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77012U - 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77012U
CN206477012U CN201720064880.8U CN201720064880U CN206477012U CN 206477012 U CN206477012 U CN 206477012U CN 201720064880 U CN201720064880 U CN 201720064880U CN 206477012 U CN206477012 U CN 206477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rotation platform
tempering furnace
tempering
wel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648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刘藏慧
王建齐
康志斌
陈行宇
李木
畅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shui Reach Heat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shui Reach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shui Reach Heat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shui Reach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648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77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77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770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本实用新型包括炉盖、壳体;炉盖安装在壳体的上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加热管;螺旋加热管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的上端面;旋转平台与壳体内侧底面之间设置有滚动体;旋转平台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穿过壳体的底面与A电机连接;螺旋加热管的内侧设置有回火筒;回火筒的上端面通过圆环板与壳体可拆卸连接;回火筒的内侧设置有导风筒;导风筒的内侧为回火腔;回火腔的圆周均匀设置有四个温度传感器;回火腔的上侧设置有热风强制循环系统;壳体的上端面与圆环板之间设置有油烟排泄孔;采用螺旋加热管、旋转平台,使回火炉存在炉内不同区域零件受热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
背景技术
回火处理是金属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艺之一,其能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构,从而改善工件的质量。井式回火炉是热处理工艺常用的设备之一。井式回火炉主要用于淬火工件的回火及有色金属的热处理加热,供一般金属机件在空气中进行回火以及铝合金压铸件、活塞、铝板等轻合金机件淬火、退火、时效热处理之用。特别适用于需垂直悬挂加热的较长工件。井式炉密封良好,工件进出炉方便。井式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相对较少,所以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现有技术的井式回火炉通常在常压下进行回火处理,其处理效率低;同时,现有的回火炉内空气不循环流通,容易造成工件受热不均,影响工件的回火质量。现有技术中的回火炉存在炉内不同区域零件受热均匀,在进行大批量零件处理时零件间处理结果相差较大,虽然通过加入热风循环系统后效果有所改善,但当炉内装入大批零件后,热风循环受到零件阻碍,使炉内产生死角,同时零件摆放无法做到完全一致,导致了不同区域受热不均,温度上升、保持和下降过程存在明显差异,最终导致零件间处理结果不一致;并且回火炉由于为密封状态,长时间高温容易造成炉体内压力过大,造成开启炉体困难,并且在高压状态下温度持续上升,影响回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采用螺旋加热管、旋转平台,使回火炉存在炉内不同区域零件受热均匀,提高回火零件的质量;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屏监测回火炉各部分温度;采用壳体的上端面与圆环板之间设置有油烟排泄孔,免除了在上盖添加油烟管造成的开盖不方便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炉盖、壳体;炉盖安装在壳体的上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加热管;螺旋加热管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的上端面;旋转平台与壳体内侧底面之间设置有滚动体;旋转平台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穿过壳体的底面与A电机连接;螺旋加热管的内侧设置有回火筒;回火筒的上端面通过圆环板与壳体可拆卸连接;回火筒的内侧设置有导风筒;导风筒的内侧为回火腔;回火腔的圆周均匀设置有四个温度传感器;回火腔的上侧设置有热风强制循环系统;壳体的上端面与圆环板之间设置有油烟排泄孔;油烟排泄孔与排烟管连接;壳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架。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热风强制循环系统包括B电机、转动轴、扇叶;扇叶设置在炉盖与圆环板之间;扇叶通过转动轴与B电机连接;B电机固定安装在炉盖的上端面。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通过数据线与温度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排烟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杆沿旋转平台轴线均匀布置且与旋转平台垂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螺旋加热管,使回火炉存在炉内不同区域零件受热均匀,提高回火零件的质量;2、采用螺旋加热管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的上端面,通过旋转平台带动螺旋加热管旋转,使回火炉内各部分温度更加均匀,免除了工件旋转质量大效率低并且容易损坏工件的缺点;3、采用回火腔的上侧设置有热风强制循环系统,提高回火炉内部空气流通,使各部分受热均匀;4、采用壳体的上端面与圆环板之间设置有油烟排泄孔,免除了在上盖添加油烟管造成的开盖不方便的缺点;5、采用排烟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方便调节回火炉内压力,提高效率,方便开盖;6、采用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通过数据线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方便时刻监测各部分温度,防止受热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的整体剖视图。
图3为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的螺旋加热管结构图。
图中,1、炉盖;2、壳体;3、螺旋加热管;4、支撑杆;5、旋转平台;6、连接轴;7、A电机;8、回火筒;9、导风筒;10、回火腔;11、温度传感器;12、热风强制循环系统;13、油烟排泄孔;14、排烟管;15、支撑架;16、B电机;17、转动轴;18、扇叶;19、显示屏;20、压力调节阀;21、圆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3所示,包括炉盖1、壳体2;炉盖1安装在壳体2的上部;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加热管3;螺旋加热管3通过支撑杆4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5的上端面;旋转平台5与壳体2内侧底面之间设置有滚动体;旋转平台5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轴6;连接轴6穿过壳体2的底面与A电机7连接;螺旋加热管3的内侧设置有回火筒8;回火筒8的上端面通过圆环板21与壳体2可拆卸连接;回火筒8的内侧设置有导风筒9;导风筒9的内侧为回火腔10;回火腔10的圆周均匀设置有四个温度传感器11;回火腔10的上侧设置有热风强制循环系统12;壳体2的上端面与圆环板21之间设置有油烟排泄孔13;油烟排泄孔13与排烟管14连接;壳体2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架15;热风强制循环系统12包括B电机16、转动轴17、扇叶18;扇叶18设置在炉盖1与圆环板21之间;扇叶18通过转动轴17与B电机16连接;B电机16固定安装在炉盖1的上端面;壳体2的外侧设置有显示屏19;显示屏19通过数据线与温度传感器11连接;排烟管14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20;支撑杆4沿旋转平台5轴线均匀布置且与旋转平台5垂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螺旋加热管3通过支撑杆4固定在旋转平台5上;启动A电机7,A电机7带动旋转平台5转动;旋转平台5带动螺旋加热管3转动,从而使回火腔10内部的温度均匀;螺旋加热管3位于圆环板21的下侧且与壳体2的内侧面间隙配合;启动B电机16,B电机16带动扇叶18转动从而促进回火腔10内部空气流通;油烟排泄孔13位于圆环板21与壳体2的上端面之间,方便排泄油烟;温度传感器11通过数据线与显示屏19连接,方便时刻监测回火腔10内部的温度。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5)

