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6827B - 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6827B
CN105196827B CN201510716511.8A CN201510716511A CN105196827B CN 105196827 B CN105196827 B CN 105196827B CN 201510716511 A CN201510716511 A CN 201510716511A CN 105196827 B CN105196827 B CN 1051968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ring
bushing
stably connected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165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6827A (zh
Inventor
陈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ANGHUAI AUTOMOBIL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7165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968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96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6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6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6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包括稳定连接杆,所述稳定连接杆的顶部连接横向稳定杆、底部连接下摆臂,所述稳定连接杆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部的第一紧固螺母,中部间隔距离设置的顶部挡圈和底部挡圈,以及底部的第二紧固螺母;在所述第一紧固螺母与顶部挡圈间设有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顶部通过一第一弹簧与第一紧固螺母连接,所述第二垫圈的底部通过一第二弹簧与顶部挡圈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的一端开设有一安装孔,横向稳定杆通过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压装在所述稳定连接杆上。本方案中,采用弹簧及垫圈形式紧固横向稳定杆,使得车辆发生侧倾时,稳定连接杆能承受一定轴向力,进而避免断裂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悬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悬架系统中配置了横向稳定杆结构,在汽车发生侧倾时或者左右车轮跳动不一致时,稳定杆的扭转反弹力可以有效抑制住车辆发生过多侧倾,以此来提升整车舒适性及操稳性。而稳定杆连接杆则是连接稳定杆端头和悬架运动部件(一般是摆臂或者减震器)的关键零部件。在横向稳定杆发挥作用时,连接杆需要承受稳定杆带来的各向冲击力,因此其功能作用及强度要求是汽车行驶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一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87602涉及的稳定杆连杆总成的结构中,包括球销1a,球销座4a、密封圈3a、防尘罩2a组成的球铰结构,在该球铰的壳体上焊接有稳定杆连接杆杆体5a,杆体的另一端又与另一个球铰的壳体相连,最终成一体式的稳定杆连接杆结构。连接杆的一端头与横向稳定杆连接,另一端头与减振器上的安装支架连接,串联起二者之间的联系,达到提高悬架侧倾角刚度,减少车身倾
现有技术一存在以下的不足:稳定杆连杆的两个球头和中间的连杆为一体结构,在车辆发生侧倾,横向稳定杆受影响会上下摆动,从而带动稳定连接杆轴向运动,稳定连接杆受较大的轴向作用力时,容易使得稳定连发生变形、断裂风险,威胁整车安全性能,采用一体式结构的稳定杆无法承受横向变形导致的破坏,同时稳定杆连杆使用两个球头销,提高了稳定杆连杆的制造成本,并且制造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稳定连接杆受较大轴向力时易出现断裂,进而影响整车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包括稳定连接杆,所述稳定连接杆的顶部连接横向稳定杆、底部连接下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连接杆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部的第一紧固螺母,中部间隔距离设置的顶部挡圈和底部挡圈,以及底部的第二紧固螺母;所述下摆臂通过底部挡圈及所述第二紧固螺母固定在稳定连接杆上;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一紧固螺母与顶部挡圈间的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顶部通过一第一弹簧与第一紧固螺母连接,所述第二垫圈的底部通过一第二弹簧与顶部挡圈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的一端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横向稳定杆通过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压装在所述稳定连接杆上。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的稳定杆缓冲衬套,所述稳定杆缓冲衬套的中心开设有连接杆安装孔。
优选地,还包括设在所述底部挡圈及所述第二紧固螺母间的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的顶部与所述底部挡圈接触,所述第二衬套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紧固螺母接触,所述下摆臂安装在所述第一衬套和所述第二衬套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衬套及所述第二衬套的外侧均安装有垫片。
优选地,所述稳定连接杆为一直杆结构,所述第一垫圈、所述第二垫圈、所述第一衬套、所述第二衬套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紧固螺母的底面设有一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母底面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弹簧相配的第一弹簧安装槽;所述顶部挡圈的顶面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弹簧相配的第二弹簧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顶部挡圈距所述底部挡圈的距离为8.5mm。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向稳定杆通过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压装在所述稳定连接杆上,并通过第一紧固螺母调节弹簧预紧力,进而通过弹簧和垫圈形式实现横向稳定杆的固定,弹簧可以提供一定的缓冲,保证汽车长期受较大轴向力时,可以进行一定缓冲形变,避免断裂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稳定连接杆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稳定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稳定连接杆与横向稳定杆配合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垫圈和弹簧位置关系图;
