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76034U - 一种滑板车及其折叠把手的固定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板车及其折叠把手的固定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76034U CN206476034U CN201621140295.3U CN201621140295U CN206476034U CN 206476034 U CN206476034 U CN 206476034U CN 201621140295 U CN201621140295 U CN 201621140295U CN 206476034 U CN206476034 U CN 2064760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ck
- lock
- locking rod
- bar
- safety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及其折叠把手的固定锁,包括壳体、锁止杆、安全锁和解锁扳手,安装基座具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锁止杆一端与壳体铰接,另一端具有能够与第一卡槽配合卡接的卡接杆,安全锁与锁止杆铰接并具有能够与第二卡槽配合的卡扣,卡扣与第二卡槽的锁止以及卡接杆与第一卡槽的锁止实现对安装基座的双重锁止,提高了锁止的稳定性。解锁扳手可移动设置,在移动过程中与安全锁相抵使卡扣脱离并能够使锁止杆绕铰接点转动实现卡接杆与第一卡槽的分离。解锁只需要使解锁扳手移动即可实现卡扣与卡接杆的解锁,使把手的折叠段展开。采用双重锁止的方式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降低了单个锁止位置易解锁的问题,进而降低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滑板车及其折叠把手的固定锁。
背景技术
自行车、电动车、滑板车及平衡车作为日常生活的代步工具或娱乐工具,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便利。为了节省空间,需要对把手杆进行折叠。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可折叠把手杆大多只靠一套把手固定锁来实现把手杆的折叠段展开后的锁定,具体的,把手通常包括需要折叠的折叠段和具有固定锁的壳体段,当把手的折叠段展开后,将折叠段与壳体段内部的固定锁锁止在一起,但是这种固定锁的问题在于:骑行过程中,由于路面颠簸造成的车体震动也可能误触发把手固定锁,从而产生难以预料的危险。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把手折叠的固定锁,以降低安全隐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把手折叠的固定锁,以降低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固定锁的滑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把手的固定锁,其包括:
壳体,把手的折叠段通过安装基座铰接在所述壳体的端口处,所述安装基座具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锁止杆,所述锁止杆一端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一铰接点铰接,另一端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卡接的卡接杆;
与所述锁止杆铰接的安全锁,所述安全锁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的卡扣;
可移动的解锁扳手,所述解锁扳手在移动过程中与所述安全锁相抵使所述卡扣脱离所述第二卡槽并能够使所述锁止杆绕铰接点转动。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降低了单个锁止位置易解锁的问题,进而降低了安全隐患
优选的,上述的固定锁中,所述安装基座通过基座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基座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自然状态时所述折叠段为折叠状态。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为把手握提供一个向下旋转折叠的回复力。
优选的,上述的固定锁中,所述锁止杆在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卡接杆之间设置有台阶槽,所述台阶槽靠近所述解锁扳手的一段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解锁扳手的一段的宽度。通过上述设置方式,提供一种具体的锁止方式。
优选的,上述的固定锁中,所述安全锁包括:
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台阶槽内的安全锁转轴;
均固定套设在所述安全锁转轴上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上具有所述卡扣,所述第二杆能够与所述台阶槽的台阶面相抵,且所述第二杆与所述台阶面相抵时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分离;
所述解锁扳手能够与所述第二杆相抵。通过上述设置方式,提供了一种安全锁的具体方式,实现安全锁的锁止和释放。
优选的,上述的固定锁中,所述第一杆远离所述安全锁转轴的一端具有向远离所述安装基座方向弯折的卡勾,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钩设在所述卡勾内。
优选的,上述的固定锁中,所述安全锁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安全锁转轴上的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自然状态时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通过上述设置,可提高卡扣与第二卡槽配合的稳定性。
优选的,上述的固定锁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锁止杆远离所述解锁扳手的一侧相抵的弹性压板。通过上述设置,可保证卡接杆能够稳定的卡设在第一卡槽内。
优选的,上述的固定锁中,所述锁止杆远离所述解锁扳手的一侧具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弹性压板相抵。
