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66395U - 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66395U
CN206666395U CN201720235021.0U CN201720235021U CN206666395U CN 206666395 U CN206666395 U CN 206666395U CN 201720235021 U CN201720235021 U CN 201720235021U CN 206666395 U CN206666395 U CN 206666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manufacture device
chemically reinforced
reinforced glass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350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原祐辅
鹿岛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350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66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66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66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一种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100),是对包含碱离子的玻璃板进行化学强化而得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所述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100)具备:熔融盐槽(40),积存有熔融盐,所述熔融盐浸渍玻璃板;流体供给装置(50),向熔融盐槽(40)供给流体;及供给管(54),将所述熔融盐槽与所述流体供给装置连接,并从所述流体供给装置向所述熔融盐槽的内部供给所述流体。

Description

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各种显示器装置的罩盖玻璃而使用化学强化玻璃,关于其强度要求进一步的提高。为了提高化学强化玻璃的强度,公开了如下的内容:通过使含有钠的玻璃与含有硝酸钾的特定的无机盐接触,而使玻璃中的Na与所述无机盐中的K进行离子交换,由此进行化学强化处理,然后,进行基于酸和碱的处理(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了对于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表面即使不进行研磨或使用了氟酸等的蚀刻处理,也能飞跃性地提高玻璃的面强度的内容。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008763号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近年来,存在希望比专利文献1记载的表面除去量更多的除去量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表面除去量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发明者们反复仔细钻研的结果是发现了通过在化学强化处理时将流体向熔融盐供给,由此能够使玻璃的表面除去量飞跃性地增大,能够有效地除去裂纹或潜在损伤,能够提高玻璃板的强度,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即,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下述<1>~<10>的结构。
<1>一种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是对包含碱离子的玻璃板进行化学强化而得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具备:熔融盐槽,积存有熔融盐,所述熔融盐浸渍玻璃板;流体供给装置,向所述熔融盐槽供给流体;及供给管,将所述熔融盐槽与所述流体供给装置连接,并从所述流体供给装置向所述熔融盐槽的内部供给所述流体。
<2>根据所述<1>记载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流体供给装置供给作为所述流体的水蒸气。
<3>根据所述<1>记载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流体供给装置供给作为所述流体的含有H2O的气体。
<4>根据所述<1>记载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流体供给装置供给作为所述流体的水。
<5>根据所述<1>记载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流体供给装置供给作为所述流体的含有选自由二氧化碳、氢、氮及氧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流体。
