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83899U - 压边圈及具有其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压边圈及具有其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83899U
CN206483899U CN201720090018.4U CN201720090018U CN206483899U CN 206483899 U CN206483899 U CN 206483899U CN 201720090018 U CN201720090018 U CN 201720090018U CN 206483899 U CN206483899 U CN 206483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blank holder
insert
holder body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900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瑞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900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83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83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83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边圈及具有其的模具,所述压边圈包括:压边圈本体;镶块,所述镶块包括:开角镶块和闭角镶块,所述开角镶块和所述闭角镶块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开角镶块和多个所述闭角镶块交替设置在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工作面上;其中所述开角镶块的两个边界形成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内侧,所述闭角镶块的两个边界形成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外侧,所述开角镶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压边圈本体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边圈的镶块克服了板料向内侧流动时施加给镶块向内的摩擦力,避免镶块朝向内侧移动,保证了镶块的压料精度和模具的强度。

Description

压边圈及具有其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边圈及具有其的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车身冲压件材料愈来愈多的采用了高强度板。由于高强度板的屈服强度远高于普通钢板,模具的压边力也相应的比普通钢板成倍增长,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压料面的拉毛现象。目前采取的应对措施为在压边圈上增加锻件镶块,锻件镶块的高硬度表面可以避免压料面的拉毛。
但拉延过程中,板料向模具的内部流动会给镶块带来向模具内部移动的摩擦力,镶块就会受到摩擦力的带动而向模具内部移动,导致压料面精度和模具强度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边圈,该压边圈的镶块克服了板料向内侧流动时施加给镶块向内的摩擦力,避免镶块朝向内侧移动,保证了镶块的压料精度和模具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压边圈的模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边圈,包括:压边圈本体;镶块,所述镶块包括:开角镶块和闭角镶块,所述开角镶块和所述闭角镶块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开角镶块和多个所述闭角镶块交替设置在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工作面上;其中所述开角镶块的两个边界形成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内侧,所述闭角镶块的两个边界形成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外侧,所述开角镶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压边圈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边圈,通过将镶块设置为开角镶块和闭角镶块且将开角镶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压边圈本体上,使得镶块克服了板料向内侧流动时施加给镶块向内的摩擦力,避免镶块朝向内侧移动,保证了镶块的压料精度和模具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边圈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边圈本体具有彼此正交的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所述开角镶块包括:第一开角镶块和第二开角镶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开角镶块具有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所述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内侧,所述第二边界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和所述第二边界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α满足:4°≤α≤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开角镶块具有第三边界和第四边界,所述第三边界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内侧,所述第四边界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边界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和所述第四边界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β,所述β满足:4°≤β≤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角镶块与所述压边圈本体通过安装键固定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角镶块上具有第一键槽,所述压边圈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键槽正对的第二键槽,所述安装键分别与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边圈本体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用于对多个所述镶块进行定位。
一种模具包括上述的压边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具有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压边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边圈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边圈本体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压边圈100,
压边圈本体110,定位凸起111,第一中心线101,第二中心线102,第一工作面103,第二工作面104,
镶块,
开角镶块121,第一开角镶块121a,第一边界105,第二边界106,第二开角镶块121b,第三边界107,第四边界108,
闭角镶块122,
安装键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车身冲压件材料愈来愈多的采用了高强度板。由于高强度板的屈服强度远高于普通钢板,模具的压边力也相应的比普通钢板成倍增长,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压料面的拉毛现象。目前采取的应对措施为在压边圈上增加锻件镶块,锻件镶块的高硬度表面可以避免压料面的拉毛。
但拉延过程中,板料向模具的内部流动会给镶块带来向模具内部移动的摩擦力,镶块就会受到摩擦力的带动而向模具内部移动,导致压料面精度和模具强度的降低。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边圈100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边圈100包括压边圈本体110和镶块。
其中,压边圈本体110为压边圈100的工作件,为了避免压边圈本体110的工作面受到板料的影响而出现拉毛的现象,需要在压边圈本体110的工作面上设置镶块。
镶块包括开角镶块121和闭角镶块122,开角镶块121和闭角镶块122均为多个,且多个开角镶块121和多个闭角镶块122交替安装在压边圈本体110的工作面上。
开角镶块121的两个边界形成的夹角朝向压边圈本体110的内侧,闭角镶块122的两个边界形成夹角朝向压边圈本体110的外侧,开角镶块12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压边圈本体110上。
需要说明的是,镶块的边界即为相邻的两个镶块彼此接触的面,一般一个镶块具有两个边界,每个边界都与相邻的镶块接触。
由此,开角镶块121通过紧固件克服板料提供给镶块向内的侧向力,闭角镶块122的两个边界被其两侧相邻的两个开角镶块121支撑,进而板料提供给闭角镶块122的侧向力可以由开角镶块121提供阻力克服,进而镶块克服了板料向内侧流动时施加给镶块向内移动的摩擦力,避免了镶块朝内侧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边圈100,通过将镶块设置为开角镶块121和闭角镶块122且将开角镶块12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压边圈本体110上,使得镶块克服了板料向内侧流动时施加给镶块向内的摩擦力,避免镶块朝向内侧移动,保证了镶块的压料精度和模具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压边圈本体110具有彼此正交的第一中心线101和第二中心线102,压边圈本体110具有平行于第一中心线101的第一工作面103和平行于第二中心线102的第二工作面104,开角镶块121包括位于第一工作面103上的第一开角镶块121a和位于第二工作面104上的第二开角镶块121b。
第一开角镶块121a具有第一边界105和第二边界106,第一边界105与第二中心线102之间的夹角朝向压边圈本体110的内侧,第二边界106与第二中心线102之间的夹角朝向压边圈本体110的内侧。由此,可以确保相邻的两个开角镶块121之间闭角镶块122能够支撑在两个所述开角镶块121之间,避免闭角镶块122在板料的带动下朝向压边圈本体110的内侧移动。
如图1所示,具体地,第一边界105与第二中心线102之间的夹角和第二边界106与第二中心线102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4°≤α≤6°。优选地,α=5°。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开角镶块121b具有第三边界107和第四边界108,第三边界107与第一中心线101之间的夹角朝向压边圈本体110的内侧,第四边界108与第二中心线102之间的夹角朝向压边圈本体110的内侧。由此,可以确保相邻的两个开角镶块121之间闭角镶块122能够支撑在两个所述开角镶块121之间,避免闭角镶块122在板料的带动下朝向压边圈本体110的内侧移动。
具体地,第三边界107与第一中心线101之间的夹角和第四边界108与第一中心线101之间的夹角为β,所述β满足:4°≤β≤6°。优选地,β=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紧固件为安装键130。开角镶块121与压边圈本体110通过安装键130固定在一起。
具体地,开角镶块121上具有第一键槽,压边圈100上设置有与第一键槽正对的第二键槽,安装键130分别与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过盈配合。由此,确保了开角镶块121能够牢牢地安装在压边圈本体11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压边圈本体110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11,定位凸起111用于对多个镶块进行定位。定位凸起111设置在压边圈本体110的工作面的靠外的部分,进而镶块可以快速地安装在压边圈本体110上,提高了压边圈100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压边圈1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压边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边圈本体;
镶块,所述镶块包括:开角镶块和闭角镶块,所述开角镶块和所述闭角镶块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开角镶块和多个所述闭角镶块交替设置在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工作面上;其中
所述开角镶块的两个边界形成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内侧,所述闭角镶块的两个边界形成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外侧,所述开角镶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压边圈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圈本体具有彼此正交的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所述开角镶块包括:第一开角镶块和第二开角镶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角镶块具有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所述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内侧,所述第二边界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和所述第二边界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α满足:4°≤α≤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角镶块具有第三边界和第四边界,所述第三边界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内侧,所述第四边界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朝向所述压边圈本体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界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和所述第四边界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β,所述β满足:4°≤β≤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角镶块与所述压边圈本体通过安装键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角镶块上具有第一键槽,所述压边圈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键槽正对的第二键槽,所述安装键分别与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圈本体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用于对多个所述镶块进行定位。
10.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边圈。
CN201720090018.4U 2017-01-20 2017-01-20 压边圈及具有其的模具 Active CN206483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0018.4U CN206483899U (zh) 2017-01-20 2017-01-20 压边圈及具有其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0018.4U CN206483899U (zh) 2017-01-20 2017-01-20 压边圈及具有其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83899U true CN206483899U (zh) 2017-09-12

