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83180U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83180U
CN206583180U CN201720105151.2U CN201720105151U CN206583180U CN 206583180 U CN206583180 U CN 206583180U CN 201720105151 U CN201720105151 U CN 201720105151U CN 206583180 U CN206583180 U CN 206583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er
storeroom
return port
refrigerating chamber
col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051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田直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83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8318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2Arrangements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ling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s of refrigerators with other equipment, e.g. sto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2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shelves
    • F25D25/024Slidable shelves
    • F25D25/025Dra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冰箱具备:储藏室,其进行食品的冷冻及冷藏的至少一方;冷却室,其对冷却器以及加热器进行收纳,该冷却器生成对储藏室进行冷却的冷气,该加热器设置于冷却器的下方且使附着于冷却器的霜融化;以及隔断壁,其将储藏室及冷却室相互划分开,其中,在隔断壁形成有:冷气返回口,其具有向冷却室侧开口的第一开口面以及向储藏室侧开口的第二开口面而将储藏室与冷却室连通,使来自储藏室的返回空气向冷却室流入;以及风向板,其设置于冷气返回口,从储藏室侧朝向冷却器侧且朝下侧倾斜,形成于冷气返回口的第一开口面与冷却器的储藏室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的最小间隔,为形成于隔断壁的冷却室侧的表面与冷却器的储藏室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的最小间隔以下。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善了冷却性能的冰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根据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针对电气产品的节能付出了各种努力。
即使在对食品等进行收纳储藏的冰箱中,对于节能性的关注也有所提高,针对能够更高效地储藏食品等的冰箱的需求高涨。另外,最近夫妻均工作的家庭有所增加,因此,对于即使在一次性地集中购买大量食品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应对的大容量的冰箱的需求也有所提高。
为了应对这样的需求,提出了节能性高且容量大的冰箱并实现了实用化。
在现有的冰箱中,在冷冻室以及冷藏室等各储藏室的背面侧设置有冷却室,利用送风风扇将由冷却室内的冷却器生成的冷气输送至各储藏室,由此对收纳于储藏室内的食品等进行冷却。
在各储藏室与冷却室之间设置有分别划分出上述各空间的隔断壁,在隔断壁与冷却室内的冷却器之间设置有间隙。在隔断壁设置有冷气返回口,该冷气返回口将各储藏室和冷却室连通,并使温度因对储藏室进行冷却而上升的来自储藏室的返回空气向冷却室流入。另外,在冷气返回口形成有多个用于使来自储藏室的返回空气相对于冷却室高效地流入的风向板。
在这样的冰箱中,当生成冷气时,设置于冷却室的冷却器的表面温度降低至-25℃左右。因此,若与从各储藏室流入至冷却室内的含有水蒸汽的返回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则在冷却器的表面产生霜。
若这样在冷却器的表面产生霜,则会对冷却器的风路阻力的增加、热交换能力的降低之类的冷却器的性能造成影响,从而节能性会下降。因此,现有的冰箱中设置有用于使附着于冷却器的霜融化的加热器,若来自加热器的热传导至冷却器,则使得附着于冷却器的表面的霜融化。而且,融化的霜作为除霜水而滴落,从而能够将附着于冷却器的表面的霜除去。
