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5900U - 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5900U
CN208835900U CN201821630708.5U CN201821630708U CN208835900U CN 208835900 U CN208835900 U CN 208835900U CN 201821630708 U CN201821630708 U CN 201821630708U CN 208835900 U CN208835900 U CN 208835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leak
electric machine
traction electric
rear bearing
diesel locomo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307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克瑜
苏旺
薛升
李建国
何玉冬
吕永胜
韩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Lan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Lan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Lan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Lan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307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5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5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5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该结构包括迷宫槽、套接在牵引电机的电机轴上的封环和后轴承盖,封环位于后轴承盖和齿轮箱体之间,封环与后轴承盖通过迷宫槽连接,后轴承盖上具有泄油槽和泄油孔,泄油槽位于后轴承盖与封环连接的端部,泄油孔位于后轴承盖上,泄油孔上具有到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泄油槽的底部平齐,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与齿轮箱体接通,导流通道用于将泄油槽中的润滑油经泄油孔导入齿轮箱体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减少了泄油孔的堵塞。

Description

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
背景技术
内燃机车是以内燃机产生动力,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车轮的机车。内燃机车中内燃机和动轮之间加装一台与发动机同等重要并符合牵引特性的传动结构。传动结构的种类分别为:机械传动结构、液力传动结构和电力传动结构;装有电力传动结构的内燃机车,称为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其中,牵引电机是内燃机车中重要的的零部件。机车的牵引电机使用时,牵引电机旋转,由于牵引电机轴承是的负压作用,会把齿轮箱体内的润滑油吸入牵引电机的轴承室内,并进一步窜入牵引电机的内部,窜入牵引电机内的润滑油会污染牵引电机,损害牵引电机的绝缘性并使牵引电机轴承发热,影响牵引电机工作。涉及牵引电机通风部件有定子通风口、电机气隙、端盖迷宫油封等。涉及齿轮箱体窜油到牵引电机部件有封环迷宫油封、后轴承盖迷宫油封、齿轮箱体油。
现有技术中,机车走行齿轮箱体安装在牵引电机后轴承盖上,封环的一面在齿轮箱体里面,封环经过盈配合热装在电机轴上,封环随牵引电机一起旋转,而牵引电机后轴承盖不旋转,同时齿轮箱体齿轮通过润滑油进行润滑,封环与后轴承盖两者之间密封采用迷宫槽油封。防止牵引电机旋转时迷宫槽形成的油膜阻止润滑油的进一步渗入牵引电机的内部。同时在后轴承盖上设置泄油孔,泄油孔可作为回流槽形成防油结构,使迷宫槽内的油脂在重力作用下从泄油孔流回齿轮箱体内。
但是,当齿轮箱体内润滑油渗入过量时,造成泄油孔排油不畅,容易堵塞泄油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解决了当齿轮箱体内润滑油渗入过量时,造成泄油孔排油不畅,容易堵塞泄油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该结构包括:迷宫槽、套接在牵引电机的电机轴上的封环和后轴承盖;
