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29554U - 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29554U
CN206529554U CN201720101662.7U CN201720101662U CN206529554U CN 206529554 U CN206529554 U CN 206529554U CN 201720101662 U CN201720101662 U CN 201720101662U CN 206529554 U CN206529554 U CN 206529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ing
machine
fiber
regenerated fiber
co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016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雁
张�荣
高尚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 Jianpeng
Original Assignee
Kang Jianp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 Jianpeng filed Critical Kang Jianpeng
Priority to CN2017201016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29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29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295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是在FA201型梳棉机和FA224型梳棉机基础上的改进,包括串联的预梳理机组和精梳理机组,各梳理机之间采用一种柔性喂料机构自由喂料;所述梳理机中采用金属针布和弹性针布的结合。改进的结构和工艺更加适合于废纺服装类再生纤维的梳理。

Description

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原料类纤维的梳理技术,包括对棉纺纤维、麻纺纤维、毛纺纤维、合成纤维、复活纤维、化学纤维的梳理,包括对废旧纺织物和废纺服装再生纤维的除杂、除短纤的整理和梳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代纺织技术中对天然纤维(棉、丝、麻、毛)和化学纤维的梳理技术是完善、科学、高效的。例如,棉纺技术中的梳理技术是对原棉的原料状况、原料等级、原料杂质(含湿)、原棉纤维进行一系列的开松、粗梳(普梳)、精梳的全生产梳理过程,完成这一重要工艺称为棉纺梳理,主要设备称为棉纺梳理机。棉纺梳理机的末端成品(半成品)是纯棉纤维的“棉条”。梳理后的“棉条”必须满足后面纺织纺纱、织布工艺要求。因此,梳理机的出条品质、速度、产量都有极其严格要求。为评价、测试、检验“棉条”质量,棉纺技术建立了一系列科学检测手段和评价指标。例如:原棉收购时的质量品级、原棉白色度、纤维长度(mm)、纤维强度(CN/根)、短绒率(%)、线密度(tex)、成熟度(成熟系数)、含水率(%)、含杂率(%)以及各纺纱参数、条干均匀度、捻纱牵伸倍数、纱条定量、生条速度、生条产量等。可见,棉纺梳理技术是一整套成熟的生产实践技术,具备了一整套棉纺理论体系。
可是,针对废旧纺织物原料、废纺服装类原料等再生纤维的梳理,都无法直接使用和采用现代纺织技术中对天然纤维(棉、丝、麻、毛)和化学纤维的梳理技术进行处理和加工。市场更缺少针对废旧纺织物原料、废纺服装原料的再生纤维进行梳理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纺织原料类关于循环经济中的再生纤维,也缺少评价、检测、鉴定的仪器和设备,同时行业管理也缺乏生产、评定再生纤维的标准体系。目前国内,同时包括国外针对废旧纺织物,特别是废纺服装的再生纤维生产技术,尚处在不断探索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建立于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梳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梳理机和精梳理机,所述预梳理机和精梳理机之间为串联连接;