一种滑板车,包括把手折叠段和固定锁,其中,所述固定锁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固定锁。
优选的,上述的滑板车中,所述固定锁为两个,并集成在一个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解锁扳手驱动两个固定锁的所述安全锁。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把手折叠的固定锁,其包括壳体、锁止杆、安全锁和解锁扳手,其中,需要折叠的把手的折叠段通过安装基座铰接在壳体的端口处,并且安装基座具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锁止杆一端与壳体铰接,另一端具有能够与第一卡槽配合卡接的卡接杆,而安全锁与锁止杆铰接并具有能够与第二卡槽配合的卡扣,在使用时可通过卡扣与第二卡槽的锁止以及卡接杆与第一卡槽的锁止实现对安装基座的双重锁止,提高了锁止的稳定性。上述的解锁扳手可移动设置,并在移动过程中与安全锁相抵使卡扣脱离并能够使锁止杆绕铰接点转动实现卡接杆与第一卡槽的分离。在解锁过程中只需要使解锁扳手移动即可实现卡扣与卡接杆的解锁,使把手的折叠段展开。由于采用双重锁止的方式可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降低了单个锁止位置易解锁的问题,进而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固定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固定锁的锁止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固定锁的安全锁解锁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固定锁完全解锁后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固定锁解锁后折叠段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固定锁解锁后折叠段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固定锁锁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固定锁安全锁解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固定锁完全解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把手折叠的固定锁,以降低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固定锁的滑板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把手折叠的固定锁,其包括壳体2、锁止杆3、安全锁和解锁扳手5,其中,需要折叠的把手的折叠段通过安装基座1铰接在壳体2的端口处,并且安装基座1具有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12;锁止杆3一端与壳体2铰接,另一端具有能够与第一卡槽11配合卡接的卡接杆31,而安全锁与锁止杆3铰接并具有能够与第二卡槽12配合的卡扣,在使用时可通过卡扣与第二卡槽12的锁止以及卡接杆31与第一卡槽11的锁止实现对安装基座1的双重锁止,提高了锁止的稳定性。上述的解锁扳手5可移动设置,并在移动过程中与安全锁相抵使卡扣脱离并能够使锁止杆3绕铰接点转动实现卡接杆31与第一卡槽11的分离。在解锁过程中只需要使解锁扳手5移动即可实现卡扣与卡接杆31的解锁,使把手的折叠段展开。由于采用双重锁止的方式可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降低了单个锁止位置易解锁的问题,进而降低了安全隐患。
具体的实施例中,安装基座1通过基座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2上,安装基座1通过转动实现与安装基座1连接的手把的折叠段的展开或折叠。进一步的,该基座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7,并且该第一扭簧7的自然状态时折叠段折叠,当释放折叠段时,在第一扭簧7的作用下折叠段自动回复到与把手的壳体垂直的状态。第一扭簧7的一端压在折叠段的伸出端面上,一端压在壳体2的内表面,从而为把手握提供一个向下旋转折叠的回复力。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锁止杆3具有台阶槽,具体的,该台阶槽位于第一铰接点与卡接杆31之间,并且台阶槽靠近解锁扳手5的一段的宽度大于远离解锁扳手5的一段的宽度,以台阶槽为两段圆形台阶槽为例,靠近解锁扳手5的一段的直径大于远离解锁扳手5的一段的直径,使得两段之间形成台阶面。上述公开的安全锁铰接在台阶槽内,并在安全锁的卡扣与第二卡槽12分离后,能够与台阶面相抵,限制安全锁的继续转动,并使安全锁与锁止杆3同时受力,锁止杆3绕转轴转动。
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公开的安全锁包括安全锁转轴43、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其中,安全锁转轴43可转动的安装在台阶槽内,而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均固定套设在安全锁转轴43上,上述公开的卡扣位于第一杆41上,第二杆42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台阶槽的台阶面相抵,使第二杆42推动锁止杆3转动,对于各个部件的尺寸只需要保证第二杆42与台阶面相抵时卡扣与第二卡槽12分离即可。实际中,解锁扳手5与第二杆42相抵,通过解锁扳手5的移动推动第二杆42向靠近台阶面的方向移动,在该过程中卡扣与第二卡槽12分离,当第二杆42与台阶面相抵时,解锁扳手5继续移动会推动锁止杆3绕铰接点转动,在锁止杆3向上转动时,卡接杆31从第一卡槽11内脱离,实现对安装基座1的释放,此时折叠段可折叠。
而在锁止时,解锁扳手5向相反的方向移动,锁止杆3失去外力,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卡接杆31落入第一卡槽11内,在解锁扳手5继续向下移动时,脱离第二杆42,卡扣最终落入第二卡槽12内实现卡接。
如图1-图5所示,为了实现安全锁的卡扣自动回弹进入第二卡槽12,该安全锁还包括套设在安全锁转轴43上的第二扭簧,并且该第二扭簧在自然状态时卡扣与第二卡槽12配合。因此,卡扣通过安全锁转轴43的转动而从第二卡槽12内脱离出来后,第二扭簧则存在一定的回复力,因此,当安全锁与解锁扳手5分离后,在第二扭簧的回复力下,安全锁转轴43向回转动,而使卡扣进入第二卡槽12内。并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提高卡扣与第二卡槽12配合的稳定性。
