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8758A - 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8758A
CN108248758A CN201810180220.5A CN201810180220A CN108248758A CN 108248758 A CN108248758 A CN 108248758A CN 201810180220 A CN201810180220 A CN 201810180220A CN 108248758 A CN108248758 A CN 108248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cabin
ship
hull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02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伟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1802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487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48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87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00Hu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nent parts
    • B63B3/14Hull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1/00Interior subdivision of hu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14Fishing vess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2035/004Passenger vessels, e.g. cruise vessel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包括船体,该船体为碟形船体,该碟形船体内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驾驶舱、甲板舱、综合舱和装配舱,中间通道和侧通道将驾驶舱、甲板舱、综合舱和装配舱相连通;该装配舱内设有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为全电推进系统,该全电推进系统通过电缆与设置在碟形船体外侧四周的螺旋桨相连。本装置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合理,能应对复杂的海洋天气,行进速度快,机动性强,能实现快速救援,救援成功率高,有利于市场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
背景技术:
目前海上使用的船只种类很多,包括渔船、观光船、救援船等,但其功能较为单一,都是在现有船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实现捕鱼、观光旅游和救援的功能,而海洋上的气候瞬息万变,时而会有狂风巨浪情况发生,遇到这种天气,渔船和观光船只能靠岸停歇,海上有事故发生时,现有的救援船也不能应对复杂的天气,行进速度慢,延误营救时机,在巨浪中很难靠近事故现场,遇难者生还率低,根本无法实施营救,发生海难的惨况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它结构设计合理,能应对复杂的海洋天气,行进速度快,机动性强,实现快速救援,救援成功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包括船体,该船体为碟形船体,该碟形船体内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驾驶舱、甲板舱、综合舱和装配舱,中间通道和侧通道将驾驶舱、甲板舱、综合舱和装配舱相连通;该甲板舱顶部沿圆周设有若干个独立设置的第一过渡舱,第一过渡舱内侧设有与甲板舱相连通的第一电动密封舱门,第一过渡舱外侧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二电动密封舱门;该装配舱内设有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为全电推进系统,该全电推进系统通过电缆与设置在碟形船体外侧四周的螺旋桨相连;装配舱内还设有与全电推进系统相连的泡沫发生器和水泵,该泡沫发生器的出气管穿过碟形船体分布于碟形船体的外表面,位于碟形船体外侧的出气管上设有若干出气口,该水泵通过管道与设置在碟形船体外侧四周的高压出水口相连;该中间通道下方的装配舱内设有第二过渡舱,第二过渡舱通过设置在碟形船体底部的对接口与外界相连通;该装配舱底部还设有水密舱以及雷达系统和声呐系统;该碟形船体内还设有换气装置;该碟形船体外侧还设有摄像系统。
优选的,该换气装置包括氧气发生器或换气管装置,该换气管装置包括一换气管,换气管顶端与浮漂相连,底端通入碟形船体内,,该换气管上伸出碟形船体外的部分套设有弹簧。
优选的,该第一过渡舱内还设有弹射器,一高压气舱与弹射器相连。
优选的,该甲板舱顶部的船体为有机玻璃,有机玻璃船体下侧的船体外表面设有橡胶层。
优选的,该驾驶舱的顶部设有太阳能膜和/或太阳能板。
优选的,该甲板舱上方的碟形船体外侧设有环形护栏。
优选的,该第一过渡舱与环形护栏之间设有台阶和/或防滑网。
优选的,该第一螺旋桨侧面的碟形船体上设有照明灯。
