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49917U - 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49917U CN206749917U CN201720423418.2U CN201720423418U CN206749917U CN 206749917 U CN206749917 U CN 206749917U CN 201720423418 U CN201720423418 U CN 201720423418U CN 206749917 U CN206749917 U CN 2067499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wall
- assembly
- plate assembly
- reinforcing plate
- connecting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该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包括:下边梁加强板总成;前柱加强板总成,前柱加强板总成的第一端与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一端呈第一预设角度连接;后侧围内板总成,后侧围内板总成的一端向车辆中柱方向延伸形成一弯折部,弯折部的远离后侧围内板总成的一端与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二端连接;防滚梁骨架总成,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一端与第一连接柱的第一端呈第二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二连接柱,第一端与第二连接柱的第二端呈第三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三连接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加强结构使得对于可拆卸顶盖的车型其敞开式的侧围结构能够满足强度、刚度、匹配性能等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一般轿车和越野车的侧围结构为闭环结构,其强度和精度都比较容易控制。但是,对于可拆卸顶盖的车型,其侧围结构为敞开式,其强度、精度及匹配性能较难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用以实现通过车辆侧围加强结构使得侧围结构满足强度、刚度和精度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包括:
下边梁加强板总成;
前柱加强板总成,所述前柱加强板总成的第一端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一端呈第一预设角度连接;
后侧围内板总成,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的一端向车辆中柱方向延伸形成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远离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的一端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二端连接;
防滚梁骨架总成,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第一端呈第二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二连接柱,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第二端呈第三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的第二端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的第一侧边连接,其中,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三端位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的第一侧边位于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的第二连接柱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的第二连接柱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并朝向车辆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焊点,所述前柱加强板总成通过所述第一焊点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三端设置有第二焊点,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通过所述第二焊点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三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的第一连接柱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焊点,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通过所述第三焊点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的第三连接柱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连接的第三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的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四焊点,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四焊点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的第一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相匹配的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的第一连接柱的第二端设置有呈直角三角形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的第一直角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的第二直角边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下边梁加强板总成、前柱加强板总成、后侧围内板总成和防滚梁骨架总成并将其固定连接,使得对于可拆卸顶盖的车型其敞开式的侧围结构能够满足强度、刚度、匹配性能等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柱加强板总成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柱加强板总成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柱加强板总成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滚梁骨架总成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滚梁骨架总成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侧围内板总成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侧围内板总成的后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侧围内板总成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的后视图;
图14为图1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图1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图15中C-C方向处截面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1、第一连接孔;2、前柱加强板总成;3、后侧围内板总成;31、弯折部;4、防滚梁骨架总成;41、第一连接柱;42、第二连接柱;43、第三连接柱;44、第一连接件;45、第一连接件;46、第三连接件;47、第三连接孔;48、第四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参见图1至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包括:
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
前柱加强板总成2,所述前柱加强板总成2的第一端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的第一端呈第一预设角度连接;
后侧围内板总成3,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3的一端向车辆中柱方向延伸形成一弯折部31,所述弯折部31的远离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3的一端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的第二端连接;
防滚梁骨架总成4,包括:第一连接柱41、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柱41的第一端呈第二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二连接柱42,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42的第二端呈第三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三连接柱43,所述第一连接柱41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43的第二端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3的第一侧边连接,其中,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的第三端位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3的第一侧边位于远离所述弯折部31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前柱加强板总成2、后侧围内板总成3和防滚梁骨架总成4并将其固定连接,使得对于可拆卸顶盖的车型其敞开式的侧围结构能够满足强度、刚度、匹配性能等要求。
其中,第一预设角度在一实施例中优选为90°,即前柱加强板总成2与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垂直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角度优选为90°,即第二连接柱42与第一连接柱41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柱41与第二连接柱42之间圆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三预设角度优选为150°,对于第三预设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三连接柱43与第二连接柱42之间圆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41与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垂直设置。
参见图8,进一步的,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4的第二连接柱4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44,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4的第二连接柱4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5,所述第一连接件44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5均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柱42、并朝向车辆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44和第二连接件45便于敞开式侧围加强结构的车辆中,其可拆卸的顶盖与侧围结构的配合连接与安装。
为了使各部件之间连接稳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焊点,所述前柱加强板总成2通过所述第一焊点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的第三端设置有第二焊点,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4通过所述第二焊点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焊点,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3通过所述第三焊点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焊接。
