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5883U - 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5883U
CN206815883U CN201720756871.5U CN201720756871U CN206815883U CN 206815883 U CN206815883 U CN 206815883U CN 201720756871 U CN201720756871 U CN 201720756871U CN 206815883 U CN206815883 U CN 206815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preset
floor slab
composite beam
laminated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568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文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07568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5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5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58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包括用来支撑的工字钢结构的支撑条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设有用来夹持支撑条的夹块,所述支撑条包括条形横板垂直设置在条形横板两侧且相互平行的条形竖板,所述一侧条形竖板靠近条形横板一侧设有通槽;所述夹块上设有与带有通槽的条形竖板相适应的滑槽,所述滑槽设有与通槽相适应的凸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新型的可拆卸结构不仅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撑效果,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且能够反复多次回收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在搭设好预制的双面叠合楼板和叠合梁后,需要使用支撑装置将楼板和梁进行竖向临时加固,避免因楼板或者梁的挠度过大,引起楼板穿孔或出现裂纹。而所述的临时加固是在楼板铺设好钢筋后,在房屋的纵向方向上靠中间位置对现浇楼板进行支撑。
现在施工中常常因为没有固定的支撑装置,一般会就地取材或者现场加工,根据楼板或梁的高度进行搭设一种固定长度的杆状结构,一旦到达一定时间便会拆除丢弃,不仅增加了使用和制造成本,而且其结构强度不稳定,一旦现场加工时人为操作不当,可能使整个支撑装置不能起到较好的支撑加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不能反复多次利用且不能够根据具体使用环境提供较好支撑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新型的可拆卸结构不仅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撑效果、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且能够反复多次回收利用的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包括用来支撑的工字钢结构的支撑条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设有用来夹持支撑条的夹块,所述支撑条包括条形横板垂直设置在条形横板两侧且相互平行的条形竖板,所述一侧条形竖板靠近条形横板一侧设有通槽;所述夹块上设有与带有通槽的条形竖板相适应的滑槽,所述滑槽设有与通槽相适应的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首先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部分,用来贴合楼板或梁的支撑条和用来固定支撑条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条没有设置通槽的一侧条形竖板贴合在楼板或梁的表面,而支撑杆通过夹块夹持在另一侧带有通槽的条形竖板上,且所述夹块能够从支撑条一侧套接在条形竖板上且能够沿条形竖板进行滑动,以便调整支撑杆的支撑位置。而在支撑条上可等距设有多个支撑杆,以便提供较好的支撑效果。所述的滑槽与凸块的配合能够防止支撑条向一侧倾斜时凸块不能够提供侧向的支撑力,而凸块能够夹持固定住支撑条并将受力传递到支撑杆上。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包括相互套接的伸缩杆和套杆,所述伸缩杆上竖向等距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配合有用来固定伸缩杆伸缩长度的A螺杆。现在对支撑杆进行优化,所述的支撑杆优化为可伸缩的结构,通过伸缩杆在套杆内滑动,从而能够调整支撑条的水平高度,而遇到斜向设置的楼板表面或梁,能够通过设置多点不同高度的支撑杆来使支撑条保持斜向放置,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楼板并提供较好的支撑效果。而一旦将伸缩杆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时,便将A螺杆插入对应的通孔内,使得伸缩杆不会回落到套杆内;再通过增设垫块的方式来调节套杆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以便支撑杆能够抵住支撑条。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上还套接有分体式套筒,所述A螺杆从分体式套筒一侧穿入并插入任一通孔内并从分体式套筒的另一端穿出,A螺杆穿出分体式套筒一端设有用来夹紧分体式套筒的螺母。原方案中采用A螺杆贯穿整个通孔,通过A螺杆与套杆上部开口边沿的接触来提供阻挡限位的效果。而现将其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分体式套筒包括两个相同尺寸结构且能够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套筒结构的弧形片状结构,分体式套筒的内径小于等于伸缩杆的外径,从而提供较好的夹持效果。而分体式套筒下部直径增大,使得分体式套筒内部形成一个环形面,而直径增大部分的内径正好等于套杆的外径,以便套接在套杆外侧,而所述的环形面又能够与套杆开口边沿贴合,从而提供较好的竖向支撑力,又能够避免A螺杆与套杆接触面积过小压强较大使得部件损坏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套杆下部设有用来固定的三脚架。
