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02275U -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02275U
CN206402275U CN201720096946.1U CN201720096946U CN206402275U CN 206402275 U CN206402275 U CN 206402275U CN 201720096946 U CN201720096946 U CN 201720096946U CN 206402275 U CN206402275 U CN 206402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side wall
housing unit
mobile terminal
postno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969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自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969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02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02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022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壳体组件包括: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具有后背板和与所述后背板相连且接地的侧壁;接地转接片,所述接地转接片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所述侧壁设置且固定在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所述后背板设置且通过绝缘层设在所述后背板的内表面上;接地弹片,所述接地弹片与所述接地转接片接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接地可靠性高,解决了移动终端的接地弹片接地困难的问题,可有效改善移动终端的静电问题。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终端的天线性能的需求,移动终端一般要进行弹片接地。相关技术中的移动终端的接地点位于壳体的后背板上,然而针对不同结构的移动终端,后背板上无法进行接地设计,故其弹片接地成为一种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壳体组件,可利用导电壳体的侧壁进行接地,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壳体组件的移动终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包括: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具有后背板和与所述后背板相连且接地的侧壁;接地转接片,所述接地转接片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所述侧壁设置且固定在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所述后背板设置且通过绝缘层设在所述后背板的内表面上;接地弹片,所述接地弹片与所述接地转接片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当壳体组件应用在移动终端上时,电路板的接地弹片通过接地转接片与侧壁电连接,从而将侧壁作为接地位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这种接地方式可与不同结构的移动终端相匹配,接地可靠性高,解决了移动终端的接地弹片接地困难的问题,可有效改善移动终端的静电问题。同时,利用侧壁接地有利于解决由于利用大面积的后背板接地而导致的天线的射频性能受到影响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侧壁之间铆接连接。
具体地,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其的穿孔,在所述凸起部穿过所述穿孔后所述凸起部形变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侧壁构造成铆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凸起部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上;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且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第二端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侧壁为一体成型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侧壁之间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绝缘层为绝缘泡棉、绝缘胶层和绝缘塑料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接地转接片为不锈钢片或铜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壳体组件;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在所述导电壳体内,所述接地弹片设在所述电路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设置上述的壳体组件,这样电路板的接地弹片通过接地转接片与侧壁电连接,从而将侧壁作为接地位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这种接地方式可适用于不同结构的移动终端,接地可靠性高,解决了移动终端的接地弹片接地困难的问题,可有效改善移动终端的静电问题。同时,利用侧壁接地有利于解决由于利用大面积的后背板接地而导致的天线的射频性能受到影响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接地转接片预安装在导电壳体上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接地转接片安装且固定在导电壳体上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接地转接片安装且固定在导电壳体上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接地转接片与绝缘层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接地转接片与绝缘层的配合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电壳体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电壳体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移动终端1000;
壳体组件100;导电壳体1;后背板11;侧壁12;凸起部121;固定部1211;第一配合部1212;第二配合部1213;接地转接片2;第一连接部21;穿孔211;第二连接部22;接地弹片3;绝缘层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该壳体组件100可用在移动终端1000上。例如,壳体组件100可用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等。其中,移动终端1000包括电路板。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可以包括导电壳体1、接地转接片2和接地弹片3。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壳体1可以指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壳体(例如,导电壳体1为金属壳体),也可以指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并在该绝缘壳体上进行导电处理(如涂覆导电涂层)等。