所述预梳理机与精梳理机之间,采用柔性喂料机构喂料;
所述预梳理机、精梳理机中的梳理部件采用金属针布和弹性针布两种;
所述预梳理机是在FA201型梳棉机基础上改进;
所述精梳理机是在FA224型梳棉机基础上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喂料机构是一组琴键机构,包括一排琴键,每根琴键底部都设置一个弹簧压力机构;一无动力自由辊置于所述琴键的上方,可自由调整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预梳理机中,锡林、道夫、工作辊组采用金属针布;主刺辊、刺辊分梳板、前/后固定盖板、清洁辊组采用弹性针布。
进一步地:所述精梳理机中,锡林、道夫采用金属针布,主刺辊、刺辊分梳板、清洁辊组、活动盖板、前/后固定盖板采用弹性针布。
进一步地:预梳理机中的主刺辊,与FA201梳棉机相比较,齿高>20%,齿前角为α=75度,齿密度>10%。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梳理机和精梳理机中的工作辊组中,各个工作辊从梳理始端到末端,工艺隔距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盖板,针布选用氟睛纤类材质;所述活动盖板相比于FA224梳棉机,针齿密度大30%,针齿工作前角75°~95°;所述活动盖板的初始端和末端的工艺隔距是FA224梳棉机活动盖板工艺隔距的3倍。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废旧纺织物、废纺服装原料采用的新型梳理技术,也可适应于各类纺织原料的纤维梳理,棉纺、麻纺、毛纺纤维,合成纤维,复活纤维,化学纤维、废旧纺织物再生纤维的除杂、除短纤、整理和梳理。
本实用新型创新采用柔性喂料方式(自由式喂料)、创新梳理部件、创新梳理针布组合等,建立了新型纺织类原料的纤维梳理技术。
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创新采用不同梳理工艺隔距、不同梳理强度、不同梳理作用力,最大限度减少,减轻了因为梳理外力不足,或者梳理外力过度,造成纤维梳理效率下降,或者纤维梳理损伤(短纤维过多),提高了纺织纤维的梳理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不同于纺织类原料的纤维梳理,创新采用多台梳理机(预梳、精梳)实行串联配置生产方式。类比棉纺梳棉机配置,本设备配置方式简单,梳理纤维产量高(1至2吨/时),设备能耗小,适应功能广(多类纺织原料纤维),设备成本低,生产、维护简便。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设备立体图;
图2为设备正视图;
图3为预梳理机结构图;
图4为精梳理机结构图;
图5为柔性喂料机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以下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的唯一限定,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精神实质下所做的任何等同变换或改动,均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纺再生纤维梳理技术是在借鉴现有棉纺技术、棉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理论计算、样机试制、原料实验、数据统计,逐步摸索、总结和建立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生纤维梳理设备是在棉纺梳理机FA201、FA224型基础上创新改进的,因此对本实用新型以这两种机型为基础采用对比的方式阐释: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生纤维梳理设备包括预梳理机组I、精梳理机组II和联结机III组成,预梳理机组和精梳理机组都可以有多级串联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由联结机依次将多级预梳理机和多级精梳理机串联而形成。再生纤维梳理设备输入端连接开松机组,输出端连接有长短纤维分离机组和打包机组,各个机组之间具有喂料机构。
结合[表1]~[表5],再生纤维梳理设备与梳棉设备,两者机组在工作配置方式、梳理流程、梳理原理、梳理工艺、传动方式、工艺参数等等均有不同。