1.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盖(1)、壳体(2);炉盖(1)安装在壳体(2)的上部;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加热管(3);螺旋加热管(3)通过支撑杆(4)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5)的上端面;旋转平台(5)与壳体(2)内侧底面之间设置有滚动体;旋转平台(5)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轴(6);连接轴(6)穿过壳体(2)的底面与A电机(7)连接;螺旋加热管(3)的内侧设置有回火筒(8);回火筒(8)的上端面通过圆环板(21)与壳体(2)可拆卸连接;回火筒(8)的内侧设置有导风筒(9);导风筒(9)的内侧为回火腔(10);回火腔(10)的圆周均匀设置有四个温度传感器(11);回火腔(10)的上侧设置有热风强制循环系统(12);壳体(2)的上端面与圆环板(21)之间设置有油烟排泄孔(13);油烟排泄孔(13)与排烟管(14)连接;壳体(2)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其特征在于:热风强制循环系统(12)包括B电机(16)、转动轴(17)、扇叶(18);扇叶(18)设置在炉盖(1)与圆环板(21)之间;扇叶(18)通过转动轴(17)与B电机(16)连接;B电机(16)固定安装在炉盖(1)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其特征在于:壳体(2)的外侧设置有显示屏(19);显示屏(19)通过数据线与温度传感器(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其特征在于:排烟管(14)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其特征在于:支撑杆(4)沿旋转平台(5)轴线均匀布置且与旋转平台(5)垂直固定连接。
CN201720064880.8U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77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64880.8U CN206477012U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64880.8U CN206477012U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77012U true CN206477012U (zh) 2017-09-08

Family

ID=59755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6488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77012U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770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4360A (zh) * 2017-11-23 2018-03-13 浙江中达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p410无缝管的热处理设备
CN111004904A (zh) * 2019-12-20 2020-04-14 薄士霞 一种受热均匀的抗氧化型箱式炉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4360A (zh) * 2017-11-23 2018-03-13 浙江中达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p410无缝管的热处理设备
CN107794360B (zh) * 2017-11-23 2023-08-01 浙江中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p410无缝管的热处理设备
CN111004904A (zh) * 2019-12-20 2020-04-14 薄士霞 一种受热均匀的抗氧化型箱式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77012U (zh) 一种改进的井式回火炉
CN207227478U (zh) 一种方便转动工件的退火炉
CN104894343A (zh) 压力控制井式回火炉
CN105758146B (zh) 一种高效的矿石烘干装置
CN209081926U (zh) 一种热能利用率高的井式回火炉
CN210560576U (zh) 一种拉丝退火电炉装置
CN218596266U (zh) 一种玻璃退火窖
CN208727924U (zh) 一种暖气片自动烤漆室
CN104713349A (zh) 密闭负压电弧冶炼炉
CN205933928U (zh) 一种用于中空液冷箱工件的时效炉
CN105296716A (zh) 一种铸件回火炉
CN210596152U (zh) 高效球化退火炉
CN216473338U (zh) 一种可在空气中实现材料淬火实验的系统
CN202093842U (zh) Uo2 核芯陈化洗涤干燥设备
CN205839070U (zh) 一种罩式光亮退火炉
CN204803348U (zh) 压力控制井式回火炉
CN107794360A (zh) 一种tp410无缝管的热处理设备
CN210030817U (zh) 一种用于热处理炉的热风循环导流装置
CN210001868U (zh) 一种可收缩型饲料发酵恒温室
CN210346302U (zh) 一种制备耐高温硅基气凝胶用旋转烧结炉
CN206033811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箱式回火炉
CN207262934U (zh) 一种超高真空热处理炉
CN220670188U (zh) 一种轧钢加热炉
CN206109480U (zh) 一种轮毂生产用红外热处理装置
CN206033808U (zh) 一种铜线圈加工用退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