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69148U - 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69148U
CN206569148U CN201720163492.5U CN201720163492U CN206569148U CN 206569148 U CN206569148 U CN 206569148U CN 201720163492 U CN201720163492 U CN 201720163492U CN 206569148 U CN206569148 U CN 206569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compartment
compartment cover
flexible strip
colliding
head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634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舒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634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69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69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69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包括柔性条,柔性条设置在发动机舱盖的下表面上且位于发动机舱盖的边缘,柔性条在发动机舱盖处于封闭发动机舱时夹设在发动机舱盖与前大灯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能在发动机舱盖关闭过程中保护前大灯,防止前大灯受到发动机舱盖的磕碰而损坏。

Description

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和具有该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增加车辆的发动机舱的封闭性,车辆的发动机舱盖在关闭时与周围的零件(例如车辆的前大灯等)间隙较小。因此在发动机舱盖关闭过程中,发动机舱盖容易与车辆的前大灯发生干涉,进而容易使前大灯出现磕痕、掉漆等现象,严重时会造成大灯的灯罩破碎,严重影响人员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在关闭过程中不易磕碰车辆前大灯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包括柔性条,所述柔性条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舱盖的下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发动机舱盖的边缘,所述柔性条在所述发动机舱盖处于封闭所述发动机舱时夹设在所述发动机舱盖与车辆的前大灯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能在发动机舱盖关闭过程中保护前大灯,防止前大灯受到发动机舱盖的磕碰而损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柔性条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条包括卡扣,所述卡扣适于与所述发动机舱盖的内壁卡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柔性条的前端设有凸出结构,所述凸出结构适于在所述发动机舱盖关闭时止抵在所述发动机舱盖与车辆的前大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结构沿所述柔性条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柔性条包括缓冲部和固定部,所述缓冲部为空心管状结构,且所述缓冲部适于紧贴所述发动机舱盖的内侧边缘设置,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缓冲部后侧,所述固定部适于与所述发动机舱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部与所述固定部为一体件。
可选地,所述柔性条为橡胶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防止前大灯在人员关闭发动机舱盖时被损坏,延长了前大灯的使用寿命,提升了人员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舱盖未封闭发动机舱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舱盖封闭发动机舱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1000,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100,柔性条1,缓冲部11,凸出结构111,固定部12,卡扣121,发动机舱盖200,前大灯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首先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100。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100可以包括柔性条1,柔性条1可以设置在发动机舱盖200的下表面上,且柔性条1可以位于发动机舱盖200的边缘。
如图2所示,柔性条1可以在发动机舱盖200内紧贴发动机舱盖200的外轮廓设置,且柔性条1可以沿发动机舱盖200的外轮廓延伸。车辆1000的前大灯300可以位于发动机舱盖200的下方,当发动机舱盖200封闭发动机舱时,发动机舱盖200可以压迫柔性条1变形,进而柔性条1的一部分可以由于被压迫产生形变而夹设在发动机舱盖200与前大灯300之间。
换言之,当人员关闭发动机舱时,柔性条1可以避免发动机舱盖200的边缘直接接触前大灯300,由此柔性条1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发动机舱盖200对前大灯300的磕碰程度,进而保护前大灯3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100,通过在发动机舱盖200的下表面上设置柔性条1,当发动机舱盖200封闭发动机舱时,柔性条1可以夹设在发动机舱盖200与前大灯300之间,由此在发动机舱盖200关闭过程中,柔性条1可以避免发动机舱盖200的边缘直接接触前大灯300,从而柔性条1具有缓冲作用以降低发动机舱盖200对前大灯300的磕碰程度。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柔性条1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可以为中空结构,当发动机舱盖200封闭发动机舱时,发动机舱盖200可以压迫中空结构使中空结构变形,进而柔性条1可以具有更加良好形变能力和缓冲性,从而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100可以进一步降低发动机舱盖200对前大灯300的磕碰程度。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柔性条1可以包括卡扣121,柔性条1可以通过卡扣121与发动机舱盖200的内壁卡接固定,由此可以防止柔性条1从发动机舱盖200脱离,保证柔性条1有效防护前大灯300,避免前大灯300受到发动机舱盖200的磕碰。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柔性条1的前端可以设有凸出结构111,凸出结构111可以向前凸出,在发动机舱盖200关闭时,发动机舱盖200压迫柔性条1变形,凸出结构111可以进一步保证柔性条1可以向前伸入并夹设在发动机舱盖200与前大灯300之间,由此保证柔性条1可以有效地防护前大灯300。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凸出结构111可以沿柔性条1的长度方向延伸,由此在发动机舱盖200封闭发动机舱时,凸出结构111可以保证柔性条1可以向前伸入并夹设在发动机舱盖200与前大灯300之间的各处,由此可以充分保证柔性条1对前大灯300的防护。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柔性条1可以包括缓冲部11和固定部12,缓冲部11可以为空心管状结构,且缓冲部11可以紧贴发动机舱盖200的内侧边缘设置,缓冲部11可以在发动机舱盖200关闭时伸入并夹设在发动机舱盖200与前大灯300之间,固定部12可以设置在缓冲部11后侧,固定部12可以与发动机舱盖200连接。
由此,缓冲部11与固定部12可以分开设置,在缓冲部11受到发动机舱盖200的挤压而变形时,固定部12不会受到发动机舱盖200的挤压,由此可以充分保证固定部12不会由于挤压变形而失效,进而保证柔性条1不会在发动机舱盖200关闭时脱离发动机舱盖200。
更加具体地,缓冲部11与固定部12可以为一体件,由此可以提高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100整体的连接强度,且柔性条1整体更便于制造。
可选地,柔性条1可以为橡胶件,由此柔性条1可以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形变能力,既可以有效地对前大灯300形成防护,又可以具有良好的恢复性,进而保证在发动机舱盖200反复开闭的过程中,柔性条1可以多次对前大灯300形成防护。
下面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设有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通过设置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100,可以防止前大灯300在人员关闭发动机舱盖200时被损坏,延长了前大灯300的使用寿命,提升了人员的使用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条,所述柔性条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舱盖的下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发动机舱盖的边缘,所述柔性条在所述发动机舱盖处于封闭所述发动机舱时夹设在所述发动机舱盖与车辆的前大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条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为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条包括:卡扣,所述卡扣适于与所述发动机舱盖的内壁卡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条的前端设有凸出结构,所述凸出结构适于在所述发动机舱盖关闭时止抵在所述发动机舱盖与车辆的前大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结构沿所述柔性条的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条包括:缓冲部和固定部,所述缓冲部为空心管状结构,且所述缓冲部适于紧贴所述发动机舱盖的内侧边缘设置,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缓冲部后侧,所述固定部适于与所述发动机舱盖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与所述固定部为一体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条为橡胶件。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
CN201720163492.5U 2017-02-22 2017-02-22 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6569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3492.5U CN206569148U (zh) 2017-02-22 2017-02-22 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3492.5U CN206569148U (zh) 2017-02-22 2017-02-22 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69148U true CN206569148U (zh) 2017-10-20

