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6484U - 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36484U CN206436484U CN201720087322.3U CN201720087322U CN206436484U CN 206436484 U CN206436484 U CN 206436484U CN 201720087322 U CN201720087322 U CN 201720087322U CN 206436484 U CN206436484 U CN 2064364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p plate
- sprue
- plates
- cover half
- push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所述复合流道模具包括动模板、定模A板、定模B板和限位机构,所述定模B板内设置用于容纳顶杆压板和顶杆固定板的顶板型腔,所述顶杆固定板上安装顶杆,所述顶杆压板的一侧设置顶杆压块,所述顶杆压板和顶杆固定板上设置贯通的第一顶板拉杆孔,所述定模A板设置与第一顶板拉杆孔配套的贯通的第二顶板拉杆孔,在所述第一顶板拉杆孔和第二顶板拉杆孔内穿过顶板拉杆,所述顶板拉杆的两端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实现主流道及主浇口的自动出模,缩短了手动取件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设备成本及人工成本,同时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铸件的模具脱模步骤如下:当动模开模板在机台开模力作用下开启时,带动定模B板也向动模开启侧移动,当定模B板移动到限位卡隼终端时,定模B板在限位卡隼的卡滞作用下停止移动,主浇口及主流道被卡滞在定模B板上,动模板在机台开模力作用下继续移动,此时产品也随定模板一起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产品上的支浇口被从主流道上拔断,此时主流道及主浇口仍卡滞在定模B板里,然后采用手工取出此主流道和主浇口的方式,手工取件的方式耗费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其可将卡滞在定模B板内的主流道和主浇口从模具的定模A板和定模B板间的缝隙中脱出,完成主流道和主浇口的自动出模,从而改善传统的手工取出此主流道的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所述复合流道模具包括动模板、定模A板、定模B板和限位机构,所述定模B板内设置用于容纳顶杆压板和顶杆固定板的顶板型腔,所述顶杆固定板上安装顶杆,所述顶杆压板的一侧设置顶杆压块,所述顶杆压板和顶杆固定板上设置贯通的第一顶板拉杆孔,所述定模A板设置与第一顶板拉杆孔配套的贯通的第二顶板拉杆孔,在所述第一顶板拉杆孔和第二顶板拉杆孔内穿过顶板拉杆,所述顶板拉杆的两端进行固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优选地,所述顶板拉杆的两端的固定方式为螺帽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顶板拉杆孔和第二顶板拉杆孔的数量均为4个。
优选地,所述定模A板内部固定安装主流道模板,所述主流道模板上设有与产品支浇口连通的主流道型腔,所述主流道型腔内部为主流道和主浇口;所述定模A板上还设置与所述定模B板活动连接的导柱和安装所述顶板拉杆的第二顶板拉杆孔。
优选地,所述导柱的数量为4根。
优选地,所述主流道模板采用螺丝固定在定模A板内部,所述螺丝的数量为4个。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由限位卡隼和限位销组成,所述限位卡隼固定安装在所述定模A板上;所述限位卡隼开设长形孔,远离所述定模A板的长形孔的端部为限位卡隼终端,所述限位销穿过所述限位卡隼上的长形孔并被固定在所述定模B板上。
优选地,所述限位卡隼和限位销的数量均为4个,所述复合流道模具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2个。
优选地,所述限位卡隼采用用螺丝固定在所述定模A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适合复核流道及多点浇注模具的主流道及主浇口的自动出模,其顶出与开模同步进行,缩短了手动取件的时间,提到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结构简单,代替了传统的手动取出流道或使用昂贵的机械手夹取流道的作业,降低了设备成本及人工成本;同时精巧的机构设计减小了模具尺寸,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含有主流道顶出机构的复合流道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复合流道模具中定模A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复合流道模具中定模A板和定模B板之间的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刨切);
