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1311U - 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1311U
CN206811311U CN201720528368.4U CN201720528368U CN206811311U CN 206811311 U CN206811311 U CN 206811311U CN 201720528368 U CN201720528368 U CN 201720528368U CN 206811311 U CN206811311 U CN 206811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power battery
plate
station
pol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283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玉东
尹德生
赵浩然
孙毅
张伟
王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LORY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LORY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LORY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LORY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283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1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1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131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其设有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及激光焊接头,其中,第一、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分别包括用于传送动力电池盖板及极片的同步驱动系统,沿着同步驱动系统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极片上料工位、激光焊接工位及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所述激光焊接头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的激光焊接工位之间,用于对位于两激光焊接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进行激光焊接。本实用新型方便检修、激光焊接头利用率高、能同时焊接两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

Description

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焊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方形动力电池的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之间主要采用激光焊接方式连接。在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的激光焊接方式为单工位焊接系统焊接,具有如下缺失:其一、只要单工位焊接系统的某一装置模块出现问题,或者需要对单工位焊接系统进行检修时,整个单工位焊接系统都得停下,影响生产进度;其二、激光焊接头每焊接完前一组动力电池盖板极片之后,都要等待后一组动力电池盖板极片到达焊接位置后,才能对后一组动力电池盖板极片进行焊接,其等待时间通常在15~30秒之间,而激光焊接头价格昂贵,造成了激光焊接头的利用率过低的问题,难以提高焊接产能;其三、当需要焊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时,不能同时进行激光焊接,只能焊接完一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后,再焊接另一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
中国专利201620042093.9公开了一种双工位软包装锂电池模组极耳焊接生产线,该专利包括倍数链输送系统,所述倍数链输送系统的两端端部均设有夹具升降机构,所述倍数链输送系统的中部从右至左依次设有电芯极耳整理工位、视觉系统测量极耳位置工位、第一激光焊接工位和第二激光焊接工位,所述电芯极耳整理工位和右侧的夹具升降机构之间从右至左依次留有第一电池上线工位和第二电池上线工位。该双工位软包装锂电池模组极耳焊接生产线通过设计第二电池上线工位和第一电池上线工位,提高了流水线的效率;通过设置第一激光焊接工位和第二激光焊接工位,使得焊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更精密的焊接提供了条件。但是,该专利是一个激光焊接头对应一个激光焊接工位,激光焊接头的利用率仍然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检修、激光焊接头利用率高、能同时焊接两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的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包括:
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包括用于传送动力电池盖板及极片的第一同步驱动系统,沿着第一同步驱动系统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上动力电池盖板的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用于上极片的第一极片上料工位、用于焊接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的第一激光焊接工位及用于下盖板焊接成品的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
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包括用于传送动力电池盖板及极片的第二同步驱动系统,沿着第二同步驱动系统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上动力电池盖板的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用于上极片的第二极片上料工位、用于焊接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的第二激光焊接工位及用于下盖板焊接成品的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
及激光焊接头,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激光焊接工位及第二激光焊接工位之间,用于对位于第一激光焊接工位及第二激光焊接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进行激光焊接。
优选地,对应于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设置有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料盘及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料盘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动力电池盖板,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料盘中的动力电池盖板传送至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上;对应于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设置有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料盘及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所述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料盘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动力电池盖板,所述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料盘中的动力电池盖板传送至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极片上料工位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正极片上料工位及第一负极片上料工位;所述第二极片上料工位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正极片上料工位及第二负极片上料工位。