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6563U - 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6563U
CN206456563U CN201621489585.9U CN201621489585U CN206456563U CN 206456563 U CN206456563 U CN 206456563U CN 201621489585 U CN201621489585 U CN 201621489585U CN 206456563 U CN206456563 U CN 206456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plane
protective cover
power part
fuselage
piggyback p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895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露
周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895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6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6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6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解决了传统无人机机体结构不能收缩折叠,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该无人机包括机身,环绕所述机身设置有若干动力舱,每个动力舱中设置有一组动力部,每组所述动力部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电机和螺旋桨,所述动力部在动力舱中的位置可调;所述动力舱外侧设置有防护罩,向外拉动所述防护罩,带动所述动力部向外移位,向内推动所述防护罩,带动所述动力部向内移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动力部以及螺旋桨防护罩设置为可滑动移位结构,从而可以对无人机进行收缩折叠,缩小了无人机的体积,让无人机变得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轴无人飞行器(简称无人机)的相关技术和应用蓬勃发展,传统无人机的结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无人机”(CN204642144U,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中所公开的,机身100包括机体151,机体151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机臂153,机臂153端部设置动力部,动力部包括电机和螺旋桨。机臂153是不可伸缩的,动力部的位置不可调,所以该类型的无人机体积不能缩小,不方便携带。该专利中螺旋桨缺少防护罩保护,对外界具有危险性,安全性低,不适合个人娱乐拍摄,在无人机意外跌落时也容易损坏螺旋桨。
针对外露的螺旋桨,现有技术中增加了隔离防护罩,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螺旋桨保护罩及使用该螺旋桨保护罩的机臂结构、无人机”(CN205524937U,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中所公开的,在每台电机24外侧均设置了螺旋桨保护罩30,螺旋桨保护罩30呈扇形,由曲线形的条框架构成,用于在无人机降落时遮蔽螺旋桨,以免螺旋桨触碰到故障物受到损害或触碰到人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虽然螺旋桨保护罩30解决了防护技术问题,但是又进一步增大了无人机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将动力部以及螺旋桨防护罩设置为可滑动移位结构,从而可以对无人机进行收缩折叠,缩小了无人机的体积,让无人机变得方便携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包括机身,环绕所述机身设置有若干动力舱,每个动力舱中设置有一组动力部,每组所述动力部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电机和螺旋桨,所述动力部在动力舱中的位置可调;所述动力舱外侧设置有防护罩,向外拉动所述防护罩,带动所述动力部向外移位,向内推动所述防护罩,带动所述动力部向内移位。
进一步,所述机身呈扁平盒体状,具有顶壁、底板和侧壁;所述动力舱的顶壁和底板呈镂空状,设置有格栅或透孔。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的壳体呈镂空状,设置有格栅或透孔;所述防护罩的顶壁和底板分别与动力舱的顶壁和底板连接,所述防护罩向外拉伸之后构成无人机的机翼。
进一步,所述动力舱的顶壁和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防护罩的顶壁和底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被限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所述动力舱顶壁上的滑槽两侧设置有两排波浪状限位凹槽,所述动力部上端对应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限位凹槽内滑动并且定位,所述限位凸起滑动过程中所述动力舱的顶壁和底板发生弹性变形。
进一步,所述动力部上端与所述防护罩的顶壁滑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动力舱的底板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动力部下端对应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被限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或者所述动力部下端直接与所述防护罩的底板滑块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动力舱设置3-6个,所述动力部相应地设置3-6组,每组动力部中所述螺旋桨与电机的转子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身呈三角形,机身的三个顶点被切除形成齐平端部,所述动力舱位于三个顶点处,所述防护罩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点处,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拉动手柄。