封环和后轴承盖均用于阻挡齿轮箱体内的润滑油进入轴承室,封环位于后轴承盖和齿轮箱体之间,封环与后轴承盖通过迷宫槽连接,后轴承盖上具有泄油槽和泄油孔,泄油槽位于后轴承盖与封环连接的端部,泄油孔位于后轴承盖上,泄油孔上具有到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泄油槽的底部平齐,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与齿轮箱体接通,导流通道用于将泄油槽中的润滑油经泄油孔导入齿轮箱体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泄油孔为椭圆形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泄油孔靠近泄油槽的底部的长边与泄油槽的底部平齐。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泄油孔靠近泄油槽的底部的长边具有倒角,倒角的端部与泄油槽的底部平齐。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还包括通气孔,通气孔设置在后轴承盖上,通气孔用于连通轴承室和轴承室的外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通气孔为朝向轴承室的外部的斜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通气孔位于泄油孔和后轴承盖的边缘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通气孔的直径为8-10mm。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通气孔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泄油孔的数量为3-9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通过设置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泄油槽的底部平齐,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与齿轮箱体接通,以使润滑油从泄油槽经导流通道的导向作用导入齿轮箱体内,避免润滑油增多时,润滑油全汇集在泄油孔的中,在泄油孔上形成油膜而堵塞泄油孔,造成泄油孔排油不畅,使润滑油无法通过泄油孔导入齿轮箱体内,减少了泄油孔的堵塞,避免了当齿轮箱体内润滑油渗入过量时,造成泄油孔排油不畅,容易堵塞泄油孔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后端油封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后端油封结构中的后轴承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中后轴承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E-E剖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机后端盖;
2—端盖气窗;
3—后轴承盖;
31—环形凹槽;
32—泄油孔;
33—通气孔;
34—泄油槽;
35—倒角;
4—轴套;
41—槽;
5—电机轴;
6—轴承;
61—轴承室;
62—台阶;
7—封环;
71—环形凸块;
8—主动齿轮;
9—齿轮箱体;
10—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深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内燃机车是以内燃机产生动力,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车轮的机车。内燃机车中内燃机和动轮之间加装一台与发动机同等重要并符合牵引特性的传动结构。传动结构的种类分别为:机械传动结构、液力传动结构和电力传动结构;装有电力传动结构的内燃机车,称为电力传动内燃机车。
其中,牵引电机是内燃机车中重要的零部件。机车的牵引电机使用时,牵引电机旋转,由于牵引电机轴承是的负压作用,会把齿轮箱体内的润滑油吸入牵引电机的轴承室内,并进一步窜入牵引电机的内部,窜入牵引电机内的润滑油会污染牵引电机,损害牵引电机的绝缘性并使牵引电机轴承发热,影响牵引电机工作。涉及牵引电机通风部件有定子通风口、电机气隙、端盖迷宫油封等。涉及齿轮箱体窜油到牵引电机部件有封环迷宫油封、后轴承盖迷宫油封、齿轮箱体油。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后端油封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后端油封结构中的后轴承盖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采用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后端油封结构,防止齿轮箱体内的润滑油窜入电机轴承室及内部。具体的,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后端油封结构包括电机后端盖1、后轴承盖3、轴套4、电机轴5、轴承6、封环7、主动齿轮8、齿轮箱体9和从动齿轮10。
其中,电机后端盖1上具有端盖气窗2,轴套4、轴承6、后轴承盖3和封环7依次套接在电机轴5上后,电机轴5插入齿轮箱体9内并与主动齿轮8连接,通过电机轴5驱动主动齿轮8转动;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10均位于齿轮箱体9内,且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10相啮合,齿轮箱体9内具有润滑油;
电机后端盖1套接在轴套4上和轴承6上,轴套4和轴承6位于电机后端盖1和电机轴5之间,后轴承盖3用于封闭轴承6的端部和电机后端盖1的端部并与轴承6的端部固定和电机后端盖1的端部固定,封环7用于阻挡齿轮箱体9内的润滑油进入轴承室61内,封环7起到了外油封的作用。也就是说,封环7的一端位于齿轮箱体9内,封环7过盈配合套接在电机轴5上并随电机轴5一起转动,封环7的另一端通过迷宫槽与后轴承盖3连接,封环7上具有多个同圆心的环形凸块71,后轴承盖3上具有多个同圆心且与环形凸块71相匹配的环形凹槽31,环形凸块71插入环形凹槽31中,以使封环7和后轴承盖3构成迷宫槽连接。