进一步地,所述三脚架包括固定在套杆上的主杆和设置在主杆上的A弧形片和B弧形片,所述A弧形片上固定有三根支腿,B弧形片上设有分别单独连接三根支腿的支杆,每根支腿底部均设有底座。现在对三脚架进行优化限定,所述的支腿为等圆形角分布,其水平面夹角为120°,而竖直面夹角相同,避免提供较好的支撑效果。因为每条支腿的上端固定在A弧形片上,然后通过连接的支杆进行加固,以便达到较好的稳定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主杆两端均设有套接在套杆上双耳紧箍。通过两个双耳紧箍结构夹持住套杆,使得主杆的轴线能够与套杆的轴线保持平行,而且可拆卸的结构设计便于拆卸移动和架设,也为后期的维护和更换提供便利。
进一步地,所述夹块底部设有四爪固定盘,所述四转固定盘中部与伸缩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带有通槽的条形竖板上设有螺孔,所述凸块上设有与螺孔螺纹配合的B螺杆。所述夹块通过与支撑条之间的摩擦力来避免相对滑动,但所受外力超过静摩擦力极限,则会出现位移滑动的危险,通过B螺杆的固定能够将夹块固定在支撑条的合适位置,避免夹块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较小,通过可拆卸的结构设计能够快速的组装和拆卸,以便多次利用;通过夹块与支撑条的配合,不仅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撑效果,而且便于安装;通过外置的三脚架来加强支撑杆的稳定性,而且通过可拆卸的双耳紧箍结构能够便于三脚架的拆卸和更换。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条和夹块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脚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条,101—条形横板,102—条形竖板,103—通槽,2—支撑杆,201—伸缩杆,202—套杆,203—通孔,204—A螺杆,3—夹块,4—分体式套筒,5—螺母,6—三脚架,601—主杆,602—A弧形片,603—B弧形片,604—支腿,605—支杆,606—双耳紧箍,7—四爪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包括用来支撑的工字钢结构的支撑条1和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一端设有用来夹持支撑条1的夹块3,所述的支撑条1没有设置通槽103的一侧条形竖板102贴合在楼板或梁的表面,而支撑杆2通过夹块3夹持在另一侧带有通槽103的条形竖板102上,且所述夹块3能够从支撑条1一侧套接在条形竖板102上且能够沿条形竖板102进行滑动,以便调整支撑杆2的支撑位置。而在支撑条1上可等距设有多个支撑杆2,以便提供较好的支撑效果。所述支撑条1包括条形横板101垂直设置在条形横板101两侧且相互平行的条形竖板102,所述一侧条形竖板102靠近条形横板101一侧设有通槽103;所述夹块3上设有与带有通槽103的条形竖板102相适应的滑槽,所述滑槽设有与通槽103相适应的凸块。而在支撑条1上可等距设有多个支撑杆2,以便提供较好的支撑效果。所述的滑槽与凸块的配合能够防止支撑条1向一侧倾斜时凸块不能够提供侧向的支撑力,而凸块能够夹持固定住支撑条1并将受力传递到支撑杆2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支撑杆2包括相互套接的伸缩杆201和套杆202,所述伸缩杆201上竖向等距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孔203,所述通孔203配合有用来固定伸缩杆201伸缩长度的A螺杆204。现在对支撑杆2进行优化,所述的支撑杆2优化为可伸缩的结构,通过伸缩杆201在套杆202内滑动,从而能够调整支撑条1的水平高度,而遇到斜向设置的楼板表面或梁,能够通过设置多点不同高度的支撑杆2来使支撑条1保持斜向放置,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楼板并提供较好的支撑效果。而一旦将伸缩杆201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时,便将A螺杆204插入对应的通孔203内,使得伸缩杆201不会回落到套杆202内;再通过增设垫块的方式来调节套杆202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以便支撑杆2能够抵住支撑条1。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伸缩杆201上还套接有分体式套筒4,所述A螺杆204从分体式套筒4一侧穿入并插入任一通孔203内并从分体式套筒4的另一端穿出,A螺杆204穿出分体式套筒4一端设有用来夹紧分体式套筒4的螺母5。原方案中采用A螺杆204贯穿整个通孔203,通过A螺杆204与套杆202上部开口边沿的接触来提供阻挡限位的效果。而现将其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分体式套筒4包括两个相同尺寸结构且能够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套筒结构的弧形片状结构,分体式套筒4的内径小于等于伸缩杆201的外径,从而提供较好的夹持效果。而分体式套筒4下部直径增大,使得分体式套筒4内部形成一个环形面,而直径增大部分的内径正好等于套杆202的外径,以便套接在套杆202外侧,而所述的环形面又能够与套杆202开口边沿贴合,从而提供较好的竖向支撑力,又能够避免A螺杆204与套杆202接触面积过小压强较大使得部件损坏的问题发生。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套杆202下部设有用来固定的三脚架6。所述三脚架6包括固定在套杆202上的主杆601和设置在主杆601上的A弧形片602和B弧形片603,所述A弧形片602上固定有三根支腿604,B弧形片603上设有分别单独连接三根支腿604的支杆605,每根支腿604底部均设有底座。现在对三脚架6进行优化限定,所述的支腿604为等圆形角分布,其水平面夹角为120°,而竖直面夹角相同,避免提供较好的支撑效果。因为每条支腿604的上端固定在A弧形片602上,然后通过连接的支杆605进行加固,以便达到较好的稳定效果。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主杆601两端均设有套接在套杆202上双耳紧箍606。通过两个双耳紧箍606结构夹持住套杆202,使得主杆601的轴线能够与套杆202的轴线保持平行,而且可拆卸的结构设计便于拆卸移动和架设,也为后期的维护和更换提供便利。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夹块3底部设有四爪固定盘7,所述四转固定盘中部与伸缩杆201连接。所述带有通槽103的条形竖板102上设有螺孔,所述凸块上设有与螺孔螺纹配合的B螺杆。所述夹块3通过与支撑条1之间的摩擦力来避免相对滑动,但所受外力超过静摩擦力极限,则会出现位移滑动的危险,通过B螺杆的固定能够将夹块3固定在支撑条1的合适位置,避免夹块3的滑动。