进一步,所述机身顶壁上设置有动力开关和飞行状态指示灯;所述机身一侧安装有摄像头和电池,所述机身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容纳槽。
进一步,所述机身内部设置有光流装置和声纳装置,所述机身底板上对应设置有感应孔。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无人机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和螺旋桨,螺旋桨防护罩均是可以滑动移位的,在使用无人机时,向外拉伸螺旋桨防护罩,带动电机和螺旋桨向外滑动,从而将无人机的机体展开,实现正常的飞行功能,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螺旋桨防护罩可以对螺旋桨起到有效隔离防护作用。
在无人机使用结束之后,向内推动收回螺旋桨防护罩,带动电机和螺旋桨向内滑动,从而将无人机的机体收缩,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中螺旋桨防护罩可以对螺旋桨进行360度全方位隔离,所以适合用于个人娱乐拍摄,可以在人体周围近距离安全飞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无人机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无人机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无人机的分解图;
图4是无人机机身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无人机的侧视图;
图6是无人机螺旋桨防护罩的立体图,该图中含有一组电机和螺旋桨;
图7是无人机机身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防护罩;1-1.拉动手柄;1-2.滑块;
2.机身;2-1.摄像头;2-2.动力开关;2-3.电池;2-4.光流感应孔;2-5.声纳感应孔;
3.动力舱;3-1.滑槽;3-2.限位凹槽;3-3.底座;
4.螺旋桨;5.电机;5-1.限位凸起;6.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是:
针对传统无人机中固定设置的电机和螺旋桨,本实用新型利用滑槽、滑块以实现电机和螺旋桨的移位功能,从而缩小了无人机的体积,方便产品随身携带,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旋桨防护罩作为电机和螺旋桨移位拉动部件,优化了无人机的结构。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在该实施例中,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包括机身2,环绕机身2设置有若干动力舱3,每个动力舱3中设置有一组动力部,每组动力部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电机4和螺旋桨4,动力部在动力舱3中的位置可调;动力舱3外侧设置有防护罩1,向外拉动防护罩1,带动动力部向外移位,向内推动防护罩1,带动动力部向内移位。
如图3、图5所示,机身2呈扁平盒体状,具有顶壁、底板和侧壁;动力舱3的顶壁和底板呈镂空状,设置有格栅或透孔,可以供气流出入。
如图3、图6所示,防护罩1的壳体呈镂空状,设置有格栅或透孔,可以供气流出入;防护罩1的顶壁和底板分别与动力舱3的顶壁和底板连接,防护罩1向外拉伸之后构成无人机的机翼,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的防护罩1可以对螺旋桨4进行360度全方位隔离,安全性较高。
如图5、图6所示,动力舱3的顶壁和底板上设置有滑槽3-1,防护罩1的顶壁和底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滑块1-2,滑块1-2被限制在滑槽3-1内滑动。滑块1-2、滑槽3-1可以防止防护罩1与动力舱3分离,优选的,动力舱3底板上的滑块1-2具有与滑槽3-1卡接的凸起。
如图5、图7、图8所示,动力舱3顶壁上的滑槽3-1两侧设置有两排波浪状限位凹槽3-2,动力部上端对应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起5-1,限位凸起5-1在限位凹槽3-2内滑动并且定位,限位凸起5-1滑动过程中动力舱3的顶壁和底板发生弹性变形。不拉动防护罩1时,动力部就可以被限位凹槽3-2和限位凸起5-1限位。
如图5所示,动力部上端与防护罩1的顶壁滑块通过螺栓连接,动力舱3的底板上设置有底座3-3,底座3-3上设置有滑槽,动力部下端对应设置有滑块,滑块被限制在滑槽内滑动。优选的,该滑块具有与滑槽卡接的凸起。底座3-3是中空的,连接电机5的导线6可以设置在底座3-3中。
根据实际产品设计需要,动力舱3可以设置3-6个,动力部相应地设置3-6组,每组动力部中螺旋桨4与电机5的转子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桨4有两片桨叶,方便在动力舱3内移位,一直移动到动力舱3最里边。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机身2呈三角形,机身2的三个顶点被切除形成齐平端部,动力舱3位于三个顶点处,动力部设置3组。防护罩1分别安装在顶点处,防护罩1上设置有拉动手柄1-1。拉动手柄1-1是供手指捏住的地方,表面上具有凹槽,方便对防护罩1移位。
如图1、图2所示,机身2顶壁上设置有动力开关2-2和飞行状态指示灯;机身2一侧安装有摄像头2-1和电池2-3,机身2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容纳槽。
如图4所示,机身2内部设置有光流装置和声纳装置,机身2底板上对应设置有感应孔,分别为光流感应孔2-4和声纳感应孔2-5。
通过光流装置来确定无人机的水平及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通过声纳装置可检测到无人机是否接近障碍物,发生碰撞,并返回安全地带。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动力部下端直接与防护罩的底板滑块通过螺栓连接,由此可以省去动力部的底座。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3
