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60903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60903U
CN206360903U CN201621254647.8U CN201621254647U CN206360903U CN 206360903 U CN206360903 U CN 206360903U CN 201621254647 U CN201621254647 U CN 201621254647U CN 206360903 U CN206360903 U CN 206360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er
guide
support frame
guide part
ai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546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俊锋
刘维亮
邓美华
蒋团广
崔世强
张旭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546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60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60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60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包括:壳体、支撑架和导风轮,壳体具有前后敞开的风道,支撑架安装在风道内且与风道的内壁相连,支撑架上设有多个沿风道的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导向件,导风轮可转动地设在支撑架上且导风轮朝向支撑架的一侧设有与多个导向件配合的配合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通过在支撑架朝向导风轮的一侧设置导向件,利用导向件限制导风轮的运动轨迹,不仅保证了风扇工作过程中导风轮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对中性,还简化了导风轮的安装步骤,降低了导风轮的安装难度,从而提高了导风轮的装配效率,降低了风扇的维修成本,进而提高了风扇的装配效率,而且导向件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生产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诸如转页扇的风扇。
背景技术
转页扇通过在叶片的一侧设置导风轮,利用导风轮模拟自然风,相关技术中转页扇的导风轮在安装过程中,导风轮的中心难以与支架上的安装位置对准连接,导致导风轮无法自动居中,需要工作人员手工将导风轮放置在风道的中间,安装难度较大,而且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不仅影响了转页扇的安装质量,还大幅度降低了转页扇的安装效率,降低了产量,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扇,该风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导风轮对中性好,降低了拆装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包括:壳体、支撑架和导风轮,所述壳体具有前后敞开的风道,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风道内且与所述风道的内壁相连,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多个沿所述风道的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导向件,所述导风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导风轮朝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与多个所述导向件配合的配合部以使所述导风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风道的中心线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通过在支撑架朝向导风轮的一侧设置导向件,利用导向件限制导风轮的运动轨迹,从而限定配合部在导向件的引导作用下实现与导向部配合连接,不仅保证了风扇工作过程中导风轮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对中性,还简化了导风轮的安装步骤,降低了导风轮的安装难度,从而提高了导风轮的装配效率,降低了风扇的维修成本,进而提高了风扇的装配效率,而且导向件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生产成本较低。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合部形成沿所述导风轮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与多个所述导向件止抵以使所述导风轮自动对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导向件包括至少一个导向部,且所述导向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沿所述导风轮的径向、由外至内高度逐渐减小的凸筋,所述配合部沿所述凸筋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导风轮自动对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轮廓线形成相对于所述导风轮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的直线或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导向件包括两个导向部,两个所述导向部沿所述导风轮的周向间隔开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导向部中的一个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沿所述导风轮的径向延伸且外轮廓线形成相对于所述导风轮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的直线,所述第二导向部设在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内侧且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内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二导向部的朝向所述导风轮一侧所在的假想平面与所述导风轮的旋转轴线垂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导向件的两个所述导向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两个所述导向件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导向部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件包括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导向件沿所述导风轮的周向均匀且间隔开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电机和离合板,所述电机固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电机的朝向所述导风轮的一侧设有输出轴,所述离合板设在所述导风轮的背向所述电机的一侧且与所述输出轴固定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风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导风轮可绕所述输出轴的中心轴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页扇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转页扇;
