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2267U - 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 Google Patents

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82267U
CN206682267U CN201720315333.2U CN201720315333U CN206682267U CN 206682267 U CN206682267 U CN 206682267U CN 201720315333 U CN201720315333 U CN 201720315333U CN 206682267 U CN206682267 U CN 206682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ox
labyrinth seal
wat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153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振康
管学来
代丽平
冯宏宇
刘建昆
齐宏
桂林
宋信亮
沈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otie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mon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mon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mon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153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82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82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822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及齿轮箱,涉及齿轮箱密封结构技术领域。该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包括甩油结构及甩水结构;甩油结构与甩水结构均设置在齿轮箱的传动轴上,且二者相邻设置;甩油结构包括迷宫密封间隙结构;甩水结构包括甩水尖角凸起及甩水缓坡。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甩油结构和甩水结构对传动轴与齿轮箱箱体的装配处进行密封,甩油结构的迷宫密封间隙结构阻止齿轮箱内的润滑油外流,甩水结构的甩水尖角凸起和甩水缓坡共同作用阻止外界的水分进入到齿轮箱内部,保证齿轮箱既不漏油也不进水,密封效果好,能够避免润滑油乳化现象的发生,使得齿轮箱的运转更加稳定,具有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

Description

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箱密封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背景技术
在铁路驱动齿轮箱中,其输出轴和输入轴靠近电机侧的密封结构,多采用轴与箱体贯穿的结构形式,贯穿部位的密封采用非接触式迷宫密封结构。其中动环与车轴配合,静环布置在箱体上,通过不同的结构构成多个密封腔体,从而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
目前,非接触式迷宫密封结构是铁路用齿轮箱中应用较多的密封结构。由于结构形式及运行工况等因素,现有的非接触式迷宫密封结构,其密封效果不够理想,存在着一定的漏油,以及进水,这就会导致润滑油乳化现象的发生。而且,大部分非接触式迷宫密封结构,其结构复杂,比如阶梯结构的甩水环结构,齿轮箱箱体内布置空间又受限,其加工制造存在很大的难度;同时,其密封腔体、阻水和阻油结构、回油通道及排水通道等结构的排布不够合理,当齿轮箱箱体内外压力分布不均时,齿轮箱的密封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目前,亟需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齿轮箱密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及齿轮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齿轮箱密封结构密封效果不够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包括甩油结构及甩水结构;
所述甩油结构与所述甩水结构均设置在齿轮箱的传动轴上,且二者相邻设置;
所述甩油结构包括迷宫密封间隙结构,所述迷宫密封间隙结构用于阻止润滑油流出齿轮箱;
所述甩水结构包括甩水尖角凸起及甩水缓坡,所述甩水尖角凸起与所述甩水缓坡用于阻止外界的水分进入齿轮箱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甩油结构还包括挡油环;
所述挡油环设置在齿轮箱的端盖与传动轴轴承之间;
所述挡油环上设置有挡油凹槽,所述挡油凹槽与传动轴轴承的侧壁构成挡油腔;
所述挡油腔用于接收由齿轮箱的进油孔进入的润滑油,并将润滑油提供给传动轴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甩油结构还包括甩油环;
