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31490U - 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31490U
CN206531490U CN201720133112.3U CN201720133112U CN206531490U CN 206531490 U CN206531490 U CN 206531490U CN 201720133112 U CN201720133112 U CN 201720133112U CN 206531490 U CN206531490 U CN 206531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chassis
cylinder body
detecting system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331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敬天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CHE INSP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CHE INSP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CHE INSP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CHE INSP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331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31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31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31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包括底盘间隙检测装置、与底盘间隙检测装置相连的液压站、及与所述液压站相连的控制装置,其中,底盘间隙检测装置设有盖板、设于盖板上的圆形槽内的旋转盘、与液压站相连且能够驱动转动盘旋转的旋转油缸、以及与液压站相连且能够驱动盖板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进行平移运动的两个平移油缸,该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用于对汽车底盘间隙进行检测时,控制装置控制液压站分别驱动平移油缸及旋转油缸,对应使盖板及转动盘带动汽车车轮做左右及前后的平移运动、以及旋转运动,使底盘间隙最大化,能够真实反映汽车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之间的间隙,提升检测效果。

Description

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各类汽车的保有量飞速增加,作为汽车关键结构之一的底盘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通常在汽车的底盘上设有悬架系统及转向系统。悬架系统是指位于车身、车架和车轮之间的一个连接结构系统,当汽车行驶在路面上时因地面的变化而受到震动及冲击,悬架装置能够对这些冲击的力量进行吸收,使汽车平稳、安全的行驶。转向系统是位于底盘上的用于控制汽车转向的机构,通过驾驶员的操作,能够使汽车转向桥上的车轮相对于汽车纵轴线偏转一定角度,改变或恢复汽车的行驶方向。悬架系统及转向系统的性能均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
为规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保障车辆安全性能、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国家发布了国家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14),该国家标准中针对汽车底盘上的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判定有着明确要求。现有技术中,检测人员需要利用专用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装置对汽车底盘的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进行观察和间隙判定,具体地,现有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装置具有可控制移动的滑动板,检测时将汽车的两前轮或后轮置于检测台上的两个滑动板上,通过控制滑动板进行移动,带动汽车两前轮或后轮产生移动,使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之间产生间隙,从而使检测人员能够对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的进行观察和间隙判定。然而这种传统的汽车底盘检测装置的滑动板仅能进行左右或前后移动,对应仅能使汽车的车轮前后、左右移动,无法真实的体现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间的间隙,检测效果具有局限性。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能够真实的体现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间的间隙,提升检测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与所述底盘间隙检测装置相连的液压站、及与所述液压站相连的控制装置;
所述底盘间隙检测装置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盖板、设于所述盖板上的转动盘、设于转动盘下表面中心并贯穿盖板的转轴、固定于转轴远离转动盘一端并垂直于转轴的转动杆、固定于盖板下表面并与转动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可旋转连接的第一油缸、及固定于底座上表面且分别与盖板配合的两个第二油缸;
所述盖板对应转动盘的位置设有第一圆形槽,所述第一圆形槽内设有通孔,所述转动盘设于所述第一圆形槽内,且所述转轴穿过通孔延伸至盖板下方;
