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43104U - 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43104U
CN206743104U CN201720026468.7U CN201720026468U CN206743104U CN 206743104 U CN206743104 U CN 206743104U CN 201720026468 U CN201720026468 U CN 201720026468U CN 206743104 U CN206743104 U CN 206743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r power
power source
connector
motherboard
bul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264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00264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43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43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43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电子设备,其中该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包括:印刷电路板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其中,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连接,该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还包括:散热器结构件,其中,该散热器结构件设置有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共面,并与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所在设备中的母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装配时由于模块底边引脚与散热器很难共面,导致生产难以操作,继而无法大批量生产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在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装配时实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在母板上的单点支撑且底边引脚与散热器较好共面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散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直流转直流 (DirectCurrent to Direct Current,简称为DC/DC)模块电源、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见的一种DC/DC模块电源组成的结构主要包括:一组印刷电路板、电路器件布局、用于电气连接的插针等组成。DC/DC模块电源的封装主要有插件封装和贴片封装两种结构,插件封装的DC/DC模块电源在和系统板之间的连接需要采用通孔,DC/DC模块电源的第一连接器(如引脚) 通过系统板上的焊接通孔实现系统板和DC/DC模块电源的连接,贴片封装的DC/DC模块电源目前的主要的结构形式为水平放置的结构,水平放置的结构的第一连接器主要采用BGA封装或者单端子焊接的结构形式。前期的立式贴片封装结构的DC/DC模块电源,从结构上看,采用多点支撑,平面是很难控制的,在应用时出现了焊接平面度的问题,且会出现虚焊或焊接后强度不够的问题,如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的DC/DC模块电源,该DC/DC模块电源包括至少一个引脚(12)和散热器(14),由于该 DC/DC模块电源采用多点支撑,且支撑点面积较大,共面度难控制,支撑的小部件散热器(14)要通过工装夹具装配,通过导热粘胶来固定,控制其共面度,操作复杂,不良率较高,且无法批量生产。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在模块半成品上装配散热器(14)需要通过工装夹具来操作,而工装存在尺寸公差,装配时导致模块底边引脚(12)(即第一连接器)与散热器(14)很难共面,生产难以操作,导致至今无法大批量生产,只能小作坊式加工。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装配时由于模块底边引脚与散热器很难共面,导致生产难以操作,继而无法大批量生产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包括:印刷电路板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还包括:散热器结构件,其中,所述散热器结构件设置有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共面,并与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所在设备中的母板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结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互配合,用于连接所述散热器结构件和所述印刷电路板。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至少以下之一:焊盘和通孔。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结构件为T字型结构,所述T字型结构由水平结构和与所述水平结构垂直设置的垂直结构组成。
可选地,所述凸起结构为所述垂直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接触的所述水平结构的另一侧为平面。
可选地,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还包括:电感;所述印刷电路板,电感和所述散热器结构件之间互相通过导热绝缘材料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母板和上述任一项的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
可选地,所述母板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器相互配合,用于连接所述母板和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
可选地,所述母板还包括第三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的凸起结构相互配合,用于连接所述母板和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
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器和所述凸起结构采用回流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中包括散热器结构件,该散热器结构件的凸起结构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共面且通过该凸起结构将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与母板相连接,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装配时由于模块底边引脚与散热器很难共面,导致生产难以操作,继而无法大批量生产的问题,进而达到在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装配时实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在母板上的单点支撑且底边引脚与散热器较好共面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的DC/DC模块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DC/DC模块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的DC/DC模块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一);
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的DC/DC模块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二);
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的DC/DC模块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三);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DC/DC模块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DC/DC模块电源包括:印刷电路板(22)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24),其中,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24)与印刷电路板(22)连接,其特征在于,DC/DC模块电源还包括:散热器结构件(26),其中,散热器结构件(26)设置有凸起结构(28),该凸起结构(28)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24)共面,并与DC/DC模块电源所在设备中的母板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28)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24)共面是指当第一连接器(24)为一个时,该第一连接器(24)与凸起结构(28) 所在直线的平面与母板平行,当第一连接器(24)为多个的时候,该凸起结构(28)与多个第一连接器(24)形成的直线组成一个平面。
