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59680U - 多纤维混棉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纤维混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59680U
CN206359680U CN201621398585.8U CN201621398585U CN206359680U CN 206359680 U CN206359680 U CN 206359680U CN 201621398585 U CN201621398585 U CN 201621398585U CN 206359680 U CN206359680 U CN 206359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mixed cotton
slitter
fiber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985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冬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Ke Bridge Red Yar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Ke Bridge Red Yar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Ke Bridge Red Yar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Ke Bridge Red Yar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985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59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59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596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纤维混棉系统,属于纱线成型技术领域。包括顺次设置的开清机构、梳棉机构、成条机构、络筒、并纱机构、加捻机构,所述的开清机构包括抓棉机一、混开棉机一、抓棉机二、混开棉机二和开棉机,混开棉机一、混开棉机二送出的纤维经过至少两次开棉,再在开棉机中进行开棉处理后,送入梳棉工序中;纤维依次经过给棉罗拉、刺辊、锡林、盖板处理后完成梳棉,成条、络筒、并纱、加捻得成品。将实用新型应用于纱线成型,具有可实现多种纤维均匀混合、分梳良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多纤维混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纤维混棉系统,属于纱线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的纱线成型过程是经过一次混棉即完成了纱线的开清,然后在进入后续的梳棉、并条、络筒等后处理。这种方式操作简便,应用较为普遍。然而这种方式对于纯净的纤维而言是非常适用的,但当纤维品种较多时,由于不同来源的纤维品质存在不一致,蓬松状态、含杂程度甚至干湿度均存在差异,当进行多类型纤维混棉时,上述装置就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所形成的棉条、纱线疵点较多、机械性能不稳定。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常规纱线成型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实现多种纤维均匀混合、分梳良好的多纤维混棉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纤维混棉系统,包括顺次设置的开清机构、梳棉机构、成条机构、络筒、并纱机构、加捻机构,所述的开清机构包括抓棉机一、混开棉机一、抓棉机二、混开棉机二和开棉机,待处理的纤维或棉团置于抓棉机一、抓棉机二;抓棉机一的打手向外延伸出输出管一,该输出管一分为两支,一支接入混开棉机一,一支接入混开棉机二,分别将抓棉机一中的纤维送入混开棉机一、混开棉机二中;混开棉机一的输出端与开棉机之间设置输出管二,将混开棉机一中的纤维直接送入开棉机;抓棉机二的打手向外延伸出输出管四,该输出管四与输出管一接入混开棉机二的一支连通,将抓棉机二中的纤维送入输出管一中,并与输出管一中的纤维混合,一起送入混开棉机二中;混开棉机二的输出端与开棉机之间设置输出管七,将混开棉机二中的纤维混开棉处理后送入开棉机中,由开棉机送入梳棉机构中;纤维依次经过梳棉机构的给棉罗拉、刺辊、锡林、盖板处理后完成梳棉,再经成条机构、络筒、并纱机构、加捻机构得成品。