封环7的环形凸块71和后轴承盖3的环形凹槽31构成的迷宫槽形成第一道防油结构,牵引电机旋转时迷宫槽形成的油膜阻止润滑油的进一步渗入牵引电机的内部。
如图3和图4所示,后轴承盖3起到了中间油封的作用,后轴承盖3上具有泄油孔32,泄油孔32可作为回流槽形成第二道防油结构,使迷宫槽内的油脂在重力作用下从泄油孔32流回齿轮箱体9内,防止齿轮箱体9的齿轮润滑油进入轴承室61(通过后轴承盖3与轴承6抵接端和电机后端盖1围成用于放置轴承6的空间)内。
如图1和图2所示,轴套4与后轴承盖3形成第三道防油结构,也就是说,轴承4起到了内油封的作用,后轴承盖3与轴套4形成牵引电机的内密封,当轴承室61的油脂进入整个槽41中后,由于封环7转动时的离心力作用,油脂会在槽41中形成一层油膜,阻止轴承室61的油再进入槽41中,防止油脂进入牵引电机内部。
但是,当齿轮箱体9内润滑油渗入过量时,润滑油全汇集在泄油孔32的中,在泄油孔32上形成油膜而堵塞泄油孔32,造成泄油孔32下排油不畅,容易堵塞泄油孔32。同时,电机轴5旋转时,牵引电机内部轴承室61形成负压,这种负压作用会把齿轮箱体9内的润滑油吸入电机轴承室61内并进一步窜入牵引电机内部,污染牵引电机,损害牵引电机绝缘并破坏轴承6的润滑脂;长期运行最终可能导致牵引电机绝缘降低,轴承高温发热、牵引电机固死的危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通过设置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泄油槽的底部平齐,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与齿轮箱体接通,以使润滑油从泄油槽经导流通道的导向作用导入齿轮箱体内,避免润滑油增多时,润滑油全汇集在泄油孔的中,在泄油孔上形成油膜而堵塞泄油孔,造成泄油孔排油不畅,使润滑油无法通过泄油孔导入齿轮箱体内,减少了泄油孔的堵塞,避免了当齿轮箱体内润滑油渗入过量时,造成泄油孔排油不畅,容易堵塞泄油孔的问题。通过设置通气孔,通气孔在减轻或消除轴承室负压的同时,也可以作为轴承室向外排油的通道,避免轴承室润滑油进一步窜入牵引电机内部,污染牵引电机,损害牵引电机绝缘并破坏轴承的润滑脂;长期运行最终可能导致牵引电机绝缘降低,轴承高温发热、牵引电机固死的危害。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中后轴承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D处的放大图;图8为图6中E-E剖面的剖视图。如图5-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包括:迷宫槽、套接在牵引电机的电机轴5上的封环7和后轴承盖3,封环7和后轴承盖3均用于阻挡齿轮箱体9内的润滑油进入轴承室61内,封环7位于后轴承盖3和齿轮箱体9之间,封环7与后轴承盖3通过迷宫槽连接,后轴承盖3上具有泄油槽34和泄油孔32,泄油槽34位于后轴承盖3与封环7连接的端部,泄油孔32位于后轴承盖3上,泄油孔32上具有到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泄油槽34的底部平齐,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与齿轮箱体9接通,导流通道用于将泄油槽34中的润滑油经泄油孔32导入齿轮箱体9内。
安装时,将封环7和后轴承盖3均套接在牵引电机的电机轴5上,封环7与后轴承盖3通过迷宫槽连接,封环7的一端位于齿轮箱体9内,封环7过盈配合套接在电机轴5上并随电机轴5一起转动,电机轴5继续伸到齿轮箱体9内套接主动齿轮8,主动齿轮8与和从动齿轮10啮合,润滑油位于齿轮箱体9内的底部,封环7的另一端通过迷宫槽与后轴承盖3连接,封环7上具有多个同圆心的环形凸块71,后轴承盖3上具有多个同圆心且与环形凸块71相匹配的环形凹槽31,环形凸块71插入环形凹槽31中,以使封环7和后轴承盖3构成迷宫槽连接。通过后轴承盖3封闭电机轴5上的轴承6的端部和电机后端盖1的端部,并且后轴承盖3与轴承6的端部固定和电机后端盖1的端部固定。在后轴承盖3与封环7连接的端部设置泄油槽34,后轴承盖3上开设泄油孔32,泄油孔32上设置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泄油槽34的底部平齐,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与齿轮箱体9接通。
工作时,电机轴5转动,带动轴承6、封环7和主动齿轮8转动,齿轮箱体9内底部的润滑油通过从动齿轮10带给主动齿轮8进行润滑,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10上的润滑油经过封环7初步的阻挡,会通过电机轴5进入迷宫槽中,在迷宫槽中形成油膜,油膜阻止润滑油的进一步渗入轴承室61内,随着润滑油的增多,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润滑油顺着迷宫槽流入泄油槽34中,由于后轴承盖3上开设泄油孔32,泄油孔32上具有到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泄油槽34的底部平齐,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与齿轮箱体9接通,以使润滑油从泄油槽34经导流通道的导向作用导入齿轮箱体9内,避免润滑油增多时,润滑油全汇集在泄油孔32的中,在泄油孔32上形成油膜而堵塞泄油孔32,造成泄油孔32排油不畅,使润滑油无法通过泄油孔32导入齿轮箱体9内,减少了泄油孔32的堵塞,避免了当齿轮箱体9内润滑油渗入过量时,造成泄油孔32排油不畅,容易堵塞泄油孔32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通过设置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泄油槽的底部平齐,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与齿轮箱体接通,以使润滑油从泄油槽经导流通道的导向作用导入齿轮箱体内,避免润滑油增多时,润滑油全汇集在泄油孔的中,在泄油孔上形成油膜而堵塞泄油孔,造成泄油孔排油不畅,使润滑油无法通过泄油孔导入齿轮箱体内,减少了泄油孔的堵塞,避免了当齿轮箱体内润滑油渗入过量时,造成泄油孔排油不畅,容易堵塞泄油孔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泄油孔32为椭圆形孔。