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7053U - 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7053U
CN206437053U CN201621268237.9U CN201621268237U CN206437053U CN 206437053 U CN206437053 U CN 206437053U CN 201621268237 U CN201621268237 U CN 201621268237U CN 206437053 U CN206437053 U CN 206437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umple
block
metallic support
steering column
guid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682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君
杨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682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7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7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7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包括金属支架和溃缩块,所述金属支架与管柱固定连接,所述溃缩块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支架上沿碰撞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出导向凸起,所述溃缩块安装在所述导向凸起的固定端,当所述管柱受到碰撞力时,所述溃缩块朝向所述导向凸起的自由端方向与所述金属支架分离。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金属支架上设有导向凸起,当管柱受到碰撞时,溃缩块与金属支架分离,并沿导向凸起移动,起到了溃缩导向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同样能够达到溃缩导向的作用。

Description

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管柱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的主要部件,转向管柱除了传递驾驶员对汽车的转向信息外,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管柱产生的溃缩吸能作用,降低对驾驶员的伤害。因此,在设计转向管柱时需要考虑管柱能够在碰撞时,产生稳定的溃缩性能。目前,转向管柱主流利用的吸能机构有注塑块、吸能钢带、管柱机构间的摩擦等组成。由于在碰撞发生时,驾驶员对转向管柱施加的作用力和方向的不同,管柱的溃缩方向也会产生变化。为了避免管柱在溃缩时,管柱的运动方向不确定性,造成溃缩性能表现不一,需要在管柱上增加溃缩导向机构,以确保管柱能够按照设计的方向进行溃缩,以保持管柱溃缩性能的稳定性。
现有的溃缩导向机构零件较多、结构复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包括金属支架和溃缩块,所述金属支架与管柱固定连接,所述溃缩块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支架上沿碰撞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出导向凸起,所述溃缩块安装在所述导向凸起的固定端,当所述管柱受到碰撞力时,所述溃缩块朝向所述导向凸起的自由端方向与所述金属支架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凸起的长度大于溃缩行程。
进一步地,所述溃缩块为注塑块,所述注塑块通过多个注塑铆点与所述金属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溃缩块与所述金属支架胶接。
进一步地,所述溃缩块有两块,对应的所述导向凸起也有两个,均对称设置在所述金属支架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支架包括主板和翼板,所述主板的中间开设有通槽,所述管柱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翼板位于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导向凸起从所述翼板延伸出,所述溃缩块安装在所述翼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上安装有溃缩钢带,所述溃缩钢带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主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溃缩块通过铆压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溃缩钢带为卷绕钢带。
进一步地,所述溃缩块为矩形平板,所述溃缩块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管柱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金属支架上设有导向凸起,当管柱受到碰撞时,溃缩块与金属支架分离,并沿导向凸起移动,起到了溃缩导向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同样能够达到溃缩导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与管柱、横梁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0-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 20-管柱 30-横梁
1-金属支架 2-溃缩块 3-溃缩钢带
11-导向凸起 12-主板 13-翼板
21-注塑铆点 31-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10,包括金属支架1和溃缩块2,金属支架1与管柱20固定连接,溃缩块2与横梁30 固定连接,金属支架1上沿碰撞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出导向凸起11,溃缩块2安装在导向凸起11的固定端,当管柱20受到碰撞力时,溃缩块2 朝向导向凸起11的自由端方向与金属支架1分离。
其中,金属支架1通过手柄与管柱20固定连接,溃缩块2通过紧固件与横梁30连接。横梁30的中心轴线与管柱20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碰撞力的方向沿管柱20的中心轴线,即导向凸起11也沿管柱20的中心轴线。
导向凸起11的固定端是指与金属支架1本体连接的一端,自由端是指延伸出的最外端。
当管柱20受到碰撞力时,管柱20和金属支架1沿碰撞方向移动,图2中空心箭头所指的方向为碰撞方向,溃缩块2由于固定在横梁30上,溃缩块2与金属支架1分离,保持在横梁30上不动。溃缩块2从金属支架1的原安装位置(即导向凸起11的固定端)脱离后,溃缩块2仍与导向凸起11接触,直到溃缩块2从导向凸起11的自由端滑出,该过程中溃缩块2对金属支架1起到溃缩导向作用。
溃缩块2与金属支架1分离的过程中,一方面起到吸收碰撞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溃缩块2与导向凸起11共同起到溃缩导向的作用。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简单,同样能够起到溃缩导向的作用。
较佳地,导向凸起11的长度大于溃缩行程,使得整个溃缩行程中溃缩块2始终与导向凸起11接触,始终起到导向的作用。
可选地,导向凸起11的长度也可以小于溃缩行程,在溃缩行程的前半部分起到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导向凸起11长度来调节金属支架1能够在溃缩块2上滑移的长度,还可以通过改变溃缩块2本身的长,宽尺寸来调整其与金属支架1的重合长度、能够承受的接触强度等。
