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11984U - 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11984U CN206511984U CN201720130730.2U CN201720130730U CN206511984U CN 206511984 U CN206511984 U CN 206511984U CN 201720130730 U CN201720130730 U CN 201720130730U CN 206511984 U CN206511984 U CN 2065119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pipe
- water
- tank
- treating pond
- sett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储水池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上方,第一水管水平设置在储水池内,其一端与进水口连通,第一水管管壁上设有出水孔和搅拌叶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水管沿轴线旋转,第二水管位于储水池外部,第二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水口与第一水管连通,水泵设置在第二水管上。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防沉积污水处理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抽取储水池中层较均匀的液体从储水池底部送入,通过对储水池底部冲洗,同时,第一水管转动,使得搅拌叶片对储水池底部进行搅拌,从而无需另外引入气体或液体,防止储水池底部发生沉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工业污水的处理是当前环境工程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处理工业污水的系统都为通过风机向污水池内鼓送空气,依靠空气在污水池内升腾过程中其内部蕴含的氧气与污水中的好氧菌产生反应,以最终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其中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便于风机吹入污水池内的空气能更充分与好氧菌反应,往往需要在污水池底部各处大量设置出风管路,不仅安装繁琐,而且后期维护困难,有时甚至需要动用混合和搅拌设备不间断的进行池水搅拌,设备安装调试费时费力,且占用大量场地;其次,风机曝气受其风压限制,污水池水位越深,其风压需求往往就越大;最后,由于位于池底的出风管路的出风口都设计的很小,以便能在使用时其出风口能产生较大的出风动量,在实际操作中,就经常因出风口结垢堵塞和腐蚀破坏造成污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特别是对处理污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以及污染因子复杂的好氧生化处理装置,常常因污水中的高盐高钙含量,使好氧曝气系统的出风口结垢堵塞,轻则使装置处理能力下降,影响达标排放,重则造成装置不能运行,停产大修,短期内不能恢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包括:储水池、水泵、第一水管、第二水管、驱动装置;
储水池侧壁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上方,第一水管水平设置在储水池内,其一端与进水口连通,第一水管管壁上设有出水孔和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从第一水管管壁伸出,驱动装置与第一水管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水管沿轴线旋转,第二水管位于储水池外部,第二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水口与第一水管连通,水泵设置在第二水管上。
优选地,搅拌叶片具有弧形结构。
优选地,第一水管上设有多个搅拌叶片,多个搅拌叶片围绕第一水管均匀分布。
优选地,第一水管上设置多个出水孔,出水孔位于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之间。
优选地,第一水管远离所述出水口一端与储水池内壁间隔预设距离。
优选地,进水口位于储水池中部,其距离水面间隔预设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防沉积污水处理池,储水池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上方,第一水管水平设置在储水池内,其一端与进水口连通,第一水管管壁上设有出水孔和搅拌叶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水管沿轴线旋转,第二水管位于储水池外部,第二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水口与第一水管连通,水泵设置在第二水管上。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防沉积污水处理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抽取储水池中层较均匀的液体从储水池底部送入,通过对储水池底部冲洗,同时,第一水管转动,使得搅拌叶片对储水池底部进行搅拌,从而无需另外引入气体或液体,防止储水池底部发生沉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第一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第一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和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储水池1、水泵2、第一水管3、第二水管4、驱动装置;
储水池1侧壁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上方,第一水管3水平设置在储水池1内,其一端与进水口连通,第一水管3管壁上设有出水孔和搅拌叶片5,搅拌叶片5从第一水管3管壁伸出,驱动装置与第一水管3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水管3沿轴线旋转,第二水管4位于储水池1外部,第二水管4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水口与第一水管3连通,水泵2设置在第二水管4上。
本实施例的防沉积污水处理池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在水泵的驱动作用下,通过出水口从储水池上部抽水,然后通过进水口送回储水池,经由第一水管上的出水孔向储水池底部喷水,同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水管转动,使得搅拌叶片在储水池底部搅拌,从而防止储水池底部发生沉淀,也保证储水池内水位恒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防沉积污水处理池,储水池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上方,第一水管水平设置在储水池内,其一端与进水口连通,第一水管管壁上设有出水孔和搅拌叶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水管沿轴线旋转,第二水管位于储水池外部,第二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水口与第一水管连通,水泵设置在第二水管上。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防沉积污水处理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抽取储水池中层较均匀的液体从储水池底部送入,通过对储水池底部冲洗,同时,第一水管转动,使得搅拌叶片对储水池底部进行搅拌,从而无需另外引入气体或液体,防止储水池底部发生沉积。