10:壳体;11:风道;
20:支撑架;20a:导向件;20b:电机安装槽;
21:导向部;211:第一导向部;212:第二导向部;
30:导风轮;31:配合部;32:导风板;
40:电机;41:安装孔;42:输出轴;
50:离合板;51: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包括壳体10、支撑架20和导风轮30。具体而言,壳体10具有前后敞开的风道11,支撑架20安装在风道11内且与风道11的内壁相连,支撑架20上设有多个沿风道11的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导向件20a,导风轮30可转动地设在支撑架20上且导风轮30朝向支撑架20的一侧设有与多个导向件20a配合的配合部31以使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与风道11的中心线重合。
具体地,支撑架20设在风道11内且支撑架11的中心线与风道11的中心线重合,导风轮30与壳体10组装时,可以将壳体10卧放在平台上,然后将导风轮30罩设在壳体10内的支撑架20上,导风轮30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此时导风轮30上的配合部31与支撑架20上的导向件20a配合,使导风轮30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到导向件20a朝向支撑架20的中部滑动,保证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与风道11的中心线重合,实现对中效果。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通过在支撑架20朝向导风轮30的一侧设置导向件20a,利用导向件20a限制导风轮30的运动轨迹,从而限定配合部31在导向件20a的引导作用下实现与导向部21配合连接,风扇的导风轮30在与支撑架20组装时,支撑架20上的多个导向件20a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导风轮30的顺利安装和对中性,还可以保证风扇工作过程中导风轮30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对中性,简化了导风轮30的安装步骤,降低了导风轮30的安装难度,从而提高了导风轮30的装配效率,降低了风扇的维修成本,进而提高了风扇的装配效率。
下面以转页扇100为例,结合附图1至图4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页扇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页扇100包括壳体10、支撑架20和导风轮30。具体而言,壳体10具有前后敞开的风道11,支撑架20安装在风道11内且与风道11的内壁相连,支撑架20上设有多个沿风道11的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导向件20a,导风轮30可转动地设在支撑架20上且导风轮30朝向支撑架20的一侧设有与多个导向件20a配合的配合部31以使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与风道11的中心线重合。
换言之,转页扇100主要由壳体10、支撑架20和导风轮30组成,壳体10上设有风道11,风道11贯穿壳体10且前后敞开,风道11内设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风道11的内壁面上,另一端沿风道11的轴向向风道11的圆心位置延伸,支撑架20上设有多个导向件20a,多个导向件20a沿风道11的周向间隔布置,且支撑架20上设有导风轮30,导风轮30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架20上,导风轮30形成为圆环形结构,且导风轮30上设有相互交叉布置的导风板32,导风板32相对于导风轮30的中心轴向倾斜布置,导风轮30朝向支撑架20的一侧设有多个配合部31,配合部31沿导风轮30的周向布置,且配合部31与导向件20a配合相连。
其中,在转页扇100的风道11内设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上设有电机安装槽20b,将电机40安装在电机安装槽20b内,并在安装孔41上安装螺钉,利用螺钉与螺钉孔的配合将电机40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槽20b内,单机的一侧设有水平延伸的输出轴42,将导风轮30中心的内环套设在输出轴42上,导风轮30朝向电机40的一侧设有配合部31,利用支撑架20上的限位件与配合部31配合,限定导风轮30的运动方向,导风轮30安装完成后将离合板50与紧固螺钉50安装在输出轴42的端部,防止导风轮30脱离。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页扇100,通过在支撑架20朝向导风轮30的一侧设置导向件20a,利用导向件20a限制导风轮30的运动轨迹,从而限定配合部31在导向件20a的引导作用下实现与导向部21配合连接,不仅保证了转页扇100工作过程中导风轮30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对中性,还简化了导风轮30的安装步骤,降低了导风轮30的安装难度,从而提高了导风轮30的装配效率,降低了转页扇100的维修成本,进而提高了转页扇100的装配效率,而且导向件20a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生产成本较低。
优选地,配合部31形成沿导风轮30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凸筋,环形凸筋与多个导向件20a止抵以使导风轮30自动对中。
如图1所示,导风轮30的中部设有配合部31,配合部31沿导风轮30的周向延伸与导风轮30同轴布置,配合部31形成为环形凸筋,且环形凸筋设置在导风轮30的中部,环形凸筋的中心线与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重合。通过在导风轮30中部设置环形凸筋结构,利用环形凸筋与导向件20a配合限定导风轮30的运动轨迹,防止因导风轮30定位不准确而影响转页扇100的装配,不仅提高了导风轮30的安装速度,而且导风轮30上的导风板32与环形凸筋连接,增加了导风轮30的整体稳定系,防止导风轮30在工作过程中因磨损造成导风轮30的损坏。
有利地,每个导向件20a包括至少一个导向部21,且导向部21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沿导风轮30的径向、由外至内高度逐渐减小的凸筋,配合部31沿凸筋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使导风轮30自动对中。