<6>根据所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供给管在所述熔融盐槽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盐的液面的上部开口。
<7>根据所述<6>记载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供给管构成为使从该供给管的开口部供给的所述流体能够到达至所述熔融盐的液面。
<8>根据所述<6>记载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具备搅拌构件,所述搅拌构件在积存于所述熔融盐槽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盐的液面的上部对所述流体进行搅拌。
<9>根据所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供给管在所述熔融盐槽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盐的液面的下部开口。
<10>根据所述<9>记载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具备搅拌构件,所述搅拌构件在积存于所述熔融盐槽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盐的液面的下部对所述流体进行搅拌。
<11>根据所述<1>记载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熔融盐槽具备门,所述门能够以使该熔融盐槽的上部的开口面积变动的方式移动。
<12>根据所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向所述熔融盐槽供给流体的流体供给装置具备水槽,所述水槽具备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在化学强化后不进行研磨或使用氟酸等的蚀刻处理而能够得到面强度非常高的化学强化玻璃。并且,通过向溶液的浸渍而能够推进处理,因此在容易应对各种玻璃形状、大面积的玻璃等的方面上有效。此外,与使用了氟酸等的蚀刻处理相比,安全性高,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d)是表示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 玻璃板
10 低密度层
20 压缩应力层
30 中间层
40 熔融盐槽
42 门
44 搅拌构件(风扇)
46 狭缝
50 流体供给装置
52 加热器(加热装置)
54 供给管
56 开口部
58 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没有限定为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形实施。而且,在本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在包含其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意思下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是对包含碱离子的玻璃板进行化学强化而得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具备:熔融盐槽,积存有熔融盐,所述熔融盐浸渍玻璃板;及流体供给装置,向熔融盐槽供给含有选自由H2O、CO2、H2、N2及O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流体。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玻璃只要包含碱离子即可,只要是具有能够进行成形、基于化学强化处理的强化的组成的结构,就可以使用各种组成的结构。其中优选包含钠,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铝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硼硅酸盐玻璃、铅玻璃、碱钡玻璃、铝硼硅酸盐玻璃等。
玻璃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所希望的玻璃原料连续向熔融炉投入,优选以1500~1600℃对玻璃原料进行加热熔融,在进行了澄清之后,向成形装置供给,然后将熔融玻璃成形为板状,并进行缓冷来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玻璃的成形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例如,可以采用下拉法(例如,溢流下拉法、流孔下引法及再曳引法等)、浮法、压延法及冲压法等各种成形方法。其中,从在玻璃面的至少一部分容易产生裂纹而能更明显地观察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的点上,优选浮法。
玻璃的厚度不受特别限制,但是为了有效地进行化学强化处理,通常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mm以下,特别优选为0.7mm以下。
