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2475U - 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32475U
CN206832475U CN201720506259.2U CN201720506259U CN206832475U CN 206832475 U CN206832475 U CN 206832475U CN 201720506259 U CN201720506259 U CN 201720506259U CN 206832475 U CN206832475 U CN 206832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frame
tail
compartment
tes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062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lextronics Managemen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lextronics Manage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lextronics Management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Flextronics Manage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062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32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32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324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机架、模拟车厢和模拟尾门;机架包括平台、平台上安装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丝杠以及平台上方的横梁;模拟车厢为垂直和水平两个口字形框架交接组成的L形框体,其底梁通过厢体铰链与横梁连接,其底架通过升降铰链与丝杠连接,其厢框上还有格挡,格挡上有垂直安装的挑板,挑板在其框体内部一侧的端头上安装有能够伸缩撑顶的撑杆;模拟尾门为上梁、中梁和下梁及两侧门柱围成的日字形框架,上梁通过门轴铰链与厢梁连接,中梁放置有配重砝码且能在日字形框架内移动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门柱上,门柱的外侧与撑杆的端头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模拟汽车背掀式尾门开阖、悬停等运行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属于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不同类型的汽车越来越多,消费者对汽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包括了对车门的开关性能、开启角度、启闭力矩、坡道开阖能力以及安全性能等多项指标的要求。
许多车辆的尾门采用背掀方式开启,即车辆尾门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车辆尾部厢体的厢梁上,两侧通过撑杆与车厢两侧的厢框连接。通过撑杆的伸缩,掀开或关闭尾门,并进一步通过尾门下端的锁头,与安装在车厢底部底架上的锁体配合将尾门锁住。
采用背掀式尾门的车辆,因其尾门特殊的启闭方式受到驻车地顶部高度、驻车地面坡度等的影响,必须考虑尾门掀起后的最大开启及尾门开启后能够悬停的角度,以便保证车辆尾门以及车辆本身的安全,同时满足尾门启闭方便、快捷的要求;此外,尾门本身的重量、重心以及撑杆的伸缩力等等因素,也影响着尾门的启闭。
另外,如果尾门采用自动关闭模式,那么,还要考虑关闭尾门时,撑杆所需达到的最小拉力;同时,若尾门关闭时,有操作者的肢体在门下,为保证安全,撑杆输出的最大关门拉力不能超过肢体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
上述各项,都是采用背掀式尾门的车辆设计时必须考虑并兼顾到的。
但是,现有技术中,在车辆背掀式尾门没有实际制作出来之前,尚无办法获取这些数据。因此,无法为车辆背掀式尾门的先期设计提供客观、真实的参考依据,只能先制作背掀式尾门实体,然后在特定的装置上进行相关数据的测定,然后再运用于尾门实体的调整、修改中,费时费力,也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以达到模拟汽车背掀式尾门工作状态、获取相关试验数据、为汽车背掀式尾门的先期设计提供相应参考数据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这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模拟车厢和模拟尾门;
所述机架包括一个平台、平台上安装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丝杠以及平台上方的横梁;
所述模拟车厢为垂直和水平两个口字形框架交接组成的L形框体,垂直口字形框架的顶部为厢梁,两侧为厢框,与水平口字形框架交接的为底梁,水平口字形框架中与底梁垂直的是底框,与底梁平行的是底架,所述底梁通过厢体铰链与横梁连接,所述底架通过升降铰链与丝杠连接,所述厢框上还有格挡,格挡上有垂直安装的挑板,所述挑板其在框体内部一侧的端头上安装有能够伸缩撑顶的撑杆;