具体而言,导向件20a由导向部21组成,导向部21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单个,导向部21由多个或单个凸筋组成,凸筋在导风轮30周向方向上的高度、从导风轮30的中心到边沿处沿导风轮30的径向方向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凸筋可以大致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一条直边贴合连接在支撑架20上,且凸筋所在的面与支撑架20的侧面垂直。
导风轮30与壳体10组装时,首先将壳体10卧放在平台上,然后将导风轮30罩设在壳体10内的支撑架20上,导风轮30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到导向部21的长度方向朝向支撑架20的中心滑动,保证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与风道11的中心线重合,实现对中效果。
通过在支撑架20的一侧设置导向部21,利用导向部21与配合部31配合限定导风轮30的活动范围,防止导风轮30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偏移,保证导风轮30的对中性,增加了导风轮30的安装精度,为导风轮30的安装提供了方便,降低了导风轮30的安装成本。
可选地,导向部21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轮廓线形成相对于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的直线或弧形。
也就是说,导向部21的朝向导风轮30的一侧表面的外轮廓形成为直线或弧线,且导向部21的外轮廓线相对于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倾斜布置,如图2所示,导向部21的长边形成为由直线和弧线组合构成的折线轮廓线,轮廓线中的直线部分相对于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倾斜布置。
由此,通过将导向部21的外轮廓线相对于导风轮30的旋转轴倾斜布置,利用导向部21的外轮廓线引导配合部31运动,能够将配合部31引导进入到安装位置,保证导风轮30的对中性,而且导向部21与支撑架20一体成型,采用一次性注塑的方式将导向部21设置在支撑架20上,结构简单,稳定性和可靠性强,使用寿命较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导向件20a包括两个导向部21,两个导向部21沿导风轮30的周向间隔开布置。
具体地,如图2所示,每个导向件20a由两个导向部21组成,两个导向部21沿导风轮30的周向间隔开布置且每个导向部21沿导风轮30的径向延伸,其中,每个导向部21所在的平面与导风轮30所在的平面垂直。
由此,将导向件20a设置成为两个间隔布置的导向部21,一方面,相对于单个导向部21而言,两个间隔布置的导向部21的强度较大,不仅保证了导向件20a的引导定位作用,还提高了导向件20a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导向部21间隔布置,增加了导向件20a的周向尺寸,提高了导向件20a的作用性能,更有效地保证了导风轮30的对中性。
可选地,两个导向部21中的一个包括第一导向部211和第二导向部212,第一导向部211沿导风轮30的径向延伸且外轮廓线形成相对于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的直线,第二导向部212设在第一导向部211的内侧且第二导向部212的外端与第一导向部211的内端相连。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导向部21由第一导向部211和第二导向部212组成,第一导向部211和第二导向部212均大致形成为直角梯形结构,第一导向部211所形成的直角梯形结构长度较短的一条腰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0的侧壁面上,且该直角梯形的上边与下边所在的直线与导风轮30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二导向部212连接在第一导向部211的内侧,且第二导向部212所形成的直角梯形的长度较短的腰与第一导向部211的短边相连,其中第二导向部212所形成的直角梯形的下边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0的侧壁面上。
第一导向部211和第二导向部212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导向部211长度较大的腰、第二导向部212的上边和第二导向部212的长度较大的腰配合形成导向线,配合部31沿导向线移动,既可以简化了导风轮30的安装工序,降低了导风轮30的安装难度,从而提高了导风轮30的安装速度与安装效率,进而提高了转页扇100的装配与生产效率,又可以保证导风轮30运转时的对中性,实现导风轮30的运行顺畅性和平稳性。
其中,第一导向部211的前侧轮廓线可以形成相对于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的直线,第二导向部212的前侧轮廓线可以形成与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垂直布置的直线,从而起到支撑导风轮30的作用;也可以形成曲线,既可以起到支撑导风轮30的作用,又可以进一步保证导风轮30运转时的对中性。
对应地,导向件20a的两个导向部21中的另一个的前侧轮廓线可以形成相对于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的直线,起到导向的作用,进一步保证导风轮30运转时的对中性。
优选地,多个第二导向部212的朝向导风轮30一侧所在的假想平面与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垂直设置,也就是说,多个第二导向部212的上边在同一个平面内,且多个第二导向部212的上边所在的假想平面与导风轮30的旋转轴线垂直。
由此,将第二导向部212的假象平面垂直于旋转轴线设置,能够与配合部31配合,为导风轮30的旋转提供方便,保证导风轮20运行的平稳性,降低了第二导向部212对导风轮30旋转过程中的影响,减轻了导风轮30与第二导向部212之间的磨损,延长了转页扇100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可选地,每个导向件20a的两个导向部21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两个导向件20a中的任意一个导向部21之间的距离。
换言之,每个导向件20a包括的两个导向部21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导向件20a之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导向部21距离本导向件20a内的另一个导向部21的距离远小于距离相邻导向件20a内的导向部21之间的距离。
由此,能够将支撑架20上的所有导向部21进行局部集中,在保证导向部21稳定的前提下,防止因所有的导向部21均匀布置而增加导向件20a的占用空间,优化了支撑架20和导向件20a的机构设计,在保证导向件20a稳定性和强度的基础上减小了导向件20a的体积,降低了导向件20a对导风轮30的影响。