优选的,该驾驶舱内设有可伸缩的潜望镜。
优选的,该综合舱包括生活舱、医疗舱和储物舱。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合理,全电推进系统及超空泡技术的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行进速度,且可实现直角转弯,机动性强;碟形船体的设计,能应对复杂的海洋天气,同时,该碟形船体的设计可使遇难者自行沿碟形船体向上爬直至到达舱门处,实现自救,大大提高救援成功率;当作为渔船使用时,能捕捞到水面较深水中的鱼类或海产品,当遇到某海域结冰情况时,可潜入冰面下向前行驶,穿过结冰海域,不受海域状况影响,到达捕鱼目的地;当作为观光船使用时,能潜入水面以下,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提高了观光体验;该结构设计功能强大,有利于带动社会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碟形船体,2、驾驶舱,3、甲板舱,4、综合舱,5、装配舱,6、中间通道,7、第一过渡舱,8、第一电动密封舱门,9、第二电动密封舱门,10、侧通道,11、螺旋桨,12、泡沫发生器,13、第二过渡舱,14、对接口,15、水密舱,16、雷达系统,17、声呐系统,18、换气管,19、浮漂,20、弹簧,21、弹射器,22、高压气舱,23、太阳能膜,24、环形护栏,25、台阶,26、防滑网,27、照明灯,28、潜望镜,29、水泵,30、出气管,31、高压出水口,32、生活舱,33、医疗舱,34、储物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包括船体,该船体为碟形船体1,该碟形船体1内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驾驶舱2、甲板舱3、综合舱4和装配舱5,中间通道6和侧通道10将驾驶舱2、甲板舱3、综合舱4和装配舱5相连通。中间通道6和侧通道10内可设计电梯或环形台阶,碟形船体1内的人可通过中间通道6和侧通道10在驾驶舱2、甲板舱3、综合舱4和装配舱5之间穿梭。
该甲板舱3顶部沿圆周设有若干个独立设置的第一过渡舱7,第一过渡舱7内侧设有与甲板舱3相连通的第一电动密封舱门8,第一过渡舱7外侧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二电动密封舱门9。当碟形船体1位于水面以下,需要与碟形船体1外交换物资或进行人员进出时,首先将物资或人员运送至第一过渡舱7,然后关闭第一电动密封舱门8,打开第二电动密封舱门9,与外界进行交换物资或进行人员的进出。
该装配舱5内设有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包括全电推进系统,该全电推进系统通过电缆与设置在碟形船体外侧四周的螺旋桨11相连;装配舱5内还设有与全电推进系统相连的泡沫发生器12和水泵29,该泡沫发生器12的出气管穿过碟形船体1分布于碟形船体1的外表面,位于碟形船体1外侧的出气管30上设有若干出气口,该水泵29通过管道与设置在碟形船体1外侧底部四周的高压出水口31相连;该中间通道6下方的装配舱5内设有第二过渡舱13,第二过渡舱13通过设置在碟形船体1底部的对接口14与外界相连通;该装配舱5底部还设有水密舱15以及雷达系统16和声呐系统17。全电推动系统包括发电机和蓄电池,还包括分别与蓄电池及螺旋桨11相连的发动机等装置,螺旋桨11可设置四个,均匀分布在碟形船体1的四周,可实现直角转弯,机动性强;这里所说的螺旋桨外侧还设有保护罩,当不使用螺旋桨时,打开保护罩,罩住螺旋桨,减小海浪对螺旋桨造成的冲击力,延长螺旋桨的使用寿命;泡沫发生器12的设置采用的是超空泡技术,泡沫发生器12内的泡沫喷至碟形船体1外侧,使碟形船体1在泡沫空气层内行进,这里所说的泡沫,除了泡沫发生器12中产生的,还包括船在运行过程中本身产生的很多废气,一齐打成泡沫喷至碟形船体1外,大大减小了碟形船体1行进过程中的阻力,配合全电推动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行进速度;碟形船体内除了螺旋桨推进系统外,还设有第二推进系统,即喷水式推进系统,它包括水泵29和高压出水口31等设备,与水泵29相连的高压出水口31,可实现对碟形船体1行进方向的微调,向后喷射的高压水柱,可对船只形成向前的推力,达到辅助推进的目的,该喷水式推进系统,机动性强,高航速时推进效率高,主机不易超负荷,驾驶室的控制装置可控制高压出水口的喷射方向;装配舱5底部还设有水密舱15控制碟形船体1的沉浮,当水密舱15内充满水时,碟形船体1逐渐下潜,当排空水密舱15内的水时,碟形船体1逐渐上升;雷达系统16和声呐系统17,可辅助船员及时察觉碟形船体1周围的情况。
驾驶舱2顶部设有安全出口,该安全出口与碟形船体1底部的对接口14相对应,可以实现与其他船只的对接,也可作为紧急出口,当遇到危险时,可从此安全处紧急逃离。
该碟形船体1内还设有换气装置。当碟形船体1潜入海面以下,换气装置可有效避免碟形船体1内缺氧的现象。
该碟形船体1外侧还设有摄像系统,该摄像系统可为红外摄像系统。可辅助船员及时察觉碟形船体1周围的情况。
该换气装置包括氧气发生器或换气管装置,该换气管装置包括一换气管18,换气管18顶端与浮漂19相连,底端通入碟形船体内,该换气管18上伸出碟形船体1外的部分套设有弹簧20。当碟形船体1潜入海面以下时,碟形船体1内会发生缺氧现象,通过氧气发生器或换气管装置可有效避免缺氧的现象。
该第一过渡舱7内还设有弹射器21,一高压气舱22与弹射器21相连。弹射器21可用于弹射救生衣等救生物资,增大救援成功率;也可用于弹射渔网,增大了撒网面积,增大了捕捞的成功率。
该甲板舱3顶部的船体为有机玻璃,有机玻璃船体下侧的船体外表面设有橡胶层。当碟形船体1在海面上时,甲板舱3内的人可透过玻璃观看到碟形船体1外海面上的风景,当碟形船体1潜入海面以下时,甲板舱3内的人可透过玻璃观看到碟形船体1外海面下水里的风景。
