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71537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71537U
CN206471537U CN201720112370.3U CN201720112370U CN206471537U CN 206471537 U CN206471537 U CN 206471537U CN 201720112370 U CN201720112370 U CN 201720112370U CN 206471537 U CN206471537 U CN 206471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electric connector
stator
barre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123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PRECISI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PRECISI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PRECISI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PRECISION ELECTRONIC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123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71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71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71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包括:一套筒式端子,具有一筒体部,自所述筒体部的一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用以焊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焊接部设有一通槽,所述筒体部设有多个接触臂,所述接触臂具有弹性;一外壳,套设于所述筒体部外,所述外壳对应通槽的位置延伸形成一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用以搭接所述电路板且位于所述通槽中,所述外壳限位固定了所述套筒式端子。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大电流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一通孔,一中空的圆柱状金属外壳插入该电路板的通孔中,且其顶端向外延伸一焊接部焊接于该电路板,该金属外壳的内表面向外凹设一凹槽。一套筒式端子收容于该金属外壳内,且该端子上端对应金属外壳的凹槽处突设一突块,该突块卡持于金属外壳的该凹槽中,这样便把该金属外壳固定于套筒式端子外。然而,该固定方式结构复杂,组装不便,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电阻大,不利于大电流电连接器产品的性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外壳的一端设置一固定片位于套筒式端子的相邻的两个焊接部之间的通槽内,另一端设置一挡止部向上抵接端子,外壳限位固定端子的结构简单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包括:一套筒式端子,具有一筒体部,自所述筒体部的一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至少一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用以焊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焊接部设有一通槽,所述筒体部设有多个接触臂,所述接触臂具有弹性;一外壳,套设于所述筒体部外,所述外壳对应通槽的位置延伸形成一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用以搭接所述电路板且位于所述通槽中。
进一步,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固定片的一端设有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向上抵接所述筒体部。
进一步,电路板具有一通孔,筒体部和外壳用以贯穿电路板,所述固定片和焊接部位于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侧。
进一步,所述挡止部为环状设于外壳的内壁。
进一步,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焊接部的数量均为多个,环绕且交替设置。
进一步,焊接部朝远离筒体部的中心水平延伸,焊接部用以与电路板水平的接触。
进一步,固定片朝远离筒体部的中心水平延伸,固定片用以与电路板水平的接触。
进一步,所述固定片的面积小于所述焊接部的面积。
进一步,所述固定片用以与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有间隙。
进一步,多个接触臂成栅格状且均匀排列。
进一步,接触臂为倾斜并扭转设置。
进一步,每一接触臂的中间部相对两端的连接部朝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弯折设置,且中间部为接触部。
进一步,所述固定片用以焊接于所述电路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套筒式端子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用以焊接于一电路板上的四个焊接部,四个所述焊接部之间形成四个通槽,所述外壳对应所述通槽的位置延伸形成四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用以搭接所述电路板且位于所述通槽中,进而所述外壳固定限位了所述套筒式端子。该电连接器结构简单,电阻也低,有利于在有限空间内通过更大电流,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 电路板1 通孔11 焊接区域12
套筒式端子2 筒体部21 上框边211 下框边212
接触臂213 中间部214 连接部215 焊接部22
通槽23 圆弧面24 外壳3 固定片31