有利地,导向件20a包括至少三个,至少三个导向件20a沿导风轮30的周向均匀且间隔开布置。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件20a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可以是三个,可以多于三个,例如,四个、五个或更多个,且多个导向件20a沿导风轮30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有导向件20a具有导风轮30圆心位置的距离相等。设置对于三个导向件20a,能够保证形成对导风轮30的限定作用,防止导风轮30在运转时发生偏置,保证导风轮30运行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若导向件20a的数量过少,仅有两个或一个,不能有效地限定导风轮30的运动,不能够准确快速的将配合部31引导进入到导向件20a内侧。
其中,导向件20a沿导风轮30的周向布置,导向件20a配合形成一个虚拟的圆形,圆心的导风轮30的圆心重合,导风轮30的配合部31在导向件20a形成的虚拟圆形内旋转,保证无论导风轮30旋转任意角度,均能够在导向件20a内侧,既保证了导风轮30运转的顺畅性和平稳性,又可以为导风轮30的安装提供了方便,节省了导风轮30的安装时间,而且便于用户自行拆卸清理导风轮30,无需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拆装。
此外,转页扇100还包括电机40和离合板50,电机40固设在支撑架20上且电机40的朝向导风轮30的一侧设有输出轴42,离合板50设在导风轮30的背向电机40的一侧且与输出轴42固定相连。
参照附图3,在本实施例中,转页扇100上还设有电机40和离合板50,支撑架20上设有电机安装槽20b,电机40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槽20b内,电机安装槽20b的外侧设有定位柱和螺钉孔,电机40上与定位柱(未示出)和螺钉孔(未示出)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孔41,定位柱贯穿安装孔41,并利用螺钉将电机40固定在电机安装槽20b内,电机40朝向导风轮30的一侧设有输出轴42,输出轴42沿导风轮30的轴向延伸,且输出轴4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电机40上,输出轴42的另一端贯穿导风轮30中部的内侧圆环,导风轮30背向电机40的一侧设有离合板50,离合板50连接在输出轴42伸出导风轮30的一端,将导风轮30安装在输出轴42上,离合板50的一侧设有紧固螺钉50,防止离合板50脱离。
由此,通过在支撑架20上设置电机安装槽20b安装固定电机40,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利用离合板50输出轴42配合限定导风轮30,在保证导风轮30稳定的前提下,提高了导风轮30的灵活性能,利用导风轮30调整风流,提高了转页扇100的工作性能。
有利地,输出轴42与风道11的中心轴线重合,导风轮30可绕输出轴42的中心轴线转动,也就是说,风道11的圆心位于输出轴42的中心轴线上,导风轮30绕输出轴42的中心轴线转转,输出轴42的一端设有离合板50,且导风轮30设置在电机40与离合板50之间,利用离合器与导风轮30之间配合限定导风轮30的旋转以及旋转速度。
由此,通过离合板50限定导风轮30的旋转,利用导风轮30旋转过程中导风板32引导风流,不仅增加了风流的辐射范围,而且将风流从直接水平流动转变为倾斜风流,不仅能够保护用户不受直吹风流的影响,还能增加风流的影响区域,增加了转页扇100的性能与效果。
优选地,壳体10与支撑架20以及导向件20a一体成型。由此,一体形成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转页扇100的壳体10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转页扇100的装配效率,保证转页扇100的各部件的连接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页扇100的安装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页扇100主要由壳体10、支撑架20和导风轮30组成,壳体10上设有风道11,风道11贯穿壳体10且前后敞开,风道11内设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风道11的内壁面上,另一端沿风道11的轴向向风道11的圆心位置延伸,支撑架20上设有多个导向件20a,导向件20a沿风道11的周向间隔布置,且支撑架20上设有导风轮30,导风轮30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架20上,导风轮30形成为圆环形结构,且导风轮30上设有相互垂直布置的导风板32,导风板32相对于导风轮30的中心轴向倾斜布置,导风轮30朝向支撑架20的一侧设有多个配合部31,配合部31沿导风轮30的周向布置,且配合部31与导向件20a配合相连。
其中,在转页扇100的风道11内设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上设有电机安装槽20b,将电机40安装在电机安装槽20b内,并在安装孔41上安装螺钉,利用螺钉与螺钉孔的配合将电机40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槽20b内,电机40的一侧设有水平延伸的输出轴42,将导风轮30中心的内环套设在输出轴42上,导风轮30朝向电机40的一侧设有环形结构的配合部31,利用支撑架20上的限位件与配合部31配合,限定导风轮30的运动方向,导风轮30安装完成后将离合板50与紧固螺钉50安装在输出轴42的端部,防止导风轮30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页扇100,通过在支撑架20朝向导风轮30的一侧设置导向件20a,利用导向件20a限制导风轮30的运动轨迹,从而限定配合部31在导向件20a的引导作用下实现与导向部21配合连接,不仅保证了转页扇100工作过程中导风轮3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简化了导风轮30的安装步骤,降低了导风轮30的安装难度,从而提高了导风轮30的装配效率,降低了转页扇100的维修成本,进而提高了转页扇100的装配效率,而且导向件20a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生产成本较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例如转页扇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前后敞开的风道;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风道内且与所述风道的内壁相连,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多个沿所述风道的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导向件;