这里,虽然因霜的融化而产生的除霜水保持原样地向下方滴落,但该情况下有时会滴落至冷气返回口的风向板上。若这样滴落至风向板上的除霜水保持原样地滞留于风向板上,则除霜水有可能再次变为霜而将冷气返回口堵塞。在冷气返回口堵塞的情况下,会阻碍冰箱内的空气循环,从而难以正常进行各储藏室内的冷却。
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由霜引起的冷气返回口的堵塞,提出了在风向板与冷却器之间设置出空间而防止因霜的融化所产生的除霜水向风向板上滴落的构造(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
由此,除了能够防止除霜水向风向板上滴落以外,还能够防止因除霜水向储藏室内侵入而引起的储藏室内的结霜以及结露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75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39982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构造中,从储藏室容量的观点来看,由于冰箱内设置有不需要的空间,因此存在以牺牲储藏室的容量为代价之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冷却品质、且能够实现更大容量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具备:储藏室,其进行食品的冷冻及冷藏的至少一方;冷却室,其设置于所述储藏室的背面侧,并对冷却器以及加热器进行收纳,其中,所述冷却器生成对所述储藏室进行冷却的冷气,所述加热器设置于该冷却器的下方、且使附着于所述冷却器的霜融化;以及隔断壁,其将所述储藏室及所述冷却室相互划分开,其中,在所述隔断壁形成有:冷气返回口,其具有向所述冷却室侧开口的第一开口面、以及向所述储藏室侧开口的第二开口面以将所述储藏室与所述冷却室连通,并使来自所述储藏室的返回空气向所述冷却室流入;以及风向板,其设置于所述冷气返回口,并从所述储藏室侧朝向所述冷却器侧且朝下侧倾斜,形成于所述冷气返回口的所述第一开口面与所述冷却器的所述储藏室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的最小间隔,为形成于所述隔断壁的所述冷却室侧的表面与所述冷却器的所述储藏室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的最小间隔以下。
优选地,在所述隔断壁的比所述冷气返回口靠下方的位置形成有倾斜部,该倾斜部向所述储藏室侧突出、且朝向下方形成为凹谷状。
优选地,在所述冷气返回口以及所述冷却器之间设置有将所述加热器的热传导至所述冷却器的导热壁。
优选地,所述导热壁的具有导热性的部件设置于所述冷却器侧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冷气返回口的侧面方向上的宽度为传导来自所述加热器的热的有效发热范围以下。
优选地,所述冷气返回口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冷却器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储藏室至少包括冷冻室,所述冷气返回口是使来自所述冷冻室的返回空气向所述冷却室流入的冷冻室返回口。
如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使风向板倾斜、且将形成于冷气返回口与冷却器之间的间隙的距离设为隔断壁与冷却器之间的间隙的距离以下,由此能够确保冷却品质、且实现更大容量的冰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从箭头方向观察图1中示出的线段A-A处时的冰箱的内部构造图。
图3是示出由图2中示出的虚线B包围的冷却室的构造的一部分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4a~图4c是从箭头方向观察图3中示出的线段C-C处时的冷冻室返回口周围的构造图,图4a是用于说明冷冻室返回口与加热器之间的关系的图,图4b是示出导热壁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c是示出导热壁的配置的其它例子的图。
图5是从箭头方向观察图3中示出的线段D-D处时的冷冻室返回口周围的构造图。
图6是示出图2中的冷却器、送风风扇以及预冷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1的冰箱的除霜时的除霜水的流动的一个例子的概要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1的冰箱的除霜时的除霜水的流动的其它例子的概要图。
图9是示出图6的冷却器的温度的测定位置的概要图。
