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56148U - 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56148U
CN206856148U CN201720753891.7U CN201720753891U CN206856148U CN 206856148 U CN206856148 U CN 206856148U CN 201720753891 U CN201720753891 U CN 201720753891U CN 206856148 U CN206856148 U CN 206856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vc foam
sandwich
template
hypod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538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廷秀
陈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yu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eyu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eyu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eyu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538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56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56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56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所述模板包括上皮层、下皮层及位于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之间的芯层,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芯层采用PVC发泡材料。本实用新型的PVC发泡夹芯模板利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优异的抗冲击等性能,利用其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优异的抗冲击等性能,有效提高了PVC发泡夹芯模板的强度和刚性,同时提高了PVC发泡夹芯模板的耐温性,且可以实现PVC发泡夹芯模板有效的回收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
背景技术
我国是建筑业的大国,每年用于极简的建筑模板无以计数。当前的主要建筑模板大多采用木模板,由于木模板吸水等原因,重复使用次数少,浪费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对于当前对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急切需要减少对这些木材的需求,以提高生态的平衡。为解决木模板的替代问题,开发了大量的塑料模板。塑料模板主要采用注塑或挤出的工艺生产,由于这种改性塑料本身的特征,此类模板往往产生冲击不够,易破损,同时重量过高,影响使用效果。也有采用纯的发泡板作为模板例如PVC发泡板。虽然纯的PVC发泡板具有重量轻等优点,但存在刚性不够,耐热性等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涨模、收缩过大,产生工程安全和质量问题。
PVC发泡板具有质轻、阻燃价低等特点,有的作为建筑模板使用,但纯的PVC发泡板本身的强度和刚性较差,很那满足建筑模板的要求。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连续纤维增强PVC的预浸料作为表面皮层以硬质发泡PVC为芯层的三层夹芯结构,来提高板材的强度和刚性。该结构虽然能够提高刚性,但由于PVC本身的特性耐热性较差仅耐到60~70℃,而混凝土在凝固是温度会达到80℃以上,造成板材的刚性急剧降低,造成涨模或开模的风险。
另外,现有技术中还采用PVC发泡为芯层以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为皮层的三层夹芯结构,虽然该结构材料的刚性和耐热性能够达到模板的使用要求,但由于皮层为热固性的材料,很难实现夹芯板材的回收利用,这就涉及到与我们的要求相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更好的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利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优异的抗冲击等性能,利用其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优异的抗冲击等性能,有效提高了PVC发泡夹芯模板的强度和刚性,同时提高了PVC发泡夹芯模板的耐温性,且可以实现PVC发泡夹芯模板有效的回收利用。
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所述模板包括上皮层、下皮层及位于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之间的芯层,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芯层采用PVC发泡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芯层与所述上皮层及所述下皮层之间均设有粘结层。
进一步地,所述PVC发泡材料的密度为0.35~0.85g/cm3
进一步地,所述芯层的厚度为3~50mm。
进一步地,所述芯层的厚度为6~30mm。
进一步地,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采用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长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或短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中玻璃纤维的重量含量为10~80%。
进一步地,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的厚度均为0.2~6mm。
进一步地,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的厚度均为0.4~3mm。
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层采用纤维织物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PVC发泡夹芯模板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PVC发泡夹芯模板采用由上皮层、芯层和下皮层构成的三明治夹芯结构,且上皮层和下皮层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其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优异的抗冲击等性能,有效提高了PVC发泡夹芯模板的强度和刚性,同时提高了PVC发泡夹芯模板的耐温性,且可以实现PVC发泡夹芯模板有效的回收利用;另外,由于PVC发泡材料成本较低,同时为阻燃材料,芯层采用PVC发泡材料可以很好的满足模板材料所要求的低成本和阻燃的要求。
(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PVC发泡夹芯模板在芯层的PVC发泡材料与皮层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间采用纤维织物作为粘结层,这种粘结方式具有非常好的耐水煮性,不开裂,有效提升了PVC发泡材料与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粘结性,能够使芯层与皮层成为一体而不发生剥离。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PVC发泡夹芯模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上皮层;
200-芯层;
300-下皮层;