对应于第一正极片上料工位,设置有第一正极片料盘、第一正极片传送装置及第一正极片上料装置,所述第一正极片料盘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正极片,所述第一正极片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一正极片料盘中的正极片向第一正极片上料装置方向传送,所述第一正极片上料装置用于将第一正极片传送装置上的正极片移送至第一正极片上料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上;对应于第一负极片上料工位,设置有第一负极片料盘、第一负极片传送装置及第一负极片上料装置,所述第一负极片料盘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负极片,所述第一负极片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一负极片料盘中的负极片向第一负极片上料装置方向传送,所述第一负极片上料装置用于将第一负极片传送装置上的负极片移送至第一负极片上料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上;对应于第二正极片上料工位,设置有第二正极片料盘、第二正极片传送装置及第二正极片上料装置,所述第二正极片料盘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正极片,所述第二正极片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二正极片料盘中的正极片向第二正极片上料装置方向传送,所述第二正极片上料装置用于将第二正极片传送装置上的正极片移送至第二正极片上料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上;对应于第二负极片上料工位,设置有第二负极片料盘、第二负极片传送装置及第二负极片上料装置,所述第二负极片料盘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负极片,所述第二负极片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二负极片料盘中的负极片向第二负极片上料装置方向传送,所述第二负极片上料装置用于将第二负极片传送装置上的负极片移送至第二负极片上料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上。
优选地,沿着第一同步驱动系统的传送方向,在第一极片上料工位及第一激光焊接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一激光扫码工位;沿着第二同步驱动系统的传送方向,在第二极片上料工位及第二激光焊接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二激光扫码工位;所述第一激光扫码工位与第二激光扫码工位之间设置有激光双头扫码装置,用于分别对第一激光扫码工位与第二激光扫码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盖板扫码。
优选地,还包括激光焊接头传动机构,所述激光焊接头安装于激光焊接头传动机构上,并可随着激光焊接头传动机构进行X轴、Y轴和Z轴方向的传动。
优选地,对应于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设置有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及第一盖板焊接成品料盘,所述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上的盖板焊接成品传送至第一盖板焊接成品料盘中;对应于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设置有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及第二盖板焊接成品料盘,所述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上的盖板焊接成品传送至第二盖板焊接成品料盘中。
优选地,沿着第一同步驱动系统的传送方向,在第一动力电池上料工位与第一极片上料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一待料工位,在第一激光焊接工位与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一盖板焊接成品清洁工位;沿着第二同步驱动系统的传送方向,在第二动力电池上料工位与第二极片上料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二待料工位,在第二激光焊接工位与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二盖板焊接成品清洁工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同步驱动系统和第二同步驱动系统分别为环形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实用新型为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当任何一组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的某一装置模块出现问题,或者需要对其进行检修时,另一组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仍能正常工作;其二、本实用新型的激光焊接头能在第一激光焊接工位与第二激光焊接工位之间来回移动,对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进行焊接,等待时间很短,通常只需等待3~5秒,而激光焊接头价格昂贵,因而使得激光焊接头的利用率大幅提高,进而大幅提高焊接产能;其三、当需要焊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时,可以在一组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中焊接第一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在另一组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中焊接第二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因而本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同时焊接两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
附图说明
图1为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方框图。
图中:100.动力电池盖板;200.正极片;300.负极片;1.第一同步驱动系统;2.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3.第一极片上料工位;31.第一正极片上料工位;32.第一负极片上料工位;4.第一激光焊接工位;5.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6.第二同步驱动系统;7.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8.第二极片上料工位;81.第二正极片上料工位;82.第二负极片上料工位;9.第二激光焊接工位;10.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11.激光焊接头;12.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料盘;13.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14.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料盘;15.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16.第一正极片料盘、17.第一正极片传送装置;18.第一正极片上料装置;19.第一负极片料盘;20.第一负极片传送装置;21.第一负极片上料装置;22.第二正极片料盘;23.第二正极片传送装置;24.第二正极片上料装置;25.第二负极片料盘;26.第二负极片传送装置;27.第二负极片上料装置;28.第一激光扫码工位;29.第二激光扫码工位;30.激光双头扫码装置;33.激光焊接头传动机构;34.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35.第一盖板焊接成品料盘;36.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37.第二盖板焊接成品料盘;38.第一待料工位;39.第一盖板焊接成品清洁工位;40.第二待料工位;41.第二盖板焊接成品清洁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的结构示意图,该动力电池盖板100安装于方形动力电池(图中未示出)之上,动力电池盖板100上焊接电池正极片200和负极片300,正极片200和负极片300再与方形动力电池内部软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包括:
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包括用于传送动力电池盖板及极片的第一同步驱动系统1,沿着第一同步驱动系统1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上动力电池盖板的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2、用于上极片的第一极片上料工位3、用于焊接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的第一激光焊接工位4及用于下盖板焊接成品的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5;
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包括用于传送动力电池盖板及极片的第二同步驱动系统6,沿着第二同步驱动系统6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上动力电池盖板的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7、用于上极片的第二极片上料工位8、用于焊接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的第二激光焊接工位9及用于下盖板焊接成品的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10;
及激光焊接头1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激光焊接工位4及第二激光焊接工位9之间,用于对位于第一激光焊接工位4及第二激光焊接工位9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进行激光焊接。
如图2所示,对应于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2,设置有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料盘12及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13,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料盘12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动力电池盖板,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13用于将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料盘12中的动力电池盖板传送至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2上;
对应于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7,设置有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料盘14及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15,所述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料盘14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动力电池盖板,所述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15用于将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料盘14中的动力电池盖板传送至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7上。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极片上料工位3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正极片上料工位31及第一负极片上料工位32;所述第二极片上料工位8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正极片上料工位81及第二负极片上料工位82。
如图2所示,对应于第一正极片上料工位31,设置有第一正极片料盘16、第一正极片传送装置17及第一正极片上料装置18,所述第一正极片料盘16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正极片,所述第一正极片传送装置17用于将第一正极片料盘16中的正极片向第一正极片上料装置18方向传送,所述第一正极片上料装置18用于将第一正极片传送装置17上的正极片移送至第一正极片上料工位31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上;
对应于第一负极片上料工位32,设置有第一负极片料盘19、第一负极片传送装置20及第一负极片上料装置21,所述第一负极片料盘19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负极片,所述第一负极片传送装置20用于将第一负极片料盘19中的负极片向第一负极片上料装置21方向传送,所述第一负极片上料装置21用于将第一负极片传送装置20上的负极片移送至第一负极片上料工位32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上;
对应于第二正极片上料工位81,设置有第二正极片料盘22、第二正极片传送装置23及第二正极片上料装置24,所述第二正极片料盘22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正极片,所述第二正极片传送装置23用于将第二正极片料盘22中的正极片向第二正极片上料装置24方向传送,所述第二正极片上料装置24用于将第二正极片传送装置23上的正极片移送至第二正极片上料工位81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上;
对应于第二负极片上料工位82,设置有第二负极片料盘25、第二负极片传送装置26及第二负极片上料装置27,所述第二负极片料盘25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负极片,所述第二负极片传送装置26用于将第二负极片料盘25中的负极片向第二负极片上料装置27方向传送,所述第二负极片上料装置27用于将第二负极片传送装置26上的负极片移送至第二负极片上料工位82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上。
如图2所示,沿着第一同步驱动系统1的传送方向,在第一极片上料工位3及第一激光焊接工位4之间设置有第一激光扫码工位28;沿着第二同步驱动系统6的传送方向,在第二极片上料工位8及第二激光焊接工位9之间设置有第二激光扫码工位29;所述第一激光扫码工位28与第二激光扫码工位29之间设置有激光双头扫码装置30,用于分别对第一激光扫码工位28与第二激光扫码工位29上的动力电池盖板扫码。
如图2所示,还包括激光焊接头传动机构33,所述激光焊接头11安装于激光焊接头传动机构33上,并可随着激光焊接头传动机构33进行X轴、Y轴和Z轴方向的传动。
如图2所示,对应于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5,设置有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34及第一盖板焊接成品料盘35,所述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34用于将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5上的盖板焊接成品传送至第一盖板焊接成品料盘35中;
对应于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10,设置有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36及第二盖板焊接成品料盘37,所述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36用于将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10上的盖板焊接成品传送至第二盖板焊接成品料盘37中。
如图2所示,沿着第一同步驱动系统1的传送方向,在第一动力电池上料工位2与第一极片上料工位3之间设置有第一待料工位38,在第一激光焊接工位4与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5之间设置有第一盖板焊接成品清洁工位39,第一盖板焊接成品清洁工位39上设有无纺布,用于清除盖板焊接成品上的焊渣;
