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64306U - 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 - Google Patents

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64306U
CN206564306U CN201720246398.6U CN201720246398U CN206564306U CN 206564306 U CN206564306 U CN 206564306U CN 201720246398 U CN201720246398 U CN 201720246398U CN 206564306 U CN206564306 U CN 206564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fire
proof
insulation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463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恒飞
王永
许邦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otio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463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64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64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64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被动安全防护的电池模组结构,涉及动力电池PACK技术领域。在该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中,防火隔热隔片将电池模组内电芯两两隔开,隔片本身通过云母片及防火隔热涂层的受高温发泡吸热特性实现卓越的隔热效果,从而在模组内个别电芯在高温情况下出现过充、热失控等极端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延缓或避免相邻其他电芯出现同样过热而出现热失控的风险甚至防爆阀顶开的风险,使得其相邻的其他电芯出现热失控的时间能够大于车上人员逃生所需的时间,进而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PACK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动力汽车的普及和推广,安全性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三元电池,能量密度较铁锂电池有明显优势,但在安全性方面又不及铁锂。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最新发布的补贴政策更是将补贴与电动汽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挂钩,传统意义上的铁锂电池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能量密度要求了。
由于三元电芯的化学成分活性较强,在120℃以上的高温情况下即可能出现热失控等情况,BMS管理系统失效而对电芯进行过充也有可能出现危害人员安全的事故风险。
因此如何在应用三元电芯满足整包电池组能量密度高于120Wh/Kg的同时提高三元电芯成组的安全性,如何在个别电芯出现过热等极端情况下仍可确保车上人员的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提高了三元电芯成组的安全性,并延缓甚至避免极个别电芯过热造成相邻电芯的连锁反应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包括:多个电芯4、防火隔热隔片3以及壳体;
所述多个电芯4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多个电芯4之间还设置有防火隔热隔片3;所述防火隔热隔片3包括基板以及涂覆在所述基板上的防火隔热涂层,所述防火隔热涂层为遇热发泡材料。
可选地,所述防火隔热隔片3的基板为云母片,厚度为0.2mm±0.02mm;所述防火隔热涂层的厚度为0.3mm±0.03mm;所述云母片的一侧涂覆有防火隔热涂层,另一侧涂覆有背胶,适于与所述云母片相邻的电芯4粘接。
可选地,所述防火隔热隔片3上的防火隔热涂层均匀涂覆在所述基板上,防火隔热涂层在预设的温度状态下发泡并吸收所述基板传导的热量。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两端的端板1以及侧面的侧板2;所述多个电芯4、设置在所述多个电芯之间的防火隔热隔片3以及两端的端板1通过高粘性双面胶一体粘接而成,所述端板1与侧板2通过铆钉铆接。
(三)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中,防火隔热隔片将电池模组内电芯两两隔开,隔片本身通过云母片及防火隔热涂层的受高温发泡吸热特性实现卓越的隔热效果,从而在模组内个别电芯在高温情况下出现过充、热失控等极端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延缓或避免相邻其他电芯出现同样过热而出现热失控的风险甚至防爆阀顶开的风险,使得其相邻的其他电芯出现热失控的时间能够大于车上人员逃生所需的时间,进而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20只电芯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20只电芯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防火隔热隔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防火隔热隔片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如图1~4所示,可以具体包括:多个电芯4、防火隔热隔片3以及壳体;
其中,多个电芯4设置在壳体内部,多个电芯4之间还可以设置有防火隔热隔片3;防火隔热隔片3包括基板31以及涂覆在基板上的防火隔热涂层32,防火隔热涂层为遇热发泡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中,防火隔热隔片将电池模组内电芯两两隔开,隔片本身通过云母片及防火隔热涂层的受高温发泡吸热特性实现卓越的隔热效果,从而在模组内个别电芯在高温情况下出现过充、热失控等极端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延缓或避免相邻其他电芯出现同样过热而出现热失控的风险甚至防爆阀顶开的风险,使得其相邻的其他电芯出现热失控的时间能够大于车上人员逃生所需的时间,进而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在具体实施时,这里的防火隔热隔片3的基板31可以为云母片,其厚度可以为0.2mm±0.02mm,例如可以为0.2mm。这里的防火隔热涂层的厚度可以为0.3mm±0.03mm,例如可以为0.3mm。这里的云母片的一侧可以涂覆有防火隔热涂层,另一侧涂覆有背胶,该背胶可以用于与该防火隔热隔片3相邻的电芯4粘接,从而能够与电芯4牢固固定在一起。
在具体实施时,防火隔热隔片3上的防火隔热涂层可以均匀地涂覆在基板31上,该防火隔热涂层32可以在预设的温度状态下(例如在120℃的温度下)快速发泡从而大量地吸收基板传导的热量,通过化学的发泡机理实现防火隔热的目的。
在具体实施时,这里的壳体可以包括两端的端板1以及侧面的侧板2。其中,多个电芯4、设置在多个电芯4之间的防火隔热隔片3以及两端的端板1可以通过高粘性双面胶一体粘接而成,从而形成一个牢固固定的整体;端板1与侧板2可以通过铆钉铆接,从而将电芯4以及防火隔热隔片3封装在壳体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完整的介绍。
本实施例的一种20只电芯的被动安全电池模组结构,包括两块端板1、两块侧板2、19片防火隔热隔片3、20只三元VDA电芯4,20只VDA电芯4两端各有一块端板1,通过加压装置保证电芯4及隔片3压到要求的尺寸且通过双面胶粘接可靠牢固,再通过不锈钢铆钉将端板1、侧板2铆接固定在一起。
防火隔热隔片3将20只电芯4两两隔开,防火隔热隔片3与电芯4通过隔片3、背胶层33及高粘性双面胶粘接牢固粘接。设计侧板2的铆接孔尺寸为满足预压力大于100Kg压力情况下电芯4及隔片3压到要求尺寸时的尺寸值,此时刚好侧板2上的铆接孔与端板1上的铆接孔对齐,再利用耐剪切力强的不锈钢铆钉铆接为一整体框架。
防火隔热隔片由基体云母片31、防火隔热涂层32以及云母片背面的背胶层33组成。基体云母片31云母含量>90%,弯曲强度≥160MPa,满足隔热和绝缘效果的同时保证一定的机械强度,满足防火隔热涂层涂覆对基体的强度要求。防火隔热涂层32化学成分为可在高温情况下快速发泡从而大量吸收热量的高分子结构,通过化学的发泡机理实现防火隔热的目的。防火隔热涂层32涂覆在云母片31上以后要做电晕处理,保证通过双面胶与电芯的粘接牢固可靠。电芯4与防火隔热隔片3之间的双面胶及防火隔热隔片3上的背胶层33均要求耐80℃以上的高温,且满足80℃高温条件下持粘>24hrs/0.5Kg。
本实施例的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通过在模组内电芯与电芯之间加入防火隔热性能较优的隔片,从而极大提高了模组的安全性,使模组内极个别电芯的异常不会扩散到整个模组的电芯,更不会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芯(4)、防火隔热隔片(3)以及壳体;
所述多个电芯(4)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多个电芯(4)之间还设置有防火隔热隔片(3);
所述防火隔热隔片(3)包括基板(31)以及涂覆在所述基板上的防火隔热涂层(32),所述防火隔热涂层(32)为遇热发泡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隔热隔片(3)的基板(31)为云母片,厚度为0.2mm±0.02mm;所述防火隔热涂层(32)的厚度为0.3mm±0.03mm;
所述云母片的一侧涂覆有防火隔热涂层(32),另一侧涂覆有背胶(33),适于与所述防火隔热隔片(3)相邻的电芯(4)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隔热隔片(3)上的防火隔热涂层均匀涂覆在所述基板(31)上,防火隔热涂层(32)在预设的温度状态下发泡并吸收所述基板传导的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两端的端板(1)以及侧面的侧板(2);
所述多个电芯(4)、设置在所述多个电芯之间的防火隔热隔片(3)以及两端的端板(1)通过高粘性双面胶一体粘接而成,所述端板(1)与侧板(2)通过铆钉铆接。
CN201720246398.6U 2017-03-14 2017-03-14 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 Active CN206564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46398.6U CN206564306U (zh) 2017-03-14 2017-03-14 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46398.6U CN206564306U (zh) 2017-03-14 2017-03-14 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64306U true CN206564306U (zh) 2017-10-17