图10是示出基于导热壁的有无的图9的各测定位置的温度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冰箱;1A…壳体;2…冷藏室;2A…冷藏室收纳盒;2B…冷藏室收纳搁板;2C…冷鲜室;2D…冷鲜室收纳盒;3…制冰室;3A…制冰室收纳盒;4…切换室;5…冷冻室;5A…冷冻室收纳盒;6…蔬菜室;6A…蔬菜室收纳盒;7…操作面板;8…绝热分隔壁;9…机械室;10…冷却室;11…冷却器;12…送风风扇;13…预冷器;14…加热器;14A…加热器顶盖;15…制冷剂配管;16…翅片;17…管式加热器;20…隔断壁;21…滴水盘;22…排水槽;23…冷冻室返回口;23a…第一开口面;23b…第二开口面;24…蔬菜室返回口;25…风向板;26…导热壁;27…倾斜部;28…排水孔;30…旁通风路;40…除霜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冰箱进行说明。此外,在用于以下说明的附图中,各结构要素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情况不同。另外,在说明书全文中表示的结构要素的方式毕竟仅为示例而已,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的主视图。图2是从箭头方向观察图1中示出的线段A-A处时的冰箱1的内部构造图。图3是示出由图2中示出的虚线B包围的冷却室10的构造的一部分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冰箱的结构]
如图1所示,冰箱1具备构成外部轮廓的壳体1A。壳体1A例如形成为长方体状。在壳体1A的内部设置有冷藏室2、制冰室3、切换室4、冷冻室5、蔬菜室6等储藏室,并且与各储藏室分别对应地设置有门。此外,该例中,冷藏室2的门设为由2扇门构成的对开式的门,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由1扇门构成的单开式的门。
另外,在与冷藏室2对应设置的门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7,在该操作面板7对各储藏室的温度等进行设定、或者对各储藏室的状态进行显示。该操作面板7例如也可以设置于冷藏室2的侧面等的冰箱1内而不局限于门表面。
冷藏室2是具备作为门的开闭门的空间,其配置于最上部。制冰室3是具备作为门的抽屉式门的空间,其配置于冷藏室2的下方。切换室4是具备作为门的抽屉式门的空间,其与制冰室3并列配置。切换室4能够将保冷温度带从冷冻温度带(例如-18℃左右)切换为冷藏(例如3℃左右)、冷鲜(例如0℃左右)、软冷冻(例如-7℃左右)等的各种温度带。冷冻室5是具备作为门的抽屉式门的空间,其配置于制冰室3以及切换室4的下方。蔬菜室6是具备作为门的抽屉式门的空间,其配置于最下部。
此外,冰箱1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不设置制冰室3以及切换室4。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冷冻室5以及蔬菜室6的位置颠倒。
在冷藏室2设置有用于收纳食品的1个或者多个冷藏室收纳盒2A、以及1个或者多个冷藏室收纳搁板2B。另外,在冷藏室2设置有冷鲜室2C,并设置有用于收纳食品的1个或者多个冷鲜室收纳盒2D。
在制冰室3设置有用于收纳食品的1个或者多个制冰室收纳盒3A。在冷冻室5设置有用于收纳食品的1个或者多个冷冻室收纳盒5A。在蔬菜室6设置有用于收纳食品的1个或者多个蔬菜室收纳盒6A。此外,虽然未进行图示,但在切换室4也设置有用于收纳食品的切换室收纳盒。
冷藏室2、制冰室3、切换室4、冷冻室5、蔬菜室6的各储藏室由绝热分隔壁8分隔,该绝热分隔壁8将相邻的储藏室之间的热的移动隔绝。
在壳体1A的背面侧下部设置有机械室9。在机械室9收纳有未图示的压缩机。压缩机使吸入的制冷剂变为高温高压状态而排出。
另外,在壳体1A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热敏电阻以及控制装置。
热敏电阻设置于各储藏室、且对各储藏室的温度进行检测。
控制装置对该冰箱1整体进行控制。例如,控制装置基于由热敏电阻检测出的温度而对压缩机的能力、后述的送风风扇12的送风量等进行控制,以使各储藏室内的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温度。控制单元例如由在实现该功能的电路设备等硬件、微机或者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等运算装置上执行的软件构成。
在壳体1A的背面侧内部设置有生成并送出用于对各储藏室内进行冷却的冷气的冷却室10。
[冷却室的构造]
接下来,对冷却室10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冷却室10设置有冷却器11、送风风扇12(参照图2)、预冷器13、加热器14。另外,在冷却室10与各储藏室(特别是冷冻室5)之间即在冷却室10的前表面侧,遍及侧面方向整体地设置有用于划分冷却室10和各储藏室的隔断壁20。
冷却器11是对冰箱1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冷却器11使在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对空气进行冷却,对此在后文中进行详细叙述。此外,该例中,冰箱1内的空气从冷却器11的下方朝向上方流动。
送风风扇12设置于冷却器11的上方,并将由冷却器11冷却后的空气(以下适当地称为“冷气”)向各储藏室输送。
预冷器13设置于冷却器11的下方,该预冷器13与冷却器11同样使在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后文中对预冷器13进行详细叙述。
