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0260U - 一种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0260U
CN206490260U CN201720162936.3U CN201720162936U CN206490260U CN 206490260 U CN206490260 U CN 206490260U CN 201720162936 U CN201720162936 U CN 201720162936U CN 206490260 U CN206490260 U CN 206490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terminal
control circuit
contact part
elastic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629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承华
卢闯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uax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uax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uax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uax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629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90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0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02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座,其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充电装置及壳体,充电装置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充电控制电路板、与充电控制电路板适配并用于与待充电产品导接的端子组件和用于与待充电产品匹配的红外线匹配机构,红外线匹配机构包括安装于充电控制电路板上的第一、第二红外线发射管及广角红外线发射器,壳体前端设有可拆卸的镜片,第一、第二红外线发射管均朝向镜片。充电装置工作时,先通过广角红外线发射器与待充电产品进行配对,再通过第一、第二红外线发射管进行精准配对,如果配对成功,则控制电源对待充电产品进行充电,这样可避免出现因外界金属物体导接端子组件而出现错误充电,以致短路的现象,使用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充电座。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常见的充电座,大部分利用导电端子与待充电产品底部的金属片接触,藉以完成充电动作,其无需进行配对而直接充电,但是由于导电端子是裸露在外,这样容易导致出现因外界金属物体同时导接正负两个导电端子而出现错误充电,以致短路的现象,存在安全风险。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电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充电座包括一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充电装置以及罩盖于充电装置上并与底座固定的壳体,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充电控制电路板、与充电控制电路板适配并用于与待充电产品导接的端子组件和用于与待充电产品匹配的红外线匹配机构,所述红外线匹配机构包括有安装于充电控制电路板上的第一、第二红外线发射管以及广角红外线发射器,该广角红外线发射器穿过壳体上设置的窗口显露于壳体上端,该壳体前端设置有可拆卸的镜片,所述第一、第二红外线发射管均朝向镜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安装于支架上且形状结构相同的第一、第二端子结构,该第一端子结构包括第一端子以及与第一端子固定装配的第一导向套,该第一端子的第一弹性接触部向上翘起并穿过所述壳体上设置的孔位以显露于壳体上,其中,第一弹性接触部包覆于第一导向套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呈半方框状,且该第一导向套外围设置有第一限位槽,该第一弹性接触部包覆于该第一限位槽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向套于第一限位槽上成型有定位卡扣,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上设置有卡孔,该定位卡扣卡嵌于卡孔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向套前端成型有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端部设置有固定包覆于限位凸台上的包夹套,其中,该限位凸台上设置有供包夹套包覆的第二限位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向套下端面向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导向套的导向槽适配的导向座。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上端面具有若干第一接触凸包。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沿第一主体部后端向上弯折形成的第一对接部、沿第一主体部前端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一支点部、成型于第一支点部前端并相对第一主体部向上翘起的第一弹性力臂,该第一对接部通过导线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成型于第一弹性力臂上;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与该第一主体部抵触的抵压座,且该壳体于抵压座旁侧还成型有第一、第二限位板,该第一、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弹性力臂上下活动的限位活动空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线端部设置有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固定于所述支架上,该连接端子包括有本体部、成型于本体部上端的圆筒部和沿本体部两侧向内翻卷形成的第一、第二包夹部,该第一、第二包夹部包夹固定所述第一对接部,圆筒部与导线的金属线芯固定导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凹陷槽以及贯穿凹陷槽的穿孔,该开关按钮上端穿过该穿孔以显露于凹陷槽中,且该开关按钮上端比壳体上端面低。