沿着第二同步驱动系统2的传送方向,在第二动力电池上料工位7与第二极片上料工位8之间设置有第二待料工位40,在第二激光焊接工位9与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10之间设置有第二盖板焊接成品清洁工位41,第二盖板焊接成品清洁工位41上设有无纺布,用于清除盖板焊接成品上的焊渣。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同步驱动系统1和第二同步驱动系统2分别为环形驱动系统,环形驱动系统上设有环形轨道,环形轨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同步传动的盖板极片安装座(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同步驱动系统1的盖板极片安装座能沿着环形轨道分别到达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2、第一待料工位38、第一正极片上料工位31、第一负极片上料工位32、第一激光焊接工位4、第一盖板焊接成品清洁工位39及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5;第二同步驱动系统6的盖板极片安装座能沿着环形轨道分别到达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7、第二待料工位40、第二正极片上料工位81、第二负极片上料工位82、第二激光焊接工位9、第二盖板焊接成品清洁工位41及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10。
上述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的激光焊接工艺,包括:
Ⅰ.焊接第一组动力电池盖板极片的激光焊接步骤,步骤如下:
a.将动力电池盖板移送至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上;
b.在第一同步驱动系统的驱动下,将动力电池盖板传送至第一极片上料工位,分别对动力电池盖板上安装正极片和负极片;
c.在第一同步驱动系统的驱动下,将动力电池盖板及极片传送至第一激光焊接工位,激光焊接头移动至第一激光焊接工位的位置,对动力电池盖板及极片进行激光焊接;
d.激光焊接之后的盖板焊接成品从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处移出;
Ⅱ.焊接第二组动力电池盖板极片的激光焊接步骤,步骤如下:
a.将动力电池盖板移送至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上;
b.在第二同步驱动系统的驱动下,将动力电池盖板传送至第二极片上料工位,分别对动力电池盖板上安装正极片和负极片;
c.在第二同步驱动系统的驱动下,将动力电池盖板及极片传送至第二激光焊接工位,激光焊接头移动至第二激光焊接工位的位置,对动力电池盖板及极片进行激光焊接;
d.激光焊接之后的盖板焊接成品从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处移出;
所述焊接第一组动力电池盖板极片的激光焊接步骤及焊接第二组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的激光焊接步骤交错运行,使激光焊接头在第一激光焊接工位与第二激光焊接工位之间来回移动,对动力电池盖板极片进行焊接。
在上述步骤Ⅰ中的b步骤之后,采用激光双头扫码装置对动力电池盖板扫码;在上述步骤Ⅰ中的c步骤之后,采用带无纺布的清洁装置对动力电池盖板进行清洁焊渣;在上述步骤Ⅱ中的b步骤之后,采用激光双头扫码装置对动力电池盖板扫码;在上述步骤Ⅱ中的c步骤之后,采用带无纺布的清洁装置对动力电池盖板进行清洁焊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包括用于传送动力电池盖板及极片的第一同步驱动系统,沿着第一同步驱动系统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上动力电池盖板的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用于上极片的第一极片上料工位、用于焊接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的第一激光焊接工位及用于下盖板焊接成品的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
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包括用于传送动力电池盖板及极片的第二同步驱动系统,沿着第二同步驱动系统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上动力电池盖板的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用于上极片的第二极片上料工位、用于焊接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的第二激光焊接工位及用于下盖板焊接成品的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
及激光焊接头,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激光焊接工位及第二激光焊接工位之间,用于对位于第一激光焊接工位及第二激光焊接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与极片进行激光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设置有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料盘及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料盘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动力电池盖板,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一动力电池盖板料盘中的动力电池盖板传送至第一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上;
对应于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设置有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料盘及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所述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料盘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动力电池盖板,所述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二动力电池盖板料盘中的动力电池盖板传送至第二动力电池盖板上料工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上料工位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正极片上料工位及第一负极片上料工位;所述第二极片上料工位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正极片上料工位及第二负极片上料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第一正极片上料工位,设置有第一正极片料盘、第一正极片传送装置及第一正极片上料装置,所述第一正极片料盘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正极片,所述第一正极片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一正极片料盘中的正极片向第一正极片上料装置方向传送,所述第一正极片上料装置用于将第一正极片传送装置上的正极片移送至第一正极片上料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上;
对应于第一负极片上料工位,设置有第一负极片料盘、第一负极片传送装置及第一负极片上料装置,所述第一负极片料盘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负极片,所述第一负极片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一负极片料盘中的负极片向第一负极片上料装置方向传送,所述第一负极片上料装置用于将第一负极片传送装置上的负极片移送至第一负极片上料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上;
对应于第二正极片上料工位,设置有第二正极片料盘、第二正极片传送装置及第二正极片上料装置,所述第二正极片料盘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正极片,所述第二正极片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二正极片料盘中的正极片向第二正极片上料装置方向传送,所述第二正极片上料装置用于将第二正极片传送装置上的正极片移送至第二正极片上料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上;