图5为第一弹簧安装槽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为第二弹簧安装槽安装为直示意图;
图7为稳定杆缓冲套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为第一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二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稳定连接杆的装配图;
现有技术图中:1a-球销 2a-防尘罩 3a-密封圈 4a-球销座 5a-连杆杆体
本实施例图中:1-稳定连接杆 2-横向稳定杆 3-下摆臂 4-第一紧固螺母 5-顶部挡圈 6-底部挡圈 7-第二紧固螺母 8-第一垫圈 9-第二垫圈 10-第一弹簧 101-第一弹簧安装槽 11-第二弹簧 111-第二弹簧安装槽 12-稳定杆缓冲套 13-第一衬套 14-第二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2-10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包括稳定连接杆1,其中,稳定连接杆1的顶部连接横向稳定杆2、底部连接下摆臂3,本实施例中,稳定连接杆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部的第一紧固螺母4,中部间隔距离设置的顶部挡圈5和底部挡圈6,以及底部的第二紧固螺母7;下摆臂3通过底部挡圈6及所述第二紧固螺母7固定在稳定连接杆1上,通过拧紧第二紧固螺母实现;
在第一紧固螺母4与顶部挡圈5间设有第一垫圈8和第二垫圈9,其中,第一垫圈8的顶部通过一第一弹簧10与第一紧固螺母4连接,第二垫圈11的底部通过一第二弹簧11与顶部挡圈5连接,通过第一紧固螺母来调节弹簧的预紧力,在横向稳定杆2的一端开设有一安装孔,横向稳定杆2通过第一垫圈8、第二垫圈9压装在所述稳定连接杆1上,并通过第一紧固螺母调节弹簧预紧力,进而通过弹簧和垫圈形式实现横向稳定杆的固定,弹簧可以提供一定的缓冲,保证汽车长期受较大轴向力时,可以进行一定缓冲形变,避免断裂情况出现。
更进一步优选地,如图4所示,在横向稳定杆的安装孔内还装有一稳定杆缓冲缓冲衬套12,其中,稳定杆缓冲衬套为常见的橡胶或塑料结构,在稳定杆缓冲衬套12的中心开设有连接杆安装孔,稳定连接杆穿过连接杆安装孔后通过稳定杆缓冲衬套与横向稳定杆连接,使用稳定杆缓冲衬套的目的是为了,当车辆受较大径向载荷时,稳定杆缓冲衬套12可提供一定的径向形变,从而使得稳定连接杆与横向稳定杆连接时,横向、纵向都能提供一定缓冲形变,避免在复杂路面行驶时,横向稳定杆受轴向或径向力较大时,稳定连接杆断裂的问题,其中缓冲衬套结构如图7所示,安装时,中部与安装孔相配,两端卡合在安装孔外端。
基于同样的目的考虑,稳定连接杆与下摆臂的连接也采用软连接形式,即在所述底部挡圈6及所述第二紧固螺母7间设置第一衬套13和第二衬套14,如图2-4所示,其中,第一衬套13的顶部与所述底部挡圈接触,第二衬套14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紧固螺母7接触,下摆臂3安装在所述第一衬套13和所述第二衬套14间,通过拧紧第二紧固螺母实现下摆臂的紧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为常用的橡胶衬套结构,在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的外侧,也就是第一衬套与底部挡圈接触位置和第二衬套与第二紧固螺母接触位置,分别安装有垫片,可参见图8、图9结构所示,其目的为了为了保护衬套和使得连接更紧密牢固,当然,衬套还可设置多个,分别安装在第一衬套第二衬套内侧及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加工及使用,本实施例中稳定连接杆为一直杆结构,所述第一垫圈、所述第二垫圈、所述第一衬套、所述第二衬套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本方案中,为了便于弹簧的装配,如图5、图6所示,在第一紧固螺母的底面设有一安装螺母,其底面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弹簧相配的第一弹簧安装槽101,在顶部挡圈5的顶面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弹簧11相配的第二弹簧安装槽111,其中弹簧安装槽的结构与弹簧外形结构相配即可,弹簧一端装在安装槽内,另一端可选用焊接形式与相应部件连接,本方案中安装螺母图中未标号示出,其结构目的为了固定弹簧,因此安装螺母孔径应大于稳定连接杆,可为螺母或其他环状管结构。当然,也可不采用安装螺母,只要使得弹簧与第一紧固螺母、第二紧固螺母作用面接触,保证拧紧时,弹簧发生作用即可。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为了便于制造,顶部挡圈5距所述底部挡圈6的距离为8.5mm。
综上所述,稳定杆连接杆的一端与下摆臂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横向稳定杆连接,横向稳定杆的中间部位与副车架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下摆臂——稳定杆连接杆——横向稳定杆——副车架的系统,该系统在悬架结构中起到增加侧倾刚度的作用,防止整车发生过多侧倾;利用弹簧具有良好的轴向缓冲功能,在横向稳定杆作用出较大轴向冲击力时,弹簧能够很好的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轴向冲击力直接传递到稳定杆杆体上,保护杆体;利用稳定杆缓冲套使得横向稳定杆作用出较大的横向冲击力时,橡胶衬套的摆动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横向剪切力直接传递到稳定杆杆体上,保护杆体;同时,本方案中利用弹簧、橡胶衬套、螺母、垫圈等低成本的零部件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简单,同时成本也低,且维修成本也低。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包括稳定连接杆,所述稳定连接杆的顶部连接横向稳定杆、底部连接下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连接杆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部的第一紧固螺母,中部间隔距离设置的顶部挡圈和底部挡圈,以及底部的第二紧固螺母;
所述下摆臂通过底部挡圈及所述第二紧固螺母固定在稳定连接杆上;
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一紧固螺母与顶部挡圈间的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顶部通过一第一弹簧与第一紧固螺母连接,所述第二垫圈的底部通过一第二弹簧与顶部挡圈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的一端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横向稳定杆通过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压装在所述稳定连接杆上并通过第一紧固螺母调节弹簧预紧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的稳定杆缓冲衬套,所述稳定杆缓冲衬套的中心开设有连接杆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底部挡圈及所述第二紧固螺母间的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的顶部与所述底部挡圈接触,所述第二衬套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紧固螺母接触,所述下摆臂安装在所述第一衬套和所述第二衬套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及所述第二衬套的外侧均安装有垫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连接杆为一直杆结构,所述第一垫圈、所述第二垫圈、所述第一衬套、所述第二衬套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螺母的底面设有一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母底面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弹簧相配的第一弹簧安装槽;所述顶部挡圈的顶面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弹簧相配的第二弹簧安装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挡圈距所述底部挡圈的距离为8.5mm。
