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9132U - 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9132U
CN206419132U CN201621236867.8U CN201621236867U CN206419132U CN 206419132 U CN206419132 U CN 206419132U CN 201621236867 U CN201621236867 U CN 201621236867U CN 206419132 U CN206419132 U CN 206419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ake duct
air intake
air inlet
stopper
cycl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368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
任志伟
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368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9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9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9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包括进气道本体、套设在所述进气道本体上的旋流器及阻挡器;所述阻挡器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若干挡板。上述结构的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实施,在旋流器基础上,增设了阻挡器,阻挡器通过利用挡板,与旋流器配合,在不影响发动机正常进气的情形下,形成进气道本体的两道隔水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止高压水枪将水喷入进气道本体内,造成空气滤清器内部积水,淹没滤芯,保护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

Description

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渣土车、搅拌车等工程车辆被广泛用于现代城市建设、道路桥梁建设。由于渣土车、搅拌车等工程车辆的工作环境相对恶劣,要求其发动机进气系统能够进行预除尘和分水。
目前,多数工程车驾驶室采用高位进气道,进气道是指的外部空气进入发动机入口的一段通道,如图1所示,现有的进气道一般是由进气道主体1’、内箱体2’、旋流件3’、外箱体4’、水嘴5’五个部分组成。
采用图1所示的进气道结构,存在以下缺点:在正常行驶状态中,旋流件可以有效阻止灰尘颗粒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并进行分水。但由于渣土车、搅拌车等工程车辆在离开工地前,一般都需对车轮、驾驶室等进行清洗,此时,旋流件并不能有效阻止高压水枪将水喷入进气道内,从而造成空气滤清器内部积水,淹没滤芯,影响进气系统及发动机寿命。
因此,如何避免使用高压水枪清洗渣土车、搅拌车等工程车辆驾驶室时,水沿进气道主体进入空气滤清器,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有效地阻止高压水枪将水喷入进气道本体内造成空气滤清器内部积水,淹没滤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进气道装置,包括进气道本体、套设在所述进气道本体上的旋流器及阻挡器;所述阻挡器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若干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道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旋流器、所述阻挡器由内至外依次叠设在所述进气道本体的进气口处;或,所述旋流器、所述阻挡器由外至内依次叠设在所述进气道本体的进气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道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旋流器套设于所述进气道本体的内部,所述进气道本体的内壁与所述旋流器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件;和/或,
所述阻挡器套设于所述进气道本体的内部,所述进气道本体的内壁与所述阻挡器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道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旋流器和所述阻挡器套设于所述进气道本体的内部,所述旋流器、阻挡器和进气道本体内壁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或,
所述旋流器套设于所述进气道本体的内部,所述阻挡器套设在所述进气道本体进气口的外壁上,所述旋流器和进气道本体的内壁间设置有密封件;或,
所述阻挡器套设于所述进气道本体的内部,所述旋流器套设在所述进气道本体进气口的外壁上,所述阻挡器和进气道本体的内壁间设置有密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道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密封件为橡胶件或充气件或海绵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道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旋流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旋流管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下端的排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道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挡板包括倾斜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反向挡水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道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挡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上端的上挡水板或/和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下端的下挡水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道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进气道本体内还设置有若干倾斜设置的挡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道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进气道本体的出气口还设置有倒喇叭状泄水件;所述进气道本体的出气口侧的下端还设置有泄水口。