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17777U - 进气管、发动机和包括它们的车 - Google Patents

进气管、发动机和包括它们的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17777U
CN206917777U CN201720710997.9U CN201720710997U CN206917777U CN 206917777 U CN206917777 U CN 206917777U CN 201720710997 U CN201720710997 U CN 201720710997U CN 206917777 U CN206917777 U CN 206917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ue
air
air inlet
engine
loos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109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109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17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17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17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发动机及包括上述两者的车。所述进气管包括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前端气道、后端气道和位于所述前端气道和所述后端气道之间的中部气道,气流进入所述前端气道并经由所述中部气道离开所述后端气道,所述进气管还具有安装到车上的安装点,所述中部气道的底部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位于所述安装点的沿气流路径的下游位置。该发动机进气管的结构简单紧凑,并且在保持发动机舱布置形式和保证发动机进气管进气量的前提下,降低发动机进气口水入侵风险。

Description

进气管、发动机和包括它们的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及所述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进气管和发动机的车。
背景技术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不时出现,特别是短时雨量比较大的情况经常出现,大雨过后或暴雨时低洼路面会存有大量积水,车辆涉水行驶非常普遍,汽车涉水能力备受人们重视。
汽车涉水行驶会对汽车的使用寿命、安全驾驶等带来许多挑战。尤其,发动机气缸进水将直接导致车辆熄火甚至发动机报废。
发动机空滤和节气门往往比进气口位置要低,目前解决发动机进气口水入侵的手段有:
1)改变发动机进气管布置:受发动机舱布置影响,改动成本和改动难度较大;
2)增加发动机进气口挡板:会损失一定的进气面积,导致发动机进气量无法满足。
上述两种防止发动机进气口水入侵的手段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该发动机进气管,包括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前端气道、后端气道和位于所述前端气道和所述后端气道之间的中部气道,气流进入所述前端气道并经由所述中部气道离开所述后端气道,所述进气管还具有安装到车上的安装点,所述中部气道的底部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位于所述安装点的沿气流路径的下游位置。
可选地,在上述发动机进气管中,所述进气管具有所述前端气道的进气口面积,所述多孔结构具有由所述多孔结构限定的多个孔的面积之和的总开孔面积,其中所述总开孔面积在所述进气口面积的10%以内。
可选地,在上述发动机进气管中,所述多孔结构限定多个孔构成的孔阵列。
可选地,在上述发动机进气管中,所述多孔结构限定多个孔,所述孔防止所述中部气道内部的气流经由其排出所述中部气道,或者允许所述中部气道内部的水由于重力作用经由其排出所述中部气道。
本实用新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发动机进气口水入侵控制手段与发动机舱布置和发动机进气管进气量损失之间的矛盾。该发动机进气管的结构简单紧凑,并且在保持发动机舱布置形式和保证发动机进气管进气量的前提下,降低发动机进气口水入侵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具有上述进气管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涉及一种车,该车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具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前端气道、用于连接过滤器的后端气道和位于所述前端气道和所述后端气道之间的中部气道,气流进入所述前端气道并经由所述中部气道和所述后端气道进入所述过滤器,所述进气管还具有安装到所述车上的安装点,所述中部气道的底部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位于所述安装点的沿气流路径的下游位置。
可选地,在上述车中,所述进气管的安装点位于所述车内的冷却模块的前端总成上方,使得发动机进气管的装配十分方便。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附图仅仅意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同样的参考附图标记始终指代视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发动机进气管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发动机进气管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确切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发动机进气管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进气管1为允许气流通过的气道,包括前端气道11、后端气道14和位于前端气道11和后端气道14之间的中部气道13。前端气道11的进气口接收来自外界环境的空气,空气进入前端气道11后,经由中部气道13流到后端气道14。气道末端设置有连接空气过滤器(未示出)的位置15,气流经过该位置15进入空气过滤器。
进气管1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到车上的安装点或安装位置12,该位置对应于车的冷却模块(也称为CRFM模块,即condenser(冷凝器)-radiator(散热器)-fan(风扇)-module),并且进气管1安装在冷却模块的前端总成上方的横拉杆上。该冷却模块的前端总成对水流阻力很大,水流往往会沿冷却模块的前端总成前端面向上爬升飞溅。因此进气管1的前端气道11的进气口的位置较高,而后端气道14的连接空气过滤器的位置15相对较低。
进气管1的中部气道13的底部上设置有多孔结构16。该多孔结构16位于安装点12的沿气流路径的下游。该气流路径即气体在进气管1中从前端气道11经由中部气道13流过后端气道14的方向。该多孔结构16的设置有利于进入到进气管1中的水的排出。
如图所示,该多孔结构16是由多个孔构成的孔阵列。孔的大小设置为总开孔面积在进气口面积的10%以内。这里的总开孔面积为构成多孔结构16的所有孔的面积之和,进气口面积为进气管1的前端气道11的进气口面积。而且,这些孔可以布置成防止中部气道14内部的气流经由其排出中部气道14,或者允许中部气道14内部的水由于重力作用经由其排出中部气道14。
参见图2-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发动机进气管的工作原理图。
当发动机进气管无水入侵时,见图2,图中箭头表示的是气体流动方向。由于发动机进气管的负压(发动机进气管内气压与大气压力差),进气管内的压力会小于外界大气压,因此前端气道接收气流,但进气管内气流,即中部气道内的气流不会通过多孔结构流出进气管;另外多孔结构的开孔面积相对于进气口面积非常小,进气量不会因为进气管底部的多孔结构而产生损失。
当发动机进气管水入侵时,参见图3,图中箭头表示的是水的流动方向。由图可见,在前端气道的进气口上,水入侵,在进入到管内的中部气道后,水由于重力作用,会沿着多孔结构顺势排出发动机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多孔结构汽车发动机进气管结构紧凑,在不损失发动机进气量的前提下,降低了发动机进气口的水入侵风险。
虽然已详细地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其它方式实施而不脱离这样的原理。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进气管(1),包括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前端气道(11)、后端气道(14)和位于所述前端气道(11)和所述后端气道(14)之间的中部气道(13),气流进入所述前端气道(11)并经由所述中部气道(13)离开所述后端气道(14),所述进气管(1)还具有安装到车上的安装点(12),其特征是:所述中部气道(13)的底部具有多孔结构(16),所述多孔结构(16)位于所述安装点(12)的沿气流路径的下游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1),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1)具有所述前端气道(11)的进气口面积,所述多孔结构(16)具有由所述多孔结构(16)限定的多个孔的面积之和的总开孔面积,其中所述总开孔面积在所述进气口面积的10%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1),其特征是:所述多孔结构(16)限定多个孔构成的孔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1),其特征是:所述多孔结构(16)限定多个孔,所述孔防止所述中部气道(13)内部的气流经由其排出所述中部气道(13),或者允许所述中部气道(13)内部的水由于重力作用经由其排出所述中部气道(13)。
5.一种发动机,其特征是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管(1)。
6.一种车,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具有进气管(1),所述进气管(1)包括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前端气道(11)、用于连接过滤器的后端气道(14)和位于所述前端气道(11)和所述后端气道(14)之间的中部气道(13),气流进入所述前端气道(11)并经由所述中部气道(13)和所述后端气道(14)进入所述过滤器,所述进气管(1)还具有安装到所述车上的安装点(12),其特征是:所述中部气道(13)的底部具有多孔结构(16),所述多孔结构(16)位于所述安装点(12)的沿气流路径的下游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1)的安装点(12)位于所述车内的冷却模块的前端总成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1)具有所述前端气道(11)的进气口面积,所述多孔结构(16)具有由所述多孔结构(16)限定的多个孔的面积之和的总开孔面积,其中所述总开孔面积在所述进气口面积的10%以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其特征是:所述多孔结构(16)限定多个孔构成的孔阵列。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其特征是:所述多孔结构(16)限定多个孔,所述孔防止所述中部气道(13)内部的气流经由其排出所述中部气道(13),或者允许所述中部气道(13)内部的水由于重力作用经由其排出所述中部气道(13)。
CN201720710997.9U 2017-06-19 2017-06-19 进气管、发动机和包括它们的车 Active CN206917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0997.9U CN206917777U (zh) 2017-06-19 2017-06-19 进气管、发动机和包括它们的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0997.9U CN206917777U (zh) 2017-06-19 2017-06-19 进气管、发动机和包括它们的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17777U true CN206917777U (zh) 2018-01-23

