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49397U - 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49397U
CN206749397U CN201720363458.2U CN201720363458U CN206749397U CN 206749397 U CN206749397 U CN 206749397U CN 201720363458 U CN201720363458 U CN 201720363458U CN 206749397 U CN206749397 U CN 206749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beam
side wall
rear axle
cover body
axle ass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634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宇纬
屈宝鹏
陈嘉伟
邢洪滨
吴成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att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zhangjiak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att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zhangjiak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att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zhangjiak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att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zhangjiak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634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49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49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49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后桥总成扭力梁两端部的强度较弱等技术问题。本后桥总成包括扭力梁,扭力梁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有罩体,各罩体分别与扭力梁形成空腔。本实用新型的罩体与扭力梁形成空腔,空腔具有吸能减震的作用,能够增加扭力梁的强度,提高后桥总成的NVH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汽车后桥的总体构造一般由后桥总成、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轮毂组成;后桥总成作为汽车整车的主要承载件,是汽车上不可缺少的组件之一,汽车后桥总成一般包括扭力梁和与横梁相连接的左、右纵梁。
申请号为201120271981.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包括扭力梁和分别连接在扭力梁两端的拖拽臂,该拖拽臂与扭力梁端部的连接处固连有弹簧托盘,扭力梁为一中部具有一弧形凸起的条状体,该条状体具有U形的截面,上述的弹簧托盘位于U形开口的反向一侧。
上述汽车后桥总成的不足之处在于,扭力梁两端部的结构比较单一,导致其强度较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扭力梁端部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包括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有罩体,各罩体分别与扭力梁形成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汽车的后桥总成包括扭力梁和罩体,罩体固定在扭力梁的两个端部,各罩体分别与扭力梁形成空腔,空腔具有吸能减震的作用,能够增加扭力梁两端部的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中,各罩体的端部分别与扭力梁的端部相平齐,各罩体的侧壁分别与扭力梁的侧壁相贴靠且相固定。罩体的侧壁与扭力梁的侧壁相贴靠且相固定,增加了罩体与扭力梁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空腔的吸能减震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扭力梁端部的强度,此外,各罩体的端部分别与扭力梁的端部相平齐,在安装时,能够使扭力梁的端部和罩体的端部同时与轮毂支撑板相贴靠且相固定,提高扭力梁与轮毂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中,各罩体的侧壁均具有向下延伸的伸长边,所有伸长边均与扭力梁的侧壁相贴靠且相固定。伸长边与扭力梁的侧壁相贴靠且相固定,增加了罩体与扭力梁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空腔的吸能减震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扭力梁端部的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中,各罩体的顶壁二从外向内向下倾斜,各罩体的顶壁二均具有翻边,各翻边均与扭力梁相贴靠且相固定。翻边与扭力梁的侧壁相贴靠且相固定,增加了罩体与扭力梁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空腔的吸能减震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扭力梁端部的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中,所述扭力梁包括顶壁一、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前侧壁的上端部和后侧壁的上端部分别固连在顶壁一的两侧,所述扭力梁的右端部固定有加强板一,所述加强板一与所述顶壁一相对设置,所述前侧壁的下端部和后侧壁的下端部均与加强板一相固连。扭力梁的顶壁一、前侧壁和后侧壁形成U型结构,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加强板一与顶壁一、前侧壁和后侧壁围合成一个环状结构,能够防止前侧壁和后侧壁发生变形,进一步提高扭力梁右端部的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中,所述扭力梁的左端部固定有加强板二,所述加强板二与所述顶壁一相对设置,所述前侧壁的下端部和后侧壁的下端部均与加强板二相固连。