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按下开关按钮以使充电装置工作,先通过广角红外线发射器与放置于底座上并与端子组件导接的待充电产品进行精准配对,再通过第一、第二红外线发射管与待充电产品进行配对,如果配对成功,充电装置中的充电控制电路板则控制电源对待充电产品进行充电,这样可避免出现因外界金属物体同时导接端子组件而出现错误充电,以致短路的现象,使用起来十分安全,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端子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端子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端子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端子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向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9所示,为一种充电座,其包括一底座1、安装于底座1上的充电装置3以及罩盖于充电装置3上并与底座1固定的壳体2,所述充电装置3包括安装于底座1上的支架31、安装于支架31上的充电控制电路板32、与充电控制电路板32适配并用于与待充电产品导接的端子组件33和用于与待充电产品匹配的红外线匹配机构34,所述红外线匹配机构34包括有安装于充电控制电路板32上的第一、第二红外线发射管以及广角红外线发射器343,该广角红外线发射器343穿过壳体2上设置的窗口21显露于壳体2上端,该壳体2前端设置有可拆卸的镜片35,所述第一、第二红外线发射管均朝向镜片35。所述第一、第二红外线发射管安装于一散热座36中,该散热座36安装于充电控制电路板32上,所述镜片35扣接于该散热座36上。
所述充电装置3工作时,先通过广角红外线发射器343与放置于底座1上并与端子组件33导接的待充电产品进行配对,再通过第一、第二红外线发射管与待充电产品进行配对,如果配对成功,充电装置3中的充电控制电路板32则控制电源对待充电产品进行充电,这样可避免出现因外界金属物体同时导接端子组件33而出现错误充电,以致短路的现象,使用起来十分安全,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端子组件33包括安装于支架31上且形状结构相同的第一、第二端子结构331、332,该第一端子结构331包括第一端子4以及与第一端子4固定装配的第一导向套5,该第一端子4的第一弹性接触部42向上翘起并穿过所述壳体2上设置的孔位22以显露于壳体2上,其中,第一弹性接触部42包覆于第一导向套5上。所述第一导向套5可保证第一弹性接触部42在被压下后也会凸显于壳体2上,以此保证第一弹性接触部42接触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42呈半方框状,且该第一导向套5外围设置有第一限位槽51,该第一弹性接触部42包覆于该第一限位槽51上,以此保证该第一弹性接触部42与第一导向套5装配的稳定性,另外,所述第一导向套5于第一限位槽51上成型有定位卡扣52,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42上设置有卡孔421,该定位卡扣52卡嵌于卡孔421中,进一步保证该第一弹性接触部42与第一导向套5装配的稳定性,再者,所述第一导向套5前端成型有一限位凸台53;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42端部设置有固定包覆于限位凸台53上的包夹套422,其中,该限位凸台53上设置有供包夹套422包覆的第二限位槽531,再进一步保证该第一弹性接触部42与第一导向套5装配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导向套5下端面向上开设有导向槽54;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导向套5的导向槽54适配的导向座11,以此可保证第一端子4中的第一弹性接触部42在竖直方向稳定上下移动,保证正位度,提高导接质量。
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42上端面具有若干第一接触凸包423,保证第一弹性接触部42与待充电产品的导电端子接触面积足够大,提高通讯质量。
所述第一端子4包括第一主体部41以及沿第一主体部41后端向上弯折形成的第一对接部43、沿第一主体部41前端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一支点部44、成型于第一支点部44前端并相对第一主体部41向上翘起的第一弹性力臂45,该第一对接部43通过导线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3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42成型于第一弹性力臂45上;所述壳体2内部设置有用于与该第一主体部41抵触的抵压座23,以致使该抵压座23与第一主体部41抵触后,第一端子4中的第一支点部44会与底座1接触,使第一支点部44作为一个支点,以保证第一弹性力臂45具有足够的弹性力,保证第一端子4的导接质量。
所述壳体2于抵压座23旁侧还成型有第一、第二限位板25、26,该第一、第二限位板25、26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弹性力臂45上下活动的限位活动空间,以此保证第一端子4中的第一弹性接触部42能够稳定进行上下移动,而不会偏移,以保证导接的稳定性。
所述导线端部设置有连接端子6,该连接端子6固定于所述支架31上,该连接端子6包括有本体部61、成型于本体部61上端的圆筒部62和沿本体部61两侧向内翻卷形成的第一、第二包夹部63、64,该第一、第二包夹部63、64包夹固定所述第一对接部43,圆筒部62与导线的金属线芯固定导接。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32上设置有开关按钮321;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一凹陷槽24以及贯穿凹陷槽24的穿孔,该开关按钮321上端穿过该穿孔以显露于凹陷槽24中,且该开关按钮321上端比壳体2上端面低,以此可保证开关按钮321不会被外物接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按下开关按钮321以使充电装置3工作,先通过广角红外线发射器343与放置于底座1上并与端子组件33导接的待充电产品进行配对,再通过第一、第二红外线发射管与待充电产品进行精准配对,如果配对成功,充电装置3中的充电控制电路板32则控制电源对待充电产品进行充电,这样可避免出现因外界金属物体同时导接端子组件33而出现错误充电,以致短路的现象,使用起来十分安全,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座,其包括一底座(1)、安装于底座(1)上的充电装置(3)以及罩盖于充电装置(3)上并与底座(1)固定的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3)包括安装于底座(1)上的支架(31)、安装于支架(31)上的充电控制电路板(32)、与充电控制电路板(32)适配并用于与待充电产品导接的端子组件(33)和用于与待充电产品匹配的红外线匹配机构(34),所述红外线匹配机构(34)包括有安装于充电控制电路板(32)上的第一、第二红外线发射管以及广角红外线发射器(343),该广角红外线发射器(343)穿过壳体(2)上设置的窗口(21)显露于壳体(2)上端,该壳体(2)前端设置有可拆卸的镜片(35),所述第一、第二红外线发射管均朝向镜片(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33)包括安装于支架(31)上且形状结构相同的第一、第二端子结构(331、332),该第一端子结构(331)包括第一端子(4)以及与第一端子(4)固定装配的第一导向套(5),该第一端子(4)的第一弹性接触部(42)向上翘起并穿过所述壳体(2)上设置的孔位(22)以显露于壳体(2)上,其中,第一弹性接触部(42)包覆于第一导向套(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42)呈半方