挡止部32 斜面33 倒角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用以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1,其包括焊接于所述电路板1上的一套筒式端子2和套设于所述套筒式端子2外的一外壳3,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以对接一插针(未图示,下同),插针位于所述套筒式端子2内并接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插头。
所述电路板1具有一通孔11,并且在邻近所述通孔11处的电路板1上表面具有一焊接区域12,所述焊接区域12为圆环状。
作为最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筒式端子2为一金属管(未图示,下同)直接冲压而成,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套筒式端子2也可以为一金属片(未图示,下同)先冲压再卷圆而成,所述套筒式端子2具有一筒体部21和自所述筒体部21的一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焊接部22。所述焊接部22用以焊接于所述电路板1。所述焊接部22朝远离所述筒体部21的中心水平延伸,且所述焊接部22用以与电路板1水平的接触。所述焊接部22设有一通槽23。所述筒体部21设有多个接触臂213,所述接触臂213具有弹性。所述筒体部21贯穿所述电路板1的通孔11。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接部22为四个,且相对于所述筒体部21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筒体部21顶端收容于所述通孔11中,所述焊接部22焊接于所述电路板1的上表面。四个所述焊接部22均匀的环绕着所述筒体部21,四个所述焊接部22之间的四个通槽23也均匀的环绕所述筒体部21,且对称设置。所述焊接部22与所述通槽23围成一个圆环,该圆环紧贴着所述筒体部21的外表面。所述筒体部21与所述焊接部22的连接处为一圆弧面24,可以引导所述插针的插入。所述筒体部21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为一上框边211和一下框边212,所述上下框边212之间连接有多个所述接触臂213,多个所述接触臂213为倾斜、扭转设置并具有弹性,多个所述接触臂213成栅格状且均匀排列。每一所述接触臂213的中间部214相对两端的连接部215朝远离所述外壳3的方向弯折设置,具体为所述中间部214朝远离所述外壳3的方向弧形弯折,且所述中间部214为接触部,所述插针与所述中间部214相接触。同时,所述套筒式端子2的轴向截面的投影呈双曲线。
如图1、图4和图5,所述外壳3为中空的圆柱体,且套设于所述套筒式端子2的筒体部21外。所述外壳3的顶端紧贴着所述焊接部22的底面,所述外壳3顶端的内边缘设有一倒角34,可以引导所述套筒式端子2组装入所述外壳3。所述外壳3对应所述通槽23的位置延伸形成一固定片31。所述固定片31用以搭接所述电路板1且位于所述通槽23中。所述固定片31也朝远离所述筒体部21的中心水平延伸,所述固定片31用以与电路板1水平的接触。所述固定片31限制了所述焊接部22的移动,进而所述外壳3固定限位所述套筒式端子2。所述固定片31与所述套筒式端子2相邻的侧边缘设有一斜面33,可以引导将所述套筒式端子2组装入所述外壳3内。所述外壳3远离所述固定片31的一端设有一挡止部32,所述挡止部32向上抵接所述筒体部21。所述挡止部32设于所述外壳3的内壁且为环状。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止部32是由所述外壳3的内壁向中心水平的凸伸形成。所述外壳3为绝缘材质,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电阻小,阻抗低,耐电流能力更好。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外壳3也可以为金属材质,所述固定片31焊接于所述电路板。
所述固定片31和焊接部22位于电路板1的一侧,所述挡止部32位于所述电路板1的另一侧,所述固定片31和所述焊接部22都有四个,环绕且交替设置。有效合理的利用了电路板1的空间,有利于电连接器100小型化的趋势。所述固定片31的面积小于所述焊接部22的面积,在有限的空间下,使得所述焊接部22的面积尽可能的大,具有低的接触电阻,能够通过更大的电流,使得大电流产品的性能较好。
当插针插入所述套筒式端子2时,所述插针与所述中间部214接触并向四周挤压所述中间部214,进而所述套筒式端子2向上下两端延长,所述焊接部22焊接于所述电路板1,同时所述固定片31固定限位所述焊接部22,使所述套筒式端子2不能够旋转向上延长。所述挡止部32向上挡止所述筒体部21,使得所述套筒式端子2不能向下变长。这样,所述中间部214与所述插针接触力较大,所以接触阻抗较低,有利于通过更大的电流。同时,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片31搭接于所述电路板1上方,所述挡止部32位于所述电路板1的下方,当所述套筒式端子2向下挤压所述挡止部32时,所述固定片31将所述外壳3紧紧地固定在所述电路板1上而不会脱离。
如图1和图2,组装时,首先所述外壳3的中空的圆柱体部分沿着轴心线向从上到下插入所述电路板1的所述通孔11中。所述固定片31搭接在电路板1的上表面,且与电路板1上表面有一定的间隙。然后,将所述套筒式端子2插入中空的所述外壳3内,且使所述固定片31位于所述焊接部22之间的所述通槽23内。也可以先将所述套筒式端子2插入所述外壳3内,使所述固定片31位于所述通槽23内,然后将套设有套筒式端子2的所述外壳3一起插入所述电路板1的通孔11中。所述固定片31与所述焊接部22交替环绕所述筒体部21,构成一个圆环,合理的利用了电路板1有限的空间,更好的固定限位所述套筒式端子2,进而保证电连接器100的稳定性能。所述固定片31固定限位所述套筒式端子2,使得在插接公头时,不能转动所述套筒式端子2,从而连接更稳定。所述固定片31用以与所述电路板1的上表面有间隙,保证了所述套筒式端子2的焊接部22能够接触到所述电路板1的上表面然后焊接于所述电路板1,使得将所述套筒式端子2和所述外壳3插入所述电路板1的通孔11后,所述焊接部22可以牢固的焊接于所述电路板1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所述外壳3的一端延伸有所述固定片31位于所述套筒式端子2的所述焊接部22的通槽23中,固定限位所述套筒式端子2,这种固定方式结构简单,阻抗更低,更有利于在通过更大电流,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2.多个接触臂213为倾斜并扭转设置并具有弹性,多个接触臂213成栅格状且均匀排列,而中间部214为接触部,从而实现插针与中间部214进行接触,且中间部214朝远离外壳3的方向弧形弯折,保证了接触的稳定性。
3.所述多个焊接部22与固定片31环绕交替设置,合理的利用了电路板1的空间,更好的固定限位所述套筒式端子2,有利于电连接器100小型化的趋势。
4.所述固定片31的面积小于所述焊接部22的面积,在有限空间内,所述焊接部22面积较大,具有低的接触电阻,大电流通过电连接器时,性能好。