所述甩油环套设在齿轮箱的传动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挡油环还套设在所述甩油环上;
所述挡油环与齿轮箱的端盖的内壁构成卸压积油腔;
所述卸压积油腔用于接收挡油腔内由所述挡油环与所述甩油环之间的缝隙进入的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迷宫密封间隙结构包括甩油环凸起与端盖凸起;
所述甩油环凸起设置在所述甩油环的外壁上,所述甩油环凸起的截面形状为锯齿状;
所述端盖凸起设置在所述齿轮箱的端盖的内壁上,所述端盖凸起的截面形状为与所述甩油环凸起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的锯齿状;
所述甩油环凸起与所述端盖凸起嵌合构成所述迷宫密封间隙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甩水结构还包括甩水环;
所述甩水环套设在齿轮箱的传动轴上;
所述甩水环与所述甩油环相邻设置;
所述甩水尖角凸起设置在所述甩水环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甩水结构还包括挡水环;
所述挡水环套设在所述甩水环的外壁上,且所述挡水环固定连接在齿轮箱的端盖上;
所述挡水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卸压凹槽,所述甩水环的外壁上与所述第一卸压凹槽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卸压凹槽;
所述第一卸压凹槽与所述第二卸压凹槽构成密封卸压腔;
所述密封卸压腔用于接收外界由所述挡水环与所述甩水环之间的缝隙进入的水。
进一步地,齿轮箱的端盖上与所述甩水尖角凸起对应处设置有积水凹槽,所述积水凹槽与所述甩水环的外壁及所述挡水环的侧壁构成积水腔;
所述积水腔用于接收所述密封卸压腔内由所述挡水环与所述甩水环之间的缝隙进入的水。
进一步地,所述甩水缓坡设置在所述甩油环的与所述甩水环所接触的侧壁上;
齿轮箱的端盖的内壁上与所述甩水缓坡对应处设置有甩水凹槽,所述甩水凹槽与所述甩水缓坡及所述甩水环的侧壁构成甩水卸压腔;
所述甩水尖角凸起包括圆弧面壁及直面壁,所述圆弧面壁的顶部与所述直面壁的顶部交汇,所述圆弧面壁的截面形状为圆弧,所述直面壁的截面形状为直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齿轮箱,包括如前述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及齿轮箱,甩油结构和甩水结构相邻设置,且均设置在齿轮箱的传动轴上,对传动轴与齿轮箱箱体的装配处进行密封,甩油结构的迷宫密封间隙结构阻止齿轮箱内的润滑油外流,甩水结构的甩水尖角凸起和甩水缓坡共同作用阻止外界的水分进入到齿轮箱内部,保证齿轮箱既不漏油也不进水,密封效果好,能够避免润滑油乳化现象的发生,使得齿轮箱稳定运转,适于进行推广应用。
甩水尖角凸起,相比现有的阶梯结构的甩水结构,结构简单,在需适应齿轮箱内有限的布置空间的前提下,加工难度更低,受齿轮箱箱体内外压力分布的影响小;甩水缓坡的设置直接降低了甩水结构的加工难度,且还能够保证较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甩油结构; 2-甩水结构; 3-传动轴;
4-端盖; 5-传动轴轴承; 6-进油孔;
11-迷宫密封间隙结构; 12-挡油环; 13-挡油腔;
14-甩油环; 15-卸压积油腔; 21-甩水尖角凸起;
22-甩水缓坡; 23-甩水环; 24-挡水环;
25-密封卸压腔; 26-积水腔; 27-甩水卸压腔;
111-甩油环凸起; 112-端盖凸起; 131-挡油凹槽;
211-圆弧面壁; 212-直面壁; 251-第一卸压凹槽;
252-第二卸压凹槽; 261-积水凹槽; 271-甩水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包括甩油结构1及甩水结构2;甩油结构1与甩水结构2均设置在齿轮箱的传动轴3上,且二者相邻设置;甩油结构1包括迷宫密封间隙结构11,迷宫密封间隙结构11用于阻止润滑油流出齿轮箱;甩水结构2包括甩水尖角凸起21及甩水缓坡22,甩水尖角凸起21与甩水缓坡22用于阻止外界的水分进入齿轮箱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甩油结构1及甩水结构2设置在齿轮箱传动轴3与齿轮箱箱体的装配处,包括传动输入轴以及传动输出轴与齿轮箱箱体的装配处,甩油结构1设置在齿轮箱箱体的内侧,甩水结构2设置在齿轮箱箱体的外侧,对装配处进行密封。
甩油结构1的迷宫密封间隙结构11阻止齿轮箱内的润滑油外流,甩水结构2的甩水尖角凸起21和甩水缓坡22共同作用阻止外界的水分进入到齿轮箱内部,保证齿轮箱既不漏油也不进水,密封效果好,能够避免润滑油乳化现象的发生。