其一,在现代梳棉技术中,对棉纺织布、并纱、捻纱、细纱、粗纱织造的纤维清梳联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包括质量、产量)已经相当成熟。棉纺纤维的清梳联设备,是将清棉、开棉、梳棉连成一体的完整、高产、高效设备系统。棉纺清梳联机组是将清棉、开棉后的棉纤维通过配棉机同时均匀地分配给多台梳棉机进行梳理。值得注意:配棉机将棉纤维同时均匀地分配给多台梳棉机,其实质是多台梳棉机同时并联运行、并联梳理、并联生产。棉纺梳棉机采用现行的并联工作方式是固定的,无法改变的,不能采用其他配置生产方式。
而本实用新型的再生纤维梳理机与棉纺梳棉机的工作配置方式截然不同。再生纤维梳理机采用多台梳理机(预梳、精梳)实行串联配置方式,明显不同于棉纺梳棉机配置的工作方式。
其二,从再生纤维梳理机的设备组成和结构上看,再生纤维梳理设备的预梳理机是在FA201型梳棉机基础上改造,再生纤维梳理设备的精梳理机是在FA224型梳棉机基础上改造。
A.相对于FA201型梳棉机,再生纤维预梳理机,如图3所示:
取消:条筒、圈条器、大压辊、活动盖板、给棉罗拉、给棉板、喂棉箱。
改制:主刺辊101、刺辊分梳板102、锡林103、道夫104、小三角漏底105、锡林大漏底106、道夫漏底107、前/后固定盖板108/109、粉尘罩吸点(含刺辊、锡林、道夫、固定前后盖板、三角区、清洁辊、)、机架。
新制:无动力自由辊110、柔性喂料机构111、工作辊组(1号至5号)112、清洁辊组(1号至5号)113、剥棉罗拉114、快速转移辊115、原料输出带116、进料导板117、出料导板118、杂质落料输送带119、机组左右墙板、机组机罩等。
具体指出的几个方面:
1)主刺辊101,选用自制针布。再生纤维针布参数主要变化在齿高、齿尖、齿前角、齿密度。与FA201梳棉机主刺辊针布相比较,齿高>20%,齿前角为α=75度,齿密度>10%,其他针布参数有适当调整。
2)刺辊分梳板102,即改型车肚分梳板。FA201梳棉机刺辊分梳板由前梳、中梳、后梳三块组合而成,针对不同纺织纤维(棉、化纤、麻等)具有不同的、不可改变的工艺隔距。而本实用新型分梳板改为整体分梳板,纤维进入分梳板前端间隙大于出端间隙(又称刺辊分梳工艺隔距)。整体型分梳板采用沿刺辊轴水平方向可以上、下人工调节,可以根据不同梳理条件,不同纺织纤维进行人工调节工艺隔距。取消FA201梳棉机刺辊分梳板的强力梳理,采用改型分梳板的精细、柔和梳理。
3)无动力自由辊110,为新设部件,无动力胶辊仅作为输入纤维层进入刺辊前刻的稳定作用,无动力自由辊110在机架上浮动设置,可以自由调整高度。
4)柔性喂料机构111,是一组非线性作用力自由式喂料部件,柔性喂料机构111的主体为一组弹性的、可调作用力的琴键机构,如图5所示,包括一排琴键,每根琴键底部都设置一个弹簧压力机构,用以调整琴键的弹力。纤维从主刺辊101和柔性喂料机构111之间经过时,琴键对纤维的作用力可以随不同纤维层喂料厚度瞬间弹性自动变化、自动调节,完成柔性喂料任务。
本实用新型中的喂料方式与FA201、FA224梳棉机的喂料方式不同。棉纺梳棉机的喂料部件是主要是双罗拉与主刺辊,或者给棉板与主刺辊的握持式喂料方式。
梳棉机喂料板、给棉板是针对不同纺织纤维平均长度,不同纺织纤维材质对应有不同型号、不同参数,是在恒定喂棉罗拉转速条件下进行的,为握持式给料。而柔性喂料机构是在琴键机构和无助力自由辊的自由式喂料方式下,接受主刺辊的梳理作用,柔性喂料机构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再生纤维的梳理损伤和损断,起到柔性梳理作用。在串联的预梳理机之间,串联的精梳理机之间,以及预梳理机与精梳理机之间,都可设置这样的柔性喂料机构。
5)工作辊组112,为新制部件。工作辊组112与锡林梳理原理为自由式梳理状态,各工作辊针布采用了高、精、尖梳理工艺,即高齿密度、精细工艺隔距、尖针齿梳理原则。精细工艺隔距指则:设1号工作辊至5号工作辊与锡林工艺隔距分别为B17、B18、B19、B20、B21,1号工作辊位于梳理末端,5号工作辊位于梳理始端,各个工作辊工艺隔距采用B17>B18>B19>B20>B21原则,再生纤维实现精细梳理工艺。同时各工作辊对应有各自的清洁辊,及时清洁工作辊针布齿部的夹塞纤维。
6)剥棉罗拉114、快速转移辊115为新制部件,工艺隔距有所调整,设置较高工作转速,必须迅速转移纤维原料为主要目的。
7)前、后固定盖板108、109,也称为固定分梳板,前、后固定盖板采用现有梳理机中的铝合金骨架、吊装型结构、弹性针布设置,弹性针布材质同活动盖板针布。
前、后固定盖板与锡林工艺隔距设置为可调节工艺隔距机构,可满足不同纤维梳理进行工艺隔距调节,这是与梳棉机不同。