加热器14设置于冷却器11的下方。加热器14例如为弧形加热器(radian heater),为了使附着于冷却器11以及隔断壁20的冷却器11侧的表面的霜融化而设置该加热器14。
在加热器14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器顶盖(heater roof)14A。加热器顶盖14A用于针对因除霜而滴落的除霜水来保护加热器14。
在冷却器11的冷冻室5侧的表面与隔断壁20的冷却室10侧的表面之间设置有作为间隙的间隙X,由此形成旁通风路30。通过旁通风路30而使得空气流形成为以绕过冷却器11而流动的状态,但在冷却器11的上方使得旁通的空气流形成为向冷却器11侧汇聚的状态。
通过以该方式设置旁通风路30,随着对空气的冷却而从冷却器11的下方进行结霜,即使冷却器11的下方因结霜而堵塞,空气也能在旁通风路30中流动而延长冷却器11的可冷却时间。
在冷却室10的下方设置有滴水盘21以及排水槽22。
滴水盘21设置于除霜时利用加热器14的热使霜融化而产生的除霜水滴落的位置。排水槽22用于将滴落至滴水盘21的除霜水向外部排出。
在冷却室10的前表面侧的隔断壁20的下方形成有作为冷气返回口的冷冻室返回口23以及蔬菜室返回口24。
冷冻室返回口23具有向冷却室10开口的第一开口面23a、以及向冷冻室5开口的第二开口面23b,它们在冷却室10与冷冻室5之间设置为相互连通,用于使来自冷冻室5的返回空气向冷却室10流入。
此外,这里所说的“第一开口面23a”是指在利用平面将冷冻室返回口23的开口区域的上端的与隔断壁20的冷却室10侧的表面的分界线、和该开口区域的下端的与隔断壁20的冷却室10侧的表面的分界线连结时所形成的面。另外,“第二开口面23b”是指在利用平面将冷冻室返回口23的开口区域的上端的与隔断壁20的冷冻室5侧的表面的分界线、和该开口区域的下端的与隔断壁20的冷冻室5侧的表面的分界线连结时所形成的面。
冷冻室返回口23设置为其开口区域的下端与冷却器11的下端大致相同或者比冷却器11的下端靠上方。由此,能够利用冷却器11高效地进行热交换。
另外,冷冻室返回口23设置于隔断壁20的下方的延长线上,因此,该冷冻室返回口23的第一开口面23a与冷却器11的冷冻室5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即间隙Y构成与上述旁通风路30的间隙X大致相等、或者该间隙X以下的间隙。此时,间隙Y的最小间隔设为旁通风路30的间隙X的最小间隔以下,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冰箱1内的空间,从而能够使冰箱1实现大容量化。
蔬菜室返回口24设置于冷冻室返回口23的下方、且具有分别向冷却室10以及蔬菜室6开口的开口面,这些开口面设置为在冷却室10与蔬菜室6之间相互连通。蔬菜室返回口24用于使来自蔬菜室6的返回空气向冷却室10流入。
这样,使冷冻室返回口23以及蔬菜室返回口24的配置位置不同,由此能够抑制来自冷冻室5的返回空气、以及来自蔬菜室6的返回空气在向冷却室10流入时汇合。
另外,将蔬菜室返回口24设置为比冷冻室返回口23靠下方,由此能够使含水量多的来自蔬菜室6的返回空气向预冷器13的附近流入。因此,能够利用预冷器13充分进行返回空气的除湿,从而能够抑制冷却器11的结霜而抑制冷却能力的下降。由此,能够减小冷却器11的翅片间距,从而能够提高冷却器11的冷却性能。
在设置于隔断壁20的冷冻室返回口23形成有用于使来自冷冻室5的返回空气相对于冷却室10高效地流入的多个风向板25。风向板25分别形成为平板状,并且形成为从冷冻室5侧朝向冷却器11侧相对于水平方向朝下侧倾斜。
此外,通过在冷冻室返回口23设置多个风向板25而对冷却室10内的冷却器11、加热器14等进行遮光,由此能够改善从外部确认的目视确认性。
另外,在冷冻室返回口23设置多个风向板25而将在除霜时产生的来自加热器14以及后述的管式加热器17的辐射热隔绝,由此能够抑制热向冷冻室5侵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冰箱1的节能性。
图4a~图4c是从箭头方向观察图3中示出的线段C-C处时的冷冻室返回口23周围的构造图。
如图4(a)所示,从冷冻室返回口23的背面侧观察时沿侧面方向延伸的宽度设定为能够传导由加热器14产生的热的范围以下,即设定为加热器14的有效发热范围以下。这是为了在冷冻室返回口23产生霜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除霜而可靠地将霜除去。
另外,如图4(b)所示,在冷冻室返回口23、且在冷冻室返回口23的风向板25与冷却器11之间设置有导热壁26。该导热壁26例如设置于冷冻室返回口23的侧面方向上的中央部附近。导热壁26由铝带等具有导热性的部件粘贴于冷却器11侧的表面的部件形成。
这样,将铝带等粘贴于导热壁26的冷却器11侧的表面,由此能够将除霜时的加热器14的热传导至冷冻室返回口23以及冷却器11的整体。因此,能够将冷冻室返回口23以及冷却器11的霜除去而不会使霜残留。
导热壁26的侧面方向上的宽度例如优选设为30mm~100mm左右。这是为了例如在将铝带等粘贴于导热壁26的冷却器11侧的表面整体时,能够通过使导热壁26的宽度与通过在市面上购买等而容易获得的铝带的宽度大致相等而抑制材料费以及粘贴加工费等制造成本。
此外,导热壁26并不局限于图4(b)所示的位置。例如,如图4(c)所示,可以在冷冻室返回口23的侧面方向上以恒定的间隔而配置多个导热壁26。
图5是从箭头方向观察图3中示出的线段D-D处时的冷冻室返回口23周围的构造图。
