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5759U - 冷却水过滤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冷却水过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5759U
CN206375759U CN201720029457.4U CN201720029457U CN206375759U CN 206375759 U CN206375759 U CN 206375759U CN 201720029457 U CN201720029457 U CN 201720029457U CN 206375759 U CN206375759 U CN 206375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ctional precipitation
pipe
liquid
water
precipitation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294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Huarong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assman Machine Tool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assman Machine Tool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assman Machine Tool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294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5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5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57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水过滤设备;包括分级沉淀箱、过滤袋、絮凝剂溶液罐、污水进液管、主供液管、混合器、絮凝剂供液管和冷却水排出管;所述絮凝剂供液管与所述絮凝剂溶液罐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污水进液管和所述絮凝剂供液管通过所述混合器与所述主供液管连通,所述主供液管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分级沉淀箱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与冷板加工设备连通;所述过滤袋置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下方;通过所述分级沉淀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玻璃冷加工时产生的污水无法进行过滤后循环再利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冷却水过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水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玻璃冷板加工行业中,普遍使用玻璃钻孔、磨边、铣槽、抛光等设备,或玻璃钻铣机、玻璃加工中心等大型冷板加工设备。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玻璃冷板加工的工艺特性要求,需要使用大量冷却用水,其加工工艺使用专用金刚石钻头、金刚石磨轮、金刚石铣刀等玻璃加工专用刀具对玻璃进行磨削,达到对玻璃进行加工的目的,在其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玻璃粉末,这些玻璃粉混合于冷却水中,通过设备自身的冷却水回收途径,又回流到设备冷却水箱中,造成设备冷却水中含有大量玻璃粉,又通过设备冷却水泵再次对玻璃加工提供冷却水,造成设备内部玻璃粉末堆积,对设备各个运动机构、防护机构、润滑机构、润滑系统、气动系统带来非常大的破坏。尤其是玻璃粉板结于设备防护机构上,导致防护机构中橡塑件老化,玻璃粉侵入到运动机构中,致使运动机构磨损,且玻璃粉难于清理,使设备故障频发,大幅度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对于玻璃冷加工设备来说,玻璃粉是其故障的首要故障源头。如何,减小玻璃粉对玻璃冷加工设备的危害是玻璃加工企业一直研究的课题。
减小玻璃粉对玻璃冷加工设备的危害,需要对其磨削冷却水进行处理,过滤掉混合于冷却水中的玻璃粉,并对冷却水损耗予以补充,并补充切削剂,保证冷却水中切削液浓度及PH值,为设备提供满足玻璃加工工艺要求的冷却水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新的冷却水过滤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冷却水过滤设备,通过所述分级沉淀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玻璃冷加工时产生的污水无法进行过滤后循环再利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却水过滤设备,包括分级沉淀箱、过滤袋、絮凝剂溶液罐、污水进液管、主供液管、混合器、絮凝剂供液管和冷却水排出管;所述絮凝剂供液管与所述絮凝剂溶液罐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污水进液管和所述絮凝剂供液管通过所述混合器与所述主供液管连通,所述主供液管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分级沉淀箱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与冷板加工设备连通;所述过滤袋置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分级沉淀箱内设置有一个分隔挡板和多个分隔流通板,所述沉淀物出口设置于所述分级沉淀箱底端;所述分隔挡板和各所述分隔流通板沿平行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轴心线的轴线间隔分布,将所述分级沉淀箱内部分隔为多个沉淀腔;各所述分隔流通板上均设置有流通口,各所述流通口呈阶梯状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切削剂补充管和补水泵,所述补水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切削剂补充管连通,所述补水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分级沉淀箱进液端连通;所述切削剂补充管上设置有补剂电磁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清水补充管,所述清水补充管与所述补水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清水补充管上设置有补水电磁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分级沉淀箱的顶部设置有处理后供水泵,所述处理后供水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处理后供水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冷却水排出管连通;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上设置有PH检测传感器,所述处理后供水泵、所述补剂电磁阀、所述补水泵分别和所述PH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与花洒式污水排出口连通,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与所述花洒式污水排出口间设置有定时翻转阀。