所述模拟尾门为上梁、中梁和下梁及两侧门柱围成的日字形框架,所述上梁通过门轴铰链与厢梁连接,所述门柱的外侧与所述撑杆的端头连接,所述中梁放置有配重砝码且能在日字形框架内移动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门柱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平台为框架式平台,所述丝杠包括丝杠螺母和丝杠螺杆,丝杠螺母与电机的机轴连接,丝杠螺杆的端头与升降铰链连接,丝杠螺母通过电机的驱动能够进行顺/反时针旋转并带动丝杠螺杆在横梁一侧作垂直于平台的上/下运动并进一步通过升降铰链带动模拟车厢以厢体铰链为轴作前/后倾运动,所述底架前还平行设置一锁体安装架,锁体安装架上安装有锁体安装板,所述底框上还垂直安装有与所述厢框平行的辅框,所述辅框与厢框之间通过格挡连接,所述下梁其下部还安装有与锁体安装板匹配的U形锁头安装架。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挑板可以在其安装的格挡上进行前后、左右移动,并可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其在格挡上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平台还安装有用于模拟车厢前/后倾斜的导轨,所述导轨下部与平台垂直,上部呈弧形弯曲,所述底框上固定有滑动螺栓,所述滑动螺栓能沿导轨滑动且能通过螺母固定其在导轨上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配重砝码通过砝码架放置在中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砝码架包括托板和托板两侧与之垂直连接的挡板且通过挡板固定在中梁上,中梁与托板之间还设有砝码杆,配重砝码套置在所述砝码杆上。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板能在两片挡板间上下移动,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两片挡板上。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锁体安装架上还设置有缓冲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缓冲器包括套管,套管内设置有弹簧,弹簧顶端设置有能够随弹簧伸缩的顶头。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平台以横梁为界,在其丝杠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以存放配重砝码的砝码座,所述砝码座由固定在平台上的底板和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的串杆组成。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平台其底部安装有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设置有制止其运动的制动器。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上述任意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中,所述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加固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和显著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通过机架、模拟车厢和模拟尾门的组合,可以模拟出设定重量、重心的汽车背掀式尾门在不同驻车地的开阖、悬停等运行情况,在尚无实体之前即可测定其启闭状况、开启角度、掀开力矩、最小和最大锁门拉力等数据以及相应的开阖轨迹等相关技术参数,为汽车背掀式尾门的设计提供必要和可信的参考依据,以此研究所要设计的汽车背掀式尾门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使设计者能够方便地优化其设计方案并缩短研发周期、节省研发费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不仅能够真实模拟不同车型背掀式尾门在正常驻车时的开阖、悬停等的运行情况,还能模拟出车辆在上下坡道上驻车时尾门的掀开、闭合等工作状况,具有模拟真实、操作便捷、可靠和安全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坚固结实,重量轻,安装、搬运、调整简单快捷,操作、使用安全方便,能够满足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测试多方面、多维度的要求,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机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模拟车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模拟尾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砝码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缓冲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
11-平台,12-电机,13-丝杠、131-丝杠螺母、132-丝杠螺杆,14-横梁,15-砝码座、151- 底板、152-串杆152,16-导轨,17-滚轮,18-制动器,19-加固杆;
2-模拟车厢;
21-厢梁,22-厢框,23-底梁、231-厢体铰链,24-底框、241-滑动螺栓,25-底架、251- 升降铰链、252-锁体安装架、253-锁体安装板,26-撑杆,27-格挡、271-挑板,28-辅框,29- 缓冲器、291-套管、292-弹簧、293-顶头;
3-模拟尾门;
31-上梁,32-中梁,33-下梁,34-门柱,35-门轴铰链,36-配重砝码,37-锁头安装架, 38-砝码架、381-托板、382-挡板、383-砝码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后视结构示意图所示:
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机架1、模拟车厢2、模拟尾门3;
如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机架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
所述机架1包括一个平台11、平台11上安装的电机12、与电机12连接的丝杠13以及平台11上方的横梁14;
如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模拟车厢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
所述模拟车厢2为垂直和水平两个口字形框架交接组成的L形框体,垂直口字形框架的顶部为厢梁21,两侧为厢框22,与水平口字形框架交接的为底梁23,水平口字形框架中与底梁23垂直的是底框24,与底梁23平行的是底架25;结合图2可以看到,所述底梁23通过厢体铰链231与横梁14连接;结合图3可以看到,所述底架25通过升降铰链251与丝杠 13连接;所述厢框22上还有格挡27,格挡27上有垂直安装的挑板271;结合图1可以看到,所述挑板271其在框体内部一侧的端头上安装有能够伸缩撑顶的撑杆26;