所述第一油缸及第二油缸分别与液压站相连;所述第二油缸包括:第二缸体、及设于第二缸体内并从第二缸体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缸体固定于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缸体的一端设有延伸方向与第二活塞杆延伸方向垂直的条形凹槽,所述盖板下表面对应条形凹槽设有平板部,所述平板部插入条形凹槽内,从而使两个第二油缸分别与盖板配合;所述两个第二油缸的两个第二活塞杆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所述第一油缸包括:第一缸体、及设于第一缸体内并从第一缸体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固定于盖板下表面,所述第一活塞杆远离第一缸体的一端与转动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可旋转连接。
所述盖板呈矩形,所述两个第二油缸的两个第二活塞杆的延伸方向分别对应盖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
所述底盘间隙检测装置还包括:分别固定于底座上表面对应盖板两侧边的两组轴套、分别设于两组轴套内的两个第一导向轴、分别固定于盖板下表面垂直于轴套对应侧边的另外两侧边的两个导向套、分别设于两个导向套内的两个第二导向轴;
所述两个第一导向轴的轴线均与两个第二油缸中的一个的第二活塞杆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两个第二导向轴的轴线均与两个第二油缸中的另一个的第二活塞杆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依次交替首尾相连。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与液压站相连的电器柜、及与电器柜相连的手持控制设备,所述手持控制设备上设有控制按钮。
所述手持控制设备上还设有照明装置。
所述转动盘下表面与第一圆形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平面推力滚针轴承;
所述第一圆形槽的中心还设有第二圆形槽,所述通孔设于第二圆形槽内,所述底盘间隙检测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圆形槽内的圆锥滚子轴承,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通孔并与圆锥滚子轴承的内表面接触。
所述转动盘上表面固定有花纹钢板。
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盖板连接板,所述两个导向套分别固定于两个盖板连接板上。
所述第一缸体销轴固定于盖板下表面;
所述第一活塞杆远离第一缸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转动杆远离转轴的一端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插入连接孔中,从而使第一活塞杆远离第一缸体的一端与转动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可旋转连接;
所述连接轴的端部设有开口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包括底盘间隙检测装置、与底盘间隙检测装置相连的液压站、及与所述液压站相连的控制装置,其中,底盘间隙检测装置设有盖板、设于盖板上的圆形槽内的旋转盘、与液压站相连且能够驱动转动盘旋转的旋转油缸、以及与液压站相连且能够驱动盖板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进行平移运动的两个平移油缸,该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用于对汽车底盘间隙进行检测时,控制装置控制液压站分别驱动平移油缸及旋转油缸,对应使盖板及转动盘带动汽车车轮做左右及前后的平移、以及旋转运动,使底盘间隙最大化,能够真实反映汽车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之间的间隙,提升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的底盘间隙检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沿图2的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沿图2的BB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用于对汽车底盘上的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之间的间隙进行检测,包括:至少一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与所述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相连的液压站200、及与所述液压站200相连的控制装置300。
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包括:底座110、设于所述底座110上方的盖板120、设于所述盖板120上的转动盘131、设于转动盘131下表面中心并贯穿盖板120的转轴132、固定于转轴132远离转动盘131一端并垂直于转轴132的转动杆133、固定于盖板120下表面并与转动杆133远离转轴132的一端可旋转连接的第一油缸140、及固定于底座110上表面且分别与盖板120配合的两个第二油缸150;
所述盖板120对应转动盘131的位置设有第一圆形槽122,所述第一圆形槽122内设有通孔123,所述转动盘131设于所述第一圆形槽122内,且所述转轴132穿过通孔123延伸至盖板120下方;
所述第一油缸140及第二油缸150分别与液压站200相连;所述第二油缸150包括:第二缸体151、及设于第二缸体151内并从第二缸体151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二活塞杆152;所述第二缸体151固定于底座110上表面,所述第二活塞杆152远离第二缸体151的一端设有延伸方向与第二活塞杆152延伸方向垂直的条形凹槽153,所述盖板120下表面对应条形凹槽153设有平板部121,所述平板部121插入条形凹槽153内,从而使两个第二油缸150分别与盖板120配合;所述两个第二油缸150的两个第二活塞杆152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第二油缸150均与液压站200相连,能够分别受液压站200的控制使两个第二活塞杆152沿其所在直线进行移动,而两个第二油缸150的第二缸体152均固定于底座110上表面,两个第二活塞杆152分别与盖板120配合,且两个活塞杆152所在直线互相垂直,使两个活塞杆152在移动时能够分别带动盖板120在两个垂直方向上平移运动,由于转动盘131设于盖板120上的第一圆形槽122内,盖板120的平移能够带动转动盘131平移,当将待检测汽车的车轮置于转动盘131上,转动盘131能够带动车轮进行平移,从而使汽车的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产生间隙。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二活塞杆152远离第二缸体151的一端设延伸方向与第二活塞杆152延伸方向垂直的条形凹槽153,盖板120下表面对应条形凹槽153设有平板部121,所述平板部121插入条形凹槽153内,从而使两个第二油缸150分别与盖板120配合,且当两个第二油缸150中的一个的第二活塞杆152进行移动时,与另一个第二油缸150对应的平板部121能够在该另一个第二油缸150的第二活塞杆152端部的条形凹槽153内滑动,使两个第二油缸150的工作互不影响。
