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1210U - 浆液泡沫消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浆液泡沫消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1210U
CN206881210U CN201720505660.4U CN201720505660U CN206881210U CN 206881210 U CN206881210 U CN 206881210U CN 201720505660 U CN201720505660 U CN 201720505660U CN 206881210 U CN206881210 U CN 206881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rries
accommodating cavity
bubble elimination
tank body
elimin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056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跃
鲍晨飞
邓洪贵
苏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ij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056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1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1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1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浆液泡沫消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具有一容置腔,且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入口以及至少一个出口,所述入口及出口均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旋转装置至少包括底部和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离散孔,所述底部和所述侧壁相连接形成一浆液容纳空间;其中,浆液经所述入口注入所述浆液容纳空间之中,所述浆液在所述旋转装置转动的过程中经由所述离散孔甩出,并经由所述出口流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装置可以很好的消除浆液中的泡沫,从而保证浆液的均匀性,进一步改善了涂布产品的外观,并减少了浆液的损耗现象。

Description

浆液泡沫消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浆液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浆液泡沫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涂布技术的发展,涂布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在电池技术领域,随着信息、材料和能源技术的进步,锂离子电池以其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安全可靠以及快速充放电等优点而成为新型电源技术研究的热点,其中,锂离子电池由正极片、负极片、电解液、隔膜以及电池外壳组成。
目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几乎所有涂布浆液都会溶解一些气体,如果超过溶解度极限,气体会从溶液中出来形成气泡。气体也会在机械搅拌时或在负压操作时,因管道的管件漏气而进入浆液。薄膜涂布时通常采用微凹版涂布辊,配合封闭刮刀的使用,把浆液往薄膜上的转移,封闭刮刀内会产生负压,使其内部产生气泡。
然而,浆液中存在气泡,会产生产品的外观造成缺陷,也会对其使用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会降低浆液的利用率,降低涂布作业的效率。
因此,设计一种浆液泡沫消除装置以及浆液泡沫消除方法,以消除浆液中的气泡,并保证浆液均匀实属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浆液泡沫消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浆液中存在泡沫所导致的诸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浆液泡沫消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具有一容置腔,且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入口以及至少一个出口,所述入口及出口均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旋转装置至少包括底部和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离散孔,所述底部和所述侧壁相连接形成一浆液容纳空间;
其中,浆液经所述入口注入所述浆液容纳空间之中,所述浆液在所述旋转装置转动的过程中经由所述离散孔甩出,并经由所述出口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针刺结构;
其中,所述浆液在所述旋转装置转动的过程中经由所述离散孔甩出至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上,并经由所述出口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浆液在所述旋转装置转动的过程中经由所述离散孔甩出,所述真空泵对所述容置腔进行抽真空,经处理后的浆液经由所述出口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容置腔之间还连通设置有至少一个气液分离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之间以串联的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高度检测装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罐体上,至少包括检测部及显示部,其中,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容置腔内浆液的高度,所述显示部用于显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高度控制装置,所述高度控制装置与所述高度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检测值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停止浆液注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经由共同的转轴与所述罐体相连接;
其中,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罐体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转轴可在外力的带动下转动;所述搅拌装置靠近所述容置腔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旋转装置的正下方并与所述旋转装置具有预设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装置至少包括转轴和若干个与所述转轴相连接的搅拌叶,所述搅拌装置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罐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气动隔膜泵;
其中,所述入口处设有气动隔膜泵以将抽到的浆液经由所述入口注入至所述浆液容纳空间之中;和/或,所述出口处设有气动隔膜泵以抽出所述容置腔中的浆液并经由所述出口输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浆液泡沫消除方法,所述浆液泡沫消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如上述任意一项方案所述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
于所述入口注入浆液至所述旋转装置的浆液容纳空间之中;
启动所述旋转装置,以将所述浆液甩出;