如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模拟尾门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
所述模拟尾门3包括由上梁31、中梁32和下梁33及两侧门柱34围成的日字形框架;结合图1可以看到,所述上梁31通过门轴铰链35与厢梁21连接,所述门柱34的外侧与所述撑杆26的端头连接;所述中梁32放置有配重砝码36且能在日字形框架内移动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门柱34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机架1的平台11如图3所示为框架式平台,所述丝杠13包括丝杠螺母131和丝杠螺杆132,丝杠螺母131与电机12的机轴连接,丝杠螺杆132的端头与升降铰链251连接,丝杠螺母131通过电机12的驱动能够进行顺/反时针旋转并带动丝杠螺杆132在横梁14一侧作垂直于平台11的上/下运动并进一步通过升降铰链251带动模拟车厢2以厢体铰链231为轴作前/后倾运动;结合图1与图4可以看到,所述模拟车厢2的底架25前还平行设置一锁体安装架252,锁体安装架252上安装有锁体安装板253;如图4所示,所述底框24上还垂直安装有与所述厢框22平行的辅框28,所述辅框28与厢框22之间通过格挡27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模拟尾门3的下梁33下还安装有与锁体安装板253匹配的U形锁头安装架3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使用时,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在所述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的模拟车厢2及模拟尾门3上安装好设计时选定的汽车背掀式尾门锁体和锁头;
b)根据设定的汽车背掀式尾门重量、重心数据,在所述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的中梁32上加载配重砝码36,使模拟尾门3与配重砝码36等的总重量等于设定的汽车背掀式尾门重量;
c)通过调节中梁32在日字形框架内的位置来调整模拟汽车背掀式尾门的重心位置,使之符合设定要求,然后通过螺栓螺母将中梁32固定在门柱34相应的位置上;
d)根据测试需要,在所述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上安装好相应的检测装置、记录仪器等;
e)启动撑杆26,通过撑杆26的伸缩,模拟并测定设定汽车背掀式尾门的启闭状况、开启角度、掀开力矩、最小和最大锁门拉力等数据;
f)启动电机12,通过电机12的正/反转,驱动丝杠螺母131进行顺/反时针旋转并带动丝杠螺杆132在横梁14一侧作垂直于平台11的上/下运动,使得与丝杠螺杆132端部通过升降铰链251连接的底架25同时进行上/下运动,使模拟车厢2以厢体铰链231为轴产生前/后倾斜,模拟出车辆在坡道驻车时的车厢状态;
在确定了模拟车厢2的倾斜角度之后,依上述步骤e)测定出模拟车厢2倾斜一定角度后的尾门启闭状况、开启角度、掀开力矩、最小和最大锁门拉力等数据,满足汽车背掀式尾门的设计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机架1、模拟车厢2和模拟尾门3的组合,可以模拟出设定重量、重心的汽车背掀式尾门在不同驻车地的开阖、悬停等运行情况,在尚无实体之前即可测定其启闭状况、开启角度、掀开力矩、最小和最大锁门拉力等数据以及相应的开阖轨迹等相关技术参数,为汽车背掀式尾门的设计提供必要和可信的参考依据,以此研究所要设计的汽车背掀式尾门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使设计者能够方便地优化其设计方案并缩短研发周期、节省研发费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不仅能够真实模拟不同车型背掀式尾门在正常驻车时的开阖、悬停等的运行情况,还能模拟出车辆在上下坡道上驻车时尾门的掀开、闭合等工作状况,具有模拟真实、操作便捷、可靠和安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坚固结实,重量轻,安装、搬运、调整简单快捷,操作、使用安全方便,能够满足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测试多方面、多维度的要求,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4所示,所述挑板271可以在其安装的格挡28 上进行前后、左右移动,并可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其在格挡28上的位置。
如此改进,可以进一步模拟撑杆26安装在车厢框架不同位置时,汽车背掀式尾门开阖时的各种状况。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如图1、2所示,所述平台11上安装有用于模拟车厢2前/后倾斜的导轨16,所述导轨16下部与平台11垂直,上部呈弧形弯曲,所述底框24上固定有滑动螺栓241,所述滑动螺栓241能沿导轨16滑动且能通过螺母固定其在导轨16上的位置。
如此改进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在模拟车辆坡道驻车时,模拟车厢2的倾斜过程变得更加平稳、倾斜角度更加精确可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配重砝码36通过砝码架38放置在中梁32 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砝码架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
所述砝码架38包括托板381和托板381两侧与之垂直连接的挡板382且通过挡板382固定在中梁32上,中梁32与托板381之间还设有砝码杆383,配重砝码36套置在砝码杆383 上。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板381能在两片挡板382间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两片挡板382上。