椭圆形孔用于增加润滑油的导入量。可选的,泄油孔32由两端为直径6mm的半圆,中间为高6mm,长30mm的矩形所形成的孔。相比于直径为6mm的圆孔,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增加泄油孔32的长度,以使更多的润滑油通过泄油孔32导入齿轮箱体9内。椭圆形孔的尺寸不限于此,可根据后轴承盖3的尺寸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泄油孔32靠近泄油槽34的底部的长边与泄油槽34的底部平齐。也就是说,泄油孔32靠近泄油槽34的底部的长边和导流通道的一端均与泄油槽34的底部平齐,以使泄油槽34的底部的润滑油也能顺利的经导流通道和泄油孔32导入齿轮箱体9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导流通道为倒角,具体的,泄油孔32靠近泄油槽34的底部的长边具有倒角35,倒角35的端部与泄油槽34的底部平齐。将泄油孔32靠近泄油槽34的底部的长边的倒角35作为导流通道,以使泄油槽34的底部的润滑油能顺利的经泄油孔32上长边的倒角35导入齿轮箱体9内。
可选的,泄油孔32的数量为3-9个。泄油孔32绕后轴承盖3匀均间隔设置且均位于后轴承盖3的下部分,或者泄油孔32绕后轴承盖3一周均匀设置。
如图8所示,电机轴5旋转时,牵引电机内部轴承室61形成负压,这种负压作用会把齿轮箱体9内的润滑油吸入电机轴承室61内并进一步窜入牵引电机内部,污染牵引电机,损害牵引电机绝缘并破坏轴承6的润滑脂;长期运行最终可能导致牵引电机绝缘降低,轴承高温发热、牵引电机固死的危害。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还包括通气孔33,通气孔33设置在后轴承盖3上,通气孔33用于连通轴承室61和轴承室61的外部。
具体的,在后轴承盖3上铣出通气孔33,通过通气孔33将轴承室61和轴承室61的外部连通,在减轻或消除轴承室61负压的同时,通气孔33也可以作为轴承室61向外排油的通道。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通气孔33为朝向轴承室的外部的斜孔。具体的,后轴承盖3上具有与轴承6的外圈相抵接的台阶62,通气孔33沿台阶62的转角处倾斜且向后轴承盖3上最薄的部分延伸,通气孔33的深度最小,同时也减小了加工通气孔33的时间。
可选的,通气孔33位于泄油孔32和后轴承盖3的边缘之间。通过通气孔33将轴承室61和轴承室61的外部连通的同时,后轴承盖3上泄油孔32和后轴承盖3的边缘之间的厚度比较薄,减小了加工通气孔33的时间。
可选的,通气孔33的直径为8-10mm。在后轴承盖3的强度足够的同时,使后轴承盖3上的通气孔33具有较好的减轻或消除轴承室负压的效果,和向轴承室61外排润滑油的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通气孔33的直径为9mm。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气孔33的数量为两个,以增加在减轻或消除轴承室负压的作用,并增加通气孔33的向轴承室61外排润滑油的能力。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通过设置通气孔,通气孔在减轻或消除轴承室负压的同时,也可以作为轴承室向外排润滑油的通道,避免轴承室润滑油进一步窜入牵引电机内部,污染牵引电机,损害牵引电机绝缘并破坏轴承的润滑脂;长期运行最终可能导致牵引电机绝缘降低,轴承高温发热、牵引电机固死的危害。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些实施例”、“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迷宫槽、套接在所述牵引电机的电机轴上的封环和后轴承盖;
所述封环和所述后轴承盖均用于阻挡齿轮箱体内的润滑油进入轴承室,所述封环位于所述后轴承盖和所述齿轮箱体之间,所述封环与所述后轴承盖通过迷宫槽连接,所述后轴承盖上具有泄油槽和泄油孔,所述泄油槽位于所述后轴承盖与所述封环连接的端部,所述泄油孔位于所述后轴承盖上,所述泄油孔上具有到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泄油槽的底部平齐,所述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箱体接通,所述导流通道用于将所述泄油槽中的润滑油经所述泄油孔导入所述齿轮箱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为椭圆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靠近所述泄油槽的底部的长边与所述泄油槽的底部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靠近所述泄油槽的底部的长边具有倒角,所述倒角的端部与所述泄油槽的底部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后轴承盖上,所述通气孔用于连通所述轴承室和所述轴承室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为朝向所述轴承室的外部的斜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泄油孔和所述后轴承盖的边缘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8-10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的数量为3-9个。
