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1672U - 一种减振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01672U
CN206501672U CN201720210873.4U CN201720210873U CN206501672U CN 206501672 U CN206501672 U CN 206501672U CN 201720210873 U CN201720210873 U CN 201720210873U CN 206501672 U CN206501672 U CN 206501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assembly
connecting assembly
piston rod
vibration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108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伟
苏世荣
宛银生
周宁
姜再友
胡西
周星
袁苑
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02108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01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01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016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器总成,包括:阻尼器总成(1)与轴承(6),所述阻尼器总成(1)上套接有防尘罩(3)与螺旋弹簧(2),所述阻尼器总成(1)具有贯穿始终的活塞杆(16)以及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上的弹簧上托盘(14),所述轴承(6)套在所述弹簧上托盘(14)上;该总成还包括:螺母(5)以及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上端的外连接总成(4);所述活塞杆(16)上端具有阶梯结构以及外螺纹,所述螺母(5)与所述外螺纹配合装配,所述外连接总成(4)与所述阶梯结构轴向配合装配,所述外连接总成(4)一端与所述轴承(6)接触,所述外连接总成(4)另一端与所述螺母(5)接触。通过本实用新型,延长了减振器总成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前悬架系统中麦弗逊式悬架典型特征是阻尼原件(比如减振器)和弹性元件(比如螺旋弹簧)集成在一起,结构紧凑、占据空间小有利于更大的动力总成和轮胎的布置。目前大部分轿车前悬架都采用此种结构。集成阻尼原件和弹性元件的结构既是重要的导向杆件(控制车轮的运动规律)又是承载杆件之一。并且阻尼原件和弹性元件两者承载的载荷都需通过减振器外连接总成传递到车身。由于承受载荷较大,当减振器外连接总成设计不当时,减振器外连接总成非常容易损坏。
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减振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减振器总成下端通过减振器本体1’上的转向节安装支架11’与车辆转向节固定连接,减振器总成通过减振器本体1’上的稳定杆拉杆安装支架12’与稳定杆拉杆连接;螺旋弹簧2’缠绕在减振器本体1’的外围,所述螺旋弹簧2’与所述减振器本体1’通过轴承6’将载荷传递给与车身连接的外连接总成4’;所述螺旋弹簧2’装配在弹簧下托盘13’与弹簧上托盘14’之间;所述弹簧下托盘13’与弹簧上托盘1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减振器本体1’上;所述外连接总成4’包括:橡胶衬套42’以及外固定支架41’,进一步所述外连接总成4’上部扣接有防尘盖5’。图2为图1的剖视图,减振器本体1’内部具有减振器活塞15’,与所述减振器活塞15’配合安装的外围结构为缓冲块16’,所述缓冲块16’外部具有防尘罩3’。
现有技术的缺点如下:
1)螺旋弹簧2’承载的载荷经过弹簧上托盘14’、轴承6’传递至橡胶衬套42’,由橡胶衬套42’传递至车身;2)减振器活塞15’承担的载荷由轴承6’传递至橡胶衬套42’,由橡胶衬套42’传递至车身;3)缓冲块16’承担的载荷由轴承6’传递至橡胶衬套42’,由橡胶衬套42’传递至车身。三个方向的载荷都经橡胶衬套42’传递至车身,橡胶衬套42’受力工况恶劣,很容易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总成,通过对外连接结构的合理设计,以提高减振器总成可靠性并延长减振器总成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振器总成,包括:阻尼器总成1与轴承6,所述阻尼器总成1上套接有防尘罩3,所述防尘罩3上套接有螺旋弹簧2,所述螺旋弹簧2卡接在所述阻尼器总成1上,所述阻尼器总成1具有贯穿始终的活塞杆16以及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上的弹簧上托盘14,所述轴承6套在所述弹簧上托盘14上;还包括:螺母5以及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上端的外连接总成4;所述活塞杆16上端具有阶梯结构以及外螺纹,所述螺母5与所述外螺纹配合装配,所述外连接总成4与所述阶梯结构轴向配合装配,所述外连接总成4一端与所述轴承6接触,所述外连接总成4另一端与所述螺母5接触。