另外,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玻璃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具有均一的板厚的平板形状、在表面和背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曲面的形状、及具有弯折部等的立体的形状等各种形状的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玻璃的组成,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以氧化物基准的摩尔%显示的组成计,使用包含50~80%的SiO2、2~25%的Al2O3、0~10%的Li2O、0~18%的Na2O、0~10%的K2O、0~15%的MgO、0~5%的CaO及0~5%的ZrO2的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的化学强化处理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使包含离子半径比玻璃中所包含的碱离子的离子半径大的其他的碱离子的无机盐与前述的包含碱离子的玻璃接触而进行离子交换处理,由此进行化学强化处理。即,玻璃中所包含的碱离子与无机盐中包含的其他的碱离子进行离子交换。
在玻璃所包含的碱离子为Na离子的情况下,无机盐更优选是含有硝酸钾(KNO3)的无机盐,且还含有选自由K2CO3、Na2CO3、KHCO3、NaHCO3、Li2CO3、Rb2CO3、Cs2CO3、MgCO3、CaCO3及BaCO3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盐。
通过玻璃表面的Na离子(或Li离子)与无机盐中的K离子(或Na离子)进行离子交换来形成高密度的压缩应力层。作为使玻璃与无机盐接触的方法,可以是涂布膏剂状的无机盐的方法、将无机盐的水溶液向玻璃喷射的方法、使玻璃浸渍在加热成熔点以上的熔融盐的盐浴中的方法等,但是其中优选浸渍在熔融盐中的方法。
无机盐除了包含硝酸钾及熔剂之外,在不阻碍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包含其他的化学种类,可列举例如氯化钠、氯化钾、硼酸钠、硼酸钾等的碱氯化盐或碱硼酸盐等。它们可以单独添加,也可以将多种组合添加。
熔融盐可以通过公知的工序来制造。例如在无机盐是包含硝酸钾和熔剂的熔融盐的情况下,通过对硝酸钾熔融盐进行调制,接下来向该硝酸钾熔融盐添加熔剂而能够得到。而且,作为其他的方法,可以通过将硝酸钾与熔剂混合,接下来将该硝酸钾与熔剂的混合盐熔融而能够得到。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装置使用的熔融盐的Na浓度优选为500重量ppm以上,更优选为1000重量ppm以上。通过使熔融盐中的Na浓度为2000重量ppm以上,利用后述的酸处理工序而低密度层容易深化,因此更优选。作为Na浓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容许至可得到所希望的表面压缩应力(CS)为止。
接下来,使用调制了的熔融盐进行化学强化处理。化学强化处理通过将玻璃浸渍在熔融盐中,使玻璃中的碱离子(Li离子或Na离子)与熔融盐中的离子半径大的其他的碱离子(Na离子或K离子)进行离子交换(置换)来进行。通过该离子交换而使玻璃表面的组成变化,与玻璃的中间层(大块)30相比,玻璃表面能够形成高密度化的压缩应力层20(参照图1(a)、图1(b))。通过该玻璃表面的高密度化而产生压缩应力,因此能够使玻璃强化。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化学强化玻璃的密度从在玻璃的中心存在的中间层30的外缘朝向压缩应力层表面而逐渐高密度化,因此在中间层30与压缩应力层20之间没有密度急剧变化的明确的交界。在此,中间层表示存在于玻璃中心部且由压缩应力层夹持的层。该中间层不同于压缩应力层,是不进行离子交换的层。
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的化学强化处理(离子交换处理)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的步骤进行。
首先,对玻璃进行预热,将前述的熔融盐调整成进行化学强化处理的温度。接下来,将预热了的玻璃在熔融盐槽的熔融盐中浸渍规定的时间之后,将玻璃从熔融盐中拉起,进行放置冷却。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玻璃,在化学强化处理之前,优选进行与用途对应的形状加工,例如切断、端面加工及开孔加工等机械加工。
玻璃的预热温度依赖于浸渍在熔融盐中的温度,但是通常优选为100℃以上。
进行化学强化处理的温度优选为被强化玻璃的应变点(通常500~600℃)以下,为了得到更高的压缩应力层深度而特别优选为350℃以上,为了处理时间的缩短及后述的低密度层10(参照图1(c))的形成促进而更优选为4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30℃以上。
玻璃的向熔融盐的浸渍时间优选为1分钟~10小时,更优选为5分钟~8小时,进一步优选为10分钟~4小时。在上述范围中,能够得到强度与压缩应力层的深度的平衡优异的化学强化玻璃,因此优选。
在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中,通过增加浸渍玻璃时的熔融盐中的H2O的含量,能够使后述的与酸接触的工序中形成的低密度层变厚。在与碱接触的工序中,能够除去所述低密度层,因此通过使该低密度层的厚度成为存在于玻璃表面的裂纹或潜在损伤的平均深度以上,能够与低密度层的除去一起除去该裂纹或潜在损伤。因此,能够实现化学强化玻璃的优异的面强度。
化学强化处理在露点温度为20℃以上的气氛中进行。该露点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60℃以上。而且,上限优选设为进行化学强化处理的无机盐(熔融盐)的温度以下。
