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89657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89657U
CN206789657U CN201720471297.9U CN201720471297U CN206789657U CN 206789657 U CN206789657 U CN 206789657U CN 201720471297 U CN201720471297 U CN 201720471297U CN 206789657 U CN206789657 U CN 206789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water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ntainment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712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nka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nka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nka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nka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712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89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89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896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包括安置底板、电池组、连接散热片、保护壳、冷却外壳、水箱、注水管、循环泵和回水管,所述安置底板上端分布有安置槽,安置槽上设置有电池组,电池组之间设置有连接散热片,安置底板上设置有保护壳,保护壳上设置有散热叶片和第一固定凸缘,保护壳外围设置有冷却外壳,冷却外壳下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凸缘,冷却外壳上设置有水箱,水箱上设置有进液口、注水管、循环泵和回水管,安置底板、第一固定凸缘和第二固定凸缘两侧之间连接设置有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散热片、保护壳和散热叶片进行导热散热,通过水箱、注水管、循环泵和回水管的配合提高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越来越多的成为普通家庭的出行工具,汽车消费量也越来越大,此时传统的汽车依靠燃烧汽油、柴油等来为汽车提供动力,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同时排放出大量的汽车尾气,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在很多大城市由于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成为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节能环保的新能源车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目前已经在大量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电动车的动力通过电池组给电机提供电力产生,电池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发热,特别是在户外高温下使用甚至会燃烧起来。
现有的纯电动车电池发热一直是阻碍纯电动车投入市场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给电池组降温越来越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包括安置底板、电池组、连接散热片、保护壳、冷却外壳、水箱、注水管、循环泵和回水管,所述安置底板上端水平分布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上端安置设置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散热片,所述安置底板上端位于所述电池组外围活动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上端垂直连接设置有散热叶片,所述保护壳下端外缘设置有第一固定凸缘,所述保护壳外围活动设置有冷却外壳,所述冷却外壳下端外缘设置有第二固定凸缘,所述冷却外壳上端焊接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端左侧贯穿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设有密封塞,所述水箱右壁下侧和所述冷却外壳右壁下部之间连接设置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中部连接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冷却外壳左壁下部和所述水箱左壁上部之间连接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回水管两端分别和所述冷却外壳以及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安置底板、所述第一固定凸缘和所述第二固定凸缘两侧之间连接设置有固定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置槽设有多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组之间通过线路串联后与汽车内部电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散热片为铜箔材质,所述连接散热片两侧通过导热胶与所述电池组粘结固定,所述连接散热片上端高于所述电池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叶片为水平分布的多组铜箔,所述散热叶片包裹在所述连接散热片上端外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凸缘和所述保护壳通过一体化成型,所述第一固定凸缘和所述安置底板上端相契合且两侧对称贯穿有安置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外壳内部中空且边缘通过密封焊接处理,所述冷却外壳采用不锈钢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凸缘和所述冷却外壳通过一体化成型,所述第二固定凸缘和所述第一固定凸缘尺寸相契合且对应开有安置