甩水尖角凸起21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受齿轮箱箱体内外压力分布的影响小;在保证具备较好的密封效果的前提下,甩水缓坡22的设置降低了甩水结构2整体的加工难度。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甩油结构1还包括挡油环12;挡油环12固定设置在齿轮箱的端盖4与传动轴轴承5之间;挡油环12上设置有挡油凹槽131,挡油凹槽131与传动轴轴承5的侧壁构成挡油腔13;挡油腔13用于接收由齿轮箱的进油孔6进入的润滑油,并将润滑油提供给传动轴轴承5。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箱的进油孔6与挡油腔13连通,挡油环12将从进油孔6流入的大部分润滑油挡在挡油腔13内,使润滑油进入传动轴轴承5,对其进行润滑及降温。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甩油结构1还包括甩油环14;甩油环14活动套设在齿轮箱的传动轴3上,随传动轴3的转动而转动。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挡油环12还活动套设在甩油环14上;挡油环12与齿轮箱的端盖4的内壁构成卸压积油腔15;卸压积油腔15用于接收挡油腔13内由挡油环12与甩油环14之间的缝隙进入的润滑油。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箱运转后,齿轮箱箱体内部的气压增大,可能将少量的挡油腔13内的润滑油挤入挡油环12与甩油环14之间的缝隙,进而进入卸压积油腔15;齿轮箱的回油孔与卸压积油腔15连通,卸压积油腔15内的润滑油被甩油环14甩到卸压积油腔15的腔壁上,由回油孔流回到齿轮箱内部油池中。
传动轴轴承5设置在传动轴3与轴承套之间,轴承套设置在齿轮箱箱体上;齿轮箱的进油孔6与回油孔均设置在传动轴轴承套上;端盖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齿轮箱箱体上。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迷宫密封间隙结构11包括甩油环凸起111与端盖凸起112;甩油环凸起111设置在甩油环14的外壁上,甩油环凸起111的截面形状为锯齿状;端盖凸起112设置在齿轮箱的端盖4的内壁上,端盖凸起112的截面形状为与甩油环凸起111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的锯齿状;甩油环凸起111与端盖凸起112嵌合构成迷宫密封间隙结构11。
在本实施例中,迷宫密封间隙结构11的密封性好,能够阻止卸压积油腔15内的润滑油外流。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甩水结构2还包括甩水环23;甩水环23活动套设在齿轮箱的传动轴3上,随传动轴3的转动而转动;甩水环23与甩油环14相邻设置;甩水尖角凸起21设置在甩水环23的外壁上。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甩水结构2还包括挡水环24;挡水环24活动套设在甩水环23的外壁上,且挡水环2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齿轮箱的端盖4上;挡水环24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卸压凹槽251,甩水环23的外壁上与第一卸压凹槽251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卸压凹槽252;第一卸压凹槽251与第二卸压凹槽252构成密封卸压腔25;密封卸压腔25用于接收外界由挡水环24与甩水环23之间的缝隙进入的水。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箱外界的水分在特殊情况下,会从挡水环24与甩水环23之间的缝隙进入,此时,密封卸压腔25能够留住部分水分。
挡水环24除挡水以外,还能够阻挡其他杂物,如灰尘,进入齿轮箱内部,即密封卸压腔25也具备接收外界的灰尘而阻挡其进入齿轮箱内部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齿轮箱的端盖4上与甩水尖角凸起21对应处设置有积水凹槽261,积水凹槽261与甩水环23的外壁及挡水环24的侧壁构成积水腔26;积水腔26用于接收密封卸压腔25内由挡水环24与甩水环23之间的缝隙进入的水。
在本实施例中,少量的密封卸压腔25内的水分,由挡水环24与甩水环23之间的缝隙进入积水腔26,积水腔26的设置为齿轮箱又增加了一道防进水防线,进一步提高了齿轮箱的密封性。
齿轮箱的排水孔与积水腔26连通,齿轮箱运转,将积水腔26内的水分甩出齿轮箱;齿轮箱的排水孔设置在齿轮箱的端盖4上。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甩水缓坡22设置在甩油环14的与甩水环23所接触的侧壁上,即甩水缓坡22为在甩水环23的侧壁上倒角而成;齿轮箱的端盖4的内壁上与甩水缓坡22对应处设置有甩水凹槽271,甩水凹槽271与甩水缓坡22及甩水环23的侧壁构成甩水卸压腔27;甩水尖角凸起21包括圆弧面壁211及直面壁212,圆弧面壁211的顶部与直面壁212的顶部交汇,圆弧面壁211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直面壁212的截面形状为直线。
在本实施例中,直面壁212将水分甩到积水腔26的腔壁上,为防止水分返溅而流入甩水环23与端盖4之间的缝隙,进而顺着甩水环23的侧壁进入齿轮箱内部,设计圆弧面壁211,利用齿轮箱运转的离心力,将甩水环23与端盖4之间的缝隙处的水分再甩回积水腔26,积水腔26内的水分由排水孔流出。
若还有水分流入甩水环23与端盖4之间的缝隙,再通过甩水卸压腔27进行阻挡;利用离心力将甩水卸压腔27内的水分由离心半径相对较大处,即构成甩水卸压腔27的甩水环23的侧壁的顶端,甩出,从而阻止水分进入齿轮箱内部。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齿轮箱,包括如实施例一所述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本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对齿轮箱传动轴3与齿轮箱箱体的装配处进行密封,密封效果更好,加工难度更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甩油结构及甩水结构;