露点温度(以下,有时仅称为“露点”)只要熔融盐的至少液面附近的露点温度处于上述范围内即可,液面附近是指距熔融盐的液面为200mm以下的区域的气氛。通过维萨拉(Vaisala)DRYCAP(注册商标)DMT346露点变换器能够测定露点。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露点是在熔融盐与熔融盐液面附近的气氛之间看作平衡成立时的值。
在进行化学强化处理之前及/或与化学强化处理同时地,向熔融盐及/或熔融盐的液面附近的气氛导入例如水蒸气,由此能够实现上述露点。例如,将熔融盐槽与流体供给装置连接,将从流体供给装置供给水蒸气的供给管54向熔融盐槽的内部附加,由此能够向熔融盐及/或熔融盐的液面附近的气氛导入水蒸气。
另外,可以将水蒸气其本身或包含水蒸气的气体、含有选自由H2O、CO2、H2、N2及O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气体、及含有作为水(液体)等的H2O的流体向熔融盐的液面的下部直接导入,也可以向熔融盐的液面的上部的空间导入水蒸气或包含水蒸气的气体、含有选自由H2O、CO2、H2,N2及O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气体等。而且,在不发生水蒸气爆炸的范围内,也可以将水(液体)其本身向熔融盐上滴下而导入。
在水蒸气或包含水蒸气的气体、水(液体)(以后,有时称为“含有H2O的流体”)的导入时,将含有H2O的流体和熔融盐在熔融盐的液面上部或液面下部可以搅拌也可以不搅拌,但是在缩短达到平衡为止的时间的点上,优选进行搅拌。
从导入含有选自由H2O、CO2、H2、N2及O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流体开始至达到平衡为止的时间根据导入的气体或液体的量、水蒸气浓度、导入方法等而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如果上述气氛的露点稳定且一定,则能够判断为达到平衡。
包含水蒸气的气体可以使用不会给化学强化处理造成影响的气体,例如,将空气、氮气、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的干燥的气体导入到加热了的水中,由此能够成为包含水蒸气的湿度高的气体(包含水蒸气的气体)。
在抑制配管等的水垢堆积的点上,在流体供给装置中使用的水优选使用离子交换水等纯水。而且,流体供给装置也可以具备水槽(例如水浴等),水槽也可以具备加热装置,利用加热装置对水进行加热,由此能够产生水蒸气。作为加热装置,存在例如锅炉、加热器等。
作为含有选自由H2O、CO2、H2、N2及O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流体的导入方法,更具体而言,可列举(1)将由流体供给装置供给的包含水蒸气的气体从供给管向熔融盐(无机盐)的液面的上部的空间导入的方法、(2)将由流体供给装置供给的包含水蒸气的气体从供给管导入到熔融盐(无机盐)的液面的下部(熔融盐中)的方法、或者(3)将由流体供给装置供给的水(液体)从供给管向熔融盐(无机盐)导入的方法等。其中,优选利用上述(1)或(2)形成该气氛。
作为向熔融盐(无机盐)的液面的上部的空间导入含有选自由H2O、CO2、H2、N2及O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流体的一方式,存在例如将从流体供给装置供给的水蒸气等利用喷射器向熔融盐的液面的上部或熔融盐的液面附近喷雾的方法。通过利用喷射器导入水蒸气等,由此容易大致均一地控制熔融盐的液面的上部的空间的水蒸气浓度,因而优选。这种情况下,喷射器喷嘴设于供给管的开口部。
作为向熔融盐(无机盐)的液面的下部(熔融盐中)导入含有选自由H2O、CO2、H2、N2及O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流体的一方式,存在例如使从流体供给装置供给的水蒸气等在熔融盐的液面的下部进行起泡的方法。通过起泡而导入水蒸气等,由此容易大致均一地控制熔融盐的液面的下部(熔融盐中)的水蒸气浓度,因此优选。这种情况下,供给管的开口部设置在熔融盐的液面的下部,即熔融盐中。为了调整起泡中的气泡的大小、流量,只要起泡喷嘴适当使用最适的结构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将水蒸气其本身、包含水蒸气的气体、含有选自由H2O、CO2、H2、N2及O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气体、及含有作为水(液体)等的H2O的流体向熔融盐的液面的上部或下部导入的供给管的开口部也可以如上所述是喷射器喷嘴或起泡喷嘴。喷射器喷嘴或起泡喷嘴只要对应于装置而适当设置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具体而言,喷射器喷嘴或起泡喷嘴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尤其是熔融盐槽为大型的情况下,通过多个喷射器喷嘴或起泡喷嘴导入水蒸气等的情况容易大致均一地控制熔融盐的液面的上部或下部的空间的水蒸气浓度。装置的具体例在后文叙述。
向积存于熔融盐槽40的内部的熔融盐的液面的上部的空间导入包含水蒸气的气体的情况下,向每1cm3导入的气体中的水蒸气供给量优选为0.01mg/分钟以上,更优选为0.02mg/分钟以上。在将水(液体)直接向熔融盐导入的情况下,向每1cm3导入的水的流量优选为0.01mg/分钟以上,更优选为0.02mg/分钟以上。
向积存于熔融盐槽40的内部的熔融盐的液面的下部(熔融盐中)直接导入包含水蒸气的气体的情况下,向每1cm3导入的气体中的水蒸气供给量优选为0.01mg/分钟以上,更优选为0.02mg/分钟以上。