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空气滤清器和上述的进气道装置,所述发动机本体经所述空气滤清器与所述进气道装置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设置有上述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结构的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实施,在旋流器基础上,增设了阻挡器,阻挡器通过利用挡板,与旋流器配合,在不影响发动机正常进气的情形下,形成进气道本体的两道隔水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止高压水枪将水喷入进气道本体内造成空气滤清器内部积水,淹没滤芯的现象问题出现,保护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进气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气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阻挡器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阻挡器的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气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气道主体 2’内箱体 3’旋流件
4’外箱体 5’水嘴 10进气道本体
20旋流器 30阻挡器 31框架
40密封件 21壳体 22旋流管
23排水口 32反向挡水板 33上挡水板
34下挡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至图5所示,一种进气道装置,包括进气道本体10、套设在进气道本体10上的旋流器20及阻挡器30,阻挡器30包括框架31、设置在框架31内的若干挡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实施,在旋流器20基础上,增设了阻挡器30,阻挡器30通过利用挡板,与旋流器20配合,在不影响发动机正常进气的情形下,形成进气道本体10的两道隔水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止高压水枪将水喷入进气道本体10内造成空气滤清器内部积水,淹没滤芯的现象问题出现,保护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
旋流器20及阻挡器30的位置布置较为灵活,可选的,旋流器20、阻挡器30由内至外依次叠设在进气道本体10的进气口处;或,旋流器20、阻挡器30由外至内依次叠设在进气道本体10的进气口处,其中,内端是指的进气道本体10的出气口端,外端是指的进气道本体10的进气口端。旋流器20套设于进气道本体10的内部,进气道本体10的内壁与旋流器20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件40;和/或,阻挡器30套设于进气道本体10的内部,进气道本体10的内壁与阻挡器30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件40。
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旋流器20和阻挡器30同时套设于进气道本体10的内部,此时,旋流器20、阻挡器30和进气道本体10内壁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40。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旋流器20套设于进气道本体10的内部,阻挡器30套设在进气道本体10进气口的外壁上,此时,旋流器20和进气道本体10的内壁间设置有密封件40。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阻挡器30套设于进气道本体10的内部,旋流器20套设在进气道本体10进气口的外壁上,此时,阻挡器30和进气道本体10的内壁间设置有密封件40。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旋流器20和阻挡器30集成套设在进气道本体10进气口的外壁上。
上述实施例中,密封件40既可以为橡胶件,也可以为充气件,如气囊,还可以为海绵件,只要是能够起到密封隔水的作用的结构件即可。
具体地,旋流器20包括壳体21、设置在壳体21中的旋流管22及设置在壳体21下端的排水口23。更为具体的,壳体21包括内壳、与内壳配合的外壳,排水口23设置在外壳的下端。需要说明的是,当旋流器20设置在进气道本体10进气口与阻挡器30之间,此时,阻挡器30既可以单独设置出水口,也可以与旋流器20共用其排水口23,当阻挡器30与旋流器20共用其排水口23时,壳体21靠近阻挡器30的一侧的下方开口,便于阻挡器30拦截的水流流入壳体21后从排水口23排出,当阻挡器30设置在进气道本体10进气口与旋流器20之间时,阻挡器30需单独设置出水口。
如上,阻挡器30包括框架31、设置在框架31内的若干挡板,优选的,挡板包括倾斜设置在框架31内的反向挡水板32,反向挡水板32由进气道本体10的进气口端向进气道本体10的出气口端方向斜向上倾斜,更为优选的,挡板还包括设置在框架31的上端的上挡水板33或/和设置在框架31的下端的下挡水板34,上挡水板33和下挡水板34分别用于封堵框架31的上部和下部区域,其中,上挡水板33和下挡水板34可以竖直设置,也可以如反向挡水板32一样倾斜设置,重要的是下挡水板34需配合框架31封堵框架31的下部区域,阻止水流从框架31的下部区域流入。进一步优选的,进气道本体10内还设置有若干倾斜设置的挡片以及与挡片相对应的出水口。进一步优选的,进气道本体10的出气口还设置有倒喇叭状泄水件;进气道本体10的出气口侧的下端还设置有与倒喇叭状泄水件对应的泄水口。
在进气道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进气道装置包括进气道本体10、密封件40、套设在进气道本体10进气口的外壁上的旋流器20、套设于进气道本体10的内部的阻挡器30。其中,旋流器20由内壳、旋流管22、与内壳配合的外壳、设置在外壳的下端的排水口23组成,阻挡器30与旋流器20共用其排水口23,靠近阻挡器30的内壳的下方开口,便于阻挡器30拦截的水流通过内壳流入旋流器20后从排水口23排出。密封件40套设在阻挡器30和进气道本体10的内壁间,用自攻钉或者铆钉安装在进气道本体10的内壁,并与内壳间隙设置。阻挡器30由框架31、设置在框架31内的若干挡板组成,挡板包括竖直设置的下挡水板34,多个倾斜设置的反向挡板,竖直设置的上挡水板33,上挡水板33和下挡水板34分别用于封堵框架31的上部和下部区域。