加强板二与顶壁一、前侧壁和后侧壁围合成一个环状结构,能够防止前侧壁和后侧壁发生变形,进一步提高扭力梁左端部的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中,所述扭力梁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相对设置且均与扭力梁相垂直,所述后桥总成还包括左减震座和右减震座,所述左纵梁和扭力梁的左端部均与左减震座相固连,所述右纵梁和扭力梁的右端部均与右减震座相固连。左纵梁和右纵梁与车身相连接后,在行驶的过程中,汽车由于震动产生的力可以通过左纵梁和右纵梁传递至扭力梁上,左纵梁和右纵梁相对设置,可以使力均匀地传递至扭力梁上,平衡扭力梁的受力,左减震座起到提高扭力梁与左纵梁之间连接强度的作用,右减震座起到提高扭力梁与右纵梁之间连接强度的作用,此外,在扭力梁上下小幅度摆动的过程中,左减震座和右减震座还起到减震作用,能够提高后桥总成的NVH性能。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中,所述扭力梁内固定有管梁,所述管梁沿扭力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扭力梁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前侧壁与后侧壁均与管梁相贴靠且相固定。管梁固定在扭力梁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能够进一步增加扭力梁的整体强度,提高后桥总成的NVH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汽车后桥总成的罩体与扭力梁形成空腔,空腔具有吸能减震的作用,能够增加扭力梁的强度,提高后桥总成的NVH性能。
2、在本汽车后桥总成中,左减震座起到提高扭力梁与左纵梁之间连接强度的作用,右减震座起到提高扭力梁与右纵梁之间连接强度的作用,左减震座和右减震座还起到减震作用,能够提高后桥总成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后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后桥总成的爆炸图。
图3是本汽车后桥总成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罩体与扭力梁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扭力梁;1a顶壁一;1b前侧壁;1c后侧壁;2罩体;2a伸长边;2b翻边;3空腔;4加强板一;5加强板二;6左纵梁;7右纵梁;8左减震座;9右减震座;10管梁;11;轮毂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汽车的后桥总成包括扭力梁1,扭力梁1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有罩体2,各罩体2分别与扭力梁1形成空腔3。
如图1-2所示,各罩体2的端部分别与扭力梁1的端部相平齐,各罩体2的侧壁分别与扭力梁1的侧壁相贴靠且相固定。罩体2的侧壁与扭力梁1的侧壁相贴靠且相固定,增加了罩体2与扭力梁1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空腔3的吸能减震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扭力梁1端部的强度,此外,各罩体2的端部分别与扭力梁1的端部相平齐,在安装时,能够使扭力梁1的左端部和顶壁一2a的左端部同时与轮毂支撑板11相贴靠且相固定,提高扭力梁1与轮毂支撑板11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2所示,优选的,各罩体2的侧壁均具有向下延伸的伸长边2a,所有伸长边2a均与扭力梁1的侧壁相贴靠且相固定。伸长边2a与扭力梁1的侧壁相贴靠且相固定,增加了罩体2与扭力梁1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空腔3的吸能减震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扭力梁1端部的强度。
如图2所示,优选的,各罩体2的顶壁二从外向内向下倾斜,各罩体2的顶壁二均具有翻边2b,各翻边2b均与扭力梁1相贴靠且相固定。翻边2b与扭力梁1的侧壁相贴靠且相固定,增加了罩体2与扭力梁1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空腔3的吸能减震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扭力梁1端部的强度。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扭力梁1包括顶壁一1a、前侧壁1b和后侧壁1c,前侧壁1b的上端部和后侧壁1c的上端部分别固连在顶壁一1a的两侧,扭力梁1的右端部固定有加强板一4,加强板一4与顶壁一1a相对设置,前侧壁1b的下端部和后侧壁1c的下端部均与加强板一4相固连。扭力梁1的顶壁一1a、前侧壁1b和后侧壁1c形成U型结构,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加强板一4与顶壁一1a、前侧壁1b和后侧壁1c围合成一个环状结构,能够防止前侧壁1b和后侧壁1c发生变形,进一步提高扭力梁1右端部的强度。
如图2-3所示,优选的,扭力梁1的左端部固定有加强板二5,加强板二5与顶壁一1a相对设置,前侧壁1b的下端部和后侧壁1c的下端部均与加强板二5相固连。加强板二5与顶壁一1a、前侧壁1b和后侧壁1c围合成一个环状结构,能够防止前侧壁1b和后侧壁1c发生变形,进一步提高扭力梁1左端部的强度。
如图1或2或3所示,扭力梁1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左纵梁6和右纵梁7,左纵梁6和右纵梁7相对设置且均与扭力梁1相垂直,后桥总成还包括左减震座8和右减震座9,左纵梁6和扭力梁1的左端部均与左减震座8相固连,右纵梁7和扭力梁1的右端部均与右减震座9相固连。左纵梁6和右纵梁7与车身相连接后,在行驶的过程中,汽车由于震动产生的力可以通过左纵梁6和右纵梁7传递至扭力梁1上,左纵梁6和右纵梁7相对设置,可以使力均匀地传递至扭力梁1上,平衡扭力梁1的受力,左减震座8起到提高扭力梁1与左纵梁6之间连接强度的作用,右减震座9起到提高扭力梁1与右纵梁7之间连接强度的作用,此外,在扭力梁1上下小幅度摆动的过程中,左减震座8和右减震座9还起到减震作用,能够提高后桥总成的NVH性能,左减震座8和右减震座9上均可以设置减重孔,以减轻后桥总成的整体重量。