具体地,如图1-图4以及图7-图8所示,导电壳体1具有后背板11和与后背板11相连且接地的侧壁12,也就是说,导电壳体1具有后背板11和侧壁12,其中,后背板11和侧壁12相连,侧壁12接地。此处可以理解的是,侧壁12接地可以是指整个侧壁12接地,当然也可以是指侧壁12的局部位置处接地。
如图3-图6所示,接地转接片2(例如不锈钢片或铜片)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其中,第一连接部21对应侧壁12设置且固定在侧壁12的内表面上,第二连接部22与第一连接部21相连,第二连接部22对应后背板11设置且通过绝缘层4设在后背板11的内表面上。换言之,接地转接片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其中,第一连接部21对应侧壁12设置且固定在侧壁12的内表面上,第二连接部22对应后背板11设置且设在后背板11的内表面上,第二连接部22与后背板11之间设有绝缘层4。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当侧壁12的局部位置处接地时,第一连接部21可对应侧壁12的接地位置处设置且固定在侧壁12的接地位置处的内表面上。例如,侧壁12与后背板11之间大体垂直设置,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相连且大体垂直设置,第一连接部21对应侧壁12的接地位置处设置且固定在侧壁12的接地位置处的内表面上,第二连接部22对应后背板11设置且通过绝缘层4设在后背板11的内表面上。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连接部22与后背板11之间设置绝缘层4可防止第二连接部22与后背板11之间的电连接,避免了壳体组件100利用后背板11接地。
可选地,绝缘层4可以为绝缘泡棉或绝缘塑料。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层4还可以为其它能够起到绝缘作用的材料,例如绝缘层4为绝缘胶,通过设置绝缘胶,不但保证了第二连接部22和后背板11之间的绝缘性,而且还有利于将第二连接部22固定在后背板11的内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绝缘层4还可以为绝缘泡棉、绝缘胶和绝缘塑料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绝缘泡棉通过绝缘胶固定在后背板11的内表面上,第二连接部22设在绝缘泡棉上。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内表面是指当壳体组件100应用在移动终端1000上时,朝向移动终端1000的内部的一侧表面。
接地弹片3与接地转接片2接触,也就是说,接地弹片3与接地转接片2电连接。例如接地弹片3与第二连接部22接触。具体而言,当壳体组件100应用在移动终端1000上时,接地弹片3设在电路板上(例如,接地弹片3为电路板的接地引脚,或接地弹片3与电路板的接地引脚电连接),接地弹片3与接地转接片2接触且接地转接片2固定在侧壁12的接地位置处,从而实现电路板与侧壁12的电连接,进而实现侧壁12的良好接地性能。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当壳体组件100应用在移动终端1000上时,电路板的接地弹片3通过接地转接片2与侧壁12电连接,从而将侧壁12作为接地位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这种接地方式可与不同结构的移动终端1000相匹配,接地可靠性高,解决了移动终端1000的接地弹片3接地困难的问题,可有效改善移动终端1000的静电问题。同时,利用侧壁12接地有利于解决由于利用大面积的后背板11接地而导致的天线的射频性能受到影响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与侧壁12之间铆接连接,由此,通过使第一连接部21与侧壁12之间铆接连接,不但有利于降低二者之间的连接成本,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具体而言,如图1-图4以及图6-图8所示,侧壁12的内表面上设有凸起部121,第一连接部21上设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其的穿孔211,在凸起部121穿过穿孔211后凸起部121形变以将第一连接部21和侧壁12构造成铆接连接。例如,在凸起部121穿过穿孔211后(如图1所示),在外力的作用下将凸起部121折弯以使其产生形变(如图2-图4所示),从而形变后的凸起部121将第一连接部21固定在侧壁12的内表面上并实现了侧壁12与第一连接部21之间的铆接连接,进而实现对接地转接片2的可靠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凸起部121可以包括固定部1211、第一配合部1212和第二配合部1213。其中,固定部1211固定在侧壁12的内表面上,第一配合部1212和第二配合部1213的第一端与固定部1211相连,第一配合部1212和第二配合部1213的第二端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换言之,第一配合部1212的第一端与固定部1211相连,第二配合部1213的第一端与固定部1211相连,第一配合部1212的第二端和第二配合部1213的第二端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例如,在图7示出的具体示例中,第一配合部1212的第一端和第二配合部121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固定部1211的朝向移动终端1000的中心的一侧表面上,第一配合部1212的第二端和第二配合部1213的第二端均沿着朝向移动终端1000的内部的方向延伸且第一配合部1212的第二端和第二配合部1213的第二端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这样,当凸起部121穿过穿孔211时,外力可分别作用于第一配合部1212和第二配合部1213以使得第一配合部1212和第二配合部1213分别朝向靠近侧壁12且远离彼此的方向发生折弯形变,从而实现对接地转接片2的可靠固定。
可选地,凸起部121与侧壁12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不但有利于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凸起部121与侧壁1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凸起部121工作的可靠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与侧壁12之间卡扣连接,例如,侧壁12的内表面上设有卡扣,第一连接部21上设有卡槽,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以实现第一连接部21与侧壁12之间的连接。卡扣连接的方式可便于第一连接部21与侧壁12之间的拆装,不但节约了装配时间,而且在接地转接片2损坏时还方便对其的维修和更换。
可选地,接地转接片2可以为由韧性好、强度高、抗氧化性强的材质制成的导电件。例如,接地转接片2为不锈钢片或铜片。可以理解的是,接地转接片2不限于不锈钢片或铜片,接地转接片2还可以是具有导电功能的铝片等。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0,包括:上述的壳体组件100和电路板,电路板设在导电壳体1内,接地弹片3设在电路板上。例如,接地弹片3为电路板的接地引脚,或接地弹片3与电路板的接地引脚电连接。由此,接地弹片3与接地转接片2接触且接地转接片2固定在侧壁12的接地位置处,从而实现电路板与侧壁12的电连接,进而实现侧壁12的良好接地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0,通过设置上述的壳体组件100,这样电路板的接地弹片3通过接地转接片2与侧壁12电连接,从而将侧壁12作为接地位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这种接地方式可适用于不同结构的移动终端1000,接地可靠性高,解决了移动终端1000的接地弹片3接地困难的问题,可有效改善移动终端1000的静电问题。同时,利用侧壁12接地有利于解决由于利用大面积的后背板11接地而导致的天线的射频性能受到影响的问题。