Family

ID=60031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46398.6U Active CN206564306U (zh) 2017-03-14 2017-03-14 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6430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225A (zh) * 2017-03-14 2017-05-3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11647A (zh) * 2018-04-13 2018-09-07 河南省超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多重防护功能的电池支架
CN112266795A (zh) * 2020-10-12 2021-01-26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隔热材料及电池模组、电池包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225A (zh) * 2017-03-14 2017-05-3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WO2018166216A1 (zh) * 2017-03-14 2018-09-2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11647A (zh) * 2018-04-13 2018-09-07 河南省超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多重防护功能的电池支架
CN112266795A (zh) * 2020-10-12 2021-01-26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隔热材料及电池模组、电池包
CN112266795B (zh) * 2020-10-12 2021-12-31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隔热材料及电池模组、电池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5225A (zh) 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6564306U (zh) 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
CN10256970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隔膜
CN208336400U (zh) 一种自加热锂离子电池
CN103633395A (zh) 一种电池包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37631A (zh) 电池模组
CN209029438U (zh) 一种具有热失控控制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2569703A (zh) 一种隔膜及应用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CN21669850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05703016A (zh) 一种用于电池极片与隔膜粘结的热复合设备
WO2024051575A1 (zh)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5266456U (zh) 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膜组件、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0940758U (zh) 一种具有隔热及储能的复合结构膜
CN211700502U (zh) 电池包裹膜、电池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6451793U (zh) 方形二次锂电池结构
CN112735730A (zh)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214528807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抗刺穿防跌落热熔双面胶
CN211828870U (zh) 电池模组
CN109037544A (zh) 一种具有热失控控制功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9301383A (zh) 集成有隔热层和导热层的液冷板的集成工艺
JP6506263B2 (ja) 電池セル表面印刷方法
CN206532848U (zh) 一种聚酰亚胺膜硅胶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
CN111768981A (zh) 一种柔性离子液体超级电容器
WO2024082162A1 (zh) 用于电池封装的膨胀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0667203A (zh) 一种防火隔热金属板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