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0217U - 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0217U
CN206490217U CN201720216079.0U CN201720216079U CN206490217U CN 206490217 U CN206490217 U CN 206490217U CN 201720216079 U CN201720216079 U CN 201720216079U CN 206490217 U CN206490217 U CN 206490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ow
connectors
insulating body
guid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160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隆辉
祝军辉
唐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aom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2160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90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0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0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上排端子、下排端子、中间屏蔽片以及屏蔽外壳;该绝缘本体具有一次一体成型连接的基座和舌板;该上排端子、下排端子和中间屏蔽片通过一次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于绝缘本体上,该上排端子的接触部露出舌板的上表面,该中间屏蔽片位于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之间,中间屏蔽片与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隔绝;该屏蔽外壳包覆住绝缘本体。本实用新型利用上排端子、下排端子和中间屏蔽片通过一次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于绝缘本体上,使得本产品的结构简单,利于简化产品制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结构强度好,有效提高产品良率,产品使用性能也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
背景技术
2013年12月,USB 3.0推广团队已经公布了下一代 USB Type-C 连接器的渲染图,随后在2014年8月开始已经准备好进行大规模量产。新版接口的亮点在于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最高10Gbps)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最高100W)。Type-C双面可插接口最大的特点是支持USB接口双面插入,正式解决了“USB永远插不准”的世界性难题,正反面随便插。
USB Type-C 连接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讯、电脑,手机及其周边电子产品,以及安全防护,智慧城市等领域存储设备。目前的USB Type-C 连接器的具体结构和制程方式主要有以下多种方式:
一、中间金属片Insert Moulding(镶嵌成型)一次;上下两排端子 InsertMoulding一次;两者再通过人工或自动机装配在一起。这种结构方式需要多次InsertMoulding后再组装,制程繁琐,制造流程太长,生产效率低,制程不良率高;并且,端子头部的接触部位组装于塑胶舌片,未有效固定;多次频繁插拔过程中,端子接触部位易反折脱离于塑胶舌片而被破坏导致连接器失效;再者,端子头部接触部位组装于塑胶舌片, 塑胶舌片需开设对应的容纳槽,导致塑胶舌片强度弱。
二、上排端子Insert Moulding成一个塑胶件,下排端子Insert Moulding成一个塑胶件,上下两个塑胶件+中间金属件,再通过组装的方式装配在一起。这种结构方式同样需要进行多次Insert Moulding后再组装,制程繁琐,制造流程太长,生产效率低,制程不良率高;并且两件塑胶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塑胶舌片,导致产品强度弱。
三、上排端子Insert Moulding成一个塑胶件,下排信号端子Insert Moulding成一个塑胶件;然后,上下两个塑胶件+中间金属件,再通过一次Insert Moulding制程镶嵌在一起。这种结构方式Insert Moulding制程次数太多,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Type-C连接器不能兼顾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的矛盾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上排端子、下排端子、中间屏蔽片以及屏蔽外壳;该绝缘本体具有一次一体成型连接的基座和舌板;该上排端子、下排端子和中间屏蔽片通过一次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于绝缘本体上,该上排端子的接触部露出舌板的上表面,下排端子的接触部露出舌板的下表面,上排端子的焊接部和下排端子的焊接部均伸出基座外,该中间屏蔽片位于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之间,中间屏蔽片与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隔绝;该屏蔽外壳包覆住绝缘本体。
优选的,所述中间屏蔽片包括有两彼此分开的屏蔽件,两屏蔽件左右设置,其中一屏蔽件位于上排端子的一侧下方,另一屏蔽件位于下排端子的一侧上方。
优选的,所述其中一屏蔽片和上排端子由一五金模具冲压形成,另一屏蔽片和下排端子由另一五金模具冲压形成。
优选的,所述屏蔽件的前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固定通孔。
优选的,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延伸出有插接脚,该插接脚垂直向下伸出基座外。
优选的,所述上排端子之接触部的前端延伸出有上引导部,该下排端子之接触部的前端均延伸出有下引导部,该上引导部和下引导部均埋设于绝缘本体内。
优选的,所述上引导部和下引导部均呈Z型,其分别向左或向右与对应的接触部错位,且各上引导部和各下引导部完全错开,上下投影方向无重叠。
优选的,所述上排端子的焊接部和下排端子的焊接部间隔并列形成一排并水平伸出基座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排端子、下排端子和中间屏蔽片通过一次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于绝缘本体上,使得本产品的结构简单,利于简化产品制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结构强度好,有效提高产品良率,产品使用性能也更佳。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绝缘本体;11、基座;12、舌板;
20、上排端子;21、接触部;22、焊接部;23、上引导部;
30、下排端子; 31、接触部;32、焊接部;33、下引导部;
40、中间屏蔽片;41、屏蔽件; 401、固定通孔;402、插接脚;
50、屏蔽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10、上排端子20、下排端子30、中间屏蔽片40以及屏蔽外壳50。
该绝缘本体10具有一次一体成型连接的基座11和舌板12。
该上排端子20、下排端子30和中间屏蔽片40通过一次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于绝缘本体10上,该上排端子20的接触部21露出舌板12的上表面,下排端子30的接触部31露出舌板12的下表面,上排端子20的焊接部22和下排端子30的焊接部32均伸出基座11外,该中间屏蔽片40位于上排端子20与下排端子30之间,中间屏蔽片40与上排端子20和下排端子30隔绝;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排端子20之接触部21的前端延伸出有上引导部23,该下排端子30之接触部31的前端均延伸出有下引导部33,该上引导部23和下引导部33均埋设于绝缘本体10内,上引导部23和下引导部33分别与接触部21和接触部31形成台阶落差,上引导部23和下引导部33完全被绝缘本体10包覆,以防止连接器插拔过程中,各个端子被撞击破坏;并且,所述上引导部23和下引导部33均呈Z型,其分别向左或向右与对应的接触部错位,且各上引导部23和各下引导部33完全错开,上下投影方向无重叠,以便于绝缘本体10模具成型作业。以及,所述上排端子20的焊接部22和下排端子30的焊接部32间隔并列形成一排并水平伸出基座11外,以便与外部电路板贴合焊接安装。
该屏蔽外壳50包覆住绝缘本体10。
另外,所述中间屏蔽片40包括有两彼此分开的屏蔽件41,两屏蔽件41左右设置,其中一屏蔽件41位于上排端子20的一侧下方,另一屏蔽件41位于下排端子30的一侧上方。所述其中一屏蔽片41和上排端子20由一五金模具冲压形成,另一屏蔽片41和下排端子30由另一五金模具冲压形成。并且,所述屏蔽件41的前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固定通孔401,以使得屏蔽件41与绝缘本体10稳固结合,以及,所述屏蔽件41的后端延伸出有插接脚402,该插接脚402垂直向下伸出基座11外,以便与外部安装连接。
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
首先,采用五金模具冲压成型出上排端子20、下排端子30和中间屏蔽片40,接着,将上排端子20、下排端子30和中间屏蔽片40放入注塑模具中一次注塑成型出绝缘本体10,使得上排端子20、下排端子30和中间屏蔽片40通过一次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于绝缘本体10上;接着,将屏蔽外壳50包覆住绝缘本体10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上排端子、下排端子和中间屏蔽片通过一次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于绝缘本体上,使得本产品的结构简单,利于简化产品制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结构强度好,有效提高产品良率,产品使用性能也更佳。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本体、上排端子、下排端子、中间屏蔽片以及屏蔽外壳;该绝缘本体具有一次一体成型连接的基座和舌板;该上排端子、下排端子和中间屏蔽片通过一次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于绝缘本体上,该上排端子的接触部露出舌板的上表面,下排端子的接触部露出舌板的下表面,上排端子的焊接部和下排端子的焊接部均伸出基座外,该中间屏蔽片位于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之间,中间屏蔽片与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隔绝;该屏蔽外壳包覆住绝缘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屏蔽片包括有两彼此分开的屏蔽件,两屏蔽件左右设置,其中一屏蔽件位于上排端子的一侧下方,另一屏蔽件位于下排端子的一侧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屏蔽片和上排端子由一五金模具冲压形成,另一屏蔽片和下排端子由另一五金模具冲压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件的前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固定通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延伸出有插接脚,该插接脚垂直向下伸出基座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端子之接触部的前端延伸出有上引导部,该下排端子之接触部的前端均延伸出有下引导部,该上引导部和下引导部均埋设于绝缘本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引导部和下引导部均呈Z型,其分别向左或向右与对应的接触部错位,且各上引导部和各下引导部完全错开,上下投影方向无重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端子的焊接部和下排端子的焊接部间隔并列形成一排并水平伸出基座外。
CN201720216079.0U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 Active CN206490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16079.0U CN206490217U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16079.0U CN206490217U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0217U true CN206490217U (zh) 2017-09-12