图4是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的第一阶段开模运动的剖视图;
图5是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的第二阶段开模运动的剖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动模板1、定模A板2、主流道模板21、产品支浇口22、主流道型腔23、导柱24、第二顶板拉杆孔25、主流道26、主浇口27、定模B板3、顶杆压板31、顶杆固定板32、顶板型腔33、顶杆34、顶杆压块35、第一顶板拉杆孔36、顶板拉杆37、螺帽38、限位机构4、限位卡隼41、限位销42、长形孔43、限位卡隼终端44、产品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含有主流道顶出机构的复合流道模具,包括动模板1、定模A板2、定模B板3和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由限位卡隼41和限位销42组成;限位卡隼41的数量为4个,正面和背面各设置2个,采用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定模A板2上;所述限位卡隼41开设长形孔43,远离所述定模A板2的长形孔43的端部为限位卡隼终端44;所述限位销42穿过所述限位卡隼41上的长形孔43并被固定在所述定模B板3上,限位销42的数量与限位卡隼41配套,其也为4个。定模B板3在限位卡隼41的卡滞作用下,当限位销42移动至限位卡隼终端44时,其停止移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含有主流道顶出机构的复合流道模具中的定模A板2内部安装有主流道模板21,在其上设有内部为主流道26和主浇口27主流道型腔23,所述主流道型腔23的作用是供液态金属从此型腔23内浇注入产品支浇口22;所述主流道模板21被用4个螺丝固定在定模A板2的内部。定模A板2上还设置有4根导柱24,以便定模B板3在导柱24上滑动;定模A板2上还设置有4个第二顶板拉杆孔25,以便在其内安装顶板拉杆37。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流道顶出机构安装于定模B板3内,所述定模B板3内有一顶板型腔33,其容纳顶杆压板31和顶杆固定板32,并为顶杆压板31和顶杆固定板32提供活动空间,所述顶杆压板31的一侧设置顶杆压块35以块起到顶杆压板31和顶杆固定板32运动限位的功能;顶板固定板32及顶杆压板31上设置与定模A板2位置相一致的4个第一顶板拉杆孔36,顶板拉杆37分别从顶杆压板31和顶杆固定板32、定模A板2的第一顶板拉杆孔36和第二顶板拉杆孔25内穿过,顶板拉杆37的两端用螺帽38固定,以免顶杆压板31从其上滑出;顶杆固定板32上安装一顶杆34,顶杆34的端面在合模状态时与主流道26的表面相接触。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的第一阶段开模运动步骤如下:在机台开模力作用下动模板1向左运动,带动定模B板3一同向左运动,定模A板2与定模B板3间的缝隙随开模距离的变大而变大,顶杆压板31拉住顶杆固定板32不使其向左移动,故安装在顶杆固定板32上的顶杆34的位置也相对固定,主流道26和主浇口27此时也随定模B板3一起向左移动,移动过程中,主流道26的左表面撞击在位置固定的顶杆34的表面,顶杆34限制了主流道26和主浇口27继续向左移动,使主流道26和主浇口27与安装在定模B板3上的主流道模板21相分离,起到顶离主流道26和主浇口27的作用。当动模板1继续左移时,定模B板3在限位卡隼41的限制作用下不再继续左移,而动模板1仍然向左继续移动。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的第二阶段开模运动步骤如下:动模板1继续向左移动,移动到一定距离,产品5上的产品支浇口22与主流道26相连接的部位被拔断,此时处于在定模A板2与定模B板3缝隙中的主流道26和主浇口27在模腔内无任何阻力,其在重力作用下从定模A板2与定模B板3的缝隙中掉落下来,完成了主流道26和主浇口27的彻底出模过程。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可将卡滞在定模B板内的主流道和主浇口从模具的定模A板和定模B板间的缝隙中脱出,完成主流道和主浇口的自动出模,从而取代传统的手工取出此主流道的方式,有效减少了操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所述复合流道模具包括动模板(1)、定模A板(2)、定模B板(3)和限位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B板(3)内设置用于容纳顶杆压板(31)和顶杆固定板(32)的顶板型腔(33),所述顶杆固定板(32)上安装顶杆(34),所述顶杆压板(31)的一侧设置顶杆压块(35),所述顶杆压板(31)和顶杆固定板(32)上设置贯通的第一顶板拉杆孔(36),所述定模A板(2)设置与第一顶板拉杆孔(36)配套的贯通的第二顶板拉杆孔(25),在所述第一顶板拉杆孔(36)和第二顶板拉杆孔(25)内穿过顶板拉杆(37),所述顶板拉杆(37)的两端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拉杆(37)的两端的固定方式为螺帽(38)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