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抓棉机二还设置有并列的多组抓棉机,统称为抓棉机三,抓棉机三的打手向外延伸出输出管五,该输出管五与输出管一接入混开棉机二的一支连通,将抓棉机三中的纤维送入输出管一中,并与输出管一中的纤维混合,一起送入混开棉机二中。更优选的,所述的抓棉机三还设置有输出管六,该输出管六直接与混开棉机二接通,使抓棉机三中的纤维不参与其他纤维的混合,直接送入混开棉机二中。
所述的混开棉机一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管三,混开棉机一通过该输出管三与混开棉机二接通,使混开棉机一中的纤维不参与其他纤维的混合,直接送入混开棉机二中。
所述的给棉机构包括给棉罗拉、打手、箱体和转轴,给棉罗拉通过其两侧的转轴安装在箱体内,打手配合安装在给棉罗拉下方;给棉罗拉由本体、开松槽和凹槽构成,所述的开松槽均匀设置于本体外表,凹槽位于给棉罗拉端部,且位于开松槽外侧;打手包括辊体、主手柄和辅手柄,主手柄竖直安装在辊体,辅手柄位于主手柄外侧的辊体上,且向主手柄方向倾斜。
更优选的:
所述的主手柄位于凹槽内边缘线内侧与箱体之间,辅手柄位于凹槽内边缘线外侧与箱体之间。
所述的凹槽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本体上。更优选的,所述的两个凹槽的内边缘线之间的距离较主手柄分布宽,即竖直方向上,主手柄位于两个凹槽内边缘线之间,辅手柄则位于内边缘线与箱体之间。
所述的辅手柄设置有两组,两组辅手柄对称设置在主手柄两侧。
所述的辅手柄倾斜角度θ为45-75°。更优选的,所述的辅手柄倾斜角度θ为75°。辅手柄倾斜向内,使其中轴线与本体、辊体中轴线相交(当辅手柄设置有两组时,两组辅手柄中轴线的交点位于本体、辊体竖直中轴线上),可有效将剥离的纤维进行汇总收拢在本体上,而在本体上,由于凹槽的设置,其上的纤维会自发的从辊体两侧向内侧滑移,减少了纤维在本体和辊体两侧端部的停留,从而有效避免了纤维的缠绕。
所述的针布机构由针布、风罩和闸板构成,所述的针布由水平段和倾斜段构成,其倾斜段侧边设置有硬块检测器,该硬块检测器与针布的启动电机连接;水平段上方固定有风罩,风罩与风机连接,并在风机作用下为风罩的罩口提供负压;闸板与风罩连通,其内设置磁铁,用于吸附纤维中的铁块。
更优选的:
所述的针布侧边设置有两个硬块检测器,分别位于倾斜段与水平段连接处和倾斜段中部。纤维在针布上进行梳理,随着纤维的输送,纤维开松度和规整度逐渐提高,两个硬块检测器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高度,针对针布上不同部位进行检测,以确保不会发生检漏现象。更优选的,所述的硬块检测器为光电传感器,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硬块、铁块等杂质时,将信号传递给针布的启动电机,启动电机根据信号进行减速或者停机处理,现场工人将杂质去除,以避免杂质带入到后道工序,从而避免了杂质的累积。
所述的磁铁沿闸板内壁对称或错位分布。当磁铁对称分布在闸板内壁上时,磁力较强,对杂质的吸附效果较好,杂质去除效率高;当磁铁错位分布在闸板内壁上时,可以保证杂质的吸附和去除连续进行,不会出现漏除现象。
所述的闸板和风罩均水平安装,且闸板与风罩之间通过弧形连接管连接,弧形连接管实现水平安装风罩与水平闸板的圆滑过渡,从而避免了纤维传送过程中存在死角。
所述的盖板机构由辊体和设置于辊体上的穿刺部构成,所述的穿刺部均匀包覆于辊体上,穿刺部由基布和基布上设置的若干个穿刺体构成,各穿刺体垂直其所在的基布表面,且穿刺部与基布为一体式结构。
更优选的:
所述的基布与辊体为分体式结构,基布包设于辊体上,使辊体两端不超出或略超出基布的两端。基布与辊体分体式结构,确保了使用的灵活性,在开松过程中,纤维不可避免的会缠绕在穿刺体上,当这些缠绕的纤维过多时,就会影响开松效果,此时,将基布从辊体上拆除,并更换上新的穿刺部,即可继续开始工作,而拆除下来的穿刺部清理完毕后,可投入下一轮的使用,使用灵活性较好。