该驾驶舱2的顶部设有太阳能膜23和/或太阳能板。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可以提供一部分电能,减少矿物能源的消耗。
该甲板舱3上方的碟形船体1外侧设有环形护栏24。
该第一过渡舱7与环形护栏24之间设有台阶25和/或防滑网26。当对海面上的遇难者实施救援时,本碟形船体1靠近遇难船,遇难者可自行爬到碟形船体1上,沿着台阶25或防滑网26向上走,直至进入碟形船体1内部的甲板舱3内,不受救援工具数量的限制,提高救援效率及救援成功率。
该螺旋桨11侧面的碟形船体1上设有照明灯27。照明灯27用于在夜间或在海面下等灯光昏暗的情况下行驶时,照亮前行的路。
该驾驶舱2内设有可伸缩的潜望镜28。用于从海面下伸出海面,以窥探海面上活动的情况。
所述综合舱4包括生活舱32、医疗舱33和储物舱34。当进行远航时,船内的设施满足人正常的生活所需。
当作为救援船使用时,全电推进系统及超空泡技术的配合使用,使船只可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并实施救援,利用弹射器21将救生衣等救生物资弹射到事故现场;碟形船体1到达事故发生地后,缓慢下潜碟形船体1,使碟形船体1的下半部分完全浸入海中,遇难者不需要借助救援工具,即可自行沿碟形船体1上的台阶25或防滑网26向上走,进入碟形船体1内部,实现自救,提高救援的成功率。
当作为渔船使用时,通过调节水密舱15的水量实现碟形船体1的上升与下潜,当向水密舱15内进水时,碟形船体1则逐渐下潜,下潜到一定深度时,即能捕捞到水面较深水中的鱼类或海产品;当碟形船体1行进到结冰海域时,碟形船体1下潜至冰面以下,在冰面下方前行,穿过结冰海域;当遭遇海上风浪时,也可通过下潜至适当深度,躲避风浪。
当作为观光船使用时,甲板舱3内的人可透过有机玻璃,观看海面上,或海面以下的风景。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为碟形船体,所述碟形船体内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驾驶舱、甲板舱、综合舱和装配舱,中间通道和侧通道将驾驶舱、甲板舱、综合舱和装配舱相连通;
所述甲板舱顶部沿圆周设有若干个独立设置的第一过渡舱,第一过渡舱内侧设有与甲板舱相连通的第一电动密封舱门,第一过渡舱外侧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二电动密封舱门;
所述装配舱内设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为全电推进系统,所述全电推进系统通过电缆与设置在碟形船体外侧四周的螺旋桨相连;装配舱内还设有与全电推进系统相连的泡沫发生器和水泵,所述泡沫发生器的出气管穿过碟形船体分布于碟形船体的外表面,位于碟形船体外侧的出气管上设有若干出气口,所述水泵通过管道与设置在碟形船体外侧四周的高压出水口相连;所述中间通道下方的装配舱内设有第二过渡舱,第二过渡舱通过设置在碟形船体底部的对接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装配舱底部还设有水密舱以及雷达系统和声呐系统;
所述碟形船体内还设有换气装置;
所述碟形船体外侧还设有摄像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包括氧气发生器或换气管装置,所述换气管装置包括一换气管,换气管顶端与浮漂相连,底端通入碟形船体内,,所述换气管上伸出碟形船体外的部分套设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舱内还设有弹射器,一高压气舱与弹射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舱顶部的船体为有机玻璃,有机玻璃船体下侧的船体外表面设有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的顶部设有太阳能膜和/或太阳能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舱上方的碟形船体外侧设有环形护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舱与环形护栏之间设有台阶和/或防滑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桨侧面的碟形船体上设有照明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内设有可伸缩的潜望镜。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舱包括生活舱、医疗舱和储物舱。
CN201810180220.5A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 Pending CN1082487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0220.5A CN108248758A (zh)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0220.5A CN108248758A (zh)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8758A true CN108248758A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44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0220.5A Pending CN108248758A (zh)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4875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9570A (zh) * 2019-12-16 2020-04-10 肖文婷 一种用于水面监测的智能机器人