400-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PVC发泡夹芯模板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PVC发泡夹芯模板的首选实施例。但是,PVC发泡夹芯模板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PVC发泡夹芯模板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所述模板包括上皮层100、下皮层300及位于所述上皮层100和所述下皮层300之间的芯层200,所述上皮层100和所述下皮层300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芯层200采用PVC发泡材料。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PVC发泡夹芯模板采用由上皮层100、芯层200和下皮层300构成的三明治夹芯结构,且上皮层100和下皮层300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其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优异的抗冲击等性能,有效提高了PVC发泡夹芯模板的强度和刚性,同时提高了PVC发泡夹芯模板的耐温性,且可以实现PVC发泡夹芯模板有效的回收利用。另外,由于PVC发泡材料成本较低,同时为阻燃材料,芯层200采用PVC发泡材料可以很好的满足模板材料所要求的低成本和阻燃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PVC发泡材料与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之间的粘结较差,因此,为增强芯层200与皮层之间的粘结性,使芯层200与皮层能够成为一体而不发生剥离,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所述芯层200与所述上皮层100及所述下皮层300之间均设有粘结层400。
优选地,所述粘结层400采用纤维织物材料。
上述纤维织物可以列举为有机纤维(如丙纶、涤纶和锦纶等)无纺布、有机纤维(如丙纶、涤纶和锦纶等)编织物、玻璃纤维土工布、玻璃纤维经编织物、玻璃纤维编织布或玻璃纤维毡等。本实用新型的粘结层400并不特别限定这些有机纤维或玻璃纤维织物等的编织方式。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芯层200的PVC发泡材料与皮层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间采用纤维织物作为粘结层400,这种粘结方式具有非常好的耐水煮性,不开裂,有效提升了PVC发泡材料与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粘结性,能够使芯层200与皮层成为一体而不发生剥离。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PVC发泡材料的密度为0.35~0.85g/cm3,如0.35g/cm3、0.40g/cm3、0.45g/cm3、0.50g/cm3、0.55g/cm3、0.60g/cm3、0.65g/cm3、0.70g/cm3、0.75g/cm3、0.80g/cm3或0.85g/cm3等。
优选地,所述芯层200采用PVC发泡材料的密度为0.45~0.75g/cm3,如0.45g/cm3、0.50g/cm3、0.55g/cm3、0.60g/cm3、0.65g/cm3、0.70g/cm3或0.75g/cm3等。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芯层200的厚度为3~50mm,如3mm、6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或50mm等。
优选地,所述芯层200的厚度为6~30mm,如6mm、8mm、10mm、12mm、15mm、20mm、25mm或30mm等。
优选地,所述上皮层100和所述下皮层300采用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长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或短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上述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采用混纤纱织物(如欧文斯科宁的)经加热熔融成型的织物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也可以采用通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单向预浸带经纵横(0/90°)复合的片材。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织物或0/90°复合片材的优点在于复合后的模板在0/90°方向具有同等的强度和刚性,有利于模板材料性能的均匀性。
上述长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为玻璃纤维毡增强聚丙烯板材(GMT)。长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纤维长度为7~10mm。
上述短纤维增强聚丙烯板材为短纤维增强的聚丙烯挤出板材。短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纤维长度小于1mm。
上述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长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LET-PP)或短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耐低温、抗疲劳等性能,与热固性片状模塑料相比,其具有可重复加工和再生利用的优点,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更加易于模压成型。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皮层100和所述下皮层300中玻璃纤维的重量含量为10~80%,如10%、20%、30%、40%、50%、60%、70%或80%等。
优选地,所述上皮层100和所述下皮层300中玻璃纤维的重量含量为10~80%,如30%、40%、50%或60%等。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皮层100和所述下皮层300的厚度均为0.2~6mm,如0.2mm、0.4mm、0.8mm、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5.5mm或6mm等。
优选地,所述上皮层100和所述下皮层300的厚度均为0.4~3mm,如0.4mm、0.8mm、1mm、1.5mm、2mm、2.5mm或3mm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芯层200的PVC发泡板与纤维织物的复合:
PVC发泡材料经螺杆挤出机加热熔融经挤出模头挤出,纤维织物从纤维织物卷引出与挤出的PVC发泡板一起进入到发泡定型模具中,通过发泡定型将PVC发泡板与纤维织物粘合在一起,经冷却辊冷却定型,横切设备切割,即可得到两面粘结有纤维织物的PVC发泡板。
步骤二、制造PVC发泡夹芯模板:
将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与表面粘结有纤维织物的PVC发泡板按照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PVC发泡板-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的三层夹芯的方式叠加,放置到设置温度高于聚丙烯熔点的平板压机中加热,使表面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的聚丙烯(PP)熔融,然后转移到冷却平板压机中冷却定型,即可得到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与PVC发泡板的夹芯模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PVC发泡夹芯模板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PVC发泡夹芯模板采用由上皮层100、芯层200和下皮层300构成的三明治夹芯结构,且上皮层100和下皮层300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其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优异的抗冲击等性能,有效提高了PVC发泡夹芯模板的强度和刚性,同时提高了PVC发泡夹芯模板的耐温性,且可以实现PVC发泡夹芯模板有效的回收利用;另外,由于PVC发泡材料成本较低,同时为阻燃材料,芯层200采用PVC发泡材料可以很好的满足模板材料所要求的低成本和阻燃的要求。
(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PVC发泡夹芯模板在芯层的PVC发泡材料与皮层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间采用纤维织物作为粘结层400,这种粘结方式具有非常好的耐水煮性,不开裂,有效提升了PVC发泡材料与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粘结性,能够使芯层200与皮层成为一体而不发生剥离。