将经过泡沫消除后的浆液经由所述出口输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浆液泡沫消除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容置腔进行抽真空以进一步消除浆液泡沫的步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浆液泡沫消除方法还包括:通过搅拌装置对浆液进行搅拌的步骤,其中,浆液在随所述搅拌装置转动的过程中被甩出,该步骤可与对所述容置腔进行抽真空的步骤同步进行,或先于对所述容置腔进行抽真空的步骤。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很好的消除浆液中的泡沫,从而保证浆液的均匀性,进一步改善了涂布产品的外观,并减少了浆液的损耗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或二中提供的浆液泡沫消除方法的步骤。
元件标号说明
11 罐体
111 入口
112 出口
12 旋转装置
121 侧壁
122 底部
1211 离散孔
13 针刺结构
14 真空泵
15 气液分离装置
16 真空表
17 气动隔膜泵
18 搅拌装置
S1~S4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至图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虽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形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浆液泡沫消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罐体11,所述罐体11具有一容置腔,且所述罐体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入口111以及至少一个出口112,所述入口111及出口112均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旋转装置12,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旋转装置12至少包括底部122和侧壁121,所述侧壁121上设置有若干个离散孔1211,所述底部122和所述侧壁121相连接形成一浆液容纳空间;
其中,浆液经所述入口111注入所述浆液容纳空间之中,所述浆液在所述旋转装置12转动的过程中经由所述离散孔1211甩出,并经由所述出口112流出。
具体的,所述罐体11优选为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1为慢搅罐或者消泡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1可以为任何合适的罐体。
另外,所述入口111以及所述出口112为浆液的进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罐体11内的容置腔相连通,所述入口111以及所述出口112的数量均至少为1个,也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多个入口和出口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口111的数量为1个,设置于所述罐体11的顶部并且正对所述旋转装置12的浆液容纳空间的位置,从而方便浆液流入,所述出口112的数量为1个,设置于所述罐体11的底部,方便浆液流出,当然,所述入口以及所述出口的位置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旋转装置12用于使待消泡的浆液进行旋转,并将其经所述离散孔1211甩出,其中,浆液被甩出包括:浆液被甩出至容置腔腔体内、或者被甩出至容置腔的侧壁上、或者被甩出至容置腔腔体及容置腔的侧壁上,从而使浆液中的泡沫被挤破消除,以达到初步消除泡沫的目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装置12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密闭空间的上部空间内,并通过转轴与所述罐体11相连接,转轴在外力(如外接电机)或者所述罐体11的自带电机的带动下以预定转速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旋转装置转动,另外,所述旋转装置12可以为任意实现上述功能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一转盘,且该转盘为一无上底面的空心圆柱体。优选地,所述离散孔1211均匀密集的分布在所述旋转装置12的侧壁上,所述离散孔为预设直径较小的孔,其孔径不大于50μm,优选为5~10μm,在本实施例中为8μm。
作为示例,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针刺结构13;其中,所述浆液在所述旋转装置12转动的过程中经由所述离散孔1211甩出至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上,并经由所述出口流出112。
具体的,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即为所述罐体11的罐体壁的内侧,所述针刺结构13为任意可以刺破气泡的针状结构,经所述离散孔1211被甩到所述罐体11内侧壁上的浆液中还有可能存在泡沫,因此,需要进一步消泡,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罐体11的罐壁内侧设置有均匀密集分布的刺针,从而物理刺破浆液中的泡沫,进而达到进一步消泡的目的。当然,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进行所述针刺结构13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将内侧壁的所有位置均有设置,其中,所述针刺结构13的刺针粗度取值不大于10μm,优选为1-5μm,在本实施例中为2μm。
作为示例,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真空泵14,所述真空泵14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其中,所述浆液在所述旋转装置12转动的过程中经由所述离散孔1211甩出,所述真空泵14对所述容置腔进行抽真空,经处理后的浆液经由所述出口112流出。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1的顶部设置有管道接口,所述真空泵14通过管道与管道接口相连接,以使所述真空泵14与所述罐体11的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真空泵14用于抽取所述容置腔内的空气,从而通过真空方式最终将浆液中的气泡消除。
作为示例,所述真空泵14与所述容置腔之间还连通设置有至少一个气液分离装置15。
作为示例,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5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5之间以串联的方式相连接。
具体的,为了防止真空状态下的浆液泡沫不断膨胀而进入真空泵管道,从而损坏所述真空泵14,将所述真空泵14和所述罐体11的管道接口之间还有设有所述气液分离器15,用于将气液分离,从而保护真空泵。其中,所述真空泵14的数量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而设置,可以是1个,2个,或者更多,在本市实施例中,优选为2个,且2个或者多个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5以串联的方式连接,进而达到更好额保护效果。
作为示例,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真空表16,所述真空表16设置于所述罐体11上用于监控所述容置腔内的真空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表16优选为实时监测所述容置腔内的真空度,当所述罐体11的容置腔内的真空度达到设定数值时,可通过电气设置的方式,自动关闭所述真空泵14,从而节约能源,并且延长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另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真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真空控制装置与所述真空泵14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真空表16上的真空度值达到预设值时,关闭真空泵。
作为示例,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高度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罐体11上,至少包括检测部及显示部,其中,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容置腔内浆液的高度,所述显示部用于显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值。