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袋置于清渣车内,所述清渣车通过过滤水管与过滤水收集箱连通,所述过滤水收集箱通过回水管与所述分级沉淀箱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回水泵,所述过滤水收集箱内设置有第三液位开关,所述第三液位开关和所述回水泵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级沉淀箱内设置有第二液位开关,所述第二液位开关的检测端位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最后一级所述沉淀腔的液面顶端;所述所述补水电磁阀和所述第二液位开关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污水泵和储存污水的污水箱,所述污水箱上端设置有第一液位开关;所述污水箱的出液端与所述污水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污水泵的出液端与所述污水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液位开关和所述污水泵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却水过滤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1、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所述分级沉淀箱、所述过滤袋、所述絮凝剂溶液罐、所述污水进液管、所述主供液管、所述混合器、所述絮凝剂供液管和所述冷却水排出管;所述絮凝剂供液管与所述絮凝剂溶液罐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污水进液管和所述絮凝剂供液管通过所述混合器与所述主供液管连通,所述主供液管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分级沉淀箱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与冷板加工设备连通;所述过滤袋置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下方的设计;冷板加工设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可进入所述分级沉淀箱进行沉淀,经过沉淀产生的清洁的冷却水自所述冷却水排出管进入冷板加工设备,重新投入生产,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再利用,节省资源;所述分级沉淀箱和所述过滤袋两级沉淀结构,使絮凝后的玻璃粉中的冷却水被更大程度的过滤出,进行循环利用,进一步节省了资源,且此结构简单,实用方便,不通过其他压力或甩干机械对过滤出的玻璃粉进行脱水。
2、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分级沉淀箱内设置有一个所述分隔挡板和多个所述分隔流通板,所述沉淀物出口设置于所述分级沉淀箱底端;所述分隔挡板和各所述分隔流通板沿平行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轴心线的轴线间隔分布,将所述分级沉淀箱内部分隔为多个沉淀腔;各所述分隔流通板上均设置有所述流通口,各所述流通口呈阶梯状设置的设计;对进入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污水在絮凝过程中进行四级过滤,使污水絮凝沉淀的更彻底。
3、本实用新型采用还包括所述切削剂补充管和所述补水泵,所述补水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切削剂补充管连通,所述补水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分级沉淀箱进液端连通;所述切削剂补充管上设置有所述补剂电磁阀的设计;通过所述切削剂补充管对所述分级沉淀箱中过滤后的冷却水补充切削剂,使过滤后的冷却水复合冷板加工用冷却水的要求,可直接补充入冷板加工设备进行生产。
4、本实用新型采用还包括所述清水补充管,所述清水补充管与所述补水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清水补充管上设置有所述补水电磁阀的设计;可对所述分级沉淀箱内的液体进行补充,以确保加入絮凝剂的污水在所述分级沉淀箱内的絮凝沉淀空间,使污水有效絮凝、沉淀,同时保持本实用新型持续不断为冷却板加工设备提供冷却水。
5、本实用新型采用还包括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分级沉淀箱的顶部设置有处理后供水泵,所述处理后供水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处理后供水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冷却水排出管连通;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上设置有PH检测传感器,所述处理后供水泵、所述补剂电磁阀、所述补水泵分别和所述PH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的设计;所述PH检测传感器可以检测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中冷却水的PH值保证冷却水中切削液酸碱度,为设备提供满足玻璃加工工艺要求的冷却水,当所述PH检测传感器检测到需要调节PH信号时所述补水泵启动通过所述补剂电磁阀打开将切削剂补充到所述分级沉淀箱内达到调节冷却水PH只目的,保证为设备提供满足玻璃加工工艺要求的冷却水。
6、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与所述花洒式污水排出口连通,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与所述花洒式污水排出口间设置有所述定时翻转阀设计,可降低还有大量水分的沉淀及絮凝玻璃粉落入所述过滤袋时对所述过滤袋的冲击,降低流速,保护所述过滤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分级沉淀箱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分级沉淀箱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花洒式污水排出口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器连接框图;
图示箭头方向为污水在本实用新型内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水过滤设备包括分级沉淀箱10、过滤袋14、絮凝剂溶液罐6、污水进液管102、主供液管101、混合器7、絮凝剂供液管103和冷却水排出管22;所述絮凝剂供液管与所述絮凝剂溶液罐的出液口602连通,所述污水进液管和所述絮凝剂供液管通过所述混合器与所述主供液管连通,所述主供液管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分级沉淀箱的出水口112通过所述冷却水排出管22与冷板加工设备连通;所述过滤袋置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102下方;所述絮凝剂供液管上设置有计量泵5,所述计量泵的进液端501与所述絮凝剂溶液罐连通,所述计量泵的出液端502与所述主供液管连通。