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包括用来支撑的工字钢结构的支撑条(1)和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一端设有用来夹持支撑条(1)的夹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1)包括条形横板(101)垂直设置在条形横板(101)两侧且相互平行的条形竖板(102),所述一侧条形竖板(102)靠近条形横板(101)一侧设有通槽(103);所述夹块(3)上设有与带有通槽(103)的条形竖板(102)相适应的滑槽(301),所述滑槽(301)设有与通槽(103)相适应的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包括相互套接的伸缩杆(201)和套杆(202),所述伸缩杆(201)上竖向等距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孔(203),所述通孔(203)配合有用来固定伸缩杆(201)伸缩长度的A螺杆(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01)上还套接有分体式套筒(4),所述A螺杆(204)从分体式套筒(4)一侧穿入并插入任一通孔(203)内并从分体式套筒(4)的另一端穿出,A螺杆(204)穿出分体式套筒(4)一端设有用来夹紧分体式套筒(4)的螺母(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202)下部设有用来固定的三脚架(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架(6)包括固定在套杆(202)上的主杆(601)和设置在主杆(601)上的A弧形片(602)和B弧形片(603),所述A弧形片(602)上固定有三根支腿(604),B弧形片(603)上设有分别单独连接三根支腿(604)的支杆(605),每根支腿(604)底部均设有底座(6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601)两端均设有套接在套杆(202)上双耳紧箍(606)。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或6所述的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3)底部设有四爪固定盘(7),所述四爪固定盘(7)中部与伸缩杆(20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或6所述的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通槽(103)的条形竖板(102)上设有螺孔,所述凸块(3)上设有与螺孔螺纹配合的B螺杆。
CN201720756871.5U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5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6871.5U CN206815883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6871.5U CN206815883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5883U true CN206815883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62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5687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5883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58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8988A (zh) * 2018-12-28 2019-03-26 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调整式支撑装置
CN114482623A (zh) * 2022-03-03 2022-05-13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横梁专用顶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8988A (zh) * 2018-12-28 2019-03-26 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调整式支撑装置
CN109518988B (zh) * 2018-12-28 2024-01-23 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调整式支撑装置
CN114482623A (zh) * 2022-03-03 2022-05-13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横梁专用顶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7155745A (ja) 産業用機械結合要素のための位置決めシステム
CN206815883U (zh) 一种预置双面叠合楼板与叠合梁安装支撑体条
CN104018675B (zh) 一种剪力墙混凝土模板的施工方法
CN208122301U (zh) 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
CN207277817U (zh) 模板支架架体连接结构
JP2005022819A (ja) タワークレーン支持装置
JP5328537B2 (ja) 鋼板ブロック反転装置および鋼板ブロック反転方法
CN211474147U (zh) 一种临时支撑的稳定型钢结构
CN103334628B (zh) 一种便携式升降式通信塔
CN209722744U (zh) 一种用于钢箱梁拼装的支撑结构体系
CN204252144U (zh) 开挖作业坑防塌方装置
KR101440035B1 (ko) 접이식 테이블
EP2644557A1 (en) Crane using support structure
CN103343641B (zh) 一种便携式升降信号塔
CN210067436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楼层板施工的支模架
KR20100033786A (ko) 동바리 부재간 접이식 결합구조 및 접이식 다중 동바리
CN203112404U (zh) 便携组立式三脚架
CN215293863U (zh) 一种钢岔管拼装底座装置
CN109896450A (zh) 一种电缆沟专用滑轮施工装置及工法
CN110748772A (zh) 一种大屏显示器的升降底座
CN103334629B (zh) 一种便携式单管塔
CN219887511U (zh) 一种电梯井钢平台
CN219489328U (zh) 防屈曲约束支撑杆件吊装装置
CN217232782U (zh) 一种梁筋绑扎吊架工具
CN219408926U (zh) 一种快速拆卸撬装设备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