优选地,所述外连接总成4包括:外连接上板42、外连接下板43、橡胶衬套44以及与所述橡胶衬套44固定连接的衬套内套管45;所述外连接上板42与所述外连接下板4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外连接上板42与所述外连接下板43形成圆盒结构,将所述橡胶衬套44包络在所述圆盒结构内;所述衬套内套管45与所述阶梯结构轴向配合装配并且与所述螺母5接触。
优选地,所述阻尼器总成1还包括:转向节安装支架11、稳定杆拉杆安装支架12、弹簧下托盘13以及依次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上的储油缸15、护盖17、缓冲块18;转向节安装支架11、稳定杆拉杆安装支架12以及所述弹簧下托盘13依次焊接在所述储油缸15上;所述护盖17套在所述储油缸15上;所述缓冲块18在所述防尘罩3内并位于所述缓冲块18与所述弹簧上托盘14之间;所述螺旋弹簧2在所述防尘罩3外并且卡接在所述弹簧上托盘14与所述弹簧下托盘13之间。
优选地,所述阻尼器总成1还包括:弹簧上橡胶垫19与弹簧下橡胶垫20;所述弹簧上橡胶垫19放置在所述弹簧上托盘14与所述螺旋弹簧2一端之间;所述弹簧下橡胶垫20放置在所述弹簧下托盘13与所述螺旋弹簧2另一端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螺柱41;所述外连接总成4通过所述螺柱41与车身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器总成,阻尼器总成的活塞杆上端具有阶梯结构以及外螺纹,螺母与所述外螺纹配合装配,外连接总成与所述阶梯结构轴向配合装配,所述外连接总成一端与轴承接触,所述外连接总成另一端与所述螺母接触。通过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减振器总成可靠性并延长了减振器总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减振器总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振器总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连接总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号:
1’、减振器本体 11’、转向节安装支架 12’、稳定杆拉杆安装支架 13’弹簧下托盘14’、弹簧上托盘 15’减振器活塞 16’、缓冲块 2’、螺旋弹簧 3’、防尘罩 4’、外连接总成41’、外固定支架 42’、橡胶衬套 5’、防尘盖 6’、轴承 1、阻尼器总成 11、转向节安装支架12、稳定杆拉杆安装支架 13、弹簧下托盘 14、弹簧上托盘 15、储油缸 16、活塞杆 17、护盖18、缓冲块 19、弹簧上橡胶垫 20、弹簧下橡胶垫 2、螺旋弹簧 3、防尘罩 4、外连接总成41、螺柱 42、外连接上板 43、外连接下板 44、橡胶衬套 45、衬套内套管 5、螺母 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振器总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结构包括:阻尼器总成1与轴承6,所述阻尼器总成1上套接有防尘罩3,所述防尘罩3上套接有螺旋弹簧2,所述螺旋弹簧2卡接在所述阻尼器总成1上;如图4所示,所述阻尼器总成1具有贯穿始终的活塞杆16以及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上的弹簧上托盘14;所述轴承6套在所述弹簧上托盘14上;该结构还包括:螺母5以及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上端的外连接总成4;所述活塞杆16上端具有阶梯结构以及外螺纹,所述螺母5与所述外螺纹配合装配,所述外连接总成4与所述阶梯结构轴向配合装配,所述外连接总成4一端与所述轴承6接触,所述外连接总成4另一端与所述螺母5接触。
具体地,如图3与4所示,所述阻尼器总成1还包括:转向节安装支架11、稳定杆拉杆安装支架12、弹簧下托盘13以及依次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上的储油缸15、护盖17缓冲块18;转向节安装支架11、稳定杆拉杆安装支架12以及所述弹簧下托盘13依次焊接在所述储油缸15上;所述护盖17套在所述储油缸15上;所述缓冲块18在所述防尘罩3内并位于所述缓冲块18与所述弹簧上托盘14之间;所述螺旋弹簧2在所述防尘罩3外并且卡接在所述弹簧上托盘14与所述弹簧下托盘1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减振器总成下端通过转向节安装支架11与车轮上的转向节连接,通过稳定杆拉杆安装支架12与稳定杆拉杆连接;减振器总成上端通过外连接总成与车身连接。
进一步,如图4所述阻尼器总成1还包括:弹簧上橡胶垫19与弹簧下橡胶垫20;所述弹簧上橡胶垫19放置在所述弹簧上托盘14与所述螺旋弹簧2一端之间;所述弹簧下橡胶垫20放置在所述弹簧下托盘13与所述螺旋弹簧2另一端之间。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弹簧上橡胶垫19与弹簧下橡胶垫20,可以隔绝车辆的振动、噪音,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