本实施例采用包括所述分级沉淀箱、所述过滤袋、所述絮凝剂溶液罐、所述污水进液管、所述主供液管、所述混合器、所述絮凝剂供液管和所述冷却水排出管;所述絮凝剂供液管与所述絮凝剂溶液罐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污水进液管和所述絮凝剂供液管通过所述混合器与所述主供液管连通,所述主供液管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分级沉淀箱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与冷板加工设备连通;所述过滤袋置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下方的设计;冷板加工设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可进入所述分级沉淀箱进行沉淀,经过沉淀产生的清洁的冷却水自所述冷却水排出管进入冷板加工设备,重新投入生产,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再利用,节省资源;所述分级沉淀箱和所述过滤袋两级沉淀结构,使絮凝后的玻璃粉中的冷却水被更大程度的过滤出,进行循环利用,进一步节省了资源,且此结构简单,实用方便,不通过其他压力或甩干机械对过滤出的玻璃粉进行脱水。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级沉淀箱内设置有一个分隔挡板103和三个分隔流通板104,所述沉淀物出口设置于所述分级沉淀箱底端;所述分隔挡板和各所述分隔流通板沿所述分级沉淀箱的轴心线间隔分布,将所述分级沉淀箱内部分隔为四个沉淀腔106;各所述分隔流通板上均设置有流通口107,各所述流通口呈阶梯状设置;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分隔挡板和三个所述分隔流通板使所述分级沉淀箱为四级沉淀箱,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个所述分隔挡板和多个所述分隔流通板,所述分级沉淀箱的分级层数越多,进入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污水絮凝的越彻底,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分级沉淀箱内设置有一个所述分隔挡板和多个所述分隔流通板,所述沉淀物出口设置于所述分级沉淀箱底端;所述分隔挡板和各所述分隔流通板沿平行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轴心线的轴线间隔分布,将所述分级沉淀箱内部分隔为多个沉淀腔;各所述分隔流通板上均设置有所述流通口,各所述流通口呈阶梯状设置的设计;对进入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污水在絮凝过程中进行四级过滤,使污水絮凝沉淀的更彻底。
参见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四个所述沉淀腔的底端出口相互连通的设计;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四个所述沉淀腔的底端出口不互相连通,四个所述沉淀腔底端分别具有一个沉淀物出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沉淀的空间自行选择,此处不再过多赘述。本实施例采用四个所述沉淀腔的底端出口相互连通的设计,使沉淀的絮凝物均匀分布,有利于所述分级沉淀箱内的絮凝物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均匀排出。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切削剂补充管20和补水泵9,所述补水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切削剂补充管连通,所述补水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分级沉淀箱进液端连通;所述切削剂补充管上设置有补剂电磁阀201。
本实用新型采用还包括所述切削剂补充管和所述补水泵,所述补水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切削剂补充管连通,所述补水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分级沉淀箱进液端连通;所述切削剂补充管上设置有所述补剂电磁阀的设计;通过所述切削剂补充管对所述分级沉淀箱中过滤后的冷却水补充切削剂,使过滤后的冷却水复合冷板加工用冷却水的要求,可直接补充入冷板加工设备进行生产。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清水补充管8,所述清水补充管与所述补水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清水补充管上设置有补水电磁阀801。
本实用新型采用还包括所述清水补充管,所述清水补充管与所述补水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清水补充管上设置有所述补水电磁阀的设计;可对所述分级沉淀箱内的液体进行补充,以确保加入絮凝剂的污水在所述分级沉淀箱内的絮凝沉淀空间,使污水有效絮凝、沉淀,同时保持本实用新型持续不断为冷却板加工设备提供冷却水。
参见图1、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中央处理器23,所述分级沉淀箱的顶部设置有处理后供水泵19,所述处理后供水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出水口112连通,所述处理后供水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冷却水排出管22连通;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上设置有PH检测传感器21,所述处理后供水泵19、所述补剂电磁阀201、所述补水泵9分别和所述PH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23通过电线213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还包括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分级沉淀箱的顶部设置有处理后供水泵,所述处理后供水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处理后供水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冷却水排出管连通;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上设置有PH检测传感器,所述处理后供水泵、所述补剂电磁阀、所述补水泵分别和所述PH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的设计;所述PH检测传感器可以检测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中冷却水的PH值保证冷却水中切削液酸碱度,为设备提供满足玻璃加工工艺要求的冷却水,当所述PH检测传感器检测到需要调节PH信号时所述补水泵启动通过所述补剂电磁阀打开将切削剂补充到所述分级沉淀箱内达到调节冷却水PH只目的,保证为设备提供满足玻璃加工工艺要求的冷却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级沉淀箱底端连接有花洒式污水排出口13,所述分级沉淀箱与所述花洒式污水排出口间设置有定时翻转阀12。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与所述花洒式污水排出口连通,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与所述花洒式污水排出口间设置有所述定时翻转阀设计,可降低还有大量水分的沉淀及絮凝玻璃粉落入所述过滤袋时对所述过滤袋的冲击,降低流速,保护所述过滤袋。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袋置于清渣车15内,所述清渣车通过过滤水管171与过滤水收集箱17连通,所述过滤水收集箱通过回水管172与所述分级沉淀箱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回水泵16,所述过滤水收集箱内设置有第三液位开关18,所述第三液位开关和所述回水泵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所述电线213连接。