参见图14,由于防滚梁骨架总成4的第一连接柱41与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连接处点焊焊枪操作空间较小,不便于焊接,故而,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的第三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4的第一连接柱41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4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螺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连接,既便于操作人员安装又便于维修拆卸。
参见图8和图15,进一步的,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4的第三连接柱43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3连接的第三连接件46。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防滚梁骨架总成4的本体为柱状结构,不便于与后侧围内板总成3连接,故而通过设置第三连接件46,使得防滚梁骨架总成4能够与后侧围内板总成3便于安装连接,且连接稳固。
参见图15和图16,进一步的,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3的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四焊点,所述第三连接件46通过所述第四焊点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3焊接。
参见图16,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46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47,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3的第一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47相匹配的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件46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47和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3螺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设置连接孔将第三连接件46与后侧围内板总成3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参见图16,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三连接件46的一侧与后侧围内板总成3焊接,而另一侧由于焊接后焊枪不便操作,可通过设置连接孔使得另一侧与后侧围内板总成3螺栓连接。
参见图1和图9,进一步的,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4的第一连接柱41的第二端设置有呈直角三角形的第四连接件48,所述第四连接件48的第一直角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柱41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48的第二直角边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呈直角三角形的第四连接件48使得第一连接柱41能够与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连接更加稳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下边梁加强板总成1、前柱加强板总成2、后侧围内板总成3和防滚梁骨架总成4并将其固定连接,使得对于可拆卸顶盖的车型其敞开式的侧围结构能够满足强度、刚度、匹配性能等要求。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边梁加强板总成;
前柱加强板总成,所述前柱加强板总成的第一端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一端呈第一预设角度连接;
后侧围内板总成,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的一端向车辆中柱方向延伸形成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远离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的一端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二端连接;
防滚梁骨架总成,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第一端呈第二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二连接柱,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第二端呈第三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的第二端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的第一侧边连接,其中,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三端位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的第一侧边位于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的第二连接柱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的第二连接柱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并朝向车辆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焊点,所述前柱加强板总成通过所述第一焊点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三端设置有第二焊点,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通过所述第二焊点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三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的第一连接柱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焊点,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通过所述第三焊点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的第三连接柱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连接的第三连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的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四焊点,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四焊点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的第一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相匹配的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滚梁骨架总成的第一连接柱的第二端设置有呈直角三角形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的第一直角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的第二直角边与所述下边梁加强板总成连接。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侧围加强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23418.2U CN206749917U (zh) | 2017-04-21 | 2017-04-21 | 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23418.2U CN206749917U (zh) | 2017-04-21 | 2017-04-21 | 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49917U true CN206749917U (zh) | 2017-12-15 |
Family
ID=60614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23418.2U Active CN206749917U (zh) | 2017-04-21 | 2017-04-21 | 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4991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99384A (zh) * | 2017-04-21 | 2017-12-22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
CN113264114A (zh) * | 2021-06-01 | 2021-08-17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侧围钣金结构及汽车 |
-
2017
- 2017-04-21 CN CN201720423418.2U patent/CN20674991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99384A (zh) * | 2017-04-21 | 2017-12-22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
CN107499384B (zh) * | 2017-04-21 | 2024-04-19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
CN113264114A (zh) * | 2021-06-01 | 2021-08-17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侧围钣金结构及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29249B (zh) | 一种轨道车辆不锈钢车体 | |
CN203681555U (zh) |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结构 | |
WO2018099349A1 (zh) | 轨道车辆车体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 |
CN105197031A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侧墙组件 | |
CN206826766U (zh) |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及汽车 | |
CN204506897U (zh) | 一种车辆端墙结构 | |
CN206749917U (zh) | 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 |
CN204915697U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侧墙组件 | |
CN204354816U (zh) | 一种铝合金lng框架 | |
CN110217293A (zh) | 一种新型铝合金客车车身骨架结构 | |
CN204279640U (zh) | 车辆及其车架支柱结构 | |
CN203651774U (zh) | 铁路煤炭漏斗车下端墙结构 | |
CN213323365U (zh) | 一种汽车仪表管梁 | |
CN206664336U (zh) | 前排座椅安装横梁支架和电动汽车 | |
CN207617801U (zh) | 一种尾门气弹簧安装组件 | |
CN206265163U (zh) | 一种侧围与地板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 |
CN206446670U (zh) | 一种汽车顶盖前横梁总成 | |
CN107499384A (zh) | 一种车辆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 |
CN213228874U (zh) | 一种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安装的车身加强结构 | |
CN205737702U (zh) | 一种多功能车底盘系统 | |
CN205553848U (zh) | 车辆后减震器安装装置及车架 | |
CN204870814U (zh) | 一种汽车的连接件及使用其的汽车 | |
CN210760647U (zh) | 一种防滚杠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5799780A (zh) | 一种多功能车底盘系统 | |
CN207842625U (zh) | 一种车辆的开式风窗连接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3 Address after: 10130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