如图5所示,在设置于冷冻室返回口23的下方的冷冻室5与冷却室10之间的壁形成有向冷冻室5侧突出的肋状的倾斜部27。
倾斜部27由朝向下方形成为凹谷状的1个平板、或者这样形成的多个平板连接而形成。
另外,在倾斜部27的凹谷状的顶点处设置有将除霜水向滴水盘21引导的排水孔28。通过使倾斜部27以及排水孔28形成为这样的形状,使得在除霜时侵入冷冻室5内并滴落至倾斜部27上的除霜水朝向排水孔28流动而将其向滴水盘21引导。
[冷却器、送风风扇以及预冷器的构造]
图6是示出图2中的冷却器11、送风风扇12以及预冷器13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如图6所示,冷却器11具有制冷剂配管15以及翅片16。
该冷却器11使从多个翅片16之间通过的空气、与在制冷剂配管15中流通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翅片16以预先设定的恒定的间隔(以下适当地称为“翅片间距”)而层叠,空气在其间流通。在翅片16形成有用于将制冷剂配管15插入的开口,将制冷剂配管15插入于该开口而使得翅片16与制冷剂配管15接合。
考虑防止因向冷却器11的结霜引起的翅片16之间的孔眼堵塞而产生的风路阻力的增加来决定翅片16的翅片间距。为了防止这样的孔眼堵塞,将翅片间距设定为例如5mm~10mm左右的范围。
另外,与空气流的下游侧相比,相对于冷却器11的结霜在上游侧产生得更多。这是因为随着空气向下游侧移动而在其与冷却器11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减少。
因此,在冷却器11中,将空气流的上游侧的翅片间距设定为比下游侧的翅片间距大。具体而言,例如优选将翅片16的下游侧的翅片间距设定为5mm、且将上游侧的翅片间距设为7.5mm~10mm左右。
此外,翅片16的翅片间距只要处于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则不限定于上述值,可以适当地变更。
另外,翅片16的形状并未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板状翅片、波纹状翅片、百叶窗状翅片、狭缝状翅片等。
另外,作为因向冷却器11的结霜而引起的翅片16间的孔眼堵塞的对策,将预冷器13设置于冷却器11的空气流上游侧。预冷器13与冷却器11同样具有制冷剂配管15以及翅片16。预冷器13的翅片16以预先设定的恒定的翅片间距而层叠。
预冷器13配置于冷却器11的空气流上游侧,因此,与冷却器11相比而产生更多的结霜。因此,预冷器13的翅片16的翅片间距设定为比冷却器11的翅片间距大,例如设定为10mm~15mm左右的范围。
此外,关于预冷器13的翅片16的翅片间距,只要处于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则也不特别限定,可以适当地变更。
翅片16的形状也与冷却器11同样地并未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采用板状翅片、波纹状翅片、百叶窗状翅片、狭缝状翅片等。
在冷却器11以及预冷器13设置有管式加热器17。
管式加热器17组装设置于冷却器11以及预冷器13的翅片16之间,其用于将附着于冷却器11以及预冷器13的霜除去。管式加热器17能够通过热传导而直接对冷却器11以及预冷器13进行加热,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进行除霜。
[冰箱内的空气流]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内的空气流进行说明。
首先,若送风风扇12旋转,则来自冷却器11的冷气被向各储藏室输送而对各储藏室进行冷却。
流入至冷藏室2的空气在冷藏室2内循环而对冷藏室2内进行冷却,并从设置于冰箱1的背面侧的未图示的风路通过而向蔬菜室6流入。
流入至蔬菜室6的空气在蔬菜室6内循环而对蔬菜室6内进行冷却。而且,来自蔬菜室6的返回空气从蔬菜室返回口24向冷却室10内流入。
另外,流入至冷冻室5的空气在冷冻室5内循环而对冷冻室5内进行冷却。而且,来自冷冻室5的返回空气从冷冻室返回口23向冷却室10内流入。
同样地,流入至制冰室3以及切换室4等各储藏室的空气对各储藏室内进行冷却,来自各储藏室的返回空气从未图示的返回口向冷却室10内流入。
[除霜水的流动]
接下来,对除霜时产生的除霜水的流动进行说明。
图7是用于对图1的冰箱1的除霜时的除霜水40的流动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概要图。图8是用于对图1的冰箱1的除霜时的除霜水40的流动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的概要图。
如图7所示,附着于冷却器11的霜在除霜时变为除霜水40而滴落,并从冷冻室返回口23与冷却器11之间的间隙Y通过。而且,除霜水40在滴落至滴水盘21上之后经由排水槽22而向外部排出。
这里,除霜水40在从冷冻室返回口23与冷却器11之间的间隙Y通过时有时会滴落至风向板25上。若这样滴落至风向板25上的除霜水40保持原样地滞留于风向板25上,则除霜水40有可能再次变为霜而将冷冻室返回口23堵塞。
然而,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风向板25形成为从冷冻室5侧朝向冷却器11侧相对于水平方向朝下侧倾斜。因此,滴落至风向板25上的除霜水40因风向板25的倾斜而向冷冻室返回口23与冷却器11之间的间隙Y返回。