如图2所示,扭力梁1内固定有管梁10,管梁10沿扭力梁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扭力梁1的前侧壁1b和后侧壁1c之间,前侧壁1b与后侧壁1c均与管梁10相贴靠且相固定。管梁10固定在扭力梁1的前侧壁1b和后侧壁1c之间,能够进一步增加扭力梁1的整体强度,提高后桥总成的NVH性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包括扭力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1)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有罩体(2),各罩体(2)分别与扭力梁(1)形成空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各罩体(2)的端部分别与扭力梁(1)的端部相平齐,各罩体(2)的侧壁分别与扭力梁(1)的侧壁相贴靠且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各罩体(2)的侧壁均具有向下延伸的伸长边(2a),所有伸长边(2a)均与扭力梁(1)的侧壁相贴靠且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各罩体(2)的顶壁二从外向内向下倾斜,各罩体(2)的顶壁二均具有翻边(2b),各翻边(2b)均与扭力梁(1)相贴靠且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1)包括顶壁一(1a)、前侧壁(1b)和后侧壁(1c),所述前侧壁(1b)的上端部和后侧壁(1c)的上端部分别固连在顶壁一(1a)的两侧,所述扭力梁(1)的右端部固定有加强板一(4),所述加强板一(4)与所述顶壁一(1a)相对设置,所述前侧壁(1b)的下端部和后侧壁(1c)的下端部均与加强板一(4)相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1)的左端部固定有加强板二(5),所述加强板二(5)与所述顶壁一(1a)相对设置,所述前侧壁(1b)的下端部和后侧壁(1c)的下端部均与加强板二(5)相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1)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左纵梁(6)和右纵梁(7),所述左纵梁(6)和右纵梁(7)相对设置且均与扭力梁(1)相垂直,所述后桥总成还包括左减震座(8)和右减震座(9),所述左纵梁(6)和扭力梁(1)的左端部均与左减震座(8)相固连,所述右纵梁(7)和扭力梁(1)的右端部均与右减震座(9)相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1)内固定有管梁(10),所述管梁(10)沿扭力梁(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扭力梁(1)的前侧壁(1b)和后侧壁(1c)之间,前侧壁(1b)与后侧壁(1c)均与管梁(10)相贴靠且相固定。
CN201720363458.2U 2017-04-08 2017-04-08 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 Active CN206749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3458.2U CN206749397U (zh) 2017-04-08 2017-04-08 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3458.2U CN206749397U (zh) 2017-04-08 2017-04-08 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49397U true CN206749397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12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63458.2U Active CN206749397U (zh) 2017-04-08 2017-04-08 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493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3451A (zh) * 2019-10-31 2020-02-28 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特殊结构的封闭后扭力梁
CN113386516A (zh) * 2021-07-14 2021-09-14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用扭力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3451A (zh) * 2019-10-31 2020-02-28 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特殊结构的封闭后扭力梁
CN113386516A (zh) * 2021-07-14 2021-09-14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用扭力梁
CN113386516B (zh) * 2021-07-14 2022-04-08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用扭力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21461B2 (ja) 自動車両
JP4655654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102358347B (zh) 一种中巴车底盘
CN206749397U (zh) 一种汽车的后桥总成
CN212950847U (zh) 一种后侧围加强框架组件
CN208544048U (zh) 一种减震性能较好的汽车后桥
KR20210037904A (ko) 전기 자동차용 프레임
CN206510985U (zh) 流水槽总成结构
CN202320499U (zh) 一种中巴车底盘
CN104442255B (zh) 车辆
US20140232146A1 (en) Reinforcing structure of rear spring seat
CN106553696A (zh) 重型卡车车架总成
CN205344422U (zh) 扭力梁总成及汽车
CN107856521A (zh) 电动车抗扭悬置及其连接结构
CN209535340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结构
CN104648483B (zh) 用于车辆的机舱骨架及具有其的车身结构和车辆
JP5950407B2 (ja) 車体構造
CN206416796U (zh) 一种下横置钢板弹簧式后独立悬架结构
CN206012718U (zh) 一种副车架安装结构
CN205469275U (zh)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的安装结构
CN202911496U (zh) 重型汽车空气悬架总成中的气囊托架
CN209208466U (zh) 一种四驱差减布置结构
CN106274336A (zh) 一种下横置钢板弹簧式后独立悬架结构
CN202283936U (zh) 一种中巴车底盘
CN208101679U (zh) 双层隔振悬置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