具体地,所述第一油缸140包括:第一缸体141、及设于第一缸体141内并从第一缸体141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一活塞杆142,所述第一缸体141固定于盖板120下表面,所述第一活塞杆142远离第一缸体141的一端与转动杆133远离转轴132的一端可旋转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油缸140与液压站200相连,能够受液压站200控制使其第一活塞杆142沿其所在直线进行移动,而第一油缸140的第一缸体141固定于盖板120下表面,且第一活塞杆142与转动盘131下表面中心的转轴132端部的转动杆133可旋转连接,使第一活塞杆142在移动时能带动转动盘131进行旋转,当将待检测汽车的车轮置于转动盘131上,转动盘131能够带动车轮进行旋转,从而使汽车的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产生间隙。
具体地,所述第一缸体141销轴固定于盖板120下表面;
所述第一活塞杆142远离第一缸体141的一端设有连接孔143,所述转动杆133远离转轴132的一端设有连接轴134,所述连接轴134插入连接孔143中,从而使第一活塞杆142远离第一缸体141的一端与转动杆133远离转轴132的一端可旋转连接;
所述连接轴134的端部设有开口销135,用于防止连接轴134从连接孔143中脱落。
具体地,所述盖板120呈矩形,所述两个第二油缸150的两个第二活塞杆152的延伸方向分别对应盖板12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还包括:分别固定于底座110上表面对应盖板120两侧边的两组轴套161、分别设于两组轴套161内的两个第一导向轴162、分别固定于盖板120下表面垂直于轴套161对应侧边的另外两侧边的两个导向套171、分别设于两个导向套171内的两个第二导向轴172;
所述两个第一导向轴162的轴线均与两个第二油缸150中的一个的第二活塞杆152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两个第二导向轴172的轴线均与两个第二油缸150中的另一个的第二活塞杆152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导向轴162和第二导向轴172依次交替首尾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分别在底座110上表面和盖板120下表面设置轴套161和导向套171,并分别在轴套161与导向套171中设置第一导向轴162和第二导向轴172,且设置第一导向轴162与第二导向轴172轴线分别与两个第二油缸150的两个第二活塞杆152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导向轴162和第二导向轴172依次交替首尾相连,当延伸方向与第一导向轴162轴线平行的第二活塞杆152进行移动时,带动盖板120相应移动,此时固定在盖板120下表面的导向套171会带动第二导向轴172在垂直其轴线的方向上移动,相应地带动第一导向轴162沿其轴线相对于轴套161移动,对盖板120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当延伸方向与第二导向轴172轴线平行的第二活塞杆152进行往复移动时,带动盖板120相应移动,由于轴套161的作用,第一导向轴162不移动,从而使第二导向轴172不移动,而固定于盖板120下表面的导向套171相对于第二导向轴172沿其轴线移动,对盖板120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300包括与液压站200相连的电器柜310、及与电器柜310相连的手持控制设备320,所述手持控制设备320上设有控制按钮321、及照明装置322。
具体地,所述转动盘131下表面与第一圆形槽122的槽底之间设有平面推力滚针轴承124;所述第一圆形槽122的中心还设有第二圆形槽125,所述通孔123设于第二圆形槽125内,所述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圆形槽125内的圆锥滚子轴承126,所述转轴132穿过所述通孔123并与圆锥滚子轴承126的内表面接触。通过设置平面推力滚针轴承124及圆锥滚子轴承126,可减小转动盘131旋转时与盖板120之间的摩擦阻力。
具体地,所述转动盘131上表面固定有花纹钢板136,可增加转动盘131上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与待测车辆车轮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地,所述盖板120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盖板连接板127,所述两个导向套171分别固定于两个盖板连接板127上。
具体地,所述底盘检测装置100的数量可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分别对应平移及旋转待检测汽车的一个或多个车轮,使底盘上的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合零部件产生间隙。优选地,所述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为两个,分别对应待检测汽车的一对前轮或一对后轮设置。
现以采用两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的应用方式进行说明:将两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放置于汽车检测位置的地沟内,且使两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分别对应待检测汽车的一对前轮、或一对后轮设置,之后使待检测汽车行驶至两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上部,汽车的一对前轮、或一对后轮分别落在两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的转动盘131上,待汽车停稳后,检测人员操作手持控制设备320上的控制按钮321传输前后移动信号至电器柜310,电器柜310根据前后移动信号控制液压站200分别向两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的第二油缸150输出压力油,使两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的盖板120分别向前和向后平移,带动一对前轮或一对后轮分别向前和向后平移,使