在该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动力舱设置4个,动力部相应地设置4组,设置有偶数级别的动力部更有利于无人机飞行平衡。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机身设置有若干动力舱,每个动力舱中设置有一组动力部,每组所述动力部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电机和螺旋桨,所述动力部在动力舱中的位置可调;所述动力舱外侧设置有防护罩,向外拉动所述防护罩,带动所述动力部向外移位,向内推动所述防护罩,带动所述动力部向内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呈扁平盒体状,具有顶壁、底板和侧壁;所述动力舱的顶壁和底板呈镂空状,设置有格栅或透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折叠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壳体呈镂空状,设置有格栅或透孔;所述防护罩的顶壁和底板分别与动力舱的顶壁和底板连接,所述防护罩向外拉伸之后构成无人机的机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折叠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舱的顶壁和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防护罩的顶壁和底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被限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折叠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舱顶壁上的滑槽两侧设置有两排波浪状限位凹槽,所述动力部上端对应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限位凹槽内滑动并且定位,所述限位凸起滑动过程中所述动力舱的顶壁和底板发生弹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折叠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上端与所述防护罩的顶壁滑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动力舱的底板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动力部下端对应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被限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或者所述动力部下端直接与所述防护罩的底板滑块通过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舱设置3-6个,所述动力部相应地设置3-6组,每组动力部中所述螺旋桨与电机的转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呈三角形,机身的三个顶点被切除形成齐平端部,所述动力舱位于三个顶点处,所述防护罩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点处,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拉动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折叠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顶壁上设置有动力开关和飞行状态指示灯;所述机身一侧安装有摄像头和电池,所述机身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容纳槽。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折叠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部设置有光流装置和声纳装置,所述机身底板上对应设置有感应孔。
CN201621489585.9U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 Active CN206456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9585.9U CN206456563U (zh)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9585.9U CN206456563U (zh)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6563U true CN206456563U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97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89585.9U Active CN206456563U (zh)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65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987A (zh) * 2016-12-31 2017-04-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987A (zh) * 2016-12-31 2017-04-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84121U (zh) 无人飞行器水上停机装置
CN108819633A (zh) Ai智能垂直起降海陆空可变换航母、运载机及通用运载装置
CN206456563U (zh) 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
CN106585987A (zh) 一种便携折叠无人机
JP6168248B1 (ja) 風船つきドローン
CN202320742U (zh) 水上救生舱
CN104085538B (zh) 一种普通舰船海上无人飞机近距离着陆装置
CN104015927A (zh) 高空卵型逃生器
CN208102336U (zh) 一种无人机中旋翼保护机构
CN109927913B (zh) 一种飞机智能逃生座椅
CN207352803U (zh) 水下逃生训练用充气逃生舱
CN205273813U (zh) 带有充气气囊的多功能海上施救打捞网
CN204916200U (zh) 防止飞机坠落或被劫持的自动救生保护装置
CN207791162U (zh) 一种农用可喷洒农药的无人机
CN207173919U (zh) 水体救生装置
CN207015564U (zh) 一种载人娱乐型深潜器舱体结构
CN207476774U (zh) 一种铁路用多功能驱鸟装置
CN207809728U (zh) 遥控救生圈
CN205819504U (zh) 智能水下推进机器人
CN207120882U (zh) 一种单翼无人机的救生装置
CN208021688U (zh) 安装有推进器的救生圈
CN108248758A (zh) 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
CN2871378Y (zh) 安全飞机
CN202636203U (zh) 一种万能椅
CN108263577B (zh) 遥控救生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