关于通过在H2O(水分)的含量多的熔融盐中进行离子交换处理而得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面强度变得更高的理由,可考虑如下理由。
形成熔融盐的碳酸离子与水发生反应时,如下述式所示生成碳酸氢离子和氢氧化物离子。
【化学式1】
在此,当熔融盐中的水分量多时,上述式中的平衡向右倾斜,较多地生成碳酸氢离子和氢氧化物离子。氢氧化物离子是促进玻璃网络的切断的离子,因此通过生成更多的氢氧化物离子,可认为能促进玻璃表面的低密度层10的形成。
图1(c)所示的低密度层10利用后述的将玻璃板的表面的一部分除去的工序中的与酸接触的工序形成,但是其厚度在不导入水蒸气的以往的离子交换处理中为100~200nm左右,相对于此,在导入水蒸气而露点温度为20℃以上的气氛中进行离子交换处理,由此能够使该厚度成为300nm以上。
在包含玻璃制造工序或化学强化处理工序的玻璃加工工序中产生的玻璃表面的裂纹或潜在损伤的平均深度为约500nm,因此低密度层的厚度更优选为50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0nm以上。
所形成的低密度层10可以通过将玻璃板的表面的一部分除去的工序中的后述的与碱接触的工序来除去。因此,如果玻璃表面的所述裂纹或潜在损伤的深度全部比低密度层10的厚度浅,则通过与碱接触的工序而能够将这些裂纹及潜在损伤全部除去。
通过将化学强化玻璃中的成为强度的下降的原因的玻璃面的裂纹或潜在损伤除去,能够使化学强化玻璃的面强度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装置中,在将离子交换处理后的玻璃板的表面的一部分除去之前优选对玻璃板进行清洗处理。在清洗处理中,使用工业用水、离子交换水等进行玻璃的清洗处理。工业用水使用根据需要进行了处理的水。其中优选离子交换水。
离子交换处理后的玻璃板被除去该玻璃板的表面的一部分。将玻璃板的表面的一部分除去的工序优选包含使玻璃板与酸接触的工序(玻璃的酸处理工序),在与所述酸接触的工序之后,包含使玻璃板与碱接触的工序。
玻璃的酸处理工序通过使化学强化玻璃浸渍在酸性的溶液中来进行,由此能够将化学强化玻璃表面的Na及/或K置换成H。即,如图1(b)及图1(c)所示,在玻璃表面还具有将压缩应力层20的表层变质了的具体而言低密度化的低密度层10。
溶液只要是酸性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小于pH7即可,使用的酸可以是弱酸,也可以是强酸。具体而言优选盐酸、硝酸、硫酸、磷酸、醋酸、草酸、碳酸及柠檬酸等酸。这些酸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多个组合使用。
低密度层10通过后述的碱处理来除去,因此低密度层10越厚,玻璃表面越容易被除去。低密度层的厚度如前所述,但是从玻璃表面除去量的观点出发而优选为300nm以上,更优选为50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0nm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装置中,在经过了使玻璃与酸接触的工序之后,优选还进行与碱接触的工序(碱处理工序)。在与酸接触的工序之后,且在与碱接触的工序之前,更优选与前述的清洗处理同样地对玻璃板进行清洗处理。
碱处理通过使化学强化玻璃浸渍在盐基性的溶液中来进行,由此能够将通过与所述酸接触的工序而形成的低密度层10的一部分或全部除去(参照图1(d))。
通过上述碱处理,将H侵入了的低密度层10的一部分或全部除去,由此能够得到面强度提高了的化学强化玻璃。尤其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使低密度层10的厚度比在玻璃表面存在的裂纹或潜在损伤的深度深。因此,能够将在玻璃表面存在的裂纹或潜在损伤与低密度层10一起除去,能够进一步有助于玻璃的面强度提高。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在碱处理之后,也通过与先前同样的方法进行清洗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与以往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相比,能够将低密度层形成得更深,因此在除去该低密度层之后得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表层上的裂纹或潜在损伤更少。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而能够得到的化学强化玻璃具有非常高的面强度。
<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2及图3,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示意图。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100具备:熔融盐槽40,积存熔融盐L,所述熔融盐L浸渍玻璃板1;及流体供给装置50,所述流体供给装置50向熔融盐槽40供给含有选自由H2O、CO2、H2、N2及O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流体(包含气体、液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体供给装置50设置作为加热装置的加热器52,利用加热器52将水W加热而成为水蒸气,流体供给装置50将作为流体的水蒸气S经由连接熔融盐槽40与流体供给装置50的供给管54,向熔融盐槽40供给。此外,在熔融盐槽40的内部,使用喷射器将作为含有H2O的流体的水蒸气S向熔融盐L的液面的上部的空间喷雾。