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产生间隙,检验人员用手持控制设备320的照明装置322照射汽车底盘,对汽车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进行观察和间隙判定,接着操作人员利用手持控制设备320上的控制按钮321传输左右移动信号至电器柜310,电器柜310根据左右移动信号控制液压站200分别向两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的第二油缸150输出压力油,使两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的盖板120分别向左和向右平移,带动一对前轮或一对后轮分别向左及向右平移,使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产生间隙,检验人员用手持控制设备320的照明装置322照射汽车底盘,对汽车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进行观察和间隙判定,最后操作人员利用手持控制设备320上的控制按钮321传输旋转信号至电器柜310,电器柜310根据旋转信号控制液压站200分别向两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的第一油缸140输出压力油,使两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的两个转动盘131分别顺时针旋转及逆时针旋转,带动一对前轮或一对后轮分别顺时针旋转及逆时针旋转,使汽车底盘间隙达最大化,检验人员用手持控制设备320的照明装置322照射汽车底盘,对汽车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进行观察和间隙判定,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不但能使汽车车轮进行平移,还可使车轮进行旋转,能够真实反映汽车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之间的间隙,提升检测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包括底盘间隙检测装置、与底盘间隙检测装置相连的液压站、及与所述液压站相连的控制装置,其中,底盘间隙检测装置设有盖板、设于盖板上的圆形槽内的旋转盘、与液压站相连且能够驱动转动盘旋转的旋转油缸、以及与液压站相连且能够驱动盖板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进行平移运动的两个平移油缸,该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用于对汽车底盘间隙进行检测时,控制装置控制液压站分别驱动平移油缸及旋转油缸,对应使盖板及转动盘带动汽车车轮做左右及前后的平移、以及旋转运动,使底盘间隙最大化,能够真实反映汽车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相配零部件之间的间隙,提升检测效果。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与所述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相连的液压站(200)、及与所述液压站(200)相连的控制装置(300);
所述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包括:底座(110)、设于所述底座(110)上方的盖板(120)、设于所述盖板(120)上的转动盘(131)、设于转动盘(131)下表面中心并贯穿盖板(120)的转轴(132)、固定于转轴(132)远离转动盘(131)一端并垂直于转轴(132)的转动杆(133)、固定于盖板(120)下表面并与转动杆(133)远离转轴(132)的一端可旋转连接的第一油缸(140)、及固定于底座(110)上表面且分别与盖板(120)配合的两个第二油缸(150);
所述盖板(120)对应转动盘(131)的位置设有第一圆形槽(122),所述第一圆形槽(122)内设有通孔(123),所述转动盘(131)设于所述第一圆形槽(122)内,且所述转轴(132)穿过通孔(123)延伸至盖板(120)下方;
所述第一油缸(140)及第二油缸(150)分别与液压站(200)相连;所述第二油缸(150)包括:第二缸体(151)、及设于第二缸体(151)内并从第二缸体(151)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二活塞杆(152);所述第二缸体(151)固定于底座(110)上表面,所述第二活塞杆(152)远离第二缸体(151)的一端设有延伸方向与第二活塞杆(152)延伸方向垂直的条形凹槽(153),所述盖板(120)下表面对应条形凹槽(153)设有平板部(121),所述平板部(121)插入条形凹槽(153)内,从而使两个第二油缸(150)分别与盖板(120)配合;所述两个第二油缸(150)的两个第二活塞杆(152)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140)包括:第一缸体(141)、及设于第一缸体(141)内并从第一缸体(141)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一活塞杆(142),所述第一缸体(141)固定于盖板(120)下表面,所述第一活塞杆(142)远离第一缸体(141)的一端与转动杆(133)远离转轴(132)的一端可旋转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20)呈矩形,所述两个第二油缸(150)的两个第二活塞杆(152)的延伸方向分别对应盖板(12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还包括:分别固定于底座(110)上表面对应盖板(120)两侧边的两组轴套(161)、分别设于两组轴套(161)内的两个第一导向轴(162)、分别固定于盖板(120)下表面垂直于轴套(161)对应侧边的另外两侧边的两个导向套(171)、分别设于两个导向套(171)内的两个第二导向轴(172);
所述两个第一导向轴(162)的轴线均与两个第二油缸(150)中的一个的第二活塞杆(152)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两个第二导向轴(172)的轴线均与两个第二油缸(150)中的另一个的第二活塞杆(152)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导向轴(162)和第二导向轴(172)依次交替首尾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300)包括与液压站(200)相连的电器柜(310)、及与电器柜(310)相连的手持控制设备(320),所述手持控制设备(320)上设有控制按钮(3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控制设备(320)上还设有照明装置(32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31)下表面与第一圆形槽(122)的槽底之间设有平面推力滚针轴承(124);