在搅拌叶片的具体设计中,搅拌叶片5具有弧形结构,提高搅拌效果,并且在搅拌过程中,杂质不易缠绕在搅拌叶片上。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水管3上设有多个搅拌叶片5,多个搅拌叶片5围绕第一水管3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水管3上设置多个出水孔,出水孔位于相邻两个搅拌叶片5之间,使得出水孔的喷水与搅拌叶片搅拌相配合。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水管3远离所述出水口一端与储水池1内壁间隔预设距离,防止杂质缠绕在第一水管上。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出水口位于储水池1中部,其距离水面间隔预设距离,从储水池抽出的液体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池(1)、水泵(2)、第一水管(3)、第二水管(4)、驱动装置;
储水池(1)侧壁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上方,第一水管(3)水平设置在储水池(1)内,其一端与进水口连通,第一水管(3)管壁上设有出水孔和搅拌叶片(5),搅拌叶片(5)从第一水管(3)管壁伸出,驱动装置与第一水管(3)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水管(3)沿轴线旋转,第二水管(4)位于储水池(1)外部,第二水管(4)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水口与第一水管(3)连通,水泵(2)设置在第二水管(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积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搅拌叶片(5)具有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积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第一水管(3)上设有多个搅拌叶片(5),多个搅拌叶片(5)围绕第一水管(3)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沉积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第一水管(3)上设置多个出水孔,出水孔位于相邻两个搅拌叶片(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积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第一水管(3)远离所述出水口一端与储水池(1)内壁间隔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积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进水口位于储水池(1)中部,其距离水面间隔预设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30730.2U CN206511984U (zh) | 2017-02-13 | 2017-02-13 | 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30730.2U CN206511984U (zh) | 2017-02-13 | 2017-02-13 | 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11984U true CN206511984U (zh) | 2017-09-22 |
Family
ID=5986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3073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11984U (zh) | 2017-02-13 | 2017-02-13 | 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1198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79538A (zh) * | 2019-09-12 | 2021-03-12 | 广州新致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防止污泥结块的储料装置和操作方法 |
-
2017
- 2017-02-13 CN CN201720130730.2U patent/CN20651198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79538A (zh) * | 2019-09-12 | 2021-03-12 | 广州新致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防止污泥结块的储料装置和操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012273B1 (ko) | 고효율의 선회와류식 표면포기장치를 이용한 하폐수의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208933070U (zh) | 一种曝气池 | |
CN206395911U (zh) | 一种填料与可提升曝气器组合的生物反应器 | |
CN208471651U (zh) | 一种带有行星搅拌机构的曝气池 | |
CN208933071U (zh) | 曝气池 | |
CN208933068U (zh) |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曝气池 | |
CN206511984U (zh) | 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 | |
CN206521816U (zh) | 一种节能型防沉积污水蓄水池 | |
CN208003804U (zh)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加药混药结构 | |
CN108423827A (zh) | 黑臭水体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 | |
CN209934498U (zh) | 加速药剂溶解的扩散装置 | |
KR101977930B1 (ko) | 가축분뇨 응집처리장치 | |
CN207918519U (zh) | 一种旋转式可曝气、冲刷装置 | |
CN207243575U (zh) | 一种多功能水气混合装置 | |
CN208218632U (zh) | 一种填料式变气压强化剩余污泥臭氧减量化装置 | |
CN207891135U (zh) | 一种原位生态活水设备 | |
CN207047061U (zh) | 生态湿地系统及其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6219299U (zh) | 一种船载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 |
CN206511986U (zh) | 一种防堵塞污水曝气设备 | |
CN208249991U (zh) | 黑臭水体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 | |
CN208732722U (zh) | 一种基于在线检测氨硝氮含量的污水处理厂精确曝气系统 | |
CN203382562U (zh) | 一种组合式氧化沟 | |
CN209583661U (zh) |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加药设备 | |
CN208964585U (zh) | 印染废水电解-光氧化处理装置 | |
CN206970380U (zh) | 混凝沉淀‑光催化联合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