作为示例,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高度控制装置,所述高度控制装置与所述高度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检测值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停止浆液注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罐体11的容置腔内的浆液优选为不超过所述旋转装置12的底部122在所述容置腔内的高度,优选地,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高度检测装置的方式解决该问题,其中,当检测的高度值达到预设高度值时,即浆液的高度超过所述旋转装置12的底部的高度时,可以通过电气设置的方式,控制停止向所述容置腔内注入浆液。
进一步,控制停止所述浆液注入的方式可以是在所述入口111处设置一个电控阀,所述高度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该电控阀的开关来控制浆液的注入,如当所述高度检测装置的检测值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高度控制装置控制电控阀的闭合以停止浆液的注入。
作为示例,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气动隔膜泵17;其中,所述入口111处设有气动隔膜泵17以将抽到的浆液经由所述入口111注入至所述浆液容纳空间之中;和/或,所述出口112处设有气动隔膜泵17以抽出所述容置腔中的浆液并经由所述出口112输出。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动隔膜泵17用于浆液的输送,所述启动隔膜泵17通过管道与所述开口或者所述入口相连通,并且在所述气动隔膜泵17与所述入口以及所述出口之间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浆液的输入及输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泵体,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还提供一种浆液泡沫消除方法,所述浆液泡沫消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如上述任意一项方案中所述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如图3中的S1所示;
于所述入口111注入浆液至所述旋转装置12的浆液容纳空间之中,如图3中的S2所示;
启动所述旋转装置12,以将所述浆液甩出,如图3中的S3所示;
将经过泡沫消除后的浆液经由所述出口112输出,如图3中的S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提供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后,首先启动所述旋转装置12,再同时开启入口及出口,使浆液的注入与输出同时进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先开启入口,使浆液注入,然后随即开启所述旋转装置12,或者先开启旋转装置12再开启入口,作用一段时间后,再开启所述出口,将消泡后的浆液输出,以进行下步操作,当然,上述步骤的操作顺序,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作为示例,所述浆液泡沫消除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容置腔进行抽真空以进一步消除浆液泡沫的步骤。
具体的,所述抽真空的步骤可以在所述入口开启时进行,也可以在消泡进行过程中进行抽真空,或者在消泡后的浆液输出前进行,具体依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另一种泡沫消除装置,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搅拌装置,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似,具体可参考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泡沫消除装置,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搅拌装置18,所述搅拌装置18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消泡效果,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罐体11的容置腔内增设搅拌装置18,所述搅拌装置18转动以搅拌所述容置腔内的浆液,并通过搅拌的方式进一步消除浆液中的泡沫,同时也使得浆液均匀易于涂覆。
作为示例,所述搅拌装置18与所述旋转装置12经由共同的转轴与所述罐体11相连接;
其中,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罐体11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转轴可在外力的带动下转动;所述搅拌装置18靠近所述容置腔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旋转装置12的正下方并与所述旋转装置12具有预设间距。
作为示例,所述搅拌装置18至少包括转轴和若干个与所述转轴相连接的搅拌叶,所述搅拌装置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罐体相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装置18包括转轴和搅拌叶,优选地,将所述搅拌装置18的转轴与所述旋转装置12共轴连接,进而转轴同时带动所述旋转装置12和所述搅拌装置18共同转动,简化装置结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18的转轴穿过需旋转装置(优选为转盘)的圆心,二者实现同心工作,并使所述旋转装置12固定在所述转轴上,防止脱落。另外,所述搅拌叶优选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底部空间,即靠近所述罐体11下底部的位置,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为两叶或者三叶或者更多,依据实际需求而定,以达到更好的消泡效果。
另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浆液泡沫消除的方法,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浆液泡沫消除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二中所采用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为本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其他步骤及具体步骤的顺序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似,具体可参考实施例一。
具体的,所述浆液泡沫消除方法还包括通过搅拌装置对浆液进行搅拌的步骤,其中,浆液在随所述搅拌装置转动的过程中被甩出,该步骤可与对所述容置腔进行抽真空的步骤同步进行,或先于对所述容置腔进行抽真空的步骤。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装置18与所述旋转装置12可以同时转动,也可以依据实际需求各自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共轴转动。同时,优选地,在所述搅拌装置18的带动下,浆液会绕搅拌方向转动,此时浆液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气体或者浆液被甩至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上进一步与所述容置腔内侧壁上设置的针刺结构相接触,以消除部分气泡,该步骤可与抽真空同步进行,或先于抽真空步骤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浆液泡沫消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具有一容置腔,且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入口以及至少一个出口,所述入口及出口均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旋转装置至少包括底部和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离散孔,所述底部和所述侧壁相连接形成一浆液容纳空间;其中,浆液经所述入口注入所述浆液容纳空间之中,所述浆液在所述旋转装置转动的过程中经由所述离散孔甩出,并经由所述出口流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装置对浆液进行多次消泡,可以很好的消除浆液中的泡沫,从而保证浆液的均匀性,进一步改善了涂布产品的外观,并减少了浆液的损耗现象。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1)

