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2393U -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 Google Patents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2393U
CN208252393U CN201820316021.8U CN201820316021U CN208252393U CN 208252393 U CN208252393 U CN 208252393U CN 201820316021 U CN201820316021 U CN 201820316021U CN 208252393 U CN208252393 U CN 208252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fan head
driving motor
fa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160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世强
蒋团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160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2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2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2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组件、应用该驱动组件的扇头组件、和应用该扇头组件的风扇。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扇头组件的扇头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均与扇头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扇头沿水平方向摆动;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扇头沿竖直方向摆动。本实用新型应用该驱动组件的风扇具有较大的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

Description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组件、应用该驱动组件的扇头组件、及应用该扇头组件的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风扇的摇头方式为:整个机头进行摇头,且机头通常进行左右摇头。具体地,风扇的后同步电机通过曲柄带动整个机头进行左右摇头。上述摇头方式中,只有机头经过的位置才产生风,使得风扇的送风范围也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组件,旨在使应用该驱动组件的风扇具有较大的送风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扇头组件的扇头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该第一驱动电机和扇头连接,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扇头沿水平方向摆动;
第二驱动电机,该第二驱动电机与扇头连接,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扇头沿竖直方向摆动。
进一步地,该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该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与扇头相连接的从动齿条,该第一驱动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套设于输出轴,该第一传动齿轮与从动齿条相啮合,该第一传动齿轮呈竖直设置,且第一传动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扇头的中心轴线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安装架,该安装架开设有安装槽,第一驱动电机安装于安装槽,输出轴穿过安装槽的底壁,与第一传动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支撑第二驱动电机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的连接板、和与该连接板呈夹角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于安装架上,该支撑板面向第一传动齿轮的表面凸设有所述从动齿条。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开设有限位槽,安装架凸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可移动地容纳于限位槽。
进一步地,该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该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齿轮、和与扇头相连接的从动齿轮,该第二驱动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套设于输出轴,该第二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该第二传动齿轮呈竖直设置,且第二传动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扇头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电机,该第三驱动电机包括与扇头连接的输出轴。
进一步地,该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支架,该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及第三驱动电机均设于电机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扇头组件,所述扇头组件包括上述驱动组件和扇头。