Family

ID=60059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63492.5U Active CN206569148U (zh) 2017-02-22 2017-02-22 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691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3181A (zh) * 2018-02-20 2019-08-27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阻尼组件
CN115352533A (zh) * 2022-09-05 2022-11-18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前罩集水总成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3181A (zh) * 2018-02-20 2019-08-27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阻尼组件
CN115352533A (zh) * 2022-09-05 2022-11-18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前罩集水总成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8881B2 (en) Collision detection device for vehicle
CN206569148U (zh) 发动机舱盖防磕碰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US8807637B2 (en) Angled front hood sealing assembly
EP1332932A2 (en) Vehicle occupants protection system
CN104943635B (zh) 用于汽车保险杠的吸能气囊
CN204415318U (zh) 一种门护板
CN103968312B (zh) 汽车前灯
CN103476638B (zh) 气囊装置
CN205440059U (zh) 一种汽车头枕
CN207089231U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总成
CN103448664B (zh) 一种安全带织带结构
CN206254758U (zh) 一种大型汽车安全车门
CN209757037U (zh) 一种顶置式安全气囊
CN202732113U (zh) 一种用于保护发动机线束的波纹管
CN204264094U (zh) 一种气囊框与仪表板的固定结构及汽车
CN206243124U (zh) 副驾驶安全气囊和具有它的车辆
KR20100042893A (ko) 크래쉬 패드의 마운팅 구조
CN209492607U (zh) 一种b柱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CN212738005U (zh) 一种不影响汽车座椅气囊弹出的全包围汽车坐垫
CN206569149U (zh) 发动机舱盖铰链以及车辆
CN108357457A (zh) 一种带有双气囊的改进型汽车安全装置
CN101844533A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头枕
CN208947422U (zh) 汽车尾门固定缓冲胶塞
CN203623553U (zh) 顶棚固定结构
CN108357456A (zh) 车辆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