所述的基布与辊体为一体式结构,基布设置于辊体外表面上,基布与辊体一体式结构,有利于穿刺部与辊体运行的同步性,从而确保了清洁的均匀性更好。
所述的穿刺体中轴线延长线交汇于一点,且该点位于辊体的中心线。纤维/棉团在运输过程中,通常是辊体与后续的打手或者罗拉相互作用来实现剥离的,在这个过程中,纤维/棉团会逐渐包绕在辊体上, 再逐渐从辊体上脱离下来,当穿刺体中轴线交汇于辊体的中轴线时,这种结构确保了穿刺体以直进直出的形式与纤维/棉团发生作用,既有利于刺入纤维/棉团,确保开松均匀充分,强化清洁程度,确保清洁的均匀性,又有利于脱出时的快速离开,最大程度减少缠辊现象。
所述的导棉栓由导入件和安装架构成,所述的导入件包括导槽和导入口,导入口贯穿导槽设置,安装架包括连接杆、固定环和固定栓,且连接杆下端固定在导槽侧壁上,上端设置固定环,固定环中部和侧边分别设置固定孔和安装孔,固定环通过固定孔套装在横杆上,固定栓通过安装孔进入固定环的固定孔,以卡紧横杆,从而实现导棉栓与成条工序的横杆连接。
更优选的:
所述的固定孔为圆形孔,当横杆穿过固定孔,使固定环套装在横杆上时,可根据需要,任意旋转角度直至位置和角度达到传送的需求,再旋入固定栓,使固定栓位于固定孔内的一端卡在横杆上,固定栓、横杆和固定环形成固定的受力,从而避免了横杆的滑动,确保导棉栓位置固定。
所述的导槽下部设置下端边,对应的上部设置上端边,且上端边为导入口的出口,下端边为导入口的入口,上端边较下端边小,上端边、下端边和导槽形成锥形结构的导入口。更优选的,所述的导槽为锥形结构;上端边下方于导槽内壁设置有过渡边,过渡边较上端边小,并在过渡边与上端边之间形成斜面结构。当棉条由导槽下部进入导入口时,下大上小、锥形结构的导入口有利于棉条的顺势导入,尤其是上端边与过渡边之间的斜面结构,对于棉条的合并非常有利,在传输的过程中对棉条进行预并条。
所述的连杆与导槽为一体式结构。更优选的,所述的连杆与导槽、连杆与固定环均为一体式结构。连杆与导槽、连杆与固定环均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确保安装的稳定性,避免棉条高速传输中冲击力造成的导入口角度或者位置的变化,确保传输稳定。
所述的连杆安装倾斜角度β为0-90°,当安装倾斜角度β为0°时,即整个导棉栓呈水平安装,此时,棉条以水平状态贯穿通过导入口,棉条表面的张力较大,导棉栓仅起到支撑并保持棉条水平的作用;当安装倾斜角度β为90°时,即整个导棉栓呈竖直安装,此时,棉条以竖直状态贯穿通过导入口,棉条表面的张力较大,导棉栓仅起到支撑并保持棉条竖直的作用;当安装倾斜角度β介于0°与90°之间(即为锐角)时,整个导棉栓呈倾斜安装,此时,棉条以倾斜状态贯穿通过导入口,棉条表面张力不大,较为松散,导棉栓不仅起到支撑作用,通过该安装角度的调整,还起到引导作用。
所述的导入口倾斜角度θ为锐角,更优选的,所述的导入口倾斜角度θ为45-60°,导入口呈锥角时,其内壁呈内径递减的趋势,可以很好的收拢棉条,特别是当导入口倾斜角度θ为45-60°时,这种收拢效果最好,棉条在传输的过程中达到微加捻和预收拢的效果。
首先,开清棉是纺纱工艺流程的第一道工序,加工的对象是轧棉厂来的棉包或化纤制造厂来的化纤包。在棉包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在化纤包中也含有疵点。为了纺制出清洁的符合一定要求的纱,不仅需要清除杂质或疵点,还要将各种原棉或化纤按要求进行较充分的均匀混和。本申请的开清棉工序中,通过抓棉机一、抓棉机二和多组抓棉机三,使纤维或棉包至少经过了两次混棉,将密度较大的棉块或化纤块进行充分松解,确保混合均匀,分梳更好。
其次,为了除去杂质,本申请在梳棉工序中设置多道除杂,首先通过给棉罗拉和给棉板均匀输入棉层,随后棉层的一端在给棉罗拉和给棉板的捏持下,另一端受高速回转刺辊的开松,在开松过程中由除尘刀和小漏底去除棉层中的部分杂质和短统,然后,棉层由刺辊表面转移至锡林表面而进入锡林盖板主梳理区,棉层在这一区域受锡林和盖板的充分梳理,绝大部分被分离成单纤维状并有一定的伸直平行度,同时纤维在这一区域受到均匀混和,并通过大漏底和盖板花进一步去除细小杂质和短绒,形成均匀良好的棉层输出,由剥棉罗拉剥取棉层后再由转移罗拉转移棉层,再由喇叭口和大压银使棉层汇聚成条,再通过圈条机构使棉条按一定规律均匀地困放在棉条简内。其中,纤维在针布机构中,通过硬块检测器和磁铁的多重吸附,将纤维或棉包中的铁丝等杂质去除;在盖板机构中,穿刺部上设置的穿刺体不仅加大了开松,使纤维更加蓬松均匀,有利于其中杂质的脱除,彻底清除棉卷或棉层中残留的杂质和疵点,持别是细小的杂质和疵点,在输送的过程中,还对制成的棉卷或棉层中的棉束、棉块进行细致纳梳理,使其大部分分离为单纤维状态,输出的纤维层均匀规整,有利于后道成条以及并条等工序的处理。