通过上述改进,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不仅配重砝码36的放置更加方便,也更加安全,配重砝码36不会因为测试过程中装置的运动而产生移动影响模拟结果;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砝码架38还可以进一步调整模拟尾门3在其垂直方向上的重心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如图4所示,在锁体安装架252上还设置有缓冲器2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缓冲器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
所述缓冲器29包括套管291,套管291内设置有弹簧292,弹簧292顶端设置有能够随弹簧292伸缩的顶头293。
通过在锁体安装架252上设置缓冲器29,可以进一步模拟汽车背掀式尾门与车厢间有密封条时尾门的开阖情况;进一步地,通过调节缓冲器内部弹簧的弹性,可以更加确切地模拟不同密封条的弹性阻力,从而获取更加准确的模拟试验数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平台11以横梁14为界,在其丝杠13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以存放配重砝码36的砝码座15,所述砝码座15由固定在平台11上的底板151和垂直固定在底板151上的串杆152组成。
通过这样的改进,一方面,可将暂时不需要放置在模拟尾门3上的配重砝码36寄放于此,另一方面,也可作为本实用新型平台11上的压重器,使得本实用新型运行更加平稳。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平台11其底部安装有滚轮 17。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滚轮17设置有制止其运动的制动器18。
显然,这样的改进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移动更加方便、快捷;而加装了制动器18后,则进一步提高了其安全性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如图2、3、5所示,上述任意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中,所述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加固杆19。
这样的改进,无疑能够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提高其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可以模拟出设定重量、重心的汽车背掀式尾门在不同驻车地的运行情况,测定其启闭状况、开启角度、掀开力矩、最小和最大锁门拉力等数据,满足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测试多方面、多维度的要求,为汽车背掀式尾门的设计提供必要和可信的参考依据,使设计者能够方便地优化其设计方案并缩短研发周期、节省研发费用,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最后,有必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做出的非本质改进和调整,均属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模拟车厢(2)、模拟尾门(3);
所述机架(1)包括一个平台(11)、平台(11)上安装的电机(12)、与电机(12)连接的丝杠(13)以及平台(11)上方的横梁(14);
所述模拟车厢(2)为垂直和水平两个口字形框架交接组成的L形框体,垂直口字形框架的顶部为厢梁(21),两侧为厢框(22),与水平口字形框架交接的为底梁(23),水平口字形框架中与底梁(23)垂直的是底框(24),与底梁(23)平行的是底架(25),所述底梁(23)通过厢体铰链(231)与横梁(14)连接,所述底架(25)通过升降铰链(251)与丝杠(13)连接,所述厢框(22)上还有格挡(27),格挡(27)上有垂直安装的挑板(271),所述挑板(271)其在框体内部一侧的端头上安装有能够伸缩撑顶的撑杆(26);
所述模拟尾门(3)为上梁(31)、中梁(32)和下梁(33)及两侧门柱(34)围成的日字形框架,所述上梁(31)通过门轴铰链(35)与厢梁(21)连接,所述门柱(34)的外侧与所述撑杆(26)的端头连接,所述中梁(32)放置有配重砝码(36)且能在日字形框架内移动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门柱(3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1)为框架式平台,所述丝杠(13)包括丝杠螺母(131)和丝杠螺杆(132),丝杠螺母(131)与电机(12)的机轴连接,丝杠螺杆(132)的端头与升降铰链(251)连接,丝杠螺母(131)通过电机(12)的驱动能够进行顺/反时针旋转并带动丝杠螺杆(132)在横梁(14)一侧作垂直于平台(11)的上/下运动、并通过升降铰链(251)带动模拟车厢(2)以厢体铰链(231)为轴作前/后倾运动;所述底架(25)前还平行设置一锁体安装架(252),锁体安装架(252)上安装有锁体安装板(253),所述底框(24)上还垂直安装有与所述厢框(22)平行的辅框(28),所述辅框(28)与厢框(22)之间通过格挡(27)连接;所述下梁(33)其下部还安装有与锁体安装板(253)匹配的U形锁头安装架(3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板(271)可以在其安装的格挡(27)上进行前后、左右移动,并可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其在格挡(27)上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1)上还安装有用于模拟车厢(2)前/后倾斜的导轨(16),所述导轨(16)下部与平台(11)垂直,上部呈弧形弯曲,所述底框24上固定有滑动螺栓(241),所述滑动螺栓(241)能沿导轨(16)滑动且能通过螺母固定其在导轨(16)上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砝码(36)通过砝码架(38)放置在中梁(32)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砝码架(38)包括托板(381)和托板(381)两侧与之垂直连接的挡板(382)且通过挡板(382)固定在中梁(32)上,中梁(32)与托板(381)之间还设有砝码杆(383),配重砝码(36)套置在所述砝码杆(383)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81)能在两片挡板(382)间上下移动,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两片挡板(382)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安装架(252)上还设置有缓冲器(29)。