Family

ID=59767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90018.4U Active CN206483899U (zh) 2017-01-20 2017-01-20 压边圈及具有其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83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1881A (zh) * 2018-10-12 2019-02-19 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拉延模压边圈镶块分块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1881A (zh) * 2018-10-12 2019-02-19 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拉延模压边圈镶块分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75246A1 (en) Thermoforming tool with distinct cooling feature
CN206483899U (zh) 压边圈及具有其的模具
CN107442649A (zh) 一种工具箱柜的加工方法
CN102619824A (zh) 支架与盖板的联接结构和起重机
CN103122957A (zh) 一种改进的双轭板固定钳盘式制动器
CN105618576A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拉伸模
CN204108146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拉伸模
CN104759537B (zh) 一种将角钢弯曲成u形的专用模具
CN109093137A (zh) 刀柄结构
CN207071913U (zh) 围板一体式工具箱柜
CN204108147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拉伸模
BR112020003020A2 (pt) artigo formado por estampagem a quente e método e dispositivo para fabricar artigo formado por estampagem a quente
CN205806281U (zh) 一种刹车片
CN207824730U (zh) 一种圆针的长度加工夹具
CN206037723U (zh) 滑块式上料台架
CN205701876U (zh) 一种具有旋转衬板的侧导板装置
CN108356130A (zh) 制造车用异形界面管件的内高压成型装置
CN206591035U (zh) 玻璃热弯模具
CN206552349U (zh) 一种包装盒内衬板折边成型装置
CN205629105U (zh) 一种解决冲压模侧修角度起伏大的斜楔机构
CN204747151U (zh) 一种弯管机
CN207617661U (zh) 车辆
CN204415104U (zh) 一种高强度挡风玻璃密封条
CN204365836U (zh) 冲孔折弯模具
CN208535020U (zh) 抛物线型的油槽摩擦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