尽管以上较多使用了表示结构的术语,例如“上皮层”、“芯层”、“粘结层”等,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包括上皮层、下皮层及位于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之间的芯层,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芯层采用PVC发泡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发泡夹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与所述上皮层及所述下皮层之间均设有粘结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发泡夹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发泡材料的密度为0.35~0.85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发泡夹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的厚度为3~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VC发泡夹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的厚度为6~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发泡夹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采用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长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或短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发泡夹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中玻璃纤维的重量含量为10~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发泡夹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的厚度均为0.2~6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VC发泡夹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的厚度均为0.4~3m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VC发泡夹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采用纤维织物材料。
CN201720753891.7U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 Active CN206856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3891.7U CN206856148U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3891.7U CN206856148U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56148U true CN206856148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28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53891.7U Active CN206856148U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5614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8027A (zh) * 2017-06-26 2017-09-05 江苏科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
CN110588129A (zh) * 2019-10-30 2019-12-20 陈竹 多层在线贴合式石塑板的生产系统
CN110748108A (zh) * 2019-10-30 2020-02-04 陈竹 多层在线贴合式石塑板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8027A (zh) * 2017-06-26 2017-09-05 江苏科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
CN110588129A (zh) * 2019-10-30 2019-12-20 陈竹 多层在线贴合式石塑板的生产系统
CN110748108A (zh) * 2019-10-30 2020-02-04 陈竹 多层在线贴合式石塑板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56148U (zh) 一种pvc发泡夹芯模板
CN102476475B (zh) 一种具有纤维增强热塑性蒙皮的蜂窝结构板材及制备方法
US10532537B2 (en) Sandwich structure, shaped product,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therefor
JP6407057B2 (ja) 熱可塑性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KR100814861B1 (ko) 열가소성 복합 판재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물품
KR101784534B1 (ko) 열가소성 복합재 및 이를 제조 및 이용하는 방법
CN104723631B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制造方法
CN107257820B (zh) 纤维增强的各向异性泡沫体
JP2014125532A5 (zh)
CN109311193B (zh) 组装纤维增强的泡沫
US20200316907A1 (en) Fibre-reinforced foam materials
CN217514710U (zh)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保温板
KR101417245B1 (ko) 함침성이 우수한 고강도 복합시트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고강도 복합시트 제조 방법
CN106867251B (zh) 一种预浸料及由其制备蜂窝芯的方法
RU2016120197A (ru) Непрерывно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профилей с конструкцией слоистого типа с пенонаполнителями и профиль, наполненный жесткой пеной
CN104325756A (zh) 一种笔记本外壳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10654B (zh) 一种高强度阻燃隔音隔热夹芯板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24703B1 (ko) 난연성 경량의 적층흡음시트
CN102296805B (zh) 可回收的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39245A (zh) 电子产品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14953644A (zh)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8665B (zh) 一种建筑模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5498228U (zh) 基于三聚氰胺泡绵与芳纶蜂窝的复合材料
CN103507279B (zh) 一种波纹中空板及其制作方法
KR100933929B1 (ko) 물탱크 제조용 열가소성 성형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물탱크용 패널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