这样,将从冷冻室5侧朝向冷却器11侧且朝下侧倾斜的风向板25设置于冷冻室返回口23,从而不会使除霜时产生的除霜水40滞留于风向板25上而能够将其引导至滴水盘21。因此,能够防止因滞留于风向板25上的除霜水40引起的霜而产生的冷冻室返回口23的堵塞。
另一方面,考虑滴落至风向板25上的除霜水40越过风向板25而侵入冷冻室5的情况。若除霜水40这样侵入冷冻室5,则有可能产生冷冻室5内的结霜以及结露。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冷冻室返回口23的下方的壁设置有向冷冻室5侧突出的倾斜部27。因此,如图8所示,侵入冷冻室5的除霜水40顺着倾斜部27上而被向设置于下部侧的顶点的排水孔28引导。而且,引导至排水孔28的除霜水40经由排水孔28而被向冷却室10内排出,并在滴落至滴水盘21上之后经由排水槽22而向外部排出。
这样,将向冷冻室5侧突出的倾斜部27以及排水孔28设置于冷冻室返回口23的下方的壁,从而,在万一除霜水40侵入冷冻室5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除霜水40向冷却室10内排出。因此,能够防止由侵入冷冻室5的除霜水40而引起的冷冻室5内的结霜以及结露。
[导热壁的效果]
接下来,对在冷冻室返回口23与冷却器11之间设置导热壁26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图6中的冷却器11的温度的测定位置的概要图。图10是示出基于导热壁26的有无的图9中的各测定位置的温度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
该例中,如图9所示,首先,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将冷却器11分割为9个部分。接下来,对于在冷冻室返回口23与冷却器11之间将宽度为100mm左右的导热壁26设置于冷却器11的中央附近的情况以及未设置导热壁26的情况下的各分割部分即由圆圈表示的部分a~i,对除霜时的冷却器11的翅片16的表面温度进行了测定。然后,基于上述测定结果对翅片16的上部、中央部以及下部各自的平均温度进行计算而验证了导热壁26的有效性。
符号a表示翅片16的上部左侧的位置。符号b表示翅片16的上部中心的位置。符号c表示翅片16的上部右侧的位置。
符号d表示翅片16的中央部左侧的位置。符号e表示翅片16的中央部中心的位置。符号f表示翅片16的中央部右侧的位置。
符号g表示翅片16的下部左侧的位置。符号h表示翅片16的下部中心的位置。符号i表示翅片16的下部右侧的位置。
验证的结果如图10所示,与未设置导热壁26的情况相比,在翅片16的上部、中央部以及下部的所有部位都设置有导热壁26的情况下的温度有所上升。
由此可知,通过设置导热壁26而能够使除霜时的热高效地扩散至冷却器11整体。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1中,将从冷冻室5侧朝向冷却器11侧且朝下侧倾斜的风向板25设置于冷冻室返回口23。因此,能够防止除霜水40滞留于风向板25上。而且,能够防止因滞留于风向板25上的除霜水40而引起的霜将冷冻室返回口23堵塞。
另外,设置这样的风向板25,并且将冷冻室返回口23与冷却器11之间的间隙Y的最小间隔设为在冷却器11与隔断壁20之间形成的旁通风路30的间隙X的最小间隔以下。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冰箱1内的空间,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大容量化。
并且,在冷冻室返回口23的下方的壁设置有向冷冻室5侧突出的倾斜部27,在倾斜部27的下部侧的顶点处设置有排水孔28,因此,能够将侵入冷冻室5的除霜水40向冷却室10内排出。而且,能够防止因侵入冷冻室5的除霜水40而引起的冷冻室5内的结霜以及结露。
并且,将贴附有具有导热性的部件的导热壁26设置于冷冻室返回口23与冷却器11之间,因此,能够使除霜时的热高效地扩散至冷却器11整体。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具备:
储藏室,其进行食品的冷冻及冷藏的至少一方;
冷却室,其设置于所述储藏室的背面侧,并对冷却器以及加热器进行收纳,其中,所述冷却器生成对所述储藏室进行冷却的冷气,所述加热器设置于该冷却器的下方、且使附着于所述冷却器的霜融化;以及
隔断壁,其将所述储藏室及所述冷却室相互划分开,
所述冰箱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断壁形成有:
冷气返回口,其具有向所述冷却室侧开口的第一开口面、以及向所述储藏室侧开口的第二开口面以将所述储藏室与所述冷却室连通,并使来自所述储藏室的返回空气向所述冷却室流入;以及
风向板,其设置于所述冷气返回口,并从所述储藏室侧朝向所述冷却器侧且朝下侧倾斜,