导风轮,所述导风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导风轮朝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与多个所述导向件配合的配合部,以使所述导风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风道的中心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形成沿所述导风轮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与多个所述导向件止抵以使所述导风轮自动对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件包括至少一个导向部,且所述导向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沿所述导风轮的径向、由外至内高度逐渐减小的凸筋,所述配合部沿所述凸筋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导风轮自动对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轮廓线形成相对于所述导风轮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的直线或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件包括两个导向部,两个所述导向部沿所述导风轮的周向间隔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部中的一个包括:
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沿所述导风轮的径向延伸且外轮廓线形成相对于所述导风轮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的直线;
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设在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内侧且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内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导向部的朝向所述导风轮一侧所在的假想平面与所述导风轮的旋转轴线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件的两个所述导向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两个所述导向件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导向部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导向件沿所述导风轮的周向均匀且间隔开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固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电机的朝向所述导风轮的一侧设有输出轴;
离合板,所述离合板设在所述导风轮的背向所述电机的一侧且与所述输出轴固定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风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导风轮可绕所述输出轴的中心轴线转动。
CN201621254647.8U 2016-11-16 2016-11-16 风扇 Active CN206360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4647.8U CN206360903U (zh) 2016-11-16 2016-11-16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4647.8U CN206360903U (zh) 2016-11-16 2016-11-16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60903U true CN206360903U (zh) 2017-07-28

Family

ID=59372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54647.8U Active CN206360903U (zh) 2016-11-16 2016-11-16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609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5946A (zh) * 2018-01-13 2018-05-0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轴流风机前壳的框架组件以及轴流风机壳体
CN109322858A (zh) * 2017-08-01 2019-02-12 吴进吉 风扇罩防沾尘拍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2858A (zh) * 2017-08-01 2019-02-12 吴进吉 风扇罩防沾尘拍动装置
CN108005946A (zh) * 2018-01-13 2018-05-0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轴流风机前壳的框架组件以及轴流风机壳体
CN108005946B (zh) * 2018-01-13 2023-10-27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轴流风机前壳的框架组件以及轴流风机壳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15268U (zh) 吹风机
CN204551351U (zh) 吹风机
CN105442478B (zh) 吹风机
CN202646062U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206360903U (zh) 风扇
CN106287973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5928097U (zh) 一种用于滚珠电主轴的防水防尘结构
CN204404472U (zh) 送风装置及其空调
US4547125A (en) Wind turbine
CN108393597A (zh) 一种激光平切极耳装置
CN205533336U (zh) 360°多向送风塔式电风扇
CN205418281U (zh) 一种药片排列装置
CN203215825U (zh) 一种可单独升降的抽油烟机
CN208252393U (zh)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CN206221312U (zh) 风扇
CN205939529U (zh) 一种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06145923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9404220A (zh) 一种水平桨叶角度可变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112727804B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2265501Y (zh) 双向无堵塞摇头喷雾加湿机
CN205156155U (zh)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CN106737944A (zh) 一种切割机头
CN102808794A (zh) 一种塔式左右摆动电风扇
CN210688646U (zh) 导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01132157Y (zh) 有附叶片和整流板的分级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