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泵铆接固定在所述冷却外壳右壁,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以及出水端分别和所述注水管两端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螺栓通过螺纹配合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凸缘和所述第二固定凸缘与所述安置底板上端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散热片将电池组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通过保护壳和散热叶片向外散发,启动循环泵后从水箱中将冷却液抽出并注入冷却外壳内,冷却液通过冷却外壳后从回水管回到水箱中,这样能够加速将保护壳和散热叶片散发出的热量带走,回水管的设计能够有助于扩大冷却液的冷却面积,提高冷却效率;冷却外壳、水箱、注水管、循环泵和回水管的配合设计能够循环散热,这样能够持续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中连接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中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置底板,11-安置槽,2-电池组,3-连接散热片,4-保护壳,41-散热叶片,42-第一固定凸缘,5-冷却外壳,51-第二固定凸缘,6-水箱,61-进液口,62-注水管,63-循环泵,64-回水管,7-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包括安置底板1、电池组2、连接散热片3、保护壳4、冷却外壳5、水箱6、注水管62、循环泵63和回水管64,所述安置底板1上端水平分布有安置槽11,所述安置槽11设有多组,所述安置槽11上端安置设置有电池组2,所述电池组2之间通过线路串联后与汽车内部电路相连接,所述电池组2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散热片3,所述连接散热片3为铜箔材质,所述连接散热片3两侧通过导热胶与所述电池组2粘结固定,所述连接散热片3上端高于所述电池组2,所述安置底板1上端位于所述电池组2外围活动设置有保护壳4,所述保护壳4为不锈钢材罩,所述保护壳4上端垂直连接设置有散热叶片41,所述散热叶片41为水平分布的多组铜箔,所述散热叶片41包裹在所述连接散热片3上端外围,所述散热叶片41能够提高散热效率,所述保护壳4下端外缘设置有第一固定凸缘42,所述第一固定凸缘42和所述保护壳4通过一体化成型,所述第一固定凸缘42和所述安置底板1上端相契合且两侧对称贯穿有安置孔,所述保护壳4外围活动设置有冷却外壳5,所述冷却外壳5内部中空且边缘通过密封焊接处理,所述冷却外壳5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冷却外壳5下端外缘设置有第二固定凸缘51,所述第二固定凸缘51和所述冷却外壳5通过一体化成型,所述第二固定凸缘51和所述第一固定凸缘42尺寸相契合且对应开有安置孔,所述冷却外壳5上端焊接设置有水箱6,所述水箱6内储存有冷却液,所述水箱6上端左侧贯穿设置有进液口61,所述进液口61上设有密封塞,所述水箱6右壁下侧和所述冷却外壳5右壁下部之间连接设置有注水管62,所述注水管62中部连接设置有循环泵63,所述循环泵63铆接固定在所述冷却外壳5右壁,所述循环泵63的进水端以及出水端分别和所述注水管62两端相连通,所述冷却外壳5左壁下部和所述水箱6左壁上部之间连接设置有回水管64,所述回水管64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回水管64两端分别和所述冷却外壳5以及所述水箱6相连通,所述安置底板1、所述第一固定凸缘42和所述第二固定凸缘51两侧之间连接设置有固定螺栓7,所述固定螺栓7通过螺纹配合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凸缘42和所述第二固定凸缘51与所述安置底板1上端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连接散热片3将电池组2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通过保护壳4和散热叶片41向外散发,启动循环泵63后从水箱6中将冷却液抽出并注入冷却外壳5内,冷却液通过冷却外壳5后从回水管64回到水箱6中,这样能够加速将保护壳4和散热叶片41散发出的热量带走,回水管64的设计能够有助于扩大冷却液的冷却面积,提高冷却效率;冷却外壳5、水箱6、注水管62、循环泵63和回水管64的配合设计能够循环散热,这样能够持续散热。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包括安置底板(1)、电池组(2)、连接散热片(3)、保护壳(4)、冷却外壳(5)、水箱(6)、注水管(62)、循环泵(63)和回水管(6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底板(1)上端水平分布有安置槽(11),所述安置槽(11)上端安置设置有电池组(2),所述电池组(2)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散热片(3),所述安置底板(1)上端位于所述电池组(2)外围活动设置有保护壳(4),所述保护壳(4)上端垂直连接设置有散热叶片(41),所述保护壳(4)下端外缘设置有第一固定凸缘(42),所述保护壳(4)外围活动设置有冷却外壳(5),所述冷却外壳(5)下端外缘设置有第二固定凸缘(51),所述冷却外壳(5)上端焊接设置有水箱(6),所述水箱(6)上端左侧贯穿设置有进液口(61),所述进液口(61)上设有密封塞,所述水箱(6)右壁下侧和所述冷却外壳(5)右壁下部之间连接设置有注水管(62),所述注水管(62)中部连接设置有循环泵(63),所述冷却外壳(5)左壁下部和所述水箱(6)左壁上部之间连接设置有回水管(64),所述回水管(64)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回水管(64)两端分别和所述冷却外壳(5)以及所述水箱(6)相连通,所述安置底板(1)、所述第一固定凸缘(42)和所述第二固定凸缘(51)两侧之间连接设置有固定螺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槽(11)设有多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2)之间通过线路串联后与汽车内部电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散热片(3)为铜箔材质,所述连接散热片(3)两侧通过导热胶与所述电池组(2)粘结固定,所述连接散热片(3)上端高于所述电池组(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叶片(41)为水平分布的多组铜箔,所述散热叶片(41)包裹在所述连接散热片(3)上端外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凸缘(42)和所述保护壳(4)通过一体化成型,所述第一固定凸缘(42)和所述安置底板(1)上端相契合且两侧对称贯穿有安置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外壳(5)内部中空且边缘通过密封焊接处理,所述冷却外壳(5)采用不锈钢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凸缘(51)和所述冷却外壳(5)通过一体化成型,所述第二固定凸缘(51)和所述第一固定凸缘(42)尺寸相契合且对应开有安置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63)铆接固定在所述冷却外壳(5)右壁,所述循环泵(63)的进水端以及出水端分别和所述注水管(62)两端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7)通过螺纹配合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凸缘(42)和所述第二固定凸缘(51)与所述安置底板(1)上端活动连接。