此外,如图6-图9所示,第一杆41远离安全锁转轴43的一端具有向远离安装基座1方向弯折的卡勾,第一扭簧7的一端钩设在所述卡勾内。将第一扭簧7的一端钩设在卡勾内,以通过卡勾对第一扭簧进行调节。当第一扭簧7处于自由状态时,折叠段为折叠状态,此时,固定锁为解锁状态;固定锁为锁止状态时,第一扭簧7的另一端转动至水平状态,此时第一扭簧7在卡勾的限位下,产生回复力,此时,卡扣进入第二卡槽12,卡接杆31落入第一卡槽11内。在对安全锁解锁的过程中,解锁扳手5推动第二杆42移动,使卡扣从第二卡槽12内脱离出来,然后继续推动第二杆42转动,并带动锁止杆绕铰接点转动,从而使卡接杆31脱离第一卡槽11,完成解锁,并在第一扭簧7的回复力作用下,折叠段回复折叠状态。
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固定锁还包括设置在壳体2上并与锁止杆3远离解锁扳手5的一侧相抵的弹性压板6,通过弹性压板6对锁止杆3的压力,使锁止杆3具有向下旋转的回复力,并且保证卡接杆31能够稳定的卡设在第一卡槽11内。具体的,在锁止杆3靠近弹性压板6的一侧具有凸起,通过该凸起与弹性压板6的抵触,使得弹性压板6给锁止杆3向下的压力。在解锁扳手5向上推动锁止杆3的过程中,锁止杆3挤压弹性压板6,使的弹性压板6的回复力更大,在解锁扳手5向下运动时,在弹性压板6的回复力下,锁止杆3向下运动,并最终使卡接杆31卡入第一卡槽11内。对于弹性压板6的结构在实际中可设置为板簧,并且该板簧的两端均固定在壳体1上,而中间部分向靠近锁止杆3的方向凸出,通过中间部分的挤压变形而产生回复力。
为了便于操作,上述的解锁扳手5具有突出壳体1的操作段,并通过该操作段实现对解锁扳手5的上下移动,实现解锁和锁止的过程。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包括把手折叠段和固定锁,其中,该固定锁为如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固定锁,因此,具有该固定锁的滑板车也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实际中,通常是把手的两端均为折叠段,而中间部分为固定锁的设置部位,即固定锁的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折叠段,鉴于上述结构,在实际中,该壳体上可集成两部分固定锁,即一个壳体内具有相对布置的两组锁止杆和安全锁结构,但是为了实现对两个折叠段的同步控制,优选的,将解锁扳手5设置为一个,并同时与两个锁止杆3接触。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把手处于展开状态,锁止杆3和安全锁分别锁止;当解锁扳手5往上运动时,安全锁被往上顶开始旋转,直到安全锁的下部的卡扣从第二卡槽12中旋出,从而使安全锁解锁脱开。继续往上转动解锁扳手5,安全锁端面顶住锁止杆3的台阶面,从而带动锁止杆3往上旋转,直到锁止杆3一端的卡接杆31也从对应的第一卡槽11中旋出,此时,固定锁完全解锁脱开,在第一扭簧7的作用下,把手的折叠段即自由旋转折叠下来。
当要展开把手时,只需要将把手的折叠段往上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折叠段的安装基座1与锁止杆3的卡接杆31保持接触,直到此卡接杆31和安全锁的卡扣分别同时旋转扣入对应的卡槽,即可实现折叠锁止和二次锁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把手的固定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2),把手的折叠段通过安装基座(1)铰接在所述壳体(2)的端口处,所述安装基座(1)具有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12);
锁止杆(3),所述锁止杆(3)一端与所述壳体(2)通过第一铰接点铰接,另一端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槽(11)配合卡接的卡接杆(31);
与所述锁止杆(3)铰接的安全锁,所述安全锁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槽(12)配合的卡扣;
可移动的解锁扳手(5),所述解锁扳手(5)在移动过程中与所述安全锁相抵使所述卡扣脱离所述第二卡槽(12)并能够使所述锁止杆(3)绕铰接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通过基座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2)上,所述基座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7),所述第一扭簧(7)的自然状态时所述折叠段为折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3)在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卡接杆(31)之间设置有台阶槽,所述台阶槽靠近所述解锁扳手(5)的一段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解锁扳手(5)的一段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包括:
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台阶槽内的安全锁转轴(43);
均固定套设在所述安全锁转轴(43)上的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所述第一杆(41)上具有所述卡扣,所述第二杆(42)能够与所述台阶槽的台阶面相抵,且所述第二杆(42)与所述台阶面相抵时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12)分离;
所述解锁扳手(5)能够与所述第二杆(42)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安全锁转轴(43)上的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自然状态时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12)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41)远离所述安全锁转轴(43)的一端具有向远离所述安装基座(1)方向弯折的卡勾,所述第一扭簧(7)的一端钩设在所述卡勾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固定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并与所述锁止杆(3)远离所述解锁扳手(5)的一侧相抵的弹性压板(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3)远离所述解锁扳手(5)的一侧具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弹性压板(6)相抵。