CN201821630708.5U 2018-10-09 2018-10-09 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 Active CN208835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0708.5U CN208835900U (zh) 2018-10-09 2018-10-09 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0708.5U CN208835900U (zh) 2018-10-09 2018-10-09 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5900U true CN208835900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18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30708.5U Active CN208835900U (zh) 2018-10-09 2018-10-09 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359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5059A (zh) * 2019-07-17 2019-10-25 成都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电动机轴承密封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16020633A (zh) * 2023-03-30 2023-04-28 兮然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气流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5059A (zh) * 2019-07-17 2019-10-25 成都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电动机轴承密封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10375059B (zh) * 2019-07-17 2024-04-09 成都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电动机轴承密封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16020633A (zh) * 2023-03-30 2023-04-28 兮然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气流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35900U (zh) 防止内燃机车中的牵引电机漏油的结构
JPH0410396Y2 (zh)
CN108711997B (zh) 多功能电机轴承密封结构
JP5540238B2 (ja) 二軸回転機構のギアオイル潤滑構造
CN108953386A (zh) 一种电机及其轴承润滑密封结构
CN203363617U (zh) 一种机油泵
CN206682267U (zh) 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CN207131806U (zh) 一种直联高速同步驱动减速机
CN205877677U (zh) 一种能及时吸油的转子式机油泵
JPH10103265A (ja) 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圧縮機
CN106015901A (zh) 一种能及时吸油的转子式机油泵
JPS641501Y2 (zh)
JP2011001899A (ja) 歯車室の内圧緩和装置
CN207782587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减速装置
CN207999491U (zh) 一种方便清灰的减速器
CN205089971U (zh) 一种自主排脂式混合型迷宫密封装置
JPS6115275Y2 (zh)
CN214118921U (zh) 一种减速机防漏轴承润滑机构
CN205089981U (zh) 一种自主排脂式双向多重密封装置
CN220600414U (zh) 一种带有行星减速机构的油泵电机
CN205882923U (zh) 电机轴头的双密封结构
CN205190699U (zh) 带气压平衡和喷油润滑结构的减速器
CN214196649U (zh) 一种基于双排球轴承的齿轮泵
CN2763580Y (zh) 一种端面密封的整体式机油泵
CN210769317U (zh) 双油封干式真空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