Family

ID=61321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10997.9U Active CN206917777U (zh) 2017-06-19 2017-06-19 进气管、发动机和包括它们的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17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1887B2 (en) Automobile over-bulkhead air intake system
EP2565069B1 (en) Cooling airflow intake structure
CN104066963B (zh) 机动车辆及向机动车辆的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方法
CN108716442A (zh) 具有并联污染物管理特征的被动管理机罩和充压室进给的进气系统
EP1790511A2 (en) An assembly for ventil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of a driving compartment of a motor vehicle
WO2017183269A1 (ja) 吸気ダクト
CN206917777U (zh) 进气管、发动机和包括它们的车
US20120017764A1 (en) Variable intake-type air cleaner
JP6089790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2013112283A (ja) 空気流通装置
CN108138644B (zh) 用于机动车的空气过滤装置
CN205292213U (zh) 空调进气装置、车辆空调进气结构和车辆
KR101000692B1 (ko) 차량용 전장 부품의 냉각 및 가온용 흡기 덕트 구조
CN212054940U (zh) 车辆用进气装置
CN104727995A (zh) 一种车用进气结构、车用进气系统及相应的汽车
KR20070021702A (ko) 차량의 에어클리너
CN113202662B (zh) 一种汽车进气装置及发动机
CN211364198U (zh) 汽车的空调进气管、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CN102654087A (zh) 一种防水空滤器的进气结构
CN203847283U (zh) 一种空滤器进气装置
CN214403817U (zh) 发动机进气结构
CN219101442U (zh) 增压器连接装置和车辆
JP2000168374A (ja) エアーインテークダクト構造
CN217602801U (zh) 一种汽车进气系统的防水结构
JPS6126614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