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级沉淀箱内设置有第二液位开关11,所述第二液位开关的检测端位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第四级沉淀腔的液面顶端,所述处理后供水泵的进液端位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第四级沉淀腔的液面顶端;所述补水电磁阀801和所述第二液位开关11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23通过所述电线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液位开关的检测端位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第四级水位处,保持本实用新型持续不断为冷却板加工设备提供冷却水。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污水泵3和储存污水的污水箱4,所述污水箱上端设置有第一液位开关2;所述污水箱的出液端与所述污水泵的进液端401连通,所述污水泵的出液端302与所述污水进液管1连通,所述第一液位开关和所述污水泵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所述电线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中央处理器为联想天逸310,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联想家悦30600i或西门子s7300其中之一,此处所列出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型号仅为所述中央处理器可选择的型号,并不对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品牌和型号进行限定,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水泵,所述回水泵、所述补水泵和所述处理后供水泵均为油升品牌V38A2R10X型水泵,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莲盛品牌LQDLF型水泵或博泰品牌D46-30*6型水泵等,此处所列水泵仅为所述污水泵,所述回水泵、所述补水泵和所述处理后供水泵可选择的型号,并不对所述污水泵,所述回水泵、所述补水泵和所述处理后供水泵的品牌和型号进行限定,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位开关、所述第二液位开关、所述第三液位开关为GREYWELL品牌FSC001液位开关,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雅鹄品牌YH300型液位开关或SPES品牌SRF-88液位开关等,此处所列仅为所述第一液位开关、所述第二液位开关或所述第三液位开关可选择的型号,并不对所述第一液位开关、所述第二液位开关或所述第三液位开关的品牌和型号进行限定,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补水电磁阀、所述补剂电磁阀为川熙流体品牌CXZQD型电磁阀,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普润品牌PR.X-ZQA02-00型电磁阀,此处所列仅为所述补水电磁阀或所述补剂电磁阀可选择的型号,并不对所述补水电磁阀或所述补剂电磁阀的品牌和型号进行限定,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PH检测传感器为上海卓盼D09785T型传感器,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D09403TR1PH型传感器或上海金点公司的PH202型PH传感器,此处所列的传感器仅为所述PH检测传感器可选择的型号,并不对所述PH检测传感器品牌和型号进行限定,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下面以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水过滤设备进行冷却水过滤的过程进行说明:
所述污水进液管向所述污水箱中排放污水,当所述污水箱中污水水位到达所述第一液位开关感应器时,所述第一液位开关向所述中央处理器发送信号,所述中央处理器向所述污水泵发送信号使所述污水泵打开,通过所述污水进液管向所述混合器中供污水;同时所述中央处理向所述计量泵发送信号,使所述计量泵打开,通过所述絮凝剂供液管向所述混合器中供絮凝剂;絮凝剂和污水在所述混合器中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液通过所述主供液管进入所述分级沉淀箱,进入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混合液在所述分级沉淀箱中沉淀;经过沉淀的上清液经过所述处理后供水泵向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供液,所述PH检测传感器感应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中水的PH值并实时向所述中央处理器传输,当检测到的PH值低于玻璃加工用水值时,所述中央处理器向所述补水泵和所述补剂电磁阀发送信号,使所述补水泵和所述补剂电磁阀打开,向所述分级沉淀箱中供切削剂;所述第二液位开关感应第四级所述沉淀腔内的液位,当所述分级沉淀箱中液位过低,低于所述第二液位开关时,所述第二液位开关向所述中央处理器发送信号,所述中央处理器向所述补水泵和所述补水电磁阀发送信号,所述补水泵和所述补水电磁阀打开,向所述分级沉淀箱中供清水;在所述分级沉淀箱中沉淀出来的沉淀物经过所述沉淀物出口和所述花洒式污水排出口排入所述过滤袋中,所述过滤袋中对沉淀物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出的液体进入所述清渣车,再经过所述过滤水管进入所述过滤水收集箱,所述第三液位开关感应所述过滤水收集箱中液体高度,当到达预定高度时,所述第三液位开关向所述中央处理器发送信号,所述中央处理器向所述回水泵发送信号,抽汲所述过滤水收集箱的液体进入所述分级沉淀箱进行沉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冷却水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级沉淀箱、过滤袋、絮凝剂溶液罐、污水进液管、主供液管、混合器、絮凝剂供液管和冷却水排出管;所述絮凝剂供液管与所述絮凝剂溶液罐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污水进液管和所述絮凝剂供液管通过所述混合器与所述主供液管连通,所述主供液管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分级沉淀箱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与冷板加工设备连通;所述过滤袋置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却水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沉淀箱内设置有一个分隔挡板和多个分隔流通板,所述沉淀物出口设置于所述分级沉淀箱底端;所述分隔挡板和各所述分隔流通板沿平行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轴心线的轴线间隔分布,将所述分级沉淀箱内部分隔为多个沉淀腔;各所述分隔流通板上均设置有流通口,各所述流通口呈阶梯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所述冷却水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削剂补充管和补水泵,所述补水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切削剂补充管连通,所述补水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