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81541U - 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81541U CN206981541U CN201720960994.0U CN201720960994U CN206981541U CN 206981541 U CN206981541 U CN 206981541U CN 201720960994 U CN201720960994 U CN 201720960994U CN 206981541 U CN206981541 U CN 2069815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ion
- arc
- flitch
- cutting
- cutting knif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下模组底部为下模座,下模座在进料端依次安装冲孔工位、第一弧形切断工位和第二弧形切断工位,第二弧形切断工位后面依次安装空位、拉延工位、第一切边工位、第二切边工位、翻边工位、整形工位和冲孔工位,最后安装下料工位。料板依次通过连续模各工位,减少各个工序之间搬运料板所需的时间,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第一弧形切断工位安装有两个弧形的第一切刀,第二弧形切断工位安装有三个弧形的第二切刀,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合配合将料板沿切断弧线切断,两个切断弧线之间即为加工车顶后部横梁所需的弧形料板,大大减少分步加工过程中弧线外侧产生的废料面积,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加工汽车车顶后部横梁的连续模。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对汽车零件的加工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汽车零部件的加工仍然是采用分步多道工序,先将待加工的钢板切成大小合适的料板,然后将料板按照加工的顺序依次放入拉延、切边、整形、冲孔等专用的冲压模具中,按步骤完成零件的冲压成型加工。其中拉延、切边、整形、冲孔等各个工序独立进行,需要多台不同的冲压模具设备,每一道冲压工序完成后,工人手动将料板搬运到下一道模具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操作麻烦,生产效率很低。如图3所示的是分步加工过程中用于加工汽车车顶后部横梁的料板,料板为长方形,中间的零件17即车顶后部横梁,零件17的整体形状为细长弧形,两侧边缘均为弧线且弧线的半径基本一样,在零件17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弧形外侧大面积无用的料板全部切掉,产生大量的废料18,造成料板原材料的浪费,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汽车车顶后部横梁通过不同模具分步加工导致的操作麻烦、生产效率低以及料板边缘大面积浪费,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一种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可以连续对待加工料板完成相应的冲压加工步骤,操作简单,效率高,而且在加工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料板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包括下模组,所述下模组底部为下模座,下模座上依次安装不同工序的模具;所述下模座在进料端依次安装冲孔工位、第一弧形切断工位和第二弧形切断工位,第二弧形切断工位后面依次安装空位、拉延工位、第一切边工位、第二切边工位、翻边工位、整形工位和冲孔工位,最后安装下料工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弧形切断工位安装有两个弧形的第一切刀,第二弧形切断工位安装有三个弧形的第二切刀,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弧形半径一致,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长度配合形成待加工弧形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拉延、切边、整形、冲孔等工序的模具安装在同一模组的不同工位上,料板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依次通过各工位的模具,完成各个冲压工序后成为车顶后部横梁,减少各个工序之间搬运料板所需的时间,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将各个步骤的模具合理排布,利用弧形的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合配合将料板沿切断弧线切断,两个切断弧线之间即为加工车顶后部横梁所需的弧形料板,大大减少分步加工过程中弧线外侧产生的废料面积,降低生产成本,且为后部拉延工艺提供了独立的料板区域,避免相互影响影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料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单步加工过程中料板示意图。
图中:1、下模座;2、冲孔工位;3、第一弧形切断工位;31、第一切刀;4、第二弧形切断工位;41、第二切刀;5、空位;6、拉延工位;7、第一切边工位;8、第二切边工位;9、翻边工位;10、整形工位;11、冲孔工位;12、下料工位;13、料带;14、切断弧线;15、弧形料板;16、输送料带;17、零件;18、废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的下模组,下模组底部为下模座1,下模座1上依次安装不同工序的模具。下模座1在进料端依次安装冲孔工位2、第一弧形切断工位3和第二弧形切断工位4,第二弧形切断工位4后面依次安装空位5、拉延工位6、第一切边工位7、第二切边工位8、翻边工位9、整形工位10和冲孔工位11,冲孔完成以后安装下料工位12。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还包括与下模组配合的上模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弧形切断工位3安装有两个弧形的第一切刀31,第二弧形切断工位4安装有三个弧形的第二切刀41,第一切刀31和第二切刀41的弧形半径一致,第一切刀31和第二切刀41的长度配合形成待加工弧形料板。