最后,由于不同纤维的抱合力不同,为确保成条纤维的结构紧固度,在成条、并条工序中设置了特殊的导棉栓,该导棉栓为入口大、出口小的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不仅方便了棉条的输送,且有利于棉条在输送的同时完成预并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开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开清机构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申请开清机构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申请开清机构的第三种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申请中针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给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中盖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并条工序中导棉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导棉栓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标号:1.开清机构;11. 抓棉机一;111. 输出管一;12. 混开棉机一;121. 输入管一;122. 开关一;123. 输出管二;124. 输出管三;125. 开关二;13. 抓棉机二;131.输出管四;132. 开关三;14. 抓棉机三;141. 输出管五;142. 输出管六;143. 开关四;144. 开关五;15. 混开棉机二;151. 输出管七;16.开棉机;2. 给棉机构;21.给棉罗拉;211. 本体;212. 凹槽;213. 开松槽;22. 打手;221. 辊体;222. 主手柄;223. 辅手柄;23. 箱体;24. 转轴;3. 针布机构;31.针布;311. 水平段;312. 倾斜段;32. 风罩;321.罩口;33. 闸板;34. 硬块检测器;341. 硬块检测器一;342. 硬块检测器二;35. 磁铁;36.弧形连接管;4. 盖板机构;41.辊体;42. 穿刺部;421. 基布;422. 穿刺体;5. 导棉栓;51.导入件;511. 下端边;512. 导槽;513. 上端边;514. 过渡边;515. 导入口;52. 安装架;521. 连接杆;522. 固定环;5221. 固定孔;523. 固定栓;6. 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多纤维混棉系统,包括顺次进行的开清棉、梳棉、成条、络筒、并纱、加捻。
开清棉工序是在开清机构1上完成,结合图1,开清机构1包括抓棉机一11、混开棉机一12、抓棉机二13、混开棉机二15和开棉机16,待处理的第一种纤维或棉团置于抓棉机一11、抓棉机二13;抓棉机一11的打手向外延伸出输出管一111,该输出管一111分为两支,一支通过输入管一121接入混开棉机一12,一支接入混开棉机二15,分别将抓棉机一111中的第一种纤维送入混开棉机一12、混开棉机二15中;混开棉机一12的输出端与开棉机16之间设置输出管二123,将混开棉机一12中的第一种纤维直接送入开棉机16;抓棉机二13的打手向外延伸出输出管四131,该输出管四131与输出管一111接入混开棉机二15的一支连通,将抓棉机二13中的第二种纤维送入输出管一111中,并与输出管一111中的第一种纤维混合,第一种纤维与第二种纤维一起送入混开棉机二15中;混开棉机二15的输出端与开棉机16之间设置输出管七151,将混开棉机二15中的两种纤维混开棉处理后送入开棉机16中;送入开棉机16中的纤维经过两次开棉后,送入梳棉工序中;纤维依次经过给棉罗拉21、刺辊、锡林、盖板处理后完成梳棉,成条、络筒、并纱、加捻得成品。