进一步地,所述扇头包括扇叶,扇叶旋转时所形成的理论气流柱的最外缘与扇叶的旋转中心轴线的夹角定义为风扩散角R1,所述R1满足:0°<R1≤4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扇,所述风扇还包括上述扇头组件,所述扇头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包括均与扇头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扇头沿水平方向摆动的同时,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扇头沿竖直方向摆动,使得扇头具有“八字形”的运动轨迹,使扇头送出的风形成螺旋状,从而增加了风扇的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扇头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扇头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扇头组件的卡簧、固定壳、卡合件、轴承及固定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扇头组件的第三驱动电机、连接盘、第二驱动齿轮、连接件及第二驱动电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扇头组件的连接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扇头组件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齿轮及安装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扇头组件一实施例的出风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扇头组件100的扇头90转动。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30,该第一驱动电机30和扇头90连接,第一驱动电机30驱动扇头90沿水平方向往复地摆动;
第二驱动电机50,该第二驱动电机50与扇头90连接,第二驱动电机50驱动扇头90沿竖直方向往复地摆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支架1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0设于电机支架10,第二驱动电机50也设于电机支架10。
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中,电机支架10包括底板11、第一固定板13及第二固定板15。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5分别设于底板11的两端。第一驱动电机30设于第二固定板15。
可以理解的,第一驱动电机30驱动扇头90、第二驱动电机50及电机支架10沿水平方向摆动的同时,第二驱动电机50驱动扇头90、第一驱动电机30及电机支架10沿竖直方向摆动。
可以理解的,第一驱动电机30驱动扇头90沿水平方向向左摆动0°<R≤30°,再摆动至初始位置,再沿水平方向向右摆动0°<R≤30°,再摆动至初始位置,如此不断重复。可选地,根据实际需求,扇头90向左和向右均摆动到5°、10°、20°、30°、25°、或15°等。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包括均与扇头90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30和第二驱动电机50。第一驱动电机30驱动扇头90沿水平方向摆动的同时,第二驱动电机50驱动扇头90沿竖直方向摆动,使得扇头90具有“八字形”的运动轨迹,使扇头90送出的风形成螺旋状,从而增加了风扇90的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电机30可驱动扇头90沿水平方向摆动,第二驱动电机50驱动扇头90沿竖直方向摆动,使得扇头90处会产生较大的负压,从而吸入较多的空气,使得扇头90可吹出较大的风,且风速较大。
该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该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33、和与扇头90相连接的从动齿条557,该第一驱动电机30包括输出轴31,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3套设于输出轴31,该第一传动齿轮33与从动齿条557相啮合,该第一传动齿轮33呈竖直设置,且第一传动齿轮33的中心轴线A与扇头90的中心轴线B相平行。
第一传动齿轮33开设有过孔331,输出轴31穿过过孔331,从而与第一传动齿轮33连接。
该第一传动齿轮33呈竖直设置,且第一传动齿轮33的中心轴线A与扇头90的中心轴线B相平行。可以理解的,从动齿条557呈水平设置,第一传动齿轮33与从动齿轮557相啮合,带动扇头90、电机支架10、第三驱动电机70、第二驱动电机50于水平方向左右摆动。
可以理解的,第一传动齿轮33可围绕中心轴线B旋转;扇头90的扇叶91可围绕中心轴线B旋转。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与第二固定板15连接的安装架35,该安装架35开设有安装槽351,第一驱动电机30安装于安装槽351,输出轴31穿过安装槽351的底壁,与第一传动齿轮33连接。
安装架35包括架体(未标示),架体开设有所述安装槽351,架体的两端均凸设有凸块,两个凸块和架体共同形成卡槽37。
架体上还凸设有所述限位部353,限位部353位于两个凸块之间。
第一驱动电机30工作时,输出轴31通过第一驱动齿轮33、从动齿条557带动第二驱动电机50、第三驱动电机70和扇头90于水平方向摆动,具体地,于水平方向左右摆动。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支撑第二驱动电机50的连接件55,连接件55包括与第二驱动电机50连接的连接板551、和与该连接板551呈夹角连接的支撑板555,所述支撑板555设于安装架35上,该支撑板555面向第一传动齿轮33的表面凸设有该从动齿条557。
该连接板551大致为一圆盘状结构。连接板551开设有开孔5511,连接板551远离第二驱动电机50的表面凸设有连接筒553,该连接筒553与开孔5511连通,使得输出轴51可穿过开孔5511和连接筒553,与第二驱动齿轮53连接。
可以理解的,输出轴51可转动地贯穿开孔5511和连接筒553。第二驱动电机50工作时,输出轴51可通过第二驱动齿轮53和从动齿轮731之间的啮合,带动第三驱动电机70、电机支架10及扇头90于竖直方向往复摆动。
所述支撑板555开设有限位槽559,安装架35凸设有限位部353,该限位部353可移动地容纳于限位槽559。
安装架35的安装槽的底壁凸设有限位部353。限位部353的自由端形成有限位柱3531。将限位部353装设于限位槽559后,限位柱3531卡合于限位槽559的槽壁,以确保限位部353持久地容纳于限位槽559。