所述甩油结构与所述甩水结构均设置在齿轮箱的传动轴上,且二者相邻设置;
所述甩油结构包括迷宫密封间隙结构,所述迷宫密封间隙结构用于阻止润滑油流出齿轮箱;
所述甩水结构包括甩水尖角凸起及甩水缓坡,所述甩水尖角凸起与所述甩水缓坡用于阻止外界的水分进入齿轮箱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结构还包括挡油环;
所述挡油环设置在齿轮箱的端盖与传动轴轴承之间;
所述挡油环上设置有挡油凹槽,所述挡油凹槽与传动轴轴承的侧壁构成挡油腔;
所述挡油腔用于接收由齿轮箱的进油孔进入的润滑油,并将润滑油提供给传动轴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结构还包括甩油环;
所述甩油环套设在齿轮箱的传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环还套设在所述甩油环上;
所述挡油环与齿轮箱的端盖的内壁构成卸压积油腔;
所述卸压积油腔用于接收挡油腔内由所述挡油环与所述甩油环之间的缝隙进入的润滑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密封间隙结构包括甩油环凸起与端盖凸起;
所述甩油环凸起设置在所述甩油环的外壁上,所述甩油环凸起的截面形状为锯齿状;
所述端盖凸起设置在所述齿轮箱的端盖的内壁上,所述端盖凸起的截面形状为与所述甩油环凸起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的锯齿状;
所述甩油环凸起与所述端盖凸起嵌合构成所述迷宫密封间隙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水结构还包括甩水环;
所述甩水环套设在齿轮箱的传动轴上;
所述甩水环与所述甩油环相邻设置;
所述甩水尖角凸起设置在所述甩水环的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水结构还包括挡水环;
所述挡水环套设在所述甩水环的外壁上,且所述挡水环固定连接在齿轮箱的端盖上;
所述挡水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卸压凹槽,所述甩水环的外壁上与所述第一卸压凹槽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卸压凹槽;
所述第一卸压凹槽与所述第二卸压凹槽构成密封卸压腔;
所述密封卸压腔用于接收外界由所述挡水环与所述甩水环之间的缝隙进入的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齿轮箱的端盖上与所述甩水尖角凸起对应处设置有积水凹槽,所述积水凹槽与所述甩水环的外壁及所述挡水环的侧壁构成积水腔;
所述积水腔用于接收所述密封卸压腔内由所述挡水环与所述甩水环之间的缝隙进入的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水缓坡设置在所述甩油环的与所述甩水环所接触的侧壁上;
齿轮箱的端盖的内壁上与所述甩水缓坡对应处设置有甩水凹槽,所述甩水凹槽与所述甩水缓坡及所述甩水环的侧壁构成甩水卸压腔;
所述甩水尖角凸起包括圆弧面壁及直面壁,所述圆弧面壁的顶部与所述直面壁的顶部交汇,所述圆弧面壁的截面形状为圆弧,所述直面壁的截面形状为直线。
10.一种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
CN201720315333.2U 2017-03-28 2017-03-28 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82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15333.2U CN206682267U (zh) 2017-03-28 2017-03-28 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15333.2U CN206682267U (zh) 2017-03-28 2017-03-28 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82267U true CN206682267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391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1533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82267U (zh) 2017-03-28 2017-03-28 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822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7937A (zh) * 2018-07-09 2018-09-18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传动系统及低地板轻轨车
CN112081900A (zh) * 2020-08-19 2020-12-15 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箱密封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7937A (zh) * 2018-07-09 2018-09-18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传动系统及低地板轻轨车