9.一种滑板车,包括把手折叠段和固定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锁为如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固定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锁为两个,并集成在一个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解锁扳手(5)驱动两个固定锁的所述安全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40295.3U CN206476034U (zh) | 2016-10-19 | 2016-10-19 | 一种滑板车及其折叠把手的固定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40295.3U CN206476034U (zh) | 2016-10-19 | 2016-10-19 | 一种滑板车及其折叠把手的固定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76034U true CN206476034U (zh) | 2017-09-08 |
Family
ID=59755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40295.3U Active CN206476034U (zh) | 2016-10-19 | 2016-10-19 | 一种滑板车及其折叠把手的固定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7603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3456A (zh) * | 2018-07-27 | 2018-11-30 | 革新(厦门)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支撑脚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折叠床 |
WO2020177449A1 (zh) * | 2019-03-01 | 2020-09-10 |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 车把组件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
CN114810808A (zh) * | 2022-03-14 | 2022-07-29 | 常熟理工学院 | 一种折叠立柱锁止机构 |
-
2016
- 2016-10-19 CN CN201621140295.3U patent/CN2064760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3456A (zh) * | 2018-07-27 | 2018-11-30 | 革新(厦门)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支撑脚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折叠床 |
WO2020177449A1 (zh) * | 2019-03-01 | 2020-09-10 |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 车把组件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
CN114810808A (zh) * | 2022-03-14 | 2022-07-29 | 常熟理工学院 | 一种折叠立柱锁止机构 |
CN114810808B (zh) * | 2022-03-14 | 2023-02-28 | 常熟理工学院 | 一种折叠立柱锁止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76034U (zh) | 一种滑板车及其折叠把手的固定锁 | |
US8066099B2 (en) | Retractable ladder | |
EP3653476B1 (en) | A kick scooter | |
US9796404B2 (en) | Interlocking folding component and method thereof for strollers | |
US20110193313A1 (en) | Foldable bicycle | |
US8302436B2 (en) | Linkage lock | |
CN104859837B (zh) | 可折叠桨臂组件及无人机 | |
CN106892047B (zh) | 电动滑板车 | |
CN203544084U (zh) | 婴儿车关节收合结构 | |
CN107651081B (zh) | 滑板车及折叠机构和其折叠、锁紧方法 | |
CN102616326A (zh) | 手柄折叠机构 | |
CN204937196U (zh) | 轻便型婴儿推车 | |
CN209421520U (zh) | 一种儿童床体折叠收拢机构及其游戏床 | |
CN206938832U (zh) | 旋转组件及具有其的可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 |
CN206826832U (zh) | 一种折叠式滑板车 | |
CN102336208A (zh) | 支撑装置、可收折婴儿车架及婴儿车架收合的操作方法 | |
CN205931099U (zh) | 一种一键折叠滑板车架 | |
CN104295226A (zh) | 地脚支撑组件 | |
CN210760947U (zh) | 一种溜娃车的推把结构 | |
CN205707082U (zh) | 一种滑板车折叠结构 | |
KR101234800B1 (ko) | 접철식 퀵보드 | |
CN207631414U (zh) | 一种可脱离可调角度的自锁折叠器 | |
KR100941439B1 (ko) | 2절 힌지 구조를 갖는 자전거의 접철장치 | |
CN205737919U (zh) | 折叠把手 | |
CN205872157U (zh) | 一种用于婴儿车的手把折叠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