所述第一圆形槽(122)的中心还设有第二圆形槽(125),所述通孔(123)设于第二圆形槽(125)内,所述底盘间隙检测装置(10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圆形槽(125)内的圆锥滚子轴承(126),所述转轴(132)穿过所述通孔(123)并与圆锥滚子轴承(126)的内表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31)上表面固定有花纹钢板(136)。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20)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盖板连接板(127),所述两个导向套(171)分别固定于两个盖板连接板(127)上。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141)销轴固定于盖板(120)下表面;
所述第一活塞杆(142)远离第一缸体(141)的一端设有连接孔(143),所述转动杆(133)远离转轴(132)的一端设有连接轴(134),所述连接轴(134)插入连接孔(143)中,从而使第一活塞杆(142)远离第一缸体(141)的一端与转动杆(133)远离转轴(132)的一端可旋转连接;
所述连接轴(134)的端部设有开口销(135)。
CN201720133112.3U 2017-02-13 2017-02-13 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 Active CN206531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3112.3U CN206531490U (zh) 2017-02-13 2017-02-13 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3112.3U CN206531490U (zh) 2017-02-13 2017-02-13 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31490U true CN206531490U (zh) 2017-09-29

Family

ID=59916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33112.3U Active CN206531490U (zh) 2017-02-13 2017-02-13 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314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0080A (zh) * 2018-04-17 2018-10-19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手动汽车底盘间隙检测器及检测方法
CN113188502A (zh) * 2021-03-25 2021-07-30 南京路港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0080A (zh) * 2018-04-17 2018-10-19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手动汽车底盘间隙检测器及检测方法
CN113188502A (zh) * 2021-03-25 2021-07-30 南京路港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5464B (zh) 通用型车轮定位检测台及其检测方法
CN205120385U (zh) 地铁轮对跑合综合试验装置
CN101979987B (zh) 具有加速度模拟功能的车辆制动检测台
CN206531490U (zh) 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
CN104568476B (zh) 一种悬挂式轮胎力学特性试验装置
CN103487265A (zh)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研发和性能检测平台
CN103868991A (zh) 一种双机械手轨道车辆超声波双轮探伤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8152046A (zh) 汽车底盘测功机支座
CN20660625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独立转向系统
CN106627744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独立转向系统
CN108791336B (zh) 一种沿游乐设施轨道主动行走的轨道检测装置
CN205502685U (zh) 一种抱轮式汽车搬运器
CN201257586Y (zh) 动车组列车双头油缸轮对压装机
CN204439380U (zh) 一种履带性能测试试验台
CN202953009U (zh) 轨道检测小车防侧翻装置
CN208399062U (zh) 重型底盘测功机的对中机构
CN101696909B (zh) 汽车转向系统性能试验控制系统
CN203502239U (zh)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研发和性能检测平台
CN206387580U (zh) 全时四驱车辆制动检验台
CN205769533U (zh) 手动液压搬运车
CN202339275U (zh) 一种能够模拟轮荷转移的两轮车制动系统检测台
CN208140375U (zh) 机动车检验台车轮定位装置
CN101177977A (zh) V型夹臂式液压行走小车
CN103308321B (zh) 可控滚筒附着力的汽车abs性能检测试验台
CN108528319B (zh) 一种汽车运输用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35, 35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high tech Zone,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nche Inspec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Science Park (two phase), No. 2 Road 1,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Guangdong, 401, 4 building, 9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nche Inspection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