工作原理:水流(图中箭头所示为水流方向)通过旋流器20进入,一部分水流自旋流器20内部流出,经排水口23排出进气道本体10,经过旋流器20的水流压力降低,流速减慢,流向阻挡器30后,经反向挡板(与水流方向成一定的反向角度)阻挡流下,经排水口23排出进气道本体10,需要提及的是,上挡水板33、下挡水板34、密封件40,也可阻止水流溢入进气道本体10内部,反向挡板中间距离均匀,不会阻止空气进去进气道本体10内部,从而保证进气系统的正常工作。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空气滤清器和上述的进气道装置,所述发动机本体经所述空气滤清器与所述进气道装置连接。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可以为渣土车、也可以是搅拌车,其设置有上述的发动机。
由于发动机、工程机械设置有上述进气道装置,因而具有上述进气道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进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本体(10)、套设在所述进气道本体(10)上的旋流器(20)及阻挡器(30);
所述阻挡器(30)包括框架(31)、设置在所述框架(31)内的若干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20)、所述阻挡器(30)由内至外依次叠设在所述进气道本体(10)的进气口处;或,
所述旋流器(20)、所述阻挡器(30)由外至内依次叠设在所述进气道本体(10)的进气口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器(20)套设于所述进气道本体(10)的内部,所述进气道本体(10)的内壁与所述旋流器(20)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件(40);和/或,
所述阻挡器(30)套设于所述进气道本体(10)的内部,所述进气道本体(10)的内壁与所述阻挡器(30)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件(4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20)包括壳体(21)、设置在所述壳体(21)中的旋流管(22)及设置在所述壳体(21)下端的排水口(23)。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进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倾斜设置在所述框架(31)内的反向挡水板(3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31)的上端的上挡水板(33)或/和设置在所述框架(31)的下端的下挡水板(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本体(10)内还设置有若干倾斜设置的挡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本体(10)的出气口还设置有倒喇叭状泄水件;所述进气道本体(10)的出气口侧的下端还设置有泄水口。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本体、空气滤清器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进气道装置,所述发动机本体经所述空气滤清器与所述进气道装置连接。
10.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
CN201621236867.8U 2016-11-18 2016-11-18 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Active CN206419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6867.8U CN206419132U (zh) 2016-11-18 2016-11-18 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6867.8U CN206419132U (zh) 2016-11-18 2016-11-18 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9132U true CN206419132U (zh) 2017-08-18

Family

ID=59577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36867.8U Active CN206419132U (zh) 2016-11-18 2016-11-18 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91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6039A (zh) * 2016-11-18 2017-01-04 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6039A (zh) * 2016-11-18 2017-01-04 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6963B (zh) 机动车辆及向机动车辆的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方法
CN205315669U (zh) 防漏油及油气的通气结构
CN103895715A (zh) 车辆轮罩的整流装置
CN206419132U (zh) 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CN206577914U (zh) 一种具有水洗功能的旋风除尘器
CN106286039A (zh) 进气道装置、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CN106593609A (zh) 一种带自动落水功能的汽车排气管
CN206956639U (zh) 一种清扫车的扬尘过滤系统
CN204875633U (zh) 一种环保吸尘车
CN106314289A (zh) 一种防积水的汽车外后视镜
CN208527652U (zh) 焦炉焦侧除尘系统
CN202732071U (zh) 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
CN206706642U (zh) 一种道路清扫清洗一体车
CN201573533U (zh) 长途公共汽车进气管理盒
CN104264613A (zh) 筒式涡流吸尘装置
CN208194757U (zh) 一种汽车涂装电泳喷淋室及其出风装置
CN211174418U (zh) 一种带有挡板的加油插件
CN206397540U (zh) 一种煤矿井下空气净化装置
CN207178004U (zh) 汽车尾气颗粒物过滤装置
CN205760315U (zh) 一种适用于人造石切割机的除尘装置
CN205370702U (zh) 带有清洗机构的三元催化器
CN205478012U (zh) 一种用于客车顶部进气系统的进气罩
CN204082286U (zh) 一种环保机动车排气管装置
CN219651285U (zh) 通风盖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US1617939A (en) Ventil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