1.一种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具有一容置腔,且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入口以及至少一个出口,所述入口及出口均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旋转装置至少包括底部和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离散孔,所述底部和所述侧壁相连接形成一浆液容纳空间;
其中,浆液经所述入口注入所述浆液容纳空间之中,所述浆液在所述旋转装置转动的过程中经由所述离散孔甩出,并经由所述出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针刺结构;
其中,所述浆液在所述旋转装置转动的过程中经由所述离散孔甩出至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上,并经由所述出口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浆液在所述旋转装置转动的过程中经由所述离散孔甩出,所述真空泵对所述容置腔进行抽真空,经处理后的浆液经由所述出口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容置腔之间还连通设置有至少一个气液分离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之间以串联的方式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高度检测装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罐体上,至少包括检测部及显示部,其中,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容置腔内浆液的高度,所述显示部用于显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高度控制装置,所述高度控制装置与所述高度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检测值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停止浆液注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经由共同的转轴与所述罐体相连接;
其中,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罐体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转轴可在外力的带动下转动;所述搅拌装置靠近所述容置腔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旋转装置的正下方并与所述旋转装置具有预设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至少包括转轴和若干个与所述转轴相连接的搅拌叶,所述搅拌装置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罐体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泡沫消除装置还包括气动隔膜泵;
其中,所述入口处设有气动隔膜泵以将抽到的浆液经由所述入口注入至所述浆液容纳空间之中;和/或,所述出口处设有气动隔膜泵以抽出所述容置腔中的浆液并经由所述出口输出。
CN201720505660.4U 2017-05-09 2017-05-09 浆液泡沫消除装置 Active CN206881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5660.4U CN206881210U (zh) 2017-05-09 2017-05-09 浆液泡沫消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5660.4U CN206881210U (zh) 2017-05-09 2017-05-09 浆液泡沫消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1210U true CN206881210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41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05660.4U Active CN206881210U (zh) 2017-05-09 2017-05-09 浆液泡沫消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12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0979A (zh) * 2017-05-09 2017-08-22 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及方法
CN113324781A (zh) * 2021-06-18 2021-08-31 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离心式血浆分离器、单采血浆机泡沫测试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0979A (zh) * 2017-05-09 2017-08-22 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及方法
CN113324781A (zh) * 2021-06-18 2021-08-31 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离心式血浆分离器、单采血浆机泡沫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81211U (zh) 浆液泡沫消除装置
CN107080979A (zh) 浆液泡沫消除装置及方法
CN206881210U (zh) 浆液泡沫消除装置
CN204911329U (zh) 一种物料混合搅拌罐
CN107596985A (zh) 一种粉状药品混合装置和使用方法
CN108177977A (zh) 吸紧装置
CN209093183U (zh) 一种避免油酸酰胺堆积的搅拌釜
CN113856248B (zh) 一种全自动除气泡充油装置
CN110283665A (zh) 一种化妆品植物精油的萃取装置及萃取方法
CN106825036A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降解的土壤修复系统与方法
CN208006026U (zh) 一种塑胶加工用搅拌装置
CN111215214A (zh) 脂肪组织破碎装置及处理系统
CN206858804U (zh) 一种聚氨酯搅拌式染色装置
CN204251524U (zh) 一种包覆料液动态脱泡装置
CN205839112U (zh) 一种真空镀膜机的清洗机构
CN207254843U (zh) 胶塞清洗装置
CN206313030U (zh) 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
CN205891670U (zh) 一种成品油墨储存装置
CN205164202U (zh) 立式脱泡机
CN108905932B (zh) 一种适用于气液界面反应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738347U (zh) 储液罐及锂电池注液系统
CN209680334U (zh) 一种用于化学试剂生产的离心装置
CN207076428U (zh) 一种混合机用切向真空上料装置
CN208166046U (zh) 吸紧装置
CN208694851U (zh) 混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399 No. 155 Nanlu Highway,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ENJI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99 No. 155 South Lu highway, Pudong New Area,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8

Address after: 200120 floor 1 and m, building 1, No. 1588, Zhoude Road, Lingang New District,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Ruij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99 No. 155 Nanlu Highway,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ENJI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