需要说明的是,流体供给装置50将作为流体的含有H2O的的流体即水蒸气S经由连接熔融盐槽40与流体供给装置50的供给管54,向熔融盐槽40供给。即,使利用加热器52将水W加热而得到的水蒸气S或使水W成为雾状的水含有在另行准备的气体中等,由此向熔融盐槽40供给。在供给管54的开口部56设置喷射器喷嘴并将作为含有H2O的流体的水蒸气S朝向熔融盐L喷雾。作为含有水蒸气S或水W成为雾状的水的气体,包含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氢气、氮气、氧气等,但是气体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从流体供给装置50供给流体(上述的水蒸气、含有H2O的流体等)的供给管54在熔融盐槽40的内部的熔融盐L的液面的上部开口。即,供给管54的熔融盐槽40的内部的开口部56位于熔融盐L的液面的上部,从开口部56供给的流体暂时被导入到熔融盐槽40的熔融盐L的上部的空间。
供给管54以使从开口部56供给的流体能够到达至熔融盐L的液面的方式构成。并且,如上所述,熔融盐L的液面附近的露点温度被控制在适当的范围。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作为含有H2O的流体的水蒸气S可靠地与熔融盐L接触,能够促进浸渍于熔融盐L的玻璃板1中的低密度层的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熔融盐槽40还具备风扇44,所述风扇44是在熔融盐槽40的内部对流体进行搅拌并使流体的流动稳定化的搅拌构件。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作为含有H2O的流体的水蒸气S大致均一地向熔融盐的上部的空间供给,能够稳定地调整熔融盐液面附近的露点温度,由此能够稳定地向熔融盐L供给水蒸气S。
熔融盐槽40在上部还具备沿箭头A滑动而能够移动的门42。通过门42移动而熔融盐槽40的上部的狭缝46的宽度变动。门42通常在与附随于熔融盐槽40而具备的预热槽(未图示)或冷却层(未图示)之间的玻璃的出入时开闭。即,通过门42的开闭移动而熔融盐槽40的上部的开口面积变动。水蒸气S从狭缝46向熔融盐槽40的外部放出,因此通过使该开口面积变动而能够调整熔融盐槽40的内部的水蒸气S的量。即,能够调节玻璃板1的低密度层的形成的速度。需要说明的是,门42的移动方向没有限定为沿箭头A移动的方式,只要能够使熔融盐槽40的上部的开口面积变动即可,其形态不受限定。而且,设置门42的位置没有限定为熔融盐槽40的上部。
熔融盐L优选使用例如除了硝酸钾KNO3之外还含有碳酸钾K2CO3的硝酸钾熔融盐。
<实施方式2>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示意图。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100具备:熔融盐槽40,积存熔融盐L,所述熔融盐L浸渍玻璃板1;及流体供给装置50,向熔融盐槽40供给含有选自由H2O、CO2、H2、N2及O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流体(包含气体、液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供给装置50将作为流体的水W经由连接熔融盐槽40与流体供给装置50的供给管54向熔融盐槽40供给。泵58设于供给管54,通过泵58的作用,将水W直接从流体供给装置50向熔融盐槽40供给。
供给管54在熔融盐槽40的内部的熔融盐L的液面的下部开口。即,供给管54的熔融盐槽40的内部的开口部56位于熔融盐L的液面的下部(熔融盐中),液体的水直接向熔融盐L导入。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稳定地调整熔融盐液面附近的露点温度,能够促进浸渍于熔融盐L的玻璃板1的低密度层的形成。
这样,如图3所示,供给管54的熔融盐槽40的内部的开口部56位于熔融盐L的液面的下部。即,将水蒸气S或含有H2O的流体向熔融盐L的内部直接导入。在供给管54的开口部56具备起泡喷嘴,使含有H2O的流体(水(液体))在熔融盐L的内部起泡。在起泡时,通过使含有H2O的流体包含于另行准备的气体中等,能够进行起泡。作为含有的气体,包含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氢气、氮气、氧气等,但是气体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
供给管54的开口部56位于熔融盐L的液面的下部,通过将含有H2O的流体向熔融盐L的内部直接导入,熔融盐L的液面附近的露点温度也被控制成适当的范围。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促进浸渍于熔融盐L的玻璃板1中的低密度层的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熔融盐槽40还具备搅拌构件44,所述搅拌构件44在熔融盐L的内部对含有H2O的流体进行搅拌并在熔融盐L的内部对含有H2O的流体充分进行搅拌。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含有H2O的流体(水(液体))大致均一地向熔融盐的内部供给,能够稳定地调整熔融盐液面附近的露点温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熔融盐槽40在上部具备沿箭头A滑动而能够移动的门42。通过门42移动而熔融盐槽40的上部的狭缝46的宽度变动。门42通常在与附随于熔融盐槽40而具备的预热槽(未图示)或冷却层(未图示)之间的玻璃的出入时进行开闭。即,通过门42的开闭移动而熔融盐槽40的上部的开口面积变动。从狭缝46将水蒸气S向熔融盐槽40的外部放出,因此通过使该开口面积变动而能够调整熔融盐槽40的内部的水蒸气S的量。即,能够调节玻璃板1中的低密度层的形成的速度。需要说明的是,门42的移动方向没有限定为沿着箭头A移动的方式,只要能够使熔融盐槽40的上部的开口面积变动即可,其方式不受限定。而且,设置门42的位置没有限定为熔融盐槽40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玻璃板的表面除去量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装置,在化学强化后不进行研磨或使用了氟酸等的蚀刻处理,能够得到面强度非常高的化学强化玻璃。