本实施例中,溃缩块2为矩形平板,溃缩块2所在的平面与管柱20 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一方面方便与横梁安装,另一方面方便与导向凸起11接触,与导向凸起11之间有足够的重合长度,使导向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溃缩块2为注塑块,注塑块通过多个注塑铆点21与金属支架1连接。
溃缩块2由塑料注塑在金属支架1上形成,注塑铆钉21在注塑时形成,与溃缩块2一体成型。
当受到碰撞时,注塑铆点21断裂,溃缩块2与金属支架1分离。
可选地,溃缩块2还可以与金属支架1胶接。当受到碰撞时,胶接处脱离。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溃缩块2有两块,对应的导向凸起11 也有两个,均对称设置在金属支架1的左右两侧。
金属支架1的左右两侧为对称的结构。这里的左右方向是以图2显示的方位为参考的。
两个导向凸起11和溃缩块2接触时,不仅能够限定碰撞方向的位置,还能够限定金属支架1的左右方向,防止金属支架1在溃缩的过程中,左右晃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金属支架1包括主板12和翼板13,主板 12的中间开设有通槽,管柱20穿过通槽与主板12连接,翼板13位于主板12的一侧,导向凸起11从翼板13延伸出,溃缩块2安装在翼板13 上。
图2中,翼板13位于主板12的上方,翼板13所在的平面与管柱20 的中心轴线平行。矩形平板的溃缩块2安装在翼板13中。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主板12上安装有溃缩钢带3,溃缩钢带3 的一端通过螺钉31与金属支架1连接,另一端与溃缩块2通过铆压固定连接。
由于溃缩钢带3的一侧与金属支架1连接,另一端与溃缩块2通过铆压固定连接,溃缩块2通过螺栓与横梁30固定。在溃缩时,溃缩块2 与溃缩钢带3一侧会保持不动,金属支架1带动溃缩钢带3的一端一起沿轴向运动,溃缩钢带3此时因为运动起到吸能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溃缩钢带3为卷绕钢带。溃缩钢带3卷绕后收容在主板12的安装槽(图未示)。当溃缩钢带3的一端随金属支架1 一起沿轴向运动时,卷绕钢带被逐渐拉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支架和溃缩块,所述金属支架与管柱固定连接,所述溃缩块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支架上沿碰撞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出导向凸起,所述溃缩块安装在所述导向凸起的固定端,当所述管柱受到碰撞力时,所述溃缩块朝向所述导向凸起的自由端方向与所述金属支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凸起的长度大于溃缩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块为注塑块,所述注塑块通过多个注塑铆点与所述金属支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块与所述金属支架胶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块有两块,对应的所述导向凸起也有两个,均对称设置在所述金属支架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包括主板和翼板,所述主板的中间开设有通槽,所述管柱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翼板位于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导向凸起从所述翼板延伸出,所述溃缩块安装在所述翼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安装有溃缩钢带,所述溃缩钢带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主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溃缩块通过铆压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钢带为卷绕钢带。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块为矩形平板,所述溃缩块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管柱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
CN201621268237.9U 2016-11-23 2016-11-23 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 Active CN206437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8237.9U CN206437053U (zh) 2016-11-23 2016-11-23 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8237.9U CN206437053U (zh) 2016-11-23 2016-11-23 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7053U true CN206437053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45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68237.9U Active CN206437053U (zh) 2016-11-23 2016-11-23 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7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6603B2 (en) Collision energy absorption apparatus for rail vehicles
CN204432744U (zh) 一种转向管柱的吸能机构及转向管柱
CN210062909U (zh) 用于汽车尾部的防撞装置
CN103818428A (zh) 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及转向管柱总成
CN206437053U (zh) 转向管柱溃缩导向机构
CN108343003A (zh) 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及公路桥梁防撞装置
CN205852138U (zh) 一种吸能盒夹紧工件
CN103921746B (zh) 汽车碰撞前后同步吸能装置
ATE440018T1 (de) Adaptiver energieabsorber
CN205022602U (zh) 一种吸能防爬装置
CN205674987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组件
CN104249758A (zh) 一种新型汽车后纵梁结构及制造方法
CN204399264U (zh) 一种用于转向管柱的刚性夹紧支架及转向管柱
CN107901941B (zh) 一种挤压式铁道车辆专用吸能装置
CN203211448U (zh) 一种可伸缩的老年代步车
CN208665292U (zh) 一种转向管柱输入轴
CN208931347U (zh) 薄壁管径向扩胀吸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列车车辆
CN202163386U (zh) 汽车保险杠吸能器
CN202264812U (zh) 具有碰撞摩擦吸能机构的转向管柱
CN206217981U (zh) 汽车转向管柱支架的吸能组件
CN207579938U (zh) 一种汽车转向柱夹紧结构
CN205239621U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溃缩吸能结构
CN206691063U (zh) 一种汽车用吸能结构
CN105034998A (zh) 碰撞吸能装置及安装有碰撞吸能装置的汽车
CN210391038U (zh) 一种缓冲性能好的汽车防撞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