可选地,移动终端1000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当然,移动终端1000还可以为其它终端,例如游戏机、学习机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具有后背板和与所述后背板相连且接地的侧壁;
接地转接片,所述接地转接片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所述侧壁设置且固定在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上;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所述后背板设置且通过绝缘层设在所述后背板的内表面上;
接地弹片,所述接地弹片与所述接地转接片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侧壁之间铆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其的穿孔,在所述凸起部穿过所述穿孔后所述凸起部形变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侧壁构造成铆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上;
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且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第二端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侧壁为一体成型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侧壁之间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绝缘泡棉、绝缘胶层和绝缘塑料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转接片为不锈钢片或铜片。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在所述导电壳体内,所述接地弹片设在所述电路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CN201720096946.1U 2017-01-24 2017-01-24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02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6946.1U CN206402275U (zh) 2017-01-24 2017-01-24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6946.1U CN206402275U (zh) 2017-01-24 2017-01-24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02275U true CN206402275U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15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9694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02275U (zh) 2017-01-24 2017-01-24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0227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8966A (zh) * 2018-09-29 2018-12-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背光组件的接地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0661079A (zh) * 2019-10-10 2020-01-0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14142282A (zh) * 2021-11-18 2022-03-04 上海索迪龙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接近传感器的接地件及接近传感器
WO2022165033A1 (en) * 2021-01-27 2022-08-04 New Audio LLC Wireless earpiece with external antenna features and related technology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8966A (zh) * 2018-09-29 2018-12-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背光组件的接地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9088966B (zh) * 2018-09-29 2020-11-03 东莞市钰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背光组件的接地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0661079A (zh) * 2019-10-10 2020-01-0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WO2022165033A1 (en) * 2021-01-27 2022-08-04 New Audio LLC Wireless earpiece with external antenna features and related technology
CN114142282A (zh) * 2021-11-18 2022-03-04 上海索迪龙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接近传感器的接地件及接近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02275U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2917027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3445352U (zh) 电连接器
CN204216324U (zh) 接地良好的高速传输母端连接器
CN201303149Y (zh) 电连接器
CN201985332U (zh) 电连接器
CN201018081Y (zh) 电连接器
CN105356077B (zh) 接地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3481374U (zh) 终端
CN209497668U (zh) 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
WO2012113203A1 (zh) 一种旋转usb接口类设备
CN205985326U (zh) 金属外壳、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232502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5211995U (zh) 印制电路板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CN202127119U (zh) 一种sma连接器
CN203660127U (zh) 共面型连接器
CN203120375U (zh) 一种防止电磁泄漏的屏蔽罩
CN102833373B (zh) 一种移动通讯设备
CN201781077U (zh) 一种接地片结构
CN103746207B (zh) 共面型连接器
CN105977667A (zh) 一种电子产品及其接触弹片
CN207992882U (zh) 一种改善服务器小板卡导电连续性的治具
CN107742781A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移动终端
CN201163707Y (zh) 一种开关设备的断路器摩擦接地结构
CN206059713U (zh) 接口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