8)小三角漏底105、锡林大漏底106、道夫漏底107,为改制件。FA201梳棉机、FA224梳棉机的主刺辊、锡林、道夫均配置有漏底配件。漏底部件以承托、转移纤维、过滤杂质为目的。因再生纤维中不含棉籽、植物残渣等杂质,主要杂质以碎细服装扣子残物、金属固体异物、残物为主,相对质量稍大,但体积更小。这类杂质在各工作辊高速运转下,产生的离心力对梳理机部件、金属针布损伤、损坏更大。在梳理机前段生产工艺中除充分考虑过滤掉这部分杂质外,在本机组中仍有可能掺杂、混带这类杂质在纤维原料中。因此,设置特定的漏底部件尤为重要。再生纤维梳理机刺辊分梳板工艺隔距、锡林大漏底工艺隔距、道夫漏底工艺隔距,与FA201梳棉机、FA224梳棉机各个漏底工艺隔距不同。
B.相对于FA224型梳棉机,再生纤维精梳理机,如图4所示:
取消:条筒、圈条器、给棉罗拉、给棉板、大压辊。
改制:主刺辊201、刺辊分梳板202、道夫203、锡林204、小三角漏底205、锡林大漏底206、道夫漏底207、前/后固定盖板208/209、活动盖板210、清洁辊组213、粉尘罩吸点(含刺辊、锡林、道夫、固定前后盖板、盖板清洁辊)、机架。
新制:无动力自由辊211、柔性喂料机构212、原料输出带214、进料导板215、出料导板216、快速转移辊217、杂质落料输送带218、机组左右墙板、机组机罩等。
具体指出的几个方面:
1)活动盖板210,也称回转盖板,采用现代活动盖板技术—Magnotop磁力盖板。新型磁力盖板具备很多优点,铝合金材质、硬度高、耐磨损盖板销、无工具更换、不需磨针、成本低、易操作、具有精确的梳理隔距等。
活动盖板针布不采用现行的涤晴纤类复合材质,而是选用氟睛纤类(俗称氟特龙)耐磨复合材质,热熔抽丝,每丝直径Φ1~1.2mm,劈尖,热熔法植于盖板针布底布。
针齿密度比现行齿密度大30%左右。针齿工作前角75°~95°。针布底布随盖板骨(一边厚一边薄)固定,针齿面形成踵趾面,踵趾面高度相差约0.56mm。
活动盖板总体根数设置为32根。活动盖板与锡林之间的工艺隔距需要综合考虑,如梳理力变化、预分梳、锡林转速、盖板运动速度、产量以及机械运转状况等诸因素。活动盖板与锡林之间的前、后工艺隔距采用“渐缩隔距工艺配置”。但是,纤维进入活动盖板的初始端工艺隔距大约是FA224梳棉机活动盖板工艺隔距的3倍。同理,活动盖板的末端工艺隔距大约是FA224型机活动盖板末端工艺隔距的3倍。即FA224型工艺隔距平均选用0.20~0.50mm值,再生纤维活动盖板的三段工艺隔距平均值为:0.60~3.60mm。
再生纤维在活动盖板工作段的梳理工艺,既满足G·Mandl梳理理论,同时也满足精细梳理、逐步加强分梳强度的要求。但是,活动盖板的始端和末端采用大工艺隔距(3倍),是再生纤维梳理的特殊要求。
2)前、后固定盖板208、209,也称为固定分梳板,前、后固定盖板采用现有梳理机中的铝合金骨架、吊装型结构、弹性针布设置,弹性针布材质同活动盖板针布。
前、后固定盖板与锡林工艺隔距设置为可调节工艺隔距机构,可满足不同纤维梳理进行工艺隔距调节,这是与FA224梳棉机的不同点,FA224梳棉机固定盖板针对特定的棉、纤、纺织纤维,有对应的安装工艺隔距,为不可调节工艺隔距的固定盖板。
前、后固定盖板,为固定盖板组。前固定盖板组由6根组成,后固定盖板组由4根组成。
此外,再生纤维的固定盖板不含有除尘刀(与FA224型不同点)。
3)主刺辊201、刺辊分梳板202、小三角漏底205、锡林大漏底206、道夫漏底207,为改制件。改进目的和原理在预梳理机部分相同,已述。
4)无动力自由辊211、柔性喂料机构212的结构和原理与预梳理机也相同,已述。
其三,从梳理理论、梳理工艺、对梳理纤维强度、作用力上看:
梳理机主要梳理部件是刺辊分梳板、主刺辊、活动盖板、前/后固定盖板、锡林、道夫、工作辊组、快速转移辊。与梳棉机相比,再生纤维梳理机根据梳理原理、工艺隔距的不同,设置的各个梳理部件也有变化,主要采用了金属针布和弹性针布的组合配置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再生纤维预梳理机组,锡林、道夫、工作辊组采用金属针布,主刺辊、刺辊分梳板、前/后固定盖板、清洁辊组等采用弹性针布。再生纤维精梳理机组,锡林、道夫采用金属针布,主刺辊、刺辊分梳板、清洁辊组、活动盖板、前/后固定盖板采用弹性针布。两类针布二者组合运用,限制各自短处,发挥各自针布优势,减少再生纤维梳理损伤、伤断,达到再生纤维精细、柔和梳理。
再生纤维梳理技术借鉴了棉纺纤维梳理技术,棉纺纤维和再生纤维梳理的工艺隔距存在差异,两者比较参见[表4]和[表5]。为简约讨论棉纺纤维梳理理论、梳理强度、梳理纤维作用力以及评估棉纺纤维质量、产量关系,将现代棉纺技术中对棉纺纤维相关研究已经形成的理论为基础,来表述和明确上述关系。如:原料状态、梳理质量、梳理部件(工艺隔距、金属针布)、工作辊运动参数等,这些参数和要素之间变量,存在必然联系。