结合图6,给棉机构2包括给棉罗拉21、打手22、箱体23和转轴24,给棉罗拉21通过其两侧的转轴24安装在箱体23内,打手22配合安装在给棉罗拉21下方;结合图7,给棉罗拉21由本体211、开松槽213和凹槽212构成,开松槽213均匀设置于本体211外表,凹槽212位于给棉罗拉21的端部,且位于开松槽213外侧,凹槽212半径为17.5mm;打手22包括辊体221、主手柄222和辅手柄223,主手柄222竖直安装在辊体221,辅手柄223位于主手柄222外侧的辊体221上,且向主手柄222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β为75°,可有效将剥离的纤维进行汇总收拢在本体211上,而在本体211上,由于凹槽212的设置,其上的纤维会自发的从辊体221两侧向内侧滑移,减少了纤维在本体211和辊体221两侧端部的停留,从而有效避免了纤维的缠绕。本实施例中,凹槽212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本体211上;两个凹槽212的内边缘线B、D之间的距离较主手柄222分布宽,即竖直方向上,主手柄222位于两个凹槽212内边缘线B、D之间,辅手柄223设置有两组,两组辅手柄223对称设置在主手柄211两侧,辅手柄223则位于内边缘线B、D与箱体3之间。
结合图5,针布机构3由针布31、风罩32和闸板33构成,针布31由水平段311和倾斜段312构成,其倾斜段312侧边设置有硬块检测器34,该硬块检测器34与针布31的启动电机连接;水平段311上方固定有风罩32,风罩32与风机连接,并在风机作用下为风罩32的罩口321提供负压;闸板33与风罩32连通,其内设置磁铁35,用于吸附纤维中的铁块。风罩32和闸板33均水平安装,而闸板33与风罩32之间通过弧形连接管36连接,弧形连接管36实现水平安装风罩32与水平闸板33的圆滑过渡,从而避免了纤维传送过程中存在死角。本实施例中,针布31两侧分别架设有侧板,风罩32固定在左右两侧侧板之间,针布31侧边设置有两个硬块检测器34,即硬块检测器一341和硬块检测器二342,硬块检测器一341位于倾斜段312与水平段311连接处,硬块检测器二342位于倾斜段312的中部。纤维在针布31上进行梳理,随着纤维的输送,纤维开松度和规整度逐渐提高,硬块检测器一341和硬块检测器二34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高度,针对针布31上不同部位进行检测,以确保不会发生检漏现象。本实施例中,硬块检测器34选用光电传感器,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硬块、铁块等杂质时,将信号传递给针布的启动电机,启动电机根据信号进行减速或者停机处理,现场工人将杂质去除,以避免杂质带入到后道工序,从而避免了杂质的累积。
结合图8,盖板机构4由由辊体41和设置于辊体41上的穿刺部42构成,穿刺部42均匀包覆于辊体41上,穿刺部42由基布421和基布421上设置的若干个穿刺体422构成,各穿刺体422垂直其所在的基布421表面,且穿刺体422与基布421为一体式结构。其中,穿刺体422的中轴线(以图8中中轴线a、b、c、d为例)延长线交汇于一点,且该点位于辊体41的中心线MM上。纤维/棉团在运输过程中,通常是辊体41与后续的打手或者罗拉相互作用来实现剥离的,在这个过程中,纤维/棉团会逐渐包绕在辊体41上, 再逐渐从辊体41上脱离下来,当穿刺体422中轴线交汇于辊体41的中轴线MM时,这种结构确保了穿刺体422以直进直出的形式与纤维/棉团发生作用,既有利于刺入纤维/棉团,确保开松均匀充分,强化清洁程度,确保清洁的均匀性,又有利于脱出时的快速离开,最大程度减少缠辊现象。
基布421与辊体41可采用一体式结构,也可采用分体式结构,当采用分体式结构时,基布421包设于辊体41上,使辊体41两端不超出基布421的两端。基布421与辊体41分体式结构,确保了使用的灵活性,在开松过程中,纤维不可避免的会缠绕在穿刺体422上,当这些缠绕的纤维过多时,就会影响开松效果,此时,将基布421从辊体41上拆除,并更换上新的穿刺部42,即可继续开始工作,而拆除下来的穿刺部待清理完毕后,可投入下一轮的使用,使用灵活性较好。当基布421与辊体41为一体式结构时,基布421设置于辊体41外表面上,基布421与辊体41一体式结构,有利于针布42与辊体41运行的同步性,从而确保了清洁的均匀性更好。
结合图9和图10,导棉栓5由导入件51和安装架52构成,导入件51包括导槽512和导入口515,导入口515贯穿导槽512设置,安装架52包括连接杆521、固定环522和固定栓523,且连接杆521下端固定在导槽512侧壁上,上端设置固定环522,固定环522中部和侧边分别设置固定孔5221和安装孔,结合图10,固定环522通过固定孔5221套装在横杆6上,固定栓523通过安装孔进入固定环522的固定孔5221,以卡紧横杆6,从而实现安装架52与横杆6的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固定孔5221为圆形孔,当横杆6穿过固定孔5221,使固定环522套装在横杆6上时,可根据需要,任意旋转角度直至位置和角度达到传送的需求,再旋入固定栓523,使固定栓523位于固定孔5221内的一端卡在横杆6上,固定栓523、横杆6和固定环522形成固定的受力,从而避免了横杆6的滑动,确保导棉栓位置固定。