具体地,如图5与图6所示,所述外连接总成4包括:外连接上板42、外连接下板43、橡胶衬套44以及与所述橡胶衬套44固定连接的衬套内套管45;所述外连接上板42与所述外连接下板4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外连接上板42与所述外连接下板43形成圆盒结构,将所述橡胶衬套44包络在所述圆盒结构内;所述衬套内套管45与所述阶梯结构轴向配合装配并且与所述螺母5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外连接上板42和外连接下板43单件各自冲压成型,外连接上板42和外连接下板43通过点焊焊接在一起,然后与橡胶衬套44和衬套内套管45硫化固定连接在一起。外连接下板43和弹簧上托盘14之间设有刚性的轴承6,外连接总成4和弹簧上托盘14可以相对转动,从而实现了车辆的转向需求。
进一步,如图5或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螺柱41,所述外连接总成4通过所述螺柱41与车身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与现有技术,主要改进点在于:外连接总成,具体地,有以下三方面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外连接上板42和外连接下板43形成的圆盒结构将橡胶衬套44包络在盒式结构内,限制了橡胶衬套44的轴向运动和径向运动,从而提高了橡胶衬套44的寿命;另一方面,由于盒式结构的设计以及与轴承6和弹簧上托盘14之间轴向刚性配合,实现了螺旋弹簧2承担的载荷经由弹簧上托盘14、轴承6、外连接下板43和外连接上板42传递至车身;第三方面,缓冲块18承担的载荷经由弹簧上托盘14、轴承6、外连接下板43和外连接上板42传递至车身。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避免了橡胶衬套44承担螺旋弹簧和缓冲块的载荷,提高了缓冲块18的寿命和减振器总成4的寿命,提高了减振器总成的可靠性并延长了减振器总成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减振器总成,包括:阻尼器总成(1)与轴承(6),所述阻尼器总成(1)上套接有防尘罩(3),所述防尘罩(3)上套接有螺旋弹簧(2),所述螺旋弹簧(2)卡接在所述阻尼器总成(1)上,所述阻尼器总成(1)具有贯穿始终的活塞杆(16)以及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上的弹簧上托盘(14),所述轴承(6)套在所述弹簧上托盘(14)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母(5)以及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上端的外连接总成(4);所述活塞杆(16)上端具有阶梯结构以及外螺纹,所述螺母(5)与所述外螺纹配合装配,所述外连接总成(4)与所述阶梯结构轴向配合装配,所述外连接总成(4)一端与所述轴承(6)接触,所述外连接总成(4)另一端与所述螺母(5)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总成(4)包括:外连接上板(42)、外连接下板(43)、橡胶衬套(44)以及与所述橡胶衬套(44)固定连接的衬套内套管(45);所述外连接上板(42)与所述外连接下板(4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外连接上板(42)与所述外连接下板(43)形成圆盒结构,将所述橡胶衬套(44)包络在所述圆盒结构内;所述衬套内套管(45)与所述阶梯结构轴向配合装配并且与所述螺母(5)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总成(1)还包括:转向节安装支架(11)、稳定杆拉杆安装支架(12)、弹簧下托盘(13)以及依次套在所述活塞杆(16)上的储油缸(15)、护盖(17)、缓冲块(18);转向节安装支架(11)、稳定杆拉杆安装支架(12)以及所述弹簧下托盘(13)依次焊接在所述储油缸(15)上;所述护盖(17)套在所述储油缸(15)上;所述缓冲块(18)在所述防尘罩(3)内并位于所述缓冲块(18)与所述弹簧上托盘(14)之间;所述螺旋弹簧(2)在所述防尘罩(3)外并且卡接在所述弹簧上托盘(14)与所述弹簧下托盘(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总成(1)还包括:弹簧上橡胶垫(19)与弹簧下橡胶垫(20);所述弹簧上橡胶垫(19)放置在所述弹簧上托盘(14)与所述螺旋弹簧(2)一端之间;所述弹簧下橡胶垫(20)放置在所述弹簧下托盘(13)与所述螺旋弹簧(2)另一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柱(41);所述外连接总成(4)通过所述螺柱(41)与车身连接。
CN201720210873.4U 2017-03-06 2017-03-06 一种减振器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01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10873.4U CN206501672U (zh) 2017-03-06 2017-03-06 一种减振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10873.4U CN206501672U (zh) 2017-03-06 2017-03-06 一种减振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01672U true CN206501672U (zh) 2017-09-19

Family