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中,支撑板555还开设有让位孔558,让位孔558与限位槽559连通。且限位槽559的宽度小于让位孔558的宽度,使得限位部353可通过让位孔558进入限位槽559中。
限位部353容纳于限位槽559中,以限制第一驱动齿轮33和从动齿条557的啮合路径,使得扇头90于水平方向向左的摆动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30°,扇头90于水平方向向右的摆动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30°。
安装架35的两端均凸设有一凸块,二凸块相对设置形成一卡槽37,卡槽37与安装槽351连通,且卡槽37的宽度大于安装槽351的宽度,使得第一驱动齿轮33和从动齿条557可沿水平方向在卡槽37中移动,并限制第一驱动齿轮33和从动齿条557的啮合路径,使得扇头90于水平方向向左的摆动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30°,扇头90于水平方向向右的摆动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30°。
该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该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齿轮53、和与扇头90相连接的从动齿轮731,该第二驱动电机50包括输出轴51,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3套设于输出轴51,该第二传动齿轮53与从动齿轮731相啮合,该第二传动齿轮53呈竖直设置,且第二传动齿轮53的中心轴线C与扇头90的中心轴线B相垂直。
第二传动齿轮53开设有第二过孔531,输出轴51穿过第二过孔531与第二传动齿轮53连接。
可以理解的,第二传动齿轮53可围绕中心轴线C旋转。
该第二传动齿轮53呈竖直设置,且第二传动齿轮53的中心轴线C与扇头90的中心轴线B相垂直,第二驱动电机50工作时,输出轴51通过第二驱动齿轮53和从动齿轮731带动第三驱动电机70和扇头90于竖直方向摆动,具体地,于竖直方向上下摆动。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电机70,该第三驱动电机70包括与扇头90连接的输出轴71。
第三驱动电机70通过其输出轴71驱动扇头90沿垂直于中心轴线B的方向旋转。
具体地,第三驱动电机70还会通过其输出轴51驱动扇头90沿垂直于中心轴线B的方向进行360°旋转。将该驱动组件应用于风扇时,扇头90的扇叶91在沿垂直于其中心轴线B的方向的转动过程中,还会上下摆动及左右摆动,送出的风具有螺旋状,从而增加了风扇的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
进一步地,第三驱动电机70和扇头90上下摆动及左右摆动,使得送出的风也上下摆动及左右摆动,使得送出的风更加舒适、清爽。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可驱动扇头90围绕中心轴线B旋转,并上下摆动及左右摆动,使得扇头90处会产生较大的负压,从而吸入较多的空气,使得扇头90可吹出较大的风,且风速较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扇头组件100。
所述扇头组件100包括上述驱动组件和扇头90。
扇头90包括扇叶91和轮毂93。扇叶91设于轮毂93上。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扇叶91包括主扇叶911和千叶913,所述轮毂93固设有多个主扇叶911,相邻主扇叶911间设千叶913,所述千叶913与主扇叶911在轮毂93轴向上呈鸭式布局布置。扇头90旋转时,进风侧气流经千叶913加速形成干扰主扇叶911气流的分离涡,于主扇叶911吸力面上产生将主扇叶911根部前缘堆积的回流带走的吸力,使主扇叶911根部前缘气流变得顺畅、实际做功面积增加,因而扇头90内流品质佳、效率高。使得扇头90的送风范围更大、送风距离更远、风速更快。
通常,相对于流经扇头90的气流,所述千叶913在轮毂轴向上的位置位于主扇叶911的上游,使扇头90内流品质更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主扇叶911和千叶913分别为前弯掠和后弯掠设计,所述千叶913采用后弯前缘和直后缘造型且该后缘具有一前掠角。其中,所述千叶913与主扇叶911呈上位鸭式布局布置在轮毂93上。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还可使所述千叶913与主扇叶911呈下位鸭式布局布置在轮毂93上,增强扇头90设计的灵活性。应当理解,所述主扇叶911还可以是后掠或直叶片设计。
由于该扇头组件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扇叶91旋转时所形成的理论气流柱的最外缘与扇叶91的旋转中心轴线B的夹角定义为风扩散角R1,所述R1满足:0°<R1≤45°。
参图7,所述扇叶91旋转时所形成的理论气流柱的最外缘与扇叶91的旋转中心轴线B的夹角定义为风扩散角R1,本实用新型的风扩散角R1满足:0°<R1≤45°。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风扩散角R1满足:5°<R1≤4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风扇的风扩散角为0°<R1≤45°,在此范围下,风扇可以具有较大的送风范围,吹出的风也可满足用户对舒适度的要求。
设定现有技术中扇叶的风扩散角为R0
其中,R1<R0,表明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送出的风具有风速较大的优点,送风距离更远。
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盘73,连接盘73的表面凸设有所述从动齿轮731。
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中,从动齿轮731设于连接盘73的中心区域。
连接盘73的周缘还凹设有缺口737。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杆735,连接杆735的两端均开设有容纳孔(未标示),从动齿轮731凸设有定位柱7311,定位柱7311和输出轴51分别和与其对应的容纳孔相适配,使得定位柱7311和输出轴51分别可转动地容纳于与其对应的容纳孔中,以确保从动齿轮731和第二驱动齿轮53之间啮合的稳定性。
输出轴51穿过第二传动齿轮53的第二过孔531后,容纳于连接杆735的容纳孔。
可以理解的,输出轴51穿过第二驱动齿轮53后容纳于容纳孔。