形成于所述冷气返回口的所述第一开口面与所述冷却器的所述储藏室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的最小间隔,为形成于所述隔断壁的所述冷却室侧的表面与所述冷却器的所述储藏室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的最小间隔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断壁的比所述冷气返回口靠下方的位置形成有倾斜部,该倾斜部向所述储藏室侧突出、且朝向下方形成为凹谷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气返回口以及所述冷却器之间设置有将所述加热器的热传导至所述冷却器的导热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壁的具有导热性的部件设置于所述冷却器侧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气返回口的侧面方向上的宽度为传导来自所述加热器的热的有效发热范围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气返回口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冷却器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藏室至少包括冷冻室,
所述冷气返回口是使来自所述冷冻室的返回空气向所述冷却室流入的冷冻室返回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气返回口的侧面方向上的宽度为传导来自所述加热器的热的有效发热范围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气返回口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冷却器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藏室至少包括冷冻室,
所述冷气返回口是使来自所述冷冻室的返回空气向所述冷却室流入的冷冻室返回口。
CN201720105151.2U 2016-02-10 2017-01-25 冰箱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8318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53943 WO2017138109A1 (ja) 2016-02-10 2016-02-10 冷蔵庫
JPPCT/JP2016/053943 2016-02-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83180U true CN206583180U (zh) 2017-10-24

Family

ID=595630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078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62748B (zh) 2016-02-10 2017-01-25 冰箱
CN201720105151.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83180U (zh) 2016-02-10 2017-01-25 冰箱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078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62748B (zh) 2016-02-10 2017-01-25 冰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6444543B2 (zh)
CN (2) CN107062748B (zh)
AU (1) AU2016392120B2 (zh)
MY (1) MY192683A (zh)
SG (1) SG11201806147UA (zh)
TW (1) TWI671499B (zh)
WO (1) WO20171381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748A (zh) * 2016-02-10 2017-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28661B2 (ja) * 2018-01-31 2022-03-02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冷蔵庫
SG11202106026QA (en) * 2019-02-15 2021-07-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Refriger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3746A (ja) * 1994-03-09 1995-09-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横型冷却貯蔵庫