5.所述外壳3设有一挡止部32向上抵接所述筒体部21,使得所述插针与所述套筒式端子2的接触力较大,进而接触阻抗较低,大电流通过电连接器时,性能好。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套筒式端子,具有一筒体部,自所述筒体部的一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至少一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用以焊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焊接部设有一通槽,所述筒体部设有多个接触臂,所述接触臂具有弹性;
一外壳,套设于所述筒体部外,所述外壳对应通槽的位置延伸形成一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用以搭接所述电路板且位于所述通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固定片的一端设有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向上抵接所述筒体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路板具有一通孔,筒体部和外壳用以贯穿电路板,所述固定片和焊接部位于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为环状设于外壳的内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焊接部的数量均为多个,环绕且交替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焊接部朝远离筒体部的中心水平延伸,焊接部用以与电路板水平的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固定片朝远离筒体部的中心水平延伸,固定片用以与电路板水平的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的面积小于所述焊接部的面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用以与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有间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接触臂成栅格状且均匀排列。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触臂为倾斜并扭转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接触臂的中间部相对两端的连接部朝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弯折设置,且中间部为接触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用以焊接于所述电路板。
CN201720112370.3U 2017-01-20 2017-01-20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6471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2370.3U CN206471537U (zh) 2017-01-20 2017-01-20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2370.3U CN206471537U (zh) 2017-01-20 2017-01-2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71537U true CN206471537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03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12370.3U Active CN206471537U (zh) 2017-01-20 2017-01-2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715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8261A (zh) * 2019-05-09 2019-07-23 深圳市特拉利线簧端子技术有限公司 插孔电接触组件和电连接器
CN110048261B (zh) * 2019-05-09 2024-05-24 深圳市特拉利线簧端子技术有限公司 插孔电接触组件和电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8261A (zh) * 2019-05-09 2019-07-23 深圳市特拉利线簧端子技术有限公司 插孔电接触组件和电连接器
CN110048261B (zh) * 2019-05-09 2024-05-24 深圳市特拉利线簧端子技术有限公司 插孔电接触组件和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7820B (zh) 紧凑型插孔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99565Y (zh) 插座装置
CN206471537U (zh) 电连接器
CN209822928U (zh) 一种接触件、插套结构及复合孔套结构
CN209592399U (zh) 一种螺旋型插孔连接件
US20120261155A1 (en) Connectors
CN107369939B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的安装装置
CN210668759U (zh) 一种用于低频连接器的猫爪式插孔接触件
CN211530345U (zh)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106887740A (zh) 带侦测功能的大电流usb连接器
CN208862211U (zh) 一种大电流电连接器直式接线端子
CN207474618U (zh) 一种蓄电池充电夹
CN102025088A (zh) 一种滤波电连接器及其接地簧片
CN105789939A (zh) 五金弹性触头
CN214754274U (zh) 一种分体式电连接器结构
CN205960215U (zh) 电连接器
CN205911467U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205157614U (zh) 一种电能表接插件
CN205376827U (zh) 一种七孔插座
CN116345208B (zh) 一种稳固配合式电连接结构及其安装座、安装方法
CN213692405U (zh) Dc母头连接器
CN204243251U (zh) 一种通信终端设备
CN212784072U (zh) 插接系统
CN207234087U (zh) 一种dc连接器
CN110444938B (zh) 一种防止接触不良的插头及手机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