由于在DC/DC模块电源中包括散热器结构件(26),该散热器结构件 (26)的凸起结构(28)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24)共面且通过该凸起结构(28)将DC/DC模块电源与母板(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DC/DC模块电源装配时由于模块底边引脚与散热器很难共面,导致生产难以操作,继而无法大批量生产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在DC/DC 模块电源装配时实现DC/DC模块电源在母板上的单点支撑且底边引脚与散热器较好共面的技术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的DC/DC模块电源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的DC/DC模块电源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3a和图3b所示,该散热器结构件(26)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32),该印刷电路板(22) 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34);其中,第一固定件(32)与第二固定件(34) 相互配合,用于连接散热器结构件(26)和印刷电路板(22)。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4)采用回流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上述连接结构可生产性较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4a和图4b所示,该第二固定件(34)包括至少以下之一:焊盘(42)和通孔(44),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插件封装的方式将散热器结构件(26)的第一固定件(32)插入通孔(44)中,实现印刷电路板(22)与散热器结构件(26)之间的固定连接,还可以采用贴片封装的方式将散热器结构件(26)的第一固定件(32)通过焊盘(42) 焊在印刷电路板(22)上,实现该印刷电路板(22)与散热器结构件(26) 之间的固定连接,但是并不限于此,上述两种连接方式也可以同时被采用。可选地,上述第一固定件(32)的数量与第二固定件(34)的数量相同并且与通孔(44)和焊盘(42)等第二固定件(34)匹配。采用上述连接的工艺解决了前期在装配线生产装配散热器结构件(26)中出现的生产难度大的问题,减少了生产工序,增加了共面度的可控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该散热器结构件可以为T字型结构,该T字型结构由水平结构(36)和与水平结构(36)垂直设置的垂直结构(38)组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凸起结构(28)为该垂直结构(38);与凸起结构(28)接触的水平结构(36)的另一侧为平面。如图3b所示,由于水平结构(36)的一侧为平面,这样可以在采用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简称为SMT)进行生产时,提供可吸附贴装平面,进而有效地吸取DC/DC模块电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的DC/DC 模块电源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5所示,该DC/DC模块电源还包括:电感(52);该印刷电路板(22),电感(52)和散热器结构件(26)之间互相通过导热绝缘材料进行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印刷电路板 (22)的第一位置(54)和第二位置(56)上涂抹导热绝缘材料,将印刷电路板(22),电感(52)和散热器结构件(26)三者粘黏在一起,可选地,上述导热绝缘材料可以为导热绝缘结构固定胶,但是并不限于此。通过上述采用导热绝缘材料将印刷电路板(22),电感(52)和散热器结构件(26)进行固定,避免了DC/DC模块电源的器件发生掉件的情况,特别是防止在第三次回流焊接后,DC/DC模块电源的掉件情况的发生。
实施例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设备包括:母板(62) 和DC/DC模块电源(64)。在本实施例中,该DC/DC模块电源(64)与该母板(62)相连接,该DC/DC模块电源用于给母板(62)进行供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母板(62)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器 (66),其中,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器(66)与DC/DC模块电源(64)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器(24)相互配合,用于连接母板(62)和DC/DC 模块电源(64),在本实施例中,母板(62)和DC/DC模块电源(64)之间采用贴片回流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母板(62)还包括第三连接器(68),其中,第三连接器(68)与DC/DC模块电源(64)的凸起结构(28)相互配合,用于连接母板(62)和DC/DC模块电源(6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器(24)与凸起结构(28)共面且该凸起结构(28) 单点支撑该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器(24),使得DC/DC模块电源(64)的连接部分具有高共面度,继而实现DC/DC模块电源(64)与母板(62) 形成高可靠的电气连接并实现较好地散热作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三连接器(68)和该凸起结构(28)采用回流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回流焊接的方式,使得第三连接器(68)与凸起结构(28)之间实现了可靠连接且节省了母板(62)的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包括:印刷电路板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还包括:散热器结构件,其中,
所述散热器结构件设置有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共面,并与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所在设备中的母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结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互配合,用于连接所述散热器结构件和所述印刷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至少以下之一:焊盘和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结构件为T字型结构,所述T字型结构由水平结构和与所述水平结构垂直设置的垂直结构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所述垂直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接触的所述水平结构的另一侧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还包括:电感;所述印刷电路板,电感和所述散热器结构件之间互相通过导热绝缘材料固定连接。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板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器相互配合,用于连接所述母板和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还包括第三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的凸起结构相互配合,用于连接所述母板和所述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器和所述凸起结构采用回流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CN201720026468.7U 2017-01-10 2017-01-10 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电子设备 Active CN206743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6468.7U CN206743104U (zh) 2017-01-10 2017-01-10 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6468.7U CN206743104U (zh) 2017-01-10 2017-01-10 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43104U true CN206743104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55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26468.7U Active CN206743104U (zh) 2017-01-10 2017-01-10 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43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2195B (zh) 实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一体化的方法
CN106686905A (zh) 一种片状元器件的贴片工艺
US10340617B2 (en) Power modules and pin thereof
CN103179781A (zh) 提高表面贴装器件印制板导热能力的方法
CN203553611U (zh) 一种激光二极管的贴片封装
CN203352944U (zh) 具有邮票孔的pcb板
CN206743104U (zh) 直流转直流模块电源、电子设备
CN206947335U (zh) 一种倒装rgb‑led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CN104633618A (zh) 一种led灯板和电源板的电连接结构、装配方法和灯具
CN107146542A (zh) 一种led的显示组件
CN207602558U (zh) 一种插接功率模块封装装置
CN204652780U (zh) 一种pcb板
CN105120602A (zh) 一种中小尺寸pcb板元器件混装工艺
WO2023087842A1 (zh) 宇航电源产品的大功率模块集成电路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09593923U (zh) 一种基于铝基板的算力板
CN213403661U (zh) 一种插槽式pcb电路板
CN107919338A (zh) Pcb板led晶片插件组件
CN208581397U (zh) 电路板和充电桩
CN209184860U (zh) Pcb基板、led集成封装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9472830U (zh) 镀铜的陶瓷电路板
CN206758393U (zh) 一种保险丝及开关电源
CN207651047U (zh) 一种贴片芯片实验用面包板
CN206775892U (zh) 采用连接件进行固定的用电设备
CN109830828A (zh) 一种模块化插座连接器组件及其生产工艺
CN205378350U (zh) 一种dip产品专用防虚焊pcb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