JP3944498B2 (ja) * 2004-08-25 2007-07-11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07071487A (ja) * 2005-09-09 2007-03-22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2007093108A (ja) * 2005-09-28 2007-04-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JP2008202823A (ja) * 2007-02-19 2008-09-0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2009275929A (ja) * 2008-05-12 2009-11-26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4644271B2 (ja) * 2008-06-09 2011-03-0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023025B2 (ja) * 2008-09-03 2012-09-1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025689B2 (ja) * 2009-06-26 2012-09-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487053B2 (ja) * 2010-08-25 2014-05-07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2237520A (ja) * 2011-05-13 2012-12-06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EP2789940B1 (en) * 2011-12-06 2017-02-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CN203704501U (zh) * 2013-12-26 2014-07-09 合肥晶弘三菱电机家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化霜系统及设置该化霜系统的冰箱
WO2017138109A1 (ja) * 2016-02-10 2017-08-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748A (zh) * 2016-02-10 2017-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CN107062748B (zh) * 2016-02-10 2019-07-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92683A (en) 2022-08-30
WO2017138109A1 (ja) 2017-08-17
AU2016392120B2 (en) 2019-05-09
TWI671499B (zh) 2019-09-11
AU2016392120A1 (en) 2018-07-12
SG11201806147UA (en) 2018-08-30
TW201736791A (zh) 2017-10-16
JPWO2017138109A1 (ja) 2018-06-07
CN107062748B (zh) 2019-07-30
CN107062748A (zh) 2017-08-18
JP6444543B2 (ja) 2018-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29907A1 (ko) 냉장고
CN206583180U (zh) 冰箱
JP4848332B2 (ja) 冷蔵庫
US20060225457A1 (en)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with ice-maker
CN103975207A (zh) 冷藏库
US20220341655A1 (en) Refrigerator
CN210832693U (zh) 冰箱
JP2010133590A (ja) 冷凍冷蔵庫
CN110645760A (zh) 一种储能式风冷无霜冰箱及其除霜方法
CN205606986U (zh) 冰箱
CN210141733U (zh) 第一蒸发器位于冷冻内胆顶壁与冷冻室之间的冰箱
CN212378323U (zh) 冰箱
CN212378322U (zh) 冰箱
US20220341651A1 (en) Refrigerator
CN210832700U (zh) 冰箱
TWI722397B (zh) 冰箱
CN210980490U (zh) 一种储能式风冷无霜冰箱
CN112378146B (zh) 冰箱
JP2014238186A (ja) 冷蔵庫
CN210035945U (zh) 蒸发器具有弯折结构的冰箱
JP6940424B2 (ja) 冷蔵庫
CN103597302B (zh) 冰箱
CN112113381A (zh) 蒸发器异形的冰箱
CN112484370A (zh) 冰箱
CN219889921U (zh) 一种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7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