Family

ID=59762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16079.0U Active CN206490217U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90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23735U (zh) 电连接器
CN104882696A (zh) 一种基于TypeC的USB连接器
CN106099618B (zh) USB Type-C插座连接器的生产组装方法
CN203014076U (zh) 插头连接器
CN107611748B (zh) Usb type-c公头连接器的成型工艺
CN206340812U (zh) 便于生产组装Type‑C连接器
CN206490217U (zh) 一种新型的Type‑C连接器
CN203760763U (zh) 一种抗干扰usb 3.0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料带结构
CN206135041U (zh) Usb type c 板端连接器
CN205355368U (zh) USB Type-C连接器
CN109301566A (zh) 一次注塑成型的USB Type-C母座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CN204720610U (zh) 一种基于TypeC的USB连接器
CN207559128U (zh) 一种便于生产的高品质Type-C连接器
CN201805053U (zh) 连接器端子
CN203277744U (zh) 结构改良的电连接器
CN209071664U (zh) 一次注塑成型的USB Type-C母座模块
CN202662894U (zh) 插头内架
CN202749667U (zh) Usb3.0插头电连接器
CN206541960U (zh) 电连接器
CN202196916U (zh) 电源插座连接器及其中心接触端子结构
CN202373712U (zh) 一种改良的micro usb连接器
CN203260816U (zh) 电连接器
CN218300353U (zh) Type-C母座连接器
CN205488888U (zh) 电连接器
CN204720625U (zh) 一种基于TypeC的USB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5

Address after: 523000 Guangdong, Dongguan, Dongche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yon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1 units 903, Fung Tai City, Liaobu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903

Patentee before: Long H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2

Address after: Second floor, building 1, phase 1, Xicheng Industrial Zone, Shiyong village, Hengl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Xiaom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3000 Guangdong, Dongguan, Dongche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yon Indust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