CN201510716511.8A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 Active CN105196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6511.8A CN105196827B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6511.8A CN105196827B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6827A CN105196827A (zh) 2015-12-30
CN105196827B true CN105196827B (zh) 2017-11-03

Family

ID=54944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16511.8A Active CN105196827B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968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6359A (zh) * 2021-03-05 2021-06-25 江苏沃得植保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草坪割草机割台悬挂减震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07047A1 (de) * 2000-02-17 2001-08-23 Volkswagen Ag Radaufhängung für eine Fahrzeugachse
CN201366918Y (zh) * 2009-03-12 2009-12-23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客车专用复合式前悬挂
CN103568773A (zh) * 2013-11-19 2014-02-1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稳定杆装置
CN204196652U (zh) * 2014-11-07 2015-03-11 浙江德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侧倾的车辆悬架结构
CN204210266U (zh) * 2014-11-13 2015-03-1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向稳定杆连接杆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7952A (ja) * 1998-09-30 2000-04-18 Rhythm Corp スタビライザコンロッド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07047A1 (de) * 2000-02-17 2001-08-23 Volkswagen Ag Radaufhängung für eine Fahrzeugachse
CN201366918Y (zh) * 2009-03-12 2009-12-23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客车专用复合式前悬挂
CN103568773A (zh) * 2013-11-19 2014-02-1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稳定杆装置
CN204196652U (zh) * 2014-11-07 2015-03-11 浙江德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侧倾的车辆悬架结构
CN204210266U (zh) * 2014-11-13 2015-03-1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向稳定杆连接杆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6827A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01672U (zh) 一种减振器总成
US20100052282A1 (en) Stabilizer device with wheeled guide arm
CN105196827B (zh) 一种稳定连接杆连接机构
CN203752819U (zh) 一种口型副车架的前悬架总成
CN207106086U (zh)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CN202727916U (zh) 车辆用稳定杆连接杆总成
CN204774474U (zh) 用于汽车悬架的弹簧支座、独立悬架总成及汽车
CN107284168A (zh)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CN107804129B (zh) 一种多连杆后悬架系统和车辆
JP4141801B2 (ja) 緩衝装置付きフレーム
CN105015299A (zh) 用于汽车悬架的弹簧支座、独立悬架总成及汽车
CN207416462U (zh) 一种控制臂焊接总成
CN207106085U (zh) 一种新型汽车下摆臂
CN209426513U (zh) 一种稳定杆拉杆总成
JP2003205720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用弾性ブッシュ
CN211893431U (zh) 一种用于驾驶室前悬置中的稳定杆带摇臂总成
CN207241350U (zh) 汽车后扭转梁悬架
KR20000013586U (ko) 자동차의 전륜 현가장치
CN210652574U (zh) 一种新型汽车悬挂支臂
CN207311012U (zh) 一种摆臂
KR19990007181U (ko) 자동차 서스펜션의 크로스 맴버 보강용 브라켓
KR101284874B1 (ko) 부시 및 이를 이용한 마운팅 유닛
CN202753713U (zh) 副车架结构
KR200145058Y1 (ko) 자동차의 서스펜션 암과 스테빌라이저의 결합구조
KR100412863B1 (ko) 차량용 현가장치의 체결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tive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2

Address after: 629000 Auto Parts Industrial Park, Anju District,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JIANGHUAI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No. 669 Shixin Road, Taohua Industrial Park,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