对棉纺纤维梳理强度的分析,影响主刺辊梳理纤维质量(又称分梳度)的因素和评价指标,它们存在以下关系:
棉纺纤维主刺辊分梳度C刺:
C刺=(nt*Z*L*Tt)÷(V*W*1000) ①
式中:nt为主刺辊转速(转/分);Z为主刺辊表面金属针布总齿数;
L为纤维平均长度(毫米);Tt为原料纤维线密度(tex);
V为喂料给棉速度(米/分);W为棉层定量(克/米);
棉纺纤维锡林的分梳度C锡:
C锡(齿/纤维根数)=[锡林表面齿总数*锡林转速(转/分)*60]÷
[梳棉机产量(公斤/小时)*1000*1000*纤维根数(根/毫米)] ②
公式①、公式②中,纤维的梳理质量与金属针布、工作辊运动参数、棉纺纤维原料状态、喂料条件和梳理产量等要素相关。
主刺辊金属针布、金属锯齿“抓获”(梳理)纤维影响因素,存在以下关系,即每个金属锯齿“抓获”、梳理纤维的数量Z:
Z=[d÷D]*[n0÷N]*[G÷(T*L*B*N)] ③
式中:d和n0为给棉罗拉的直径和转速(毫米、转/分);
D和n为主刺辊的直径和转速(毫米、转/分);
G为棉卷定量(克/米);T为纤维线密度(tex);
L为棉纤维长度(毫米);N为主刺辊锯齿密度(齿数/平方毫米);
B为工作幅宽(毫米)。
公式③中,每个锯齿抓获纤维的数量Z与纤维原料状态、工作棍几何参数、工作辊运动参数、工作幅宽、针布锯齿密度相关。
简化上述三个公式表示:分梳度都与金属针布锯齿总数、锯齿密度有关。可见,针布是梳理技术的核心部件。
本实用新型中,再生纤维梳理机在考虑再生纤维梳理强度、作用力对再生纤维梳理质量影响时,采用了与棉纺梳棉机不同的针布组合设计和运用。
借鉴弹性针布的特性分析:
①、弹性梳针具有较强回复能力,这一回复能力体现在梳针的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再生纤维梳理机组采用了多级、串联、逐级梳理工艺,再生纤维在梳理全过程中,原料状态不受棉纺梳理中对纤维平均长度(毫米)、纤维线密度(tex)、给棉速度(米/分)、棉层定量(克/米)等因素影响和工艺条件限制。再生纤维的梳理相对棉纺纤维梳理变化较小,较稳定,产量更高。因此,利用弹性针布较强回复力可在纵向、横向做相对变化,在弹性针布梳理全过程中对再生纤维损伤、破坏性最小,减少了短纤维生成率,保留了再生纤维原有的纤维大分子结构,保持了个体纤维强度、伸长率、模量和定伸长负荷等纤维性能,为实现再生纤维可纺、再织造提供最佳梳理方法。
②、针布梳理与棉网产品横截面不匀率有关。从波松定理得到棉网产品理想横截面不匀率CV理和实验测试不匀率CV实有如下关系:
n为不均纤维根数。
S为不均纤维(实验)根数。
从棉网产品横截面不均率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反映,金属针布与弹性针布梳理纤维的分梳效能比较,两者棉网均匀度是显著且相同的,两者没有差异。
③、金属针布与弹性针布对纤维梳理均匀作用的比较:
棉纺梳棉机对棉纤维梳理的均匀作用是由于其终端设备“棉条”工艺的苛刻要求,对喂入的纤维层在分梳过程中必须对棉纤维进行多次分离、反复合并及梳针积聚的综合梳理作用,才能满足终端棉条的质量和产量要求。在《梳理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中,纤维层的均匀作用按照纤维的弹塑性原理得到金属针布和弹性针布两类针布的方程式,并以此方程式曲线部分所包围面积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结论是金属针布的均匀作用比弹性针布优越,在生产实践中已经证实。
因此,根据两类针布的差异和特性,在再生纤维梳理机组中,预梳理机组的锡林、工作辊组等设置为金属针布。两类针布二者组合运用,限制各自短处,发挥各自针布优势。减少再生纤维梳理损伤、伤断为目的,达到再生纤维精细、柔和梳理。
④、金属针布与弹性针布对纤维的作用比较:
棉纺梳棉机的混合作用是喂入的纤维量在分梳过程中分离与合并的结果,它与均匀作用相比,对纤维梳理均匀作用是属于质的变化。而对于纤维混合作用则属于量的调和。或者说,道夫在锡林每一回转被道夫所剥取的平均纤维量,同时要求完成锡林纤维层充分混合作用。道夫功能的实质是剥取纤维,同时起到纤维的混合作用。
棉纺梳棉机通过道夫剥取纤维,完成纤维混合,满足终端棉条的质量和产量工艺要求。道夫剥取纤维量的分布,由道夫泊松分布图直接反映道夫剥棉形式、棉网纤维混合、生条均匀的程度。两种针布实验表明,金属针布对纤维的道夫剥棉、出条(纤维)混合作用优于弹性针布。棉纺梳棉机的道夫剥棉经大压辊进入圈条器,形成有一系列工艺条件要求的棉束生条(指:生条的配捻纱号、配棉比例、生条定量、生条速度、生条产量等工艺参数要求)。但是,再生纤维梳理机组的道夫剥取纤维为第一功能。再生纤维梳理机的终端不是棉纺梳棉机末端的圈条器。或者说再生纤维机组末端(道夫)剥落纤维层后并不是进入棉纺梳棉机末端的圈条器。再生纤维梳理机组各级梳理终端输出成品是纤维绒、纤维层,不必达到道夫对剥棉纤维混合,形成捻纱工艺要求的棉纺生条。