即,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装置,在化学强化处理时能够将含有选自由H2O、CO2、H2、N2及O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流体向熔融盐导入,能够以富含于H2O、CO2、H2、N2及O2中的至少任一个的状态进行化学强化处理。其结果是,在化学强化处理之后在使玻璃板与酸接触的工序中,能促进玻璃板的表面中的低密度层的形成。并且,通过形成厚的低密度层,在使玻璃板与碱接触的工序中,能够增大表面除去量,能够有效地除去裂纹或潜在损伤,能够提高玻璃板的强度。
并且,由于不进行研磨或基于氟酸等的蚀刻处理,因此能够得到由潜在损伤的扩大引起的外观不良或与研磨相伴的研磨损伤少的面强度优异的化学强化玻璃。并且,通过向溶液的浸渍而能够推进处理,因此在容易应对各种玻璃形状或大面积的玻璃等的点上有效。此外,与使用了氟酸等的蚀刻处理相比,安全性高且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适当进行变形、改良等。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数值、方式、个数、配置部位等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就可以任意,没有受到限定。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能够得到在化学强化后不进行研磨或使用了氟酸等的蚀刻处理而面强度非常高的化学强化玻璃。即,能够得到没有与基于氟酸等的蚀刻处理相伴的潜在损伤的扩大所造成的外观不良或与研磨相伴的研磨损伤的面强度优异的化学强化玻璃。
因此,与化学强化处理前的玻璃的表面损伤、潜在损伤的有无及程度无关,能够适用于所有玻璃,通用性高。并且,通过向溶液的浸渍而能够推进处理,因此在容易应对各种玻璃形状或大面积的玻璃等的点上有效。此外,与使用了氟酸等的蚀刻处理相比,安全性高而且低成本。

Claims (12)

1.一种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是对包含碱离子的玻璃板进行化学强化而得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所述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具备:
熔融盐槽,积存有熔融盐,所述熔融盐浸渍玻璃板;
流体供给装置,向所述熔融盐槽供给流体;及
供给管,将所述熔融盐槽与所述流体供给装置连接,并从所述流体供给装置向所述熔融盐槽的内部供给所述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流体供给装置供给作为所述流体的水蒸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流体供给装置供给作为所述流体的含有H2O的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流体供给装置供给作为所述流体的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流体供给装置供给作为所述流体的含有选自由二氧化碳、氢、氮及氧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流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供给管在所述熔融盐槽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盐的液面的上部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供给管构成为使从该供给管的开口部供给的所述流体能够到达至所述熔融盐的液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具备搅拌构件,所述搅拌构件在积存于所述熔融盐槽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盐的液面的上部对所述流体进行搅拌。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供给管在所述熔融盐槽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盐的液面的下部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具备搅拌构件,所述搅拌构件在积存于所述熔融盐槽的内部的所述熔融盐的液面的下部对所述流体进行搅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熔融盐槽具备门,所述门能够以使该熔融盐槽的上部的开口面积变动的方式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其中,