如图2所示为料带13的结构示意图,待加工的料带13依次经过冲孔-第一弧形切断-第二弧形切断-空位-拉延-第一切边-第二切边-翻边-整形-冲孔-下料工序,最终加工成为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工作时,料带13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入加工区域,首先依次经过冲孔工位2、第一弧形切断工位3和第二弧形切断工位4,料带13被两个第一切刀31和三个第二切刀41以及其他未标注的切刀切断,形成贯通的切断弧线14,两个切断弧线14之间即为加工车顶后部横梁所需的弧形料板15。弧形料板15进入空位5,不进行冲压动作,再进入拉延工位6,拉延工位6将弧形料板15冲压成基本形状,然后弧形料板15依次经过第一切边工位7、第二切边工位8、翻边工位9、整形工位10和冲孔工位11,完成切边、翻边、整形以及冲孔的工序,成为成型的车顶后部横梁。成型的车顶后部横梁最后进入下料工位12,下料工位12将车顶后部横梁零件与两侧的输送料带16切断,车顶后部横梁从出料口落入收集区。本实用新型的切断弧线14刚好将相邻的两个弧形料板15切开,相比现有分步加工所需的长方形料板,可以提高料板的利用率,大大减少产生的废料面积,降低生产成本,且为后部拉延工艺提供了独立的料板区域,避免相互影响影响质量。本实用新型先分割出较大的料板区域,在拉延工位6提供压边区域,然后再通过第一切边工位7、第二切边工位8切割出零件外形,保证了成型质量与外形尺寸。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2)
1.一种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组,所述下模组底部为下模座(1),下模座(1)上依次安装不同工序的模具;所述下模座(1)在进料端依次安装冲孔工位(2)、第一弧形切断工位(3)和第二弧形切断工位(4),第二弧形切断工位(4)后面依次安装空位(5)、拉延工位(6)、第一切边工位(7)、第二切边工位(8)、翻边工位(9)、整形工位(10)和冲孔工位(11),最后安装下料工位(1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切断工位(3)安装有两个弧形的第一切刀(31),第二弧形切断工位(4)安装有三个弧形的第二切刀(41),第一切刀(31)和第二切刀(41)的弧形半径一致,第一切刀(31)和第二切刀(41)的长度配合形成待加工弧形料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60994.0U CN206981541U (zh) | 2017-08-03 | 2017-08-03 | 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60994.0U CN206981541U (zh) | 2017-08-03 | 2017-08-03 | 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81541U true CN206981541U (zh) | 2018-02-09 |
Family
ID=61418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6099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81541U (zh) | 2017-08-03 | 2017-08-03 | 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8154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58123A (zh) * | 2020-12-23 | 2021-04-16 | 上海捷众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 | 一种车顶后横梁的级进落料成型模具 |
-
2017
- 2017-08-03 CN CN201720960994.0U patent/CN20698154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58123A (zh) * | 2020-12-23 | 2021-04-16 | 上海捷众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 | 一种车顶后横梁的级进落料成型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02123B (zh) | 冲压铆接成型方法及模具 | |
CN210333963U (zh) | 空调钣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 |
CN102000733A (zh) | 一种带翻边和缩口的拉深件产品的生产工艺 | |
CN104785639B (zh) | 一种汽车后排靠背左侧板连续模 | |
CN107243548A (zh) |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 |
CN103551455B (zh) |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座椅滑道壁板的连续模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1691003B (zh) | 一种重型卡车车架弯横梁的加工工艺 | |
CN114192640B (zh) | 一种顶盖天窗的制造方法 | |
CN209124686U (zh) | 一种多品种物料落料用级进冲压模具 | |
CN206747407U (zh) | 汽车加强板总成连续模 | |
CN206286397U (zh) | 电机冲片成型装置及其冲压模具 | |
CN206981541U (zh) | 汽车车顶后部横梁连续模 | |
CN206981539U (zh) |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 |
CN105618570A (zh) | 一种扇形冲片的全自动冲压工艺 | |
CN214556604U (zh) | 一种槽钢送料自动切断装置 | |
CN107774803A (zh) | 一种级进模 | |
CN202146942U (zh) | 高强度钢汽车前挡侧柱件的落料模具 | |
CN218395552U (zh) | 三滑块双动作全自动冲杯机 | |
CN214161076U (zh) | 一种基于冲裁模的落料收集装置 | |
CN206747387U (zh) | 汽车后门下铰链加强板连续模 | |
CN212216795U (zh) | 一种用于生产金属零件的连续模具 | |
CN211915994U (zh) | 金属过滤器安装框自动化一体成型机 | |
CN107900210A (zh) | 一种零件加工连续模 | |
CN206997605U (zh) | 笔记本风扇上盖冲压成型装置 | |
CN206981542U (zh) | 汽车加强板连续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