连杆521安装倾斜角度β为0-90°,当安装倾斜角度β为0°时,即整个导棉栓5呈水平安装,此时,棉条以水平状态贯穿通过导入口515,棉条表面的张力较大,导棉栓5仅起到支撑并保持棉条水平的作用;当安装倾斜角度β为90°时,即整个导棉栓5呈竖直安装,此时,棉条以竖直状态贯穿通过导入口515,棉条表面的张力较大,导棉栓5仅起到支撑并保持棉条竖直的作用;当安装倾斜角度β如图10所示介于0°与90°之间(即为锐角)时,整个导棉栓5呈倾斜安装,此时,棉条以倾斜状态贯穿通过导入口515,棉条表面张力不大,较为松散,导棉栓5不仅起到支撑作用,通过该安装角度的调整,还起到引导作用。
导入口515倾斜角度θ为锐角,导入口515呈锥角时,其内壁呈内径递减的趋势,可以很好的收拢棉条,特别是当导入口515的倾斜角度θ为45-60°时,这种收拢效果最好,棉条在传输的过程中达到微加捻和预收拢的效果。
开清棉是纺纱工艺流程的第一道工序,加工的对象是轧棉厂来的棉包或化纤制造厂来的化纤包。在棉包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在化纤包中也含有疵点。为了纺制出清洁的符合一定要求的纱,不仅需要清除杂质或疵点,还要将各种原棉或化纤按要求进行较充分的均匀混和。本申请的开清棉工序中,通过抓棉机一11、抓棉机二13,使纤维或棉包至少经过了两次混棉,将密度较大的棉块或化纤块进行充分松解,确保混合均匀,分梳更好。
为了除去杂质,本申请在梳棉工序中设置多道除杂,首先通过给棉罗拉21和给棉板均匀输入棉层,随后棉层的一端在给棉罗拉21和给棉板的捏持下,另一端受高速回转刺辊的开松,在开松过程中由除尘刀和小漏底去除棉层中的部分杂质和短统,然后,棉层由刺辊表面转移至锡林表面而进入锡林盖板主梳理区,棉层在这一区域受锡林和盖板的充分梳理,绝大部分被分离成单纤维状并有一定的伸直平行度,同时纤维在这一区域受到均匀混和,并通过大漏底和盖板花进一步去除细小杂质和短绒,形成均匀良好的棉层输出,由剥棉罗拉剥取棉层后再由转移罗拉转移棉层,再由喇叭口和大压银使棉层汇聚成条,再通过圈条机构使棉条按一定规律均匀地困放在棉条简内。其中,纤维在针布机构3中,通过硬块检测器34和磁铁35的多重吸附,将纤维或棉包中的铁丝等杂质去除;在盖板机构4中,穿刺部42上设置的穿刺体421不仅加大了开松,使纤维更加蓬松均匀,有利于其中杂质的脱除,彻底清除棉卷或棉层中残留的杂质和疵点,持别是细小的杂质和疵点,在输送的过程中,还对制成的棉卷或棉层中的棉束、棉块进行细致纳梳理,使其大部分分离为单纤维状态,输出的纤维层均匀规整,有利于后道成条以及并条等工序的处理。
由于不同纤维的抱合力不同,为确保成条纤维的结构紧固度,在成条、并条工序中设置了特殊的导棉栓5,该导棉栓5为入口大、出口小的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不仅方便了棉条的输送,且有利于棉条在输送的同时完成预并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结合图2,抓棉机二13还设置有并列的多组抓棉机,统称为抓棉机三14,抓棉机三14的打手向外延伸出输出管五141,该输出管五141与输出管一111接入混开棉机二15的一支连通,将抓棉机三14中的第三种纤维送入输出管一111中,并与输出管一111中的第一种、第二种纤维混合,一起送入混开棉机二15中。抓棉机三14还设置有输出管六142,该输出管六142直接与混开棉机二15接通,将抓棉机三14中的第三种纤维直接送入混开棉机二15中。
混开棉机一12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管三124,混开棉机一12通过该输出管三124与混开棉机二15接通,使混开棉机一15中的第一种纤维不参与其他纤维的混合,直接送入混开棉机二15中。