ID=59841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1087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01672U (zh) 2017-03-06 2017-03-06 一种减振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0167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115A (zh) * 2019-01-29 2019-05-21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弹簧托盘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78109A (zh) * 2020-10-23 2021-01-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外连接结构
CN113153958A (zh) * 2020-01-07 2021-07-2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车辆悬架以及汽车
CN113833799A (zh) * 2021-11-10 2021-12-2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减振器
CN114857202A (zh) * 2022-05-06 2022-08-05 天纳克(常州)减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减振器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115A (zh) * 2019-01-29 2019-05-21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弹簧托盘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53958A (zh) * 2020-01-07 2021-07-2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车辆悬架以及汽车
CN112178109A (zh) * 2020-10-23 2021-01-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器外连接结构
CN113833799A (zh) * 2021-11-10 2021-12-2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减振器
CN113833799B (zh) * 2021-11-10 2022-06-2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减振器
CN114857202A (zh) * 2022-05-06 2022-08-05 天纳克(常州)减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减振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01672U (zh) 一种减振器总成
US7566063B2 (en)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US5192100A (e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with double isolated suspension unit
JP5439598B2 (ja) 車両用ダンパのマウント構造
US20050191120A1 (en) Damped ball joint
CN101961977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件
KR102586324B1 (ko) 차량용 현가장치
CN203752819U (zh) 一种口型副车架的前悬架总成
CN104029578B (zh)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
CN201045392Y (zh) 带平面轴承的减震器
CN104806691A (zh) 机器人的二级臂支撑托架
CN2830136Y (zh) 汽车前支柱总成
US2896938A (en) Vehicle suspension device
CN202768702U (zh) 一种隔振块总成
CN201810718U (zh) 汽车发动机后悬置件
CN105196827B (zh) 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
CN203239829U (zh) 一种减震器安装吊耳
CN207416462U (zh) 一种控制臂焊接总成
CN207311031U (zh) 一种抱紧型减震器用衬套
JP2020118248A (ja)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
CN104149567A (zh) 汽车悬架用橡胶衬套结构
KR20160029298A (ko) 차량용 현가장치의 암부시
CN210635668U (zh) 一种电动叉车驱动桥
CN208931120U (zh) 一种后悬置软垫总成
CN207311012U (zh) 一种摆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