对应于第二负极片上料工位,设置有第二负极片料盘、第二负极片传送装置及第二负极片上料装置,所述第二负极片料盘用于存放待激光焊接的负极片,所述第二负极片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二负极片料盘中的负极片向第二负极片上料装置方向传送,所述第二负极片上料装置用于将第二负极片传送装置上的负极片移送至第二负极片上料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盖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第一同步驱动系统的传送方向,在第一极片上料工位及第一激光焊接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一激光扫码工位;沿着第二同步驱动系统的传送方向,在第二极片上料工位及第二激光焊接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二激光扫码工位;所述第一激光扫码工位与第二激光扫码工位之间设置有激光双头扫码装置,用于分别对第一激光扫码工位与第二激光扫码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盖板扫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焊接头传动机构,所述激光焊接头安装于激光焊接头传动机构上,并可随着激光焊接头传动机构进行X轴、Y轴和Z轴方向的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设置有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及第一盖板焊接成品料盘,所述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上的盖板焊接成品传送至第一盖板焊接成品料盘中;
对应于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设置有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及第二盖板焊接成品料盘,所述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传送装置用于将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上的盖板焊接成品传送至第二盖板焊接成品料盘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
沿着第一同步驱动系统的传送方向,在第一动力电池上料工位与第一极片上料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一待料工位,在第一激光焊接工位与第一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一盖板焊接成品清洁工位;
沿着第二同步驱动系统的传送方向,在第二动力电池上料工位与第二极片上料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二待料工位,在第二激光焊接工位与第二盖板焊接成品下料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二盖板焊接成品清洁工位。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驱动系统和第二同步驱动系统分别为环形驱动系统。
CN201720528368.4U 2017-05-12 2017-05-12 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811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28368.4U CN206811311U (zh) 2017-05-12 2017-05-12 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28368.4U CN206811311U (zh) 2017-05-12 2017-05-12 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1311U true CN206811311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5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28368.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811311U (zh) 2017-05-12 2017-05-12 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131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4896A (zh) * 2017-05-12 2017-07-21 东莞市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及工艺
CN112404715A (zh) * 2020-11-05 2021-02-26 温州瓯斯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直插式电热蚊香片加热器的pcb电路板的焊接设备
CN112404716A (zh) * 2020-11-05 2021-02-26 温州瓯斯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直插式电热蚊香片加热器的pcb电路板的焊接工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4896A (zh) * 2017-05-12 2017-07-21 东莞市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及工艺
CN106964896B (zh) * 2017-05-12 2018-04-17 东莞市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及工艺
CN112404715A (zh) * 2020-11-05 2021-02-26 温州瓯斯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直插式电热蚊香片加热器的pcb电路板的焊接设备
CN112404716A (zh) * 2020-11-05 2021-02-26 温州瓯斯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直插式电热蚊香片加热器的pcb电路板的焊接工艺
CN112404716B (zh) * 2020-11-05 2022-05-10 温州瓯斯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直插式电热蚊香片加热器的pcb电路板的焊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4896B (zh) 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及工艺
CN206811311U (zh) 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
CN202894566U (zh) 一种智能电池盖帽焊接装置
CN103028845A (zh) 电容电池的直线式激光焊接机及其焊接方法
CN202377632U (zh) 太阳能电池晶硅片串焊机
CN209312935U (zh) 一种圆柱电池自动装配生产线
CN205914902U (zh) 一种软包电池保险丝焊接机
CN109683102A (zh) 一种电池传输换向检测装置
CN203018913U (zh) 电容电池的直线式激光焊接机
CN112670551A (zh) 一种智能终端锂电池极耳自动智造系统
CN211889418U (zh) 一种半自动超声焊接设备
CN101330137A (zh) 一种自动点焊电池组电极的装置
CN213660582U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连接片的超声波焊接系统
CN207558946U (zh) 化成设备
CN211889415U (zh) 一种半自动电池超声焊接设备
CN210209060U (zh) 一种自动焊接机
CN108033254A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的双层推送机构
CN213003158U (zh) 一种电池电极自动焊接装置
CN208015549U (zh) 微型电机端子自动焊接机
CN113560880A (zh) 一种中频感应生产线棒料自动输送设备
CN204857853U (zh) 一种电池电芯自动上料设备
CN215999025U (zh) 一种新能源锂电池加工装置
CN108772646A (zh) 焊接设备及焊接方法
CN215238505U (zh) 自动线总装
CN219724935U (zh) 全极耳电池多工位集流体振镜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