CN114348216A (zh) * 2022-01-19 2022-04-15 武汉理工大学 多功能海底观光平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88607A1 (en) * 2009-10-21 2011-04-21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Water jet propulsion watercraft
JP2013147186A (ja) * 2012-01-20 2013-08-01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ハイブリッド推進船舶
CN104015890A (zh) * 2014-05-13 2014-09-03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水下水上两用双体观光船
CN107253516A (zh) * 2017-05-21 2017-10-17 苏州亮磊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船的智能救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88607A1 (en) * 2009-10-21 2011-04-21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Water jet propulsion watercraft
JP2013147186A (ja) * 2012-01-20 2013-08-01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ハイブリッド推進船舶
CN104015890A (zh) * 2014-05-13 2014-09-03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水下水上两用双体观光船
CN107253516A (zh) * 2017-05-21 2017-10-17 苏州亮磊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船的智能救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9570A (zh) * 2019-12-16 2020-04-10 肖文婷 一种用于水面监测的智能机器人
CN110979570B (zh) * 2019-12-16 2021-10-29 安徽赛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面监测的智能机器人
CN114348216A (zh) * 2022-01-19 2022-04-15 武汉理工大学 多功能海底观光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00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derwater observation
CN202670073U (zh) 一种背包式遥控自行充气救生装置
MX2013011680A (es) Boya de rescate motorizada controlada remotamente.
CN101549746A (zh) 舷外快速救生系统
CN1927654A (zh) 水上救生装置
CN108248758A (zh) 一种全天候全海域多功能船
US20120220175A1 (en) Water vehicle enabling movement on or under water
US20180065744A1 (en) Submarine and flying automobile
RU2718178C1 (ru) Мобильное плавучее спас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малыми импеллерами на сжатом пневмопотоке с дистанционным управлением
CN108891560A (zh) 一种能水陆两用超远距离快速自动靶向救生装置和使用方法
CN105438421A (zh) 新型潜艇
CN109229302A (zh) 一种带有推进装置的救生船
TW416921B (en) Submersible boat
CN105292401A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214524340U (zh) 船用快速释放单人救生舱及其逃生系统
CN208021688U (zh) 安装有推进器的救生圈
CN203111502U (zh) 三体舰潜艇飞机
CN210284549U (zh) 一种综合性带动力水上救援系统
CN109895939A (zh) 穹壳舱自救型载人潜水器
CA2209039A1 (en) S.o.s. gyrosphere lifesaving capsule
CN110217362B (zh) 一种子母式逃逸型载人潜水器
CN113859483A (zh) 一种恶劣海况智能运动补偿打捞救援装置及使用方法
RU2718508C1 (ru) Комплект средств плавучего спасате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с малыми импеллерами на сжатом пневмопотоке с дистанционным управлением
CN109250047A (zh) A字形电动双驱喷水推进救生及娱乐用浮力板
CN203975183U (zh) 太阳能多功能救生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