同样,在再生纤维精梳理机组中,采用特制弹性针布与金属针布组合配置,从上述理论证实,同时试验论证,再生纤维的梳理技术是可靠的。
值得注意是,在各分梳部件中采用弹性针布,对棉纤维充塞针布问题,弹性针布对棉纤维梳理应用十分有限。但是,再生纤维特征不同于棉纤维,例如,再生纤维的单纤维长度、纤维材质多样性等。再生纤维梳理采用不同工艺隔距、不同工作辊运动速度、不同弹性针布密度等手段,很好解决了弹性针布的纤维充塞。
各级梳理机之间采用联结机连接,联结机功能是传输原料、连接前后设备。前面所述的快速转移辊、原料输送带部件、导料板、柔性喂料机构、无动力自由辊部件、杂质落料输送带等都可属于联结机部分。联结机也可分别并入预梳理机和精梳理机中,成为一个整体设备。
其四,再生纤维梳理的生产工艺不同。
再生纤维原料进入梳理工艺时,为了确保纺织原料中不混夹各类杂质、细小固体异物。在梳理机前增设开松机组IV,清除固体异物、杂质,如图1所示。
梳理工艺参数决定了再生纤维的品质,再生纤维品质同时实证了梳理工艺的成败。
制定再生纤维梳理工艺的三大依据:
A、设置各级不同的梳理配件,设置串联各级梳理机构的刺辊、工作辊、预分梳板、针布、盖板、漏底等梳理配件。
B、设置各级梳理配件设置不同的工艺隔距,工艺参数,设置各级对纤维的梳理受力,梳理强度。
C、设置各级不同机构的传输动力、运动参数,设置纤维梳理受力,原料转移,除杂和生产线产量。
因此,制定再生纤维梳理工艺“十字”总方针:“快跑、逐级、渐进、精细、柔和”。
“快跑”:为实现生产线(大)产能的要求。
“逐级”设置多级串联梳理机构的配置方式。
“渐进”:通过各级梳理机构实现分段、分级、分解纤维梳理。梳理强度实现渐级、渐进梳理生产工艺。
“精细”:各级梳理机构的工艺隔距严密控制,实现再生纤维的精密、精致、精细梳理。
“柔和”:在纤维梳理全过程中尽力减少梳理外力对纤维的损伤和损断。减少短纤维生成率,实现柔和梳理。
制定再生纤维梳理工艺“十字”总方针,经过生产工艺的理论分析、关键样机实验数据、再生纤维梳理检测数据、梳理强度分析和研究,同时参照棉纺技术经验数据,制定了再生纤维的梳理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参见[表5]。
A.预梳理机工艺流程:
上述工艺流程中:预梳理机中的B系列参数为预梳理机的工艺隔距(工艺参数)。
精梳理机中的C系列参数为精梳理机的工艺隔距(工艺参数)。
附:[表1]~[表5]

Claims (7)

1.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梳理机和精梳理机,所述预梳理机和精梳理机之间为串联连接;
所述预梳理机与精梳理机之间,采用柔性喂料机构喂料;
所述预梳理机、精梳理机中的梳理部件采用金属针布和弹性针布两种;
所述预梳理机是在FA201型梳棉机基础上改进;
所述精梳理机是在FA224型梳棉机基础上改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喂料机构是一组琴键机构,包括一排琴键,每根琴键底部都设置一个弹簧压力机构;一无动力自由辊置于所述琴键的上方,可自由调整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梳理机中,锡林、道夫、工作辊组采用金属针布;主刺辊、刺辊分梳板、前/后固定盖板、清洁辊组采用弹性针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梳理机中,锡林、道夫采用金属针布,主刺辊、刺辊分梳板、清洁辊组、活动盖板、前/后固定盖板采用弹性针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预梳理机中的主刺辊,与FA201梳棉机相比较,齿高>20%,齿前角为α=75度,齿密度>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梳理机和精梳理机中的工作辊组中,各个工作辊从梳理始端到末端,工艺隔距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板,针布选用氟睛纤类材质;所述活动盖板相比于FA224梳棉机,针齿密度大30%,针齿工作前角75°~95°;所述活动盖板的初始端和末端的工艺隔距是FA224梳棉机活动盖板工艺隔距的3倍。