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29)包括套管(291),所述套管(291)内设置有弹簧(292),弹簧(292)顶端设置有能够随弹簧(292)伸缩的顶头(29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1)以横梁(14)为界,在其丝杠(13)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以存放配重砝码(36)的砝码座(15),所述砝码座(15)由固定在平台(11)上的底板(151)和垂直固定在底板(151)上的串杆(152)组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1)其底部安装有滚轮(17)。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7)设置有制止其运动的制动器(18)。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加固杆(19)。
CN201720506259.2U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32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6259.2U CN206832475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6259.2U CN206832475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32475U true CN206832475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0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0625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32475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324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8510A (zh) * 2019-06-25 2019-08-30 佛山智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背掀机构重力特性等效模拟方法
CN110196159A (zh) * 2019-06-25 2019-09-03 佛山智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背掀机构驱动系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8510A (zh) * 2019-06-25 2019-08-30 佛山智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背掀机构重力特性等效模拟方法
CN110196159A (zh) * 2019-06-25 2019-09-03 佛山智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背掀机构驱动系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10188510B (zh) * 2019-06-25 2023-04-18 佛山智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背掀机构重力特性等效模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9207U (zh) 高强度汽车维修翻转平台
CN205175701U (zh) 一种汽车白车身碰撞试验用移动台车
CN209369442U (zh) 面向室内外的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
CN206832475U (zh) 一种汽车背掀式尾门模拟试验装置
NZ204071A (en) Pavement testing apparatus
CN202966063U (zh) 厢式救援车升降门
CN104691399B (zh) 移动式汽车维修保养工程车
CN209459911U (zh) 一种车门加强结构性能检测装置
CN20908134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抬升装置
CN203998198U (zh) 用于垂直提升和水平输送的底开门料车装置
CN106245963A (zh) 一种新型立体车库
CN206107367U (zh) 汽车尾板
CN208868850U (zh) 一种用于钢箱梁内人工助力沿固定轨道运作的检查小车
CN114604722A (zh) 汽车电梯用带缓冲的层门防撞阻挡装置及汽车电梯
CN211596348U (zh) 一种抢险救援高速轻型架桥车
CN11264430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平台
CN20924259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可调节的抬升装置
CN204567419U (zh) 可自动折叠的货车篷布
CN206901368U (zh) 一种钢结构用快速装车装置
CN205691310U (zh) 电动三轮车的车架前叉组合件冲击强度试验机
CN211115049U (zh) 载车板传动提升装置
CN108466986A (zh) 一种工作平台可以横向移动的桅柱式高空作业车
CN215726693U (zh) 碰撞车
CN219194122U (zh) 一种便于维修维护的轿厢电梯
CN204663090U (zh) 自平衡后悬式升降横移停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