CN108547937B (zh) * 2018-07-09 2024-03-19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传动系统及低地板轻轨车
CN112081900A (zh) * 2020-08-19 2020-12-15 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箱密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410396Y2 (zh)
CN203214888U (zh) 一种减速器回转轴组合的密封装置
CN207093775U (zh) 一种轴端迷宫密封结构
CN206682267U (zh) 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WO2021232881A1 (zh) 一种抗振动调心滚子轴承
CN207470781U (zh) 一种旋转轴端密封结构
CN108779844A (zh) 车桥总成
CN105020272B (zh) 一种机车挡油罩及机车牵引电机油封系统阻油方法
CN207018479U (zh) 一种齿轮箱输入轴迷宫密封结构
CN205639569U (zh) 输出轴端密封结构、高速齿轮箱及应用其的轨道车辆
CN207111896U (zh) 多功能车车轴齿轮箱密封结构
CN208835900U (zh) 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
CN109736951B (zh) 微小型燃气轮机转子系统的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
CN106979319A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引导轴的密封机构
CN100408402C (zh) 高速列车动力车驱动齿轮箱的密封装置
CN114033851A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密封回油结构
CN213125770U (zh) 一种轴承油冷空压机永磁电机
CN207161689U (zh) 一种减速箱体
CN201666377U (zh) 一种设置在齿轮箱箱体与轴之间的油封
CN114110024A (zh) 用于防止电动机轴承润滑脂流失的双曲路密封泄压装置
CN208268367U (zh) 一种齿轮箱多重密封结构
CN208870833U (zh) 离心压缩机用油封结构
CN2622026Y (zh) 高速列车动力车驱动齿轮箱的密封装置
CN216867469U (zh) 一种齿轮箱
CN202374096U (zh) 电机轴承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an Xuelai

Inventor after: Dai Liping

Inventor after: Feng Hongyu

Inventor after: Liu Jiankun

Inventor after: Qi Hong

Inventor after: Gui Lin

Inventor after: Song Xinliang

Inventor after: Shen Mao

Inventor before: Zhou Zhenkang

Inventor before: Guan Xuelai

Inventor before: Dai Liping

Inventor before: Feng Hongyu

Inventor before: Liu Jiankun

Inventor before: Qi Hong

Inventor before: Gui Lin

Inventor before: Song Xinliang

Inventor before: Shen M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20

Address after: Room 324602, room 5, courtyard 1, Futong East Avenue,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is towards Tie Fubang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500 No. 2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Miy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KANGWEI TONGCHUA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28

Address after: 101500 No. 25-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Miy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Guotie Unit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24602, Building 5, Courtyard 1, Futong East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is towards Tie Fubang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