CN201720471297.9U 2017-05-02 2017-05-02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89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1297.9U CN206789657U (zh) 2017-05-02 2017-05-02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1297.9U CN206789657U (zh) 2017-05-02 2017-05-02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89657U true CN206789657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10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7129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89657U (zh) 2017-05-02 2017-05-02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8965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3301A (zh) * 2018-05-23 2018-10-19 夏文斌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散热装置
CN108705946A (zh) * 2018-05-25 2018-10-26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源智能散热装置及方法
CN109050287A (zh) * 2018-07-20 2018-12-21 南京骁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
CN109786891A (zh) * 2019-01-11 2019-05-21 李先伟 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
CN112382804A (zh) * 2020-11-12 2021-02-19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和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3301A (zh) * 2018-05-23 2018-10-19 夏文斌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散热装置
CN108705946A (zh) * 2018-05-25 2018-10-26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源智能散热装置及方法
CN109050287A (zh) * 2018-07-20 2018-12-21 南京骁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
CN109786891A (zh) * 2019-01-11 2019-05-21 李先伟 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
CN112382804A (zh) * 2020-11-12 2021-02-19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和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8965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水冷装置
CN20776558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渐缩型双流道液冷板
CN102544567A (zh) 带有液冷系统的动力电池模块
CN202817141U (zh) 电动汽车
CN104538699B (zh) 电动汽车水冷电池模组以及水冷电池箱
CN203427605U (zh) 一种与电动汽车车身结合的动力电池组散热系统
CN106711370A (zh) 一种电池箱下托盘
CN203839423U (zh) 一种通过液体冷却的电池系统
CN208637490U (zh) 一种易于散热及安装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
CN105990538A (zh) 一种管壳式型换热的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和制作方法
CN207834518U (zh) 散热装置和电池箱
CN208336301U (zh) 一种空冷散热与液冷散热相结合的电动汽车电池箱体
CN20678965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风冷装置
CN206961636U (zh) 一种变压器油的循环水冷装置
CN204793108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风冷板结构
CN102163759B (zh) 电池组
CN212934737U (zh) 一种带水冷装置的phev动力电池系统
CN205681224U (zh) 高效散热的水冷新能源电机壳铸件
CN108598618A (zh) 基于pcm冷却的汽车电池模组
CN108963113A (zh) 一种具有环境温度自适应性的电池箱系统
CN204375871U (zh) 一种耐冲击的动力电池组装置
CN202585675U (zh) 用于锂电池组的冷却装置
CN205960053U (zh) 一种外梁式电池箱及其电动车
CN208069427U (zh) 水冷充电桩组及其水冷充电桩
CN207068942U (zh) 一种水冷电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u Xinggua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