框状,且该第一导向套(5)外围设置有第一限位槽(51),该第一弹性接触部(42)包覆于该第一限位槽(5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套(5)于第一限位槽(51)上成型有定位卡扣(52),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42)上设置有卡孔(421),该定位卡扣(52)卡嵌于卡孔(42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套(5)前端成型有一限位凸台(53);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42)端部设置有固定包覆于限位凸台(53)上的包夹套(422),其中,该限位凸台(53)上设置有供包夹套(422)包覆的第二限位槽(5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套(5)下端面向上开设有导向槽(54);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导向套(5)的导向槽(54)适配的导向座(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42)上端面具有若干第一接触凸包(423)。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4)包括第一主体部(41)以及沿第一主体部(41)后端向上弯折形成的第一对接部(43)、沿第一主体部(41)前端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一支点部(44)、成型于第一支点部(44)前端并相对第一主体部(41)向上翘起的第一弹性力臂(45),该第一对接部(43)通过导线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3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42)成型于第一弹性力臂(45)上;所述壳体(2)内部设置有用于与该第一主体部(41)抵触的抵压座(23),且该壳体(2)于抵压座(23)旁侧还成型有第一、第二限位板(25、26),该第一、第二限位板(25、26)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弹性力臂(45)上下活动的限位活动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端部设置有连接端子(6),该连接端子(6)固定于所述支架(31)上,该连接端子(6)包括有本体部(61)、成型于本体部(61)上端的圆筒部(62)和沿本体部(61)两侧向内翻卷形成的第一、第二包夹部(63、64),该第一、第二包夹部(63、64)包夹固定所述第一对接部(43),圆筒部(62)与导线的金属线芯固定导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32)上设置有开关按钮(321);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一凹陷槽(24)以及贯穿凹陷槽(24)的穿孔,该开关按钮(321)上端穿过该穿孔以显露于凹陷槽(24)中,且该开关按钮(321)上端比壳体(2)上端面低。
CN201720162936.3U 2017-02-22 2017-02-22 一种充电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90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2936.3U CN206490260U (zh) 2017-02-22 2017-02-22 一种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2936.3U CN206490260U (zh) 2017-02-22 2017-02-22 一种充电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0260U true CN206490260U (zh) 2017-09-12

Family

ID=59765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6293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90260U (zh) 2017-02-22 2017-02-22 一种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902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1861A (zh) * 2017-09-28 2018-01-16 深圳市科创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口充电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1861A (zh) * 2017-09-28 2018-01-16 深圳市科创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口充电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0332C (zh) 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接口连接器盖子打开和关闭设备
CN104010533A (zh) 电子烟盒
CN201130749Y (zh) 电池连接器
CN105514669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5070027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6401562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243324Y (zh) 一种手机电池安装结构和手机
CN206574901U (zh) 一种充电座的端子结构
CN206490260U (zh) 一种充电座
TWM377786U (en) Ac and dc dual input charger
TW202123550A (zh) 電連接器
CN207504944U (zh)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车载手机支架
TWI556143B (zh) 符合人體工學之電容筆
CN203386957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8525795U (zh) 一种带有辅助控制器的手机游戏手柄
CN202759071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电池
CN206332208U (zh) 与压合自锁式连接器进行配套压合的柔性线路板
CN105438330B (zh) 一种电动车
CN110120598A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8571149U (zh) 同轴连接器
CN206271937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6451872U (zh) 一种电连接器以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眼底相机
CN206259513U (zh) 一种改良的接线端子连接器
CN206422267U (zh) 压合自锁式连接器
CN209788479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