CN201720101662.7U 2017-01-25 2017-01-25 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29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1662.7U CN206529554U (zh) 2017-01-25 2017-01-25 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1662.7U CN206529554U (zh) 2017-01-25 2017-01-25 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29554U true CN206529554U (zh) 2017-09-29

Family

ID=59919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0166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29554U (zh) 2017-01-25 2017-01-25 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295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3963A (zh) * 2017-03-09 2017-08-15 林雁 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及梳理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3963A (zh) * 2017-03-09 2017-08-15 林雁 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及梳理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7710A (zh) 一种竹原纤维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07043963A (zh) 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及梳理工艺
CN105951305A (zh) 一种纺织纤维梳理机
CN109763229A (zh) 电磁屏蔽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10016742A (zh) 一种纯棉精梳高支纱的高效生产方法
CN207047416U (zh) 可从分梳板除杂的梳棉机
CN104805554A (zh) 一种芦荟纱线的纺纱方法
CN206529554U (zh) 一种废纺再生纤维梳理设备
CN110004548A (zh) 针织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10106592A (zh) 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
CN207047428U (zh) 给棉端具有除杂功能的梳棉机
CN205205319U (zh) 一种高效的梳棉机
CN101255624A (zh) 莫代尔纤维与彩棉混纺纺纱工艺
CN108930079A (zh) 一种生态混纺纱生产方法
CN114753031B (zh) 莫代尔纤维、蚕蛹蛋白粘胶纤维紧密赛络纺混纺纱工艺
CN207525395U (zh) 梳理机
CN109652883A (zh) 棉和不锈钢混纺电磁屏蔽用纱的生产方法
CN205774986U (zh) 一种纺织专用使用安全的梳棉机
CN108385214A (zh) 一种麻类长纤维预处理成条设备及方法
CN109385696A (zh) 一种梳棉机
CN110004546B (zh) 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10067059B (zh) 复合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8950780B (zh) 一种抗菌保健纱的生产方法
CN202139378U (zh) 纳米硒聚酯纤维和埃及棉大提花面料
US2809401A (en) Process of making worsted type yar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