连接杆735可部分容纳于缺口737,以确保驱动组件的紧凑性。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中,连接杆735容纳于缺口737,并抵持于缺口737的底壁,使得连接杆735稳定地安装于缺口737。
连接盘73远离第二驱动电机50的表面与第三驱动电机70连接。
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件75和轴承77,固定件75开设有供输出轴71穿过的第一通孔751。
固定件75远离第三驱动电机73的表面还凸设有保护筒753,保护筒753与第一通孔751连通。输出轴71穿过第一通孔751和保护筒753。轴承77套设在保护筒753的外表面上。由此便于第三驱动电机70的输出轴71与轴承77的配合,从而提高驱动组件工作的可靠性。
轴承77开设有第二通孔771,输出轴71穿过第一通孔751、保护筒753及第二通孔771,与扇头90连接。
具体地,保护筒753的表面凹设有卡接槽755。
驱动组件还包括卡簧777,卡簧777适于卡设在卡接槽755内以将轴承77限定在固定件75和卡簧777之间。由于轴承77设在电机支架10上,将轴承77限定在固定件75和卡簧777之间,可以保证第三驱动电机70和轴承77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第三驱动电机70的输出轴71与轴承77的配合,从而便于实现第三驱动电机70带动扇叶91旋转,从而可以扩大送风范围,提升送风速度和送风距离,满足用户的舒适度。
更进一步地,卡簧777呈圆弧状,圆弧状的卡簧777具有开口7771,便于卡设在卡接槽755内。具体地,该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由此可以避免卡簧777从卡接槽755内脱落。再进一步地,卡簧777的内周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7773,卡簧777在凹槽7773处易发生变形,由此便于将卡簧777卡设到卡接槽755内,且便于从卡接槽755内取出。
电机支架10的第一固定板13开设有容置槽135,容置槽135为弧形槽,轴承77卡设在容置槽135内。容置槽135可以对轴承77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轴承77在风扇工作过程中从电机支架10上脱落,从而提高驱动组件工作的可靠性,进而提高风扇工作的可靠性。
驱动组件还包括卡合件773,卡合件773开设有第三通孔7731。
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中,轴承77容纳于第三通孔7731,卡合件773卡合于容置槽135中,以对轴承77起到保护的作用。
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壳775,固定壳775开设有第四通孔7751,轴承77伸出卡合件773的部分可容纳于第四通孔7751中,以对轴承77起到保护和减震的作用。
驱动组件还包括减震件79,减震件79也开设有第五通孔791。
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中,减震件79的材质可为橡胶。
轴承77和卡合件773容纳于第五通孔791后,减震件79卡合于容置槽135中,以对轴承77起到保护的作用。
所述扇头组件100还包括外壳80,电机支架10设于外壳80上,所述外壳80开设有孔81,输出轴71穿过孔81与扇头90连接。
外壳80还设有卡合槽83,孔81贯穿卡合槽83的底壁。
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中,与第三驱动电机70连接的卡合件79卡合于卡合槽83中,将第三驱动电机70与外壳80连接。
外壳80可以增加扇头组件100的外观的美观性,同时可以防止进入扇头组件100。
所述扇头组件100还包括夹设于外壳80和扇头90之间的网罩索母85,网罩索母85开设有贯穿孔851,输出轴71穿过孔81和贯穿孔851与扇头90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网罩索母85位于外壳80的远离电机支架10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网罩索母85与外壳80螺纹连接,第三驱动电机70的输出轴71穿过外壳80和网罩索母85与扇头90连接。网罩索母85用于将扇头90的轮毂93限定在外壳80与网罩索母85之间,起到固定轮毂93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扇,包括支撑组件和上述扇头组件100,所述扇头组件100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组件。
该风扇可为电风扇。
由于该风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扇头组件的扇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该第一驱动电机和扇头连接,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扇头沿水平方向摆动;
第二驱动电机,该第二驱动电机与扇头连接,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扇头沿竖直方向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该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与扇头相连接的从动齿条,该第一驱动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套设于输出轴,该第一传动齿轮与从动齿条相啮合,该第一传动齿轮呈竖直设置,且第一传动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扇头的中心轴线相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安装架,该安装架开设有安装槽,第一驱动电机安装于安装槽,输出轴穿过安装槽的底壁,与第一传动齿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支撑第二驱动电机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的连接板、和与该连接板呈夹角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于安装架上,该支撑板面向第一传动齿轮的表面凸设有所述从动齿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开设有限位槽,安装架凸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可移动地容纳于限位槽。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该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齿轮、和与扇头相连接的从动齿轮,该第二驱动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套设于输出轴,该第二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该第二传动齿轮呈竖直设置,且第二传动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扇头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电机,该第三驱动电机包括与扇头连接的输出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支架,该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及第三驱动电机均设于电机支架上。