本申请中,混开棉机一12的输出端与输出管二123连接处设置开关一122,输出管二123与输出管三124连接处设置开关二125,抓棉机二13的输出管四131与抓棉机一11的输出管一111连通处设置开关三132,抓棉机三14的输出管五141与抓棉机一11的输出管一111连通处设置开关四143,抓棉机三14的输出管六142与混开棉机二15的连接处设置开关五144,通过控制不同开关的开闭,实现如图2、3、4不同的连通方式,进而改变纤维或棉包的混开棉程度和物料混合方式。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创造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多纤维混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设置的开清机构、梳棉机构、成条机构、络筒、并纱机构、加捻机构,所述的开清机构包括抓棉机一、混开棉机一、抓棉机二、混开棉机二和开棉机,待处理的纤维或棉团置于抓棉机一、抓棉机二;抓棉机一的打手向外延伸出输出管一,该输出管一分为两支,一支接入混开棉机一,一支接入混开棉机二,分别将抓棉机一中的纤维送入混开棉机一、混开棉机二中;混开棉机一的输出端与开棉机之间设置输出管二,将混开棉机一中的纤维直接送入开棉机;抓棉机二的打手向外延伸出输出管四,该输出管四与输出管一接入混开棉机二的一支连通,将抓棉机二中的纤维送入输出管一中,并与输出管一中的纤维混合,一起送入混开棉机二中;混开棉机二的输出端与开棉机之间设置输出管七,将混开棉机二中的纤维混开棉处理后送入开棉机中,由开棉机送入梳棉机构中;纤维依次经过梳棉机构的给棉罗拉、刺辊、锡林、盖板处理后完成梳棉,再经成条机构、络筒、并纱机构、加捻机构得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纤维混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棉机二还设置有并列的多组抓棉机,该多组抓棉机统称为抓棉机三,抓棉机三的打手向外延伸出输出管五,该输出管五与输出管一接入混开棉机二的一支连通,将抓棉机三中的纤维送入输出管一中,并与输出管一中的纤维混合,一起送入混开棉机二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纤维混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棉机三还设置有输出管六,该输出管六直接与混开棉机二接通,使抓棉机三中的纤维不参与其他纤维的混合,直接送入混开棉机二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纤维混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开棉机一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管三,混开棉机一通过该输出管三与混开棉机二接通,使混开棉机一中的纤维不参与其他纤维的混合,直接送入混开棉机二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纤维混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棉机构包括给棉罗拉、打手、箱体和转轴,给棉罗拉通过其两侧的转轴安装在箱体内,打手配合安装在给棉罗拉下方;给棉罗拉由本体、开松槽和凹槽构成,所述的开松槽均匀设置于本体外表,凹槽位于给棉罗拉端部,且位于开松槽外侧;打手包括辊体、主手柄和辅手柄,主手柄竖直安装在辊体,辅手柄位于主手柄外侧的辊体上,且向主手柄方向倾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纤维混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手柄倾斜角度θ为45-7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纤维混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棉机构的多道除杂中包括有针布机构,针布机构由针布、风罩和闸板构成,针布由水平段和倾斜段构成,其倾斜段侧边设置有硬块检测器,该硬块检测器与针布的启动电机连接;水平段上方固定有风罩,风罩与风机连接,并在风机作用下为风罩的罩口提供负压;闸板与风罩连通,其内设置磁铁,用于吸附纤维中的铁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纤维混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机构由辊体和设置于辊体上的穿刺部构成,穿刺部均匀包覆于辊体上,穿刺部由基布和基布上设置的若干个穿刺体构成,各穿刺体垂直其所在的基布表面,且穿刺部与基布为一体式