面,本地输出远端教室声音,电影模式不变;其余听讲者,本地输出远端教师画面,本地输出远端教师和发言者声音。
子步骤c5,当发言者坐下时,主讲执行步骤b3,听讲执行b2。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由于主讲设备包括第一摄像机1、第一录播终端2、网守MCU3和第一显示器4,而且第一摄像机1、第一录播终端2、网守MCU3依次电连接,第一摄像机1于采集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并发送给第一录播终端2,使得第一录播终端2对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一音频图像信号,并将该第一音频图像信号通过网守MCU3发送至听讲设备;而听讲设备包括第二摄像机5、第二录播终端6和第二显示器8,而且第二摄像机5、第二录播终端6依次电连接,第二摄像机5采集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并发送给第二录播终端6,使得第二录播终端6对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并将将该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主讲设备,使得主讲设备和听讲设备之间通讯链接,即主讲设备将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与听讲设备之间实现交互,听讲设备将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与主讲设备之间实现交互,可以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能解决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匮乏而且不均衡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讲设备和听讲设备,所述主讲设备和听讲设备之间通讯链接,
所述主讲设备包括第一摄像机、第一录播终端和第一显示器,所述第一摄像机、第一录播终端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器和第一录播终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摄像机用于采集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所述第一录播终端对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一音频图像信号,并将该第一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听讲设备;
所述听讲设备包括第二摄像机、第二录播终端和第二显示器,所述第二摄像机、第二录播终端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器和第二录播终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摄像机用于采集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所述第二录播终端对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并将该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发送至主讲设备;
所述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均用于显示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和\或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录播终端包括第一信号采集模块、第一图像处理模块和第一传输模块,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第一图像处理模块和第一传输模块依次电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采集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所述第一图像处理模块对老师当前讲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一音频图像信号,所述第一传输模块将该第一音频图像信号发送给听讲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录播终端包括第二信号采集模块、第二图像处理模块和第二传输模块,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第二图像处理模块和第二传输模块依次电连接;
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所述第二图像处理模块对学生当前听课画面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第二音频图像信号,所述第二传输模块将该第二音频图像信号发送给主讲设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模块包括第一HDMI本地输出或第一DVI-I本地输出或第一网络视频输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模块包括第二HDMI本地输出或第二DVI-I本地输出或第二网络视频输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讲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讲设备的数量为三个。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守MCU,所述网守MCU与第一录播终端电连接,所述网守MCU与第二录播终端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录播终端和第二录播终端均支持6路视频输入。
CN201720539836.8U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 Active CN206993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9836.8U CN206993293U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9836.8U CN206993293U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93293U true CN206993293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389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39836.8U Active CN206993293U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9329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8666A (zh) * 2018-09-03 2019-01-15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及交互方法、存储介质
CN111785108A (zh) * 2020-06-19 2020-10-16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86443A (zh) * 2021-11-10 2022-01-28 四川天辰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动录播方法、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8666A (zh) * 2018-09-03 2019-01-15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及交互方法、存储介质
CN111785108A (zh) * 2020-06-19 2020-10-16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86443A (zh) * 2021-11-10 2022-01-28 四川天辰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动录播方法、设备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9983B (zh) 网络课堂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7945592A (zh) 一种同步互助课堂教学系统
CN108717807A (zh) 智慧教育系统
CN211578106U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远程授课系统及平台
CN206993293U (zh) 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
JP2008236773A (ja) 遠隔学習システム
CN208507005U (zh) 一种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
CN205788813U (zh) 一种交互式实训教学系统
CN108777087B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远程教育系统
CN110349456A (zh) 互动课堂的智能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终端及教室终端
CN109218666A (zh) 一种远程交互式录播系统及交互方法、存储介质
CN108597277A (zh) 一种在线教学系统
CN205910890U (zh) 一种多媒体移动终端培训教学系统
CN209765777U (zh) 远程互动教学系统
CN106454200A (zh) 一种基于场景切换的视频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09637229A (zh) 一种在线式智能多媒体教学平台
CN107170307A (zh) 一种计算机电脑教学系统
CN113384080A (zh) 一种智能课桌
CN110570701A (zh) 一种同步视频的双向语音互动教学系统及方法
CN210466804U (zh) 一种远程互动教育系统
CN108462847A (zh) 一种教学用互动录播系统
CN205486925U (zh) 一种信息化视频教学系统
CN110288863A (zh) 一种文艺学教学远程教育系统
CN208540072U (zh) 实时远程互动教学系统
CN206039901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Changhua

Inventor after: Zhao Dingjin

Inventor after: Zhu Zhenghui

Inventor after: Cai Wensheng

Inventor before: Cai Wensh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4

Address after: No.19 Chuangyuan Road, Zhongcu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ITC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301, building 13 (A-13), Golden Valley Creative Park, No. 139, Dongyi Road, Donghua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JIE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56 Nanli East Road, Shiqi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aolun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9 Chuangyuan Road, Zhongcu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ITC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