分级沉淀箱进液端连通;所述切削剂补充管上设置有补剂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冷却水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水补充管,所述清水补充管与所述补水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清水补充管上设置有补水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冷却水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分级沉淀箱的顶部设置有处理后供水泵,所述处理后供水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处理后供水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冷却水排出管连通;所述冷却水排出管上设置有PH检测传感器,所述处理后供水泵、所述补剂电磁阀、所述补水泵分别和所述PH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冷却水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与花洒式污水排出口连通,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沉淀物出口与所述花洒式污水排出口间设置有定时翻转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冷却水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袋置于清渣车内,所述清渣车通过过滤水管与过滤水收集箱连通,所述过滤水收集箱通过回水管与所述分级沉淀箱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回水泵,所述过滤水收集箱内设置有第三液位开关,所述第三液位开关和所述回水泵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冷却水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沉淀箱内设置有第二液位开关,所述第二液位开关的检测端位于所述分级沉淀箱的最后一级所述沉淀腔的液面顶端;所述所述补水电磁阀和所述第二液位开关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冷却水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水泵和储存污水的污水箱,所述污水箱上端设置有第一液位开关;所述污水箱的出液端与所述污水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污水泵的出液端与所述污水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液位开关和所述污水泵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CN201720029457.4U 2017-01-10 2017-01-10 冷却水过滤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75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9457.4U CN206375759U (zh) 2017-01-10 2017-01-10 冷却水过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9457.4U CN206375759U (zh) 2017-01-10 2017-01-10 冷却水过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5759U true CN206375759U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04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2945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75759U (zh) 2017-01-10 2017-01-10 冷却水过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57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4586A (zh) * 2018-06-20 2019-12-27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4586A (zh) * 2018-06-20 2019-12-27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EP3603886A4 (en) * 2018-06-20 2020-02-05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COOLING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AND COOLING WATER CIRCULATION CONTROL METHO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53024A1 (en) Water treatment device
CN105330069B (zh) 气浮过滤处理装置
CN104083938B (zh) 紧凑型过滤装置及过滤工艺
CN206375759U (zh) 冷却水过滤设备
CN108406422A (zh) 一种过滤型刮板排屑器
CN204108744U (zh) 一种中心出水过滤装置
CN105920878B (zh) 一种油水分离机
CN106698741A (zh) 废液处理系统及废液处理方法
CN202270425U (zh) 线切割工作液的过滤装置
CN202169101U (zh) 油水分离装置
CN111347289A (zh) 一种主轴中心出水高压冷却装置
CN107715547A (zh) 一种过滤效果好的超精油过滤设备
CN201544071U (zh) 一种推镗床冷却装置
CN210649807U (zh) 一种在线高效玻纤拉丝漏嘴加工切削液粉末提取装置
CN206652278U (zh) 一种磨削液过滤系统
CN209771563U (zh) 一种切削液过滤系统
CN209093119U (zh) 废水比装置
CN209520451U (zh) 线切割集中加工标准化环保系统
CN209721782U (zh) 微型的机械加工工作液自动处理设备
CN203954850U (zh) 紧凑型过滤装置
CN209397176U (zh) 一种带液位传感的废油回收系统
CN206624710U (zh) 一种隔油器
CN207877408U (zh) 一种循环水系统在线清理装置
CN207286889U (zh) 一种切削液集成过滤装置
CN206823299U (zh) 一种研磨机用铜粉回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28

Address after: 264010 5th Flo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ubation Center, Lingang Industrial Zone, Gaotuan Town, Fushan District,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tai Huarong Robo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Jinma Industrial Zone, Gaoliyi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Glassman machine tool (Beijing)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