9.一种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头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和扇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扇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头包括扇叶,扇叶旋转时所形成的理论气流柱的最外缘与扇叶的旋转中心轴线的夹角定义为风扩散角R1,所述R1满足:0°<R1≤45°。
11.一种风扇,包括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0任一项所述的扇头组件,所述扇头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组件。
CN201820316021.8U 2018-03-07 2018-03-07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Active CN208252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6021.8U CN208252393U (zh) 2018-03-07 2018-03-07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6021.8U CN208252393U (zh) 2018-03-07 2018-03-07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2393U true CN208252393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07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16021.8U Active CN208252393U (zh) 2018-03-07 2018-03-07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23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7883A (zh) * 2018-03-07 2018-08-2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CN110454422A (zh) * 2019-08-02 2019-11-15 深圳市雷凌广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搬运的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电风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7883A (zh) * 2018-03-07 2018-08-2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CN110454422A (zh) * 2019-08-02 2019-11-15 深圳市雷凌广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搬运的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电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0166B (zh) 风扇头部、立式及壁挂式风扇、家用电器和吹风方法
CN208252393U (zh)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CN201934377U (zh) 一种改进的离心式风轮及蜗壳和涡轮风机组件
CN102812253B (zh) 横流风扇和空气调节器
CN108361212A (zh)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CN208311105U (zh)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CN107313958A (zh) 用于风扇的驱动组件及具有的风扇
CN207935131U (zh) 复位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CN206943048U (zh) 用于风扇的驱动组件及具有的风扇
CN108457883A (zh)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CN108361213A (zh)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CN208311106U (zh) 驱动组件、扇头组件及风扇
CN108443198A (zh) 驱动机构、机头机构及风扇
CN108443199A (zh) 俯仰组件、机头机构及家用电器
CN208236722U (zh) 俯仰组件、机头机构及家用电器
CN208311108U (zh) 机头机构及家用电器
CN208236720U (zh) 俯仰组件、机头机构及家用电器
CN208236723U (zh) 俯仰组件、机头机构及家用电器
CN208236719U (zh) 机头机构及家用电器
CN107420329A (zh) 一种空气净化扇
CN208311109U (zh) 驱动机构、机头机构及风扇
CN205779782U (zh) 一种双风叶轴流式风机装置
CN203231484U (zh) 空调机室内机的出风面板
CN206973710U (zh) 天花机
CN208651269U (zh) 一种轴流风叶及轴流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