拉杆孔(36)和第二顶板拉杆孔(25)的数量均为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A板(2)内部固定安装主流道模板(21),所述主流道模板(21)上设有与产品支浇口(22)连通的主流道型腔(23),所述主流道型腔(23)内部为主流道(26)和主浇口(27);所述定模A板(2)上还设置与所述定模B板(3)活动连接的导柱(24)和安装所述顶板拉杆(37)的第二顶板拉杆孔(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24)的数量为4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模板(21)采用螺丝固定在定模A板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由限位卡隼(41)和限位销(42)组成,所述限位卡隼(41)固定安装在所述定模A板(2)上;所述限位卡隼(41)开设长形孔(43),远离所述定模A板(2)的长形孔(43)的端部为限位卡隼终端(44),所述限位销(42)穿过所述限位卡隼(41)上的长形孔(43)并被固定在所述定模B板(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隼(41)和限位销(42)的数量均为4个,所述复合流道模具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2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隼(41)采用螺丝固定在所述定模A板(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87322.3U CN206436484U (zh) | 2017-01-20 | 2017-01-20 | 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87322.3U CN206436484U (zh) | 2017-01-20 | 2017-01-20 | 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36484U true CN206436484U (zh) | 2017-08-25 |
Family
ID=59635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087322.3U Active CN206436484U (zh) | 2017-01-20 | 2017-01-20 | 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36484U (zh) |
-
2017
- 2017-01-20 CN CN201720087322.3U patent/CN2064364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02373A (zh) | 一种前模多穴单元穴位四面抽芯变浇注方式注塑模具 | |
CN103407103B (zh) | 一种无顶出的模具结构及使用方法 | |
CN102658625B (zh) | 注塑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 |
CN207448964U (zh) | 一种气压传感器外壳注塑模具 | |
CN206884075U (zh) | 笔记本电脑c壳注塑模 | |
CN105415588A (zh) | 一种遥控器的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 | |
CN206383406U (zh) | 用于制造笔记本电脑键盘框的模具 | |
CN206436484U (zh) | 一种复合流道模具的主流道顶出机构 | |
CN104707967A (zh) | 模内自动切断浇口的金属压铸模具 | |
CN102738681B (zh) | 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的模具 | |
CN203737950U (zh) | 一种用于铸造薄壁零件的模具 | |
CN202016173U (zh) | 三板模 | |
CN203254612U (zh) | 一种塑料模具的流道结构 | |
CN204449257U (zh) | 一种用于加工支架部件的模具 | |
CN203737937U (zh) | 掣子的浇铸装置 | |
CN211221852U (zh) | 一种具有缓冲道的汽车仪表板用注塑模具 | |
CN203679184U (zh) | 一种锤头模具 | |
CN207711262U (zh) | 一种电子秤外壳注塑模具 | |
CN106426789A (zh) | 一种可实现稳定快速分型的双分型面结构模具 | |
CN203004247U (zh) | 一种新型自动切断浇口装置 | |
CN105562651A (zh) | 一种设有球面凹陷部的端盖模具 | |
CN207592749U (zh) | 冷室压铸机及其模具 | |
CN206465403U (zh) | 一种盖帽类工件用模具 | |
CN202623162U (zh) | 航空航天用低频点连接器的模具 | |
CN208428602U (zh) | 一种抽芯方式不同的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