向所述熔融盐槽供给流体的流体供给装置具备水槽,所述水槽具备加热装置。
CN201720235021.0U 2017-03-10 2017-03-10 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 Active CN206666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5021.0U CN206666395U (zh) 2017-03-10 2017-03-10 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5021.0U CN206666395U (zh) 2017-03-10 2017-03-10 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66395U true CN206666395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76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35021.0U Active CN206666395U (zh) 2017-03-10 2017-03-10 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663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4040A (zh) * 2019-02-22 2021-09-28 Agc株式会社 带防污层的玻璃基体和带防污层的玻璃基体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4040A (zh) * 2019-02-22 2021-09-28 Agc株式会社 带防污层的玻璃基体和带防污层的玻璃基体的制造方法
CN113454040B (zh) * 2019-02-22 2023-09-05 Agc株式会社 带防污层的玻璃基体和带防污层的玻璃基体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00891B1 (ko) 바이얼 및 그 제조방법
US4218230A (en) Method of glass strengthening by ion exchange
JP6288392B2 (ja) 化学強化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SE461217B (sv) Saett vid framstaellning av gasfyllda ihaaliga glaspaerlor
US3314772A (en) Corrosion retarding fluorin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s
CN206666395U (zh) 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装置
CN105753220B (zh) 气相法石英产品制造工艺的废物处理方法及光纤预制棒制造工艺的废物处理方法
TW201245060A (en) Glas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glass thereof
KR20190121397A (ko) 유리 용융물 표면상에서의 기포 수명 감소 방법
CN107333398A (zh) 大尺寸线路板蚀刻方法及设备
CN106167357A (zh) 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
CN103990445B (zh) 超薄一体化触摸屏钢化离子交换催化剂及使用方法
CN103522732B (zh) 一种半浸式腐蚀激光制版方法
CN108975727A (zh) 一种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
CN107207335A (zh) 玻璃基材的制造方法
CN104230175B (zh) 玻璃蚀刻液及玻璃蚀刻方法
KR20160108457A (ko) 내화물의 비히클 처리를 이용한 유리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CN112645576A (zh) 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
US4273832A (en) Glass article strengthened by ion exchange substitution
CN210340688U (zh) 一种超薄玻璃化学钢化设备
CN107051124A (zh) 一种储罐放空气体的环保回收系统与工艺
CN113165950A (zh) 用于防止袋状翘曲缺陷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10541193A (zh) 一种石英坩埚及其制备方法
JPH0741335A (ja) ガラス容器の処理方法
CN109836029A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浮法玻璃制造方法以及浮法玻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G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Glas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