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纤维混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刺体中轴线延长线交汇于一点,且该点位于辊体的中心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纤维混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条机构的横杆连接有导棉栓,导棉栓由导入件和安装架构成,导入件包括导槽和导入口,导入口贯穿导槽设置,安装架包括连接杆、固定环和固定栓,且连接杆下端固定在导槽侧壁上,上端设置固定环,固定环中部和侧边分别设置固定孔和安装孔,固定环通过固定孔套装在横杆上,固定栓通过安装孔进入固定环的固定孔,以卡紧横杆,从而实现导棉栓与成条工序的横杆连接。
CN201621398585.8U 2016-12-20 2016-12-20 多纤维混棉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59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8585.8U CN206359680U (zh) 2016-12-20 2016-12-20 多纤维混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8585.8U CN206359680U (zh) 2016-12-20 2016-12-20 多纤维混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59680U true CN206359680U (zh) 2017-07-28

Family

ID=59374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9858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59680U (zh) 2016-12-20 2016-12-20 多纤维混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59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1147B (zh) 以麻类纤维为主材料的混纺方法
CN103556319A (zh) 一种高效纺织工艺
CN101979735A (zh) 竹纤维与精梳棉紧密赛络纺纱线工艺
CN104264301B (zh) 一种利用超细旦莫代尔纺超细支纱的纺纱工艺
CN102965773B (zh) 一种光洁纱线的纺纱装置及其用途
CN101994185B (zh) 超高支全棉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09097882A (zh) 一种高弹复合纱的生产方法
CN103194824A (zh) 一种基于棉纺设备制造蚕丝纤维的混纺工艺
CN109097883A (zh) 一种中空纱线及其毛巾的制作方法
CN103343408B (zh) 转杯纺纱加捻工艺
CN103938316A (zh) 一种用于匀整环锭纺细纱毛羽的装置及方法
CN106637539B (zh) 多纤维混棉工艺
CN101294323A (zh) 纺制涤纶转杯纱的加工方法
CN206359680U (zh) 多纤维混棉系统
CN103628209B (zh) 一种包覆式集聚纺纱方法及其装置
CN201141062Y (zh) 组合式半精纺羊绒制条成套设备
CN1073222A (zh) 一种毛型纤维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2260940A (zh) 一种高效紧密纺织工艺
CN105714417B (zh) 一种梳棉方法及其装置
CN106149126A (zh) 一种紧密赛络纺涤纶粘胶高支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13502582B (zh) 消防用阻燃纱的生产方法
CN105525404A (zh) 纺制纯棉紧密赛络纺纱线生产工艺
CN104213276A (zh) 一种基于双棍搓动的环锭纺细纱毛羽缠贴装置及用途
CN101514506A (zh) 一种后处理增强型纺纱方法
CN101476185B (zh) 一种韧皮类纤维短纺湿纺混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0